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劑畢業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更新理念、理清思路,著力對藥劑學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使其符合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定位
我校是2006年升格為本科的教學型高等院校的,高職教育已進行了十幾年,至今仍是我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的辦學定位是:立足陜西、面向基層、面向農村。故我校高職高專藥劑學課程體系設計的理念是:以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重創新為宗旨,為陜西省及西部地區基層培養具有較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寬廣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尤其具備藥學行業基層崗位的實踐能力的技能實用型人才。設計思路是:在理論知識夠用為度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實踐教學,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因此,在藥劑學課程體系安排上,我們在開設藥劑學課程之前先開設制劑技術與設備,專門針對藥劑學中會用到的單元操作及單元操作所涉及到的設備作詳細講解,然后開設藥劑學,之后是臨床藥物治療學,主要對制劑的臨床應用作講授,最后開設新藥設計(考查課)。課程體系中的這些課程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有效地實現了課程的先后連貫和課程體系的整體統一,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我校藥劑學課程體系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路。該課程體系在近幾輪教學過程中得到應用,已取得較好的成效。
二、改革高職高專藥劑學的教學內容,注重職業技能和知識的實用性
藥劑學是藥學科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其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如何將藥物轉化成在臨床上有良好應用的藥品,在藥物研究及其成果轉化中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在安排教學內容時,特別注重職業技能及知識的實用性,理論與實踐教學學時比為1∶1。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本課程的知識,我們對藥劑學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
1.理論教學內容方面的改革。根據我校的辦學定位和用人單位的反饋,高職高專藥劑學理論教學內容的選取是夠用即可,故對藥學大專生教學的總要求為:掌握藥劑學的基本理論,掌握藥物制劑制備技術,了解制藥設備的使用,具備與藥劑有關的基本技能。具體對教學內容的安排是:重點講解藥廠常用劑型如片劑、膠囊劑、混懸劑、乳劑、注射劑、滴眼劑、散劑、顆粒劑、軟膏劑、栓劑等的特點、制備理論與制備方法,同時對溶解理論和表面活性劑等基本理論也要重點講解。對新劑型及其它劑型如氣霧劑、膜劑、丸劑與滴丸劑等劑型的特點與制備方法以及藥劑制備常用輔料、附加劑及溶劑的特點及應用采用一般性講解。而對國內藥廠很少生產的控釋制劑、靶向制劑、經皮吸收制劑以及粉體學、藥用高分子等一帶而過即可。
2.實踐教學內容方面的改革。我校藥劑學實踐教學內容選取原則是:側重職業性、技能性、實用性和適用性,實踐教學內容大致分為四個層次:一是觀察、稱量、測定、經典制劑制備、設備操作等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如:實驗課中的驗證性實驗、校內崗前培訓);二是以提出和發現問題、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解釋實驗結果并應用到新的環境中、交流探索結果等為主的實踐教學(如:實驗課中的綜合性實驗、實習單位帶教實習等多種形式);三是以設計實驗、調研并安全實施等為主的探索(如:實驗課中的設計性實驗、帶教實習等多種形式);四是以觀摩、調研、參與制劑生產為主的培訓(如:參觀藥廠、藥廠實踐、藥房實踐等)。通過大量的實驗實訓環節,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成為來之能用的基層藥學人員,并為將來的職業生涯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①理論課:66學時,在第二學年第二學期進行。②實驗課:60學時。在第二學年第二學期相關章節的理論課之后進行,先學理論后做實驗,教、學、做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的一體化。③實訓實習20周左右。在最后一學年的第一學期進行。一般先進行校內崗前培訓,然后到醫院制劑室、藥廠等單位實習。
三、對高職高專藥劑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改革
眾所周知,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關鍵和切入點。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采用講授式,具有條理性強、信息量大的優勢,但存在以教師為中心,重知識傳授,忽視學生學習主動性、參與性的弊端,可作如下改革:
1.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模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就是要讓老師和學生的角色進行互換,讓學生走上講臺扮演老師的角色。其次,采用啟發式講授,這是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所必需的。再次,引導學生自學,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節省講授時間以突出教學重點,攻克教學難點的需要。最后,采用提問式教學,有針對的進行課堂提問,既可吸引學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歸納提煉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利用網絡資源,運用圖片、動畫及錄像等進行多媒體教學。高職高專藥劑學中制藥原理及制藥機械抽象枯燥,只憑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簡單的原理圖很難使學生真正理解,采用多媒體教學,運用圖片、動畫以及錄像,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直觀生動的學習內容又可使學生一目了然,降低了學習難度,知識掌握也更扎實。另外,在做信息技術與本學科的整合時,專業課教師需要組建自己的多媒體素材庫。通過網上搜集、日常積累以及采用掃描儀或數碼相機拍攝,采集視頻素材或抓取計算機操作界面等方法,動態演示制劑生產車間的生產、制劑設備的操作和制劑的制備等過程。比如在講解片劑時,壓片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劑設備,用一段錄像動態地演示壓片機的工作情況,不僅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壓片機的內部結構和壓片的過程,而且對于與片劑相關的內容也能得到很好的理解。
四、加強藥劑學實踐教學,積極實施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實踐教學。高職院校藥劑學實踐教學要突出藥劑學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包括:①藥物制劑調配、制備和質量評定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養;②制劑配制和生產常用儀器設備的結構、性能及使用方法能力的培養;③實驗觀察能力,實事求是的作風,以及獨立總結實驗資料能力的培養。為此,可以考慮從以下兩方面著手施行:
1.加強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和實習實訓環境。藥劑實驗室為我校重點實驗室,學校加大了對藥劑實驗室的投入。目前藥劑實驗室的使用面積約1000平方米,分普通制劑室、固體制劑室、大輸液灌裝室、生物藥劑實驗室、制劑檢測室,擁有多種制劑設備和檢測設備,這些實驗設備能夠滿足高職高專藥劑學實驗教學需要。在不斷加大校內實驗室投資力度的同時,加強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探索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加強校企合作。目前,我校先后與制藥企業、省市各藥檢所、多家醫藥公司及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并建立了28個實習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還聯合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高職藥學類專業的學生進行醫藥特有工種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和鑒定工作。學生經過參加培訓和考試,考核合格的將取得藥物制劑工、藥物檢驗工等6種職業資格鑒定證書,實現畢業持“雙證”(畢業證+職業資格鑒定證書),畢業即可上崗。這種做法得到了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與肯定。
2.采用多種形式進行藥劑學實踐教學。我校高職高專藥劑學實踐教學形式分為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前者有實驗課、崗前培訓、技能大賽等形式;后者則以藥廠、藥檢所和醫院藥劑科等用人單位為依托,結合學生就業意愿,進行為期5個月左右的實習。這種實踐教學模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實際工作。
五、加強高職高專藥劑學專任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摘要:目的:總結藥劑科實習生的帶教工作并分享經驗。方法:從實習基地的教學體系、教學管理制度、教學計劃和教學實施四方面的構建與實施著手,建立規范化、合理化的帶教模式。結果:通過對帶教模式的改革,提高了教學質量,實習生得到滿意的實習效果。
關鍵詞:藥劑科;實習生;帶教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1-0035-02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藥劑科是集出生臨床服務、科研衛生部、教學而且和管理為一體的服務于全院的最大的醫技科室,同時作為遵義醫學院臨床教學實習基地,每年接受藥學本、專科畢業生的臨床實踐學習及畢業論文指導。藥劑科實習是學生學習計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為學生完成在校學習后走上工作崗位提供一個直觀豐富的新課堂,也是藥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切實增強實習生的帶教工作,努力提高帶教質量,增強實習效果。我們在這方面做了相應的改革與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我們的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一、完善實習基地的教學體系和教學管理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使我科實習基地的帶教和管理工作規范有序地開展,增強帶教老師的責任心,提高帶教質量,實習生順利完成實習任務,實現“互贏”目的,藥劑科成立了實習基地教學管理小組。建立了《實習基地管理制度》和《實習生管理制度》,明確了教研室主任、教學秘書、教學組長和帶教老師的職責。通過完善這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及職責,切實落實管理措施,實習基地各個成員各司其職,工作有條不紊。
二、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
實習基地根據遵義醫學院對藥學各個專業實綱的要求,結合基地實際工作,有針對性地制訂了《實習基地實綱》。學生按藥劑科實習輪崗計劃進行實習輪崗,我科輪崗部門有:門急診藥房、住院中心藥房、門診中藥房、庫房及臨床藥學室。根據各個部門的工作特點及要求,實綱也相應不同,具體如下:
1.門急診藥房:熟悉藥房的分布;了解藥房的主要工作內容、工作模式、各項規章制度及流程,門診自動發藥機的使用方法及藥品服務對象;嚴格掌握“四查十對”及藥師的責任;掌握特殊藥品、貴重藥品、近效期藥品的管理情況;熟悉各類處方的特點,包括普通處方、急診處方、兒科處方、品、處方等,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協助藥師進行調劑;熟悉常用藥物的名稱、適應證、規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等。
2.住院中心藥房:除了和門急診藥房的共同點外,主要是了解單劑量擺藥及藥品服務對象;熟悉住院醫囑的審核及調劑,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協助藥師進行調劑等。
3.門診中藥房:除了和門急診藥房的共同點外,要掌握中藥房的調劑規范,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協助藥師進行調劑;熟悉中藥材的性狀、功效、用法、用量及常用方劑的組成及運用;掌握中藥的配伍禁忌。
4.庫房:熟悉庫房的分布;了解庫房的主要工作內容、工作模式、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及藥品的服務對象;熟悉藥庫的陰涼庫、常溫庫、冷庫對溫度的要求,掌握藥品驗收入庫、保管、發放等環節的注意事項;掌握不同藥品的貯存條件,毒性藥品等特殊藥品的管理要求與方法。
5.臨床藥學室:熟悉我院臨床藥學的開展情況,了解臨床藥師的工作流程及服務對象,積極參與臨床用藥的理論總結和用藥實踐經驗的累積;熟悉藥學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及藥品不良反應上報制度;參與科室處方醫囑點評及全國抗菌藥物監測網的上報等。基地以實綱為依據,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年度實習計劃,使實習工作順利進行,學生對實習目的、實習方向和實習內容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三、教學實施
1.帶教老師的選拔。帶教老師的水平及帶教方法κ迪吧培養非常重要。在帶教過程中,我科實習基地帶教老師應具備初級以上職稱,工作年滿三年以上;并具有扎實的藥學專業知識、熟練的工作技能和較好的思維能力;還要具有優良的工作作風,愛崗敬業,愛護、關心學生;具備嚴謹的治學態度,能夠公正、客觀地評價實習生的綜合素質和工作學習情況。通過帶教老師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能夠使學生認識到藥劑科工作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以科學求真的態度對待藥學工作。
2.崗前培訓。實習生按照基地下發的輪轉表嚴格執行輪轉制度。我科各個部門根據本小組的工作特點及性質,制定相應的崗前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本部門的簡介、崗位職責及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常見的工作注意事項、相關藥學法律法規、醫德醫風和職業道德的培訓。通過嚴格的崗前培訓,使學生熟悉實習內容,遵守紀律,端正實習態度,加強實習生的責任感,能盡快地融入到新的工作環境中。
3.定期開展講座及討論等教學活動。實習基地對藥學實習生實施一對一的帶教,這樣有利于提高實習效果。同時根據實習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學術講座。由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中級職稱以上的藥師主講,使學生了解醫院藥學發展的最新動態、政策及法律法規,掌握常用藥物的注意事項等。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提高實習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習的動力,鞏固專業知識。
4.嚴格執行實習生考勤制度。我科制訂了《實習生考勤制度》,切實加強了實習生紀律。實習生上班時間均與實習崗位上班時間一致,不安排加班、夜班。實習生請假1天以上由科室審批,3天以上由學生所在學校審批。
5.實習考核。實習生在實習點的學習任務完成后,由帶教老師為實習生填寫實習鑒定表,并評分。總評成績(100分)包括:組織紀律(10分)、工作態度(10分)、個人儀表(10分)、學習態度(10分)、專業技術(60分)。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崗位進行實習工作。最后實習結束后,實習基地根據學生在各個部門的實習情況,填寫科室評定表,并匯總實習成績。
四、結果
以上就是我科實習基地對教學模式的改革。通過規范化、科學化的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不斷總結和優化教學方法,帶教實力得到顯著提升,學生受益匪淺,得到實習生的一致好評。但是,提高教學工作是一項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在今后的實習帶教中,應該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教學相長,培養優質的藥學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曉燕.藥學實習生在門診中藥房的實踐教學及管理體會[J].蛇志,2014,26(1):129-130.
[2]陳銀月.我院住院藥房實習生的帶教體會[J].教育論壇,2010,7(28):112-113.
[3]杜淑嫻.住院藥房藥學實習生帶教模式的構建和實踐[J].中國藥房,2012,23(48).
[4]王霞,王志峰.我院門診藥房實習生帶教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3,5(10):400.
論文摘要:通過對我校藥劑專業畢業生、實習生,實習單位帶教人員進行調查問卷、訪談,針對發現的問題,對藥劑專業《藥理學與藥物治療學基礎》的教學進行改革嘗試,力求培養實用型人才。
《藥理學與藥物治療學基礎》是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藥劑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藥理學和藥物治療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藥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應,熟悉常見疾病的藥物治療一般原則和基本治療方案,了解重點藥物的作用機制,為指導合理用藥,預防和監測藥物不良反應,開展藥學服務和從事藥劑專業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礎[1]。近幾年我校藥劑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于社會零售藥店、醫院藥房等,為了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具備較強崗位適應性,成為面向基層的技能型高素質型藥學人才,我們通過對醫藥企業實習的學生及相應帶教人員等進行調查和訪談,從中獲得一些對教學改革有益的意見和建議。
1 研究方法與結果
1.1 對象與方法
對本校2009年藥劑專業畢業后在藥店工作的學生,共31名進行問卷調查;對有我校實習生的藥店帶教人員、店長進行個人深入訪談;對藥店的部分員工進行小組訪談。
1.2 結果
1.2.1 從事職業
本次調查共收有效問卷31份,其中25人占(80.6%)從事藥店營業員工作,2人(占6.5%)為收銀員,4人(占12.9%)為庫房管理員。
1.2.2 工作情況
(1)能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的時間: 有17人(占54.8%)能在兩周到一個月時間中能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有8人(占25.8%)能在一至三個月能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只有1人(占3.2%)能在零至兩周內可以獨立承擔藥品銷售工作。
(2)與非藥劑專業畢業同事相比,學生認為自己的優勢:有16人(占51.6%)認為自己與非藥劑專業畢業同事相比,在醫藥專業知識方面更強,有7人(占22.6%)認為自己與非藥劑專業畢業同事相比沒有優勢,有4人(占12.9%)認為自己溝通能力上有優勢。
1.2.3 用藥指導情況
(1)據統計當顧客咨詢選用藥物時,僅有38.7%的學生能做到詢問用藥者情況后自行判斷,有32.3%的學生向顧客推薦反饋療效好的藥品,有22.6%的學生則向顧客推薦店里銷量最好的藥品,更有極少數(占3.2%)學生推薦廣告上經常看到藥品或請顧客咨詢坐診醫師。當顧客咨詢藥物情況的時候,有90.3%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用量,83.9%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用法,87.1%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作用;但僅有54.8%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注意事項,51.6%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禁忌癥,35.5%的學生能說出藥物的不良反應。
(2)據統計學生最擅長推薦藥物中居前三位的藥物分別是:感冒、清熱解毒藥,兒科用藥和抗生素。最不擅長推薦的藥物中居前三位的藥物分別是:心血管藥物,肝膽消化系統藥物、中藥品種。有38.7%的學生能把大多數常用藥物商品名和通用名相對應,有32.3%的學生只能把3/4的常用藥物商品名與通用名相對應。當顧客問及某藥品療效時,有51.6%的學生按藥品說明書進行介紹,僅有25.8%的學生按藥理學知識介紹。
(3)通過對實習生的訪談得知,顧客詢問最多的問題依次為藥品成份、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等。而學生在實習及工作中感到自己比較欠缺的正是關于藥品的成分、含量、用法、用量等專業知識,覺得學校的學習實用性不強,到了實際工作中對藥品非常陌生。
2 討論
通過以上數據和訪談情況表明,學生在學校期間掌握的理論知識有限,以致在實際工作中出現藥品專業知識欠缺,不能與臨床需要相結合做好用藥指導工作,不能很快適應工作等問題,為此,我們在藥劑專業《藥理學與藥物治療學基礎》的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改革,力求培養實用型人才。
2.1 整合教學內容,力求“新、實、精”
“新”—— 隨著醫藥事業迅猛發展,藥物的更新換代加速,一些藥物的作用機制不斷被深入認識,提出了很多新的觀點和藥物作用靶點。在教學中增加一些臨床應用較多,但課本沒有提及或者沒有作為重點藥物提及的內容,如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劑:西洛他唑,能夠可逆性抑制多種原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臨床廣泛用于改善慢性動脈硬化性閉塞引起的慢性潰瘍、疼痛、發冷及間歇性趾行等癥狀[2]。還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給學生介紹某一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更好地與臨床用藥接軌。如:“糖尿病的治療與護理”,“高血壓的合理用藥”,“抗生素濫用的危害”等講座,既可更新藥理學知識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實”,即理論聯系實際,在臨床及日常生活中,藥物商品名眾多,一種藥有好幾個商品名,而教材上的藥名基本上是以通用名為主,以至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對藥品非常陌生,針對這一難題,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給學生多介紹常用藥物的商品名,講解藥物商品名與通用名的關系,例如:芬必得/芬尼康/芬力克的有效成分均為解熱鎮痛藥布洛芬;嚴迪即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羅紅霉素;沐舒坦/樂舒痰/潤津的有效成份均為祛痰藥氨溴索。同時,以課后作業形式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藥店、醫院藥房收集藥物商品名,并相互交流討論,以班級為單位登記匯編成冊。這樣既增強了教學內容實用性,也使學生能很快適應實際工作,當面對品種繁多的藥品時能根據其通用名判斷主要藥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應。
“精”,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精心設計課件,使教學內容少而精,重點突出。重點講解各章節的代表藥物,其他一般藥物只講解其特點或者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頭問題找答案自主學習,例如:講授利尿藥一章時,先帶著學生復習生理學中尿液生成的基礎知識,再講解藥物對尿液生成的影響機制,進而提出問題:“按藥物作用部位不同,利尿藥如何分類?各類利尿藥作用特點是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利尿藥相關知識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完成利尿藥作用比較表,最后由老師總結評價。既避免上課“滿堂灌”,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另外,臨床上為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及降低醫療費用,通常會使用復方制劑(一般由于2種或2種以上藥物組成)。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相關章節選擇一至兩種有代表性的復方制劑,向學生介紹其主要成分,分析各自藥理作用及聯合用藥的優缺點,例如:常用感冒藥白加黑(美息偽麻片),由對乙酰氨基酚、偽麻黃堿、右美沙芬、苯海拉明(夜片中含有)組成。其中,對乙酰氨基酚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具有解熱鎮痛作用,能緩解感冒發熱、四肢酸痛、頭痛、咽痛等癥狀。偽麻黃堿為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選擇收縮上呼吸道血管,緩解鼻咽部黏膜充血、腫脹,使鼻塞癥狀減輕,但對全身血管影響較小,對心率血壓幾乎無影響。右美沙芬為中樞性鎮咳藥,非麻醉性鎮咳藥,作用強度與可待因相等或稍強,但無成癮性,治療劑量不抑制呼吸中樞,不良反應少,有效抑制咳嗽癥狀。而在夜片中增加了h1受體阻斷劑苯海拉明,具有抗過敏鎮靜作用,能幫助病人入睡。這幾種藥物聯合使用能同時減輕感冒常見的發熱、頭痛、咽痛、四肢酸痛、咳嗽等多種癥狀,也減少各藥的用量,進而減少藥物不良反應。通過對復方制劑各組分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及聯合用藥原理的講解,有助于新舊知識相互串聯,也有利于學生掌握臨床合理用藥指導。
2.2 加強藥理學實訓課程
實訓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3]。依據藥劑專業學生畢業從事的工作崗位需要,在校企合作行業專家共同指導下,將我校藥劑專業藥理學課時分配進行了調整,總課時為114學時,理論及動物實驗課時96學時,實訓課時18學時。實訓內容的選取以藥品零售服務和藥房藥學服務兩個崗位的職業活動為導向,突出零售藥店、醫院藥房常用藥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應,突出用藥指導知識。以模擬藥房為平臺,通過角色扮演駐店藥師、顧客、患者、零售藥店營員等,開展藥品說明書的閱讀和使用、用藥指導、用藥咨詢、處方審核等技能實訓。教學中通過教師講解分解任務,學生分組自主策劃并親自實踐完成從詢問病情、閱讀藥品說明書、分析復方藥物成分明確藥品作用、用途及不良反應到提供用藥指導等一系列藥學服務過程,做到“教—學—做”有機結合,有效縮短了藥理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學以致用,更體現職業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
參考文獻:
[1] 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匯編藥劑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關鍵詞:生物藥劑學 教學體會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225-01
生物藥劑學是藥劑學的分支學科,是藥學、藥物制劑等專業的重要專業課。生物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及其劑型在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闡明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生物因素和藥物療效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l]。要求學生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具備合理設計制劑處方、科學評價藥物制劑質量、科學制訂給藥方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為從事制劑研究和應用工作奠定基礎。使用由梁文權教授主編的“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與藥物動力學合為一門課程,其教學過程涉及《藥劑學》《藥效學》《藥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等多門學科的內容;教材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傳統的以講述為主的教學模式往往是枯燥乏味且起不到很好的效果,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使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對如何講好《生物藥劑學》這門課程[2],筆者總結了自己和同事們的教學經驗,體會如下。
1 教學內容
本課程內容分為概述、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幾個部分。概述部分著重介紹生物藥劑學的概念,生物藥劑學在藥劑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發展。藥物的吸收是本課程的重點之一[2],內容包括口服藥物的吸收和非口服藥物的吸收。這一部分教學中,除重點闡明的相關基本概念外,對口服藥物細胞膜轉運機制及口服藥物吸收的影響因素進行詳細講解,非口服藥物的吸收部分在口服藥物吸收內容的基礎上從給藥途徑的角度以各論的方式分別闡述,此部分對內容應進行精選,精講了幾種最常用的給藥方式的吸收,如注射給藥、皮膚給藥、口腔給藥的吸收等。藥物分布的內容同樣是從基本概念入手詳細闡述組織分部與藥效、化學結構以及藥物在體內蓄積的關系,了解藥物在體內各組織中分布的情況,簡要闡述影響藥物分布的種種因素,此部分的內容從邏輯和層次上與藥物吸收的影響因素非常相似,只需簡單介紹即可。藥物的代謝內容相對較少,重點比較突出,首先是參與代謝的酶的種類及其在體內的分布情況。其次,代謝反應的類型只需從總體上把握即可。再次重溫了前面的內容。藥物的排泄重點講藥物的腎臟排泄和膽汁排泄,其中腎臟排泄的機制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藥物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的研究方法為學生自學內容。通過對以上課程內容的精選,既保證了課程體系的完整性,又顯現出各個章節間的相輔相成,讓學生感覺內容豐富而不雜亂,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2 授課方式
本院的《生物藥劑學》課程采用PPt課件教學。該教學模式將抽象的概念直觀化,復雜的作用機理簡單化,同時輔以鮮明、生動的圖畫,總體上受到學生的廣泛好評,也使教師從整堂課的“寫擦”中解放出來;以往的授課方式完全采用老師邊講邊寫板書的教學模式,很容易造成老師和學生心理上的疲倦,由于教學過于死板,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而多媒體教學是實現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在學時數不斷減少的情況下,要保證每一節課有足夠的信息量,在課堂上須爭分奪秒,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電腦掃描、數碼相機拍攝等手段制作PPt圖片進行授課,文字、圖形、色彩甚至動畫融為一體,教學效果大為改觀。為此,我們把生物藥劑學內容制成多媒體課件,以現代多媒體教學方式授課,深受學生的歡迎,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另外,除了上述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之外,教師主觀上的教學風格和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尤為重要。這里所講的教師主觀上的教學風格主要指教師個人的言語風格以及與學生間的互動情況,如有的人講課熱情澎湃,抑揚頓挫,風趣幽默,而有的人可能講課如一湖春水不起波瀾。雖然大學生已經具有了足夠的自學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同樣必不可少。有筆者認為課堂提問是中小學生式的講課方法,顯得幼稚,對此我們不敢茍同。大學課堂也可采用問答的方式教學,在講課過程中以集體或個人形式回答教師提出的各種關鍵性或者概念性問題仍行之有效,這是調動課堂學習氣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提問的過程中可強化和加深學生對概念或疑難問題的思考、理解和記憶。需強調的是教師的提問需在輕松、愉悅氣氛中進行,讓學生毫無思想包袱,無論對錯,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尤其對容易錯或易模糊的概念性和疑難性問題,課堂上的問答方式尤為重要。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方式很多,不僅限于此。例如,針對某一問題或事例,可讓學生自己調研文獻,教師組織課堂討論或者進行角色互換,鼓勵學生上臺講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3 建立教學效果反饋機制
為了更好的與學生溝通,掌握和了解學生對教師授課的意見,我們采取如下幾種方法:一是建立聯絡人制度,每班選派一名代表(一般為學習委員),作為學生與老師間的溝通者,負責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反饋給老師;二是向學生發放不記名征求意見表,學生認真如實填寫對老師授課內容及授課方法的意見或要求;三是老師經常深入到學生中與學生面對面交談;四是通過各種通訊方式溝通,學生可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把意見及時反饋給老師。通過采取上述方法增加了師生間的溝通渠道,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效果。
4 考核方式
課程的考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效果直接相關。本院的生物藥劑學課程是藥學、藥物制劑等專業畢業班的重要專業課,針對畢業班學生普遍面臨考研擇業等現實問題,部分學生學習注意力轉移,面對多門專業課同時開課從心理上存在浮躁情緒,上課不如低年級時踏實,學習積極性也有所降低。這時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不僅對學生從心理上產生約束,而且可有效改善部分學生學習注意力轉移的現象。改變傳統期末考試成績決定一切的考核方式,建立更重視過程的成績評價體系。除了傳統的期末考試成績外,把每次問答或課堂作業及考勤情況都計入平時成績納入綜合成績評價體系,期末考試成績并不占有很大比重。筆者認為在生物藥劑學這門課程中,進行上述教學模式及考核方式的改良,有利于藥劑學等專業學生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才藝過人
1987年,唐錫毅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家庭。父親唐偉倫,是一名出租車司機。母親張梅,在一家棉紡廠食堂做廚師。1992年,唐錫毅5歲,全家移民到了美國。
初到美國,一家三口居住在紐約市皇后區森林小丘一個合作公寓的一間房子里。懂事的小錫毅深知父母天天披星戴月為生活奔波之辛苦,她每天獨自在家里畫畫、看書,然后收拾房子,打掃衛生。
1993年,6歲的唐錫毅上小學了。放學回到家的小錫毅最喜歡做的事情還是畫畫。她常把自己的畫貼在屋前一塊小黑板上。不久她那些雖然幼稚但卻極富靈氣的畫引起了鄰居一個人的注意。他是一位頗有名氣的法國雕塑家,叫凱西。
唐錫毅自小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悟性,這是她的長處。然而,她也有短處,往往在人多的場合一說話就臉紅心跳。
小學二年級時,學校準備開聯歡晚會,老師有意讓唐錫毅領唱,以鍛煉她的膽量。錫毅聽后竟全身發抖:“老師,我害怕,不敢唱。”老師鼓勵她說:“你的歌聲就像百靈鳥高歌時一樣動聽,在臺上你盡管放聲高唱,我們會為你鼓掌加油的。”演出的那晚,唐錫毅上了臺把眼睛一閉就大聲唱了起來,結果真的獲得了全校師生雷鳴般的掌聲。于是,唐錫毅知道了,自己越是害怕的事情,就越是要勇敢去干,這就叫勇于挑戰。
2001年唐錫毅考取了紐約市最有名的明星高中―布朗士科學高中。可剛上二年級,因為搬家,她不得不從這所著名的高中轉學到其他普通高中。到了新學校,唐錫毅加倍努力,2004年夏天,唐錫毅高中畢業,成績名列全校之冠。她同時申報了幾所大學,但她心目中的理想大學,是全美最有名望的圣若望大學藥劑學專業。
結果揭曉了,唐錫毅如愿以償考上了圣若望大學,攻讀藥劑師專業學位。因為她成績優異,還獲得學校提供的四年全額獎學金和住宿津貼。唐錫毅念了一年的藥劑學,又因成績特佳榮獲總統學者獎。但這時,唐錫毅卻申請改讀圣若望大學的醫學院。
父親不解地問:“讀藥劑學不是挺好的嗎?畢業后可以自己創業開藥房做藥劑師啊。”女兒回答道:“學醫療更富于挑戰性,現在有許多絕癥威脅著人們的生命,需要我們去戰勝它。”
學校接受了唐錫毅的這一挑戰性的請求,同意她轉學醫療。但現在她還必須先念4年的生物學基礎課程,而后才能正式入讀醫學院。
星運亨通
唐錫毅12歲起就躥個兒,大二時,她的身高已達178厘米。鵝蛋臉、高挑個、烏黑油亮的長發,曾引來許多星探來向唐偉倫探聽唐錫毅的“行情”。
2005年夏天,全美舉行2005模特大賽,喜歡挑戰的唐錫毅決定報名參賽。
這次參賽可以說是唐錫毅素質的第一次全面展現。素質是什么?素質是除了教育所得以外的全部。時裝、泳裝、民族裝、地域裝,一套套服裝賦予豐富而和諧的內涵。唐錫毅終于以高分進入前十名。大賽結束后,唐錫毅當即被當地一家很有名氣的模特經紀公司聘請為業余模特。
2005年11月,MTV決定開設一條以美國華裔青少年為對象的音樂電視頻道MTV Chi,在全美范圍篩選節目主持人。
首次應試,對方似乎挺滿意,讓唐錫毅回家等電話。沒幾天,電話來了,說MTV的總經理兼資深副總裁要見她。總經理問唐錫毅為什么想當VJ,如果她一旦如愿成為VJ,她可以為觀眾帶來什么?唐錫毅大方得體地回答道:“我具備刻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工作認真負責。我出生于上海,成長在紐約,我的東西方文化背景,可以為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青少年扮演橋梁角色,在MTV這個全球音樂電視臺的大家庭里,促進東西方音樂文化的交流。而且我非常熱愛音樂電視主持事業,相信自己有能力做一個好VJ。”總經理聽了情不自禁地為她鼓掌。
總經理跟其他應征者談話都是三言兩語,卻破例跟唐錫毅談了半小時。兩周之后,唐錫毅接到來自MTV的電子郵件,告知她被錄用為本臺的VJ。
難忘祖國
2005年12月6日,MTV Chi正式開播了,在唐錫毅參與MTV Chi制作的節目中,除了主持“十大金曲榜”外,令她最興奮的是2006年春節在紐約華埠錄制的慶祝中國農歷新年大游行的節目,她向觀眾展示了她的愛犬Toffee。
到2006年10月,唐錫毅已經主持了近20個節目。她面對鏡頭大方自然、表情尺度把握恰到好處的風采很受觀眾的歡迎,以至于現在她走在街上,都不時有人跟她打招呼,說很喜歡看她的節目。
關鍵詞:藥劑學 教學方法 改革
藥劑學是藥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核心課程,是研究藥物劑型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學科,既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目前教學中主要存在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脫節等問題。
一、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國內的藥劑學教學大多采用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以教師為主體,以講課為中心,即通常所說的(Lecture Based Learning .LBL)這種模式多是采取全程灌輸教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地位。大部分學生在上課時普遍反映課程內容抽象枯燥,不感興趣。許多畢業生覺得藥劑課所學知識與藥廠的實際生產操作和GMP管理有一定的脫節[1]。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填鴨式”教學模式終將被淘汰。
美國許多藥學院采取了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PBL對我國藥學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獨自思考、專題討論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均有促進作用[2]。法英兩國的藥學教育在藥劑方面,強調能掌握最新知識并在實踐中靈活應用,其實習期穿插于整個學習過程中,即邊學習邊實習。這種通過實習將書本和實際聯系起來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靈活地掌握知識,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實際技能[3]。這都對我們開展藥劑學教學有一定的啟發。
二、改革的具體做法
1.根據職業特點,合理設置課程
據了解,國內同類院校藥劑學的總學時數大多不超過100學時,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比例接近3:1。選用的教材多是孫耀先生編的《藥劑學》新版教材,課程總學時數為102學時,其中,理論課72學時,實驗課30學時,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比例接近2:1.學院將整個課程教學分成兩部分,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加大實踐教學改革的力度,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動手能力,逐漸成長為高級應用型藥物制劑專業技術人才。
筆者認為,學院改革課程設置的意義在于:第一,增加總學時數,改變面向基層定位辦學只注重普通制劑學習的傳統教學思路。第二,增加實驗課的學時數,充分體現藥劑學科實踐性強的特點,通過模擬生產實訓,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基于上述理念,我醫學院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將藥劑學將課程內容參照生產實際分為7大模塊,實行分段制,跨學期教學。總學時256學時,其中實訓課156學時,實驗課28學時,理論課72學時,實訓課比例占到60%。
2.立足教材,積極探索理論教學模式
在對藥劑學教材進行認真分析的基礎上,筆者認為,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應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如教師在講解藥物新劑型、藥用輔料的內容時,采用案例教學法,以真實可信的事例直觀的反映劑型的先進性;在講解劑型制備的內容時,則多采用多媒體教學法,通過錄像、圖片、動畫等形式,使學生對抽象的制藥過程能夠有真切的體驗和感受,這樣既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又與社會實際緊密相連;在講解具體制劑的內容時,宜采用流程教學法,通過展示每種劑型的工藝流程,使學生全面了解藥劑的制作過程。總之,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能夠降低課堂難度,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極大的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2.1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要求,采用案例展示的方式組織學生學習、研討、探究,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方法。如在講授藥用輔料的重要性時,學生缺乏感性的認識,教師可通過列舉震驚全國的安徽華源藥業“欣弗”事件,使學生對此產生深刻的印象和進一步的認識。案例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中的知識,而且能引導他們對課本知識進行思考與延伸。
2.2情境教學法
藥劑學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它牽涉面廣,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與生產實際聯系密切,而藥劑工業生產設備與實驗設備相關性較差,教學中由于條件限制,學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機會到工廠進行實地參觀、見習。因此,我們到藥廠實地拍攝片劑、注射液的生產過程,并將其做成直觀、生動的課件在課堂上播放,同時配以音樂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2.3流程教學法
藥劑學具有學習內容多而散,敘述性、記憶興強等特點,學生容易聽懂但難以系統掌握。而藥劑學課程體系安排是以劑型為主線,每種劑型的制備又是按工藝流程進行的,因此適宜采用流程教學法,猶如一條線,把零散的珠子都串了起來,使學生沿著劑型的制備流程,對藥劑學的學習內容有清晰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
3.優化實驗實訓教學內容
目前,藥劑學實驗的絕大部分是對理論的驗證,缺乏創新型;在實驗方法上基本是機械模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我院的藥劑學安排了13個實訓項目2個實驗項目。一方面,在典型的普通制劑的基礎上,以強化生產實訓技能為主;另一方面,開設了一些新劑型實驗,以拓寬學生的知識口徑。
4.改革實驗實訓教學模式
在實驗課教學中引入問題教學法,教師認真研究實驗實訓內容,巧設任務情境,課上首先解決生產問題,然后提交生產任務,學生與教師的互動點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驗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作為指導者,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才能培養其創造性思維。針對實驗課上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學生課前不預習,實驗課后交上來的報告數據雷同,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情況沒有反饋總結。鑒于此,我們要求學生在課內完成報告,這樣,他們必須在課前將有關報告的內容寫在實驗報告上,思考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實驗結束后,當堂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并對結果進行討論,教師及時批改實驗報告,交作業(實驗成果)時給以評分,使學生在每次實驗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當堂完成實驗報告有助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主動發現問題并隨時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4]。
參考文獻:
[1]何群,郭建生等.藥物制劑專業學生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J].藥學教育,2006,22(2):472~491
[2]周明芳.PBL在美國藥學教育中的研究現狀[J].藥學教育,2003,19(1):582~601
關鍵詞: 中職藥劑 教學模式 技能訓練 理實一體化教學
一、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背景
(一)適用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所謂一體化教學體系,就是整理融會教學環節,把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單獨制訂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職業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在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今天,在職業學校開展突出技能訓練,培養技能型實用人才成為教學的關鍵。基于對傳統教學模式諸多弊端的認識,為了促進理論與實踐學習相結合,近十年以來,我國職教界開始關注、借鑒國外先進的學習理念,我校也進行了大膽嘗試。幾年來,我校在高職藥學、中職藥劑等專業一直采用工藝理論教學、生產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二)適用教育部對中等職業教育新要求的需要
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入及國家加強現代職業教育立交橋體系建設的需要,中等專業學校學制將由原先“2+1”模式轉變為“2.5+0.5”模式。“2.5+0.5”學制模式是指中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為2.5年,到企業頂崗實習時間為0.5年。學制的轉變給中等專業學校帶來巨大變動,學生在外集中頂崗實習實訓時間縮短,就需要在校階段有效整合專業課程內容,切實加大理實一體化的力度,結合專業課程相應開設綜合實訓課程,構建理實一體化、項目化的教學體系,實行邊理論邊實踐,理論學習為實踐技能服務的教學模式。
我校通過借鑒、運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把學習過程設計成為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職業能力發展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對理論和實踐進行整體化鏈接的綜合性學習平臺,開發了一系列以理實一體化教學為主要教學模式的綜合實訓課程,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歡迎。中職藥劑專業綜合實訓一體化教學課程就是其中典型案例。
二、構建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成效和經驗總結
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運作,我校在推進理實一體化教學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也總結了一些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良好效果
1.有利于改變學生觀念,培養職業素質。
我校通過借鑒、運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把學生置于真實的工作情境中的學習,使學生徹底克服了重理論輕實踐、理論脫離實踐的不良傾向,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由于我們注意把對學生職業技術技能的訓練與職業素質的訓導有機結合起來。因此,學生普遍具有較高職業素質,樂意在生產、管理第一線工作,不怕累不怕苦,很受用人單位歡迎。
2.有利于提高師生的社會適應性。
我校通過借鑒、運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加強了實踐性教學環節,增加了學校師生接觸社會、接觸實際的機會,使師生更真實地了解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人才技能的需求及其發展趨勢,從而促進教學內容和學習方法的改革,使自己的教、學與社會實際緊密結合,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性。
3.有利于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養成。
我校通過借鑒、運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理論、實踐教學方面進行積極的改革與探索,注意培養師生在具體的教學、技能訓練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師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養成。
4.有利于學生就業。
我校通過借鑒、運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這從我校學生的就業情況可以反映出來。在近幾年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我校學生連續多年保持較高的就業率,還多次被評為省就業先進單位,有些專業的畢業生還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二)經驗總結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職業教育的有效途徑。它不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而且是教師在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上的一體化,同時包括教學場所的一體化。因此,理實一體化教學對教學過程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協作。
1.在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設置一體化課程。
打破傳統的章節編排法,到工廠、公司一線調研,培養本專業的學生必須具有的能力,確定課題。我校是一所醫藥職業學校,針對中職藥劑專業來講,通過到制藥廠、車間,以及一些與我校有長期合作的藥店、醫藥公司、制藥企業進行實踐調查,了解獲得了第一手資料,得到學生應該具備何種能力。按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標準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編寫課程標準。
2.編寫適合一體化教學的課程標準,并開發適合本校一體化教學的綜合實訓校本教材。
過去,職校所使用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只適用于分段式教學模式,而一體化教學采用的是模塊化的教學方式,這樣,現行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已經不適用了。但一體化教學沒有現成的可資借鑒的課程標準和教材,我校教師便積極探索,自己開發課程標準,自己編寫綜合實訓教材,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教育形式的人才培養定位,編寫適合中職藥劑專業綜合實訓教學的教材,創建以能力為中心、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校本教材模式。我們采用“先講義,后校本教材,成熟后公開出版”的教材建設方法,目前該課程教材已經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
3.需要學校加快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理實一體化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它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而且要求教師具有較熟練的實踐技能,更要求教師具有理實結合的教材分析及過程組合的能力。學校應致力于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層次的學歷進修;選派專業教師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術,熟悉新設備,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提供知識儲備和能力培養;組織教師進企業頂崗鍛煉,參加地方勞動部門舉辦的技能培訓,或請企業具有實操經驗的師傅進行傳、幫、帶等,以彌補其操作技能的不足,使教師能勝任本專業的一體化教學工作。
4.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學生教師比例,充分進行師生互動。
由于一體化理論與實踐教學需要像車間里師傅帶徒弟一樣教授,因此指導教師要足夠,一般15人配一個教師。班級要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3~5人左右,這一點很重要。小組化教學有利于學生親手操作,小組間互相鼓勵競賽。教學中融入“分組教學,小組討論,優生幫帶,教師輔導,小組評比,組長責任制”等互動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5.需要學校提供教學場所、教學設備的保障。
理實一體化教學強調空間和時間的同一性,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是教學場地的一體化。要有與專業和規模相適應的硬件設備和教學環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專業教室。專業教室要具有一定的職業氛圍,包括實訓教學區和教學研討區兩部分。實訓教學區提供學生操作演練的實訓設備,設備要與實際生產保持同步,或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教學研討區是教師進行理論教學和學生討論的場所,應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對設備提出了很高要求,不僅表現在設備的質量上,而且表現在設備的數量上。如果沒有一體化的教學場地,理論還是在教室,實訓在實訓室,這樣教學實施就不是一體,理實一體化只是一句空話。因此,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必須有既能滿足理論教學,又能滿足實踐教學要求的一體化場所。
三、結語
通過召開教師、學生座談會和問卷調查多方了解,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深受教師和學生歡迎。理實一體化教學是一項探索性和實踐性的工作,也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方向。但是,由于它涉及面廣,前期投入大,工作量多,因此在短時間內不可能順利、徹底實施一體化教學工作;又由于一體化教學要做到時間和空間上的統一,因此不能對所有專業課程都進行一體化教學,必須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與辦學條件逐步推行。
參考文獻:
[1]禹祿君.探究理實一體化教學新模式.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7(4).
[2]吳海超.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機械職業教育,2004.10.
[3]郭俊博.淺談一體化教學.陜西教育,2005.1.
【關鍵詞】適用夠用 畢業實習 實習計劃和大綱 應用
Adhere to the applicable and sufficient principle to advance the effect of the graduation practice
------Compi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acticing Plan and General Outline of our school
Wang LingYu ShanZhang Daxin
【Abstract】The graduation practice of students at college is one main part of the teaching link. In arranging students to practice, colleges and practice history both feel that the demand to the practice link lacks a unitive standard. Some of existing practicing plans and general outlines can not meet the changeful situation of a history and the practicing content and are difficult to show the demand of the practicing target like applicability and sufficiency.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from 2005, our school has established a team of compiling the Kunming City sanitation School Practicing Plan and General Outline with the school skeleton teachers and has finished compiling the practicing plan and general outline relating to nine long-line and short-line specialties. In addition, it was used in the same year. In those years, it has been amended each year according to the deficiency that the school and the practicing units have found. Under three years’ using, that plan and general outlin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erfect day by day and also has been appraised by the practicing units.
【Keywords】Applicability and sufficiencyGraduation practicePracticing plan and general outlineApplication
方法:通過向隨機抽取的九家實習單位發放調查表,統計分析和評價該《大綱和計劃》的適用價值。
1.該《大綱和計劃》應用情況的隨機調查。我校實習計劃及大綱編寫完成后從2005年開始啟用,歷經3年時間,每年均按實習單位的要求及學校教學要求進行修訂。為獲得該大綱和計劃使用效果的確切依據,2008年4月,我校隨機抽取了9家縣級(二級乙等)實習單位對目前我校開設的五個專業的實綱和計劃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
調查表設計分按三級要求填寫,即:
好:可操作性強,效果好。
一般:可操作,效果一般。
差:可操作性差,無效果。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2.評價說明。
2.1從上表可得知,對我校編寫的實習計劃和大綱,總體上都得到實習單位的認可,護理、醫學檢驗和助產問題相對較少,但藥劑和中醫(中西醫結合)專業的單行本的確存在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如藥劑專業應增加藥物劑量及使用方法,中醫(中西醫結合)專業應增加藥方及配伍等。
2.2對評價不太令人滿意的兩個專業,校方認為主要是實習單位對該專業缺乏應有的實習設備和條件,無法滿足實習要求,而院方意見則是建議進行重做和調整。
3.編寫實習計劃及大綱的主導思想。醫學生畢業(生產)實習是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實踐依據;是檢驗學生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結合的重要步驟;是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人際溝通等能力有機結合的重要過程;也是培養學生醫療救治的事業心、關愛病人的同情心、認真細致的責任心的重要手段。完成實綱規定的實習計劃,是每位實習同學都要認真對待、認真完成的基本要求。為讓同學在生產實習過程中清楚知道應該學會哪些實踐知識(夠用),應該完成哪些實踐操作(適用),應該學會的操作技能(會用),也便于實習單位對我校實習學生的實習管理和實習要求有明確的文本依據,我校組成了由校長作為主編,教學副校長為責任人的編寫組,編寫組的成員主要包括部分臨床學科和專業學科由高級講師和講師組成的教學骨干。
4.實習計劃及大綱的范圍。
4.1專業范圍:2005年,我校當年尚有九個專業進行長線和短線招生。我校結合當時開設專業實際,編寫了“護理”、“衛生保健”、“助產”、“藥劑”、“醫學檢驗”、“中醫(中西醫結合)”、“中醫護理”、“中醫康復保健(中醫美容)”、“衛生信息管理”等九個專業的實習計劃及實綱單行本。其中有的專業如“衛生保健”、“中醫(中西醫結合)”等因國家對職業醫師法的準入要求分別于2000年和2006年停辦;“中醫護理”、“中醫康復保健(中醫美容)”、“衛生信息管理”等專業因生涯情況不佳作為短線專業逐漸減少了招生數。保留和常設專業僅為“護理”、“助產”、“藥劑”、“醫學檢驗”等專業。
4.2大綱及計劃的編寫特點。該大綱具有內容明確、重點突出、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在不斷的補充完善過程中,體現適用、夠用、會用的實習目標的要求。該大綱目標重點突出,便于醫院(實習科室)、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和實習同學自身檢查、評價監督和總結,還可作為中等衛生學校各專業學生畢業(生產實習)的工具書。
4.3大綱及計劃的編寫綱要。
4.3.1畢業實則:作為大綱及計劃的總體要求及共性部分。
①為落實國家衛生部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要求,體現適用、夠用、會用的實習目標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過硬的業務操作水平、較強的溝通交流技能,特制定本實習計劃。
②為使實習生在實習期間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認真按教學計劃的要求完成實習任務,實習生應嚴格執行本實習計劃。
③生產實習是醫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環節。實習任務的完成是檢驗學生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實踐過程,是學生學習期滿能否順利畢業的重要條件。實習鑒定是辦理畢業證和畢業就業的重要依據,要求實習生認真完成實習任務。
④進入生產實習的學生,嚴格執行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并服從實習單位的實習安排,擅離職守、違章操作一律按違反校紀校規給予紀律處分和相應處罰。未在實習時間按照實習計劃要求完成實習任務的學生,按規定進行實習重修,重修結束方可辦理畢業手續和領取畢業證。
⑤實習生應按實習計劃完成實習任務。實習單位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實習時間和實習內容的相應調整,保證實習質量。
4.3.2專業要求:各專業此部分的組成內容各不相同,包括:
①專業名稱;
②專業代碼;
③學制要求;
④專業培養目標;
⑤專業課程設置及安排。
4.3.3明確提出實習生職責:
①實習生應遵守實習醫院的規章制度,尊敬醫務工作人員。服從分配,認真負責,熱情為病人服務。
②實習生要愛護儀器、公物,嚴禁將公物挪為私用,嚴禁浪費公用器材,如有損壞按實習單位的相關規定處理。
③在實習指導老師指導下參加日常工作,仔細觀察勤思考,認真操作。
④掌握本專業必備的知識和技能,了解本學科的最新技術、相應的儀器及其使用方法。
⑤培養嚴肅、認真、嚴謹求學、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和工作作風。
⑥參加醫院政治學習和學術活動。
⑦實習期間嚴格執行“昆明市衛生學校畢業實習管理細則”。
4.3.4實習計劃及時間安排:明確了各專業實習計劃及時間安排。以《檢驗專業》為例:
4.3.5實習內容及要求:
①所有專業均按要求規定了實習應該完成的內容。
②以“掌握、熟悉、了解”作為完成實習計劃的三級目標要求。
③在各個科室必須完成的實習任務及必須達到的實習要求。
④實習科室考核項目及評分細則。
⑤各專業應完成實習計劃及大綱要求任務的流程圖。
⑥臨床常用檢驗指標的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⑦各專業畢業實習出科考試記分表。
5.小結。
5.1實習計劃和大綱的制定作為一種教學要求的文本,為學校實習工作的完善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
5.2我校實習計劃和大綱制定了詳盡的各個專業的實習目標要求和實習內容,但由于實習單位的特性及變化各有不同,故實習計劃和大綱并不被所有實習單位所看好,也就產生了不同的評價和建議。
5.3醫療衛生事業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更新換代也決定了實綱和實習計劃將隨上述變化而變化,故每隔2~3年必須對大綱和計劃進行修訂、完善。
5.4由于該大綱和計劃是我校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學校情況及昆明地區醫療衛生單位現狀而制定的,在使用過程中必然受到地區和條件的限制,在推廣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關鍵詞:藥學;物理化學;實踐型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9X(2012)01-0070-02
現代藥學研究正從傳統的化學模式轉向化學與生命科學相結合的新模式,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的綜合化趨勢即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有效銜接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世界性趨勢之一。
1.目前物理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藥學專業的物理化學專業基礎課程仍采用傳統的“講授-接受”的教學模式,偏重于向學生傳授基本原理及方法,課堂教學多囿于知識的系統性而割裂文本與實際及藥學專業知識的聯系,忽略了對學生實際運用課本知識的能力訓練。學校開設的物理化學實驗也以驗證性實驗居多,雖然有助于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但由于聯系藥學的具有綜合性、設計性的研究型實驗較少,沒能真正體現出基礎理論和技術在藥學中的應用,也難以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另外,藥學專業課多開設在大三、大四,與物理化學等專業基礎課授課時間相隔一到兩個學期,并且教學內容過度重復交叉,即造成了資源浪費又無法將專業基礎理論與藥學專業知識有效銜接。
2.創建具有藥學特色的實踐型教學模式
為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藥學畢業生,物理化學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嚴重脫節的現象亟待轉變。因此,我們秉承“以學生為本”、“以發展為中心”的全新的育人理念,以培養“厚基礎、高素質、寬視野、強能力”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通過對“物理化學”這門專業基礎課與藥劑學實驗課實踐型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具有特色的山東大學藥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實踐型教學模式。為此,開展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2.1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堅持“雙主性”原則,即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原則,探索以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課程小組課堂展示兩種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物理化學主教材為基礎,結合藥學類科研文獻資料,構建“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再發現問題……”的開放式課堂教學過程。對于物理化學課程中基礎理論部分依然采用教師講授為主的模式,但在教授過程要求教師改變過去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的簡單做法,把課堂教學的重心由教學生記憶現成結論為主轉到引導學生探索未知上來,重視知識發生過程的教學,同時展開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除一、二章節外,分別在各章節開設學生討論課,要求學生自由組成課題組,通過查找相關文獻,對各章節基本原理在藥學中的應用進行歸納總結。例如,在講授第八章膠體化學中,要求學生對納米制劑中的表面活性劑的作用進行總結討論。
2.2實驗課教學模式探索
堅持創新性原則,讓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整個物理化學實驗課堂。將原有的物理化學實驗與部分藥劑學實驗進行整合,開設物理藥學實驗。物理藥學實驗具體分為基礎物理化學實驗、綜合物理藥學實驗及開放性實驗三部分。精減原有物理化學實驗項目,保留其中重復性好、科學意義較大的項目,作為基礎物理化學實驗部分;將與藥劑學緊密相關的化學動力學、表面活性劑及膠體實驗進行重新設計開設綜合物理藥學實驗;藥劑所教師從各自科研項目中分出部分子課題作為開放實驗課題,供學生選做,編寫配套物理藥學實驗課程教材。見表1。
2.3課程考試模式探索
探索多元化考試模式。改革考試方法,建立多元成績評定方法(如采用設計評價、開題報告、小組討論及展示、實驗現象及結果分析等多種形式進行考核),并建立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課程成績基礎理論部分由課程期末試卷考試60%、學生課程小組課堂展示占20%及學生的平日成績占20%三部分組成。實驗課成績由基礎物理化學實驗報告占40%、實驗操作和技能現場考核占40%及開放性實驗開題報告占20%三部分組成。
3.實踐型教學模式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