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劑學定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① 知識量大;
②學科內容深,學科知識的抽象概括性強,需要掌握大量的科學概念、公式、定理、定律;
③綜合性、系統性強,要理解或解決一個問題,往往需要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
高中生每天要學的內容很多,如果不分先后順序和輕重緩急,就會手忙腳亂、丟三落四,本來能學好的東西也學不好,這就需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每天運用計劃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磨煉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提高學習效率,減少時間浪費。每個同學的具體情況不同,學習計劃也應該因人而異,但在制定計劃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黃金時間來記憶
同學們應該抓住記憶效果最佳的時間段來安排記憶,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頭腦清醒,記憶效果比較好,上午、下午都有課程安排學習比較緊張,中午休息30—50分鐘可以緩解疲勞,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學習。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證7—8小時睡眠,記憶效果也會降低。
尊重自己生物鐘
由于生理條件和生活環境、習慣的不同,人們的生活節律和最佳感覺也往往不盡相同。有的人的學習最佳時間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還有的同學感覺晚上學習效率最高。在了解了自己的最佳學習時段之后,按照它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休息。將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覺時間去做,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要有時間限制
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計劃時,要適當給自己“壓力”,對每一科目的預習和復習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時間、限定速度、限定準確率。這種目標明確,有壓力的學習,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復習效率。同時,每學習完一部分時,都有一種輕松感、愉悅感,會更充滿信心地復習下去。
對照計劃反省
計劃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動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應立即在次日加倍補上。如:反省自己,當天的計劃完成了沒有,明天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果完成的好時可獎勵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時可懲罰自己一次。這樣做,既有約束力又有可*作性,每天都會感到在進步。一段時間后,還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計劃做出進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進學習。
鋅、鉀和鐵以及維生素A和維生素B也對指甲的生長非常重要,假如攝入不足也會有指甲出現橫紋,治療要及時補充。
一般對于指甲出現橫紋的情況,多考慮是由于自身缺鈣或者缺鐵導致的,我建議你這種情況呢,是需要到醫院去化驗一下微量元素看看,明確病因以后在進行治療是比較好的,或者是可以服用葡萄糖酸鋅片和硫酸亞鐵片和維生素C等藥物來進行治療試試的,平時注意多吃蔬菜才可以啊。
指甲中出現的橫向痕紋有可能是身體內缺鋅元素指甲的變化與機體的組織器官的功能低下,組織結構的破壞、萎縮等病理變化都是密切相關的。
(來源:文章屋網 )
2013年7月12日,某縣計生委接到舉報稱李某在縣城名門世家小區7號樓13號車庫內使用B超鑒定胎兒性別。縣計生委隨即聯合縣衛生局和當地派出所對該舉報地點進行監督檢查。聯合執法人員在現場發現全數字超聲診斷儀1臺、超聲耦合劑2瓶、婦科檢查床1張及婦科診療器械若干。經查詢,李某當即承認以下事實:1、其未取得《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其從2012年3月起一共做過7例胎兒性別鑒定,均無醫學診斷結果,收入約1 600元。另外做過5例藥物流產,既無醫學診斷結果也無計生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收入約700元。聯合執法人員進行了現場拍照取證,對藥品、器械實施了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某縣計生委與衛生局商定由衛生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本案進行處理。
縣衛生局經過合議認為李某的違法事實嚴重,不僅僅是要承擔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以下簡稱《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第五十八條,非法進行節育復通手術、假節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器5人次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的規定,李某的違法事實涉嫌觸犯了《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的非法進行節育手術罪,依法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縣衛生局遂將該案件移送縣公安局處理。但縣公安局只是口頭告知縣衛生局移送的案卷材料中缺少接受李某藥物流產當事人的證詞,認為現有證據不足,拒絕接收。由于李某實施的5例藥物流產中有4名接受藥物流產的當事人是外地人,縣衛生監督人員很難取證,因此最終導致無法追究李某的刑事責任。
縣衛生局根據調查材料,經合議后認定李某未取得《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從事B超檢查胎兒性別及終止妊娠手術等診療活動,違反了《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據《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做出沒收《證據先行登記保存決定書》中登記保存的物品、罰款人民幣3萬元的行政處罰。李某自覺履行了處罰決定,本案結案。
二、討論
(一)證據
縣衛生局取得記錄李某從事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非法終止妊娠的《現場筆錄》、《詢問筆錄》,固定了藥品、器械等物證,筆者認為這些證據可以證明當事人的違法事實。但證據的取得存在缺憾:一是由于李某沒有診療記錄、知情同意書等醫學文書,所以沒有取得此方面證據;二是沒有對7名胎兒性別鑒定和5名終止妊娠手術進行關聯性核定,即核定是否有既做了胎兒性別鑒定又做了終止妊娠手術的患者;三是李某沒有收費記錄,執法人員無法對患者進行調查取證。只憑李某大約1 600元、700元左右的一面之詞了解到其非法收入數額,卻又無法佐證,為此沒有做出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筆者認為,調查違法所得時應盡可能取得準確數據,或者取得收費下限如1 600元以上,這樣即可按收費下限沒收其違法所得。
(二)法律適用
李某的行為違反了多部法律法規。一是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可以按照該條例第四十條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是違反了《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可按照該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藥品、器械,并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是違犯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可按照該條例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由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和有關藥品、醫療器械;違法所得在5 000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 000元的,并處5 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是李某非法實施終止妊娠的行為還違反了《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三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可依據該實施辦法第四十條由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5 000元以上的,并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 000元的,并處5 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五是李某的行為違反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可依據該法第三十六條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1萬元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李某的行為違反了以上5部法律法規,法律適用上存在競合問題,且涉及到兩個執法主體。究竟由哪個部門執行處罰?又依據哪部法律法規做出處罰呢?
首先,李某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行醫這一違法事實,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執業醫師法》的規定。鑒于后者法律位階高且頒布時間在后,所以應當優先適用《執業醫師法》對李某進行處罰。
其次,《執業醫師法》和《母嬰保健法》的執法主體均為衛生行政部門。李某的行為同時違反了擅自開展診療行為和擅自開展終止妊娠手術兩項規定,但這兩個違法要件之間存在種屬關系,也就是說終止妊娠手術是診療行為的一項技術,屬法條競合,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原則,應當依照《母嬰保健法》進行處罰。關于本案,一是按照《母嬰保健法》處罰,由于李某的違法所得不足5 000元,依法只能處2萬元以下罰款。若按照《執業醫師法》處罰,則可處10萬元以下罰款。一般情況下,應按照從當事人所違反的法律法規中擇一較重進行處罰,并將另一違法情節作為裁量處罰幅度的情節酌情加重處罰。二是按照《執業醫師法》對其進行取締,終止其包括終止妊娠的所有診療行為,處罰力度明顯高于《母嬰保健法》,所以筆者贊同按照《執業醫師法》進行處罰。然而,只罰款3萬元仍屬較輕,畢竟其非法終止妊娠手術達5例已涉嫌刑事犯罪,應當從重進行處罰。
再次,《執業醫師法》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的執法主體不同。不同法律主體的不同法律責任可以分別追究,不存在相互沖突的問題,所以縣計生委也應對李某擅自開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鑒于縣計生委目前尚未開展行政執法工作,對于這方面的行政違法行為可商縣衛生局立案調查并進行行政處罰。縣衛生局認為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及非法終止妊娠手術從其本質上來說屬診療行為,而從事診療行為的人應為執業(助理)醫師或鄉村醫生,所以衛生行政部門在處理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及非法終止妊娠手術案件時通常會依據《執業醫師法》進行處罰。然而,按照法律適用的規定,應當適用《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進行行政處罰。衛生部門與計生部門合并后希望能對兩部法律法規做出相應修改,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最后,《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執法主體有兩個,分別為衛生行政部門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在查處違法行為時,兩個部門分別依職權對相關行政違法行為實施處罰。如何依職權?筆者認為這也屬法條競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三十六條所列三項違法行為的前兩項屬診療行為,衛生行政部門可依照《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對其進行行政處罰;同時,也可依照《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四十條進行行政處罰,理由不再贅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三十六條的處罰力度較之《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九條明顯要輕,且沒有取締及沒收藥品、醫療器械等的行政處罰,所以筆者贊同以《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第二款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三)關于行刑銜接
《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規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二)非法進行節育復通手術、假節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器5人次以上的;(四)非法進行選擇性別的終止妊娠手術的。
李某的違法事實顯然已涉嫌刑事犯罪,縣衛生局應當向縣公安局移送案件。但縣公安局認為證據不足,最終導致縣衛生局無法移送該案件。對此,有以下問題值得探討:
一是藥物流產是否屬于終止妊娠手術。關于這個問題,衛生部公布的《手術分級管理目錄》(2013版)有明確規定:婦產科手術一級-30米索+米非司酮引產(口服藥物),由此看來藥物(引)流產無疑屬于終止妊娠手術。
二是對做過藥物流產的5名患者由哪個部門進行調查。筆者認為《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中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縣衛生局提供的證據顯然足以證明其涉嫌非法終止妊娠手術5人以上的事實,至于其他涉嫌犯罪線索及證據,應當由縣公安局通過偵查加以收集,所以縣公安局應當接收移送案件并予立案。如果縣公安局審查后認為不符合立案條件,應說明理由并書面通知縣衛生局。
[關鍵詞]UPLC-MS/MS;貓眼草黃素;藥代動力學;血漿;大鼠
貓眼草黃素(chrysosplenetin ,CHR)是一種多甲氧基黃酮,廣泛存在于黃花蒿[1-2]、澤漆(俗稱貓眼草)、巖筋菜、細花線紋香茶菜[3]等多種植物中。研究人員[4]發現CHR對手足口病主要病原體腸道病毒71(EV71)具有較強的抑制活性,能有效抑制病毒RNA的合成,且對多種人腸道病毒都表現出相似的抑制活性。此外,文獻還報道[5]黃花蒿葉片中的多甲氧基黃酮如CHR、紫花牡荊素等可顯著提高青蒿素的抗瘧活性;本課題組也發現CHR可通過顯著抑制與青蒿素代謝相關的CYP450酶亞型的活性,從而提高青蒿素的體內抗瘧活性,確定了青蒿素-CHR復配抗瘧比例為1∶2,顯現出良好的青蒿素肝代謝抑制劑的開發前景。但CHR的溶解性極差,其藥代動力學過程可能存在著難溶性藥物共有的特點和缺陷,本實驗旨在建立簡單、快速、可靠的UPLC-MS/MS,以評價CHR在大鼠體內的藥代動力學過程,為青蒿素代謝抑制劑CHR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1材料
超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Nexera UHPLC LC-30A型),質譜(美國AB公司API4000型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聯用儀),配有電噴霧離子化源(ESI)和AnaLyst 1.5.1分析操作軟件;低溫高速離心機(Z323K型,德國HERMLER公司);分析天平(AE240型,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
CHR(純度≥98%,由本實驗室制備),地西泮(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115-9302),乙腈、甲醇、甲酸均為色譜純,Fisher公司;去離子水(Milipore)。
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體重(210±20) g,由寧夏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2方法
2.1對照品溶液配制
CHR標準溶液的配制:精密稱取CHR對照品 10 mg,置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制成1 g · L-1的儲備液I,以流動相甲醇為稀釋溶液,逐步將儲備液I稀釋成50 mg ·L-1的儲備液II 10 mL,置于4 ℃冰箱內保存待用。
內標地西泮溶液配制:精密稱取地西泮10 mg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配制成1 g · L-1的儲備液III,以流動相甲醇為稀釋液,逐步將儲備液III稀釋成為20 μg · L-1的地西泮溶液10 mL,放置4 ℃冰箱內保存待用。
2.2色譜條件
Shim-pack XR-ODS C18色譜柱 (2.0 mm × 100 mm,2.2 μm), ODS C18保護柱(2 mm × 5 mm,2.2 μm),流動相為甲醇-0.1%甲酸溶液(87∶13),柱溫30 ℃,流速0.3 mL· min-1,進樣量10 μL。
2.3質譜條件
離子化源為ESI源,電噴霧電壓為4 kV,離子檢測方式為正離子檢測,碰撞氣壓力為1.73×10-2Pa,噴霧壓力為36 V,加熱溫度為500 ℃,所用氣體為氮氣。CHR的m/z [M+H]+375.5,定量離子m/z 317.2;地西泮(內標)m/z [M+H]+316.2,定量離子m/z為163.0,見圖1。
2.4血漿樣品的處理
精密吸取血漿100 μL,置10 mL具塞玻璃離心管中,精密加入地西泮(20 μg ·L-1)20 μL,渦旋振蕩30 s,加入0.3 mL的乙腈,渦旋振動3 min,14 000 r · min-1,低溫離心10 min,吸取上清液,取10 μL進樣分析。
2.5方法學考察
2.5.1血漿標準曲線的制備 取CHR儲備液II以大鼠空白血漿為稀釋溶液,配制成相當于血藥質量濃度為5 000,1 000,500,100,50,20,10,5 μg ·L-1的CHR血漿溶液,分別以2.4項下操作,進行UPLC-MS/MS分析測定,以CHR濃度為橫坐標,CHR與內標峰面積比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2.5.2定量下限 配制含量相當于5 μg · L-1的CHR血漿樣品,每一濃度5個樣本,帶入到當日標準曲線,計算求得各樣本的實測濃度,求得該濃度的日內精密度、準確度。
2.5.3基質效應 取大鼠空白血漿100 μL,以20 μL水相溶液代替內標溶液,其余按2.4項下操作,加入含CHR 10,100,4 000 μg · L-1及含地西泮20 μg · L-1的100 μL流動相溶液,進樣10 μL測定分析,每一濃度進行5個樣本分析,求得待測物與內標物的峰面積A1;另配制相同濃度的CHR及地西泮溶液100 μL,進樣10 μL,求得待測物與內標物的峰面積A2。以每一濃度下的峰面積比A1/A2計算基質效應。
2.5.4精密度 取空白血漿100 μL,按2.4項制備質量濃度為10,100,4 000 μg · L-1的3個CHR質量控制樣品,每一濃度5個樣品,進行批內和批間(3 d)測定,計算日內、日間精密度RSD。
2.5.5穩定性 取空白血漿100 μL,按2.4項制備濃度為10,100,4 000 μg · L-1的3個CHR質量控制樣品,每個濃度進行5樣本分析,處理后的血漿樣品在室溫下放置6,24 h,置于-20 ℃保存7 d以及將樣品經歷3次凍融后進行穩定性測定。
2.5.6回收率 配制質量濃度為10,100,4 000 μg ·L-1的CHR質量控制樣品,每一濃度5個樣品,按照血漿樣本處理方法處理,進樣分析,另用流動相配制相同濃度的CHR溶液,進樣分析,將CHR在大鼠空白血漿提取后測定值與2.5.3項下的A1進行比較,計算回收率。
2.6CHR藥動學研究
2.6.1給藥方案與血樣采集 口服給藥:SD 大鼠,雌雄各半,禁食12 h,自由飲水。取6只大鼠分別灌胃給予10 mg· kg-1的CHR,于給藥后0,10,15,30,45 min以及1,1.5,2,3,4,6,8 h眼眶后靜脈叢取血500 μL至含肝素的離心管中,3 500 r·min-1離心10 min,取200 μL血漿,于-20 ℃下保存待測。
尾靜脈注射:另取SD大鼠18 只,雌雄各半,隨機分成高、中、低劑量組(1,2,5 mg · kg-1),每組6只,分別尾靜脈注射給予CHR(生理鹽水溶解)1,2,5 mg · kg-1。分別于給藥后0,2,5,10,15,30,45 min,眼眶后靜脈叢取血500 μL至含肝素的離心管中,3 500 r · min-1離心10 min,取200 μL血漿,于-20 ℃下保存待測。
2.6.2樣品處理 大鼠血漿樣品處理按2.4項下操作。
2.6.3數據處理 采用DAS 2.0軟件求出每只大鼠CHR藥代動力學參數,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對CHR藥代動力學參數進行t檢驗。
3結果
3.1方法學考察
3.1.1方法專屬性和特異性 分別取大鼠空白血漿,空白血漿加標準品和 IS樣品,以及大鼠給藥后的血漿樣品,按照步驟2.4項下方法操作處理,觀察大鼠血漿中有無干擾物以及方法的專屬性和特異性,見圖2;圖2A表明血漿中內源性物質不干擾樣品的測定,CHR和IS在當前色譜條件下峰形良好,單個樣品分析時間2 min。
3.1.2基質效應 基質效應考察結果見表1。
3.1.3標準曲線 采用AnaLyst 1.5軟件進行峰面積積分和標準曲線擬合,以CHR與內標峰面積比Y對藥物濃度X進行線性回歸,得到CHR血漿標準曲線為Y=0.006 4X-0.234 5(r=0.999 3,權重系數=1/X2),線性范圍為5~ 5 000.0 μg · L-1。
3.1.4定量下限 該方法測定血漿中CHR定量下限為5 μg · L-1。
3.1.5精密度 CHR批內、批間精密度及準確度分析結果見表2。
3.1.6穩定性 CHR處理后的血漿樣品在室溫下放置6,24 h,置于-20 ℃保存7 d及將樣品經歷3次凍融后的穩定性測定結果見表3。
3.2.2CHR靜脈給藥組 靜脈注射CHR 1,2,5 mg·kg-1后平均血藥濃度-時間曲線見圖4,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見表4。
4討論
CHR灌胃給藥后在胃腸道吸收不規則,在血漿中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藥時曲線存在著明顯的雙峰或多峰現象,這與文獻報道[6]的紫花牡荊素(casticin)口服給藥代動力學過程一致,這一現象可能與肝腸循環或其在腸內不同部位的吸收差異有關。
CHR靜脈注射消除半衰期極短,低、中、高給藥劑量組t1/2均在30 min以內,分別為(17.01±8.06),(24.62±4.59),(28.46±4.63) min;各劑量組平均滯留時間(MRT)較短,在實驗劑量下口服及靜脈注射均表現為非線性動力學的特征;經方差分析,CHR的CL無劑量依賴性,在大鼠血漿中消除很迅速,其原因可能與其結構中的多-OCH3很容易羥基化有關,這與文獻報道的紫花牡荊素[6]及牡荊素[7]的結果一致。
CHR的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后期研究應在改善CHR水溶性及吸收、代謝等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以便為藥物的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靖, 周玉波, 張欣, 等. 黃花蒿幼嫩葉的化學成分 [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 2008, 25 (11): 866.
[2] 余正文, 王伯初, 楊占南, 等. 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青蒿中東莨菪內酯、貓眼草酚及貓眼草黃素 [J]. 中國釀造,2011, 9: 175.
[3] 袁興利,閆利華,張啟偉,等.HPLC測定冬凌草中迷迭香酸、冬凌草甲素和貓眼草黃素的含量[J]. 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4):2343.
[4] Zhu Q C, Wang Y, Liu Y P, et al. Inhibition of enterovirus 71 replication by chrysosplenetin and penduletin [J].Eur J Pharm Sci, 2011, 44 (3): 392.
[5] Bhakuni R S, Jain D C, Sharma R P, et al.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Artemisia annua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J]. Curr Sci,2001, 80 (1): 35.
[6] Xu J L, Zhang Q Y, Zhao L, et al.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casticin in rat plasma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J]. J Pharm Biomed Anal, 2012, 61: 242.
[7] 黃勇, 何峰, 鄭林, 等. UPLC-MS/MS法同時測定家兔血漿中6個黃酮類成分及其藥代動力學研究 [J]. 藥物分析雜志, 2012, 32 (1): 1.
Determination of chrysosplenetin, metabolic inhibitor of artemisinin, in rat
plasma by UPLC-MS/MS and study on its pharmacokinetics
CHEN Jing1, JI Hong-yan1, WEI Shi-jie2, FU Xue-yan1, LIU Meng-ying1, WU Xiu-li1*
(1.School of Pharmacy,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4, China;
2.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General Hospit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develop the assay of chrysosplenetin (CHR), a metabolic inhibitor of artemisinin by UPLC-MS/MS in rat plasma and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kinetics parameters of CHR. Method: The plasma samples were precipitated by acetonitrile to remove the proteins. 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a Shim-pack XR-ODS C18 (2.0 mm×100 mm, 2.2 μm) column using a mobile phase containing methanol-0.1% formic acid (87∶13) using by diazepam as internal standard. Mass spectrometer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 operated in the positive ion mode was used for analysis. Total analysis time was 2 min. Result: The assay was linear in the range 5-5 000 μg·L-1 (r=0.999 3) with recoveries in the range from 69.0% to 81.2% and satisfied inter-, intra- precision and accuracy. CHR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is not easy to absorb with double or multimodal peak phenomenon. The t1/2 of CHR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was very short and that of low, medium, and high dosage was (17.01±8.06), (24.62±4.59), (28.46±4.63) min, 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special, rapid, and sensitive for determination of CHR pharmacokinetics.
有效的頂崗實習有利于學生鞏固專業知識和技能,強化職業工作能力,完成由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角色轉換而順利就業。筆者通過對北京市實驗職業學校2010級藥劑班頂崗實習生進行職業指導和調查,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策略,以期為職業學校頂崗實習的課程改革和專業教師的職業指導工作提供參考。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指出: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最后一年要到企業等用人單位頂崗實習。教育部在2007年出臺的《中等職業學校實習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規定了頂崗實習是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的重要內容,中等職業學校應按照專業培養目標要求和教學計劃的安排,組織在校學生三年級到生產服務一線參加頂崗實習。頂崗實習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學校課程學習的延續, 為學生進一步強化和鞏固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職業意識和能力,完成角色轉換并平穩過渡,從而順利就業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目前,筆者所在學校在北京市課改專家的引領下正在進行專業課程改革,主要是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等,還沒有做頂崗實習課程改革的嘗試。筆者所在專業是中藥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企業主要是藥店、醫院藥房、藥品批發企業、醫藥制藥公司和藥廠等,由于這些工作崗位專業性強、職業素養要求高,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從學生角色到職業角色的轉變,崗位適應性差,實習狀態不穩定,離職率較高。為此,筆者作為實習指導教師以訪談、問卷等形式對2010級藥劑班實習生進行了社會調查和職業指導,以期針對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法,為職業學校頂崗實習課程改革和專業教師的職業指導工作提供參考。
學生頂崗實習職業指導情況調查分析
1.調查對象
2010級藥劑班實習生分別在10家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所調查的企業分別是北京鶴年堂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牛街店、菜市口店,王府井醫藥商店有限責任公司,宣內藥品有限公司,金象大藥房愛樂坊東直門店,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東長安街店,北京國藥控股華鴻有限公司,北京好得快醫藥有限公司,北京圣永制藥有限公司,北京嘉事堂有限公司魯古藥店。這10家企業是北京市醫藥行業知名度較高、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基本可以反映北京市醫藥企業的整體需求情況。
2.調查方法
本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為了使調查結果更具有說服力,除了對頂崗實習的學生進行調查外,還對企業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帶教師傅和企業員工進行了相關情況的訪談。
3.調查結果分析
(1)總體情況分析。從學生層面來看,學生實習崗位與所學專業相關,實習強度、時間比較適度,并能獲得一定的勞動報酬。大部分學生對工作崗位職責、要求和程序能熟練掌握,能獨立完成本職工作;能自覺遵守企業單位的勞動紀律,服從安排,積極、主動完成各種工作任務,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經過實習后提高較大,個別學生已成為業務骨干或提升為小組長;能正視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并改正,并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從企業層面來看,大多數企業對頂崗實習學生比較重視,比如進行崗前培訓、安排帶教師傅、支付勞動報酬、客觀評價實習生表現、繼續留以任用等。
(2)學生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雖然整體上學生頂崗實習的情況比較好,但在調查中筆者發現其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致使學生頂崗實習無法完全達到預期的效果,匯總如下。
①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與崗位需求存在差距。從對頂崗實習學生和企業相關負責人、帶教師傅、企業同事的訪談情況來看,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應用能力與崗位需求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為: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夠熟練,如在西藥柜臺銷售中,實習生不熟悉藥品的適應癥、用法用量、不良反應和配伍禁忌等(王府井醫藥商店、鶴年堂牛街店);在中藥調劑崗位,實習生對工作程序的熟練程度不高,達不到企業要求(宣內藥品);在保健品與醫療器械柜臺銷售崗位上,實習生的專業知識和銷售技巧不夠熟練(金象東直門店);實習生還存在對專業知識不能靈活運用,找不準貨位(同仁堂健康藥業東長安街店)等問題。由此可見,學校的教學特別是課程設置和專業技能訓練與企業實際需要還有較大差距,亟待進行課程改革,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
②學生對頂崗實習存在認識偏差。通過調查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頂崗實習就是就業,對自身缺乏明確的要求和規劃,對實習內容如鍛煉技能、培養職業意識等方面考慮較少。當實習內容與工作地點、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畢業后能否留用等發生矛盾時,他們往往忽略了實習內容的鍛煉,而出現了更換實習單位、不安心工作、不繼續留用等問題。筆者調查的多家企業表示:目前實習生專業能力有差距不是主要問題,更嚴重的是他們眼高手低、發展目標不明和過于看重薪酬;很多實習生不能擺正心態,抗挫折能力差,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人際關系緊張,不甘心每天做簡單、枯燥、重復的勞動,從而不能安心工作,甚至離崗等。2010級藥劑班在實習期有26%的實習生更換了實習單位,實習后的留任率也只有68%。
③學生頂崗實習指導效果不佳。據學生問卷調查顯示,有31%的實習生認為有人指導,效果好;32%的實習生認為有人指導,效果一般;16%的實習生認為有人指導,效果差;而21%的實習生沒有專人指導。雖然大部分實習企業會安排相關負責人、有經驗的老員工負責帶教實習生,但是由于這些領導、師傅還承擔著許多其他工作任務,他們無法實時了解學生的實習環節并及時做出指導,許多學生處于“被放羊”的狀態。而班主任只能在思想上幫助疏導,并不能為其做專業性的技術指導,致使許多學生得不到優質、有效的實習指導。比如金象大藥房愛樂坊店主要從事保健品和醫療器械銷售,由于新開店、店面小、沒有帶教師傅等問題,實習生只能自己摸索著工作,致使對自我的認同感極差,以致實習期滿后離職。
④企業重視經濟效益而輕視學生培養。從和實習生訪談的結果來看:企業經常將實習生直接或者經過簡單的培訓后就填充到空缺的工作崗位上,缺乏對學生的培養,相關指導并不到位,一些培訓流于形式。從圖2中我們可以看到只有42%的學生參加了正式培訓,而26%的學生參加了非正式的培訓,32%的學生則沒有參加培訓就直接上崗。
有些企業將實習生按正式員工來要求和考核,如同仁堂健康藥業東長安街店的保健品銷售崗位以銷量記個人業績,但實習生沒有提成獎金;如藥廠的外包裝崗位要完成和正式員工一樣的“計件”任務,實習生不僅要面對較大的工作壓力,還要不間斷、長時間地從事簡單、技術含量低的勞動;企業只是按照需要安排崗位,對學生專業對口問題考慮較少,如鶴年堂菜市口店安排實習生做前臺接待工作,國藥控股華鴻藥業安排實習生做開票員等等。企業只要求實習生能夠進來做事,能給企業的生產性或服務性勞動帶來效益即可,對學生的實習活動缺乏有效的規劃和培養。統計結果顯示,實習期間按照《頂崗實習課程標準》要求至少轉崗2~3次只有3人,只占總人數的0.16%,多數企業將實習生固定在一個崗位上,學生輪崗嚴重不足。
對職業指導工作的思考及建議
目前筆者所在學校職業指導僅限于開設職業生涯設計課程、提供招聘信息、培訓制作簡歷、開招聘會和就業指導講座等為就業而進行的指導,沒有從學生的角度深入給予一定的啟示或引領,沒有教會學生如何進行自我職業決策,以至于影響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致使很多學生實習后的就業率和穩定率不高,不利于專業的建設和學校的發展。為此,筆者有如下建議。
1.運用多種形式加強實習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其職業意識、提升其能力
(1)通過多途徑開展實習動員工作。通過學習相關實習文件、介紹優秀實習生事例、了解實習單位情況、開展實習動員活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頂崗實習的重要性。職業指導者要幫助學生盡快轉換角色,明確實習目標,加強自我管理,達到崗位要求。
(2)加強多方面的聯系與溝通。與實習生、企業領導、帶教師傅保持密切的聯系,通過電話、電子郵件、QQ、飛信和親自查訪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切實有效的跟蹤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帶隊老師要記錄好工作日志,對學生的各方面盡量做到第一時間了解。
(3)時刻做好學生思想上的“燈塔”。督促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要及時與單位領導、帶教師傅、班主任溝通聯系,尋求幫助和指導,不能莽撞行事,做到不輕易離崗,把頂崗實習作為鍛煉自身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的平臺,而不是作為就業的蹺蹺板。職業指導者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擇業觀,消除不良情緒,處理好人際關系,主動、踏實地工作,為順利就業打下基礎。
2.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增強專業技能的指導
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往往因為沒有受到優質的專業技能指導和重視而不得不選擇離崗,這對學校和企業無疑都是極大的損失。為此,學校有必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這不僅有利于校內的實踐教學,而且也有利于指派專職實習指導教師進行校外指導。專業教師可以通過脫產頂崗實習、開展“第二職業”、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等方式到企業去培訓和學習,提高教學和專業技能指導能力。專業教師最好能到有實習生的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這樣既能給實習生提供專業技能指導,又可以對實習生實時管理,及時做好思想疏導,便于實習管理的順利進行。
3.開展“全程化、全員化、全面化”的職業指導
將職業指導滲透于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之中,如招生宣傳、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實習生跟蹤調查等;保持家、校、社的互動,建立由學校領導、就業指導教師、班主任、學生代表組成的工作網絡;采取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特征的職業指導,幫助學生建立責任意識、規范意識、服務意識,學會與人溝通,學會團隊合作。
通過對學生的職業指導教育,我們可以幫助和引導學生了解自己,了解崗位,了解社會;幫助學生明確職業能力提高的內涵及其途徑;引導學生調整心態,適應環境,養成的良好職業習慣。所有這些將極大地促進學生將來順利就業,乃至有利于其一生的職業生涯發展。
目前中藥藥劑學的教學大多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上均有一些需要改進之處,本文在分析該課程現階段比較普遍的問題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方法,并在實踐中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1 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教學方式單一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一般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教與學的互動性不夠,這樣就會造成學生的依賴性,不去主動思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靈活多樣地運用各種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來。
1.2 教學手段固定 中藥藥劑學現在普遍采用的教學手段是以理論教學為主,部分結合實驗教學,學生在固定的理論教學或有限的實驗操作中很難將所有的劑型一一熟練掌握。因此就需要在利用有限的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記憶,使其更容易掌握枯燥的理論知識。
1.3 教學內容滯后由于教材編寫的相對滯后,有些內容過于陳舊繁雜,重點內容不夠突出,有些內容和現代中藥制劑的研究和生產不相適應。因此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及時更新,在講授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適當的授以本學科進展概況和前沿理論,以使學生能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2 從多方面對教學進行改進
2.1 多樣的教學方法應用
2.1.1 案例教學法在中藥藥劑學的各種制劑技術的講解過程中,每種方法的理論相對比較抽象,學生在了解這些理論的同時,如果能結合具體的實例以加深印象,能夠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在講解中藥的提取與精制方法時就可以針對一種常用的中藥,以多種不同的方法提取,以所需要掌握的不同精制方法一一舉例,如水提醇沉,醇提水沉,澄清吸附,樹脂富集等。還可以結合具體的精制成分,比較各種方法的優劣,以加深各種方法的理解從而更好的掌握。
2.1.2 類比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一味以專業的理論知識講解難免會造成枯燥的感覺,學生在每次相對較長課堂教學時間內很可能會出現精神不集中的現象,因此在講解專業理論的同時,可以適當的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現象來類比。如在講解泛制法制備丸劑時可以類比于“滾雪球”,在講解注射劑中常用附加劑之一抗氧劑所起的作用時,可以類比于其為保護主藥的“擋箭牌”等等。這樣的類比一方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外也能加強記憶,使學生對知識更加牢固的掌握。
2.1.3 流程教學法中藥藥劑學由于其劑型豐富,每種劑型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多而散,學生普遍反映學習這門課程雖然沒有深奧的理論,但應用較困難,所以考試也就難考出好成績,為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使學生建立一個清晰的學習思路,把各個章節獨立介紹的板塊之間聯系起來,增強知識的系統性和邏輯性,提高學習效率。如用圖表的形式將藥劑學每章的基本內容歸納總結,再用“流程圖”的形式給同學介紹:內容簡介(介紹一章的學習內容和要求)→劑型的定義、特點、分類、質量要求→制備的工藝流程→質量控制,學生通過比較可較容易地區分各種劑型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增強章節與章節之間的聯想,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2.2 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
2.2.1 理論教學理論教學仍是中藥藥劑學的重要手段,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可將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工具相結合,傳統的板書教學方法仍是有效的方法。教師在書寫板書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緊密跟隨教師的上課思路,從而能更好地理解所講解的內容。另外教師在寫板書的過程也保證了學生能有時間對講解內容進一步消化,增加了課堂的節奏感,而不是一味地教師講解,學生被動地聽講。
另外,在中藥藥劑教學過程中,有許多知識是和實踐結合比較緊密的,這些內容板書無法形象地表達,這時就需要結合一些現代的教學手段。ppt(power point)幻燈片能夠以圖片、表格、動畫、聲音等多種方法將制劑中的一些設備、流程、制備過程等形象地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生能夠有感觀認識,加強記憶。因此,在中藥藥劑的教學過程中,要緊密結合這些方便有效的現代教學手段。
2.2.2 “實物”教學中藥藥劑學所涉及的劑型非常的多,由于教學資源有限,不可能將所有的劑型都通過實驗的方式得以驗證,因此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一些上市成藥的展示,加強學生對某些劑型的感官認識,特別是一些非常見的新劑型,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2.3 參觀教學中藥藥劑學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最主要的方面是制劑的生產,學校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和工業生產的條件有所差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某些常用的劑型,如片劑、膠囊劑等工業化大
生產的過程進行了解,于是參觀一些制藥企業就顯得非常必要。另外也可以以影像(dv)的形式將某些劑型工業化大生產的過程展現給學生,以使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也是在學校有限的實踐教學條件下,學生對理論知識應用的很好補充。
2.2.4 自主設計性實驗教學中藥藥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可鞏固和驗證學生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而且可使學生受到基本實驗技能的訓練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實驗教學在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教師所講授的操作方法。如可以預先給學生實驗主題,如某個制劑的制備,然后由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自行確定實驗方法并實施,最后在教師指導下作出實驗總結。這樣學生就會主動積極的思考,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的科研能力,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第一次課;教學體會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3)04?0082?03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藥學專業課程,由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兩個相對獨立的學科組成,其涉及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在新藥設計、制劑開發、藥品質量評價和臨床合理用藥等領域均有廣泛應用。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為今后從事藥學及臨床藥學的科研和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該課程在整個藥學本科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這門課程理論知識抽象,還有難懂的數學公式推導,相對比較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在剛接觸這門課程時產生畏難和抵觸情緒。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好的第一堂課能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好的第一堂課能讓學生充分認識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增加學生學好這門課的決心。因此,上好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第一次課至關重要。筆者從事這門課程的教學多年,就如何講好第一堂課,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
教師在第一堂課給學生留下的印象直接影響學生對老師及其所教學科的心理趨向,并最終影響教學效果[1]。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他們心理都有一把衡量的尺子,要想給學生留下好的印象,老師應該下功夫做好功課。首先要求任課老師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也應該有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這門課程盡管內容抽象,但卻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其所有的理論都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而反過來又對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只有在藥劑學、藥物動力學科研一線工作的老師,才可能真正地精通課程的所有內容,做到對每一個知識點了如指掌,并且能夠跟蹤學科前沿,獲取大量科研案例。這樣,在課堂上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當然,一名優秀的老師不僅要精通本學科的知識,還要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不但要了解教學方面的內容,還要了解教學以外的事情。不僅如此,老師端莊的儀態、得體的衣著和幽默風趣的言談能創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在學生當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專業任課老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精心準備PPT課件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它可以將文字、圖片、色彩、聲音等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通過調動學生感覺器官來使其接受課堂信息[2]。PPT課件還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生動、重點突出等優點。制作精美的PPT課件能在上課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學生不曾接觸的知識點,亦可以通過圖片展示,來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我們可以收集到很多有用的素材。比如下載各種給藥途徑的制劑的圖片,如片劑、各種注射劑、透皮貼劑、噴霧劑、滴鼻劑、栓劑、舌下片等,還可以下載到研究藥物吸收的各種模型及其本課程所要涉及的各種分析檢測儀器設備的圖片。借助于這些圖片,學生能更好地了解本課程所要學習的內容,從而能激起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
三、深入淺出介紹課程內容,培養學生專業興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資料的興趣。”因此,在做好以上兩點的基礎上,教師最重要的還是要幫助學生解決課程上面的疑惑。對于一門全新的課程,學生最關心的還是為什么學、學什么和怎么學這門課。
1. 讓學生弄清為什么學
首先要讓學生知道這門課程是干什么的。老師可以以這門課程的發展歷史為切入點進行講解。這里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藥物在人體內的療效呢?”然后通過實例引導學生自己找到影響藥物療效的三大因素:第一,藥物化學結構;第二,劑型因素;第三,生理因素。通過多選題的形式讓學生選擇哪些因素屬于劑型因素,哪些因素屬于生理因素,從而加深學生的認識和了解。藥物化學結構對藥物療效的影響屬藥物化學的范疇,在前期的課程中學生已經學過,不屬于生物藥劑學研究的內容。然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定義:生物藥劑學為人體藥劑學,主要研究已知藥理作用的藥物及制劑在人體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過程,定性地描述藥物的劑型因素、機體的生理因素與藥物療效之間的關系。生物藥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我們正確評價制劑質量,設計合理的劑型及處方工藝及臨床合理用藥提供科學依據,最終使藥物發揮最佳的治療作用。如左旋多巴胺與維生素B6不能同時服用,維生素B2要飯后服用等就是通過生物藥劑學研究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的實例。而藥物動力學主要是研究體內藥物的劑量或濃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通過建立體內藥物劑量或者濃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式,可以定量地描述藥物在體內的ADME過程。通過藥物動力學的研究我們可以求算藥物的生物半衰期,藥物的清除率,穩態血藥濃度等等,可以制定臨床給藥方案,開展治療藥物監測工作; 利用藥物動力學參數進行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是評價藥物制劑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新藥研究的重要內容。藥物動力學性質是非常重要的新藥篩選的指標。據文獻調查,在中止開發的藥物中,40%是由于不合適的藥代動力學性質造成的,而對于抗感染藥物,不合適的藥代動力學性質幾乎是中止開發的唯一因素[3]。總而言之,學習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可為今后從事新藥的研究開發、藥物劑型的設計、藥物制劑的質量控制及臨床合理用藥等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2. 讓學生弄清學什么
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藥學專業課程,教師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貫徹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和實用型藥學專業人才的理念。應使培養的學生除了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應有一定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和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能夠達到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的目標。
首先, 搞清楚影響藥物體內療效的因素,并能利用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劑型設計及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生物藥劑學主要分5個章節分別講授口服藥物的吸收、非口服藥物的吸收、藥物的分布、藥物的代謝和藥物的排泄。作為本科生學習的重點是搞清楚藥物的劑型因素和機體的生理因素是如何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在掌握了這些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如何利用這些影響因素來提高藥物的療效。比如對于一些難溶性藥物,影響其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的關鍵是溶出速率,所以根據影響溶出速率的公式很容易找到增加難溶性藥物口服吸收的方法。
其次,找到人體內藥物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指導臨床給藥方案的確定,并利用藥物動力學參數評價藥物的療效和制劑的質量。藥物動力學的重點是利用單室模型如何建立不同給藥途徑的藥物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式,以及相關藥物動力學參數的求算方法。進一步搞清楚重復給藥藥物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式以及相關參數的求算。在此基礎上,學習如何應用藥物動力學原理和藥動學參數制定臨床藥物的給藥方案,包括通過治療藥物檢測來實施個體化的給藥方案,并利用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來評價藥物制劑質量。熟悉藥物動力學在新藥研究中的應用。
再次,實驗課教學是理論課教學的重要補充,包括驗證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其中驗證性實驗有在體小腸吸收實驗、血管內及血管外給藥的藥物動力學研究及尿藥法測定片劑的生物利用度等經典實驗內容。設計性實驗由學生自行查閱文獻擬定實驗方案,由教師審核確定方案可行后,學生即可在實驗室獨立完成實驗。綜合性實驗是將制劑的設計、質量標準的制定到動物體內生物等效性評價串聯起來,讓學生初步了解新藥研制的過程。通過實驗課的學習,一方面能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 讓學生弄清怎樣學
其一,回顧已學知識,預習未學知識。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是一門交叉和綜合性的學科,涉及藥劑學、生理學、藥理學、數學、生物化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等多門學科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首先需要復習相關學科的某些知識。如藥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都涉及到跨膜轉運,因此在學習這些內容之前,需要先復習一下細胞膜的結構和跨膜轉運機制等。在學習藥物動力學時,涉及到微分、積分和拉氏變換等高等數學里面的知識,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應該提前復習。同時也要做好課后復習,要學會對已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提綱挈領,勾勒出知識的框架結構。另外每次上新課之前,學生應該提前做好預習,這樣可以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初步認識,上課時就能帶著問題去聽課,從而增加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避免盲目被動的狀態。
其二,要理論聯系實際。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涉及的內容不僅具有很強的理論和抽象性,同時又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為了能夠消化所學知識,做到運用自如,就必須多找實例去練習。如在臨床用藥方面左旋多巴會引起惡心、嘔吐等副作用,而維生素B6可以抑制這些副作用,但是兩種藥物確不能合用。又如安眠藥苯巴比妥中毒時可以服用碳酸氫鈉和甘露醇來解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制劑設計和臨床用藥的實例,找到它們的理論依據,這樣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已學的知識。在學習藥物動力學章節時,因為涉及到很多數學公式,學生更應該多做習題,通過計算演練,可以更好地掌握各藥物動力學參數之間的相互關系。除此以外,學生要充分利用實驗課的學習,在實際操作中去培養自己的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通過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在醫院臨床藥學科室的學習,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藥物治療濃度監測、抗生素的給藥方案設計、特殊患者的給藥方案調整以及不良反應監測等方面的知識。同時學生還可以參與到老師的科研課題研究中,通過實實在在的操作來更深刻地認識本課程所學知識。
其三,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跟老師互動。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統一,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4]。聽講是學習的中心環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學生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講,認真思考問題,積極參與互動,不僅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不懂的也應該多問。因為大學課堂每一次教學內容比較多,為了方便復習和記憶,學生在課堂上應該手腦并用,在動腦的同時還要動手,做好課堂筆記。記筆記要抓住重點,分清主次。
總之,作為藥學本科生的專業課程,我們應立足于藥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讓學生在第一堂課的學習當中充分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對藥學生以后從事藥學工作的實用性,讓學生對這門課程有一個全面清晰的認識,激發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學好這門課程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 王梅,朱曉林.教師如何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J].基礎教育研究,2010(7):50.
[2] 李紀紅,李良洪,胡云朋.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利弊分析[J].科技視窗,2012(5):91.
論文摘要:目的:綜述藥物體內-體外研究評價方法及其相互關系;方法:分析評述國內國外相關文獻;結果:通過綜述國內外溶出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生物利用度的評價方法可知,研究某個藥物制劑的體內-體外相關性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個可以說明生物利用度的體外質量標準,和用作制劑批量生產時的質控指標;結論:對于具有良好體內-體外相關性的藥物,通過測定體外溶出度可以預測藥物的體內生物利用度.
KEYWORDS:Biopharmaceuticalclassificationsystem;dissolution;bioavailability;bioequivalence;invivo-invitrorelationship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researchandevaluationmethodsbetweeninvivoandinvitroofdrugsandtheirrelationships;METHODS:Toanalyzethedomesticandoverseasrelativeliteratures;RESULTS:Knownbysummarizingthebasicresearchandevaluationmethodsofdissolutionandbioavailability/bioequivalence,theaimofresearchingtheIVIVCistosetupthein-vitroqualitystandardwhichcanillustratethebioavailabilityandtheQCindexbetweenbatchandbatchinproduction;CONCLUSION:Thedissolutionresultsofdrugscanpredictit’sbioavailabilityiftherelationshipbetweenin-vivodataandin-vitrometricisfine.
1、前言
眾所周知,口服或局部用藥的制劑,其活性成分的吸收程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這些內在因素中,已知影響吸收的因素有制劑工藝、藥物粒徑、晶型或多晶型,處方中的賦形劑、填充劑、粘合劑、崩解劑、劑、包衣材料、溶劑和混懸劑等。在制劑開發中為了縮短科研開發時間優化處方,通常會通過對體內與體外試驗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體內外相關性如果很好,那么體外溶出度的數據就可以較好地反應其體內的吸收行為。通過體內-體外相關性(In-vivoin-vitroCorrelation或In-vivoin-vitroRelationship,IVIVC或IVIVR)研究實質就是想建立評價體內的體外方法,為了使制劑開發者利用最少的人體試驗獲得的試驗結果得到最佳的制劑,同時最終達到應用體外溶出度的試驗數據代替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的研究。
早在上個世紀70-80年代,體內體外相關性(IVIVC或IVIVR)的基本定義已經被建立。國際藥學聯合會、美國藥典委員會和美國FDA和歐洲醫藥評價署等均對IVIVC的定義進行了提議。FDA定義IVIVC作為具有可預期的數學模型,描述了體外釋放的程度和速率與體內相應的應答之間的關系,如血藥濃度、藥物體內吸收量。IVIVC是將藥物劑型在體外的變化情況與其在體內的生物藥劑學一藥動學變化情況關聯起來,它是體外溶出度和體內生物利用度參數的函數。研究某個藥物制劑的體內體外相關性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可以說明或建立藥物生物利用度的體外質量標準,用于制劑批量生產時的質控指標。在實際工作中,通過測定體外溶出度來預測難溶性藥物的體內生物利用度,進而篩選制劑處方和控制其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8]。本文就體外溶出度測定和體內生物利用度等應用方法加以綜述。
2、生物藥劑學分類系統(BiopharmaceuticalClassificationSystem,BCS)
為了更好的理解溶出度與生物利用度的關系,先介紹一下什么是生物藥劑學分類系統。生物藥劑學分類系統(Amidon1995)是根據藥物的水溶性和膜通透性來劃分的藥物類型系統。藥物制劑的溶解性是以藥物的最高劑量測定的。在pH1.0~7.5范圍(歐洲醫藥評價署規定的范圍是pH1.0~6.8),37±0.5℃,藥物的最高劑量可溶解在不超過250ml水中,定義為高溶解性的藥物,否則被定義為低溶解性的藥物。藥物的膜通透性是口服藥物制劑與靜脈注射參照劑量或腸灌注平衡劑量研究結果進行對比(腸灌注平衡劑量可采用人體腸灌注、動物在體或原位腸灌注、人或動物離體腸組織體外膜通透性試驗、體外單層上皮細胞(如Coca-2細胞或TC-7細胞)膜通透性試驗等實驗方法進行測定。如果藥物在腸道的吸收程度不少于90%,則藥物被定義為高膜通透性。
速釋制劑通常是指其在0.1N鹽酸或模擬胃液、pH4.5的緩沖液、pH6.8緩沖液或模擬腸液中,使用藥典規定方法進行測試,30分鐘內溶出不低于標示量的85%的藥物。事實上在不同情況下,胃平均排空時間差異較大,在空腹情況下為15-20分鐘。因此在0.1mol/l鹽酸溶液中在溫和實驗條件下15分鐘溶出85%的處方,可保守的認為其具有較好的生物利用度。但如果溶出慢于胃排空速度則建議在不同溶出介質條件下考察不同時間點的溶出度情況。對于BCS中的第二類藥物來說,藥物的溶解度是藥物吸收的限速因素,需要在不同溶出介質中考察其溶出情況;對于BCS中的第三類藥物來說,藥物的膜滲透性是其吸收的限速因素,其依賴于藥物的溶出和腸轉運的相對速率;對于BCS中的第四類藥物來說,由于其低溶解性和低滲透性,其存在明顯的吸收問題。
根據藥物的水溶性和膜通透性,BCS將藥物分為四類,其分類方法見表1;各分類中所包含的藥物實例見表2。
表1、生物藥劑學分類系統分類表
高溶解性
低溶解性
高滲透性
第一類
第二類
低滲透性
第三類
第四類
表2、生物藥劑學分類系統中各分類的代表藥物表[10]
高溶解性
低溶解性
高滲透性
第一類
阿巴卡韋
阿昔洛韋
安替比林
卡托普利
普萘洛爾
環磷酰胺
齊多夫定
依那普利
地爾硫卓
米索前列醇
羅格列酮
左氧氟沙星
利多卡因
洛美沙星
美托洛爾
咪達唑侖
硝苯低平等
洛伐他汀
甲苯達唑
利托納韋
紅霉素
胺碘酮
地高辛
氟比洛芬
格列吡嗪
格列本脲
吲哚美辛
伊曲康唑
蘭索拉唑
萘普生
螺內酯
酮康唑
華法林
布洛芬
達那唑等
低滲透性
第三類
阿昔洛韋
阿米洛利
阿莫西林
阿替洛爾
西咪替丁
纈沙坦
法莫替丁
非索非那定
更昔洛韋
西替利嗪
青霉素類
普伐他汀
納多洛爾
甲氨蝶呤
氯唑西林
環丙沙星
氫氯噻嗪
賴諾普利
頭孢唑林
雷尼替丁等
第四類
兩性霉素B
氯噻酮
氯噻嗪
粘菌素
氨甲喋呤
新霉素
環丙沙星
呋塞米
氫氯噻嗪
甲苯達唑等
BCS的建立是在大量的體內體外實驗數據的基礎上的,對藥物的研究開發中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從BCS的分類依據上可以看出體內與體外的試驗結果并不一定存在因果關系,也就是說體外溶出行為較好,不能代表體內吸收就好,反之亦然。基于所獲數據,FDA定義了描述體內外聯系的三種水平模式,對其評價分析方法進行了說明。基于此三種水平模式,在IVIVC評價中用到的各種參數如表3。
表3、IVIVC評價參數對比表[5][6][7][8]
水平
體外
體內
A
溶出曲線
吸收曲線
B
統計距MDT
統計距MRTMAT等
C
崩解時間,T10%、T50%T90%,
溶出速率,溶出程度
CmaxTmaxT10%、T50%T90%,AUC
水平A模型所描述的體內體外相關性通常是一種線性關系,體現的是體外溶出速率與體內吸收速率的點對點的關系。為了獲得體內-體外點對點的聯系,通常在進行體內試驗的時候要求受試者空腹,以期能獲得較為準確的體內吸收數據,描繪體內的吸收過程;體內數據依賴于血藥濃度曲線,不同給藥途徑具有不同的吸收現象,血藥濃度曲線上能反映藥物進入血液的程度和速率,而這些又依賴于所服制劑的劑型、活性成分的性質及其藥物在不同實驗個體間的差異。因此僅僅依賴體外的釋放行為并不能代表實際的體內的吸收行為,因為體內環境復雜。與體內研究結果比較,則顯示出體外的溶出行為缺少一定權威性。
水平B模型描述了應用統計矩分析的數學原理,建立體外釋放的平均時間與體內平均滯留時間的關系,但是應用此種分析相關性的方法并不能真實的反應體內的血藥濃度水平曲線,因為大量的不同的體內的血藥濃度水平曲線將產生相同的平均滯留時間值。
水平C模型對IVIVC的建立是在體外溶出參數與體內藥代參數之間的單點聯系,例如t50%和一定時間的溶出百分量與AUC、Cmax和Tmax之間的關系。但此種分析方式不能描繪出血藥濃度-時間曲線的整體輪廓。在實際操作中,通常依據試驗情況進行選擇或聯合應用進行分析。
上文對評價體內體外相關性的方法進行了簡單介紹,接下來將在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的意義、試驗方法等及溶出度的意義、試驗裝置和溶出介質等方面作詳細介紹。
3、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Bioavailability/Bioequivalence,BA/BE)
生物利用度是指劑型中的藥物被吸收進血液的速率和程度。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種藥物的不同制劑在相同的試驗條件下,給以相同的劑量,其吸收的速率和程度沒有明顯的差異。生物利用度是保證藥品內在質量的重要指標。而生物等效性則是保證含同一藥物的不同制劑質量一致性的主要依據。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概念雖不完全相同,但試驗方法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控制藥品質量,保證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1進行BA/BE研究的意義
藥物制劑要產生最佳療效,其藥物活性成分應當在預期時間段內釋放吸收并被轉運到作用部位達到預期的有效濃度。大多數藥物是進入血液循環后產生全身作用,但是作用部位的藥物濃度和血液中藥物濃度之間存在一定的比例關系,也就是由于這種關系的存在,因此實驗中可以通過測定血液循環中的藥物濃度來獲得反映藥物體內吸收程度和速率的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間接預測藥物制劑的臨床治療效果,以評價制劑的質量。生物利用度是反映藥物活性成分吸收進入體內的程度和速率的指標,尤其是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仿制產品要替代它的原創制劑進入臨床使用的時候,生物利用度的測定顯得至關重要。鑒于藥物濃度和治療效果相關,對于同一受試者,相同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意味著在作用部位能達到相同的藥物濃度,并產生相同的療效,那么就可以藥代動力學參數作為替代的終點指標來建立生物等效性。BA/BE研究已經成為評價制劑質量的重要手段。
3.2研究BA/BE的方法
BE研究是在試驗制劑和參比制劑生物利用度比較基礎上建立的等效性,BA研究多數也是比較性研究,兩者的研究方法與步驟基本一致,只是研究目的不同,因此在某些設計和評價上有一些不同,目前推薦的BA/BE研究方法包括體內和體外的方法。按方法的優先考慮程度從高到低排列: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藥效動力學研究方法、臨床比較試驗方法、體外研究方法。具體如下:
3.2.1藥代動力學研究
所謂藥代動力學研究即采用人體生物利用度比較研究的方法。通過測量不同時間點的生物樣本(如全血、血漿和血清或尿液)中藥物濃度,獲得藥物濃度-時間曲線(DrugConcentration-Timecurve)來反映藥物從制劑中釋放吸收到體循環中的動態過程。并經過適當的數據分析處理,得出與吸收程度和速率有關的藥代動力學參數如曲線下面積(AUC)、達峰濃度(Cmax)和達峰時間(Tmax)等,通過統計學比較以上參數,判斷兩制劑是否生物等效。
3.2.2藥效動力學研究
所謂藥效動力學是研究藥物對機體的作用,也就是藥效和藥物濃度的關系。對某些藥物來說,在實際操作中無可行的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用于建立生物等效性研究時,例如無靈敏的血藥濃度檢測方法、濃度和效應之間不存在線性相關等,可以考慮用明確的可分級定量的人體藥效學指標通過效應-時間曲(Effect-Timecurve)與參比制劑比較來確定生物等效性。
3.2.3臨床比較試驗
當無適宜的藥物濃度檢測方法,也缺乏明確的藥效學指標時,也可以通過以參比制劑為對照的臨床比較試驗,以綜合的療效終點指標來驗證兩制劑的等效性。如果對照的臨床試驗因為樣本量不足或檢測指標不靈敏而缺乏足夠的把握度去檢驗差異,應盡量采用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
3.2.4體外研究
根據生物藥劑學分類證明屬于高溶解度,高滲透性,快速溶出的口服制劑即BCS分類系統中第一類藥物的制劑,可以采用體外溶出度比較研究的方法驗證生物等效,既可以獲得生物豁免(Biowaiver),因為該類藥物的溶出速率和程度與吸收速率和程度已經不是藥物進入體內的限速步驟。當然在沒有明確的數據證明其體內體外具有良好的相關性的前提下,不提倡用體外的方法來確定生物等效性,因為體外并不能完全代替體內行為。對于難溶性但高滲透性的藥物(BCS分類中的第二類藥物),如已建立良好的體內外相關關系,也可用體外溶出的研究來替代體內研究。由于體內具有復雜的酶系,因此對于易溶性但低滲透性的藥物(BCS分類中的第三類藥物)中的某些藥物來說,用體外溶出的研究來替代體內研究的大門也為其敞開的。
4、溶出度
藥物溶出度(dissolutionrate)是指藥物從片劑、膠囊劑或顆粒劑等固體制劑在規定的介質中溶出的速率和程度。由于藥物的溶出直接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和利用,溶出度試驗已成為評價制劑質量及生產工藝的指標之一。
4.1溶出度的意義
口服制劑的溶出度測定主要包括考察和驗證方法學,保證此方法具有專屬性,能夠反映體內過程,達到體內體外相關。一般來講,體外溶出度測定的目的是反映其體內的生理循環過程(吸收、分布、代謝和排除,ADME),在臨床前和一期臨床階段溶出度的基本目的是建立一種方法為了清楚的建立體外藥物釋放和溶出的機理。在二和三期臨床階段溶出度測定的目的則主要在于提供一種監測方法來反映體內體外相關性,反映有關生物等效方面的信息。在上市批準后主要作為質量控制,以保證批與批之間的一致,反映的是生產工藝的可重復性。
通過溶出度測定結果既能反映產品的一致性又能反映其體內生物利用度當然是再好不過了,但對于藥物制劑和分析工作者來說顯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文獻方面和權威部門僅對這些問題提供一些指導意見,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體內體外數據的支持。
4.2溶出度試驗的目的
做溶出度試驗的目的主要是想通過建立溶出度測定方法來反映藥物在體內的釋放特性,用體外釋放模擬藥物體內的釋放行為,尤其是難溶性藥物的體內釋藥行為。溶出度測定在藥物研發過程中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工具,通過評價藥物釋放的速率和程度幫助開發評價處方,監測工藝的一致性和可重復性,通過體外溶出度測定結果調整處方工藝,最終建立合理的體內體外相關性評價方法。溶出度測定對于上市銷售的產品也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測定貨架期藥物的溶出情況,則可以評價產品在貨架期間的質量變化,據此反映到體內的行為,以監測其有效期。
4.3藥品溶出度測定裝置
溶出度檢查裝置一般由模擬胃和檢測裝置兩部分構成。模擬胃是一種程序控溫的藥物溶解裝置,用以模擬人體胃中的環境,通常控制溫度為37℃,酸度大小隨進食與否和藥物的性質的不同而作相應調整。目前科研工作者在努力建立能夠模擬人口服藥物后,藥物在人體胃腸道的過程的體外反應模型,這項工作很值得期待。根據檢測溶解裝置的不同,溶出度檢查方法有槳法(Paddle)、轉籃法(RotatingBasket)、流通池法(Flow—ThroughCel1)、往復筒法(ReciprocatingCylinder)、槳碟法(PaddleoverDisk)、往復支架法(ReciprocatingHolder)、轉筒法(RotatingCylinder)和小杯法(MiniVessel)等。不同裝置適用適用側重點不同,具體內容如表4。
表4溶出度測定裝置、名稱及其適用[27]
溶出裝置
名稱
適用
1
槳法
片劑膠囊劑
2
轉籃法
片劑膠囊劑
3
流通池法
難溶性藥物
4
往復筒法
片劑膠囊劑
5
槳碟法
半固體制劑和透皮制劑
6
往復支架法
透皮貼劑
7
轉筒法
透皮貼劑
8
小杯法
片劑膠囊劑
美、英和日作為發達國家其溶出度測定的藥典方法值得借鑒,而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溶出度測定裝置的選擇上具有其自身特點。丁麗等[11]對四個國家的藥典標準(《美國藥典》30版,《英國藥典》2005版,《日本藥典》15版和《中國藥典》2005版)中口服固體制劑的溶出度檢測方法已進行比較詳細的介紹。其中《中國藥典》收載了小杯法用于活性成分含量低的藥物制劑體外測定。正是因為一些藥物具有高效,劑量低的特點,因此目前國外研究者[18]也在研究開發應用小杯槳法進行溶出度測定,這里指的小杯法不僅僅指是250ml容積的小杯,而是如100ml、50ml等更小的溶出杯測定法。開發小杯法還可以減少在研究難溶性藥物時應用較為昂貴的與生物相關的溶出介質的量。將來小容量溶出杯及配套的槳或籃也將是溶出測定考察裝置的補充。
4.4溶出度測定的基本媒介
提高體外溶出度試驗與體內生物利用度的相關性,及確立溶出度試驗條件來科學有效地進行評價制劑質量是研究的重點之一。溶出度試驗裝置中的轉籃、槳板及轉速可用于模擬人體胃部和小腸的蠕動。目前國際上通常采用以下4種溶出介質來模擬:(1)0.1mol/L鹽酸溶液,我國目前通常采用取9ml鹽酸以蒸餾水稀釋到1000m1方法配制。國外目前傾向于氯化鈉2.0g,加水適量溶解,加鹽酸7ml,再加水稀釋至1000ml的方法配制;(2)pH4.5醋酸鹽緩沖液;(3)pH6.8磷酸鹽緩沖液;(4)水。
一般口服固體藥物可選用上述溶出介質,但對于水溶性差的藥物來說可能不合適,實際實驗操作中可加入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劑、醇類、膽酸、膽酸鹽和卵磷脂配成不同濃度的溶出介質來增加這些口服難溶性藥物的體外溶出度。因為,在體外溶出介質中加入一定濃度的表面活性劑或增溶劑等附加劑,可改善難溶性藥物在水溶性介質中的浸潤狀態,更好地模擬體內過程。為了更接近人體胃腸環境,還可以用與生物相關的溶出介質(Biorelevantdissolutionmedias),因為其造價較高配制復雜,因此應用范圍還不是很廣泛,這些溶出介質有FaSSIF、FeSSIF、SGF和FaSSGF,其pH值分別為:pH6.5、pH5.0、pH1.2和pH1.8。
5、體內-體外的相互關系
本文分別從BCS、溶出度研究方面和BA/BE研究評價方法方面作了一些介紹。溶出度測定在藥物研發過程中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工具,應用體外溶出度測定反映其體內的生理循環過程,模擬藥物體內的釋放行為,作為質量控制以保證批與批之間的一致,其反映的是生產工藝的可重復性,這些作用已成為體外溶出度測定的重要價值體現。如葉冬梅等[16]研究比較了不同廠家的別嘌呤醇片的溶出度,結果A、B兩廠家溶出度45min結果符合規定,C廠家則不符合規定,三廠家的溶出參數T50、Td、m有極顯著差異。說明體外溶出度試驗對控制藥物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通過溶出度測定結果既能反映產品的一致性又能反映其體內生物利用度當然是再好不過了,但對于藥物制劑和分析工作者來說顯然是需要大量體內-體外試驗去驗證的。水難溶性藥物制劑是藥典規定需要進行生物利用度和溶出度測定的藥物類型之一,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對于具有良好體內-體外相關性的藥物,通過測定體外溶出度來預測難溶性藥物的體內生物利用度,進而篩選制劑處方和控制其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BCS分類中的第一類藥物。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試驗操作過程較溶出度試驗復雜,藥物制劑的活性成分只有在預期時間段內釋放吸收并被轉運到作用部位達到預期的有效濃度才能產生最佳療效。但是大部分藥物體外評價還不能代替其體內研究試驗,如王萍等[17]研究比較了四廠家的卡馬西平片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結果。從體外實驗看出,不同藥廠及同廠不同批號卡馬西平片的含量、崩解時限均符合規定,但各樣品間的崩解時限及溶出度差異較大(P<0.01),且C廠的卡馬西平片溶出度未達中國藥典規定要求;從體內吸收實驗看出,不但不同廠卡馬西平片的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Tmax、Cmax和AUC有顯著的差異(P<0.01),而同一廠家B廠的2個批號樣品的體外質量雖然均符合藥典的要求,但其生物利用度卻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差異。由此可以看出,在某些品種中不同廠家的產品質量--不論在體內還是在體外都可能存在較大差異,即使是同廠家不同批號的產品的質量問題也不能忽視,更加說明體內體外研究的重要性。
體內-體外相關性就是將藥物劑型在體外的變化情況與其在體內的生物藥劑學一藥動學變化情況關聯起來,它是體外溶出度和體內生物利用度參數的函數。也就是說研究某個藥物制劑的體內-體外相關性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個可以說明生物利用度的體外質量標準,和用作制劑批量生產時的質控指標。即便當前由于體外溶出度測定與體內生物利用度評價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本作者相信隨之科技的進步,體外溶出度測定試驗在不久的將來在模擬體內行為方面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6、參考文獻
[1]ChP(2005)VolⅡAppendixXC(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附錄)[S].2005:73-75.
[2]ChP(2005)VolⅡAppendixXIXB(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附錄)[S].2005:173-176.
[3]USP30-NF25GeneralTestsandAssays(美國藥典30版)[S](711)DISSOLUTION.
[4]BrP(2000)VolⅡAppendixⅦD(英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附錄)[S].2000:216-221.
[5]Questions&AnswersontheBioavailabilityandBioequivalenceGuideline.EMEA.2006.
[6]NoteforguidanceontheInvestigationonBioavailabilityandBioequivalence.EMEA.2002.
[7]Noteforchemicaldrugs’guidanceontheInvestigationonHumanBioavailabilityandBioequivalence.CDE,2005.
[8]J-M.CARDTL,E.BEYSSAC,M.ALRIC.InVitro–InVivoCorrelation:ImportanceofDissolutioninIVIVC.DissolutionTechnologies,2007:15-19.
[9]LUOJ,ZHUZJ.Biowaiverofgenericdrugs[J].ChinesePharmaceuticalAffairs(中國藥事).20062(7):430-433.
[10]LESLIEZ.BENET.PredictingDrugAbsorptionandDispositionbyApplicationofBDDCS.2009.
[11]DINGL,WANGJQ,ZHANGAL,etal.ThecomparationsofdissolutionresearchmethodsinChina,UnitedStates,BritishandJapanPharmaceuticals[J].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TCM(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8,20(1):1-3.
[12]CYNTHIAK.BROWN,HITESHP.CHOKSHI,BEVERLYNICKERSON,etal.AcceptableAnalyticalPracticesforDissolutionTestingofPoorlySolubleCompounds.PharmaceuticalTechnology,Dec2004:56-65.
[13]HUWJ,WANXX.Theinvivo-invitrorelationshipresearchdevelopmentofpoorlysolubledrugsfororal[J].JBranCampFirstMilMedUniv(第一軍醫大學分校學報).2002,25(2):152-154.
[14]XIEMF,ZhANGQM,ChENJ,etal.IntroductiononForeignDrugAdministrationEvaluatingtheInternalQualityofOralSolidFormulationsbyDrugDissolutionCurve.ChinesePharmaceuticalAffairs(中國藥事).2008,22(3):257-260.
[15]XIEMF.Improvedissolutionrateevaluationmethodsandsolidpharmaceuticalslevel[J].ChineseJournalofPharmaceuticals(中國醫藥工業雜志)2005,36(7):477-451.
[16]YEDM,LANSH.DissolutiondeterminationofAllopurinoltabletsbetweendifferentfactories.GuangxlMedicalJournal(廣西藥學).2002,22(6):1301-1302.
[17]WANGP,ZHANGQY,PANJ.DissolutionrateandbioavailabilitycomparisonofCarbamazepinetabletsfromdifferentfactories.JIANGSUPHARMACEUTICALANDCLINICALRESEARCH(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2004,12(5):1-3.
[18]G.BRYANCRIST.2009TrendsinSmall-VolumeDissolutionApparatusforLow-DoseCompounds.dissolutiontechnology,2009:19-22.
[19]SHARONM.AVERELLFrost.IntroductiontotheValidationofaDissolutionApparatus.DissolutionTechnology,2004:19-21.
[20]LUCINDA(CINDY)BUHSE.DissolutionApparatusQualification.2006.
[21]ROCKVILLE.GuidanceforIndustry:DissolutionTestingofImmediateReleaseSolidOralDosageForms.1997.
[22]VIVIANGRAY,SAJITHOMAS.DissolutionHighlightsoftheAAPSAnnualMeeting.DissolutionTechnology,2007:35-36.
[23]LIMINZHANG,KHANHHA,BRENTKLEINTOP,etal.DifferencesinInVitroDissolutionRatesUsingSingle-PointandMulti-PointSampling.DissolutionTechnology,2007:27-31.
[24]RCLI,AHLCHOW,MSYIP,etal.Basicconceptsofbioavailability.HKMJ.1995,1(1):63-68.
[25]IBEZIM,E.C.,ATTAMA,etal.InvitropredictionofinvivobioavailabilityandbioequivalenceofbrandsofmetronidazoletabletsinEasternNigeriandrugmarket.Sci.Res.Essays.2008,3(11):552-558.
關鍵詞:緩釋藥劑;控釋藥劑;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28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8-0279-02
1 引言
藥物一般以制劑的形式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其有效性、安全性、合理性及精密性反映出醫藥水平,并決定藥物效果。第一代劑型指藥物經過簡單加工的供口服和外用的膏丹丸散,藥物活性較低。第二代劑型隨著給藥途徑的擴大和工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而出現的,包括片劑、注射劑、膠囊劑和氣霧劑,第二代劑型的藥物活性大大提高,現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第三代劑型利用新型藥用輔料,通過膜控技術、骨架阻滯技術及包衣技術等來控制片劑、膠囊劑的釋藥速度,從而實現定時、定速釋放,能延睦有效血藥濃度的持續時間,提高用藥的安全度和減少不良反應。
2 緩釋、控釋制劑的涵義
2.1 緩釋、控釋制劑的定義:緩釋制劑指用藥后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釋放藥物進而達到持續作用的制劑。控釋制劑指在較長時間內藥物能以一級的預定速度自動釋放,使血藥濃度長時間恒定維持在有效濃度范圍內的制劑。廣義的控釋制劑一般指控制釋放藥物的速度、方向及時間的制劑,包括靶向制劑和透皮吸收試劑等。狹義的控釋制劑指以零級或接近零級的速度在預定的時間內釋放的制劑。緩釋、控釋藥物制劑可以利用藥劑學設計獲得減慢藥物釋放速率的藥理屏障,藥物依靠自由擴散、基本骨架的生物降解或者溶蝕及滲透壓的作用突破藥理屏障,是一種長效制劑。
緩釋控釋制劑和藥物在體內濃度有關,而與給藥時間無關。可見,緩釋制劑和控釋制劑的主要區別是控釋制劑按照零級速率釋放藥物,藥劑釋放量不受時間影響,釋放速度是恒速或者接近恒速,血藥濃度平穩,峰谷波動很小。
2.2 緩釋、控釋制劑的優點:目前,提高醫療質量和制劑質量的期望促進了藥物制劑發展,緩釋、控釋制劑的開發設計也是制劑研究的一個重點課題。理想的緩釋制劑應該具備普通制劑的優點。緩釋、控釋藥物的優點一般包括給藥次數少、峰谷血藥濃度波動小、降低腸胃不良反應、釋放緩慢、降低吸收速率和安全經濟等。
3 緩釋、控釋制劑技術
3.1 釋藥類型
(1)定位釋放技術:此技術可在特定吸收部位實現藥物的吸收。即提高藥物在口腔或胃腸道適當部位的滯留時間,釋放定量藥物以達到提高局部治療的目的。如使用比重小于水并且具有高黏性的材料可使藥物在胃內滯留。而對于只能在小腸釋放的藥物則需要減少藥物在胃內的講解,使用小腸定位給藥系統可以實現定位 釋放。
(2)定時釋放技術:此技術根據患者的生理條件和病情特點,釋放需要量的藥物,獲得最佳治療效果,也稱為脈沖釋放。例如,研究某些疾病發作的時間規律和藥物時辰動力學,調節聚合物材料的溶蝕速度,進而在預定時間釋藥。目前此技術主要應用在治療晚上或清晨發作的疾病,包括高血壓、哮喘、心絞痛及風濕性關節炎等。
(3)定速釋放技術:制劑以一定速率在體內釋放藥物,基本符合零級釋放的動力學規律,口服后在一定時間內能使藥物釋放和吸收速率與體內代謝速率保持相關性。此技術可以減少服藥次數、血藥濃度波動,增加患者服藥的積極性,并利用片劑幾何形狀的改變控釋藥物的釋放,如環形骨架片、迭層擴散骨架片和雙凹形帶孔包農片等。
3.2 緩釋、控釋制劑劑型:緩釋、控釋制劑的藥物范圍應用廣泛,特別適宜于臨床藥劑。包括作用強的藥物、半衰期過短或過長藥物、頭孢類抗生素及成癮性藥物等應用于特殊醫療的藥物,其品種已囊括抗心律失常藥、激素降高血壓藥、抗生素、解熱鎮痛藥和抗組織胺藥等各方面;其類型包括骨架型緩釋制劑、包衣緩釋制劑、緩釋膜劑、微囊緩釋制劑和緩釋栓劑等。
4 研究進展
藥物迅速在作用部位達到理想有效濃度,并維持此濃度適當時間,而在機體其他部位無藥物分布或藥物濃度處于最低范疇,藥物應在治療目完成后消除,這才是一種完美的緩釋、控釋制劑。近年隨著緩釋、控釋技術的研究、開發及利用,臨床需求得到極大滿足,也為廣大患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特別是生物制藥和醫用高分子材料等研究的不斷深入,不斷開發出來的各類新型藥物劑型有穩定儲藏、納米微粒、控時緩釋的趨勢,其藥理控制更精確,利用率更高且副作用低。現代研究考慮藥物的水溶性、油水分配系數、化學穩定性以及蛋白結合率等理化性質和生物學性質;研究生理因素的影響,包括患者疾病狀態、給藥部位、首過效應、胃腸蠕動、血流供應、藥物作用的靶器官等生理因素。
緩釋、控釋技術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新劑型、新材料及輔料種類、釋藥技術、新工藝等方面。
(1)緩釋、控釋新型制劑如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已廣泛應用于制劑成型及工藝過程之中。在口服固體劑型中以口腔崩解片為代表的速溶固體制劑,在口腔內遇到唾液十幾秒內迅速分解,患者不需要水也可服藥。這種新型藥劑服用方便、起效快且生物利用度高。
(2)高分子輔料在制劑成型和制作工藝過程中應用廣泛,現在各種制備緩釋制劑的輔料可達40多種,多為天然產物和其簡單提取物。
(3)定速釋放技術中用聚合樹脂制成雙氯芬酸鈉包衣緩釋片,其緩釋時間可達到10小時;用親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為骨架材料,制成了aspirin溶脹緩釋制劑。定位釋放技術利用固體分散技術制備了胃內漂浮劑,進而提高生物利用度;或鑒于結腸內菌落可消化殼聚糖,將藥劑制成微球或膠囊藥等。而現在研究更注重于定速、定時及定位技術三者的結合,如結腸釋藥制劑。
緩釋、控釋藥物制劑的研究范疇很廣,技術研究的進展也非常迅猛,其優點受到臨床重視。研究有效經濟安全的緩釋、控釋藥物制劑是醫藥工作者的重任。
參考文獻
[1] 朱麗芳.緩釋、控釋藥物制劑的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J].當代醫學,2011,17(18):26-27
[2] 王定營.緩釋、控釋藥物制劑的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J].吉林醫學,2008,29(5):426-428
[3] 龐惠民,鄒靄珍,張灼贊等.緩釋、控釋藥物制劑的使用現狀分析及應用進展[J].當代醫學,2012,18(17):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