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病例討論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熱毒寧;葡萄糖酸鋅;輪狀病毒性腸炎
【中圖分類號】R72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3)18-0039-01
輪狀病毒性腸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是由輪狀病毒(Rotavirus,RV)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是嬰幼兒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占小兒腹瀉病的40%~60%,該病癥狀較重,極易出現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并可侵犯多個臟器而危及患兒生命。目前此病尚無特異治療方法。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經運用熱毒寧注射聯合葡萄糖酸鋅口服方法治療該病取得了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符合以下標準:大便為稀水便,次數>3次/日;病程>3d;大便檢測輪狀病毒陽性。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對照組36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6例;治療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6月~2歲,平均11個月。均有嘔吐、腹瀉、脫水、發熱或不伴有發熱。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及臨床癥狀方面比較無差異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補液糾酸、維持電解質平衡,對癥等綜合性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熱毒寧注射液(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217)O.6ml/kg(最大不超過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鹽水100ml靜脈滴注,每日一次,同時口服葡萄糖酸鋅口服液,按照WHO和美國國家兒童基金委員會在腹瀉治療中推薦使用鋅元素20mg/d(6個月以下10mg/d),于飯前1~2h服用。
1.3 療效判斷顯效:用藥后至48h內,腹瀉減少至3次以內,腹瀉總量少于150ml,72h內腹瀉停止,大便成形;有效:用藥至48h內,腹瀉減少至5次以內,腹瀉總量少于250ml,72h內腹瀉停止,大便成形;無效:用藥至48h內,腹瀉仍在5次以上,腹瀉總量大于300ml。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2.5%,對照組總有效率80.6%,P
2.2 不良反應兩組患兒均無不良反應發生。
3 討論
輪狀病毒性腸炎多見于6月至2歲小兒,秋冬季多發,故又稱秋季腹瀉。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輪狀病毒引起小腸絨毛上皮細胞變性和壞死,致使小腸粘膜回收水分、電解質能力受損,腸液在腸腔內大量積聚而引起腹瀉;同時,發生病變腸粘膜細胞分泌乳糖酶不足且活性低,使食物中糖類消化不全在腸腔內,并被細菌分解成小分子短鏈有機酸,使腸液的滲透壓增高。該腹瀉多發于秋冬季節,秋冬季節冷熱交替,加之小兒臟腑嬌嫩,抵抗能力差,容易受外邪侵襲。目前,該病的病死率雖然有了極大的降低,但是輪狀病毒性腸炎病情發展迅猛,病程較長,恢復較慢,如果不及時治愈,很容易造成嬰幼兒營養不良,影響其生長發育。
熱毒寧注射液(10ml/支)是由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出的國家二類新藥,是一種抗菌抗病毒的中成藥,其主要成分為青蒿、金銀花、梔子,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其中,青蒿內含有倍半萜內酯、黃酮類、香豆類揮發成分(青蒿酮),性寒,能有效地解熱、抗炎、抗菌、抗病毒及鎮痛,另外還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金銀花甘寒質輕,其氣清香,有清熱解毒、宣散風熱的功效。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研究室進行的體外實驗研究表明,熱毒寧注射液具有降低輪狀病毒毒力的作用和抑制輪狀病毒感染細胞的作用。同時對受損的小腸上皮細胞的再生及粘膜修復有促進作用,從而松弛平滑肌,減少腸蠕動,抑制腸液分泌,促進水、電解質吸收,促進疾病痊愈。有文獻報道,輪狀病毒性腸炎小兒血液中鋅的水平遠遠低于健康小兒。缺鋅時又易導致腹瀉,故而在腹瀉與鋅缺乏間形成惡性循環。鋅是多種酶的輔酶,對于輪狀病毒腹瀉患兒補充葡萄糖酸鋅,一方面能提高小腸T淋巴細胞功能,保護腸道粘膜粘液屏障,對病毒的入侵起到了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可促進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的修復,恢復水分和電解質的吸收。從而縮短病程,減輕疾病嚴重程度,增強免疫功能,有助于防止愈后再復發,改善食欲、促進患兒生長發育。
本研究通過對熱毒寧注射液聯合葡萄糖酸鋅口服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臨床觀察可以看出,治療組能較快、較好的改善輪狀病毒性腸炎患兒大便性狀及病程,3天內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七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852.1294.
[2]鄧衍圣,王俊男,鄭剛.喜炎平聯合葡萄糖酸鋅治療小兒輪狀病毒腸炎[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1):44.
[3]蔣紅俠,劉婭,孫迎軍.熱毒寧與小兒氨基酸合用治療輪狀病毒腸炎的療效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09,15(6):24.
[4]項紅霞,郁志偉.熱毒寧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35):4345.
一、防止醫療事故確保醫療安全
認真做好醫療質量考核工作,嚴格按照醫院制定的管理規范、工作制度和評分細則,開展管理工作、嚴格執行醫療防范措施和醫療事故處理預案,實行醫療缺陷責任追究制,嚴格按照醫療操作規程標準開展醫療活動。組織院內職工學習有關醫療法律法規各項條例。加強對重點環節、重點科室的質量管理,把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重點從醫療終末質量評價擴展到醫療全過程中每個環節質量的檢查督促上去。重點包括:(1)強調入院告知書、授權書、各種診療知情同意書的規范完整書寫。(2)真實、準確做好"死亡病例討論""危重病例討論""搶救危重病人討論"的各種記錄及醫師交接班;(3)組織科室加強對診療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與考核。(4)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做到"多解釋、多安慰、多理解、多溫暖、多幫助",使醫院服務質量更上一層樓;(5)加強對診療計劃、用藥安全性的檢查力度。
二、醫療質量管理
1、加強科室自身建設
根據年醫院工作檢查針對我科所提出的不足,我們將在年繼續加強自身的質量及制度建設,主要包括:完善和更新各項委員會活動、會議記錄;加強科室檔案管理;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由經驗化管理逐步向科學化管理轉變,由人情管理轉向制度管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與時俱進。
2、參加醫院質控管理委員會進行查房
每周定期到某一科室進行全程查房,全院所有臨床科室輪流循環進行。查房內容包括:醫師交接班,包括科室實際交接班進行狀況和書面記錄的進行;科室三級查房,重點督促科室教學查房和主任查房的規范落實;住院病歷的書寫質量;討論制度的落實,包括危重病例討論、疑難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詳細了解其記錄及執行情況;聽取科室主任對科室醫療運轉、質量管理等情況,針對不足提出合理改進意見。
3、病案質量管理
每月到病案室抽查各科10份出院病歷,每半年對抽查的終末病例進行展評,并嚴格按"臨潁縣中醫院醫院醫療文書質量考核獎懲辦法"獎優罰劣。
4、重點科室監管
(1)針對各科搶救室質量的監控,每周不定期對各科搶救室進行抽查,重點抽查內容:嚴格規范危重患者的病歷書寫及醫護人員交接班記錄;科室實際查房情況;危重患者上報制度的落實;實際觀看醫務人員對危重患者各項技術操作的熟練度、規范度;
(2)對麻醉科的監控,每月定期到麻醉科進行檢查,主要內容包括:術前麻醉訪視的實際進行情況;完善各種麻醉協議的簽署;嚴格查對制度及品管理的執行。
對重點科室的監控,醫務科將嚴格做到查有所記、查有所對,并將每次對差內容進行總結、比較、評價,共同探討相應的改進措施,在提高科室質量的同時杜絕安全隱患。
三、繼續醫學教育
1、加強對新進人員的培訓針對上年新近人員在病歷書寫不規范、法律知識薄弱、工作思想欠端正等缺點,醫務科在年會進一步加大對新近人員的培訓,培訓主要分為病歷書寫、執業醫師法、如何做好一名臨床醫生三大版塊,通過分期講座的形式進行,醫務科全程監控,并抽查培訓人員學習記錄,并在階段學習后進行現場提問和書面形式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許上崗。
2、加強科室科研工作每科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要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習,鼓勵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撰寫發表科研論文,對在省級以上雜志者醫院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
3、有條件的情況下外派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吸收先進技術,提高技術水平。各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要緊密結合自己專業,鼓勵自學,自覺嚴格補充,增長本專業技術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掌握交叉學科和相關學科的知識。爭取以請進來、派出去、自己學的原則想方設法提高專業隊伍的業務素質,在院委會的批準和支持下邀請上級專家對我院進行專業技術指導,以查房、手術、講課等形式不斷提高我院業務水平,并支持各科邀請專家指導開展新技術、新業務。
關鍵詞 護理病例;討論;體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受人關注,因此護理人員只有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才能滿足社會對護理需求的不斷增長。我院是一家“二級乙等”縣級綜合性醫院,自2005年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以來,我院護理部便將護理病例討制度的落實作為提高護理人員業務水平的舉措之一。通過護理病例討論加強了醫護之間、科室之間的協作、交流、溝通,達到了知識互動、資源共享的目的。同時督促護理人員不斷學習,吸取寶貴經驗、教訓,讓護理業務知識和技術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自2006年以來,我院先后進行了六次護理病歷討論,共有286人次參加討論,其中主管護師96人,護師106人次,護士66人,實習護士12人次,醫生4人次,檢驗科人員1人次,心電圖室人員1人次。
1.2 方法
1.2.1 時間安排
每季度組織一次護理病例討論
1.2.2 形式及參加人員
護理病例討論由護理部主持,以病區為單位,臨床科室護士長輪流組織,各科室除值班者外全部護理人員均參加。根據病例特點,特邀臨床醫生、檢驗科、心電圖室等部門人員參加討論。
1.2.3 病例的選擇
護理疑難病例、特殊病例、新開展的檢查、手術病例、新開展的護理技術操作病例、護理問題較多的病例。
1.2.4 內容
圍繞病例的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護理效果,護理過程中的不足、疑難問題及國內外對本病治療護理上的先進成果及方法進行討論。
1.2.5 方法
護理部在討論前兩周將病例資料提前下發到臨床各科,各科護理人員根據病史,預先搜集相關資料。討論時首先由主管護士報告死亡病例的病史及一般資料,死亡病例住院期間的護理問題、措施、結果,并綜述疾病的動態護理。然后參加討論的護理人員對病人的護理各抒己見,分析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措施。特邀參加討論的醫技人員就病例特點介紹標本采集的注意事項、檢驗結果對護理工作的指導意義、心電監護過程中的觀察要點等。最后由由護理部主任總結討論意見,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和要求。
2 效果
護理人員對開展護理病歷討論的效果評價(見表1)
3 討論
3.1 提高了護理人員應用護理程序的能力
每次護理病例討論氣氛都很熱烈,大家認真分析護理診斷是否明確、完整;護理措施是否具體、有效;是否達到應有的效果;護理過程中是否存在不足,討論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發生的辦法等等。通過討論,把帶有普遍性問題提煉出來統一認識,或作為經驗推廣學習,或作為教訓引以為鑒。按照護理程序進行護理病例討論,發揮了護理專業的自主性,對護理人員應用護理程序起到了引導和促進的作用。
3.2 打破了專科護理的局限性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醫院分科逐步細化,而住院病人的平均年齡和危重度增加,合并癥增多,當病人出現非本專科的問題,或器官功能障礙.或應用非本專科藥物、儀器設備,或開展新手術、新療法時,護理效果往往得不到最佳保證。護理病例討論時各科根據自身特點充分發揮優勢,提供有效的護理方法和技術,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各專科護理人才和設備的作用。促進了知識的相互滲透、相互交流,克服了專科護理知識技能的局限性,提高了護理資源利用率,做到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同時,科室之間也增加了技術交流和協作的機會,實現跨科室合作,增強了護理人員的團隊合作意識。
3.3 促進學術交流和新業務、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護理病例討論還涉及到護理新技術、新業務的推廣應用。討論時,護理人員要針對所討論的病例搜集相關資料,介紹國內、外醫學發展動態、國內外對本病治療護理上的先進成果及方法。護理部要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分析一些新護理方法在我院實施的可行性以及實施時的注意事項。參會護理人員也暢所欲言,就個案病例談經驗、談體會、提建議:分析新技術推廣的價值等。激烈的討論既促進了不同學術觀念的交流,也在不經意間推廣了新業務、新技術。
3.4 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和業務水平
一、醫療質量管理
1、參加醫院質控管理委員會進行查房每周四上午定期到某一科室進行全程查房,全院所有臨床科室輪流循環進行。查房內容包括:醫師交接班,包括科室實際交接班進行狀況和書面記錄的進行;科室三級查房,重點督促科室教學查房和主任查房的規范落實;住院病歷的書寫質量;科室五討論制度的落實,包括危重病例討論、疑難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詳細了解其記錄及執行情況;聽取科室主任對科室醫療運轉、質量管理、科研教學等情況,針對不足提出合理改進意見。
2、病案質量管理
(1)環節質量每周一、周二到臨床科室抽查4-6分環節病歷,嚴格按照《**省醫療文書書寫規范》對病歷中三級查房、五討論、會診(科內會診、院內會診和院外會診)、醫囑病情的查對等方面進行監控;另外嚴格規范醫師交接班,抽查科室月質量教育分析,幫助科室查出問題,提出改進方案,并督導三基三嚴學習記錄和政治學習記錄。
(2)終末病歷每月到病案室抽查各科10份出院病歷,每半年對抽查的終末病例進行展評,并嚴格按“陵縣人民醫院醫療文書質量考核獎懲辦法”獎優罰劣。
3、重點科室監管
(1)針對icu質量的監控,每周不定期對icu進行抽查,重點抽查內容:嚴格規范危重患者的病歷書寫及醫護人員交接班記錄;科室實際查房情況;危重患者上報制度的落實;實際觀看醫務人員對危重患者各項技術操作的熟練度、規范度;
(2)對麻醉科的監控,每月定期到麻醉科進行檢查,主要內容包括:術前麻醉訪視的實際進行情況;完善各種麻醉協議的簽署;嚴格查對制度及品管理的執行。
對重點科室的監控,醫務科將嚴格做到查有所記、查有所對,并將每次對差內容進行總結、比較、評價,共同探討相應的改進措施,在提高科室質量的同時杜絕安全隱患。
4、加強科室自身建設
根據零八年全市工作檢查針對我科所提出的不足,我們將在20**年繼續加強自身的質量及制度建設,主要包括:完善和更新各項委員會活動、會議記錄;加強科室檔案管理;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由經驗化管理逐步向科學化管理轉變,由人情管理轉向制度管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與時俱進。
二、繼續醫學教育
1、強化專業技術人員業務培訓根據我院院情,在按需培訓的原則和醫院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選派醫務人員到上級醫院學習,吸收先進技術,提高技術水平。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要緊密結合自己專業,鼓勵通過自學、脫產學習自覺嚴格補充,增長本專業技術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掌握交叉學科和相關學科的知識。初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要結合本職崗位,進行專業技術知識和技能的職務培養,熟練掌握專業技術,參與科研、能解決較復雜的疑難病癥,爭取以請進來、派出去、自己學的原則想方設法提高專業隊伍的業務素質,在院委會的批準和支持下邀請上級專家對我院進行專業技術指導,以查房、手術、講課等形式不斷提高我院業務水平,并支持各科邀請專家指導開展新技術、新業務。
2、繼續加強業務學習管理嚴格周一、周各科室業務學習,醫務科不定期抽查各科室實際學習情況并結合學習記錄進行現場提問。另外,每周四安排專門針對年輕醫師的專業講座,由各科主任輪流授課,醫務科全程參與并做好記錄,不定期進行現場考核。
3、強調院內外學術講座活動的重要性,對上級醫院教授來源授課等是以醫務科一律即使安排相關工作,保證相關專業人員均能參加。
4、每半年組織一次“三基三嚴”理論考核,并與九月份正式進行本院實踐技能考核工作,對“三基三嚴”的培訓工作分季度進行,具體為:第一季度,對全員中低年資醫師進行心肺復蘇、呼吸機、電除顫的應用培訓;第二季度,進行導尿、各種穿刺、插管等臨床常用技術培訓和第一次理論考核;第三季度,進行品、抗菌藥品的全員知識培訓;第四季度,進行第二次理論考核和實踐技能的考核,并針對弱項進行專項培訓。
5、加強對新進人員的培訓針對上年新近人員在病歷書寫不規范、法律知識薄弱、工作思想欠端正等缺點,醫務科在零九年會進一步加大對新近人員的培訓,培訓主要分為病歷書寫、執業醫師法、如何做好一名臨床醫生三大版塊,通過分期講座的形式進行,醫務科全程監控,并抽查培訓人員學習記錄,并在階段學習后進行現場提問和書面形式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許上崗。
6、加強科室科研工作每科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要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組織1-2項科研課題,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撰寫發表科研論文不得少于兩篇,醫務科在督促可是科研工作的同時,盡最大努力為科室創造有利條件。
7、嚴格院外進修、實習人員管理在接受德州衛校、現代醫學院、杏林醫學院、泰安醫學院等高校實習生以及各鄉鎮衛生院進修人員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組織紀律性的管理,并強調其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隨著“二胎時代”來臨,兒科醫師作為兒童健康的重要守護者,顯得尤其重要。而兒科醫師缺乏則是社會面臨的嚴峻問題。為進一步提高兒科醫療服務能力,緩解兒科專業醫師短缺問題,國家衛生部門進行了兒科醫師轉崗培訓。為保證培訓質量,培養具有良好執業道德、扎實醫學理論、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能獨立承擔兒科常見疾病診治工作的臨床醫師,推行了輪轉培訓制度,對于提高兒科轉崗醫師整體素質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而兒科轉崗醫師輪轉培訓機制還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改進,可為兒科轉崗醫師輪轉培訓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一、兒科轉崗醫師輪轉培訓目的
兒科醫師轉崗培訓時間基本為一年,培訓結束后回到單位即開展兒科臨床工作。因此培訓目的力求實際實用。可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掌握兒科最常見疾病的診療,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炎、腹瀉等;二是熟悉兒科常見疾病的分類、診斷及基本處理原則,如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正確推薦患者到相應亞專科進一步治療;三是學習識別兒科急危重癥,如感染性休克、重癥手足口病等,了解緊急處理方法,為轉診爭取時間。
二、目前兒科轉崗醫師輪轉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1、轉崗醫師水平參差不齊,專業基礎薄弱:兒科轉崗醫師大多為基層有一定年資的其他科室醫生,多來自縣級以下單位,理論基礎及實踐能力差異較大,多數人從未接觸過兒科專科實踐,其兒科基礎知識及臨床經驗均較薄弱,給培訓帶來很大難度。
2、輪轉時間短,學習內容多:轉崗培訓時間基本為一年,而兒科學習內容多、難度大,在短時間內要保質保量地完成培訓有相當難度。
3、對轉崗醫師輪轉培訓重視不足:由于每個科室輪轉時間短,考核機制不完善,轉崗醫師不易受到科室重視,降低了學習積極性;一些轉崗醫師對自身要求不嚴格,使培訓流于形式,均影響培訓效果。
三、兒科轉崗醫師輪轉培訓的改進方法
在兒科轉崗培訓中,在短時間內要掌握兒科基本理論及臨床技能,亟需尋求有效的培訓手段。其中,師資水平、培訓方法和細節管理等在培訓過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可從以上方面進行改進。
1、制定輪轉計劃,合理安排實踐時間:輪轉培訓時間短,學習任務多,必須有完善的培訓計劃并形成書面的制度,合理的安排臨床實踐時間。從入科教育、臨床培訓到出科考核均制定配套的培訓制度。
2、培養高素質教師,實行導師指導制:轉崗醫師帶教隊伍建設是保證轉崗培訓的關鍵,帶教教師應系統地接受轉崗師資培訓,明確培訓目的,制定培訓方案,研究培訓方法。每位帶教老師管理1-2名轉崗醫師,實行導師指導制。
3、豐富培訓手段,保證教學效果:(1)入科教育:良好的入科教育等同于良好的開端。讓轉崗醫師意識到科室的重視,增強其自律性。同時了解本科室培訓重點、培訓方案、學習技巧,做到有的放矢的學習。(2)理論知識及臨床技能培訓:第一,理論知識學習需主次分明,重點要求掌握常見兒科疾病的基礎知識,熟悉各系統常見疾病以及基本操作,了解其他常見兒科疾病的診療原則。第二,收治新病人是系統的實踐過程。在帶教老師指導下,采集病史、專科查體、初步診斷與處理、書寫病歷,可極大的鍛煉啟發思維。合理分配病房、門診的學習實踐。病房做相對系統、規范的培訓。門診可學習更多種類的常見兒科疾病及處理原則,能在短時間內豐富臨床知識。第三,積極參與科室舉辦的專題講座,涉及兒科常見疾病、兒科常用藥物、常見兒科急診的處理、基本操作規范等。第四,運用多樣培訓方法:將“以問題為導向”(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方法引入兒科臨床教學中,以典型臨床問題為導向,分析討論,啟迪思維,引導思路。此外,“以病例為引導教學”(Case Based Study,CBS)教學法對于有一定臨床工作基礎的轉崗醫師更為適宜。把真實、典型住院病例用于實踐教學中,通過分析討論病例,將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激發轉崗醫師學習興趣,提高其綜合分析、歸納能力。比如:“感染性休克”章節,選取典型住院病例,轉崗醫師分組討論,給出診斷及治療原則,快速掌握兒科急、危、重癥的診治。第五,參加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鍛煉臨床思維能力,學習專家教授嚴謹求實的風格。總之,要從實用角度出發,加深對兒科臨床知識技能的學習。(3)醫患溝通能力培訓:兒科是一門“啞科”,多數時候我們溝通的對象為處于焦慮狀態的患兒家屬。因此,必須使兒科轉崗醫師掌握良好的解釋教育技能、說服技能和溝通技能。帶教老師需言傳身教,還可通過醫患溝通經典案例學習討論等方式進行培訓,使其掌握溝通技巧,學以致用。(4)轉崗醫師科研能力培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轉崗醫師進行可持續學習及科研能力的培訓非常重要。舉辦文獻檢索、科研課題申報、論文撰寫要點等講座,鼓勵轉崗醫師與帶教老師共同進行科研活動,調動其科研興趣。(5)醫德醫風教育:兒科醫師的培養既要有技術上的指導,更要有醫德醫風的教育。轉崗醫師應受到優秀的醫學人文知識的熏陶。通過醫德醫風教育,使其意識到看病不止是在“看疾病”更重要的是在“看人”,在診療每一個環節中都要體現出人文關懷。(6)實行多層次、多階段考核制度:考核不僅局限于理論知識,應更加注重理論知識與臨床能力的結合。以過程性評價為主要考核方式,實踐運用為考核重點,以考核促進學習。科室培訓結束前均需考核,季度或半年再次考核,包括基本理論知識、大病例書寫以及操作技能考核等。多層次、多階段考核保證整個轉崗培訓的質量。
4、充分發揮管理部門的作用:管理部門與臨床科室應做到有效溝通,為轉崗醫師培訓提供質量保證。(1)一般轉崗培訓基地同時承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任務,管理部門可充分協調資源,共享培訓基地硬件設施等。(2)提高轉崗醫師師資培訓質量,組織帶教老師進行培訓,充分掌握轉崗醫師學習目標和工作任務。(3)發揮管理部門作用,建立健全各級培訓負責人工作制度、經費保障制度、帶教老師工作制度、轉崗醫師考核制度等。建立培訓檔案,定期反饋培訓情況,可通過調查表量化學習情況,通過信息反饋及時補充培訓。定期組織學員座談會,轉崗醫師匯報學習情況,及時反饋、補充強化。
四、對兒科轉崗醫師培訓未來展望
兒科轉崗培訓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很多方面需要改進和提高,短時間內使轉崗醫師系統掌握兒科專業知識及技能,尚需探討更好、更有效的手段。應擬定切實合理的培訓目標,嚴格執行培訓計劃,使得轉崗培訓落到實處。可開展多元化培訓方式增強培訓效果,即使培訓結束后,對于有強烈愿望希望更深入系統學習的轉崗醫師,可開展遠程網絡教學等實時指導教學進行繼續教育,持續指導和答疑,建立長遠指導機制,使轉崗醫師能夠終身自主學習,不斷獲得新知識、新技能,解決新問題。長期有效運轉真正為基層輸送優秀的兒科轉崗醫師。
【關鍵詞】三甲評審;規范;住院醫師培訓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621-01
現代醫學教育發展和臨床醫師培養規律表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成長為合格臨床醫師的必由之路,對保證臨床醫師專業水準和醫療服務質量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國際醫學界對此已形成共識[1]。
我院是一所縣級醫院,診療科室齊全,設備先進、環境舒適,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2009年我院啟動三甲醫院的創建工作,為了培養基礎理論扎實、技能操作過硬、具備溝通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符合社會需要的現代醫學復合型人才,醫院以三甲評審為契機,采用三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模式,加強教學內涵建設,積極探索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方法,規范了我院住院醫師培訓教學工作。2011年,我院通過了等級醫院的評審;2011-2013年,我院有19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通過省衛生廳組織的畢業考試,取得了合格證。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工作,體會如下:
1 成立教學管理機構
成立了由分管院長(任教學院長)、科教部、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組成的教學機構,成功申報了全科醫學科、內科、神經內科、急診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康復科、麻醉科、檢驗科、病理科、影像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負責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教學院長、科教部、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職責明確。
2 健全教學管理制度
制訂了教學工作制度、教學管理制度、教學事故認定與處理辦法、臨床帶教老師評選辦法(暫行)、臨床教學經費管理辦法(暫行)、臨床教室管理規則、多媒體教室使用管理制度、基本技能訓練室管理制度、臨床操作示范指導教學要求、教學查房的程序和要求、教學病例討論規范、專科醫師帶教制度等。
根據《貴州省臨床住院醫師/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辦法(試行)》等相關規定及“醫學院校畢業生畢業后再教育制度,培養合格的臨床醫學人才,提高醫師隊伍整體素質”的要求,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制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細則。
3 有教學師資、設備、經費投入
按照臨床帶教老師評選辦法(暫行),每年不斷增加帶教老師,通過派教師到多家兄弟醫院反復觀摩講課技巧、邀請專家到我院進行教學指導工作,形成了一支教學嚴謹、教學方法恰當、技術過硬的教師隊伍。
院級、培訓基地、病區均有一定規模的教學設備,能夠滿足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需要,且每年不斷的更新設備。
每年通過財務預算后有大量的教學經費投入。包括每個學員助學金1000-1200元/月,還有教學管理人員、帶教老師工資,更換教學設備費用,教學場所的維修費等。
4 擬定教學計劃
每年度擬定規范的教學計劃,內容包括崗前培訓、基礎理論培訓、技能培訓、教學查房、出科考核等。
5 崗前培訓
對學員進行院科兩級崗前培訓,院級培訓內容有:醫院基本情況介紹,勞動紀律,職業道德規范,傳染病防治法,病歷書寫基本要求,醫療糾紛的防范,院感知識培訓,消防安全培訓,社會醫療保險知識培訓,醫院信息系統知識培訓等;各病區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培訓。培訓結束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再安排輪轉。崗前培訓的實施力度好,將對確保培訓計劃的完成起到事半功倍、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通過系統崗前培訓,讓學員了解醫院的整體情況,加強了自身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個人素質,將角色從培訓學員轉換為醫師,完成從基礎理論向臨床實踐技能的轉化,使其適應醫院新的生活,調動學員的積極性。
6 基礎理論培訓
學員定期參加基礎理論培訓。 培訓基地根據培訓手冊要求確定講課內容,對常見病、多發病基礎理論培訓,從臨床實際工作的角度對理論知識進行歸納,以求融會貫通,突出知識的橫向聯系,開闊視野,以利于培養學員臨床分析能力。每半年科教部再組織學員進行三基考試,對學員所學基礎知識進行檢驗。
7 技能培訓
按照培訓大綱要求,由科教部、培訓基地、病區分別組織培訓學員進行技能培訓。培訓基地及病區的技能培訓要有專科性,比如:內科基地加強培訓病歷書寫、X光片閱讀、心電圖基礎知識、心肺復蘇術、胸膜腔穿刺術、腹腔穿刺術、骨髓穿刺術、腰椎穿刺術、全身體格檢查;外科基地加強培訓穿脫隔離衣、穿手術衣、刷手、戴無菌手套、手術區消毒、鋪巾、換藥、拆線、清創術;婦產科基地培訓產前檢查為主;感染性疾病科加強手衛生消毒培訓;呼吸內科加強血氣分析培訓等。教師講解并通過教學模具演示,學員再進行操作訓練,每次培訓結束進行隨堂考核,以檢驗培訓效果,使學員熟練掌握技能操作。
8 教學查房及各種討論
每周由培訓基地統一組織本基地學員進行規范的教學查房,選擇正在住院的典型病人為查房對象,由本基地病區安排帶教老師查房。首先,學員匯報病史結束后,通過查房教師向學員提問或向病人追問病史的形式,幫助學員掌握病史采集和病歷書寫的要點,糾正不規范采集病史的方法;對需要保護隱私的病人,相應的病史匯報可在示教室進行,以免病人產生抵觸情緒,造成不良影響,甚至醫療糾紛。然后選一兩名學員對相關體征進行檢查,教師要規范操作。最后再由查房教師進行分析、提問、討論、歸納總結。
按照醫院制訂的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死亡病例討論制度、術前討論制度及教學病例討論要求,學員定期參加各病區組織的疑難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術前討論及教學病例討論,在討論中積極踴躍發言,不斷提高診療技術。
9 完整病歷書寫
學員每輪轉一個科室,必須完成2份完整病歷書寫,學員獨立采集病史,按照《診斷學》第7版病歷書寫的基本規則和要求書寫[2],由帶教老師修改評分后存檔,如果修改后評分低于90分,必須重新書寫,直到修改評分達到90分為止,經過加強鍛煉,使培訓學員的病歷書寫技巧得到不斷提高。
10 定期考核
每輪轉一個病區,由病區組織老師對學員作出科考核;每年7月份培訓老師對本基地學員作年度考核;3年輪轉結束后,由科技部對所有學員進行階段考核,對考核不合格學員再安排補考,對考核合格學員再由醫院向省衛生廳提出申請畢業考試。
考核內容有:醫德醫風,臨床工作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勞動紀律情況,醫患關系、勾通技巧,學習態度、方法,病歷書寫情況,理論考試成績,基本技能操作考核成績,評議綜合成績。
11 開展培訓座談會
每季度由培訓本基地學員進行座談會,每學年由科教部組織所有學員進行座談會,并舉行輸送單位座談會,征求參加培訓的學員及輸送單位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加強教學管理部門與培訓學員的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學員的思想、學習、生活狀況,認真總結并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工作得到不斷的改進。
12 定期評估總結
每年7月份,科教部、培訓基地、每個病區均作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年度教學總結,分別對全年所開展的培訓工作及學員學習情況進行評估總結,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擬定下一年的教學計劃并改進工作方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規范培訓管理工作制度。
參考文獻:
第一:醫教科正副科長每個科室住扎一周(上午),遇到問題及時聯系相關科室或人員協助解決,解決不了的及時向院領導反映。
(一)臨床科室:重點抓病案質量(包括現住院病案、歸檔病案)、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患醫療差錯和事故等,組織醫療質量管理小組討論制定檢查評比細則及獎懲制度。
1、病案質量:嚴格按《×××病歷書寫規范》,對住院病歷、病程記錄及其相關資料的書寫提出進一步的規范化要求。①每月第一個星期一的下午,組織管理小組下臨床,分項檢查現病歷質量并做出評比。每次檢查5-×××份病歷。②每×××個月抽查歸檔病歷質量并做出評比。要求甲級率×××。每月各科室均能在5號前上繳前一月份的病歷。
2、合理使用抗生素:依據《×××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辦法》,督察臨床醫生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每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一組織藥物管理委員會,查看①使用的適應癥、禁忌證。②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原則。③抗菌藥物治療的療程。④抗菌藥物的治療劑量和給藥途徑。⑤聯合用藥與配伍禁忌。。
3、防患醫療差錯、事故及糾紛:①強調入院《告知書》《授權書》《各種診療知情同意書》的書寫②強調真實、準確做好《死亡病例討論記錄》、《重危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搶救危重病人討論記錄》及醫師交班本等項目記錄。3、科內組織診療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
每月不定期醫教科到各科室檢查各項記錄及病志。缺少一項或不全按照績效考核辦法處理。
(二)門急診部
1、進一步完善各科門診功能,門診入口設立發熱分診處,并設立獨立的感染性疾病預檢分診部。
2、設置、安排門診部專家欄,公布各位專家的專業特長與出診時間,方便病人就診。
3、組織質量管理小組討論制定檢查評比細則及獎懲制度。每月第一個星期一的下午,查評門診病歷。每月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一組織藥物管理委員會查評門診病歷及處方。
(三)醫技輔助科室
每月一次組織醫療質量管理小組檢查評比。
第三:協助醫院成立病案室、圖書閱覽室、營養科。
第四:協助醫院完善傳染病分診點的設置及合理安排出診的人員。
第五: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力度,協調好社保的工作,作好醫療服務工作,讓患者切實得到合作醫療給他們帶來的好處,通過新型
【關鍵詞】 教學查房; 綜合醫院; 醫師培養; 規范
The Role of Teaching Ward-round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 Development/YIN Ying-jie,HUANG Dong-d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146-147
【Abstract】 Teaching rounds is a routine work in general hospital, but often overlooked. Standard teaching ward round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way of training internship students, more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clinician’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learning, is the hospital culture. The training of qualified local GPS through teaching rounds, then realize training of doctors, thus improving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the hospital, meet the needs of health care reform, to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 health network.
【Key words】 Teaching rounds; General hospital; Physician training; Standard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Nanpi County,Nanpi 0615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69
教學查房即在臨床帶教老師組織下,以學生為主、師生互動,并以真實病例為教授內容的臨床教學活動,是醫學知識傳授的一種重要方法。綜合醫院中的教學工作經常作為醫療臨床工作之余的業務而被忽視。近幾年來,隨著政策的改進,經過對周邊縣級醫院及與省內醫院的交流探討,發現教學查房工作在各醫院均存在諸多問題,未達到教學相長的作用。本院自2005年開始利用8年的時間,對教學查房在綜合醫院發展中的作用進行探索。抓好教學查房,對醫師的培養乃至醫院綜合實力的提高效果明顯,現將具體落實措施及效果交流如下。
1 教學查房制度在綜合醫院中的具體落實措施
1.1 嚴格的教學查房制度 本院自2005年制訂了嚴格的教學查房制度,選拔有資質且負責任的帶教老師,必須本科以上學歷、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有責任心愛好教學工作、有較強的溝通和組織能力。教學查房時間在全院公開并嚴格執行。自2010年在原制度的基礎上增加業務院長和各專業學科帶頭人定期教學查房。要求住院醫師、輪轉生、進修生、實習生均可自由選擇參加,以本院住院醫師為主。
1.2 教學查房考核制度 對帶教老師進行嚴格選拔和考核。建立教學查房師資準入制度,通過個人申報、科室推薦、醫院考核,對帶教老師從基本素質、醫德醫風、知識結構、教學意識、實踐經歷等進行全方位審核。每季度對帶教老師教學查房教案進行檢查并選出優秀教案;由聽課醫師或學生評選優秀帶教老師,年末匯總評選結果對考評后三名者取消下年度帶教資格;將科室和臨床醫師的帶教情況納入醫院綜合目標考評[1],以此帶動了醫院的整體學習氛圍,提高帶教水平,提升帶教老師對教學查房的責任意識。
1.3 規范查房流程 教學查房過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要求和步驟,因此,為了提高操作性、可比性,進而提高不同科室和學科以及個人的參與熱情,需要有一個規范的、切實可行的查房流程[2]。各學科教學查房時間由醫教科總體安排,向全院公布,每半年修改一次。每周二、周四定期向全院發放各學科教學查房病例資料,參加人員提前查閱資料。參加人員提前10 min到查房病區示教室集合,由主持者帶領按職稱由高到低進入病室床前,匯報病歷醫師在病床左側,上級醫師在右側,其他參加人員分布在左側或床尾。由下級醫師匯報病歷,必要的問診,然后到病床右側進行體格檢查,查體完成后再到病床左側。帶教老師進行重要的病史問診的補充,查體中重點對下級醫師操作不準確的地方進行示教,切記在病房中討論不正確操作和患者病情,病例講解和討論到示教室進行。床旁查體約需15 min,病例講解25 min,學生提問20 min,整個教學查房時間1 h。
2 教學查房制度所獲成效
2.1 教學查房是提高上級醫師綜合素質的有效手段 主持者在查房前要精心準備選擇典型的教學病例,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匯報和記載的病歷,詢問和補充相關的病史,糾正下級醫師操作中的不規范,對他們沒有做到的陽性體征和有鑒別意義的陰性體征進行補充。在討論過程中要回答住院醫師提出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等方面的問題。因此要求教學查房主持者在查房前充分學習該病例的相關知識,診治指南、操作規范、專家共識,以及相關疾病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本學科的前沿動態。同時通過查房了解、跟蹤國內外最新學術動態,因此帶教老師會在查房前查閱大量相關文獻,多次學習本疾病的診治指南,因此通過教學查房提高了帶教人員的理論水平、提高診療水平和醫療質量。
2.2 教學查房是醫德醫風教育的重要途徑 傳統的醫學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醫療改革后的人才需求。通過教學改革實現醫學教育現代化,為培養新世紀高水平的專業醫學人才奠定了堅定的基礎。相對而言,醫德教育的滯后是影響醫學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醫患矛盾、醫療競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沖突加上種種行業不正之風,醫德醫風教育尤顯突出。說教性的醫德教育很難使醫學生信服,甚至可造成醫學生的逆反心理[3]。因此,選擇有資質的帶教老師,在教學查房的各個環節進行醫德醫風的言傳身教教育。使醫德醫風教育貫穿于醫學教育的始終,是終身性的教育。
2.3 通過教學查房可傳承醫院文化,提高人文素質 教學查房前要求按照職稱、職務由高到低進入病房是對住院醫師行為的規范,并嚴格按照規定的站位規律站立觀摩查房。在查體和詢問病史時尊重并保護患者的隱私,在與家屬溝通時要用通俗的語言簡明扼要,教師在查房的每個環節都體現對患者的關愛。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工作態度、醫德醫風、儀容儀表、溝通能力等方面對學員進行全方位示范與培養,從而實現促業務、管理想、帶作風的效果[4]。業務院長教學查房時除業務知識外會在核心制度落實、最新醫療政策動態、醫院核心工作等方面有所說明,因此更是傳播醫院文化、醫院制度的重要途徑。醫療技術是醫院生存的核心競爭力,但醫院文化是醫院長遠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通過規范的教學查房,能夠有效建立良好的醫院學風,孕育醫院精神傳承醫院文化[5]。
2.4 教學查房可提高醫師的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查房與一般查房不同,選擇典型病例進行示教和系統解講,指導下級醫師病史的采集和疾病的診斷思路,鑒別診斷的要點、治療原則、目前國內外最先進的治療方法等。本院將循證醫學方法引入教學查房中[6],搜索相關文獻知識,以此培養和提高下級醫師的臨床思維與實踐能力。在病例討論過程中,對文獻中未涉及的問題,由帶教老師根據自已的臨床經驗進行解答,解答中應用啟發式教學,引導下級醫師或學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通過帶教查房使下級醫師進一步牢固掌握理論知識,規范其臨床技能操作,培養其嚴謹的臨床邏輯思維,不斷提高個體臨床診治水平,實現從知識向技能的轉化。對于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來說,亦要改變傳統的書本理論教育模式,要理論與臨床相結合,主要是采取臨床采取教學的方式來提高研究生的臨床學習積極性,多動腦、多動手、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總結知識、運用知識[7]。通過教學查房帶動臨床醫生自主學習、探索和發展,實現向創新型人才的邁進,進而通過創新型人才的群體優勢,促進醫院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5 教學查房是培養全科醫生的有效途徑 基層醫院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須求的增加,各專業分科越來越細。醫生的專業也越來越局限,但基層老百姓就醫目前還達不到專科專治,因此仍須要培養全科醫生。教學查房制度的落實是全科醫生培訓的重要環節[8]。教學查房病例應選擇有意義的典型病例,病史典型、癥狀體征明顯、診斷明確,而不是越復雜疑難越好,教學查房的主體是下級醫師,目的是鞏固三基,鍛煉思維,拓寬臨床知識。本院每天上午在規定時間均安排教學查房的科室,全院臨床醫師可自由選擇參加。教學查房以疾病為線索提出問題,通過學生自學、討論而學習相關知識。可以使學生的臨床推理思維、批判性思維、創新性思維、團隊精神、表達能力均有提高。因此對拓寬知識、提高鑒別診斷能力有很大幫助。從醫師書寫的首次病程記錄的鑒別診斷中可以看出,臨床醫生的思維不再固定于自己所從事的某一專業。參加多科教學查房是繼續教育的一種形勢,是培養全科醫生的有效途徑。
2.6 規范的教學查房制度,為建立三級衛生網絡提供保障 實行農村合作醫療以來解決了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老百姓的就醫需求增加,縣級醫院的工作壓力劇增。高素質的基層衛生人員已成為影響社區衛生發展的關鍵因素[9]。本院通過幾年的教學查房不但培養本院的住院醫師,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批合格的基層衛生院醫生和村醫,他們通過在本院的學習,尤其是教學查房的教育,把握轉診指征積累治療經驗[10]。實現了雙向轉診,有效解決群眾就醫問題。自2007年每年向全縣各鄉鎮衛生院轉診2000人次,有效地緩解了縣級醫院床位緊張的狀況,緩解就醫壓力。
3 小結
教學查房是醫院工作中一項最常態、最基礎的工作,但做好這項工作并不容易,需要醫院政策上的重視,制度上的保障,醫院文化內涵的依托等。教學查房不僅是一項臨床工作,也是各層次師資和學員進行臨床教學實踐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學查房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各層次受訓人員的臨床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各層次臨床師資的教學意識和教學水平,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提高醫院整師資水平,最終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和敏.提高臨床教學工作質量,培養合格醫學人才[J].中外醫學研究,2011,8(23):144-145.
[2]肖文星,劉學軍,唐子美,等.醫院初期教學查房的探討[J].醫藥教育,2011,18(5):127.
[3]王焱,金德,蔡杰.利用教學改革促進醫德思維的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2,9(7):98-99.
[4]吳佳佳,夏蕾,郭建剛,等.研究型醫院教學查房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軍醫專進修學院學報,2010,8(31):813-814.
[5]孫文兵,沈雁英,魏永祥,等.學院型醫院學風建設的內涵[J].中國醫院,2009,5(13):36-37.
[6]謝于鵬,吳文栩,曾海環,等.呼吸內科教學查房應用循證醫學的嘗試[J].中國醫院,2007,2(11):67-68.
[7]黃亮.提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之我見[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9):136.
[8]宗曄,楊迅,趙海英,等.以全科醫師為主體的教學查房的形式和內容的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9(11):1959.
[9]陶虹,王以新,經衡,等.糖尿病教學查房中全科醫學循證方法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1,9(1):84-86.
[關鍵詞] 病歷; 書寫; 流程; 意義
[中圖分類號] R197.324[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3-262-01
Prepare case file writing process in quality control,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gulate case file writing, improve the case file writing quality. Meaning Convenient medical personnel memory the case file writing basic norms and“ core medical system ”. ResultsThrough training after execution, our college each post-anesthesia case file writing quality obviously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procedure applies to level 2 hospital medical staff.
[Keywords] Medical records; writing; process; meaning
醫療質量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醫療質量是醫院管理的核心。病歷書寫質量是醫療質量管理過程控制的重點。崇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按照《病歷書寫基本規范》[1]和13個《核心醫療制度》[2],將病員從首診至出院全過程編制病歷書寫流程,旨在進一步提高二級醫院病歷書寫質量,供同行參考。
1 編制依據標準:《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四川省綜合醫院評審標準》。
2 方法:按照《病歷書寫規范》時間順序和核心醫療制度,結合醫院歷次接受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專家組督導、檢查中病歷存在的缺陷,將病歷書寫過程程序化。
2.1 病歷書寫流程:(見圖)
2.2 組織培訓:按照《病歷書寫基本規范》,結合13個核心醫療制度,對照流程講解“下一步”,強調病歷書寫時限,規范書寫格式,不斷提高內涵質量。
2.3 健全院、科質量管理組織,加強科室質量管理,院級和科室質控組定期和不定期對在科運行病歷進行重點質控。規范交接班本、術前討論記錄本、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本、死亡病例討論記錄本等。
3 結果:醫院進一步健全院、科兩組質量管理組織,明確全員質量責任,并通過對全院醫務人員分期培訓,醫務人員人人知曉核心制度。每月對運行病歷和歸檔病歷進行檢查,甲級病歷率分別上升0.45%和0.72%,本院各臨床科室病歷書寫質量明顯提高。
4 結論:通過試行,本院醫務人員全員知曉核心制度,全院病歷書寫質量得明顯提高。本流程是我院質控科首創編制。二級醫院管理方法和水平僅適用于同級醫院參考。
參考文獻
[1] 《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國家衛生部醫政司編.(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