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二胎政策的好處范文

二胎政策的好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二胎政策的好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二胎政策的好處

第1篇:二胎政策的好處范文

從丁克到“多寶魚”俱樂部

于小慧現在每天上網,第一件事就是打開一個叫“多寶魚”俱樂部的網頁,看看大家又聊了些什么。這是一個專門討論生二胎的論壇,于小慧喜歡上這里,就是因為這個有趣的名字――多寶魚。在這里,生二胎的媽媽都稱為“二寶媽”,大的孩子叫大寶,小的那個叫小寶,偶爾還會有“三寶媽”出現。

根據市人口計生委的統計,上海現在每年新出生人口中的計劃內二胎生育數量逐年增多,2005年為2910人,2006年3177人,2007年達到3934人。考慮到還有非計劃內的二胎生育,實際的數量超過這些數字。

于小慧今年30歲,老公比她小兩歲,兩人都是獨生子女。2007年結婚的時候,他們就聽說了上海推出的“生二胎”政策――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妻可以生兩個孩子。小慧開玩笑地說:“以后我們就生兩個。”于小慧是小學老師,一直很喜歡小孩,她覺得一個小孩實在太孤單了,如果能有兄弟姐妹的話,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小慧的老公是做生意的,家里的經濟條件不錯,他也很贊同老婆的想法。現在,女兒已經28個月了,小慧順利地懷了第二胎。

30歲當兩個孩子的媽媽,3年里生兩個,這種情況在30年前算不上什么,在內地一些經濟落后的農村地區也算不上什么,但是在上海這個大城市里,于小慧的情況就變得有些特殊了。是讓人羨慕多一點,還是讓人不可思議多一點?

論壇里常有人發帖問:“奇怪,為什么會有人想生二胎?”有的人還提出了在上海不生二胎的20條理由。比如,“生孩子實在太疼了,打死我也不想再遭罪”、“一個小孩都帶不過來,已經精疲力竭了”、“現在已經不能指望養兒防老了,所以還是趁年輕,少生孩子多賺錢”、“我已經生了一個兒子了,100萬沒有了,可不想再生了”……在他們認為,生二胎的人都是腦子有問題,吃飽了沒事干,不求上進的,或者是因為第一胎生了個女兒,特別想生兒子的。

大家有這種觀點很正常,因為這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執行計劃生育的政策,“只生一個好”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而且,現在養孩子的費用越來越高,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刊發了一份調研報告,稱根據對上海市徐匯區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父母養大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萬元。上世紀90年代后期,很多大城市開始流行丁克家庭,這些夫妻學歷高、收入高,還是堅決不要孩子,能說出許許多多不生育的理由。去年,在一個關于上海白領女性的生育調查中,有14.3%明確表示不打算要孩子,還有25.3%的白領認為婚后要不要孩子無所謂,明確打算要孩子的白領中,近九成也表示“現在不急于要”。

有人想生兩個,苦于政策不允許;有人可以生兩個,但是一個都不要。這就是圍城現象。二寶媽們常在網上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她們不是人人都像于小慧這么幸運,有很多是計劃外的生二胎,孩子領不上準生證,報不上戶口,除非是交罰款。罰款又稱社會撫養費,按照規定,是上一年家庭年人均收入的6倍,在上海,這個數字少說也得十幾萬。“不是說罰不起,只是覺得這錢太冤枉。”“不能因為父母有兄弟姐妹,所以小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這話說不過去。”“有這個經濟條件撫養兩個孩子的,偏偏不讓我們生;沒這個條件的倒是一個接一個的生,這算什么?”

到底要不要放開“生二胎”的政策?這些年,人口專家也很頭疼。上海從1992年開始,每年的死亡人數都超過出生人數,人口老齡化的程度目前已經接近日本、瑞典等世界人口老齡化最高的國家水平。去年兩會的時候,曾有專家提出放開“生二胎”政策,只要夫妻兩人中有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就可以生二胎,因為一刀切的計劃生育政策在上海實行起來已經有點尷尬了。這兩年,很多進入人口負增長的發達國家,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法國等的政府都是想盡辦法鼓勵年輕人生小孩,以緩解老齡化的現象,但還是很難阻止生育率下降的勢頭。生育觀念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上海人應該趁早應變起來。

一個全職家庭主婦配兩個保姆

在“多寶魚”俱樂部里,大部分的二寶媽是全職的家庭主婦,老公負責賺錢養家,她們在家里帶孩子,這也是公認的比較好的二寶家庭的模式。“畢竟,孩子還是在自己身邊比較親一點。”

藤小姐32歲,原本是一家金融公司的會計,年薪12萬。老公比她大5歲,在一家外企500強公司做銷售經理,年薪30萬。結婚兩年后,他們生了大女兒。這樣的三口之家,算是標準的中產階級家庭。藤小姐說:“我們原本沒想過生二胎,后來老公跳槽到這家外企,接觸了很多老外的家庭,眼紅人家有兒有女,就回來和我商量,要再生一個。”因為不符合生二胎的政策,夫婦倆想了很多的辦法,最后選擇去香港生產,花了10萬多,“相對于罰款來說,這個價格還便宜一點。”

去年年底,藤小姐生了小女兒之后就辭職了,留在家里做家庭主婦。“現在兩個孩子的開銷多大?”她仔細算了一下說:“差不多每個5000元。”小的每月固定支出是奶粉和尿片,3000多元;大的現在上幼兒園早教班了,每月學費1200元,再加上一些不固定的衣服玩具等等,以及家里兩個保姆的工資。藤小姐現在請了個兩個保姆,一個負責做家務,一個負責帶大寶。

“生得起,也要養得起。”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像藤小姐這樣的一個四口之家,初算下來,每月的家庭支出得2萬元。雖然在采訪中,很多二寶媽對經濟的問題都有比較一致的回答:“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養法。”她們認為說,多一個孩子就成本來說,也許會增加一點,但不會倍翻,因為像衣服、搖籃、嬰兒車、嬰兒床、玩具等等,基本上都是可以再利用的。有的二寶媽甚至說,想再生一個的理由就是為了節約資源,因為現在小孩子的東西太貴了,一輛童車兩千塊,一個小床一千塊,沒多少時間就不能用了,實在太可惜。她們說的是有理,可這些僅限于孩子小時候的生活開銷。我們都知道,孩子最大頭的開銷是在長大后的學費、醫費、結婚費等方面……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上的準備,大家是不敢輕易生二胎的。相對來說,生二胎的家庭都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有房無貸、有車,是最基本的配備。

家庭主婦不好當,要放棄很多個人的時間,放棄自己的工作,放棄自己的愛好等等。藤小姐說,現在最累的就是晚上,哄兩個小孩子睡覺。“大寶睡小床,小寶擠在我們夫妻中間,晚上一會要給小寶喂奶,一會要給大寶蓋被子,如果有一個哭了,趕緊得抱走,否則就要吵醒第二個。”一夜都很折騰!如果遇上有哪個孩子生病了,那就更累了,“小朋友抵抗力差,而且他們總在一起,相互傳染的機會很高,所以一定要把她們隔離開。”

好在現在是網絡時代,有了網絡什么都有了。二寶家庭的經濟條件好,家庭主婦們也不會虧待自己,該請保姆的請保姆,該瘦身的瘦身,該買衣服的買衣服,看看,在“多寶魚”俱樂部里有那么多二寶媽們在聊天,她們聊天的話題并不僅僅是育兒經,還有到哪里去做臉,到哪里去買衣服,到哪里去旅游等等……這種生活還是挺讓人羨慕的。

“雙獨”家庭的“4+2+2”新模式

飛揚是“多寶魚”俱樂部里年紀最小的一位,今年27歲,“飛揚”是她的網名,因為大兒子叫飛飛,小兒子叫揚揚。采訪她的那天,正好趕上她要去參加老公的同學的婚禮。她穿著一套水藍色的小禮服,腳踩5厘米的高跟鞋,身材纖細高挑,真的是神采飛揚,完全看不出是生過兩個孩子的女人。飛揚說:“這就是早生的好處,身材恢復了快。”

飛揚大學一畢業就結婚了,老公是高中同學,戀愛了4年,“當時是意外懷孕,既然有了孩子,只能早點結婚。”大寶3歲的時候,她又生了小寶,“主要是因為父母的強烈要求,因為大寶一直是我父母帶,所以公婆有點不高興,他們也想帶孫子。我和老公想了想覺得也不錯,反正有人帶嘛,趁著年輕就再生一個。” 現在大寶已經上幼兒園,小寶一歲半,馬上也要上幼兒園,“一個在我父母家,一個在公婆家。”平時周一到周五,飛揚和老公也不做飯,輪流去父母家吃飯,順便看看兒子們,等到周末有空的時候再把兩個孩子接回家,來個大團圓。在經濟方面,小夫妻也不用擔心,兒子們平時的生活開銷都由父母承擔,他們每月只要支付大寶的幼兒園學費,以及周末時帶兩個孩子出去玩的費用,算下來就3000多元。

飛揚和老公都是80后的獨生子女,這兩年,隨著獨生子女進入生育高峰,很多像他們這樣的“雙獨家庭”也在考慮是不是要生二胎。市人口計生委曾對4800名20~30歲的成年獨生子女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上海市成年獨生子女的生育意愿正在提高,半數的受訪者表示想“生二胎”。但是,想歸想,實踐的人不多……這應該是和年輕人目前承受的壓力有關,如今,一提到80后的獨生子女就讓人想到“房奴”、“剩女”、“卡奴”、“月光族”……他們在經濟上難獨立,生活上也難獨立,大部分人還是感嘆:“一個也生不起,不想變成‘孩奴’。”

很多人羨慕飛揚,說她好福氣,生了孩子又不用自己帶,真是瀟灑。顯然,這一切全是父母的功勞。調查顯示,相較60后、70后的人生二胎,80后的人生二胎,更多的是受父母的影響。有的父母甚至會說:“你們生,我們負責養。” 這就是獨生子女的優勢,大家都說現在是“4+2+1”的家庭模式,對4位中老年的家長來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的話,多加一個也無妨。

也有人說這是啃老,自己都管不好自己,還要生兩個,那是不負責任,給老人增加負擔。但現實的國情就是如此,在中國社會,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聯系就是如此的緊密,不管你是生一個,還是生兩個,都得靠父母帶。父母忙不過來,不方便的,經濟條件一般的,那就帶一個;父母有空,經濟條件又好的,那就帶兩個。

從家庭人口結構的角度來說,專家也建議“4+2+2”的模式。因為如果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只生一個孩子的話,將來等他們老了,這個孩子要面臨需要照顧2位低齡老人以及4位高齡老人的重擔。但如果獨生子女能生育2個孩子,將來他們老了就可以有2個孩子照顧,他們的父母則有2個孫輩照顧。在家庭里,老人有老伴、子女等互相照顧,可以減輕未來社會的養老負擔。

一邊給女兒喂奶,一邊管兒子功課

蔣云做夢也想不到,35歲的她現在一邊要給6個月的女兒喂奶,一邊要管7歲兒子的功課,這一切都是因為去年那次意外的懷孕。“老公知道我懷孕之后高興了不得了,一定要這個孩子。” 有人說,一個家庭是不是會生第二胎關鍵看男人,女人到了生兒育女的年紀自然母性大發,十之八九都喜歡小孩,但是男人比較理性,如果他真的喜歡小孩,就會考慮成熟了,再生下來。

俗話說的好,一子一女湊成個“好”字,人生也完美了。可是兩個孩子帶來的麻煩真是不少,“不光是經濟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以前,也有人提醒過蔣云,說現在養一個孩子就不容易,把所有的愛給他都不夠,為什么還想養兩個呢?蔣云的回答是:“母愛是無窮盡的,分給兩個孩子是每人一份,不會變成每人半份。”這話說得很對,但是再想想,愛無窮盡,精力有窮盡!一天只有24小時,分給這個多一點,就會分給另一個少一點,這樣到了孩子的眼里就是父母偏心。就好像最近,兒子的老師說他成績下降了,蔣云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忽視了兒子,原本應該每天給他默生字的,可現在因為要照顧小的,她沒那么多時間。現在只希望,老公的工作能少一點,盡量多抽點時間陪兒子。

獨生子女政策實行了幾十年,最大的好處就是簡化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父母的一份愛給了一個小孩,一份財產也給一個小孩,這避免了很多的矛盾和紛爭。現在,二寶家庭里又出現了兩個孩子,他們在一起時,難免會有爭分吃醋的時候,小的時候爭媽媽,爭玩具,爭衣服,長大了要比學習成績,比工作比掙錢,甚至比男(女)朋友,比得到的父母的財產……家長們該如何引導和協調他們之間的關系,這是一個大難題。

值得欣慰的是,小朋友之間雖然會爭風吃醋,但是手足之情始終是一種天性。在家里,大寶可能會和小寶吵架……可是到了外面,他們總是一伙的,大的一定會好好保護小的。就好像藤小姐家的大寶,每次看到媽媽給妹妹喂奶,她就不高興,會撲過來說:“這是我的媽呀。”但若一轉眼,有人想抱妹妹的話,她馬上要跳起來說:“這是我們家的妹妹。”那副樣子可愛極了。蔣云的兒子現在也時常擺出一副大哥哥的架勢,逢人便夸自己的妹妹可愛,還說將來要去參加妹妹的家長會。這讓我們想起了美國電視劇《成長的煩惱》,西弗爾一家兄妹四人每天在家里鬧得不可開交,但是到了緊要關頭,他們都會互相幫助。如邁克聽到別人亂傳妹妹卡蘿爾的是非,他會和一個班的男生打架。這就是親密無間的手足之情,也是二寶媽們最初的理想,給自己的寶貝一個親人。

第2篇:二胎政策的好處范文

近日,女網友“滴答”曬出自己和老公寫的一份讓人“笑中帶淚”的《保證書》并迅速引發熱議。這是應年僅八歲半的女兒要求寫的,《保證書》上她和老公向女兒保證:“我保證永遠第一喜歡我家大寶。”女兒在下面簽字“可以!”然后女兒、父母雙方簽名,寫保證日期。據當事人介紹,跟女兒說想給她要個弟弟或妹妹后,女兒一下子接受不了,很反對,怕家里突然再多一個孩子,爸爸媽媽就不愛她了,于是要給她寫個《保證書》。

這不是個例,近來媒體還曝出一系列父母想要生二胎,遭老大強烈反對的新聞。《沈陽晚報》就報道過沈陽鐵西區李女士自從有了二胎,大女兒賴在奶奶家半年不肯回家,竟還改口奶奶為媽媽。如何讓姐姐接受弟弟,現如今成了李女士一家最大的難題。如此看來,生“二孩”對許多人而言或許真的需要勇氣。

2014年11月5日,國家衛計委綜合監督局監察專員趙延配在新聞會上稱,符合條件的1100萬對夫婦中,只有6%申請了二胎生育許可證。此前,有人預計將會有一兩百萬對夫婦會借機生育二胎,但目前遞交申請的夫妻數量僅70萬對,與此前官方提出的每年約200萬對夫妻提交申請的預期差距較大。政府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數十年,到頭來人們驚訝地發現并沒有多少人愿意享受新的生育自由。

添丁不只是添雙筷子

“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已滿一年,面對申請二胎人數預期與現實的差距,人們不禁要問,政策放開,為何不生?有媒體隨機采訪了多名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青年人,發現多數人對這一政策表示歡迎。但出于現實的考慮,許多人表示不愿生、不敢生,還有“出去生”的意愿。

不愿生。公民不愿生育致使人口下降的狀況,在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很普遍,如歐洲各國及俄羅斯,東亞的韓國、新加坡及臺灣地區,政府補貼鼓勵生育也扭轉不了人口數量降低的大趨勢。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2年的《人口報告》,享受高度現代化生活的日本青年人,有20%將終生不婚不嫁,低生育率將導致日本人口減少三分之一,50年后全國僅有8千多萬人。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現代化、城市化進程正在加速,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也在急速改變。《二十年城鄉居民生育意愿變遷研究》發現,城市居民的理想子女數呈現出隨年展而逐漸下降的趨勢,在上世紀80年代是以1、2孩為主,90年代以后則是以1孩為主。根據2010年的統計,北京育齡男女中約有10%選擇不要孩子,而廣州、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中已經有60萬個“丁克”家庭。而這些城市人群正是“單獨二孩”政策的主要適用對象。

“一個孩子就已經夠操心的了,懷孕開始后就要全家總動員,定期的孕檢、產檢更是讓人疲于奔命。孩子出生之后,要全身心照看孩子,生病后忙著跑醫院、找大夫,心力交瘁。”李先生說,“有一個女兒已經足夠了,我們這一代人就是獨生子女,也過得很好。”據他介紹,他身邊的許多朋友都選擇做“丁克”,過二人世界。

不敢生。生活壓力大,生活成本高,入園難、上學難,現實中的種種困難,讓很多父母,尤其是80后父母,想要“二孩”不容易,而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中,這些問題尤為突出。有調查顯示,育兒成本過高已經成為一線城市單獨家庭生育二胎的最大顧慮。

“生”相對容易得多,“育”則是一個漫長的路程。社會學家徐安琪的調研報告《孩子的經濟成本:轉型期的結構變化和優化》顯示,從直接經濟成本看,10年前的上海,一個0-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達到25萬元;若子女上大學再讀研,則高達48萬元。10年后的今天,撫養成本無疑更高。也就是說,對大部分中國家庭,生二胎是一個十足的經濟考驗。也有媒體調查顯示,育兒費用已經成為家庭第二大支出,占家庭全部支出的24%,僅次于家庭日常生活支出。而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家庭,在育兒方面的投入明顯高于全國其他城市,其中上海家庭育兒投入高居首位,約3%的上海家庭每月在育兒上的投入超過5000元,一年就高達6萬元。

目前教育投入是學齡前兒童的主要投入,80%的公立幼兒園平均每月費用在2000元以下,私立幼兒園則明顯偏高,24%的私立幼兒園費用每月需2000-3000元,有的甚至超過5000元。除此之外,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還為孩子選擇了各種各樣的課外培訓班。很多家長表示,其他小孩都學這樣那樣的,我不可能讓我的小孩什么都不學,不要讓小孩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二胎是個奢侈品,不是人人都能消費得起。

窮人“生不起”,富人“出去生”。大陸一部分富人都有這種觀念:“要么選擇不生,要么以更好的方法生”。按理說,“單獨二孩”政策的受益人群應該主要是包括家庭條件較好的獨生子女以及城市公務員在內的受計生政策管控最為嚴格的中產階級群體,他們又是對育兒質量和生活品質尤為關注和在意的群體。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曾引起了大眾對“翻墻生子”的熱議,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對國內現階段的公共服務或生活環境不滿。據《安聯全球財富報告》的計算,2012年中國中產階級的數量已增加到4.13億。僅2012年一年,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增長了將近1.4億人,中國占了最大份額)。經濟上的獨立又給了中產階級更多的選擇,比如赴美產子。2013年9月,《全美月子中心行業白皮書暨美國月子中心產業發展調研報告》顯示:2008年,大陸赴美生子的人數達到4200人;2012年,超過了1萬人。二胎媽媽的另一個聚集地——香港,來港產子的數量也在10年間以50倍的速度飆升——2001年,香港“雙非”新生兒僅有600余名;2011年這一數字飆升至17萬。另據香港《大公報》報道,赴港產子的內地孕婦中,超過六成是生二胎。

消除“后顧之憂”是關鍵

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的好處顯而易見,在“只生一個好”的計生政策下,不只是父母心疼子女太孤單,獨生子女這一龐大群體的性格特征也為人關注。美國《科學》雜志刊登的一份調查報告稱,1979年后出生的中國獨生子女“互信程度較低、更傾向于規避風險、情緒上更為悲觀”。報告稱,這將對中國產生廣泛的社會和經濟影響。

空巢老人缺少精神關愛,則是“一胎政策”下的衍生課題。家庭養老一向是中國人傳統的養老模式,隨著父輩們逐漸邁入老年,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然面臨贍養老人的壓力,而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些獨生子女無力也無暇照顧老人,已是無法回避的社會問題。如今“單獨二孩”真的來了,民眾反應卻很冷淡。

第3篇:二胎政策的好處范文

[關鍵詞] 本地早孕建卡率;孕婦年齡;胎次;戶籍;宣教程度;告知書

[中圖分類號] R1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02-148-03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rate of teenage pregnancy Jianka

WANG Chunqin

Department of Women's Health, Haian County Qutang Tow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Haian 226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maternal system, to reduce maternal and perinatal morbidity rates, mortality rate, and prevent birth defec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bstetrics. Methods In 2011, 2012, 2013, my town for 3 years in Weibo software according to maternal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f current place of residence were queryed. The Jianka factors of age, maternal history and Household register were analyzed. Results Nearly three years, the rate of teenage pregnancy Jianka both have greatly improved on the previous year. Pregnant women 20 to 30 pregnancy Jianka rate was relatively high,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after pregnancy Jianka rates have declined, but more than 35 years old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pregnancy Jianka rate has risen again. Increased maternal history of pregnancy Jianka rate decline. The population of permanent residents of the pregnancy Jianka rate was higher tha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first pregnancy Jianka rate higher than that of second and third child. Conclusion Through the efforts of multi-channel and multi-sectoral, pregnancy Jianka rate can be improved.

[Key words] Local pregnancy Jianka rate; Pregnant women age; Times; Household register; Floating population education degree; Bulletin

妊娠12周末以前稱之為早期妊娠[1],孕早期是胚胎、胎兒分化發育的重要階段,早建卡、早保健是優生優育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對2011年、2012年、2013年我鎮產婦按現居地早孕建卡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干預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微博軟件中按產婦綜合信息――現居地查詢我鎮近三年產婦早孕建卡情況,其中2011年426例,2012年488例,2013年468例。

1.2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查詢所得的數據采用SPSS11.5系統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3年早孕建卡率的比較

每年均較上年大輻度的提高。2011年426例中170,早孕建卡率39.90%;2012年488例中273例,早孕建卡率55.94%;2013年468例中304例,早孕建卡率64.96%。見表1。

表1 3年早孕建卡率的比較[n(%)]

時間 n 早孕建卡

2011年 426 170(39.90)

2012年 488 273(55.94)

2013年 468 304(64.96)

自2011年起為我縣為育齡婦女印發告知書,告知書上宣傳我縣眾多優生優育惠民政策。早孕(孕12周以前)到醫院首次檢查享受包括血常規、血型、尿常規、肝腎功能、乙肝兩對半、血糖、白帶常規、梅毒檢測、艾滋病檢測等檢查項目。我所積極響應此項惠民政策,首先社區服務站加大力度宣傳,其次要求轄區醫院早孕免費檢查項目要保質保量,使早孕建卡率有很大的提高。

2.2 孕建卡與年齡的關系

2013年468例產婦中304例本地早孕建卡,按孕婦年齡分為35歲,研究每個年齡組的產婦及早孕建卡情況,25~29歲的孕婦早孕建卡率明顯高于其他,隨孕婦年齡增加,早孕建卡率卻下降。>35歲高齡孕婦,早孕建卡率又有所升高。見表2。

表2 各年齡早孕建卡的差別

年齡(歲) n 早孕建卡[n(%)]

20~24 83 45(54.21)

25~29 294 208(70.75)

30~35 57 31(54.38)

>35 29 18(62.07)

2.3 早孕建卡與戶籍的關系

2013年468例產婦中,常住人口366例,早孕建卡260例,早孕建卡率71.04%,流動人口102例,早孕建卡44例,早孕建卡率43.14%。常住人口的早孕建卡率高于流動人口近30個百分點。

2.4 早孕建卡與胎次的關系

468例孕婦中,第一胎332例,早孕建卡229例,早孕建卡率68.98%;第二胎122例,早孕建卡67例,早孕建卡率54.92%,第三胎及以上14例,早孕建卡8例,早孕建卡率57.12%。由于種種原因,胎次的增加,對懷孕的重視程度卻下降。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放寬,早孕建卡率又將面臨新的挑戰。

3 討論

圍生醫學的目標,不僅要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的死亡率,而且要降低母兒病率及遠期致殘率[2]要達到該目標,孕婦必須早孕建卡。早孕建卡率按要求需達99.00%,2013年本鎮本地早孕建卡率僅達64.96%,與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原因之一是CPU卡未大范圍的流通。另外孕婦的年齡,胎次,人員的流動性,孕前[3]孕早期接受優生優育宣教程度以及優惠政策的知曉程度等也直接影響了早孕建卡率。從開展優惠政策3年來得知早孕建卡率是可以提高,加大為早期孕婦提供了多項優惠政策宣傳,最好免費早孕建卡。首先領結婚證時發放告知書宣傳我縣的優惠政策。其次社區服務站加大力度宣傳,開設宣傳欄、宣傳資料、結合葉酸發放的摸底調查等形式,讓人們真正了解到早孕建卡的必要性及科學性;再其次要求轄區醫院早孕免費檢查項目要保質保量,早孕建卡的婦幼保健人員對孕婦測體重,身高算出孕前體質指數,根據體質指數指導孕婦合理膳食[4]。預算出孕期合理增重[5]。盡可能避免巨大兒和低體重兒。對孕婦進行心理衛生指導。指導孕婦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的物質。指導孕婦定期產檢和參加我院舉辦的孕婦學校。同時為他們制定個性化的產前保健計劃,通過合理檢查,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理妊娠合并癥[6]篩選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婦,并加強監管,保護母兒健康,減少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產科質量。因此我們經常與民政部門和計劃生育部門聯系。了解新婚對象,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開展圍婚期孕婦和家屬的健康教育,早建卡,早監護、早篩查,辦好孕婦學校,提高育齡婦女的孕前,產前認知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孕婦高危因素的重要手段[7]。

本研究結果表明本地早孕建卡率占產婦總人數的64.96%,其不滿意因素如下。

(1)從各年齡段早孕建卡率中可以發現

(2)從胎次早孕建卡率可以看出,第一胎早孕建卡率遠超過第二胎14個百分點。也就是第一胎的受重視程度普便較二胎高。但第二胎優生優育的風險率,母嬰并發癥卻比第一胎高的多。再加上今年單獨二胎政策的放寬,早孕建卡率將面臨新挑戰。我鎮衛生所與計生部門聯手,將符合生育二胎的人員名單發放給村醫生與婦女主任,主動上門發放告知書,宣傳我縣的優生優育的優惠政策,早孕建卡的好處。加強早孕期建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

(3)從流動人口的早孕建卡率較常住人口低約30個百分點。流動人口孕期保健工作一直是孕產婦系統管理中重點和難點[9],相對于常住人口,流動人口孕產婦具有低早孕建冊率,低系統管理等特點[10]。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吸納了大量外來人口,這些人群中的孕產婦由于文化程度較低,不了解孕期保健的重要性,又由于她們的職業、生活及經濟的不穩定,使她們不愿接受產前檢查。流動人口孕產婦未建冊原因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經濟承受能力[11]。加強流動人口的管理,加強多部門聯動,推進社區衛生網格化管理[12]在流動人口密集的地方宣傳我縣優生優育的優惠政策。開展講座與咨詢。這也是不錯的舉措。

(4)保健人員在開展早孕保健工作中認識和宣傳不夠。部分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不強,工作缺乏主動性,認為早孕建卡與否和他們關系不大。以至,孕婦第一次化驗尿HCG,或門診咨詢時,他們未做好早孕建卡的宣傳,失去了早孕建卡的機會。部分孕婦對保健人員的指導理解有誤,三個月建卡,以為只有足3個月才可以建卡[13]。婦幼保健人員要從3個月建卡現在改為一旦確診懷孕就建卡,早孕建卡是越早越好。

總之,孕婦的文化水平、經濟狀況、醫療衛生條件、年齡、胎次、流動性、 接受告知書優生優育宣傳的程度,等均直接影響早孕建卡率。加強優生優育宣教 ,加強惠民政策的宣傳,加強流動人口的管理,加強醫務人員的考核,提高育齡婦女保健意識,從孕前保健開始,是提高早孕建卡率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3.

[2] 黃斌,劉志紅,樊尚榮,等.1850例孕婦建卡狀況分析及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04,19(2):16-17.

[3] 高苒.孕婦1012例建卡情況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6,1(1):112-113.

[4] 徐海耿,毛亞飛,顧雷君,等.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加對妊娠并發癥及新生兒出生體重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4):18-20.

[5] Elisabet F.Energyrequirements during pregnancy:old questions and new findings[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04,79(6):933-934.

[6] 楊松靜,郭瑞瑩.600例早中孕期高危妊娠管理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6,14(9):74-75.

[7] 熊永芳,羅康燕.健康教育在圍產期護理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0,15(12):750-751.

[8] 盧加紅,潘德晟,劉媚.影響農村邊遠山區孕產婦系統管理的因素[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5):3517.

[9] 沈汝,鄧小虹,楊惠娟,等.北京市流動人口孕產婦系統管理研究[J].K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11):771-774.

[10] 陳莉萍,汪錢華,顧海萍.外來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管理的特點及對策[J].上海預防醫學雜志,2011,23(8):393-394.

[11] 毛美麗,朱昊平,莊嬋娟,等.閔行區浦江社區流動人口孕期保健得用調查[J].社區衛生保健,2011,10(2):145-147.

[12] 褚瑞峰,劉傳勇,榻春玲,等.海珠區降低外來人口孕產婦死亡社區管理模式初現成效[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4):173-175.

第4篇:二胎政策的好處范文

多年來,農村計劃生育工作被稱為“天下第一難”。

為了不被“一票否決”,鄉鎮干部們絞盡腦汁,搞起了“人盯人”式的聯防責任區,一人超生,眾人受罰。為防止育齡婦女有孕,還強迫她們每季度做一次婦檢。對這些不盡人情的管理方式,群眾很厭煩。

能不能走出一條新路子,變行政手段為自我管理?為此,南川區(原南川市)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1998年,南川區在石墻、鐵村、三泉等鄉鎮開始實施“誠信計生”。即育齡婦女在互相信任的前提下,通過“雙向選擇”,由5名至10名左右的育齡夫婦自愿組建計生誠信小組,通過競爭產生誠信小組長,各小組成員在《誠信書》上簽字,從而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機制。

經過6年探索后,南川區在誠信小組的基礎上,又開通了綠色通道:凡參加誠信小組的村民憑誠信卡就能享受到種養大戶補助、子女升學獎勵、已婚育齡婦女終身免檢、免費保健以及就醫、濟災等系列優惠政策。誰要是違背承諾,除了接受相應處罰外,還會被小組“掃地出門”,所有優惠政策也庚即取消。

實行“誠信計生”對育齡婦女來說,到底有什么好處呢?

“以前一年四次婦檢,只要是婦檢日,不管是‘雙搶’或‘秋收’,雷打不動,去晚了還要罰款。自從加入誠信小組,什么時候去婦檢由我們說了算!”石墻鎮石鵝村的張友玉高興地說。

“誠信計生”的推廣,最高興的還是南川區外出打工的兩萬余名育齡婦女。不久前,遠在新疆打工的育齡婦女王春秀從電話中得知再也不用每季度寄婦檢證明回家的消息時竟高興得哭了。

原來,以前在外的打工嫂們每季度必須按時寄回婦檢證明,不然家里就要被罰款。推行“誠信計生”后,打工嫂們多久寄回一次婦檢證明由誠信小組成員自己說了算。

可別小看這小小的一改,卻為育齡婦女們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支:過去,南川區12萬育齡婦女一年要婦檢4次,大家講誠信后,一年只需婦檢2次,減少了2個婦檢日的誤工,加上往返的車費等開支,直接為育齡婦女年節省開支300多萬元。外出打工的2萬余名育齡婦女,每年寄回的婦檢證明平均減少了2次,年節省費用200多萬元。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誠信計生”,育齡婦女的生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人與人之間也由原來的“你盯我防”變為“互助互利”。

南平鎮后山村是南川區惟一的少數民族聚居點,按政策規定可以生育二胎。該村10名育齡婦女自愿組成誠信小組后,組長陶大蘭經常向成員講解少生孩子致富快的道理,在她的教育幫助下,有3名育齡婦女自愿放棄了生二胎的指標。

石墻鎮石洞村誠信小組長陳清年養豬收入上萬元,在她的幫助帶動下,小組成員何小芬、李志敏、趙中碧、陳琴每家已出欄肥豬4頭,戶平增收4000多元。

實行“誠信計生”,既解放了育齡婦女,又解放了鄉鎮干部。

石連、木涼等鄉鎮推行“誠信計生”后,鄉鎮計生服務站改“坐等”為“上門”,每年進村入戶向育齡夫婦提供一至二次生殖健康服務。群眾高興地說,過去看到這些人來我們就喚狗咬他們,如今卻煮荷包蛋慰勞他們。

大批鄉鎮干部從計劃生育工作中解脫出來后,主要精力放到了幫助群眾脫貧致富上。

實行“誠信計生”已經7年多的鐵村鄉黨委、政府大力發展黃姜產業,種植生姜1500畝,建設生姜加工廠,年實現產值1350多萬元,農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

第5篇:二胎政策的好處范文

我叫鐘艷,是**市**鎮**村的中心戶長。很高興能有機會與在座的各位朋友共同探討婚育新風問題。

翻開歷史的畫卷,婚育猶如一幅圖畫,向人們講述著關于人類起源、繁衍后代的美麗傳說。然而,“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陰影成為畫卷中的敗筆。“有兒不愁家貧、不孝無后最大”的封建禮教思想一直侵蝕著人們的思想,直到現代,“唯男子才能傳宗接代”、“女人只能圍著鍋臺轉”的思想仍然濤聲依舊。就拿我來說吧,1993年,我與本村的農民張鳳山相知結為姻緣。婚后,我們互敬互愛,一年后,我生下一個可愛的小女兒。孩子出世,對于初為人母的我真是欣喜無比,一向不善言辭丈夫也歡實起來,初為人父的喜悅寫在臉上。可我們哪里知道,對于觀念陳舊的公婆來說,孫女的降生猶如一塊石頭砸在他們的心上:滿心歡喜等著抱孫子的公公見到孫女一甩衣袖轉身而去面帶失望的婆婆把臉一扭離開了產房,我的心真象是啞巴吃了黃蓮--有苦說不出來啊!望著剛剛落地就遭冷落的女兒,我的眼淚象斷了線的珠子噼嚦啪啦往下掉。丈夫一個勁兒安慰我:老人守舊是正常的,等孩子會喊爺爺、奶奶就好了。聽著丈夫一席話,我的心多少有些安慰。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孩子4歲了,每天都跟在爺爺奶奶身后甜甜地喊著爺爺奶奶。這樣一來,公公婆婆的態度多少有些轉變。一次,婆婆拉著我的手說:“按國家政策規定,咱還可以生第二胎。往后,孩子我給你帶,你再生一個,咋說也不能讓咱張家斷了后,將來連個接戶口本的都沒有。”我開始給婆婆講道理,同時也談到自己是中心戶長,要以身作則。沒成想,工作沒做成婆婆反而對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答應生二胎,就再不準我當中心戶長。這以后,只要我一出門婆婆就開始摔盆摔碗,說些指桑罵槐的話,弄得我進退兩難。有時婆婆也對著我哭天抹淚:“咱們張家三代單傳,可不能在咱這輩斷了香火呀!”,望著勞累一生、滿頭白發的公婆,我的心也碎了。就在我極度痛苦矛盾的時候,我們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新風尚象春風般吹進每個家庭。一時間,學習報告會、演講賽、宣傳品入戶等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不斷展開。我認準這是個大好機會,便多次鼓動公公婆婆到村人口學校去看一看、聽一聽,他們抱著好奇的心態去了。這一去可讓他們大開了眼界:在那里,公公婆婆第一次聽到了“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后人”、“少生孩子快致富”等新名詞,他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震動,思想開始轉化。我和丈夫趁熱打鐵,抓緊做思想工作,列舉村里為生兒子造成孩子多、生活痛若和貧困的實例,說明重男輕女的害處,耐心細致地宣傳“生男生女一樣好、依靠致富能養老”的新思想,并把我們倆人商定的發家致富規劃講給老人聽,激動起公公婆婆追求美好、富裕生活的愿望。鎮計生辦的同志得知我家的情況后,也主動上門來做工作,給公公婆婆吃“小灶”,苦口婆心的談國策、講道理。功夫不負有心人,公公婆婆終于轉變了認識,支持我們只生一個,把精力集中在培養女兒和發家致富上來。公公深情地說:“以前我們老倆口真是老糊涂了,現在得抓緊時機發家致富。”婦女主任宮秀芝還多次到我家幫助研究適合我家特點的致富項目。由于我家耕地少,勞動力相對過剩,最適合搞個體經營,在村委會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就建起了豆腐坊。由于我們講求信譽、注重質量,所以全村人都愿意買我家豆腐,生意逐漸地紅火起來。為了進一步擴大經營規劃,向更富裕的目標邁進,去年年初,我們又圍繞著小豆腐坊做起了大文章,搞起了以豆制品加工為主、養殖為輔的系列化家庭經濟:建成了大型的標準化豬舍,發展直線育肥科學養豬。現在已出欄了168頭肥豬,出售了89頭仔豬,僅養豬和豆腐加工兩項就收入4萬元,跨入了小康行列。在繁忙的勞動之余,我與丈夫更加強了對女兒的培養教育。女兒天資聰穎,活潑可愛,能歌善舞,還會講故事,對爺爺奶奶更是格外關心。一次婆婆感冒躺在床上,女兒給奶奶端水、唱歌、還不時用白嫩的小手發不發燒,婆婆感動的一把摟過孫女,一種欣慰的滿足感蕩漾在她的臉上。現在我們一家人和和美美、勤勞致富,日子越過越紅火。公公婆婆高興得逢人就講:“俺現在可想通了,生男生女一樣好,依靠致富能養老。”每當聽到公公、婆婆那發自內心的笑聲,看到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情景,我的心里真是比吃了蜜還甜。

第6篇:二胎政策的好處范文

當前,我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已經有所突破,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但人口多、底子薄、資源有限仍是我國的基本的國情,這決定了堅持計劃生育是一項長期的政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開創計劃生育工作的新局面,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1 低生育態勢再次有所反彈

多年來,各級黨委政府一直將控制生育數量作為計劃生育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近幾年來,我國在農村施行了多項惠農惠民惠村政策,人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也不斷地提高,農村團場處于生育年齡段的女性家庭負擔不重,相對生育及撫養孩子的成本降低,同時,長效節育措施知情選擇政策的實施,造成過去只想生育一胎的家庭,現在要求生育二胎,這是引起低生育水彈、態勢再次抬高的主要原因;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目前又趕上生育高峰期,在20世紀80~90年代出生者,現在到了生育的年齡段,家庭夫婦都很想再生二胎。

2 計劃生育在模式上轉型太快

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策,主要是抓好基層農村的計生工作。我國的計生工作經歷了幾十年的實踐和探索,已經改變了過去主要靠行政管理的模式,現在正向村民自治、依法辦事、優質服務的工作方式轉變。計生工作者和針對對象沒有改變,還是計生干部和村民百姓。無論是干部還是群眾,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和推進都要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這也就是當前部分人認為計劃生育政策放寬了,可以不管了的原因。

3 隊伍建設不穩定

計劃生育工作面廣,內容復雜,做人的工作沒有一支強有力的工作隊伍是不行的。當前從事計生工作的人員責任無限大,權力無限小。

4 計劃生育工作手段不再強硬

現在搞計劃生育工作手段有所弱化,不再像以前一律采取強制手段嚴格控制生育的數量,替之為采用依法行政,為計生對象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鄉(鎮)及社區不再具有獨立執法的主體資格,在執行計生工作時要求采用說服教育、政策解釋。而出現逃避計生管理或對抗計生工作的現象,就沒有相應的對策。例如:有的對象利用家庭老、弱、病、殘人來威協,利用社會渣子來干擾,引起不明真象群眾聚會,在各地舉不勝舉。這些人以一帶十,從而造成整個計劃生育工作處于被動局面。

5 人口流動加大了管理的難度

目前,做好計劃生育工作,流動人口的管理是重中之重,也是大老難問題。這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①沒有結婚的青年難于管理。近年來,打工經濟熱俏城鄉,青年男女下學后外出打工的比例高達80%,務工期間,有的青年自由組建了"家庭",返鄉回家時,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外出務工人員流動性大,沒有固定的居所,他們的戶口所在地對他們不能有效地管理;②流動人口計劃外生育不好處理。流動人動地域范圍廣且具有流動性,調研取證或社會撫養費征收難度大。在本地找不到人,取不到證。到外地,又不知道其地址,辦理案件必須2人以上,且成本太大,取證仍然難,往往是花了人力、物力、財力,可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6 社會撫養費征收難度大

對那些生活的確困難的超生對象無法征收到社會撫養費,影響了其他育齡群眾執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

7 計劃生育工作軟件業務太多太雜

幾十年來,"天下第一難"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經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全體計生人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現如今,繁雜的軟件業務占去了計生人員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出生一個小孩,帳、表、卡、冊、單等一大堆,還有其它部門的工作也抓在手中攪成一堆麻團。這對本來素質就不是很高的村干部來說要求就更高了,影響了工作積極性,阻礙了計生工作的順利開展。

8 部門配合協調差

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不是哪一個部門,哪一個人能完成的,它必須由各部門的密切配合,相互協調來完成。尤其是有的醫院在接收產婦時不憑有效證件接待、記錄,也不向當地計生部門及時反饋情況,導致政策外懷孕異地出生。

綜上所述,在經濟發展中,人口因素中存在著急需解決的不利因素。對當前的計劃生育工作帶來了挑戰,也就是說人口和計劃生育形勢更加復雜、任務更加艱巨、工作難度進一步增加。深入開展國策、國情、人口形勢教育,積極倡導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促進人口和計劃生育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導群眾遵紀守法,自覺實行計劃生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鄉茁,王旭. 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深化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工作[J]. 人口學刊,2003,03:63-65.

[2]李合明.關于提高社會撫養費征收到位率的實踐與思考[J]. 人口研究,2003,02:71-73.

[3]華玉超.試論儒家文化對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的影響[J]. 南方人口,2003,01:34-39.

[4]曾毅.實施計劃生育與養老保障一體工程[J]. 人口與計劃生育, 2002,05:19-22.

[5]丁煌. 我國現階段政策執行阻滯及其防治對策的制度分析[J]. 政治學研究,2002,01:28-39.

[6]于學軍,陸杰華,劉鴻雁.計劃生育綜合改革理論與實踐的思考[J]. 人口與計劃生育,2001,04:13-18.

[7]陳滿生. 提高"村為主"工作水平必須把握的幾個重要環節[J]. 人口與計劃生育,2001,04:29-32.

第7篇:二胎政策的好處范文

中嘉(山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建華

新風系統和空氣凈化器是兩個不同的產品,有的人會非常接受。例如,在濟寧某銀行高管的家里,曾經安裝過多臺空氣凈化器,價格最高的達2萬多元。但是效果都不太好,他不太滿意。2014年,偶然的機會該銀行高管來到我的辦公室,他感覺我的辦公室跟他公司一個培訓基地類似,空氣清新。于是,他詢問原因。我就介紹了中嘉新風系統的特點。他當即決定購買安裝了中嘉新風系統。這個案例雖然不代表大多數消費者,但是說明,我們的高端人群是需要新風系統的。我們的市場教育可以從部分消費者開始。

但是安裝上新風和空氣凈化器之后,不會立即就有效果,或者說凈化效果能夠很好地體驗出來。因此,如何讓消費者主動消費,還需要行業和品牌做很多的努力,尤其是市場教育工作。目前市場教育的難點在于空氣含量的數據化。例如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還有,新風系統和空氣凈化器是如何改變室內空氣質量的。例如,安裝了新風系統之后,室內二氧化碳含量是如何改變的。有了這些數據,對消費者來說就非常有說服力,即讓數據說話,讓事實證明。不同的產品單位時間內循環的數字不一樣,產生的效果也不一樣。因此,讓消費者用好的產品,讓數據說話最真實。

北京威能巨欣有限公司新風項目負責人 陳軼

目前大多數消費者關注的都是PM2.5,很少有消費者關注空氣的清新。11月底,北京就進入到了高污染高指數階段。有的家庭安裝了新風之后,仍只是關注室內PM2.5的指數變化。這就說明,我們的宣傳導向出了問題,認為室內只要PM2.5達標,空氣質量就是好的。

推廣新風系統的難點首先是大家要樹立環保和節能的意識。為什么一個做采暖和熱水的德國企業要做新風系統呢?就是因為德國整個社會都非常重視環保和節能,消費者選擇產品的時候肯定就有這個訴求。因為整個社會都有這樣的要求,德國的企業生產的產品也必須圍繞著環保和節能概念而制定策略。新風系統最主要的作用是節能,降低能耗,減少房屋的主動能耗。因此,現在中國消費者認為新風系統只是為了改善空氣,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其實,我們中國社會的意識也在改變,包括中國政府目前在環保和節能方面也是有了很大的進步。例如,2015年,北京政府規定,所有新的建筑使用的壁掛式鍋爐必須是冷凝產品。但是,真正對于能源的消耗,是在使用了冷凝爐之后,如何讓它產生的熱量更好地發揮作用,而不是隨著房屋逐漸滲透到室外去。包括我們在夏季大量使用空調的時候,如何節能,這都是一個輿論導向的問題,需要全社會都要有樹立提升環保和節能的意識。不能說我們只要經濟發展了,我們的GDP能夠趕超歐洲的很多國家,但是我們要在消費的意識上也要有提高,向歐美發達國家看R。

同時,我們的行業要通過各種形式來向社會發聲。例如,在中國家電營銷年會上組織新風和凈化行業的峰會的形式就很好。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個產品,更多的商家接觸在這個行業,讓一部分人帶動一群人,以點帶面。第三,就是從事這個行業的公司或者人,要身體力行,要先自己體驗產品帶來的好處,才能更有說服力,真實地體驗。

杭州鈦合智造有限公司營銷總監理 劉瀅

鈦合智造是一個地處南方的企業。在杭州,消費者對于PM2.5的敏感度并不是很高。因此,我們將產品的推廣重點放在除甲醛上,我們的口號是“看得見的除甲醛”。

現在的消費者不太相信廣告,而是相信效果。因此,體驗式的營銷是做好空氣凈化器市場推廣必須的工作。今天室內的甲醛指數是多少,使用了空氣凈化器一天之后的指數是多少,3天之后的指數是多少,才是對消費者最好的教育和真實的體驗。在所有能夠接觸到目標消費者的地方,讓消費者體驗到、感受到產品給他帶來的好處,我們的市場就一定會穩步提升。

通過近半年的營銷推廣我們發現,家庭裝修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對于健康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只要我們做適當的引導,消費者對于去除甲醛的需求是有的。因此,鈦合智造堅持讓經銷商通過上門檢測的方式,用真實的數據來教育消費者,挖掘消費者需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亞都品牌管理中心總監 崔柏林

亞都在空氣凈化行業已經有三十年的發展歷程,是國內最早從事這個行業的品牌之一。在北京的中關村,能夠做三十年的品牌屈指可數,亞都是其中之一。

做什么生意,你眼里看到的就都是與這個產品有關的。因此,我本人除了讓我身邊所有的家人、朋友安裝使用亞都的產品,還讓與亞都合作的甲方、乙方的公司負責人,都使用了亞都的空氣凈化產品。最近,國家出臺了二胎的政策,很多家庭都開始了二胎規劃,空氣凈化器更成為這些家庭的必備。其實,從健康的角度看,空氣凈化器應該是每個中國家庭都必備的電器產品。

第8篇:二胎政策的好處范文

【關鍵詞】農村 二女戶 計劃生育

【中圖分類號】C9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11-0019-02

1978年,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載入憲法,1981年國家設立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全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政策至今已走過30余年,取得了預期效果,為促進我國和人類的發展與進步做出了貢獻。但隨著計劃生育國策的持續開展,一些問題也逐步的突顯出來。此次調查是基于對九江市修水縣的部分農村二女戶家庭的個案訪談,集中探討農村計生二女戶家庭目前面臨的問題。所謂“計生二女戶”指的是農村符合政策生育兩個女兒,自覺落實絕育措施的家庭。

一、農村二女戶現狀及問題

1.生育觀念總體上較為相似,但有所改變。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男子為載體進行財產繼承和家庭養老,使得大部分二女戶家庭還是有著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思想。朱某,男,49歲,小學文化,大橋鎮朱溪村村民,“當然是想生個兒子的,如果沒有計劃生育,我可能還會生的”;樊某,女,48歲,大學文化,大橋鎮沙灣村村民,“還是想生個男孩的,在那個時代每家每戶都差不多是這樣想的”;樊某,男,28歲,初中文化,大橋鎮沙灣村村民,“當初要是個龍鳳胎就好了,那就不會再生了。現在也沒決定是不是還生一個,看情況吧。”從年齡結構上講,年齡較大的被訪者,生育觀念更趨保守,生育男孩的意愿強烈,年齡較小的生育觀念則更趨開放,生育男孩的意愿減弱但不明顯,生育多個孩子的意愿減弱較為明顯。從知識結構上講,知識水平較高的家庭生育觀念相對更開放。生育政策對知識水平較低的家庭影響不大,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育觀念生育意愿有所改變,政策的影響也隨之加大。農村生活勞作以體力勞動為主,機械和科技較少,男子必然是主要勞動力,這是農村發展的現實需求。再次,農村現行的婚嫁模式是男娶進、女外嫁占絕對主導形式,倒插門的形式會使得男子受人歧視。這些也強化了農村家庭生育男子的意愿。總之,隨著知識水平的提高,農村二女戶家庭生育意愿處在不斷地改變中,生育觀念正朝良性方向發展。

2.收入水平總體相差不大,生活壓力加大。

調查所在地農村二女戶家庭平均年收入在四萬元左右,多數二女戶家庭在三萬到五萬元之間,兩萬以下和六萬以上的二女戶家庭只占極少部分。朱某,男,31歲,孩子為5歲和3歲,大橋鎮朱溪村村民,“夫妻年收入5萬多吧,現在掙錢不容易啊,自己在外面花的也不少,每個月要往家里寄幾百上千的,要爸媽幫忙帶孩子。現在我是回來蓋房子,花了好多錢,等蓋好第一層后我立馬要出去打工的,孩子要讀幼兒園,也好貴的。這么算下來也沒幾個錢了。”樊某,男,39歲,孩子都為16歲,水源鄉梅田村村民,“我們夫妻一年掙六七萬吧,花錢的話,兩個女兒讀高中還是要花不少的,現在物價也高,我們生活也要花不少的。一年也留不了很多錢,估計也就不到兩萬,但還是會存點給女兒以后讀大學用的。”在生活支出方面,二女戶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支出與孩子的年齡有很大聯系。基本是孩子處于生長發育、成長教育的階段,家庭為孩子的支出較多,多接近家庭收入的一半或更多,孩子處于高中、大學階段的家庭要比處初中以下的家庭壓力更大。孩子已經成年的家庭,對孩子的支出相對要少很多。

3.女方地位普遍正常化,養老需求不一,養老前景不明。

農村二女戶家庭女方的處境良好,幾乎不會因為生了兩個女孩而受到男方家庭成員的歧視和不公正對待。朱某,女,26歲,上杉鄉塔頭村村民,“這個不會,我覺得我對他們好,盡到本分,他們自然對我也就好了”。盧某,男,39歲,水源鄉梅田村村民,“這個不會的,我老婆是個好女人,性格好又勤快。對老人也好,雖然沒生個兒子,但是不會像你說的會看不起她,不公正的對她。”在農村二女戶家庭養老方式主要還是家庭養老,是以個人終身勞動積累為基礎,在家庭內部進行代際交換的“反哺式”養老。[1]但是從農村現實情況看,由于女方外嫁和傳統習慣,女方對于親生父母的養老只承擔很少的義務或者不承擔義務,這種代際交換養老不能承擔起所有養老任務。另外,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傳統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成年子女進城生活和父母分開居住,二女戶家庭就淪為空巢家庭,從而加重養老的負擔。樊某,64歲,大橋鎮西塘村村民,“養老吧,還是有些不太方便的,女兒都不在身邊,出了事就是靠近處的親戚、鄰居幫忙的,上次我老婆滑倒摔斷骨頭就是鄰居幫的忙。還是有些擔心,我們也不能住到女婿家去,那像什么話。”可以發現對于自生養老的問題,農村二女戶多沒有明確的安排。

4.計劃生育知識貧乏、權利義務意識淡薄

多數農村二女戶家庭對計劃生育政策和信息的了解途徑較單一,信息不全面且不準確,絕大部分被訪家庭對計劃生育服務的評價不高,少部分幾乎沒有概念。即使是關于優惠政策也是如此。何某,女,24歲,大橋鎮何家村村民,“計劃生育政策的話我了解的沒多少,大概的就是關于罰錢的一些規定,還有就是結扎什么的。我確定的就是上戶口的一些事,上戶口是要有準生證的,還有就是出生證明。我是今年才領的結婚證,我給孩子上戶口前就找關系弄到了準生證的,還托醫生弄到出生證明。這樣就不會罰我幾百塊錢了。關于其他的,我不太知道,要有事就找人問問,政策優惠倒是沒得到,也沒人跟我們說有什么優惠。我就知道一個獨生子女的是有好處給的。當然要是有優惠的話應該有風聲傳出來的啊,要不就是沒多少優惠,人們懶得說。服務根本就沒有啊,你說的那些個結扎的是不能算的,這個叫性質不一樣啊。你說的宣傳教育哪能算一個,但是現在宣傳也沒見,教育就更沒有了”。主觀上農村二女戶家庭整體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其權利義務意識較為淡薄,對計劃生育方面的信息和政策缺乏主動了解的意愿。另外,長期以來的計劃生育施行過程中導致的農村家庭對計劃生育的抵觸心理阻礙了官方和民間的聯系和交流。客觀上,底層計劃生育部門的工作以產前放任產后罰款,平時不干事、突擊嚴查嚴罰的方式為主,沒有做好計劃生育的全程工作。這些使得農村二女戶家庭與計劃生育政策的發展不協調。

二、農村二女戶家庭問題的原因分析

1.經濟發展較為落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水平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村經濟發展還比較落后,這是農村二女戶當前情況的決定因素。修水縣是2012年國家級貧困縣之一,該地區地處丘陵地帶,四面環山,經濟發展以傳統農業為主。由于青壯年勞動力流出較多、種田種地收入太低,科技應用少,以傳統人工勞作為主,部分田地荒廢或另作他用,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導致農業發展緩慢。并且農民在生產過程中跟風,人家種什么,自己也種什么,帶有盲目性。勞動力流出且地區招商引資區位優勢不明顯、交通不便,工商業難以發展,人均收入水平較低,經濟方面得不到保障。本地區農村二女戶家庭主要以外出打工和在本地參與建筑行業為主,人們把目光都用在爭取經濟收入中,相對忽視了其他方面。

2.保障體系不完善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農民在總人口中占很大比例。隨著歷史的發展推進,我國老年人口增長加快,養老面臨巨大的考驗。現在農村的養老還是以家庭為基礎的代際交換養老,該地區也是以家庭養老為主,老人基本和后代一起住,對于女兒外嫁的農村二女戶家庭而言,老人就會長期無人照顧,老人也會恥于和女婿本家一起住,這使得空巢老人養老形勢嚴峻。此外,農村的醫療、教育等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對農村二女戶家庭幫助不大,本地區的社會保障主要有國家對種田的補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九年義務教育免學費等。而現實情況下,種田的補貼對于農民來講微乎其微,教育方面免學費雖有一定幫助,但是處于高中及以后教育階段的農村二女戶家庭來說教育幾乎沒政策扶持,支出較大。

3.相關政策制定不合理、執行不到位,監督機制不完善。

計劃生育制度不合理、執行的制度環境的變化和執行手段缺乏導致執行失效。[2]現有的國家計劃生育制度得不到廣大農村家庭的認可,過去本地區只能生育一胎,農村家庭難以接受。計劃生育單方面強制要求農村家庭履行義務,同時沒有給予農村計生家庭相應的實惠,計劃生育服務項目缺乏,計劃生育優惠政策不足。本地區生第二胎基本都被罰款了,但是其并沒有在計劃生育的全過程中接受到充分合理的計劃生育服務和優惠,如沒有接受避孕節育服務、沒有孕期免費檢查、產后指導等。政府基層部門在執行工作時對計劃生育的預防工作、孕期工作和產后工作很少下工夫,只是對處罰違法超生等懲罰工作抓得緊。此外,官僚體系的腐敗以及賄賂現象嚴重,存在不透明的現象,[3]計劃生育部門工作的監督不嚴,某些公職人員利用公權謀私利,讓計劃生育工作蒙上陰影。如在執行罰款時,罰款標準執行不公平,有關系的家庭會少罰款甚至不罰款等等。

三、農村二女戶家庭面臨問題的對策探討

1.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發展農村經濟是解決農村二女戶問題的根本。農村經濟的發展可以為生育觀念的轉變提供物質基礎。[4]經濟發展可以引起農村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的變化,逐步提高農村生產生活中的非體力要素的參與,為女性參與經濟生活創造條件,改善男子勞動主導農村生產生活的現狀。例如政府可結合當地優勢引導使用發散的訂單式農業生產,分類生產柑橘、棉花等經濟作物,減少生產的盲目性;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可以幫助農村經濟建設,開發新型的多樣的富農工程。例如可以逐步推進農業機械化,應用適用本地區丘陵地形的小型機械。同時,發展非農業經濟,增加工商業、服務業,促進女性參與就業,有利于提高女性地位。發展農村經濟可以減少勞動力外流,提高農村二女戶家庭的收入、緩解其生活壓力,有利于積累相當的財富,為女兒外嫁后的養老生活提供保障。

2.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體系

社會保障體系包括養老保障、醫療保障、教育保障等,是保障農村二女戶生活的最后安全網。養老問題是該地區農村二女戶家庭面臨的一大難題,是其“重男輕女、養兒防老”觀念的成因之一。構建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以解決其后顧之憂,有利于轉變其傳統生育觀念。該地區比較貧困,應適當增加對其二女戶家庭養老的政策傾斜,如加大補貼力度等。現代二女戶家庭多處于勞動的黃金年齡段,其需要為照顧老幼和為自己養老生活積累財富而全力以赴地打拼,構建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可以緩解其生活壓力,例如讓每個農村二女戶家庭加入農村合作醫療免費,讓其不過多擔心意外情況帶來的經濟負擔。健全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可吸引農村家庭更多的參與到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來,循序漸進的提高農村家庭的綜合素質。

3.切實完善國家計劃生育工作

計劃生育是從政策制定、政策實施、政策反饋調整的循環動態的過程。計劃生育工作的每個環節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政策的制定是源頭,計劃生育政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總體前提不變的情況下,科學合理有針對性地制定詳細具體的條文。完善計劃生育工作做好計劃生育的配套政策。例如針對農村二女戶進行補貼,地區二胎政策有所放寬等合理的人性化的計劃生育政策更易為人民所接受。這利于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和民眾的參與和配合。政策實施是重要環節,這一環節是與廣大民眾直接接觸的,為民眾直接感知,在執行過程中要兼顧政策的權威性和政策的關懷性。例如提供免費的檢查、指導等。創新宣傳教育機制,構建社會主義新型生育文化,[5]讓民眾詳細了解應盡的義務和可得的實惠以及與其切身相關的工作手續和環節。例如成立專門下鄉宣傳指導小組、進行專場專題宣傳等。

參考文獻

1 姜木枝、張朝蓉.和諧社會背景下農村計生純女戶家庭養老保障問題的思考[J].農業考古,2007(6)

2 黃信杰.淺析G市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失效的原因及對策[D].復旦大學,2008

3 任小倩.我國農村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與監控[J].現代營銷,2011(8)

第9篇:二胎政策的好處范文

一、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性

中國人口增長問題有它的歷史性和現實性。就歷史而言傳統的“養兒防老、人丁興旺”等舊觀念已經有幾千年了,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導致了中國人口從解放前的三、四億人,增長到現在的13億,就人類自身產污量計算,廢水排放量增加約500億噸,國家提出的污染減排指標化學需氧量增加了20__萬噸左右,不言而喻人類對排污的“貢獻”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當然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通過計劃生育人口猛增趨勢才基本得到控制。但同發達國家相比,從歷史的角度看,近一百年以來他們的人口增長是很慢的,人口是最少的。他們的生存環境之所以好,除重視生態環保外,人口少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如澳洲、加拿大等國家,人口數量只有重慶的2/3,但土地面積確是重慶的100倍左右。就現實而言,我調查了大足三個鄉鎮,也走訪了老家十幾戶農村家庭,發現控制人口增長的工作出現反彈現象。農村很多家庭,自己都40歲左右了,兒子都快結婚,還生了二胎或三胎,一問都說:“只要繳點罰款就可以了”。從鎮里了解的情況看,計生辦主要忙于收罰款。一個鎮一年要收三、四百萬的罰款。同時很多商人、老板、明星、名人都在超生。窺一斑而知全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老子曰:“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如果再不把人口反彈現象治理在萌芽狀態,長此以往,人類生存的空間,會越來越小,環境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二、控制人口增長的幾點體會:

(一)既然人口增長的問題是幾十年、上百年逐漸形成的,因此它又是歷史的。歷史性決定了它是有慣性的,這個慣性是一個物理上的要求,你要去改變它,除你要有足夠大的力量外,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還須要逐步改進現有的以“罰款抵超生”的做法。從政策上、制度設計上多管齊下形成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

(二)加大農村教育投入,提高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豐富農村的文化生活,也很重要。素質提高了,傳統的觀念才能逐漸改變。

(三)從政策制度設計上,鼓勵獨生、優生

1、改革計劃生育罰款的用途,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機制。超生所收罰款,不應沖抵財政支出,而應建立獨生子女檔案,讓罰款惠及到獨生子女家庭,用于發展生產,用于他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破除養兒防老的思想,消除他們老了后的各種后顧之憂。決不能超生在這一代,罰款消費在這一屆,好處留在這一屆,矛盾、問題留給下一屆。如美國的住房每月都要上稅,實際上就是從制度上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機制,規避了一次性收取土地出讓金后,給后面政府帶來的壓力。

2、公共財政的陽光也應向獨生子女傾斜。要從制度上建立起讓獨生子女在讀書、就業、醫保、養老保險等各個方面享受到比超生子女更多的優惠政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 欧美三级做爰视频 | 日韩毛片高清在线看 | 国产区精品 | 久草在线最新视频 | 中文字幕福利片 |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毛片 |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 免费观看一级一片 | 高清欧美性xxxx成熟 | 97capcom超频在线 | 在线免费亚洲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 日韩麻豆 |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视频 |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免费 | 久草在线看片 |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 | 欧美一级片在线看 | 一本大道香蕉大vr在线吗视频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 久久羞羞 | 成人国产精品999视频 | 国产一及片| 绝对真实偷拍盗摄高清在线视频 | 一级毛片儿 | 国产一级久久免费特黄 | 国产成人无精品久久久 | 亚洲三级一区 |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 成人合成mv福利视频网站 | 亚洲免费大全 | 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综合色圆 | 一级国产交换配乱淫 | 成人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视频 | 美女视频黄的免费视频网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