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收益高的短期理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偏多
受股市一路上揚、央行接連降息降準等影響,今年以來銀行理財業務盈利空間被迫縮小,頂住投資端收益不降的壓力越來越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在下降了一段時間之后,最近出現了反彈回升。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2015年6月6日至2015年6月12日,共有767款人民幣非結構性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13%,較前一周的5.06%上漲了0.07個百分點,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較環比小幅攀升。其中,有21款產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包含),占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總量的2.73%。
在瀏覽銀率官網時,《投資與理財》記者發現,從產品的收益類型來看,在6月17日當天,保證收益產品有19款,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為4.7%,最低的3.79%,投資期限在36天至360天;保本浮動收益產品有27款,其中有2款掛鉤股票的結構性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高達13%,最低收益率可低至0,其余的25款產品中,預期收益最高的為5.3%,最低的3.9%,投資期限在33天至360天;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高達84款,預期收益最高的為6.8%,最低的4.7%,投資期限在33天至360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銀行在理財產品發行上,主要布局于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且投資期限多數在一年之內,預期收益率多在5%至6%之間,相較于之前降息時的不到5%,均有所提升。
不過,也有專業人士表示,從目前來看,市場資金面仍處于較寬松狀態,預計到二季度末,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將會處于較為穩定的狀態,不會出現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但長期看來,理財收益率仍呈下降趨勢。
保守者可抓住年中攬儲節點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2015年6月6日至2015年6月12日發售的767款銀行理財產品中,平均投資期限為134天。短期1個月和6個月以上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有所下滑,期限在1個月到6個月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較上周小幅增長,占到總發行量的81.36%,這也使得該時段理財產品的總體預期收益率小幅增長。
由此,在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上演了一波火爆行情,不僅是發行數量前所未有,收益率也節節走高。我們預計,在各種因素的驅使下,至少中長期或者說今年以內,理財產品發行、銷售火爆的趨勢不會改變。作為個人投資者,通過對資產進行組合配置,選擇適宜的銀行理財產品,或許可實現抗通脹的目的。
上半年火爆上演
今年可謂是“銀行理財產品年”。據統計,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達7539款,發行規模估計超過8萬億元,去年全年僅為7.05萬億。
究其原因,存款負利率狀況持續而居民投資渠道有限,存款準備金率一再上調令銀行流動性緊張,共同促使銀行理財產品爆發式的增長。
據了解,今年的理財產品有幾個特點:一是期限都比較短,基本上都是十天、一個月、兩個月這樣的產品;二是大部分都是預期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一個月的期限,差不多在4.2%-4.3%的年收益率水平,兩個月的可能達到4.8%。
據普益財富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1個月期以下的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為2367款,占31.8%;1-3個月期發行數量為2225款,占29.9%。這意味著3個月內到期的銀行理財產品占比超過60%。
專家表示,目前的通脹水平比較高,利差倒掛的現象導致了客戶對個人金融資產縮水有所擔憂,如果是長期產品,會擔心跟不上加息的腳步,所以今年發行的短期理財產品非常多,量也比往年大。
與此同時,銀行之間為爭奪存款而展開的理財產品價格戰亦愈演愈烈。進入6月份后,隨著半年末考核時點的臨近,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水漲船高,1個月期以下的產品預期收益率在4%以上幾乎已成常態,臨近月末發行的2-7天期產品預期收益率甚至高達6%-7%。
市場熱度將持續
火爆仍在持續,近日,某股份制銀行發行的一款3天產品,年化收益高達7%,半個小時即被搶光。理財師表示:“以前發產品,都是銀行發宣傳單、打廣告,后來變成給客戶發短信告知,現在是客戶主動詢問,現在很多產品提前預訂都不一定能買到……就是這么火!”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銀行日均存貸比考核的實行,今年下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規?;驅⒊霈F更大幅度增長。一位銀行業高管表示:“日均存貸比考核開始后,中小銀行通過將理財產品設計月末到期變為存款的方式可能不再管用,還是得通過吸收存款的方式才能保證存貸比達標,銀行對存款的爭奪會更加激烈,而發行理財產品,尤其是滾動型短期理財產品將成為銀行吸收存款的日常方式。”
“至少中長期或者說今年以內,理財產品發行、銷售火爆的趨勢應該會保持。這主要跟今年的貨幣政策有關,在巨大的通脹壓力下,央行頻繁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收緊流動性,這一舉措使銀行短期資金緊張,銀行會繼續通過發行理財產品來緩解流動性壓力?!蔽髂县斀洿髮W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方瑞表示。
選購需量力而行
在負利率盛行、通脹壓力不減的現實情況下,選擇收益相對較高的銀行理財產品,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或可實現資產增值保值的目的。
然而,由于理財產品的專業性較強,投資者在確定購買前要三思而行,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對理財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行謹慎選擇。尤其是一些缺乏金融知識的消費者、風險承受能力低的低收入消費者和中老年消費者,更要慎重購買理財產品。
優選中短期銀行理財產品
2010年,受央行加息預期的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結構期限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大多數銀行停售1年期以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轉而主攻6個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財產品。與此同時,即時買賣、周末理財、7天理財、15天或30天超短期理財產品則成為最大賣點。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上半年共發售產品3989款,同比增長86.23%,短期產品、利率類以及混合類產品是產品數量暴增的主要增長點。銀行新發1個月、3個月及6個月期限短期理財產品占到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額度的70%以上,而2009年該數據是50%。
銀行理財產品最大的風險是央行加息,當加息來臨,投資長期理財產品將增加機會成本,大部分理財產品收益水平,不可能隨著利率上升而上調。所以在通脹預期下,對于不愿冒太大風險的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中短期的銀行理財產品。
就目前1年期信貸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來看,其平均收益率一般能達到4%左右。同時,中短期產品時間不長,也利于投資者調整投資配置比例。三類產品收益不一
銀行理財產品按照風險級別劃分為3大類,即信貸資產類、票據類、結構型產品類,風險依次遞增,收益與風險呈正相關。
信貸類產品多固定收益
信貸資產類產品的運作模式是銀行通過信托公司平臺,從投資者那里募集到資金,然后放貸給需要資金支持的企業,企業與銀行、信托約定的權益融資利率,基本則為產品的預期收益率。
目前,同類產品的期限從幾十天至1年半不等,年化收益率最低在5%左右,最高甚至達到9%。該類產品的風險主要根據信貸資產包質量而定,即來源于企業無法到期償還本金和利息的投資風險。在選擇此類理財產品前,需要重點關注的是資金最終將流向哪些企業,該企業的信用狀況如何,上馬的項目是否有前景等。由于監管層取消了商業銀行為收益支付提供擔保,因此理論上投資同類產品有虧損本金的可能。以某銀行一款同類產品為例,雖然預期收益較高,但其投資對象為上汽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的信貸資產,由于信貸資產的質量難以估計,風險也難以估量。若資金流向是以行業壟斷性企業為主,甚至是政府機構,則對方違約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眾多理財產品中,信貸類理財產品成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逆轉的“主力軍”。以某銀行2009年12月發行的一款半年期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來看,最近公布的2009年第13、31、33、52、74、82、100期產品兌付公告顯示,所有信貸類到期產品都完成了預期收益,大部分一年期的產品的收益都在5%以上,明顯高出正常的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收益最高的是一款信托貸款型2008年第181期理財產品,作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信托類理財產品本月結算時收益高達7.47%,是同期銀行利率的兩倍以上。
信貸類理財產品之所以受投資者追捧原因在于其風險相對較小。據統計,信貸類產品和同期限定期存款相比,其平均到期收益率高1.0%~2.0%。收益高于銀行定期存款,且風險相對較低,截至目前尚未出現“零負”收益的情況。
票據類產品期限短
票據類理財產品一般有兩類:一類主要投資于已承兌或保貼的商業匯票等票據資產,一類是直接投資市場上票據類中信用等級最高的央行票據。后一類投資是以國家信用為保證,幾乎不存在風險,除非央行出現信用破產。前一類產品理論上最壞的局面是,所投資的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托收過程中,承兌銀行(即開票銀行)由于經營不善導致破產,不能按期付款,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將損失全部或部分本金。
現在票據資產類產品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并沒有明顯的吸引力,但由于產品期限最短僅七八天,最長也只有6個月左右,流動性是其優勢,也是從商者短期流動資金最好的存儲方式。
某銀行2010年發行的一款保本固定收益型澳元HJB1003GX7D-21自動滾續理財產品,付息周期為7天,預期2.20%,到期實際收益也是2.20%。
結構性產品風險大
所謂結構型理財產品,也稱為掛鉤型理財產品,是指將募集到的資金大部分投資于貨幣、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再將部分資金所產生的固定收益投資于其他衍生產品。結構性產品是固定收益投資與衍生品交易的組合,通過預設收益實現條件,使投資收益能跳出單一投資品走勢的影n向,而由一籃子掛鉤標的物的相對表現決定。據統計,2010年以來,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標的物主要以利率、股票、商品和混合類為主。
從投資期限上來看,目前結構性產品普遍在1年半以上,最長甚至可以達到三四年,且一般不能提前贖回,流動性較差。此類產品預期收益最低也在12%左右,但實際收益的好壞還要看產品的設計是否合理。從前期爆出部分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零收益門,以及2010年部分掛鉤商品的結構性產品年化利率超過20%來看,這類產品的風險是比較大的。一般來說,以觀察日表現的平均值來計算產品收益,有利于分散風險。
2008年很多理財產品最終的凈值都將低于預期收益,甚至低于同期限人民幣存款利率。如某銀行2008年發行的一期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凈值20天跌了0.0652元。據悉,2010年推出的結構型產品年化收益在6%~8%。不過,這類理財產品由于掛鉤標的的不同,風險各異,例如掛鉤美元倫敦同業拆借利率,其風險就相對較低;而有些理財產品掛鉤股票或者股指,在目前經濟仍處恢復期、資本市場仍然低迷的情況下,風險依然不小。
結構理財產品的最終收益還與產品的期權結構、投資期限、進場時機以及投資幣種的匯率等因素相關,投資者要問清楚產品收益模式,獲得高收益的概率等。
貨比三家讓你不差錢
各家銀行擅長不同的投資領域,這些特長也會在其發行的理財產品身上得到充分體現品。如工行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最大的交易商和做市商,推出的靈通快線理財產品的特點在于“買人即時成交,即刻享受收益,贖回瞬時入賬,資金即時可用”,具有活期存款的流動性,其固定的年化收益率1.45%,是活期儲蓄存款利率0.36%收益的4倍,適合有股市閑置資金、生意周轉金或其他短時間內閑置資金的投資者。
時間要倒轉至2007年夏天,那時小衛夫婦車房早有,兩個大胖兒子還未出世,一身輕松。他們倆都在上海金融相關行業工作,收入頗豐,小有“閑”錢。在理財上面,他們并無明顯概念,一直存在銀行里,頂多為自己買了份保險,而隱患就在這時候埋下了。
當時,某股份制銀行正在對它的優質客戶大力宣傳一款“代客境外理財2號”的理財產品,主要投資于港股。該銀行理財經理找上小衛夫婦時,表示十年之際,股票市場肯定能大漲,預期年化收益能在10%以上,而認購門檻僅為5萬元人民幣。夫妻倆聽后頗為心動,一合計,先投個5萬元進去搏一把,按“最低”年收益10%算,一年也能凈增5000元,比存在銀行里劃算多了。此時,對股市風險雖有顧慮,在簽訂風險測試書時也猶豫了下,但到底是沒太放在心上。
冒進的結果當然大多不好。2010年9月該產品到期清算時,這對小夫妻發現浮虧居然高達近40%!投進去的5萬元給虧了差不多2萬。小衛連同其他憤怒的購買者找上了銀行門,銀行方面卻無奈表示,地利人和都湊齊了,唯獨天公不妙――2008年突然爆發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他們也沒辦法啊。此外,這產品是非保本浮動型,開始就告訴過你們,虧了也不能叫我負責。小衛夫婦這才嘗到了后悔的滋味。
后來,銀行告訴小衛等購買者,對到期的產品可以選擇贖回或展期。展期后仍然可以每月贖回,而且銀行僅收取0. 15%/年的托管費用,不會再向他們收取包括贖回、產品管理、展期等費用。小衛夫婦抱著股市好轉減小虧損的念頭,選擇了展期。然而,截至目前這款產品虧損率已超過45%。
花錢買個教訓,小衛夫婦如是安慰自己。事實上,他們的確也吸取了教訓,理財上步步為營,現在已謹慎了許多。這最主要體現在“三字訣”上:穩,快,遠。
“穩”是指勿貪,投資對象要穩定。小衛現在的目標就是,不求收益高,跑贏CPI就成。于是,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多選擇投資方向為政府債券、央票等安全有保證的品種,多選擇期限6個月以上的中長期產品。他們的經驗是,市場上那些年化收益很高的產品,要么是投向“比較危險”的品種,要么是超短期理財產品。高風險的他們已有前車之鑒,而超短期理財產品,小衛算了筆賬,如30天年化收益率6%的產品,并不是30天一到期就能贖回,買后兩三天才能生效,到期后還有1到3日的清算期才能贖回,若遇上雙休日,這期限還要拖長,再扣掉各種名目的管理費托管費等,到手收益只有可憐的一點。
“快”是指消息靈通,出手要快。如每到月底或年底,銀行要攬存沖擊考核指標,這時候會出高息吸收大額存款,只需你在銀行里存個三五天即可,日息甚至可以給到千分之三。也就是說,這時存入一筆100萬元的存款,每天可拿到3000元的利息。以小衛夫婦的資質,在銀行里算得上優質客戶,加上工作性質與銀行往來密切,也能知道不少消息,因此時?!矮@益匪淺”。
過去的2011年是不平靜的一年,也可以說是很受傷的一年。
年終獎是撫慰投資者心靈的一劑良藥,但若處理不當,良藥無效,豈不哀哉?
業內一般將家庭理財規劃比喻成一座金字塔,位于三角形底部的是風險小、安全性高的理財產品,如銀行存款、保險、債券等,在整個理財規劃中所占的比例較高。底部越大,金字塔越穩固。而處于三角形頂部的是風險大、潛在收益高的產品,如股票、基金等,在整個理財計劃中所占的比例較少。
理財金字塔的意義在于,即使上層投資出現意外情況,下部也仍然穩健,不會對你的財務狀況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加固地基是搭建金字塔的首要任務,銀行理財產品便是完成這項任務的有效工具。
雖然有很多關于年終獎的用法,但是在短時間內,很多人可能還沒來得及想好。這個時候,不妨將這部分獎金先放到銀行的短期理財產品中去。短期理財產品的流動性較好,產品到期,資金即可以回籠,獎金在此期間,可以獲得比活期存款高出不少的收益率,很多人尤其會選擇投資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CPI一路上漲,不過,理財專家普遍把4%作為一個標桿,即如果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能夠跑贏4%,那么就可以關注。
用年終獎金買保險也是不錯的選擇,它同樣可以起到穩固金字塔底部的作用。在家庭保險開支上,保險專家建議,每年保費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0%-20%是比較合理的。如,可以購買有儲蓄功能的分紅險或者養老年金險,作為自己長期的養老規劃和子女教育規劃的工具。如果重大疾病保障不足,也可以考慮買一份重疾險。對于工薪族來說,保險相當于強制儲蓄,經過長期的復利效應,對子女教育和養老規劃都會有好處。
金字塔中間,可以用黃金投資加以鞏固。雖然現在黃金價格出現了一些下挫,但是業內人士對于黃金價格今年的走勢還是充滿信心。多數分析師表示,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可以成為金價上升的強力支撐。因此,可以用年終獎購買實物金條或紙黃金,今后每年還可以繼續用年終獎進行黃金定期投資。不過,在貴金屬投資方面,投資者應先了解投資風險,了解自己的風險屬性,進而選擇合適的投資品種。
基金雖然位于理財金字塔頂部,但若想攤薄風險,也不是沒有辦法的,基金定投就是一種較好的低風險投資方式。投資者可以用較少的資金,以定投的方式,進行長期投資。投資者領完年終獎,可以到銀行咨詢,做一個未來一年的投資組合,這樣既可以更好地降低投資風險,又能夠保證預期的收益。建議投資者合理配置不同種類基金的比例,比如可以讓股票型基金占總投資額的20%,債券型基金占總投資額的50%,再拿出10%選擇其他類型基金。
若對收藏有偏好,也不妨添置喜歡的藝術品。但近來,收藏品有回歸理性的退燒趨勢,投資藝術品,還是要穩重些。
無論多少,年終獎作為一筆完整的資金,到手后,要先合理規劃。在扣除必須支出后,可將年終獎剩余資金的70%用于增加投資,在充分了解產品的資金投向、投資風險、投資期限后,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
理財不是傳說,而是一種常態,是我們無法逃避的生活方式?;ㄩ_四季,人生易老,每個人無法拒絕容顏的衰老和時光的流逝,但理財可以為我們留住一種關于自由的念想。財產不能為我們帶來幸福,但絕對可以給我們帶來自由。
理財吧,在每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給財富插上幸福的翅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盡情享受理財帶給我們的樂趣,在理來理去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情或許釋然,為歲末一個小小的心情沖動,為那點年終獎在手中閃爍的瞬間。
頒獎不是目的,只是提供理財思路的一種形式。相信頒獎典禮至此,已完成它的使命。愿未來,一切好運從年終獎理財開始。
鏈接
五花八門年終獎
最“給力”:發房子
張藝謀所在的新畫面公司年終獎是發房子,連前臺小姐都分得了80平米的小戶型,按照該戶型計算,目前房價也在300萬元以上。
最“小氣”:多發兩個月工資
華誼兄弟自上市后,整個公司也越發的家大業大了,但在年終獎方面,就顯得小氣。據悉,員工的年終獎只不過是多發兩個月的工資。
最“新潮”:今年ipad格外火
一些公司采購最想買的是更“緊俏”的iphone4,因為供貨不足,轉而選擇ipad?!敖o員工當作年終福利發發,公司也有面子,員工也開心!”
最“實惠”:比人民幣保值
不是所有公司都喜歡真金白銀,“因為公司的某個客戶從東北運來5噸大米,所以,每人3袋東北大米,成了單位年底發的年貨了?!?/p>
最“氣人”:過期酸奶打發員工
年貨發酸奶并不稀奇,然而,發馬上就要過期的酸奶打發員工,難免讓人覺得有些氣憤。
“買信托先預約,預約不上下一次。” 產品越來越少,收益率越來越低,但對非機構的投資者來說,正規信托公司的產品越來越難買到,這直接拖累了開年的信托銷售行情。
據多位信托內部人士介紹,固定收益類信托的預期收益率仍在往下調,但是項目脫銷的狀況并未改變。打破以往“低開高走”的態勢,剛剛開春四個月,月度信托發行的平均年收益率便連跳四級,從7.82%直奔6.87%,緊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
盡管如此,收益和安全邊際明顯高于銀行等其他理財的固收類信托仍受到了包括銀行、上市公司在內的機構投資者的搶食,這令流通于市的信托產品更少。
收益率四連降破7
對于信托投資者來說,今年的春季理財市場顯然要比往年顯得更為低迷,除發行、成立規模大降外,市場對未來收益率的預期也比原來更低。
一季度,固定收益類信托的發行和成立顯著下降,平均年化收益率7.63%,較去年同期的8.92%下降1.29個百分點,而較去年四季度的8.29%也下降0.66個百分點。
對此,多位資深信托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未來的收益仍不容樂觀,但下降空間已非常有限?!靶磐匈J款綜合來看比銀行貸款要高一些,固收類信托利率現在與銀行貸款利率的距離較近,下降空間已非常有限,而從趨勢看信托收益率未來可能仍是逐級往下?!?/p>
自2014年11月22日至今,央行連續六次降準、六次降息,目前一年期基準存款利率已由2.75%降至1.5%,降幅達45.46%,而一到三年的貸款年利率約4.75%。
根據用益信托工作室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28日,一季度集合信托共發行1479只,規模3546.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53.39%和10.36%;成立1389只,規模2958.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52.48%和8.69%。
而隨著銀行理財瀕臨“破4”邊緣,集合信托收益率也遭“滑鐵盧”,平均年化收益率自今年1月起連跳三級,最終在4月降至7%以下,僅有6.87%。
“一般而言,理財產品收益與央行基準利率保持著較高的正相關性,隨著基準利率的持續下滑以及降準所釋放的資金流動性效應逐漸顯現,銀行和固定收益類信托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或將成為常態。”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員帥國讓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政信項目卷土重來
一方面,受經濟復蘇動力可持續性存疑等影響,貨幣政策依然處于寬松狀態;另一方面,房價及通脹上行等因素對寬松貨幣政策又起到抑制作用。
“今年市場以金融市場類和基礎產業類集合信托產品為主導,其中金融市場類發行情況受二級市場影響較大,而工商企業類和房地產類的表現則始終平平,信托業依然處于轉型陣痛期?!备裆侠碡斞芯吭簞Α锻顿Y者報》記者介紹。
盡管多數機構曾表示將支持實業需求,但從業內和數據組織了解的情況看,市政基礎設施類和證券投資類信托仍占了春季信托理財的大多數。
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繼續尋求政府信用背書給政信信托留有了發展空間。
根據用益信托數據顯示,在所有發行產品中,除其他投資領域外,基礎產業領域占比20.97%,金融領域占比19.05%,房地產占比12.27%,工商企業占比9.78%;而從投資方式來看,權益投資占比最大41.14%,貸款占比17.05%,股權投資占比7.16%。
盡管過去幾年監管層和信托公司已在有意收縮和嚴控政信項目的風險,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不論是政府發債還是個別采用的PPP模式,都無法在短期內解決政府大量在建項目融資、原有債務償還和新開工項目融資問題。
“過渡時期在建項目按原有融資模式操作,給傳統政信業務模式留下一定空間,以往信托公司和平臺企業合作往往采取直接發放貸款的形式,由同級或上級平臺企業提供擔保,現也正在轉向投資和城市發展基金等方向。”某資深信托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機構搶食信托產品
相比銀行等其他理財產品較高的收益和安全邊際,令信托產品在其他投資渠道不順暢的情況下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帥國讓認為,在復雜的外部環境下,經過多年發展,信托公司已具較強風險控制能力,信托的財產獨立性、財產所有權和受益權分離、資金投向靈活等制度也為其他理財所不具備。
關鍵詞:P2P平臺;投資理財;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1-000-01
一、P2P理財的實質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P2P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對等聯網融資業務提供融資貸款。即由P2P平臺公司作為中介機構,把借貸雙方對接起來實現各自的借貸需求,互通資金余缺。P2P 理財,泛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貸,簡單講,就是有閑錢進行投資理財的自然人通過網絡將資金借給需要借錢的自然人。和眾多傳統理財產品不同的是,P2P 種新型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不但突破了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更有著門檻低、收益高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傳統P2P得到延伸和升級,許多個人和企業開始涉足P2P業務,采取P2P融資模式,通過P2P公司第三方平臺將錢借給其他個人或小微企業,實現資金融通。
P2P理財交易平臺具備合規運營,具備完善的風險控制制度的條件下,相較其他理財渠道,存在很多競爭優勢。傳統的金融機構信貸投放成本高、效率低、目標不精準、無法批量獲得客戶,嚴重影響其從事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的積極性,小微企業融資和個體經營消費貸款是一個藍海市場,但目前大多數金融機構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和精力去布局。另一方面,我國專業財富管理機構少、資產證券化水平低,受最低投資額限制等,新崛起的中產階級與富裕階層也需要P2P網貸平臺來實現收益更高的理財需求。而現在投資者可以利用業余的時間和閑置的資金在P2P平臺獲得收益。資金大小沒有限制,可根據投資人個人經濟情況來進行投資。而借款人也不需要經過類似銀行的繁瑣手續就能得到資金周轉。P2P借貸主要是通過網絡平臺對接供方與需方,能夠做到信息的快速對接,使得投資和融資需求的快速匹配。
P2P理財具有收益較高、操作簡單、資金對接快速的特點。P2P平臺主要提供1-30萬元的小額貸款,同時為投資者提供10%左右年化收益率。P2P理財給借款人提供了安全快捷的融資渠道,也使貸款人的閑置資金有了更多的升值空間。對于投資者來說,因為P2P投資門檻低,學習成本較少,但收益卻遠遠高于普通理財產品。這方便了很多理財者小額投資的需要,而且分散了投資的風險。
二、P2P理財投資的風險
但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發展模式,其在運行發展的過程中面臨以下風險。
一是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交易雙方發生違約等因素在到期日無法履行或不履行其義務而導致損失的風險。其實質資金借貸雙方同樣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對稱。相對于銀行來說,P2P投資理財平臺缺乏健全的征信系統。網絡投資平臺對借款人的信息掌握不可能全面、真實,借貸雙方的信息存在不透明情況,由此加大債權人的風險。P2P投資理財平臺對借款人的審核的真實性相對薄弱,導致詐騙行為的出現。信用風險具體表現就是違約風險的產生。
二是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是指借款方或企業資金流動性不足、短期資產價值不足以應付短期負債的支付或出現籌資困難等風險。在P2P平臺中,很多平臺借款項目出現資金無法提現,引起投資者集體向P2P平臺集中兌付,而巨大的資金需求使平臺無法應對,造成平臺資金流動性不足。事實上,P2P借貸的資產流動性較大,同時負債流動性也相對較高,因此流動性風險也成為P2P理財中較為突出的風險。
三是市場風險。這也是一種信息安全風險。P2P理財以“低門檻、高收益”的特點吸引著投資者,但在目前我國對互聯網金融理財仍然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客戶信息泄露、賬戶資金被盜、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籌資等資金安全問題頻發。長期而言,信息安全的不安全性影響了投資人的信心。
三、風險防范與對策
1.信用風險防范。P2P理財產品的違約是信用風險的防范關鍵。P2P理財要求投資人具有較強的風險識別能力和吸收損失能力。P2P理財產品吸引消費者的地方,即便明知有風險,但在高收益的承諾下,許多投資者無法抵擋誘惑。P2P理財可以通過平臺控制、防范違約風險的發生。從理財角度看,所選擇P2P理財產品信息是否透明,取決于P2P平臺本身。如果平臺提供的理財項目沒有明確的借款人,而是僅按照期限吸收資金給與收益,則有很大風險。投資者可以通過理財產品每個月定期郵寄賬單和債權列表等進行判斷。
2.流動性風險防范,強調了P2P平臺安全保障模式。P2P平臺的廣受歡迎,基于平臺的準入資金門檻低。由此造成各平臺資質不一。對于一個平臺的風險能力,并沒有一個量化指標可以衡量。比較安全的做法是基于平臺的風險保證金的保障。雖然投資者個人難以判斷資金劃轉進入平臺后的流向,但是通過風險保證金的監控,能夠從公司治理層面確保風險管理的有效執行。此外,對于平臺的判斷,投資者可以從平臺是否具備有一套完善的風險管控技術,是否有抵押,是否有一套嚴格的審查流程,是否有一個成熟的風險控制團隊等方面做進一步判斷。
3.市場風險防范,基于信息安全來實現。P2P平臺網絡系統利用互聯網技術得以實現,然而開放性的網絡系統仍存在漏洞。這導致 信息安全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增大。互聯網絡上,各種計算機病毒、黑客攻擊甚至假冒網站的出現,導致P2P理財交易信息無法正常傳輸,甚至引發系統崩潰,這一切都會為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損失。正確做法是投資者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多種方法客戶項目的選擇,將資金分散到各個平臺,唯一的目的和作用是降低市場風險。
參考文獻:
[1]候詩軍.中國P2P網絡借貨平臺發展現狀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4.
[2]張國文.論P2P網絡借貨平臺的風險防范與監管[N].武漢金融,2014.
[3]梁笑雨,魏鵬.P2P網絡借貸風險[J].新產經,2013
[4]楊群華.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特殊風險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時代,2013.
由此看來,因收入不同、心態不同、生活方式、風險承受能力不同,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應該根據各自不同的行為特征和理財趨向,制定不同的理財規劃。
在制定家庭理財規劃,配置家庭資產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個人事業發展、家庭的成長等多方面因素,選擇適合不同家庭時期的資產組合。一般而言,風險承受能力低時,在投舞組合中應以風格穩建的資產為主,如存款、債券、偏債基金,風險承受能力強時,在投資組合中可選擇一些收益高、風險高的資產,如股票、偏股基金等。
家庭理財的4321定律
在家庭資產配置方面,目前比較流行的是理財4321定律。即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于家庭生活開支,20%用于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于保險。
但是,4321定律只是一般規律,各人在制定家庭理財規劃時,有三點必須考慮。
一是家庭的風險屬一性。大家需要根據個人及家庭的具體情況以及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資產種類,尤其需要考慮家庭資產積累狀況、未來收入預期、家庭負擔等,因為這些因素與個人及家庭的風險承受能力息息相關,在此基礎上才能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資產種類和相應的投資比例。
二是家庭理財目標,這決定了投資期限的長短。對于大多數人而言,需要對個人及家庭的財務資源進行分類,優先滿足家庭的理財目標,構建核心資產組合;再將富余資金配置于具有一定風險的資產,構筑周邊資產組合,在保障家庭財務安全的基礎上通過投資來增加收入。在兩類資產組合下,便可清晰地得出具體股票類資產、債權類資產、現金類資產的配置比例
三是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確定了理財目標、風險屬性后,一個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就是隨后需要決定的了,也就是需要制定一個可行性方案來操作,在投資上稱之為投資組合,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力是考慮所有投資問題的出發點,風險承受力高的,可以考慮較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工具,諸如股票,偏股基金:風險承受力低的,可以考慮低風險的工具,債券、偏債基金、保險等。
人生五階段家庭資產配置
在確定了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家庭時期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力后,理財專家給大家總結了一套分五個家庭期的理財規劃方案。
第一階段,單身階段,20歲至30歲左右,這一期間的特點是,單身尚未組成家庭,個人收入不高,但在逐漸增加,以租賃住房或與父母同住為主。
這一階段,大家對投資理財已經有初步了解,可能也開始摸索投資的步驟和規律在這個時期,投資人可承擔較高的風險,因此可采取較積極的投資策略分配投資組合,例如放較高的比例在與股票相關的投資上。
理財目標:為組建家庭籌備,積極創造財富。
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強,期望獲取高收益。
資產組合建議:積極型投資(股票、偏股基金)70%:穩健型投資(債券、儲蓄存款、貨幣基金、偏債基金、現金)20%:保險10%。
第二階段,家庭組建期,婚后第一個十年間,30歲到40歲左右。
這一期間,家庭成員工作穩定,進入收入高增長時期。應注意投資的收益問題,另一方面,這期間的花銷多集中一些昂貴的長期項目(購房、裝修、買車等)。從投資的觀點看,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依然較高,故而應追求較高的投資回報。投資組合應偏于積極,但因為有家庭有負債,故也要留有一定比例的資產投入保守類項目。
理財目標:子女教育經費;購房款等。
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強,期望獲得高收益。
資產組合建議:積極性投資60%:穩健型投資30%;保險10%。
第三階段,家庭成長期,指結婚后第二個十年,40歲到50歲左右。
這一階段,家庭成員資產快速成長,以薪資和理財收入并重,家庭已經積累了相當財富,準備滿足高檔住房需求,子女的培養費用也是這一階段主要負擔。因此,投資時應兼顧到收益和成長之間的平衡問題。
理財目標:子女教育費:轉換高檔住房的費用:開始為養老積累財富。
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期望獲得穩定、較高收益。
資產組合建議:積極型投資50%;穩健型投資40%;保險10%。第四階段,家庭興旺期,結婚后的第三個十年,50歲到60歲左右。
這一時期,個人的事業和收入已達到峰頂,家庭支出開始減少,沒有重大支出項目,為退休準備積蓄成為重點。此時應調整投資組合的比例,減低積極性投資比例,而側重穩健型投資,以期避開較高的市場風險,投資組合以保守為主導。
理財目標:調整投資組合,降低風險性投資比重,規劃退休后的生活藍圖。
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較強,但開始減弱,期望獲取穩定、較高收益。
資產組合建議:積極型投資20%;穩健型投資70%:保險10%。
第五階段,安享晚年期,指60歲退休以后。
這一階段,將完全依賴理財收入及退休金,前期的保險投入將獲回報,家庭理財以安全為主要的目標。應著眼于有固定收入的投資工具,使老年生活確有保障。
理財目標:養老、旅游、為子孫遺留財富。
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差,期望獲取穩定的收益。
資產組合建議:積極型投資10%:穩健型投資90%:保險投入開始獲益。
理財的十條忠告
家庭的資產配置方式,直接決定今后的家庭財富的增長,不妨考慮選擇專業的理財規劃師設計些理財計劃。理財專家給出了十條忠告。
一、在建立家庭資產的初期階段,應當選擇一個低風險的簡單投資機構。
二、購買住房是一種建立終生資產的行動,所以應當深思熟慮。
三、在獲取任何不動產之前,都應當考慮好資金支付能力和支付方式等問題。
四、建立一個家庭資產情況一覽表,這可以使你隨時了解家庭情況的變化以及有關法規的變化。
五、使你的家庭資產多樣化。在組成家庭資產的過程中要使固定資產、貨幣資產和金融資產這三者大體處于平衡狀態。
六、 使家庭資產增值。一份資產應當根據其確定的目的來增值。
七、使家庭資產活起來。如果你為家庭資產選擇的是中長期投資,那就很難考慮這一點,只有短期投資方式才能達到這種目的。
八、你應當關心稅制的執行和它的變化情況,如果有必要改變你的積蓄方針,請不要猶豫。變化投資方向和注重投資安全可使你更好地應付各種形勢。
九、不要忘了為退休做好準備。退休前你最好用其他一些投資方式來彌補社會保障措施的不足。
按照銀監會的要求,6月份起,銀行除了對季末、月末存貸比考核外,還要進行日均存貸比的考核。為此,各家銀行都鉚足勁應付這場大考。
吸儲的辦法各式各樣,其中之一就是發行理財產品。這使得理財產品利率水漲船高,市場已顯8%或者更高的理財產品,這超出一年期定存利率3.25%的115%。
為了趕在季末提高存款額度,各家銀行使出渾身解數攬存。使得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提高,同時發行期都選擇在了月末的幾天?!锻顿Y者報》記者注意到,5%、6%、7%甚至更高年化收益率的理財產品掛于各家銀行的網站和網點電子屏幕上。
比如,興業銀行將于6月28日開始銷售“天天萬利寶”理財產品,共包括A、B、C、D、E、F、G七款,其中,A款投資期限為7天,預期年化收益率5%;B款14天收益率5.05%等。
北京銀行在6月24日發售了與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掛鉤的理財產品,由于近期資金緊張,銀行間市場拆借利率飆升,該款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7.6%。6月28日,北京銀行又發行了新款理財產品,其年化收益率是一個月的SHIBOR利率減去0.26%。若按6月29日7.7%的SHIBOR利率計算,該款產品利率仍然高達7%以上。
雖然,目前存款利率的上限并沒有打開,高息攬存也不允許,但隱藏在市場中的高息攬存現象已經非常普遍,加上高利率的理財產品發行,銀行業人士指出,這已有點變相利率市場化了。
月末猛發產品
為便于銀行月末的“攬存大戰”,銀行多把理財產品募集期放在了月末幾天。
以北京銀行的“超越”系列PB11083號產品為例,該產品是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與1個月SHIBOR利率掛鉤,客戶年化凈收益率為起息日的1個月的SHIBOR利率減去0.26%。
該產品的募集期是2011年6月28日至2011年6月30日,起息日為2011年7月1日,到期日是2011年8月1日。這即意味著,在6月28日至6月30日期間,客戶把錢存入該行,算做銀行的活期存款,而后再成為理財產品。銀行通過這種方式,拉高月末的存款數量。 另外,該款理財產品的起購門檻是200萬元,以1萬元的整數倍遞增。顯然,這主要針對的是高端客戶,以拉取更多的存款。
此外,理財產品本身也能夠達到吸籌的目的。這也激勵了銀行加大理財產品的發售力度,尤其在在月末、季末。普華永道中國審計部金融服務合伙人胡亮表示,理財產品大部分是結構性存款,因此理財產品的增加也加大了銀行吸收存款的力度。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王增武也認為,目前理財產品市場上,一些保本、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有存款替代的功能。
也正是因為上述原因,各家銀行集中在月末發行了大量的理財產品。民生銀行在售的7天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有兩種,一種是5.5%(認購門檻5萬元),另一種是6%(認購門檻100萬元),募集期至6月30日。
工行正在發售的7天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有三種分別為6.5%(門檻5萬~50萬元)、6.8%(門檻50萬元~200萬元)、7%(門檻200萬元以上),募集期至6月30日。該行還有一款正在銷售的3天高收益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6.5%(門檻5萬元~50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6.8%(門檻50萬元以上),募集期也是至6月30日。
月末產品收益高
為了在月末完成監管層的考核任務,銀行普遍被迫提高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
“為了能夠讓客戶把錢存到銀行來,總要先給客戶一些甜頭?!币晃汇y行人士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
從各家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信息中,可以看出一個很明顯的規律,即月末發行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平時。
以浦發銀行為例,6月30日,其專項理財盈系列有11款產品在售,募集期集中在6月29日、6月30日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高于募集期到7月4日的理財產品。2011年第三期同享盈計劃募集期在6月27日至6月30日,理財產品的期限為27天,其年化收益率高達5.5%。而募集期在6月29日至7月4日的2011年第九期票據盈計劃,雖然期限長達114天,其年化收益率也僅僅是5.5%。募集期在6月29日和6月30日兩天的2011年第十期票據盈計劃期限僅為21天,其年化收益率也高達5.20%,與期限為114天同類產品收益率相差無幾。
浦發銀行匯理財穩利系列產品的短期收益提高更加明顯。發行期在6月23日至6月28日之間的四款7日期理財產品,其年化收益率為4.70%、4.85、5.30%不等,遠高于發售日期跨到7月份的期限更長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同時,認購門檻也大有文章。一般來說,認購門檻越高,收益率越高。以浦發銀行匯理財穩利系列產品為例,認購門檻5萬元的年化收益率4.70%,30萬元起的年化收益率4.85%,100萬元起的年化收益率5.30%。
利率市場化預演?
貸款利率有下限,存款利率有上限。利率市場化也就是打破這種上下限。
事實上,除了用收益率較高的短期理財產品吸收存款外,“返點”、送禮等方式也依舊普遍存在。
“規定是不能提高存款利率的,但是客戶經理為了完成拉存款的指標,犧牲獎金不要,把績效獎金給客戶,以完成拉取存款的指標?!币晃怀巧绦腥耸肯蛴浾哒f,只這樣才能確保完成業績指標,否則只能被離職。
日趨白熱化的吸存實際上顯示了銀行經營轉型、利率市場化以及考核模式改革的迫切性,補充資本、放貸擴張、賺取利差、吸收存款的“怪圈”亟須 改變。上述中資銀行相關人士表示,理財產品收益率隨著市場資金的多寡而變化,事實上就是一種利率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