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稅收籌劃的風險與收益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稅收籌劃活動在各類企業中被廣泛應用,它能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收益,但背后隱藏的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為稅收籌劃是籌劃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稅收法律法規的邊緣打擦邊球,它的最終目的是幫助納稅人實現收益最大化,這必然會蘊含著一定的操作風險。如果不加重視這些潛在的風險,勢必會違背企業最初開展稅收籌劃的初衷。因此,綜合考慮稅收籌劃過程中的風險與收益,對于防范及控制不確定性的風險,獲取更多的籌劃收益,達到企業開展稅收籌劃的目的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稅收籌劃;風險;收益
一、稅收籌劃的風險及影響風險的因素
(一)稅收籌劃風險的概念
稅收籌劃的風險是指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活動時,由于會受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或突發事件的影響,使得企業通過稅收籌劃得到的實際收益無法達到預期的期望值。這種風險具體可分為經營風險和稅收政策運用的風險。
(二)影響稅收籌劃風險的因素
1.經營風險的影響因素(1)企業自身經營活動的多變性會導致風險的產生。任何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隨著大環境的變化和企業戰略目標的調整進行相應的改變,稅收籌劃方案從確定到實施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這一期間正好發生一系列因素的變動,勢必會影響著稅收籌劃方案的實施,因此企業必須時刻提高警惕應對由此可能產生的風險。(2)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會導致風險的產生。這里所說的經營環境變化包括來自企業外部和內部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其中,外部環境的變化包括戰爭、自然災害、國民經濟衰退等,這些變化都是企業無法預見或難以預料的。內部環境的變化有企業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導致面臨破產清算、失去銷售市場等。這些變化可能使企業的持續經營受到影響,最終導致籌劃成本得不償失,整個籌劃方案的失敗。2.稅收政策運用風險的影響因素(1)稅收政策的變化產生的風險。國家的稅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對較短的時效性,它要跟隨一定時期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進行適時調整。因稅收籌劃是事前籌劃,每一項籌劃項目從期初的選擇到最終達到目的都需要一段時間,這期間,如果恰逢稅收政策發生變化,就有可能使最初設定的稅收籌劃方案由合法變成不合法,或由合理變成不合理,從而導致稅收籌劃無法達到預期收益。(2)利用稅收政策操作不當產生的風險。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在內容上存在一些模棱兩可之處,使得納稅人在利用稅收政策開展籌劃活動時帶來了一定的操作風險,如果稍有理解偏差或對法規理解不透徹便會引發操作失誤,有時候往往籌劃人自認為采取的行為符合國家的政策精神,但實際則不然,這便可能導致稅收籌劃的失敗。
二、稅收籌劃的收益及內容
(一)稅收籌劃收益的概念
稅收籌劃的收益是指稅收籌劃人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綜合運用國家的稅收政策開展稅收籌劃,給企業帶來的未來預期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二)稅收籌劃收益的內容
稅收籌劃的收益主要包括節稅金額、避免行政處罰、建立企業的良好信譽、現金流入收益、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核算水平的提高而使企業增加的收益等幾方面的內容。
三、稅收籌劃風險與收益的關系
(一)計算風險與收益的公式
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夏普教授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經濟行為的風險與收益往往成正比。因此,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稅收籌劃的收益率為:R=RF+RR=RF+bV(式中:R為稅收籌劃的總收益率;RF為無風險籌劃收益率;RR為風險籌劃收益率;b為風險籌劃收益系數;V為籌劃標準離差率。)
(二)確定公式中收益率的方法
1.無風險籌劃收益率的確定方法在稅收籌劃過程中,無風險收益幾乎不可能存在,因此確定這種收益率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此筆者提出以下幾種方法:(1)根據國債利率或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確定。企業開展稅收籌劃需要一定的的成本費用支出,我們可以把這筆支出看成一項投資。針對這些支出,企業還可以作出其它選擇:首先,把這筆支出存入銀行或買理財產品,獲取利息收益;其次,用這筆支出購買國債,獲取投資收益。選擇這兩種方案帶來的收益可以認定為無風險收益。當企業開展稅收籌劃時,如果所帶來的收益大于或等于選擇這兩種方案帶來的收益,則由此推定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是不存在風險的,即可以把國債的利率或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定為無風險籌劃收益率。(2)比較把籌劃方案的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當兩者相等時的收益率可確定為無風險收益率。(3)借助無風險收益率的行業平均值來確定。同行業的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時可能會計算出本企業的無風險收益值,將這些數值加權求平均值,便可得出稅收籌劃無風險收益率的行業平均值。2.風險籌劃收益率的確定方法在實際稅收籌劃工作中,大多情況下都存在籌劃風險,因此,如何確定風險收益率顯得尤為重要。要想使計算的風險收益率盡量準確,關鍵是怎樣確定風險籌劃收益系數。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1)專家職業判斷或經驗值法。企業稅收籌劃人員(或稅收籌劃人員)會同有關資深稅務專家經過多次研討與協商,憑借他們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加上職業判斷,進行定性評議,定量分析,最終獲得收益系數。(2)可以通過bi=(St-Sf)/Vi其中:St為目標籌劃收益率;Sf為無風險籌劃收益率;V為籌劃標準離差率。(3)用高低點法、散布圖法、回歸直線法,計算風險籌劃收益系數b。
四、稅收籌劃風險的規避
稅收籌劃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要從根本上消除這種風險及其影響是不現實的,我們只能樹立風險意識,正確的評估、防范及控制風險,進一步規避各種風險的產生。
(一)經營過程中的風險規避
1.樹立風險意識,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力求使整體效益最大。可以通過設立風險預警值,提高風險意識的警惕性,防范風險的發生。
2.綜合考慮各種籌劃方案的有效性,防止某一稅收籌劃環節的失敗而造成企業整體利益的減少,從而導致整個稅收籌劃活動的失敗。首先要確定開展稅收籌劃的總體目標,在開展任何籌劃活動時必須緊緊圍繞這一總目標進行綜合分析,還要融合企業的戰略總方針,不能僅局限于個別稅種的某一環節,忽視全局,也不能僅著眼于開源節流。
3.貫徹成本效益原則,確保開展稅收籌劃產生的成本與獲得的收益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保證所花費的代價不能由此而產生的收益,力求實現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任何企業開展稅收籌劃期望獲得稅收收益時,必然要事先為該籌劃方案的實施付出一定的成本費用,也會存在因為選擇某一種籌劃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產生一定的機會成本。因此,稅收籌劃活動既要考慮其產生的成本支出,還要比較選擇某種稅收籌劃方案所放棄其它方案而產生的機會成本。
(二)稅收政策運用過程中的風險規避
1.明確劃清違法與合法的界限,確保開展的各種籌劃活動必須依法進行,使企業的稅收籌劃方案不能偏離國家的稅收政策導向,不能因為盲目追求收益最大化而隨意觸犯稅法的底線。
2.密切關注稅收政策的調整及經營環境的變化,及時、系統地學習新的、變動的稅收政策,深刻領悟其內涵,把握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開展稅收籌劃時可以做到靈活選擇實施方案。
3.力求搞好與稅務機關的關系。稅收征管方式因地域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各企業與當地稅務機關及時溝通,隨時了解當地的稅收政策及實施細則,及時獲取有用的信息,避免風險的產生。
4.聘請資深的稅收籌劃專家開展籌劃活動,提高稅收籌劃的權威性、可靠性,規避人為操作不當造成的風險。對于那些復雜的、綜合性與專業性比較強的、與企業生死存亡關系較大的稅收籌劃項目,最好還是聘請有一定資質的稅收籌劃專家,制定詳細、周密的稅收籌劃方案,將稅收籌劃的風險降到最低。
五、結論
稅收籌劃活動給企業帶來的收益是非常可觀的,它可以直接降低企業的稅負,減少企業現金流的支出。然而企業在獲取收益的同時,客觀存在的風險仍然是不容忽視的。大多數風險大的稅收籌劃雖然暫時能為企業帶來短期收益,但從長遠來看卻可能會使企業因經不起稅務機關的檢查而承受更大的損失。由此可見,企業要利用稅收籌劃獲取收益就應密切關注存在的風險,充分利用好這把雙刃劍,規避不利的影響因素,多增加企業的利潤。所以,我們還需繼續深入研究稅收籌劃過程中存在的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利害關系,使企業降低甚至規避風險的發生,經得起稅務機關的審查,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遠處于不敗之地。
作者:宋玉娟 單位:舟山市7412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