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專科培訓在消化內科隊伍建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層級培訓在提高臨床護士的崗位勝任力,加強護理隊伍建設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間本院消內科全體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間實行常規護理培訓模式,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間采取層級專科培訓模式,比較不同時段內護理人員在專業理論、操作技能、急救技能、綜合素質等崗位勝任力方面的差異以及滿意度情況。結果經層級培訓后,護理人員的崗位勝任力顯著提高,在護理專業理論、操作技能、急救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的考核評分都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實施層級培訓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評分低于實施層級培訓后,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性開展層級專科培訓能夠有效提高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勝任能力,有助于加強臨床護理質量管理和提高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值得應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解放軍第一五三中心醫院消化內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護理人員27名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3~34歲,平均(35.7±5.32)歲;學歷:本科9名,大專15名,中專3名;職稱:主管護師4名,護師13名,護士10名。納入標準:身心健康,無心、腦血管疾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排除妊娠期護士,合并腦器質性疾病,參加調查的依從性不高,以及進修和實習護士。
1.2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間實施常規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與考核;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間實施層級專科培訓模式,具體的實施辦法如下。
1.2.1組建層級培訓小組,制定培訓計劃
由科室的護士長、主管護師及骨干護士成立層級培訓小組,負責消化內科層級培訓工作的統籌安排、培訓計劃的制定以及培訓效果考核等工作。小組成員根據消化內科的護理工作特點、護理人員的結構層次以及以往護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結合護理人員的崗位安排、學歷層次以及工作能力的不同,制定詳細的層級專科培訓計劃,明確各層級護士的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培訓方式、考核標準與要求等,針對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開展定向培訓[1]。
1.2.2層級專科培訓內容
根據科室護士層級崗位管理的相關要求和各層級護士的工作內容,每個層級護士的專科培訓內容包括基礎理論知識、專科操作技能、病房管理、溝通技巧、病情觀察能力、急救能力、護理文件書寫等方面。每個層級的護士除了核心能力培訓外,接受各自級別相應的崗位培訓,只有在切實履行相應的崗位職責后,才能進入下一級培訓。
1.2.3層級專科培訓的方式
護理理論知識采用集體授課的方式進行,由科室評選出具有相應資質的護師及以上級別的護士,對下級護士進行基礎理論知識的培訓,根據培訓計劃合理安排培訓課程。其中每周授課1~2次,并安排各層級護士相應的自學內容。注重培訓方式的靈活多變的,采用視頻、圖片等方式,使培訓內容更加利于護士理解和接受。分別由培訓護士對培訓內容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估。護理操作技能先由培訓護士進行臨床示教,下級護士不斷練習揣摩,通過培訓老師點評和護士之間互評的方式,不斷發現問題,糾正錯誤,切實提高專科操作技能。急救能力的培訓則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對消化內科常見的急救情形進行模擬演練,鍛煉護士的病情觀察能力和應急應變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則通過專題講座和小講課等方式,針對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薄弱點環節,針對性開展培訓活動。通過晨間提問、業務學習、疑難病例討論等方式,不斷提高臨床護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1.2.4考核
考核方式與臨床實際緊密結合,分為日常考核和季度考核。考核的形勢包括晨間提問、閉卷考試、情景演練等[2]。理論考核的成績≥90分為合格,操作技能的考核≥85分為合格。同時護士長每月進行護理質量監控,將護理質量的考核與護士的個人考核進行有機的結合。每次考核的成績計入個人的分層培訓檔案,與護士每月的績效工資、年底獎金以及個人晉升相掛鉤。考核不合格者安排補考并予以一定的處罰措施。
1.2.5定期評估和總結
護士長每月對下級護理人員的培訓效果進行總結,修正培訓計劃和內容。對培訓考核過程中表現優異的護士進行肯定和鼓勵,并將發現的薄弱環節作為下個月的重點內容進行培訓[3]。
1.3觀察指標
①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統計培訓前(2016年6月~2017年6月)和培訓后(2017年6月~2018年6月)消化內科護士的綜合考評結果,包括護理專業知識、操作技能、急救能力和綜合素質等。分值越高表明護士的崗位勝任能力越強[4]。②護理人員滿意度:采用消化內科護士滿意度調查問卷,比較分層專科培訓前后護士的滿意度評分。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軟件包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x±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層級專科培訓前后消化內科護士的考核成績和滿意度情況經層級專科培訓后,護士在專業知識、操作技能、急救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的考核成績均顯著高于培訓前(P<0.05)。
3討論
隨著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以及優質護理服務的深入開展,臨床護理需求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不斷提高,對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短缺現象依然存在,護理人員的能力、學歷、職稱等層次不齊。傳統的護理人員培訓方式過于統一,缺乏針對性,培訓效果不顯著,而且容易造成培訓資源的浪費。層級專科培訓模式與臨床護理崗位緊密結合,根據崗位職責和技術要求,充分考慮護理人員的職稱、能力、學歷以及工作經驗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和考核標準,更加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臨床研究發現,層級培訓模式結合臨床護理工作實際,滿足護士的崗位需求,易于被護士接受和理解,有利于激發護士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5]。培訓的過程中輔以相應的培訓效果和獎懲措施,有利于提高培訓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培訓效果更加顯著。層級培訓有助于臨床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提高,護理質量是臨床護理工作的落腳點和根本目標,層級專科培訓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從而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6]。本研究中,本院消化內科結合臨床工作實際,對傳統的護士培訓模式進行改革,并進行了層級專科培訓的探索。實施一年后,與實施前的臨床資料比較發現,層級專科培訓能夠提高護理人員崗位勝任力,護理人員在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急救能力、綜合素質方面的考核成績都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評分也顯著高于實施前(均P<0.05)。表明層級專科培訓模式在護理人才建設中具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實現了培訓資源的優化和有效利用,同時推動了護理專業的發展,提升了醫院的護理質量和管理水平,激發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綜上所述,層級專科培訓較傳統的培訓模式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專業性,能夠幫助護理人員更快更好的掌握臨床護理知識和專業技能,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更好滿足臨床崗位需求。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護理人才隊伍建設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高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起到穩定護理隊伍的作用,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羅旭文,陳曉琪,陳淑.層級培訓模式對護士理論操作水平及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12(25):104-105.
[2]劉月波.護士分層級培訓在呼吸科病房實施的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9):116-118.
作者:張寧 張能 李文敏 單位:解放軍第一五三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