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水質調查的方法范文

水質調查的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質調查的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水質調查的方法

第1篇:水質調查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農村水廠,水質,管理

 

生活飲用水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約2500萬名兒童死于與水相關疾病;在發展中國家,80%的疾病與飲用不潔凈的水有關。1978年通過的《阿拉木圖宣言》將飲水安全作為初級衛生保健體系的要素之一。論文參考。為保證人體健康,自來水的水質應滿足=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以防止介水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第二,水中所含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物質不得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第三,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狀?!秤绊戅r村飲水質量的主要指標為細菌學指標,對農村飲水的消毒處理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水廠對水質的控制應是包括從水源→取水→水處理→管網→用戶的全過程控制,水質消毒是控制出水和末梢水微生物指標、防止和減少水傳播疾病的核心下藝之一。20世紀80年代至2006年以來,我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了一批農村水廠,涉及21個省(自治區),設計受益人口超過2600萬。為了解和掌握我國農村水廠的水質管理現狀,研究和探討改善農村水廠水質管理的對策,為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提供參考和借鑒,我們對世行貸款項目所建的部分農村水廠的供水消毒和水質檢測初步調查。

1.對象及方法

1.1對象

按照調查對象覆蓋全國東、中、西部的原則,選擇實施項目的8個項目省、1147座農村水廠進行現場調查。

1.2方法

抽樣方法:按照地區分布原則確定調查省,每個省根據項目縣數量隨機抽取3個以上的縣,對確定調查縣所有集中式水廠開展調查。

調查方法:現場調查、問卷、資料回顧等。數據分析和統計方法:描述性分析、相關性分析。

2.3內容

水廠規模、受益人口等基本情況,水質檢測、監測,消毒處理方式等水質管理狀況。

2.結果

2.1基本情況

農村水廠以小型水廠為主,設計供水規模在20~ZOOm刀d的數量占5691%,20小1000m祀的數量占30.48%。

2.2分地區水廠消毒率

農村水廠消毒情況地區差異較大,浙江和云南調查水廠100%有消毒措施,而內蒙古和貴州消毒率僅為30%左右。

2.3水廠消毒方式

調查的農村水廠中近一半無消毒措施;在開展了消毒的水廠中,34.85%的水廠使用漂白粉作為消毒劑,使用液氯和二氧化氯的水廠數量較少。

2.4不同規模水廠的消毒率情況

大型農村水廠消毒情況較好,區域級水廠消毒率為93.55%,而村級水廠消毒率為57.40%。

2.5水質檢測、監測情況

水質檢測和監測的情況也存在地區差異.

3.存在的問題

3.1農村水廠供水消毒率低,且地區之間存在明顯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約35%的農村集中式水廠不消毒;消毒率地區差異顯著,內蒙古和貴州的消毒率低于40%,新疆的消毒率在50%左右,其余調查省的消毒率均在80%以上,云南和浙江調查水廠的消毒率達到了100%。

3.2不同規模的水廠供水消毒狀況差異顯著。按村級水廠、鄉鎮水廠和區域水廠劃分,三類水廠的消毒率隨水廠規模的增大而增加,反應了不同規模水廠對供水水質管理的重視程度。論文參考。大中型水廠由于覆蓋范圍較大、供水人口較多,一旦水質出現異常,引起的社會危害較大,因此受到監督部門和水廠自身較多的重視。而小型水廠對水質飲水消毒不夠重視,消毒措施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3.3農村水廠水質檢測能力嚴重不足。在調查水廠中,開展水質自檢的水廠僅占23.89%。水質自檢對于水廠調整和改善水處理工藝運行指標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具有水質檢測能力的水廠其出水水質將無法得到保障。

3.4水廠消毒率與水質監測率存在相關性,水質監測率較高的省(自治區)消毒率也相應較高,說明水質監測對水廠消毒措施的落實具有促進作用。

4.建議

4.1農村水廠消毒率與水質監測率的相關性反應了地區之間監管能力的差異對水廠水質管理的影響。論文參考。農村水廠規模小、數量大,供水規模在20-200m3/d的水廠占到了調查數量的58.31%。如果水質監管工作僅停留在大中型水廠,將使很大一部分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失去監控,對人民群眾的健康影響不可預測。因此,建議進一步擴大飲用水水質監測工作覆蓋面,特別應該加強對村級水廠的水質監測,成立專門的農村飲水安全水質管理機構,全面掌握農村水廠水質情況,為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4.2農村飲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由水質、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證率4項指標組成。在合理健全的監管體制下,農村水廠仍是水質管理的主體。目前,農村水廠水質檢測能力低下、消毒率不高的現狀與飲水安全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目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中,注重工程建設,而對水廠水質分析的能力建設不夠重視。建議對在運行中的農村水廠的水質消毒情況和水質檢測能力開展普查,進一步明確水廠自檢項目和水質檢測要求。對于未配備消毒和水質檢測設備的一定規模以上的水廠,應安排資金購置必要水質檢測設備,同時加強水廠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其具備必須的水質檢測技術和能力。對于不具備水質檢測能力的小型水廠,縣級政府應組織力量、安排經費為其提供水質檢測服務,真正實現供水安全。

4.3水質檢測和監測的目的在于保障和促進飲用水水質符合衛生標準。水質監測和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分屬不同部門管理,為實現保障農村飲水安全的目標,有關部門需要打破部門壁壘,加強信息共享和技術合作,利用好水質檢測和監測結果。

參考文獻:

[1] 鄂學禮,張嵐,凌波. 農村安全供水水質監測研究進展[J].中國水利, 2009, (01) .

[2] 李仰斌.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水利, 2009, (01) .

[3] 華佳,張林生. 我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現狀及探討[J]. 給水排水動態, 2009, (01) .

[4] 陳偉煜. 飲用水管網中水質優化的研究[J]. 水資源研究, 2007, (02) .

[5] 羅蘋,葉臨湘. 農村飲水水質狀況分析與對策[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2005, (06) .

第2篇:水質調查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水源水;污染; 應急處理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鎮江市某水廠位于長江鎮江段下游與大運河抽水站長江引河段交叉處,由于平時抽水站不啟用,在洪澇災情出現時才啟用。水廠取水口設在抽水站長江引河段,引河段1 000 m,引河段長江入口的上游2 000 m范圍內有某發電廠,化工廠、化肥廠等工業企業污水排放口。

1.2方法應用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對該水廠上游5 000 m范圍內的工業企業污水排放情況進行問卷調查,按照GB5749-8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對污染前、后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檢測,結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幾年來對該水廠的水質檢測資料進行分析。

2結果

2.1基本情況2007年4月7日上午8時20分,鎮江市衛生監督所接某水廠報告,該水廠源水取水口水質受到污染,顏色為紅黑色。為確保供水安全,水廠已緊急停止制水、供水。要求派人協助調查水源污染原因。接報告后,我所立即派衛生監督員立即趕赴該水廠進行調查。

基本情況該水廠,位于鎮江市東郊,1995年建廠,現日供水量:2.3萬~2.5萬噸/d;供水人口:4.2萬;供水范圍:東至大港化工開發區、西至丹徒化肥廠、南至鼎勝鋁業,約80 平方公里;水廠取水口設在長江某抽水站處引河段,引河段1 000m,引河段長江入口的上游為某發電廠,取水口距水廠500 m;水廠采用常規水質凈化消毒處理,水處理劑是液體聚合氯化鋁,消毒劑是液氯。

2.2現場流行病學調查 取水口處無船只停靠、無其他漂浮物和圍網捕魚活動等,取水口水位屬正常水位。取水口源水水質發紅發黑,并且整個水源引河段水(1 000 m)均是一樣。

引河段1 000 m范圍內未發現化工污染源,引河段長江入口上游3 000 m、下游1 000m內,依長江入口向上游有某發電廠碼頭、紙漿廠和化工廠排污口,對上述工業企業的污水排放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發現企業內均有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處理排放記錄資料。

該水廠集中式供水衛生許可證在有效期范圍,從業人員20人均持有效健康證上崗,水質凈化消毒所采用的水處理劑液體聚合氯化鋁和消毒劑液氯均符合相關要求。水廠定期對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進行檢測,每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抽檢一次。建廠以來,水源水檢測記錄提示,有過3次揮發性酚、氨氮指標超標嚴重的水污染情況。

2.3水樣檢測根據現場調查情況,通知市疾病控制中心,結合上、下游污染企業排放污染物的性質,對水源取水口水質、出廠水質進行檢測。

2.4現場處理

2.4.1立即向當地地方政府匯報相關水源污染情況,并請求政府啟動相關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4.2要求該公司與市疾病控制中心、環保等部門聯系,請求到現場,對水源水質采樣分析,對污染企業污染物的排放情況進行檢測。

2.4.3會同環保部門對該水廠水源長江口沿江上、下游污染情況進行現場調查。

2.4.4水廠啟動水污染應急預案,通知各相關單位,特別是各用水大戶,水廠將降壓供水,希望用戶做好儲水工作。

2.4.5與鄰近的大港自來水公司聯系(在化工開發區有閥門隔斷,只要打開閥門,主管網就相互連通),請求加大制水量,做好應急供水準備,必要時開閥向該水廠管網供水。

2.4.6要求水廠立即購買足量的活性炭,水質凈化劑和消毒劑,準備對水質的應急處理。

2.4.7要求水廠對反應池、沉淀池、濾池進行排泥沖洗,一旦水源正常后立即開始制水。

2.4.8加大減壓供水水質的跟蹤檢測,一經發現水質問題,立即停止向用戶供水。

2.5調查結果

2.5.1通過現場問卷調查發現,取水口引河段長江入口上游3 000 m、下游1 000 m內的某發電廠碼頭、紙漿廠的污水處理排放情況正常,而化工廠在夜間對工廠內污水排放溝進行清理,清理出的大量污水污物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違規進行排放,短時大量污水及排水溝內殘留污物,在污水排放時一起被沖刷下來,流入長江,排放的污水在流入長江后未得到有效的稀釋,造成約70 m寬,5公里長的黑水帶。該水廠取水口引河段長江入口位于其下游,由于水廠取水,黑水帶在水流作用下流入引河段,故水廠水源水受到污染。

2.5.2市疾病控制中心水質檢測結果,水源水水質色度、揮發性酚、鐵等指標超標嚴重。

2.5.3當日下午1時15 分水源水質在水流作用和抽水站排水后,水質得到明顯改觀,經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取樣對水質檢測分析,水源水基本符合制水水源的要求,公司開始制水,同時在制水過程中,投入大量的狀活性炭進行吸附處理,24 h投加活性炭。同時對成品水進行化驗分析,符合標準后恢復供水壓力,正常供水,同時要求加大供水期間的水源水、出廠水水質檢測頻率,確保供水水質的安全衛生。

3 討論

本次以長江水為源水的飲用水水源污染事故是典型的由上游工業企業違規排放工業污水引起。

根據本次以長江水為源水的水源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的措施,為預防水污染事故的的再次發生,提出一下建議。

3.2.1以長江水為源水的選擇應便于防護、地方政府在水源保護區上游對污染企業的審批,應嚴格控制,并應加強對污染企業信譽的監管,本次黑水污染水源水事件就是由于污染企業違規排放污水所致[1]。

3.2.1供水單位必須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水源上、下游的污染情況,制水的特點,制定突發性水污染事件行之有效的處理措施,本次水污染事件能及時查出分析污染源,供水單位啟動突發水污染應急方案,措施積極,處理恰當[2]是關鍵。

3.2.3為保證衛生安全供水,區域之間的供水管網應預留相應的應急互連接口,以便為雙方提供緊急供水水源,一旦水源水污染源不能排除,應急安全供水[3]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蔡宏道.現代環境衛生學.人民出版社,1995:320-520.

第3篇:水質調查的方法范文

【摘要】根據近年水質監測結果,著重研究大昌寧河庫區水質現狀分析、評價庫區水質富營養化程度及變化趨勢。寧河是長江三峽巫山庫區最大支流,庫區轄大昌鎮、福田鎮、雙龍鎮、巫峽鎮、高塘、龍門辦事處。糸沿岸近15萬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及航運黃金水道。寧河水成庫后,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堆煤、洗煤廠建設、網箱養魚、挖運河沙等導致寧河水質逐漸下降,于2008年7月中旬出現水華,本文在調查的基礎上對寧河水華的成因進行調查、監測分析,提出防治建議供參考。

【關鍵詞】水華、成因監測調查分析、防治建議

調查地區;大寧河

調查方法;實地考察、采樣監測

調查目的;了解大寧河水質污染情況、向政府部門提出建議、向居民宣傳保護水體的重要性。

1 水庫概況及調查方法;

1,1 水庫概況;巫山縣是渝東門戶,地處三峽庫區腹心,跨長江巫峽兩岸,經度109,86,緯度31,1,東鄰湖北省巴東縣、南界湖北省建始縣、西抵重慶市奉節縣、北依重慶市巫溪縣,幅員面積2958平方公里,因大巴山、巫山、七曜山三大山脈交匯縣境,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最低海撥135米,最高海撥2680米,立體氣候明顯。大寧河位寧巫山之側,全長50公里,水域面積42平方公里。

1,2 實地及周邊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A 庫區形成后寧河水流動緩慢,水體自凈能力極弱,水體極易形成藍澡生長的外在條件,細小藍澡沿寧河兩岸遍肉眼可見,并逐步向下游蔓延趨勢顯現。

B 寧河沿岸到處可見堆煤坪,且在福田鎮建有洗煤廠其污水通過小溪直接流入寧河,煤灰降塵水中極易產生腐質酸給澡類生長提供營養物質。

C 寧河中有數條挖沙船,由寧挖沙極易沉淀在河底淤泥中氮磷籌營養物質帶出水面,給澡類生長提供必備的生長條件。

D 寧河沿岸有數十處網箱養魚,魚蝦餌和魚蝦糞便污染水源,易形成藍澡生存的有利環境。

E寧河中有近100只船舶,工人生活垃圾直排寧河,沿岸群眾生活污水也糸直接排放,群眾生活垃圾沿寧河岸邊堆放,極易隨著雨水沖刷和風力的作用隨時將生活垃圾帶入寧河污染水質。

G 居民過量使用化肥及含磷洗滌劑的化學產品,隨著雨水沖刷至寧河致水質惡化。

2 水質監測;

2,1 監測方法;根據庫區地理位置在寧河庫區水域設置9個水樣監測點并分別在0、5米、2米、5米層采取水樣[6小時內送實驗室]

2,2 監測指標及數據;Ph值7,6、溶解氧5mg/L、高猛酸鉀指數4mg/L、生化需氧量2mg/L、氨氮8mg/L、總氮3mg/L和總磷0,4mg/L、硝酸鹽氮2mg/L。

根據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及實驗數次采樣分析即可界定富營養化是寧河水質潛在的主要環境問題。

3 防治建議;

A 加強執法力度;居民生活污水排放要達到國家無害標準,利用小城鎮建設為起點建好小型污水處理廠。

B 船舶工人生活垃圾、沿岸群眾生活垃圾實施袋裝交環衛部門集中處理。

C 關閉洗煤廠,取締煤坪,挖沙船和網箱養殖。

D 教育居民使用無磷洗滌劑,盡量少使用含化學物質的物品。

E 庫區所屬鎮水廠實施活性碳工程,或改變水源取水點,教育群眾杜絕直接取用未經消毒處理的寧河水源,確保人群生活飲用水安全。

G 組織小型船清撈藍澡。

4 結論

第4篇:水質調查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京山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監測結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296-02

農村飲水安全是衡量我國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監測工作,列為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之一,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按照湖北省愛衛辦的統一部署和監測方案,2011年對我縣23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水質監測,現將監測結果分析如下:

1內容與方法

1.1內容。

1.1.1對象。根據我縣現狀和技術條件,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監測點。全縣14個鄉鎮23個在運營的集中式供水和2個分散式供水為監測點。每個監測點在枯、豐水期個檢測一份出廠水和一份末梢水

1.1.2調查項目。基本情況、水源類型、水處理方式、消毒方式、覆蓋人口數、水質檢測等。

1.1.3檢測項目。檢測項目包括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色度、渾濁度、嗅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總硬度、鐵、錳、氯化物、硫酸鹽、耗氧量、溶解性總固體)、毒理學指標(砷、氟化物、硝酸鹽氮)、和微生物指標(總大腸菌群、菌落總數、耐熱大腸菌群),共計19項。

1.2方法。

1.2.1飲用水的情況。調查方法為填寫農村飲用水調查表。

1.2.2水樣的采集、保存和檢測方法。水樣的采集、保存和檢測方法依據《生活飲用水檢驗標準》(GB/T5750-2006)。[1]

1.2.3水質評價方法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2]進行。1項指標不合格即判定該水樣不合格。

1.2.4數據錄入和處理。調查數據直接錄入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絡直報系統;將調查的數據采用SPSS相關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和分析。

第5篇:水質調查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二次供水;衛生學調查

【中圖分類號】R75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3-0335-01

近年來,隨著我縣城市建設的發展,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二次供水增多,二次供水的衛生質量直接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二次供水水質基本上符合衛生要求,但國內文獻已報道的 249起飲用水污染事故中120起是二次供水污染而引起的,約占48.2%。由于供水管道、水箱、涂料等材料不合格,或者由于設計安裝、選址不合理,都可能導致水污染事故,說明二次供水污染的危險依然存在。為了了解我縣二次供水衛生狀況,加強對二次供水的衛生管理,2009年六月我們對遜克縣內住宅小區10處二次供水情況進行了衛生學調查。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轄區內隨機抽取10處二次供水10個蓄水箱。

1.2 調查內容與方法,水質檢驗,按《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法》,統一在四樓隨機抽查一住戶,按無菌操作采水樣500ml,4小時內送檢。一般衛生學調查按《黑龍江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規范》。

1.3 評價標準: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黑龍江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規范》。

2 結果與評價

我縣的住宅基本是5~7層,建筑時間2~12年,蓄水箱由鋁板、鐵板材料構成,此次調查10個蓄水箱結構相似,由入水口、出水口、透氣孔、檢查口構成,該結構的缺點是出水口與底部之間形成了“死水區”,易使污泥、雜物淤積于底部,該區水流循環較差,微生物很容易繁殖,所以蓄水箱定期消毒是很重要的。

調查結果表明,二次供水衛生管理制度、措施沒有很好落實,與衛生標準要求有較大差距。見表1、表2

二次供水管理人員多是臨時工、管理員兼管,素質較差,未經有關衛生法規、衛生知識培訓,二次供水設施設計有點不符合有關衛生法規、標準要求,有的設在鍋爐房內,有的無單獨房間在樓道狹空內,在地下無防滲設施,由于設計存在的問題又疏于管理,10個蓄水箱檢查口有2個無蓋,8個有蓋的4個無鎖,透氣孔均未加防護罩,氣壓罐全部無自動空氣過濾器,由于有的水箱常年不清洗消毒,內漆剝脫,甚至長出青苔,水里可見到蚊蠅蟲體。由于存在以上問題,水質很容易受到污染,引起介水傳染病流行的危險性也就增大。表3水質檢驗結果反映了二次供水水質受到了一定程度污染。

同期出廠水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說明二次供水受到污染,與蓄水箱多年不清洗、不消毒、二次供水系統防護措施不落實、管道陳舊生銹有關,調查后我們對不合格的蓄水箱會同有關單位進行了清洗消毒,改善水質。

3 討論與建議

通過調查發現,二次供水系統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3.1 設計衛生問題。蓄水箱沒有單獨房間,例如有1個設在樓道地下,受到泄露污水污染威脅,居民反映強烈,飲用水沒有安全感。有1個設在鍋爐房內,有2個設在樓道狹空內,沒有一個清潔環境,受到污染的機會比較多,不便管理。蓄水箱安裝時未考慮清洗消毒,例如有1個設在樓道地下的水箱,無處排放污水,甚至無法進行清洗消毒,從建設以來7年從未清洗消毒,又無資金改造,使飲用水水質存在較大隱患。

3.2 涂料衛生問題。調查的2個鐵板水箱,使用的是一般防銹漆,防腐效果差,漆皮已脫落污染水質。

3.3 管理不善是二次供水污染的又一原因。管水從業人員不了解飲用水衛生法規,衛生知識,無衛生管理崗位責任制,蓄水箱檢查口不加蓋、不加鎖、不清洗消毒水箱,缺少必要的防護措施,以至在水箱內發現淤泥、蚊蠅蟲體、甚至老鼠尸體。由于以上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了飲用水檢驗指標合格率。

針對以上發現的問題,我們認為有關部門領導要提高認識,加強對二次供水管理,落實《生活飲用水監督管理辦法》《黑龍江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規范》《生活飲用水標準》。一是衛生部門按國家有關法規對新建、改建二次供水設施進行設計審查、竣工驗收。二是各有關部門要相互配合,加強對二次供水系統衛生管理,提高飲用水管理人員衛生法規、衛生知識素質,同時各產權單位要有必要的資金投入,更新、維護制度。三是有關部門應成立專業隊伍來清洗消毒水箱,保證二次供水系統不受污染,防止介水傳播疾病的發生和對人體健康長久的慢性損害,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第6篇:水質調查的方法范文

方法:采用對隨機抽取10所樣本學校進行現場調查、問卷調查、開展學校飲用水水質監測、學生腸道寄生蟲病的監測。

結果:農村學校飲用水與環境衛生的完善與學校衛生和學生腸道寄生蟲病有一定的相關性。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為蛔蟲、鉤蟲、鞭蟲等,檢出率為9%。

結論:學校衛生與學生寄生蟲病的患病率與學校飲用水和環境衛生設施完善相關。建議提高對農村教育經費的投入,改善農村學?;A衛生設施,并加強對學校衛生知識的宣傳與普及。

關鍵詞:農村學校 水與環境衛生 現狀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6-0384-01

學校衛生是公共衛生的一個重要內容,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多發生在學校。尤其是腸道傳染病發病率高,疫情嚴重。農村學校的基礎衛生設施特別是供水設施和衛生廁所設施存在的問題仍很嚴重,學生的飲用水被糞便、垃圾污染,直接導致腸道傳染病流行和發生。農村學校衛生設施的缺乏,導致學生難以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嚴重影響了學校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本文對2008年我縣農村學校水與環境衛生現狀進行調查分析。

1 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調查的對象為隨機抽取的農村初中、小學;現場訪談對象是農村學校的校長、相關的教師;問卷調查的對象是在校四年級或初一年級的學生。按照初中、小學的比例,全縣隨機抽取10學校、每所學校抽取3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學生調查問卷表300份,收回調查表300份,有效問卷292份,有效率為97.03%。所調查的學生符合本次調查要求。

1.2 調查方法和統計分析。采取觀察與詢問的方法,對隨機抽取的10所樣本學校進行的現場觀察和詢問調查,對學校供水、廁所和垃圾、污水等環境衛生設施進行實地觀察,詢問調查的對象為樣本學校的負責人、老師、管理人員;學生調查表為自填問卷,在10所樣本學校中隨機抽取小學4年級或初中一年級各1個班,每班30名學生,進行調查;抽取10所樣本學校供水系統的末梢水1份進行水質檢驗;對10所樣本學校的300名學生進行蛔蟲、鉤蟲感染監測。調查的數據采取Excel進行數據匯總,SPSS11.0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調查學校的衛生狀況。

2.1.1 學?;厩闆r:調查的10所樣本學校中有2所初中、8所小學。10所樣本學校在校學生6446名,教職工447人。其中在校寄宿學生3691人,占學生總數的57.3%。

2.1.2 學校供水情況:調查的10所樣本學校中有6所學校使用的淺井,井水為學校生活飲用水唯一水源,屬于分散式供水。全部是機器取水,水質未進行任何處理;另外4所樣本學校是自來水供水,屬集中式供水。全部樣本學校都能課間提供開水,10所學校具備學生洗手設施,均能正常使用。

2.1.3 廁所情況:10所樣本學校都是獨立設置的廁所,一共有11座;廁所距離教室最遠的100米,最近10米,距離食堂最遠120米,距離最近50米,距離學生宿舍最遠200米,最近30米;廁所都是不滲漏旱廁,廁所內一般都比較衛生,沒有很臟的現象,在蹲位的設置上男女一般都是各半的原則,10所學校的廁所沒有防凍設施,廁所內只有1所學校有洗手設施,廁所的糞便都是當作肥料;在廁所管理上10所學校都是學生參與管理。

2.1.4 垃圾和污水處理情況:垃圾主要是教室的廢棄物和廚房的生活垃圾,垃圾量最多是每周6噸,最少的是0.15噸,垃圾都是定點堆放、統一收集;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廚房產生的污水,污水排放一般都是排入河道里了。

2.1.5 學校領導的認知與需求:調查的10所學校領導很重視安全供水,每年都進行水質檢驗;學校都沒有專職的健康教育老師,由班主任做兼職,健康教育課開展的極少;知道季節預防的重要性,對學生加強了防病知識的宣傳教育。需求農村教育經費的大力投入;衛生部門加大對學校師生的健康教育知識培訓的頻次。

2.2 學生問卷調查情況。

2.2.1 上學期間喝生水的占5%,從家帶水的占12%,學校免費提供開水的占55%,學校有償供水占18%,不喝水的占10%,喝生水的占42.3%;認為學校廁所干凈的占55%,認為不干凈的占45%;認為廁所離教室不遠的占83%;認為上廁所不需要排隊的占92%;認為夏天在廁所見到蒼蠅多的占33%,沒有見到蒼蠅的占10%,見到少量蒼蠅的占57%;在學校上廁所后每次都洗手的占38%,偶爾洗手占44%,從不洗手占18%。

2.2.2 在預防拉肚子方面,不喝生水、飯前便后洗手占77%,不與家人共毛巾、刷牙的占10%,不隨地吐痰的占3%,不知道怎么預防的占10%;認為能通過水傳播疾病,拉肚子占57%,感冒占43%,同意前兩項的占25%,不知道的占30%;生吃蔬菜瓜果時,從不洗的占1%,偶爾洗的占25%,每次都洗占74%。近三個月沒有腹瀉占55%,有一次的占25%,兩次的13%,三次以上的7%。

2.2.3 經常剪指甲占70%,不經常剪指甲占30%。手干凈的占70%,不干凈的占30%。

2.3 水質監測。

2.3.1 監測項目:包括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和微生物指標共計19項。

2.3.2 水樣的采集、保存、運輸和檢驗方法。水樣的采集、保存、運輸和檢驗方法依據《生活飲用水檢驗標準》[1](GB/T5750―2006)。

2.3.3 水質評價方法。水質評價方法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2](GB/T5749―2006)進行。

2.3.4 水質結果。10所樣本學校的飲用水的一般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都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微生物指標有一所學校的總大腸菌群超出限值、其他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2.4 腸道蛔蟲、鉤蟲感染監測。

2.4.1 糞便的采集。10所樣本學校300名學生的糞便分兩組一天采集。糞便盒上標注樣本學校名、年級班級、學生名、性別。

2.4.2 檢測的方法。腸道寄生蟲病的檢測依據“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進行。

2.4.3 檢測結果。檢測300名學生。感染蛔蟲27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18人,蛔蟲感染率9%;感染鞭蟲1人,鞭蟲感染率0.33%。

3 討論

通過調查發現,農村中小學學生的衛生知識很欠缺,特別是小學生不喝生水、飯前便后要洗手等常識,這與農村環境生活以及學校健康教育有關。[3]農村學校的廁所洗手設施、廁所的糞便的無害化處理等都有待進一步改進。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教育經費的投入,完善農村學校基礎衛生設施,衛生部門加大對學校師生健康教育衛生知識的培訓,整體提高農村學校健康教育宣傳的普及率,逐步改善學生的不良衛生習慣,大力降低腸道寄生蟲的感染率及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確保學校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T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測方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第7篇:水質調查的方法范文

關鍵詞:水質現狀評價;飲用水源地;農村;勐海縣

中圖分類號:TV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0)09-0097-03

1 引言

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西雙版納州面臨著經濟持續增長與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并存的矛盾。為此,西雙版納州逐步開展了對全州下轄的一市兩縣的農村安全飲水進行全面監測、分析和調查工作?,F就勐海縣農村供水水源點水質現狀進行評價分析。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地處云南省最南端,北緯21°08′~22°35′和東經99°56′~101°50′之間,是亞州大陸向東南亞半島過渡地帶,下轄一市兩縣(景洪市、勐??h、勐臘縣)。勐海縣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西和南與緬甸接壤,邊界線長約147.6Km,地跨東經99°56′~100°41′,北緯21°28′~22°28′,總面積5 511km2,東接景洪市,東北接普洱市,西北與瀾滄縣毗鄰。勐??h以農業為主,全縣可耕地4.86萬hm2,其中水田1.93萬hm2,旱地2.93萬hm2;全縣轄象山鎮、打洛鎮、勐海鄉、西定哈尼族鄉、勐阿拉祜族鄉、布朗山布朗族鄉、勐滿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鄉、巴達布朗族哈尼族鄉、勐岡哈尼族布朗族鄉等共14個鄉(鎮),102個村公所(辦事處),946個村民委員會,860個自然村。2000年統計勐??h總人口為29.2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僅為451萬人,占總人口的15.4%,農業人口是該縣的主體占該縣總人口的84.6%,全縣國民生產總值82 687萬元,勐海縣是西雙版納州的主要糧食生產地及蔗糖、茶業生產加工地。

2 水源地水質評價方法

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規定地表水環境質量評價應根據應實現的水域功能類別,選取相應類別標準,進行單因子評價,評價結果應說明水質達標情況,超標的應說明超標項目和超標倍數。本次評價將依據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同時結合實際情況確定評價方法和項目。

2.1 評價標準和方法

本次地表水水源地水質現狀評價標準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24項基本項目和5項補充項目。評價等級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惡劣。優良級水質相當于(GB3838-2002)Ⅱ類和好于Ⅱ類標準;合格級水質相當于(GB3838-2002)Ⅲ類標準;不合格級水質相當于(GB3838-2002)Ⅳ類標準;惡劣級水質相當于(GB3838-2002)Ⅴ類和劣于Ⅴ類標準。單一水源地采用單因子評價法,即以單項評價最差項目的水質類別作為該水源地的水質類別。理由是飲用水水源地不論何種水質項目,一旦超標,都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2.2 評價指標

水質評價基本指標選取3大類項目(污染項目、飲用水一般化學指標、飲用水毒性項目)共24個指標即水溫、pH、電導率、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氟化物、揮發酚、總氰化物、總砷、總汞、總銅、總鉛、總鋅、總鎘、六價鉻、鐵、錳、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氮、糞大腸菌群、總磷作為評價指標;水質評價補充項目5個指標,即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鐵、錳。

2.3 調查評價結果

2.3.1 調查范圍

整個勐海縣農村安全飲用水水質調查的進程分為2個階段,第一階段在2003年12月完成,共對勐??h的勐海鎮、勐混鎮、勐遮鎮、打洛鎮、西定鄉、巴達鄉、勐往鄉7個鄉(鎮),25個村委會的24個農村供水水源地進水質調查分析;第二階段在2005年1月完成,對勐宋鄉、布朗山鄉、勐滿鄉、格朗和鄉、勐阿鄉以及西定鄉的19個供水水源地的供水水質進行調查分析。

2.3.2 調查結果

勐??h農村飲用水源以地表水為主,占供水水源的95.7%,地下水供水水源僅占4.3%。在此次全面調查中,共完成勐??h13個鄉(鎮),37個村委會和1個國營黎明農場共計43個供水水源地的水質檢測分析、評價工作。通過對以上供水水源地水質24個分析評價指標的檢測,依據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對各供水水源地水質進行評價。能達到供水水源地水質要求的有38處,其中達到優良級水質的有31處,占總供水水源地總數的72.1%;達到合格級水質的水源地有7處,占總供水水源地總數的16.3%。供水水質不合格的水源地有4個,占總供水水源地總數的9.3%;水質達惡劣級的有1個,占總供水水源地總數的2.3%。勐??h各鄉(鎮)供水水源地水質情況調查統計見表1。

2.3.3 超標項目

在所有檢測項目中,各供水水源地水質中的總砷、總氰化物、揮發酚、六價鉻、總鉛、總鎘、總汞均無檢出。所有供水水源地中以鐵含量超標準限值最多,有27處水源地的鐵均超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質常規限值不高于0.3 mg/L的規定,最大超標倍數達25.7倍(見表2);有12處水源地的錳含量超過0.1mg/L的標準,最大超標倍數達6.39倍(見表3);有6處水源地的高錳酸鹽指數超過6mg/L的限值規定,最大超標倍數1.87倍(見表4);水體中含有肉眼可見物的有20處,主要是因水體中含有泥沙、鐵銹渣所致;糞大腸菌群不合格的水源地有10處;有2處水源地的水體中氟化物含量達到146mg/L和1.48mg/L,超過生活飲用水水質常規限值不大于1.0mg/L的規定,已屬高氟水的水源。

3 勐??h農村生活飲用水質現狀分析

此次調查的勐??h農村生活飲用水源地范圍較廣,涵蓋了絕大部分的鄉(鎮)、村委會。該縣農村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88.4%屬于Ⅰ類~Ⅲ類水,達到做為合格的供水水源地對水質的要求。造成其部分檢測項目超標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造成部分水源地水體中糞大腸菌群超過限值的原因是由于各供水水源地多為地表徑流,流經地由于未受到專門保護,水體受面源污染的影響較大。

(2)造成高錳酸鹽指數超過地表水Ⅲ類水6mg/L限值規定的主要原因是農村田間或林地的化肥、農藥的施用;農村生活、生產垃圾的任意堆放,一旦下雨,污水將會隨著降雨徑流流入供水水體;人飲與生畜飲水經常共用同一水源,時常直接在水體中洗滌各種器皿和衣物,更有生畜、家禽在水源地附近的隨性放養等。

(3)造成供水水源地水體中鐵、錳含量超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質限值規定的原因主要是勐??h的地質因素所致。勐??h地下富含大量黑色金屬,其中以鐵礦和錳礦最多,大部分地表徑流一旦流經礦層富集地段,將會導致礦層中金屬溶入水體,致使水體中鐵、錳含量偏高的原因;如果水體中的鐵含量過高,它能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氧化生成F2O3,導致在水源地的水體中發現的肉眼可見物――銹渣的原因。

(4)在所有水源地中有2處水源的氟超標,主要由于當地地質條件造成的。

4 改善勐??h水資源的建議與對策

4.1 加強水源地保護

為了防止飲用水水源遭到污染,提高水源水質質量保證率,可以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的要求,在農村、村寨設置水源保護區,并根據不同情況的需要,將取水點周圍部分水域或整個水域及其沿岸劃為衛生防護地帶,由供水站和鄉(鎮)政府共同管理。嚴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保持良好的衛生狀況;加強水源地森林環境保護,禁止亂砍濫伐。建立健全從水源地到供水末端的安全監測工作。

4.2 更換供水水源地

對于一些可能影響到人體健康的水源,如位于高氟區的水源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對供水水源地進行更換,另尋一處可以提供達標水質的供水水源地,盡可能的少飲用高氟水,因為過高的氟化物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如無合適的水源而不得不采用高氟化物的水源時,應采取除氟措施,降低飲用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4.3 增加除鐵、除錳設施

針對勐??h各鄉(鎮)供水水源地水體中鐵、錳含量由于當地地質因素普遍偏高,建議在供水水源地增設除鐵、除錳設施。如增加用石英砂或錳砂作為過濾水體的裝置,可很好地使水體中的鐵、錳含量大幅度降低。

5 結語

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對生活飲用水水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進程中,更好地利用、保護好當地水資源,使人們能用到更加放心、更加安全的生活飲用水,促進水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發展,使廣大農村人民群眾飲水質量得到提高,身體健康得到保障,生活條件得到改善,促進農業生產發展、農村的穩定和繁榮。

參考文獻:

[1] 李盛凱,薛 罡,汪永輝,等.納濾膜凈化地下水時預處理工藝的選擇研究[J].水資源保護,2005(3):33~34.

[2] 盧 海.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水資源保護規劃報告[R].景洪:云南省水文水資源局西雙版納分局,2009.

第8篇:水質調查的方法范文

【摘要】目的:了解莊河市農村居民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狀況,為保證農村居民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提供科學依據。方法: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06)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T5749-2006)進行檢驗和評價,對全市農村集中式供水進行衛生質量的調查與分析。結果:共檢測分析水樣60份,檢測20項指標,其中合格43份,不合格為17份,合格率為71.67%。結論:莊河市農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質衛生狀況亟待改善,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監督管理,提高質量。

【關鍵詞】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農村

【中圖分類號】R12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5-1052-02

In 2010Zhuanghe city rural drinking water health survey and analysisZHANG Zhong-kaiZhuanghe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Liaoning Zhuanghe 116400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rural residents in Zhuanghe City sanitary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to ensure that rural residents drinking water health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Method:According to“ the drinking water standard examination method“(GB/T5750-2006) and” drinking water health standard”(GB/T5749-2006)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n the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in rural areas,health survey and analysis of quality;Results:A total of60 water samples detection analysis,detection of20 indexes,43 of which qualified,unqualified for the17pass rate of 71.67%.Conclusion:Zhuanghe city of rural centralized water supply water quality sanitation condition is improved urgently,suggested tha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improve the quality of.

【Key words】Drinking water;Water quality;Rural area日常生活飲用水的質量好壞與人民群眾的健康狀況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各地衛生防病機構極為關注飲用水質量。為避免水質受到污染,提高人民日常飲用水質量,減少或杜絕因水源而引起的疾病,我中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對我市農村飲用水的質量進行了檢測,現報告如下: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對全市農村飲用水、自來水、水源水、出廠水水質進行檢驗分析。

1.2檢驗項目與如何評價:

1.2.1檢驗項目:包括色度、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總硬度、鐵、錳、硫酸鹽、氯化物、揮發酚類、耗氧量、溶解性總固體、硝酸鹽氮、氨氮、砷、氟化物、六價鉻、細菌總數和總大腸菌群共20項。

1.2.2評價方法:依據《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評價,每份水樣中有1項指標不合格即判為不合格水樣。2.結果

此次共檢測水源水水樣60份,合格43份,不合格為17份,合格率71.67%。3.討論

3.1水質總體現狀。本次檢測可以發現本市農村大部分飲用水源的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此次共檢測飲用水源60個,合格率為71.67%,從不同水源的水質檢測結果可以看出:地質結構、人畜糞便等因素可造成井水、山泉水和河水的污染。各鄉鎮水質不同,有一定差異。

3.2建議。農村供水中主要是沒有經過消毒和過濾的簡易自來水,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狀況。要改善飲用水質量,預防或避免水源性疾病,應保證農村飲用水質量。相關衛生部門要經常檢測水源,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普及科普知識,倡導健康飲水。讓村民了解健康飲水的重要性,提倡正確的飲水習慣,杜絕水源性疾病,讓村民放心飲水。參考文獻

[1]張艷華.農村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檢測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09,24(7):216-217.

第9篇:水質調查的方法范文

1.1現場調查方法和評價依據對北京鐵路沿線25個給水所用統一制定的調查表格進行現場調查。以北京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條例(1997)和北京市衛生局文件:京衛疾控字[2003]87號“城鎮簡易自來水廠和自備水源衛生要求”為評價依據。

1.2監測資料搜集北京鐵路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2年生活飲用水監測資料。

1.3檢驗方法及評價依據自備井水的采集、保存以及檢驗方法按照《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06進行,評價依據按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執行。測得的各項指標全部符合標準的判為合格,若有1項不符合標準即判為不合格。1.4統計方法各指標合格率之間差別的顯著性檢驗采用直接計算概率法(n﹤40)。

2結果

2.1基本概況本次調查北京鐵路沿線給水所25個,每個給水所有1-3眼自備井,共有自備井35眼。取水設備類型全部為管井,采取淺層或深層地下水,井深12m至500m不等。消毒方式全部采用加氯消毒。儲水設備為水泥構筑水塔或水泥蓄水池。輸水管線材質主要為鑄鐵管,管網長度數百米。自備井主要分布在京原線、豐沙線、京包線、京通線、京山線、京九線、京廣線等鐵路沿線,供水人群為鐵路職工、家屬以及附近居民。每個供水所供水人口為數十人至上千人不等。

2.2給水所檔案管理情況25個給水所全部配備了專職管水員,共有專職管水員75名,其中71名持有效體檢合格證明,占94.67%。但有12個給水所未制定水污染事故應急處置預案,18個給水所無管水員法律法規及衛生知識培訓記錄,22個給水所無儲水設施清洗記錄(詳見表1)。

2.3自備井水泵房衛生管理情況如表2所示,全部給水所有衛生制度、供水工藝流程圖,但部分給水所衛生制度和供水工藝流程圖未懸掛在給水泵房,而是在地面堆放,部分許可證超過有效期限,部分水泵房內地面及墻壁未貼瓷磚,室內存放雜物,地面積水,消毒藥品標識不合格,30m防護帶內有滲水坑、種植作物等。

2.4水質檢測結果2.4.1自備井水質單項超標情況2012年對35個自備井檢測水樣35件,合格13件,合格率37.14%。檢測項目32項,其中4項指標出現超標情況,按超標嚴重程度依次為硝酸鹽(以N計)、菌落總數、總硬度、氟化物,超標件數分別為16件(45.71%)、7件(20.00%)、3件(8.57%)、2件(5.71%)。超標情況見表3。2.4.2自備井水質檢測結果與井深的關系見表4。在35個自備井中,有22個井深﹤100m,13個井深﹥100m。13個井深超過100m的自備井,其水中硝酸鹽(以N計)100%合格,而井深﹤100m的自備井水中硝酸鹽(以N計)的合格率為27.27%,合格率有顯著性差異(P﹤0.01),提示井深是硝酸鹽氮含量的影響因素。2.4.3自備井水質檢測結果與地區的關系見表5。在35個自備井中,有5個位于京原線和豐沙線所經過的山區,其水質檢測全部合格,而位于平原地區的自備井,其水中硝酸鹽(以N計)合格率只有46.67%,與山區相比自備井硝酸鹽(以N計)合格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提示自備井所在地區是硝酸鹽氮含量的影響因素。

3討論

3.1應采取措施逐步改善北京鐵路沿線自備井水質調查表明,北京鐵路沿線自備井水質檢測結果總體合格率較低,為37.14%,其中硝酸鹽(以N計)超標率為45.71%,居不合格項首位,與北京市某區2007年調查結果一致[2]。北京市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部,地層堆積物中,含水層由砂、砂礫石、砂卵石、圓礫構成,非含水層由砂質粒土、粘質沙土、粘土及淤泥、人工填土構成[3]。地層防護性較差,地表污染物較易通過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滲作用入滲到地下含水層,造成污染。北京市大氣降水入滲補給量平均為28.58億m3/年,占地下水補給來源的74.72%[4],加之長期的人類活動,導致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環境污染增加,可能導致地下含水層硝酸鹽含量增高。本次調查還顯示,井深不足100m的自備井水中硝酸鹽(以N計)合格率明顯低于井深超過100m的自備井(P﹤0.01),豐沙線、京原線所在山區自備井水中硝酸鹽(以N計)合格率高于平原地區(P﹤0.05),提示井深和自備井所在地區是硝酸鹽合格率的影響因素。針對北京鐵路沿線自備井硝酸鹽氮超標的現狀,主管單位應加大設備設施投入,在平原地區積極引進市政管網供水或開采深層地下水,提高沿線職工飲水質量。本次調查,菌落總數的超標率為20.0%,是僅次于硝酸鹽的污染指標。調查發現,一些水泵房的消毒液無商標,無生產日期,30m防護帶內有滲水坑、種植作物,有些自備井不能做到30m防護,緊鄰居民居住區,還有的自備井泵房內堆放各種雜物,地面積水等,這些情況都易導致自備井水被微生物污染,應加強管理。本次調查,位于京山線的2個自備井的氟化物超標,可能與自備井所在地區地質環境有關[1]。應采取深度凈化處理,改善水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 日韩欧美亚洲视频 |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天堂麻豆 | 天堂最新版 | 国产三级中文字幕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精品专区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 | 免费人成网站 |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 9l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麻豆 |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爽爽爽 | 欧美一级日本一级韩国一级 | 亚洲自拍偷拍图 | 长腿校花被啪到腿软视频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一级 | 韩国女主播青草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老王 | 国产成人美女福利在线观看 | 久草视频观看 | a一级毛片录像带 录像片 | 手机看片日韩日韩国产在线看 | 国产老头与老太hd | 免费黄色欧美 | 91进入蜜桃臀在线播放 | baby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国产精选一区 | 91精品久久久久含羞草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成人三级在线播放 | 日本亚欧乱色视频在线网站 | a免费视频 | 国产三级日产三级韩国三级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看 | 九九在线偷拍视频在线播放 | 日产一区2区三区有限公司 日产一区两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