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養結合的看法范文

醫養結合的看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養結合的看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醫養結合的看法范文

    一、 不合理用藥的主要表現

    1.1  盲目用藥

    由于醫生缺乏中醫基礎知識,用藥過程中,寒、熱、虛、實基本病證分辨不清,而導致盲目用藥,違反了“辨證論治”的原則。多見于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受藥商、藥廠宣傳的影響,在科里形成的習慣性用藥,幾乎每個患者都用同一種藥。如脈絡寧注射液,因介紹本品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及抗凝血、溶血栓的作用而用來治療動脈硬化,腦血栓后遺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這無可非議,但必須辨病與辨證相結合。該藥性偏涼,有清熱養陰作用,對無熱、無陰虛的患者雖有血淤也不宜應用。尤其是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屬陽虛寒凝者用后反而加重病情。又如參脈針劑能強心升壓,改善冠脈流量,減少心肌耗氧量,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但在應用時,宜根據患者的體質酌情選用。偏熱體質用后會出現牙痛、咽痛等內火癥狀;二是醫生對某些藥物的功效一知半解,生搬硬套。一般認為大活絡丹祛風濕,六味地黃丸補腎。殊不知大活絡丹辛香走竄,藥性溫燥,對紅腫熱痛的急性期關節炎不宜用;六味地黃丸補腎陰,腎陽虛或兼實證不宜用。臨床上往往可見到舌紅苔黃厚燥,脈滑,濕熱很重的關節炎患者,醫生還用大活絡丹;舌淡苔白厚膩者用六味地黃丸。這都是原則性錯誤,應引起重視。1.2 久用不止

    會診過程中,常發現有些中成藥,從入院一直用到出院。對體虛無明顯兼證,需要用補益藥的患者,可以較長時間服藥。而對虛實夾雜的病癥,應本著“急者治標,緩者治本”的原則酌情用藥。如脾胃虛弱所致的胃脹、胃痛,可暫用六味安消膠囊、保和丸之類行氣消導治其標,癥狀緩解后,改用健脾益氣的香砂養胃丸治其本。還有老年習慣性便秘,臨床經常用番瀉葉沖劑。老年便秘多為氣血虧虛,大腸津液不足所致,宜緩補兼用潤腸通便之品。即便用番瀉葉這類攻下性烈之品,也只是在緊急情況下臨時運用,不可久用。有一典型病例:某患者,66歲,男性,患“陳舊性心肌梗塞并心力衰竭”。入院時,服用冠心蘇和丸1個月,出院后又按醫囑服用近半年。接診時,患者一派心氣不足的表現。冠心蘇和丸用于胸痹疼痛,久用則耗氣傷正。何況是一老年患者,又有心力衰竭,更要謹慎用藥。

    1.3 多藥合用

    在臨床科室中,特別是內科系統,個別醫生常同時將多種中藥制劑聯合運用。如丹參滴丸、地奧心血康膠囊、銀杏片等功效相近的藥物重復運用。有的甚至將藥性相反,相互拮抗的藥物混合使用,往往影響療效。

    二、 西醫應用中藥

    西醫應用中藥的時候我們學習中醫思維和技巧。首先是當醫學生時,已有簡要的中醫課程,執業后還有許多形式的“西學中”的培訓學習,只要感興趣和主動學習,向中醫老師求教和實踐的機會有的是。西醫學習中醫,首先要拼棄向不科學倒退的思想。其實,能治病就是科學。至于科學依據,有的已揭示,有的尚待揭示;其次,還要拼棄西醫搞中醫難出成果的看法。作為臨床醫生,更快更好地治好我們遇到的疾患,就是成績,至于出科研成果,西醫使用中藥,或許更容易出成果。我在學醫和進修的老師中,就有不少有高深醫學水平的西醫專家,他們在臨床用藥時根據需要,中西并重,中西藥選用,使其在醫療實踐中如虎添翼。如南方醫科大學教授,附屬珠江醫院神經內科專家,解放學中將級軍醫、中央首長保健醫師田時雨,如中華醫學會廣東皮膚學會會長,中山醫學院皮膚科教授,中山二院皮膚科主任曾凡欽雖本科畢業后又留學外國,掌握著本專業的高尖理論和技術,仍在診療中應用以前學過中藥知識,按病情需要開中藥處方,在他的治療“紅斑性狼皰”書著中,也專列了中藥療法。他們的成就也證明了中西醫結合和并重的科學性。

    三、 利用優勢,研發創新

    西醫生研究中醫,使用中藥,開展中西結合的優勢在于:(1)我們掌握了現代醫學的基礎顧理論和研究方法,而過去寫出中醫經典的前輩名家當時沒有掌握到;(2)我們中國的西醫有這個環境開展中西結合,而外國的醫生辦不到。這兩方面的優勢就可以取得比前人和當代外國人都得不到的成果。此外,他還根據臨床療效,擬定了幾十個藥對。他對中西醫結合的看法,也頗為客觀:“中西醫只有相互佐證和補充,才能提高療效。”祝老的這句話,其實也鼓勵西醫參與到中西結合的實踐中去。

    四、 建議與對策

第2篇:醫養結合的看法范文

論文關鍵詞:農村;農民;社會保障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也進行了重大變革,逐步改變了原來城市居民由企業保障、農村居民由集體保障的格局。當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改革的目標就是努力形成適合我國生產力水平、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管理和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一場正在進行的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對于農村的廣大成員來說,仍然未能徹底改變其所處的無保障或低保障的狀態。如果這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將形成巨大的社會隱患。下面,就加強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現實意義

(一)是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維護農民生存權和發展權的客觀需要

生存權是人權的基本內容,它是作為社會個體的人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權利,是基于人類生存本能而自然產生的。農民作為社會主要勞動者,應享有與城市居民一樣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這是受到我國法律保護的。但是,目前我國事實存在的城鄉社會保障“二元制”的結構,使農民的生活處在風險較高的狀態之中,占總人口70%左右的農民社會保障費支出僅占全國社會保障費總支出的1l%,而占總人口30%的城鎮居民支出卻占全國社會保障費的87%,這對農民是不公平的,是對農民權利的一種剝奪,同時也與我國當前大力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精神相違背。

(二)是加快城鎮化進程、緩解農村人地關系緊張狀況的必要措施

人地關系高度緊張是我國農村的基本矛盾。當前農村約有3.5億剩余勞動力,其中有1.2億常年外出打工,剩下的2.3億則滯留在土地上。盡管國家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我國城鎮化進展卻依然緩慢。這其中除了戶籍制度沒有完全放開外,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民沒有社會保障,以他們微薄的工資根本承擔不起在城市生活的社會成本,等他們殘了、病了、老了,還是要回到農村。這樣就導致了兩種矛盾:一是農民工雖然進了城,但他們賺了錢也不在城里消費,都帶回家養家、蓋房,對城市經濟帶動不大;另一個就是盡管種田已經無利可圖,但他們寧愿選擇拋荒也不愿放棄土地承包權,因為土地是他們最后的依靠。這種情況對當前一再倡導的農業要實現規模經營是一個極大的障礙。

(三)是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物質基礎

長期以來,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計劃生育政策難在農村落實并不是因為農民文化水平低、覺悟低,而是因為農民沒有社會保障,“養兒防老”是他們的一種現實選擇。當前我國農民的養老、醫療問題除了靠自己的積蓄解決一部分外,更多的都是靠子女保障,子女越多,日后的保障系數就越高如果賦予農民切實的養老醫療保障,農民是不愿意多生養子女的。因此,要順利落實農村計劃生育政策,當務之急就是要盡快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四)是擴大內需、推動經濟良性發展的重要舉措

當前我國農村的儲蓄率居高不下,但農村消費水平不高,農民有錢也不敢花的原因是農村缺乏一個令廣大農民放心消費的社會保障制度。農民擔心的是一旦他們失去勞動能力,養老和醫療問題就得不到保障,所以農民要“積谷防饑”,為未來打算。這樣就失去了農民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擴大內需的政策很難收到顯著效果,國家經濟發展也缺乏持久的拉動力。目前,世界金融危機仍不見底,對我國的經濟影響依然存在,中央適時提出了擴內需、保增長的戰略思想,而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因此盡快建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解決廣大農民的后顧之憂,促進農村消費,是應對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二、農村社會保障中存在的問題

(一)保障資金嚴重不足

農村保障包括資金保障和服務保障兩大系統,而資金保障在兩大系統中具有關鍵的作用。當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保障資金不足。其原因有二:一是國家財政的投入與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狀況不適應。國家對農村民政社會保障的投入,核定的社會救濟費,其保障能力只有原來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二是烈軍屬優待、五保供養采取農村負擔的方式,單純實行農民負擔,難以提高優撫和五保供養標準。

(二)保障覆蓋面窄

一種情況是農村民政對象應保未保的現象普遍存在。據統計,全國農村有300多萬“三無”孤老殘幼人員,應保未保的有l5萬人,約占總數的5%。另一種情況是在農村城鎮化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過程中,一部分農民處于社會保障的真空地帶。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離土不離鄉,原農村社區內的保障已很難起到保障的作用,而在目前城鄉分割的勞動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下,他們無法取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保障權利。

(三)保障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的主要表現有四個方面:一是目前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標準仍然很低,二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問題尚待解決,三是一些地方因合作醫療解體而使早已被消滅或控制的地方病、傳染病再度發生甚至流行,四是農村社會保障機構的組織和制度效率低下。從當前的情況看,廣大農民群眾的基本要求和愿望就是實現“生有所靠、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然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醫療保險制度、養老保險制度的現狀從各方面看都無法滿足農民的需要,這嚴重制約了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的發展。

(四)農民的失業風險正在產生并加劇

農民失業風險的產生與加劇,成因有三:一是耕地少,大部分農業勞動力的大部分時間處于閑置狀態,并難以向非農部門轉移;二是由于市場風險和自然災害等,土地收益難以維持基本生活;三是完全脫離土地的農民和家庭增多。事實表明,農民所特有的土地保障功能正在弱化,這乃是農民失業風險產生與加劇的根源所在。

三、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議與對策

(一)多渠道籌措農村社會保障資金

解決資金不足,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的機制。一是要求國家投入資金,包括救災、特困戶生活救濟和優撫補助;二是為了彌補國家投入的不足必須開辟新的稅源,征收社會保障稅;三是要建立個人帳戶,不論集體補助多少或有無補助連同個人繳費全部記在個人名下;四是要鼓勵農民積極參加各種商業保險,如商業性養老保險;五是要通過有關政策和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強化農村集體對保障資金的投入;六是要采取政府積極引導和自愿相結合的原則,在一定范圍內推行強制性養老保險和養老儲蓄。

(二)著力抓好社會互助活動

中華民族具有扶貧濟困的光榮傳統。雖然我國農村幾經變革,但這種傳統的互助行為一直延續下來,并有所增強,傳統社區互助活動為農村社區保障實施提供了可接受的社會基礎。在抓好社會互助活動上,一是要大力宣傳社會互助的意義及好人好事,并采取激勵手段提高人民群眾的參與率;二是要拓寬社會互助的領域,要注重對社會互助活動的引導,使募集到現金、衣、被的管理和發放落到實處,確保社會互助的效能得到充分發揮;三是要堅持生活救濟與生產扶持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建立“救災扶貧基金”、“村民互助儲金會”等基層群眾性基金組織,從資金及技術、信息上扶持社保對象,興辦經濟實體或其它生產項目,增強自我保障能力。

(三)建立健全三項制度

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中,需要建設的具體制度很多,但就目前而言,廣大農民的基本要求與愿望是實現“生有所靠、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因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養老保險和農村醫療保險三項制度建設是重點。第一,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國家和社會為保障收入難以維持最基本生活的農村貧困人口而建立的社會救濟制度,完善該制度,一是要科學確定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二是正確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第二,建立健全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目前我國農村的醫療保險大致有合作醫療、統籌解決住院費、預防保健合同等多種形式,其中合作醫療是最為普遍的形式。實踐表明,農村合作醫療是廣大農民通過互助救濟,共同抵御疾病風險的好辦法。在這方面,一是要正確選擇合作醫療的形式及內容,二是要合理補償醫療費用。第三,建立健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村養老問題變得曰益突出和緊迫。在這方面,一是要正確規定養老保險資金的籌集和繳納方式,二是要切實做好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及保值增值工作。

(四)土地政策必須具備兼顧公平與效率的靈活性

我國農村聯產承包變革普遍堅持了土地福利性均分的原則,把土地作為保障農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主要手段。執行好土地政策,一是必須堅持農村家庭經營制度,這是保持農村土地分配福利性質的需要;二是要嚴禁違法征地行為,嚴格控制征地規模,為農民留足可以生存的土地:三是停止“四荒地”拍賣,由政府征用農村社區中集中連片的“四荒地”用于生態環境惡劣地區“整體搬遷”的移民開發,將稀缺的土地資源用來作為社會保障的重要手段,避免土地分配的兩極分化。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強化農民特有的土地保障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民的失業風險。

(五)大力加強社會保障立法工作

第3篇:醫養結合的看法范文

【關鍵詞】 腦主神明 腦病診治 綜述

Discussion on Guide Function of “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in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Abstract:The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corrects the insufficient of "Heart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m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culture more perfect and more developed. It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theory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This essay concludes different viewpoints in this field,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 understand of its basis and its dom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System and sets a guideline to the medical use in clinic.

Key words: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Summarize

在突破中醫藏象內景的古老命題“心主神明”之后,結合現代醫學的知識和臨床實踐,推出了“腦主神明”的中醫理論,近來受到眾多醫家的關注。其理論修正了“心主神明”理論藏象學說的不足,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中醫傳統文化。“腦主神明”理論在腦病的診治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1 對“腦主神明”理論學說的認識

在秦漢時期,《黃帝內經》代表的中醫學理論體系,以五臟為中心,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這之后,“心主神明”一直占據藏象學說的主導地位。與此同時,腦與神明相關的理論認識一直在發展,卻并未進入中醫藏象學說的核心體系中。直至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辛夷》中明確提出“腦為元神之府”的看法。至此,“腦主神明”理論學說逐漸興盛。

回顧這之前的中國傳統文化,早在商周時期,從《說文解字》中論說“思”字的字形開始,中醫傳統文化中便有對“腦” 認識的相關記載[1]。《說文》中曰:“腦,顱中脂也”,提及了腦位于顱骨內,有髓會聚而成,具有與神明相關的功能活動,這當屬中國傳統文化對腦的最初認識。在戰國到秦漢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始終認為腦與神明相關。《素問·脈要精微論》言“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則精神將奪也” 。至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中曰:“頭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宋代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提出:“頭者諸陽之會,上丹產于泥丸宮,百神所聚。”明代李梃在《醫學入門·心》中亦明確指出了人心有二:一是藏于胸中,推動血行的“血肉之心”;二是無具體形態可言的主宰人體生命活動的功能“神明之心”。他已經否認了胸中的心有主宰生命活動的功能,認為這個心只有推動血行的作用。故名曰“血肉之心”。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亦提出“靈機記憶不在心而在腦”;清代汪昂在《本草備要》中有“人之記性,皆在腦中”;《東醫寶鑒·外形篇·頭》則指出 “頭為天谷以藏神”…… 均把聽覺、視覺、嗅覺以及思維、記憶、 言語等功能歸于腦。接受過現代醫學思想的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治癲狂方》中提到:“神明之功用,原心與腦相輔而成。”

隨著實踐經驗的進一步積累以及其他學科的發展,心與腦的功能也在逐漸明了:腦所主之神是廣義的神,它對機體的外在生命活動和內在精神活動,起著決定性作用;心主神志指狹義的神,是廣義神的一部分,是在心主血脈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腦是人體耗氧量最多的組織,它對血液的需求也非常多,所以腦功能的正常發揮與心主血,上輸于腦密切相關。心神功能的發揮,隸屬于腦主神明的功能[2]。有醫家認為 “腦神”即“精神意識”,是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對內外環境信息進行翻譯、整理以及儲存的綜合過程[3]。

2 “腦主神明”的涵義

“神明”一詞,含義廣泛,追溯到《辭海》稱:“神明,一指人或物的精靈怪異,一指人的精神。”《中醫大辭典》云:“神明,一指神或精神;二指日月星辰。”《辭源》也有“謂神也“或”人之精神”之載。中醫學中“神明”更寓其特定的含義,遠在《內經》中既可概括為:(1)指自然界的規律;(2)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即人體顯現的生命力;(3)人體的精神思維活動[4]。“神明”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這其中也包括了情志活動[5]。《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髓者,皆屬于腦。”腦的生理功能概括為:(1)腦與精神活動有關,腦是精髓匯聚之處,元神所居之府。(2)聽覺、視覺、嗅覺以及思維、記憶、言語等歸功與腦。因此,不難得出,腦主神明基本含義有二:一是腦主神志,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皆由腦所主;二是認為腦為一身之主宰[6]。

3 “腦主神明”與 腦病的治療

3.1 中醫“腦病”范疇及病因病機 1997年頒布的《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明確列出“腦系病類”,如癇病、癲病、狂病、癲狂病、多寐、不寐、中風、腦瘤、腦萎、癡呆、偏頭痛、腦鳴等34種,成為繼承發展中醫“腦主神明”論,突破和變革“心主神明”說的里程碑[7]。就中醫腦病的致病因素而言,不外乎:六、癘氣、內傷七情、飲食勞逸、中毒、外傷、痰飲淤血、先天因素等[8]。雍履平[9]認為中醫腦病總是圍繞精、氣、神的失調,或由精、氣、神的虛損所致的邪毒形成的腦病而選方用藥,已成為治療腦病的既定思路和成功經驗。

3.2 腦居高位,易中外邪,治腦病宜開竅祛邪為主 《靈樞·海論》曰:“腦為髓之海,其上在于其蓋,下在風府。”《素向·五臟生成篇》又曰:“諸髓者皆屬于腦。”說明腦為髓匯之處,居于高位,故受邪則首當其沖[10]。如《素問·太陰陽明論》說:“故傷于風者,上先受之。”“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風邪循經上擾則頭痛;風邪犯肺則出現鼻塞,咽癢,咳嗽等癥狀。《素問·奇病論》曰:“人有病頭痛,……當有所犯大寒,內主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醫學心悟》曰:“中暑者,感之重也,其證大汗出,昏悶不醒,或心煩,喘喝,妄言,昏悶,……”《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因于濕,首如裹。”《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諸逆沖上”,“諸禁鼓慓,如喪神守”、“諸病腑腫,痛酸驚駭”及“諸轉反戾”[8]。然六,或疫癘之邪,既可單獨侵襲腦海,又可聯合入侵[9]。故治療亦根據致病因素的不同,在開竅祛邪的基礎上辨證加減。風熱者,加以疏風清熱;風寒者,加以疏風散寒。兼有痰濁血淤者,輔以祛痰、活血化淤、生血養血等。臨床在選用藥物時,也應根據腦的生理功能選擇。頭位最高,其氣象天,同為活血藥,川芎藥力可上達巔頂而桃仁偏散下焦淤血,故對同類藥物選擇的,充分考慮到腦的特性。腦內氣機重升降,頭位最高,宜升清陽以養之,故升麻、柴胡、葛根之屬宜用,升已而降,濁陰在下,故牛膝、赭石亦應隨證伍用[6]。

3.3 治療腦病宜從腦論治,結合五臟,分清虛實 腦主神明的實質之一就是腦為一身之主宰[6]。《顱囟經》 曰:“太乙真云在頭,曰泥丸,總眾神也。”張介賓《類經·疾病類》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升于頭,以成七竅之用,故頭為精明之府。”《靈樞·平人絕谷篇》曰:“五臟安定,血脈和則精神乃居。”說明神明的正常、情感思維的障礙與五臟氣血的盛衰有關[11]。周永紅等[12]亦認為“腦主神明”的臟腑關系,主要體現在腦主精神、神志;除此之外,腦和臟腑之間的關系還體現在腦主宰臟腑形體官竅組織的生理活動,故“腦神”功能的正常發揮是建立在五臟生理功能正常的基礎之上。因此,在治療腦病時,應注意結合五臟,分清虛實,辨證論治。黃躍東等[5]認為五臟六腑的氣化功能活動是在腦的協調指揮下進行的。故治療抑郁癥除了運用醒腦開竅、啟運神機這個基本大法之外,尚需進行臟腑辨證,在探明致病屬性的基礎上,判定抑郁癥具體發病所兼臟腑,分別配以健脾、養心、調肝、理肺、益腎等方法,調和五臟,以助“腦神”機運。王長垠等[13]認為血管性癡呆多為本虛標實。本虛以腎精之虛為主,標實則為淤血痰濁。腎藏精,精生髓而上通于腦,腦髓依賴腎精的化生。遂以神明口服液補腎充血,化痰豁痰開竅,治療血管性癡呆32例,總有效率75%。查麗[14]治療老年腦病,認為其病機多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多臟虛損,多病并存,虛以脾腎虛損為主,實以濕熱、痰淤為主。臨床治療應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祛邪時兼以兼顧胃氣,慎用苦寒攻下之品。急證者可用綜合治療措施,針藥結合,湯丸并進;對病情緩慢者應予丸劑、口服液,緩緩求之。

3.4 指導針灸治療

針灸與中藥,一為外治,一為內治,各有千秋。《內經》中治腦的方藥未曾述及,而治腦的穴位卻已有記載[6]。《素問· 寶命全形論》曰:“故針有懸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臟血氣之診。” 又有特別強調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候已備,后乃存針”。根據“腦主神明”理論,“治神”是《內經》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申東原[2]認為“治神”是補虛瀉實的重要前提,并且詳細闡述了:“治神”要求醫者、患者情緒穩定;“治神”要求患者“入靜”;“治神”要求得氣。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一書中曰:“頭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氣血精明三百六十五路,皆上歸于頭,頭者諸陽之會也,故頭痛必宜審之,灸其神不得亂,灸過多則傷神。”亦說明了腦與神明相關及腦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并運用到針灸的醫療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1]。李永春因《靈樞經·海論》中謂:“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于其蓋(百會),下在風府”,遂用百會和風府二穴來調理腦。針灸與中藥的作用機制及起效方式不同,應當說針灸在治療腦病方面有明顯療效[6]。 蘇爾亮等認為頭為諸陽之會,臟腑經絡直接或間接與頭部有廣泛聯系,應用頭針療法治療腦病有明顯的療效[15]。

4 小結

“腦主神明”作為新興的理論,在腦病治療的臨床應用中,指導針灸“治神”已取得良好療效;中醫藥通過從腦論治、結合五臟辯證、補虛瀉實,亦不失為一種成功的思路與經驗。然而,目前的情況是調腦仍需從五臟論治,而五臟有疾以腦調之者卻鮮見,傳統的治療思路難以打破,腦主宰一身的理論也難以在臨床應用中立足。其次,傳統藥物歸經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但腦作為奇恒之腑沒有相應的引經藥,摸索腦的引經藥就成為今后醫學工作中的重點:一方面可以使腦病的治療增加針對性,另一方面由于腦為一身之主宰,入腦的藥物可通過調腦而治療相應全身各部的疾病[6]。此外,要繼承并宏揚一個新的觀點,則應在中醫理論的實驗研究當中,以功能系統為主軸,從圍繞上述臨床有效結合的基礎上,深入開展藏象、四診八綱、氣血、治則、經絡等的理論探討,則中醫傳統文化才可望有新的突破[16]。

本文承蒙劉泰教授的指導,謹致謝意!

參考文獻

[1]張俊龍.中醫腦理論演進軌跡[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01,2(3):43.

[2]申東原.從腦主神明角度論針灸治神[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4,38(3):41.

[3]朱向東,田文景,李蘭珍.“心主神明”與“腦主神明”的再認識[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3,9(6):15.

[4]劉慶華,史麗萍.試論“神明”的體用觀[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7,21(5):5.

[5]黃躍東,李珀.試論七情發生和腦主神明與抑郁癥病機證治的關系[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5,12(3):39.

[6]李永春.腦病學說臨床應用的反思[J].山西中醫,2006,22(1):4.

[7]陳士奎.變革“心主神明”為“腦主神明”——中醫腦科學理性發展的前提條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2,8(7):14.

[8]周平龍.中醫腦病病因概論[J].陜西中醫學院學報,1996,19(2):1.

[9]雍履平.試述中醫腦病范疇及其理論基礎與實踐[J].安徽中醫臨床雜志,1997,9(2):104.

[10]黃一梅.中醫腦病治療初探[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1995,16(2):21.

[11]張德祥.論述腦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96,13(2):3.

[12]周永紅.確立“腦主神明”是臟象學說發展的必然--兼論臟象學說的利與弊[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3,26(3):35.

[13]王長垠,濮孟久,程燕玲.神明口服液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對照[J].實用心腦血管病雜志,2001,9(4):228.

[14]查 麗.老年腦病辯治六法[J].湖北中醫學院,1998,20(3):32.

第4篇:醫養結合的看法范文

一、主題報告指出了關注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與有效學習是今后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的核心方向

在本次會議中,八位專家分別帶來了主題報告。華東師范大學李季湄教授做了題為《核心素養體系與幼教質量》的主題報告。她在報告中指出核心素養即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由“自主發展”“社會參與”“文化基礎”三個主要維度,共18個基本要點組成。核心素養為幼兒園教育提供更明確的方向、更清晰的目標、更整體的視野,促進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進一步優化,并能夠助推《指南》的進一步落實與深化。

香港大學的Nimala Rao女士結合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迅速變革的大背景,在其報告《面向21世紀技能》中談到,社會與科技的不斷變化發展要求我們成為終身學習者。她認為,當前的兒童已逐漸成為數碼原生代(是第一代能流利使用數字技術語言的兒童)。早期教育也應在課程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估等方面做出調整,幫助孩子形成包括“創造力”“評判性思維”“團隊協作”“溝通交流”等在內的面向21世紀的技能。

全教協會首席執行官Rhian Evans Allvin女士的報告圍繞學前教育質量評價展開。她介紹了全教協會建立的學前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該體系由“家庭支持”“健康、心理健康與教育”“特殊需求及早期干預”“幼兒早期學習”四個領域組成。她認為高質量的學前保育教育應該包括發展適宜的課程,有能力有知識的師資,一系列復雜的能支持兒童健康幸福的服務,能支持并尊重多樣性的環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中國辦事處衛生、營養及水與環境衛生處處長Robert Scherpbier先生關注的是中國貧困地區兒童的早期發展。他介紹了“中國貧困地區0~3歲兒童早期發展綜合服務項目”。該項目的調查結果顯示貧困、看護人抑郁、不規律睡眠是貧困地區早期兒童發展危險因素,良好營養、早期刺激、適宜的圖書和玩具等是保護性因素。該項目還建立起了涵蓋健康、營養、回應性照護、安全與保障、早期學習的早期干預模式――IECD。

北京師范大學馮曉霞教授在其報告《區域游戲中的深度學習》中介紹,對幼兒而言深度學習是建立在情境當中、以理解為基礎、兒童能夠積極主動參與的,有意義和長遠效果的學習,而非超越兒童理解能力的高難度內容的學習。在游戲中,低結構、高開放性的材料和不_定的情景充滿了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給予了幼兒自主探究、思考創造的機會,能夠促進兒童的深度學習。馮曉霞教授認為促進兒童的深度學習需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創設包含問題的游戲情境;提供能夠持續進行深入研究的時間和空間;適當引進“主題”,在教學與游戲之間搭建橋梁;尊重幼兒的興趣,激發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的探索與深入思考。

中國教育科學院劉占蘭研究員在會上介紹了一項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與促進項目。該項目始于2014年,截至2015年12月已得出初步調查結果:當前農村留守幼兒主要由文化水平較低的祖父母照料,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留守幼兒社會性發展明顯低于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情緒識別與調節能力也低于非留守兒童,更易出現情緒問題;留守兒童的親子關系存在疏離、淡漠的傾向。基于此,該項目試圖利用“綜合主題活動”“親情圖書角”“集體生日會”“家書傳遞活動”等形式來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

華東師范大學華愛華教授在會上就游戲與教學做了主題報告。她指出,幼兒園教育秉承的是大課程觀,課程包括幼兒的游戲活動、生活活動,教學活動三大類。這三類都承載著五大領域的課程內容的學習,因此游戲既是課程的活動形態之一,也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織形式。游戲與教學需要從兩者并列走向相互生成,這是游戲與教學相融合的關鍵。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的重要體現,就是能夠很好地處理游戲與教學的關系。教師要放手幼兒的游戲,在游戲中學習解讀幼兒的行為及行為與發展之間的關系,尋找幼兒行為與教學目標的連接點。

南京師范大學虞永平教授做了題為《課程在哪里》的主題報告。他認為幼兒園課程是重要的研究領域,目前我們的課程改革卓有成效,但課程領域還存在很多混亂現象。課程計劃需實現轉身,先考慮兒童的需要和兒童能得到的是什么,而不是教師教什么。課程就在兒童的生活里,就在兒童的行動里,就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根基,環境的狀態會影響幼兒學習的狀態,甚至會影響課程實施的成效和幼兒發展的水平。因此,要把重點放在關注環境材料和活動空間上,而不是老師講解過程的作用上。教師需要感受兒童的需要和能力,要具有形成綜合性活動的能力,提升利用資源的能力,發現課程的意識和能力。

二、學術交流凸顯了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研究的多元性與務實性

本次會議共設10個分會場進行議題,具體內容如下:

(1)0~3歲兒童早期發展與教育

目前隨著腦科學、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了解到兒童早期是其大腦發育和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如研究人員使用神經影像技術,發現大腦神經網絡發展在個體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賀永,2016)這就使得我們日益關注兒童早期發展。有研究者就我國實際,從醫護人員、學校、國家政策和立法三個層面提出了嬰幼兒時期醫教結合的設想。(鮑秀蘭,2016)也有研究者借鑒英國0~5歲兒童早期教育政策與實踐,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提出建議。(易凌云,2016)目前針對促進兒童早期發展與教育的實踐形式多樣,利用“互聯網+”技術,以手機周報的形式向薄弱群體提供兒童早期發展相關信息(江帆,2016);針對家庭進行入戶指導(蔡建華,2016);基于社區的早期干預(楊彩霞,2016)。總體而言,保障兒童早期發展與教育,要將醫學、教育學、心理學、腦科學、生態學等學科結合,讓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共同努力。

(2)幼兒園課程與教學

幼兒園課程與教學是學前領域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在課程建設方面,不少幼兒園在建設園本課程,但存在園本課程建設能力參差不齊;園本課程建設機制不全;外部支持系統不完善;園本課程建設中頂層設計有偏差,具體實施不到位等問題。(劉敏,2016)在課程實施方面,“彈性作息”能夠讓幼兒園的課程更加貼近幼兒,讓幼兒園的一日作息安排更加順應幼兒的發展。(黃菲,2016)在教研方面,對云平臺的探索利用(李乾,2016)為園本教研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在課程質量監控方面,擬通過外部監控助推園所內部監控(他評促自評),并要繼續培育園所、教師的質量意識及加強實證性研究。(陳勝宇,2016)此外,圖畫書和重大節慶也受到研究者的關注。劉雪(2016)就從PCK的視角對圖畫書的選擇及閱讀指導策略展開探討。

(3)學前教育管理與事業發展

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備受關注。有研究者剖析了農村幼兒園教師培訓的現狀和自身訴求。(郝萌萌,2016)有人提出“以鄉村小學為中心平臺,形成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基地;以農村幼兒教師為中心主體,形成城鄉教師思想多元互動機制;以鄉村生活為中心內容,推動學前教育邁向生活化、本土化”的實施路徑來踐行農村幼兒園教師的話語權。(郭丹,2016)有研究者提出“有質量”的前提條件是“廣覆蓋”和“保基本”,保障農村學前教育基本與基礎的部分必須依靠補償性政策的調控與平衡作用。(尹堅勤,2016)。

在教師發展領域,有人關注到幼兒園教師招考(韓慧菲,2016),非編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嚴輝,2016)等問題。此外還有人從研究中得出生均成本與幼兒園教育質量存在顯著正相關,呼吁繼續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成本投入。(李克建,2016)

(4)兒童健康教育

關于健康教育的交流話題大多是幼兒園一線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的真問題,涉及到衛生防治、兒童動作發展、活動區設置等多個方面。陳玉英(2016)就幼兒園傳染病防治問題做了詳細闡述。邱玉敏(2016)提出了幼兒性教育要遵循科學、適度、循序漸進、家園共育的原則。張萬玲(2016)從創設適宜的、情境性的環境,細化管理,采用合適的指導策略,借助多種媒介及恰當的評價等發面就優化幼兒園的運動區域活動提出策略。吳霞(2016)強調體育活動中的挑戰性游戲要關注兒童的已有經驗和最近發展區。丁靜嫻(2016)關注循環游戲對幼兒身體健康發展的積極影響。郎曉津(2016)提出了“微運動”的概念,指出可以利用教室、走廊、門廳樓梯等室內環境為幼兒提供鍛煉大肌肉、平衡、身體協調等各式各樣的微運動活動。田騰(2016)從美國《關照我們的孩子:國家健康與安全標準》得到啟示,認為可以通過多學科的結合來改善我國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發展現狀。

(5)游戲與玩具

在對兒童游戲的探究中,不少一線教師都關注到了教師的角色。金紅芳(2016)、付欣悅(2016)、尤舒h(2016)都關注到了教師觀察對于兒童游戲的支持性作用。

曾向陽(2016)探討了在數學活動當中創設游戲情境的實踐。唐姣(2016)關注的是游戲中的重要部分――玩具,并就家中的玩具選擇與使用提出建議。劉利紅(2016)認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離我們并不遠,幼兒園的所有活動都應該體現游戲的特征。李旭(2016)則以田野調查和情感酒鶚階源民族志的方法對兒童的游戲生活進行研究。

(6)學前教育基本理論與教師教育

在學前教育基本理論方面,陳樂樂(2016)分享了杜威的具身哲學與具身兒童觀,強調兒童教育是身體活動與精神活動的一體化進程。姚秀點(2016)介紹了玉置哲淳的活動關系模,并認為玉置哲淳理論作為維果斯基的觀察滲透理論第四論傳承,將其應用實踐是非常有意義的嘗試。李好(2016)則從搖滾樂切入,分析搖滾樂的特質、音樂性和原始性,發現其內核與兒童相同,并從兒童的搖滾特質思考對學前教育的啟發。

在教師教育方面,李嵐(2016)運用“swot”的方法分析教師團隊的現狀。確定幼兒教師分層培養的新標準。建立教研部、管理分工等手段充實方案,以更好地促進教師自主成長。歐美燕(2016)認為提高幼兒教師的工作投入可以提高幼兒教師的工作使命感,并為其人生目標的實現提供良好的組織環境和組織幫助。秦旭芳(2016)則關注幼兒園教師E因子(工作動力的源泉)的尋找與激活。

(7)家庭與社區教育

家庭教育引導和社區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受到大家的關注。劉利(2016)認為忽略了一個家長就等于放棄了一個孩子的教育,要把親職教育工作更好地向前推進。夏凌(2016)針對家長教育活動存在的內容缺乏針對性,建議缺乏操作性,形式缺少互動性等問題提出了“家長互助團”提升幼兒家庭教養水平。姚炯(2016)提出了引領家長走進幼兒游戲“三段式引領”策略。

在家庭和社區教育資源的利用上,孔穎(2016)分享了依托“微平臺”推進家長義工社團的實踐經驗。錢玉嫻(2016)提出通過圖書館建設滿足兒童的閱讀權益。于冬青(2016)眼于農村學前教育資源開發利用,并指出幼兒園應認識到社區的價值,建立兒童好友社區,由家庭參與督導與評估。

(8)幼兒園環境

幼兒學習發展離不開良好幼兒園環境的創設,一線老師們就幼兒園環境創設和材料提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徽(2016)基于自然主義思想提出辦陽光幼兒園,享健康快樂童年的辦園理念。趙萌萌(2016)則基于地域特色,提出將海洋文化滲透到幼兒園當中。吳欲曉(2016)指出通過創設生態種植園實現了教師更接地氣、幼兒更愛自然、幼兒園更加溫馨的效果。

在材料提供方面,羅海亞(2016)提出輔助材料在建構游戲中能為幼兒提供支持,創造更多可能。沈超超(2016)針對表演區,提出了游戲前的材料優化、游戲過程中的材料調整和游戲后的材料跟進三個觀點。王寧怡(2016)認為角色游戲中低結構材料的有效利用對孩子的自我學習、自我調控以及社會交際關系的發展等有很多的幫助。

(9)學前兒童學習與發展

在學前兒童學習和發展方面,大家的關注涉及兒童的認知、情感、行為諸方面。王健(2016)就促進學前兒童執行功能發展的實踐進行了分享。王莉(2016)分享幼兒親自然情感培養策略的實踐。應莉(2016)分享了她對于動感回應區域活動中師幼互動方式對幼兒社會性發展影響的思考。虞芳(2016)關注兒童生命認知的美術化表征及其特點。陳世聯(2016)的研究顯示幼兒對不同班級規則內容的認同程度存在著差異。

(10)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

保證教育公平,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不容忽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 成人免费一级在线播放 |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免费全过程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 91免费国产精品 | 免费看成人 |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成人网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区美腿丝袜 |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 一本色道久久爱 | 小草青青神马影院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 92手机看片福利永久国产 | 成人免费观看国产高清 | 欧美一级一毛片 | hd最新国产人妖ts视频 |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不卡 | 手机看片免费基地你懂的 | 男女午夜免费视频 | 成人人免费夜夜视频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 第1页 | 欧美一级毛片欧美大尺度一级毛片 | 成人免费大片a毛片 | 日本暖暖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天码中文字幕第一页 |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高清 | 中文日韩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视频二区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小说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成年人免费视频 | 九九毛片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天天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