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家的港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家”一個溫馨而親切的字眼,是每位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家可以不寬敞, 但一定要洋溢著愛;家可以不富有,但一定要充滿了溫馨。當你孤獨時,失落時,悲傷時,難過時,家,是你可以盡情依靠的地方,家,是你可以重享快樂的地方,家,是每個人的溫馨港灣……
每天早上,我還沒有起來,爸爸就先起床了。有時候他給我做飯,有時候出去買飯,無論怎樣,他從來沒有落下的時候。有一天晚上,爸爸與一個鄰居聊天,談起了孩子,鄰居聽聞爸爸每天都早起給我做飯,疑惑地說:“嗨,都這么大了,讓孩子自己吃不就可以了?”爸爸毫不猶豫的說道:“她自己吃飯我不放心,時間太緊,心急了肯定吃不好啊。”鄰居又問:“那每天那么早你起來的嗎?”爸爸說:“自己苦點怕什么,只要孩子好就行。”聽了這些話,我不由愣住了,沒想到普普通通的一頓飯卻襯托著爸爸對我如此之深的疼愛。家,象征這每天早晨溫暖的飯,其中包含著濃濃的愛。
晚上,每當媽媽回到家,就是 “嘮叨廣播電臺”的開始播音的時候,“今天在學校有什么事啊,有沒有尊敬老師啊,要和同學們友好相處啊,要注意聽講啊……”天天聽,月月聽,我都已經快背過媽媽嘮叨的內容,其實我知道,媽媽也并不想嘮叨,都是因為我這個“開關”把老媽的“嘮叨系統”打開了,結果是我“自作自受。媽媽的嘮叨給了我莫大的幫助,我只要有一點進步,媽媽立即打預防針,不要驕傲,成績已成過去。考試失敗了,媽媽總是幫著找原因,又是總結教訓,又是給我打氣。媽媽真是為碎了心,我也在媽媽的嘮叨聲中慢慢成長,家,象征這每天晚上定時的“廣播”,其中深藏著真真的情。
有家才有愛,有愛才有樂,有樂才有會更幸福。生活在家這個溫馨的港灣里,讓我有了雄鷹翱翔天空勇氣和力量,我的家,永遠是我最溫馨的港灣。
通過學習,引導學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溫暖,理解父母為自己成長付出的辛勞,培養學生關心孝敬父母和長輩的積極情感
2.能力
通過學習,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強孝敬父母和長輩的意識和行為能力。
3.知識
通過學習,懂得孝敬父母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使法律規定子女應盡的義務。
二、學習重點、難點
1.重點:體會父母的養育之恩,激發學生孝敬父母的積極情感。
2.難點:培養學生在生活中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行為習慣,真正把對父母的感激之情轉變為孝敬父母的實際行動。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案例:(1)準備警察與富翁的故事;(2)陜西安監局局長楊達才的事例,古人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3)精選典型例題。
2.學生準備:(1)收集反映自己家庭生活的溫馨場面的照片,帶到課堂上與同學們交流;(2)回憶父母關心自己生活和健康的最令你感動的一件事,準備在課上交流。(3)反思或檢討自己不尊重、不孝敬父母的行為表現。
四、教學方法
欣賞交流感悟;小組合作、互助探究、多媒體教學為主。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課前五分鐘,播放多媒體課件《家,溫馨的港灣》。展示一家人一起吃飯,一起在過生日,一起分享快樂,風雨與共……通過舒緩的音樂,展現著一幅幅體現家庭生活溫馨場景的畫面。
師:看,多么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呀,看著這些畫面,你們是不是也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家呢?(生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家,溫馨的港灣》(展示幻燈片,出示本課課題)
師:提到“家”,大家都很熟悉,也有很多要說的話,請同學們談一談自己的家。
學生一:家里有親人,爸爸和媽媽,他們與我朝夕相處。
學生二:雖然在小事上家人會有爭執,讓我們在一起很溫馨,溫暖。
學生三:我家很舒服,在家里我吃的很飽,很好。
學生四:我家很有錢,但父母從不嬌慣。
師:同學們積極性很高,說的都很準確,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風采,大家對家的感受是細膩的,直接的,我這有一個故事,讓同學們對家有更清楚,深刻的把握,出示大屏幕,展示警察與小偷的故事。
講述警察與富翁的故事:一個富翁有一天喝了很多酒,搖搖晃晃的走在路上,這時一位警察過來了,對他說,您怎么不回家呀?富翁說:“家?我沒有……家。”警察指著遠處的一幢別墅說:“那不是你的家嗎?”富豪淡淡的說:“那只是我的房子。”
學生思考之后:
師:下面我們分組討論,請同學們認真思考,給出家的含義。比一比哪個小組討論熱烈,回答得準確:
同學們回答的很積極,都能抓住重點關鍵詞。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家對于每個人都十分重要,真正溫馨的家不僅體現在豐富的物質條件的滿足,還體現在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相互關愛,家庭的溫暖就是在那些平凡的小事中感受到的。
我們都愛自己溫馨的家,愛自己的父母,想一想,為什么人們都深深愛著自己的父母呢?
不忘父母養育恩(多媒體展示)
閱讀課本上大增的事例,回答,在大增成長的道路上,為什么他是不幸的,同時又是幸運的?
同學一:母親給予大增生命,照料生活,飲食起居。
同學二:還教會大增學會堅強,自立,自強,不向命運低頭。
學生回答積極,進一步體會父母的愛。
談一談: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請同學們給大家講一個最難忘的親情故事。
同學紛紛踴躍發言:①有的講父母不顧勞累細心照顧生病的自己。②有的講父母與自己一起面對學習中的困難。③有的講自己犯錯之后,父母嚴格教育,成績不斷提高。④有的展示四川地震中年輕媽媽給在襁褓中兒子的遺言。再次體會母愛的力量。
師:讓學生用課本內容高度概括總結父母愛的特征。
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關心子女勝過關心自己,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摯的愛。
?師:哪位同學能把剛才四位同學的回答分類,說說父母給予我們愛的表現:
生:有些學生分的不準確,教師指導,點撥,
父母愛的表現: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或者生活方面及思想品德方面。
多媒體播放孟郊的《游子吟》讓同學體會父母的愛,問在生活中我們為什么要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呢?
師生共同歸納?:①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教師點評:自然界中有烏鴉反哺,小時候,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成人,在父母年邁時,孝敬父母、照顧父母是人之常情。
②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師點評: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都以孝敬父母為榮,以不孝敬父母為恥。孝敬父母的人,年齡不論大小,我們贊揚,給他們披紅戴花。教師提問:請各位同學搜集相關圖片或故事成語來展示。
學生一:百善孝為先的名言。
學生二:臥冰求鯉的故事。
學生三:展示偉大革命家孝敬父母的圖片并講解。
③孝敬父母是法律規定子女應盡的義務。
多媒體展示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所謂贍養,是指子女在物質上、經濟上供養父母;所謂扶助,是指子女給父母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料。
教師總結:有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歌里有一句話:找點時間,找點空閑,帶上兒女常回家看看。在座的同學們,你和爸爸、媽媽有幾星期沒看看遠在老家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了,今天回家以后,希望大家能夠給遠方的親人打個電話,送出自己的祝福,讓親情傳遞。
學生熱烈鼓掌,情感升華。
六、理解運用
請同學們聯系實際,作為中學生說說我們應該如何孝敬父母?
同學們暢所欲言,紛紛舉手回答自己孝敬父母的事例。
師生小結:孝敬父母不僅體現在思想上,情感中,更重要體現在行動中。大屏幕展示: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我們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對父母有禮貌,理解父母的心意,聽取父母的教誨,關心父母的教誨,關心父母的健康,體貼父母的辛勞,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向父母提出過分要求。
七、鞏固練習
1.從古到今,人們一直在贊揚那些孝敬父母的人,而那些遺棄父母的人會受到人們一致的譴責,甚至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這是因為:
①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父母養育我們成人;②父母不僅從生活上無微不至的撫養、照顧我們,還從思想品德上關懷、教育我們;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法律規定子女應盡的義務;④遺棄父母僅僅是不道德的行為。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反思或檢討自己不尊重、不孝敬父母的行為表現,說說自己今后會怎樣做?請分組討論。
對于目前的中小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可以說,他們是每個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到一家人的喜怒哀樂。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發揮思想品德課在實際教學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親情意識,并使學生學會感恩,學會體會父母的辛苦。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給的,他們撫育自己成人,懂得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法律規定的子女應盡的義務。
2.情感目標
學會理解父母,關愛父母,培養善于感恩的健康心態,培育感恩父母的質樸情感,讓學生心中有父母。
三、教學方法
討論法、運用多媒體、案例分析法
四、教學過程
1.導入環節
播放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要求學生用心聆聽這首歌,并在歌詞的展示中,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多媒體展示歌詞:我喜歡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燈光在等待,我喜歡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臉龐,我喜歡一出門就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我喜歡一家人心朝著同一個方向眺望……)
引導學生對歌詞的內容進行討論,進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板書:家,溫馨的港灣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的播放,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渲染課堂氣氛,打破以往教學的沉悶,活躍課堂氛圍,而且,歌詞的思考可以順利地引入正文的學習當中。)
2.板塊一:創設問題情境,感知父母親情
思考問題:(1)中央1臺播放的公益廣告中,有這樣一幕:一個小孩看到勞累了一天的媽媽下班回到家后,還給姥姥洗腳,說這樣有益于健康,于是,他就偷偷地打了一盆水,端到媽媽跟前,輕輕地說了句:“媽媽洗腳。”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看到這則材料后的感受。
(2)某鎮居民李某和林某夫婦生有五子二女,幾十年來。兩夫婦以挑貨叫賣為生,艱難地把七個子女撫養成人,本以為老了可以安心地享受晚年。然而自2004年老人與兒女分家后,已過上富裕生活的兒女們竟無一人盡孝養老……結合所學的內容,思考一下材料中的兒女的做法是否正確,他們應怎么做。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有關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思考,一來可以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識,二來學生也可明確哪些行為是正確的,讓學生從心里明白要孝敬父母,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
3.板塊二:講述“家”的故事,引導學生學會感恩
多媒體出示:我有一個溫馨的家
引導學生講述發生在自己家里的一些事情,可以是高興的、可以是感動的、也可以是傷心的等等,只要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都可以。
(設計意圖:因為在一些學生心里,家長的事事順從才是愛,家長的批評,就是不愛,這樣簡單的論述會讓學生出現心理偏差,所以,讓學生通過講故事的環境,明白父母不論是以哪種形式對自己做出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家長的對孩子的愛都是不會變的。當家長打在孩子身上的時候,作為孩子也許只是身上疼,可以是家長是疼在心里,進而,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4.板塊三:開展演講活動,加強親情意識
以“我眼中的父親母親”為演講主題,引導學生進行三分鐘演講。
(設計意圖:中國人情感含蓄,向來講究愛而不露,不管物質上多么竭盡所能滿足孩子,或是心中有多么愛孩子,都不喜歡直接表達出來。其實,孩子也是,不過現在的孩子已經逐漸開放了,至少他們知道在父親節、母親節給父母問候,所以,我引導學生將自己寫好的演講稿除了在班上進行演講之外,還要交給父母,讓父母去感受孩子的那份心意。)
五、課堂結尾
以閻維文的歌曲《母親》結束本節課。
2、一家人,什么最重要?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嗎?是用之不盡的財富嗎?
3、若家人不能和睦相處,就算大富大貴,也心如死灰;若家庭沒有歡聲笑語,就算錦衣玉食,也枯燥乏味。
4、一家人,什么最重要?不是房子、車子、票子,而是父母、伴侶、孩子。
家,是溫暖的,是幸福的,是值得我們依賴的。
當你遇到困難時,是家給你溫暖,給你幫助,當你背后的頂梁柱
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回到家就會感覺到,家才是幸福的,只有家人才能給你無微不至的暖和幫助。
當你犯錯誤時,只有家包庇你,彌補你犯下的過錯。
當你心情不好時,也是家在千方百計的為你排憂解難,你是否為這個家付出了,你是否珍惜過個家。
所謂的這個家,就是用一家人心血和努力創造出來的樂園,在這兒個樂園中也曾經受過重重磨難,才聚集在一起的。在這個家中,必然少不家人,其中老媽是聚集這一家人的黏合劑、老爸是這個家的頂梁柱、而“我”是這個家的重要人物,當爸媽生氣時是我讓他們和好如初,當他們有什么煩心事時是我為他們解悶,o(∩_∩)o…哈哈,看來我的作用還不小嘛……
我弟弟生得很美麗,我一點也不。從小我們家里誰都惋惜著,因為那樣的小嘴、大眼睛與長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臉上,簡直是白糟蹋了。長輩就愛問他:“你把眼睫毛借給我好不好?明天就還你。”然而他總是一口回絕了。有一次,大家說起某人的太太真漂亮,他問道:“有我好看么?”大家常常取笑他的虛榮心。
他妒忌我畫的圖,趁沒人的時候拿來撕了或是涂上兩道黑杠子。
(張愛玲《弟弟》)
有一次,父親同我住了一間最便宜的小客棧,夜半我被臭蟲咬醒,遍體都是被咬的大紅疙瘩,父親心疼極了,叫來茶房,掀開席子讓他看滿床亂爬的臭蟲及我的疙瘩。茶房說沒辦法,要么加點錢換個較好的房間。父親動心了,但我年紀雖小卻早已深深體會到父親掙錢的艱難。他平時節省到極點,自己是一分冤枉錢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不肯再加錢換房子。
…………
我從來不缺課,不逃學。讀初小的時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難走,父親便背著我上學,我背著書包伏在他背上,雙手撐起一把結結實實的大黃油布雨傘。他扎緊褲腳,穿一雙深筒釘鞋,將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條極長的粉綠色絲綢汗巾可以圍腰二三圈,還是母親出嫁時的陪嫁呢。
…………
老天不負苦心人,他的兒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學的時候,依舊是那只小船,依舊是姑爹和父親輪換搖船,不過父親不搖櫓的時候,便抓緊時間為我縫補棉被,因我那長期臥病的母親未能給我備齊行裝。我從艙里往外看,父親那彎腰低頭縫補的背影擋住了我的視線。后來我讀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這個船艙里的背影便也就分外明顯,永難磨滅了!
(吳冠中《父愛之舟》)
當夜深人靜時,我和分別兩年多的母親躺在熱炕上,說著母子連心的話兒:“媽媽,我讓您受苦了。”“沒有又留級吧?”顯然,我那年留級的事情,給她心靈上留下了傷疤。
“不但沒留級,我還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了呢!”我拿出刊登我處女作的報紙,遞給她。她小心地接過來,把油燈挑得亮了一些,從炕上半翹起身子,激動而神往地凝視著那密密麻麻的鉛字。“媽媽!您把報紙拿倒了。” 她笑了。在我的記憶中,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她欣慰的微笑。從心底漾起的笑波,浮上了母親的嘴角眉梢。
她是帶著微笑睡去的。不知為什么,我心里卻充滿了酸楚之感。特別是在靜夜里,聽見她輕輕的鼾聲,我無聲地哭了……
(從維熙《母親的鼾歌》)
【借鑒點】
人是港灣的中心,每一個人都是血肉豐滿、感情豐富的,都各具特色。描寫人物,要通過人物的外貌、神態、語言、動作以及內心活動,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內心世界。
首先,要找點選材。不論是哪一種描寫,都要有一個中心點,然后在這個點上進行描寫。如張愛玲的《弟弟》一文中通過語言和行為表現了“弟弟”的漂亮和虛榮,吳冠中的《父愛如舟》則圍繞父親對“我”深沉的愛,選取了父親帶“我”投店、背“我”上學、為“我”縫補等生活細節;而從維熙《母親的鼾歌》則選取了“我”入學北京師范大學后,第一個寒假回家,母親看到“我”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時的鄭重與欣慰之情。
其次,要精心刻畫。找準了中心點,又選取了典型事例,接下來,就是如何把典型事例寫具體。
張愛玲寫弟弟沒有過多的筆墨,只是通過對比、烘托,寫了弟弟的小嘴、大眼睛與長睫毛,讓人感受到了弟弟的漂亮美麗,給讀者以無盡的想象余地。
吳冠中的《父愛之舟》在寫父親與“我”投店、為“我”縫補這兩個情節時均采用了映襯的手法,烘托出了父愛之偉大難忘。父親用錢雖極為節省,但在旅館投宿時看到“我”身上被臭蟲咬的大紅疙瘩,卻極為心疼,并同意加錢換房間,父親對兒子的關愛躍然紙上;而寫父親在船艙中彎腰低頭替“我”縫補的背影時,作者又將朱自清的名作《背影》中那充滿父愛的背影與之相映襯。正因使用了映襯的手法,更顯出了父愛之深摯,以及父愛之舟在“我”心頭留下的難忘印象。寫父親背“我”上學時,通過對父親穿著的細節描寫,刻畫出父親簡樸的形象,與上文中寫父親用錢極為節省相照應。
最后,強調動作描寫。動作描寫是描寫人物最有力的手段,因為這最能顯示人物的思想和個性。行動描寫應注意:一、人物性格應當從其行動中流露出來。寫人物的行動應當選擇足以表現人物性格的動詞。二、選擇準確的動詞。如從維熙寫母親在看“我”發表的文章時,使用了一系列的動作:“接”“挑”“翹”“凝視”。這些動詞精準地描繪出母親看報紙時的鄭重之情。
【快樂仿寫】
片段一:活潑可愛的外甥
我有—個外甥,名叫耀洲,雖然今年只有兩歲半,但已長得很高了。他有一張圓圓的臉,再加上大大的眼睛,尖尖的鼻子,顯得格外可愛。
他很喜歡說話,但說出來的話大多叫人聽不懂。他又非常頑皮,時常人家一說“打”,他就拿起棍子打人。他喜歡學人家說話,有一次一個賣牛肉的人喊:“牛肉!牛肉!”他也跟著說:“牛肉!牛肉!”結果那賣牛肉的以為我們要買,就把牛肉挑了進來。媽媽不得已,就買了。回頭看日歷,才發現那天是爸爸的生日,媽媽說:“就用這一斤牛肉來給你爸爸過生日吧。”我說:“好吧!”回頭瞧瞧外甥,只見他正笑嘻嘻地玩一只小花貓哩。
他也喜歡跳舞,一聽到音樂,就會跳起“舞”來,那動作讓人忍俊不禁。我的外甥雖頑皮,但我卻很喜歡和疼愛他。
(杜曉蒙《我的外甥》)
片段二:工作繁忙的爸爸
我的爸爸一臉胡子,又硬又長,看他那副樣子,誰也猜不出他是一個40歲不到的外科醫生。醫院的病人多,工作忙,爸爸總是無暇顧及他的胡子。
一天,醫院里送來了一位從山上滾下來的勘探隊員。他從胸部到腹部多處負傷,內臟也已外露,渾身血淋淋的,已經奄奄一息了。爸爸站在手術臺上整整為他做了十幾個小時的手術。當病人從手術臺上被抬下時,依舊兩眼緊閉,昏迷不醒。爸爸不住地摸著胡子,眉頭皺得緊緊的。后來他在這個病人的身旁守了整整一個星期,病人終于化險為夷,可爸爸回家時的那副模樣差點兒把我嚇壞:兩眼深凹,滿臉的胡子簡直變成了一堆亂草。爸爸隨手拔掉下巴上的一根胡子,帶著疲倦的微笑說道:“噢,它倒長得很快。不過,胡子長不要緊,人到底活過來了。”
(一考生《家庭記事》)
片段三:慈祥的奶奶
“奶奶——”聲音未落,奶奶的笑臉就出現在門口:“今天又得啥了?”我從書包里掏出試卷遞給她。奶奶接過試卷一看,高聲叫道:“老頭子,孫子又考了100分。”于是,試卷在兩位老人手里傳來傳去,笑聲盈滿了小屋。爸爸回來了,見奶奶手中的鍋鏟上下翻飛,連忙提醒:“媽,啥事這么高興,可別把鍋給弄破了。”“你兒子又考了100分,我要好好犒勞犒勞他。”奶奶一邊忙手里的活,一邊笑著對爸爸說。那場面,至今想起來心里仍暖暖的。
(王彤《奶奶》)
片段四:勤勞的母親
黃昏的陽光透過老式木房那精致的鏤空的窗口灑進屋內,飛揚的棉絮像塵土一樣,如雪,如靄,密密的,厚厚的,將我那瘦弱的母親包圍著。
母親那件青色的粗布開衫上沾滿了揮之不去的棉絮,母親卻無暇顧及,只是賣力地揮動著雙
手,那條半成型的厚厚的棉被在母親的手下竟如
此的聽話,在她手下來回地翻轉。母親呢,全然成了雪中人,頭發上、衣服上、眉毛上全落滿了棉絮,渾身白白的。那棉絮呢,在陽光下飄動,仿佛是冬季里下得最大的那場雪,四處飄揚。
(馬慧《棉花里的愛》)
【片段升格】
原文呈現
初一剛住校,我很想家,就打電話回家,接電話的是媽媽,我說:“媽媽,我想你。”媽媽說她也很想我……(董浩浩《愛的眼睛》)
失誤診斷
這個片段寫出“我”初住校之際,因想家而打電話的情節。但很遺憾的是未能寫出電話接通之際“我”與媽媽的一系列語言和動作方面的細節,致使情感表達不充分,人物形象不突出。此處可作為一個升格點,將“我”和媽媽未接電話和接通電話之際的一系列動作及語言進行分解,并采用一個慢鏡頭將其延長,把每一個細微的變化細致地展示在讀者面前,進而將“我”的思家之切與媽媽對“我”的想念、牽掛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從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勞燕分飛,我和丈夫天涯不同路
1997年,東北某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的我到省報當記者,不久便與相識多年的男朋友孫剛結婚。孫剛在我們市有“青年科學家”之美譽,事業心強,學術和名氣都讓人羨慕。但我怎么也沒有料到,事業上出類拔萃的丈夫在家里卻是個不講道理的大男人。
2001年初,我被提拔為副主任。正當我在報界小有名氣、干得正歡的時候,孫剛卻給我潑冷水:“女性干記者這個行當是吃青春飯,35歲后再當記者就沒意思了。我看你還是改行到大學教書吧,這樣你到40歲就成了專家學者,有自己的研究領域,有成果也有論文,輕松愉快,收入穩定。如果你只滿足現在的熱熱鬧鬧、拋頭露面,過了35歲,形象老了,再到哪兒采訪,人家都懶得接待你。”
我驚訝丈夫竟如此蠻橫,就據理力爭。見解不同導致性格沖突,幾次爭吵后,我們夫妻進入了“冷戰期”……2002年春,孫剛負氣去了德國一家生物研究所,以后又輾轉去了日本。在日本工作穩定后,他打電話要我過去團聚。我請了20天假去了日本,以為這只是探親,孫剛卻讓我留下來做全職太太。
我沒有答應,假一滿就回國了。半年后,孫剛打電話說:“你再堅持在國內呆著,就只能離婚了。”我知道不能說服丈夫,也不能說服自己,只能選擇離婚。
再覓愛巢,“二手丈夫”貴為副市長
在省級大報當記者,見省市領導的機會比較多。
2003年6月中旬的一天,市里開新聞通氣會。散會后,市委主管宣傳工作的張副書記和宣傳部長小聲說著話。部長發現了我,把我叫了過去,讓我先到他的辦公室等著,張副書記呆會兒要跟我說件事。
平常見市領導多是談工作,堂堂市委張副書記竟直接和我這個小記者私下說事,這讓我有點忐忑:是哪篇稿子出現了失誤,還是真有什么重要事?
不一會兒,張副書記一臉笑容地進來了:“小于啊,你和劉山副市長有過接觸嗎?”我認真想了幾秒鐘,依稀記得幾年前采訪過他,不過那時他還是商委的主任。于是便告訴張副書記:“不太多,但有印象。”
張副書記收起笑容,一本正經地給我當起了紅娘:“小于啊,你的個人生活我略知一二,我問個問題,你要實事求是告訴我:現在有沒有新情況?”
張副書記雖然管不了我的私生活和感情問題,但什么話一經重量級的人物說出口,它就有了分量。我坦誠地說:“對于離婚我感到很痛心,但既然已經離了,我不會和前夫復婚。當然我也不會選擇從此獨身,只是我需要好好調整一下自己。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合適的人選,事情就是這樣。”
我一說完,張副書記又恢復了一臉的笑容,說:“劉山副市長的前妻已經去世半年多了。他才42歲,能力、人品很好,口才、幽默、情趣在男人中也是一流的。最近很多熱心人都幫他找對象,什么女教授、女主持人、女播音員,一個比一個漂亮,但是劉副市長就是不動心,因為他的心中有了你。”
我不是小姑娘,也早過了因一句話就心跳的年齡,但我還是有點驚訝,就因為一次采訪被人家記住這么多年,我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
我還來不及說什么,張書記又說:“小于,你可能不知道,我父親和劉山副市長的岳父是老戰友,我們也算是世交了,他跟我說好幾回了,讓我當這個‘紅娘’。我怕你有顧慮,一直不敢張這個口。可是他老催我,沒辦法,我硬著頭皮說了。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給人當‘紅娘’啊!不過你別有任何負擔,感覺有可能,你們就談一談。你要是對他壓根就沒想法,我就替你一口回絕了他。”
人啊,從來都是看面子行事的。我對張副書記說:“您替我做媒,于公于私我都感謝您的成人之美之心。這樣吧,請您給劉副市長回個話,我同意和他接觸接觸,至于以后,那就要看緣分了。”
張副書記大笑,說:“好!這樣處理問題,方法對頭。我這就通知他……”
第二天晚上,劉山就給我打電話,簡單地聊了幾句后,我們相約在一家茶館見了面。他比幾年前老了許多,眼神里多了一些沉穩,笑容也更持久更嫻熟。
“你還和當年一樣年輕漂亮。”他贊揚了我一句,馬上改口將話題扯遠,就像在大會上作報告一樣侃侃而談,從氣候談到民心,又從物價談到“菜籃子工程”……我知道他在掩飾自己的緊張,我也看得出來,他喜歡我,可能多年前就喜歡了,今天才有機會“合法”地說出來。
一陣不著邊際的官話之后,他果然切入了正題:“其實五年前我就注意你了,你采訪過我。見了你第一眼我還不相信,報社竟有這么既漂亮又能干的女記者?上個月聽你們總編說了你的情況后,我就對你有了想法,把臉都憋紅了幾次,才開口讓張副書記先探探路。昨天晚上張副書記把你的想法和我說了,我很高興。要是后半生能和你生活在一起,我這輩子就知足了。”
雖然一點兒也不浪漫,但我的心里還是多了幾分踏實:他已人到中年,又是一天忙到晚的副市長,對男女之事還能有多少激情?也就別怪他談戀愛像談工作一樣一清二楚、有條不紊了。
經過幾個月的接觸之后,我的感覺始終沒有到位,老是感到和他在心理上有些距離。但架不住他的反復催促,不知道是累了,還是覺得婚姻就這么回事,我答應了他。找個副市長做丈夫不是壞事,更何況人家還挺拿我當回事。
再難浪漫,我成受氣小媳婦
2003年10月,我和劉山成了合法夫妻。
劉山住的房子沒有我想像中的大,但也不算小,有200多平方米。環視如此大的空間,我有了一種女主人的感覺。我和劉山商量,把家里的舊擺設換一換,就算是“二婚”,但也不能一點氣氛也沒有。
但劉山不同意,很堅決地說:“別的事情都可以答應你,就這一條不行。”
女主人對家里的事說了不算那還叫什么女主人?剛進劉家門,我就受了一肚子氣。我瞪著他,心里老大的不痛快。他有點兒不自然,連聲安慰我。
讓我始料不及的事還在后面。偌大的房子里全是舊擺設倒也罷了,更讓我不舒心的是,劉山的前岳父岳母也依舊住在我們家里。
表面上看,我們住的是四室兩廳的大房子,可真正屬于我這個女主人的空間很小。40多平方米的客廳通常是兩個老人的活動場所,看著那些舊擺設我心里就堵得慌。劉山已經上高中的女兒萌萌的房間我也不能去,兩個老人的房間對我也是緊閉的,還有一間是劉山的家庭辦公室兼書房,與我關系不大,我也懶得進去。弄來弄去,在家里,只有我和劉山的臥室我才有支配權。
我只好以枕頭風訴苦:家里的擺設不動了,我聽你的,萌萌跟我們在一起,這是理的當然的,可是兩個老人有自己的家,還和我們在一起,那就不合適了;我頂替了他們女兒的位置,可我畢竟不是他們的女兒呀,逢年過節老人來串串門、住一宿兩宿行,可天天在一起,不是那么一回事呀。
劉山很為難,說理解我的心情,現在這種家庭格局對我很不公平,但這都是歷史遺留的問題,只能面對。他滿懷傷感地給我講起了他的難處:他當年是倒插門的女婿,前岳父曾是市里的老領導,他的副市長之職是前岳父和省里的朋友“生拉硬拽提上來的”,他對前岳父母有一種感恩的情結,不能因他們的女兒文婷(劉山的前妻)沒了就斷了關系和來往,那樣就要背負忘恩負義的罵名;再說文家是很有影響的名門望族,關系弄僵了,對我們也沒有什么好處。
想想也是,于是我忍了、認了。
劉山在外被人簇擁著,享受著人前顯貴的尊嚴,可回到家里只有我對他敬重,前岳父母老了,有時像孩子一樣任性,吼他甚至罵他,不拿他當一回事,女兒萌萌在他面前刁蠻地撒嬌,言行舉止缺乏教養,目無尊長,他也不在意。
我看不慣,又不能直說,只能向劉山表示不滿:“你是父親,怎么能容忍女兒對你那種態度?”劉山無奈:“她從小這樣,一家人都慣著她,生生寵壞了。”
我和劉山雖然都是二婚,但向往和他單獨相處的二人世界。可在這個大家庭里根本沒有那種氛圍。就連夫妻生活也感到別扭,總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兩個月之后的一天晚上,一個新的無奈又降臨在我的頭上。我被劉山逼著到客廳向他的前岳父母履行了一個“改口儀式”。
首先是劉山的一番感恩之詞:“近20年了,我已經習慣了‘老人孩子大家庭’的模式,兩位老人在我的心目中,既是岳父母,又是親爹媽,而你們更是拿我當親兒子待。雖然文婷不在了,但于清視自己為你們女兒生命的延續,視萌萌為自己的親生女兒。從今天開始,于清就改口叫兩位老人‘爸、媽’了。”
劉山強壓給我的這一切,沒辦法拒絕,只能屈服,叫了一句:“爸、媽。”
事后我才知道,劉山的“真情投入”原來是有所圖,他是為了讓前岳父到省里跑關系,為自己競爭市長鋪平道路。
果然,前岳父在省城跑了好幾天,每次回家與劉山說的話題都是“打通了某某環節”、“下個步驟要找某某”……我聽了有一種肉麻的感覺。
婚姻關系是社會關系的一個大樞紐。我做了副市長的夫人,和我一切有血緣關系的親戚也都和劉山有了關系,他們未必想沾我什么光,但在骨子里還是覺得是一種榮幸,所以逢年過節總是往我們家里跑。
2004年年初三那天,我姑家的表弟,我姨家的表妹,我舅家的表姐,忽啦啦一大幫親戚不約而同來了我們家。出于禮貌,劉山陪他們說話,然后又陪他們到飯店吃飯。晚上,送走了親戚,兩個老人把我和劉山叫到了客廳,老太太用輕蔑的眼光掃了我一眼,說:“不就是一個破副市長嘛,有多大的尊貴呀?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都攀上來了。劉山哪,我看你這個小副市長也快當到頭了。你看都是些什么人,誰愿意和他們來往?”
劉山的前岳父更是上綱上線:“誰都有親情,可是做大事者不能太兒女情長了。你今天給他們一個好臉,明天他們就會什么事都來找你,那你還能干啥?劉山要成大事,你于清應該幫忙,而不應該添亂。他不好意思拒絕,你得敢于說不字。我們都一大把歲數了,掏心掏肺說這些為啥,還不是為了你們的前程?”
如此認真而虛偽的說教,我心里再不舒服也只能忍著。讓我失望的是,劉山竟心悅誠服,連連點頭:“二老教導極是,我當銘記在心,不辜負爸媽的殷切希望。”如此虛偽,讓我有了惡心之感。
小姨代姐,逼我退出“夫人”之位
再婚弄不好就是一鍋夾生飯,這個道理我懂,但沒想到事情會糟糕到這種程度。許多人羨慕“副市長夫人”的體面,卻沒人知道我心中有多苦。
不久,更苦的事又出現了。
2004年“五一”以后,我們家多了一個不速之客――劉山前妻的妹妹文玉,一個看上去比我小幾歲的女人。我以前只在電話里和她說過幾回話,知道幾年前她和丈夫到青島創業,在那邊混得不錯。
文玉和萌萌住在一個房間里,已經呆了十多天了,但沒有要走的意思。我忍不住問劉山:“文玉什么時候走啊?”
劉山這才說出實情:“她不走了。她和丈夫已經離婚,能到哪兒去?這里是她的娘家,她愿意在這兒住就住吧。”
劉山說得輕松,然而我卻感到了沉重:又添一口人,我算什么呢?
文玉的到來,最開心的是萌萌。飯桌上,萌萌一口一個“老姨”地叫著,不停地講學校里的趣事,把我這個“于姨”冷落在一邊。而兩個老人竟有意無意在我的傷口上撒鹽,說:“真是親姨啊,看你們娘倆親的。”
萌萌頭一歪:“本來嘛,我看到有書上就說,姨媽雖然不是媽,卻比后娘親十分。”萌萌的話讓我恨不能找地縫鉆進去。全家人一時無語,自知失言的萌萌連連吐著舌頭、扮著鬼臉對我說:“于阿姨,我不是故意的。請你原諒哦!”
我能說啥?只能裝著一肚子苦水離開飯桌。本來事情到此也就了結了,可是劉山卻來幫倒忙,竟然敢訓斥萌萌:“你傻呀,當著矮人不說短話,你怎么這么笨?后媽也是媽,將來你有了孩子,孩子也得叫她姥姥。”
劉山本來是想替我出氣,但我卻因此更不舒服。老太太見我臉色不好,沖著我說:“這女人就是不能當后娘,孩子都道歉了,你咋還那么小肚雞腸呢?”
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就什么也沒說……
難受的事還在后面。
從那天起,但凡家里來了客人,文玉竟然充當我的角色,當起了熱情的女主人,又端水果又上飲料,我成了多余的人。
尷尬還在升級。
文玉對劉山的關懷已成“準夫妻”的狀態。今天關心姐夫的領帶系歪了,明天建議姐夫去檢查身體;早餐要他不能光喝牛奶,要再吃一個面包才讓出門,晚餐則一定要給他倒一杯紅酒,說有助于軟化心血管……
兩個老人似乎要成全他們的好事,當著我的面竟夸女兒:“文玉這孩子雖然文憑不高,但做女人卻是蠻到位的,精致、心細,善解人意。”
劉山聞言微笑不語,我是連微笑都笑不出來……
離婚寡居的小姨子在姐夫家里一住就是好幾個月,兩個老人非但不感到難為情,反而整天無比開心,笑聲不斷。我心里塞了一把亂草樣難受……
2004年10月5日晚,劉山和我過夫妻生活后睡著了,居然脫口喊出了“文玉”的名字。我一把推開劉山:“你太放肆了,摟著老婆卻想著別的女人。”
他竟不以為然:“對不起,我不是故意要這樣。我和她姐姐做了16年夫妻,她又和姐姐長得相像,白天我能管住自己不碰她,但夜里做夢就是另一回事了。在外面我是副市長,關了門我是個正常男人,有想法不是大錯,你生哪門子氣?”
我在氣頭上,口無遮攔,盡揀解氣的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們怕是早就睡到一起了吧?”
奇怪,劉山并沒有氣急敗壞,而是很平靜地說:“你非要說得那么難聽,我也沒有辦法。但有一點我可以告訴你,我不能沒有這個大家庭。”
從此,我對性產生了一種厭惡之感。沒有了肌膚之親,又缺少溝通,我和劉山的感情一日淡似一日。此消彼長,文玉的臉色倒是一天天鮮艷起來,間或還哼著小曲,而劉山竟會跟著哼唱起來。看著他們高興的樣子,我的心在滴血:真是枉有“副市夫人”的虛名,看看人家姐夫小姨子,倒是一對恩愛夫妻。
關鍵詞:深海環境;彎矩載荷;液壓缸;執行元件
中圖分類號:TH137;TP3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1302(2017)05-00-02
0 引 言
某壓力艙用于模擬深水極端載荷環境,對輸油管件、閥門、ROV等深海裝備進行力學試驗。該壓力艙體內部充滿穩定的高靜水壓力,需要對管道試件施加側向彎矩載荷。在試驗中如何有效施加該載荷,成為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
1 試驗需求
試驗件為8 m長的圓形管道,將外徑為273.05~630mm的標準系列石油管道放置在直徑為1 200 mm的壓力艙內,兩端固定,載荷施加點距固定點2 m。試驗需要對該長度不同截面尺寸的試驗機施加106 N?m的彎矩,試驗時壓力艙內充滿70 MPa密閉液體。
2 施加方案
根據所需彎矩量級可知,選取液壓缸作為施加載荷的執行元件。如果液壓缸放置在艙體內,則自身承受70 MPa的外載荷,技術難度大、成本高,且壓力艙尺寸將會更大。所以考慮將液壓缸安裝在壓力艙外部,活塞桿深入到壓力艙內對管道施加載荷,這樣特種缸的設計就轉化成了普通缸設計,只需要考慮活塞桿與艙體密封問題即可。
3 液壓缸設計
3.1 液壓缸輸出力的計算
圓形管道兩端固支,因此可以簡化成固定約束[1]。靜力作用的力學模型如圖 1所示。
根據一般荷重作用下梁的撓度曲線方程式可以推導出試驗管件上的彎矩分布[2],如圖 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側向力等值并對稱分布,即可在管件中間形成一段不受剪力的純彎矩載荷作用區域。理論上,彎矩絕對值的大小為Fl2/L,與試驗管件的截面尺寸無關。
試驗需要的彎矩最大值為106 N?m,已知試驗管件的長度L為8 m,側向力的作用位置距離固端的長度l為2 m,則液壓缸能夠提供的最大荷載F需要2 MN。
3.2 根據推力計算缸徑及桿徑
液壓缸推力首先要滿足試驗載荷所需力,同時還要克服70 MPa外壓在桿端的影響。油源壓力已知為28 MPa,可通過式(1)式(2)求得活塞桿直徑及液壓缸內徑。液壓缸示意圖如圖3所示。
根據有效試驗載荷要求可知[3]:
(1)
根據活塞桿強度要求可知:
(2)
式中,P1為油源壓力28 MPa;P2為壓力艙壓力70 MPa;D為活塞外徑;d為活塞桿外徑; σ為材料抗拉應力,30CrMnSiA材料,屈服強度為835 MPa;n為安全系數,取3。
公式聯立計算可知:
d≥110 mm,D≥348 mm
根據優化選取D=450 mm,d=200 mm。液壓缸同時需要滿足壓桿穩定性要求,則可以利用長細比公式進行校核[4]。
此時活塞桿長細比
式中l為桿長,μ為從長度因數,i為截面慣性矩。代入數值可得活塞桿為小柔度桿,滿足穩定性要求。
3.3 液壓缸行程計算
根據管道簡化力學模型計算撓度。已知:
p=2 000 kN,a=2 m,l=8 m,E=210 GPa
試驗件最大撓度為[5]:
(3)
其中, E為材料彈性模量; I為截面慣性矩, α=a/l,I =(π/64)(D4-d4);
加載點C處的撓度為[6]:
(4)
其中:
。
若D=630 mm,d=530 mm,則計算得:
fmax=6.579 mm,fc=4.112 mm;
若D=508 mm,d=475.74 mm,則計算得:
fmax=33.6 mm,fc=21 mm;
……
若D=273.05 mm,d=255.27 mm,則計算得:
fmax=394.4 mm,fc=246.5 mm。
此時是理論上能在1 200 mm內徑壓力艙內做側向彎曲的最小規格油管,外徑小于該油管的試樣由于撓度變形大,將會接觸艙壁(忽略靜水壓對試驗件剛度的影響),考慮到筒內其它設備所占空間,實際所能做側彎試驗的油管種類可能進一步減少。
液壓缸加載結構如圖4所示,由此可知,液壓缸有效行程為l≥350+285+178.5+246.5=1 060,考慮支托墊板以及其它連接件的厚度,行程選擇1 000 mm。
3.4 其它參數設計
液壓缸的缸徑、桿徑及行程確定后,其它參數如壁厚、端蓋、連接方式、密封方式等根據設計手冊逐項設計并校核即可[7],不再一一列舉。
4 結 語
單純對液壓缸的設計,無論機械手冊或液壓手冊上已經有很多計算公式,普通液壓缸設計技術較為成熟[8]。即便是非標設計,很多液壓缸加工廠家的設計軟件根據關鍵參數輸入就可以自動完成計算、校核及出圖。如何把對試驗需求的理解,轉化為對液壓缸等設備的需求,然后根據邊界條件明確主要的設計參數,則是試驗實施人員以及機械、液壓設計人員應具備的關鍵素質,也是試驗能否圓滿完成的基礎。
參考文I
[1]雷天覺.新編液壓工程手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2]秦大同,謝里陽.現代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3]高健,張廉,李穎,等.工程力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4]董林福,趙艷春.液壓與氣壓傳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5]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6]張思.振動測試與分析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關鍵詞:受彎工形鋼梁;加固;焊接;受力特性;ANSYS;有限元分析
中圖分類號:TU391文獻標志碼:A
Analysis on Loadcarrying Behavior of Flexural Isection Steel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Welding Under LoadWANG Yuanqing1,2, ZHU Ruixiang3, DAI Guoxin4, SHI Gang1,2
(1. Key Labora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Safety and Durabilit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Hangzhou 310022, Zhejiang, China; 4.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China)Abstract: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general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for loadcarrying behavior of the three reinforced Isection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welding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loads and one unreinforced Isection steel beam. Two kind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s used to simulate the loadcarrying behavior of steel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welding under load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Based on the method in common use at present, adopting the technology of element birth and death but without considering welding thermal process,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welding process was put forward, which used the indirect thermalstructure coupling analysis method and considered the welding thermal proc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were verified by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results and the test result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itial load has greatly effect on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steel beams strengthened with welding under initial load.
Key words: flexural Isection steel beam; strengthening; welding; loadcarrying behavior; ANSY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0引言
建筑結構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因為建筑結構使用功能或條件發生變化,使得結構的布置和荷載分布形式發生了變化,經評估鑒定,原有結構或構件不能滿足新的要求,這時就需要對結構或構件進行加固。針對鋼結構單根構件的加固,從施工角度來劃分,可分為完全卸載加固和負載加固[12]。鋼結構的完全卸載加固,通常需要對構件進行完全拆卸或更換,有可能破壞原有結構且經濟效益不高,也可能致生產活動長時間地的中斷,所以更適合鋼結構構件的加固施工通常是在負載下完成的。負載下焊接加固鋼梁施工方便,且耐久性具有可靠保證,因而是目前鋼梁增大截面加固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35]。文獻[3],[4]中采用了在翼緣內側或外側焊接鋼板加固鋼梁的方式,文獻[5]中采用了在鋼梁下翼緣焊接T形鋼的截面組合形式加固鋼梁。
目前與上述加固方法廣泛應用相矛盾的是,與此相關設計的規范很少且適用性有限[6],開展的相關研究非常少且不具有系統性。目前在國外已有學者對負載下焊接加固鋼梁展開了研究。Liu等[7]完成了9根熱軋W310×28鋼梁負載下焊接加固的四點受彎承載特性試驗,研究了不同初始荷載大小、不同跨度和不同加固截面組合形式對加固后鋼梁承載能力的影響。試驗采用了2種加固形式,第1種是僅在鋼梁下翼緣外側焊接鋼板,第2種是在平行截面腹板的方向焊接鋼板形成箱型截面。試驗研究表明,以第1種截面組合方式加固后的跨度為2 400 mm的鋼梁,最終發生顯著的側扭屈曲失穩,其側扭屈曲承載力受負載影響較大,而其極限承載力受負載影響非常小。
Liu等[8]采用有限元軟件ANSYS進行了多個影響因素的數值模擬分析,研究了初始負載、初始缺陷和加固板長度對加固后鋼梁極限承載力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鋼梁在恒定負載下焊接加固過程的力位移曲線呈現一平臺段,在有限元分析中,二者只是將該平臺段采用增大初始缺陷的方法來進行試驗的數值模擬分析,雖然結果吻合較好,但該方法不適用于大量的參數化分析,而且文獻[8]中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與Wu等[9]和龔順風等[10]對焊接加固鋼柱受力性能的數值模擬分析相同,僅簡略地采用了生死單元技術來模擬加固這一過程,并未考慮焊接熱過程和隨溫度變化鋼材材性對負載下加固鋼梁或鋼柱受力特性的影響。為此,筆者采用通用有限元軟件ANSYS對4個負載下焊接加固的三點受彎工形截面鋼梁的受力特性進行了有限元分析,并與試驗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了適用于負載下焊接加固鋼梁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1試件概況
本文中進行有限元分析的試件包括1個未加固的工形鋼梁和3個不同初始負載下焊接加固的工形鋼梁。受彎鋼梁采用三點受彎試驗,加載點在鋼梁跨中上翼緣處,鋼梁兩端采用夾支支座,夾支長度為200 mm。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試件截面尺寸定義如圖2所示,試件實測尺寸和初始負載如表1所示。圖2中,H為未加固梁截面高度,tw為腹板厚度,bf,tf分別為未加固梁翼緣寬度和厚度,bs,ts分別為加固板寬度和厚度。表1中,P0為跨中初始負載,L為鋼梁總長度,Lu為梁跨度,Ls為加固板長度,e為鋼梁中截面處總的幾何初始彎曲,其值為鋼梁的最大初始彎曲值δ0[12]。圖3為構件的幾何初始缺陷,其中,最大初始彎曲值δ0取L/4處幾何初始彎曲測量值δ1,δ2,δ3的最大值。
圖1試驗裝置
Fig.1Test Device2有限元分析
為了探討焊接熱對負載下加固鋼梁受力特性的影響,有限元分析采用了不含熱和含熱的分析過程。
2.1不考慮熱影響的數值分析
2.1.1有限元建模
已有研究者在負載下梁焊接加固的分析中,未考慮焊接熱輸入影響和隨溫度變化的鋼材材性,而僅使用簡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進行受力特性的模擬圖2試件截面尺寸定義
Fig.2Definition of Specimen Section Dimension分析,筆者為了進行對比分析,并討論該方法的準確性,在試驗數值模擬分析中也使用了該方法,具體過程為:①建立鋼梁、加固板和加載端板的有限元模型,并通過焊縫單元連接好鋼梁和加固板;②殺死加固板和焊縫單元,施加既定的初始荷載;③激活加固板和焊縫單元,進入第2個荷載步,加載至鋼梁破壞為止。
鋼梁、加固板和焊縫都采用Shell181單元建立模型,加固板和鋼梁翼緣外側的接觸采用3D接觸對的Targe170目標單元和Conta174接觸單元形成面面接觸,接觸面的摩擦因數取0.3。有限元網格圖3構件的幾何初始缺陷
Fig.3Initial Geometric Imperfections of Specimens劃分和鋼梁的整體初始缺陷如圖4所示。本文中試驗模擬分析的焊縫采用的是Shell181單元,高度取翼緣厚度中心到加固板厚度中心的距離,厚度取角焊縫焊腳尺寸hf,加勁肋也采用Shell181單元。有限元模型的邊界約束條件和加載點如圖5所示,其中,ux為側向位移,uy為彎曲平面內位移,uz為沿試件長度方向位移。試驗中兩端支座處各夾支200 mm,因此約束支座范圍內縱向(z方向)200 mm的側向位移為ux,具體見圖5。
圖4有限元模型網格劃分及初始缺陷
Fig.4Finite Element Mesh Division and
Initial Imperfection圖5有限元模型的邊界約束
Fig.5Boundary Conditions of Finite Element Model2.1.2材料參數
鋼梁和加固板的材料性能采用試驗測得的真實材料性能(表2),并采用四折線材料本構模型;由于焊縫缺乏材料模型,因而采用的是加固板的材料模型,以此近似考慮。
2.1.3有限元分析結果
(1)荷載位移關系曲線
通過采用不考慮熱影響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了4根鋼梁的有限元分析結果。圖6為對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荷載跨中豎向位移曲線和荷載跨中上翼緣側向位移曲線與試驗結果的對比,其中,P為荷載,u為位移。
由圖6可以看出,有限元結果和試驗結果吻合較好。試件BIS3的結果差異較大,主要是因為試
平臺末端應變;εu為極限應變。
圖6不考慮熱影響的試件荷載位移曲線有限元結果與
試驗結果的對比
Fig.6Comparisons of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of
Specimens Without Considering Thermal Effect
Between Finite Element Results and Test Results件BIS3試驗中發生以彎曲屈曲破壞為主的局部屈曲失穩,而其他3個試件試驗中發生的是整體側扭失穩,有限元的結果也是整體側扭失穩破壞,因此存在差異。各試件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曲線剛度都比試驗值大,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極限承載力也與試驗結果略有差別,產生這些差別的原因包括:①試驗中的試件與支座的連接采用砂漿,與有限元模型采用的理想約束條件存在差異;②由于試件加工誤差,試驗中翼緣和夾支支座沒有全長接觸,存在空隙,而有限元的夾支較為理想;③有限元分析未考慮截面殘余應力,這也會對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2)極限承載力
采用普通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各試件的極限承載力,同時將有限元結果與試驗結果進行對比,結果見表3。
Pu,FEA為不考慮熱影響的
試件極限承載力計算結果;e/L為試件初始彎曲值;σ0,fy分
別為初始負載下最大名義彎曲應力和鋼材屈服強度。
由表3可以看出,對于試件BIUR,BIS1,采用普通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得到的結果和試驗結果吻合非常好。對于試件BIS2,試驗中大部分采用了手工電弧焊,該焊接方法比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采用的電壓電流更大,焊接熱輸入也更大,因而會引起試件的變形增大,這可能是導致其最終承載能力降低的原因。
2.2考慮熱影響的數值分析
2.2.1有限元建模
負載下焊接加固鋼梁的試驗過程中,焊縫的施焊產生了局部高熱,同時由于鋼材材性是隨溫度變化的,特別是高溫下其材性會發生很大的變化[1314]。基于此,筆者提出更準確的有限元方法來分析鋼梁在負載下焊接加固的受力特性,建立了能夠考慮焊接熱影響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焊接熱力學模擬時,通常主要考慮溫度場、應力變形場及顯微組織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忽略其他的因素,焊接熱力過程的多物理場作用如圖7所示[15],其中,實線箭頭表示強烈的影響,虛線箭頭表示較弱的影響。研究表明,應力與變形場對溫度場的影響主要為變形熱,而變形熱相比于焊接熱量的輸入又顯得非常小,可以忽略。因此為提高計算效率,通常忽略應力與變形場對溫度場的耦合作用,即僅考慮單向耦合計算,先進行溫度場分析計算,再進行應力場分析計算。因為沒有直接進行溫度場同應力變形場的直接雙向耦合分析,所以該方法稱為間接熱力耦合分析。間接熱力耦合分析有限元分析步驟為:①采用熱單元建立熱分析有限元模型,定義材料不同溫度的熱物理參數,并定義熱力學邊界條件(如輻射、對流和初始溫度等);②通過移動熱源的施加和刪除模擬焊接熱輸入進行瞬態熱分析,得到各時間步溫度場分析結果,結果保存在*.rth文件中;③重新進入前處理,根據ANSYS規定的熱結構單元變換對,將熱分析模型轉變為相應的結構分析模型,定義不同溫度下材料的力學參數和結構模型邊界條件;④施加荷載進行應力變形場求解,荷載包括外力荷載和熱分析得到的溫度場荷載,溫度場荷載通過LREAD命令從*.rth文件中讀取并且施加;⑤后處理。
圖7焊接熱力過程的多物理場作用
Fig.7Multiphysical Field Effects of
Welding Thermal Process本文中的間接熱結構分析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采用Shell131~Shell181熱結構單元對。加固鋼板和翼緣外側采用3D接觸對的Targe170目標單元和Conta174接觸單元形成面面接觸,該接觸單元對同時支持熱分析和應力、應變分析。鋼梁加勁肋只在應力、應變場分析中采用Shell181殼單元建立模型,忽略其對熱場分析的影響。
2.2.2材料參數
在進行熱力耦合分析時,鋼材在不同溫度下的應力應變關系參照歐洲規范Eurocode 3結構防火設計部分EN 199312:2005[16]中的規定。各溫度下鋼材材料特征值和常溫下的材料特征值比值如圖8所示,常溫(20 ℃)下鋼材的材性特征值見表圖8各溫度下鋼材力學特征值的降低系數
Fig.8Reduction Factors of Mechanics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teel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2。圖8中,ηy,T,ηp,T,ηE,T分別為屈服強度降低系數、比例極限降低系數和彈性模量降低系數,ηy,T=fy,T/fy,ηp,T=fp,T/fy,ηE,T=ET/E,fp,T,fy,T,ET分別為各溫度下鋼材的比例極限、屈服強度和彈性模量。鋼材密度ρ取7.85×103 kg·m-3,界面對流系數取25 W·(m2·K)-1,其他熱物理參數見表4。
3加固焊接順序模擬方法
試驗中首先焊接受拉側的加固板,再焊接受壓側的加固板。圖9為鋼梁焊接加固施焊順序。焊縫從兩端向跨中施焊,依次按照A1,A2,B1,…,D2的順序對加固鋼梁的連接焊縫進行施焊。而對于各個分段(A1,A2,…,D2),連接焊縫的施焊按圖9(b)中對A1段焊縫的施焊順序進行,將加固板兩側350 mm焊縫按每段70 mm分成10段,按1~10的順序進行各道焊縫的對稱施焊,每道焊縫現場焊接時間約10 s,焊后停歇約10 s。
圖9鋼梁焊接加固施焊順序(單位:mm)
Fig.9Welding Process of Steel Beam Strengthened with
Welding (Unit:mm)根據試驗的加固焊接順序,各道加固焊縫是依次生成的,加固板參與到鋼梁受力也是逐漸進行的。因此在模擬焊縫焊接的熱場模擬分析過程中,在某個時間點焊縫的溫度場和應力場分析過程中,該時間點后邊的焊縫不應當參與計算。本文中的熱力耦合分析中也采用了生死單元功能,將未焊接的焊縫單元殺死,被殺死的單元在熱分析中不參與傳熱,在應力、應變場分析中剛度貢獻極小。通過在計算過程中逐步地激活被殺死的焊縫單元來模擬焊縫的生成過程。
試驗中加固焊縫為長焊縫,若采用與常用的焊接殘余應力分析一樣的非常精細的單元尺寸和熱源模型,則該有限元分析在現階段將非常耗時、耗力,因而為了能夠使該負載下焊接加固鋼柱的有限元熱結構分析順利進行,筆者采用了試驗中的焊接分段和點熱源模型來考慮焊縫焊接熱輸入,具體是將各小分段的中點作為焊縫中心點,引入的點熱源中心最高溫度以1 500 ℃為準,這與試驗中采用的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基本吻合。為了能使點熱源模擬出焊縫焊接的過程,筆者采用隨時間變化的點熱源作用坐標位置的變化函數,使之更接近試驗的焊接過程。
2.2.4有限元分析結果
(1)極限變形狀態
在應力變形場的分析中采用的各約束條件同上述不考慮熱影響分析中的約束條件。有限元分析得到典型試件BIS2的側向彎扭屈曲的極限變形如圖10所示。
圖10典型試件BIS2的極限變形(單位:mm)
Fig.10Ultimate Deformation of Typical
Specimens (Unit:mm)(2)荷載位移關系曲線
采用有熱影響的間接熱結構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進行計算,得到的鋼梁荷載跨中豎向位移曲線和荷載跨中上翼緣橫側位移曲線與對應的試驗結果的對比如圖11所示。
圖11考慮熱影響的試件荷載位移曲線有限元結果與
試驗結果的對比
Fig.11Comparisons of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of
Specimens with Considering Thermal Effect Between
Finite Element Results and Test Results從圖11可以看出,有限元結果的荷載位移曲線剛度比試驗結果的剛度大,且其曲線的加固焊接平臺段較試驗結果的小,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包括:①試驗中的夾支支座難免存在縫隙,很難達到理想的夾支約束條件,這就會在實際的加固焊接過程中增大試件的側向位移;②實際的焊接過程復雜多變,很難用有限元方法進行真實準確的模擬;③不同溫度下的材料特性尚不明確,只是采用其他已有成果進行模擬,難免存在偏差;④試驗中的加固板是在鋼梁加載到既定荷載才進行定位、夾緊并焊接的,加固板自身未發生和試件相同的側向位移,而有限元分析只是采用生死單元技術模擬加固過程,加固板始終是和鋼梁協調變形的。上述情況也使得分析得到的極限承載力與試驗結果略有偏差。
(3)極限承載力
試件BIS2和試件BIS3這2個負載下焊接加固鋼梁試件的極限承載力與試驗結果的對比如表5所示。
采用考慮熱影響的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試件極限承載力比試驗結果和不考慮熱影響的有限元分析結果都大,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這2個試件的焊接加固并沒有因負載而產生極限承載力減小的情況。從圖11還可以看出,采用考慮熱影響的有限元分析獲得了與試驗相同的情況,即負載下的加固焊接引起了試件的變形增大,從而出現一平臺段。試驗中該平臺段的位移是隨著加固焊接的進行而變化的,為此筆者對跨中豎向位移和跨中上翼緣側向位移等指標進行了加固焊接全過程的監測,提取出了試件BIS3的有限元分析結果,其與試驗結果的對比如圖12,13所示。
圖12跨中豎向位移時程曲線
Fig.12Timehistory Curves of Vertical
Displacement at Midspan圖13跨中上翼緣側向位移時程曲線
Fig.13Timehistory Curves of Lateral
Displacement at Midspan由圖12,13可以看出,考慮熱影響的有限元分析得到的位移時程曲線在焊接過程中的發展趨勢與試驗結果基本相同,如焊接下翼緣加固板過程和冷卻階段都引起鋼梁跨中下翼緣位移的增大,而焊接上翼緣加固板則都出現跨中位移減小。由于采用的是與試驗相同的對稱交替均勻的焊接施工工序,因而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跨中上翼緣側向位移與試驗相同,也出現交替增減的情況。
試件BIS2和試件BIS3這2個負載下焊接加固的試件在加固焊接前后的位移變化見表6。表6中,位移指標下角標的0和1分別指焊接加固前和加固冷卻后2個狀態。
由表6可以看出,采用該有限元方法分析得到的位移響應與試驗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是因為有限元分析中采用的鋼材的物理特性和焊接熱過程與真實的情況不同而產生的,特別是對于試件BIS2在試驗中因電焊機故障而部分采用了手工電弧焊,這使得加固焊接的熱輸入較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大得多,因而使得試件在負載下的變形也較大。熱結構的耦合分析結果表明,采用考慮熱影響的間接熱結構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擬負載下的焊接加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固前后鋼梁跨中上翼緣側向位移。
(4)截面應變分布
除了對負載下焊接過程的位移進行監測外,試驗中還在鋼梁腹板上布置了應變片,用來監測加固焊接過程中腹板應變的變化,試驗結果表明,經過焊接加固后,腹板的壓應變增大較多,而拉應變變化很小,如圖14所示。加固焊接過程引起了梁截面的應變、應力重分布,且根據應變結果得出試件焊接加固后彎曲曲率較加固前有所增大。而目前采用考慮熱影響的間接熱結構耦合分析方法也得出了相同的規律。圖15為加固前后與試驗中應變測量相同截面(距跨中150 mm)處應力云圖。圖16為該截面上腹板的應力分布,其中,壓應力為負,拉應力為正。
圖14焊接加固前后鋼梁腹板應變分布
Fig.14Stress Distributions of Web of Steel Beam
Before and After Weldingstrengthening圖15焊接加固前后鋼梁截面應力云圖(單位:MPa)
Fig.15Stress Nephograms of Steel Beam Section Before and
After Weldingstrengthening (Unit:MPa)圖16焊接加固前后鋼梁腹板的應力分布
Fig.16Stress Distributions of Web of Steel Beam
Before and After Weldingstrengthening3結語
(1)對未加固鋼梁試件BIUR和未在負載下焊接加固的鋼梁試件BIS1采用普通的不含熱影響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并采用實際的構件尺寸、常溫材料特性和幾何初始缺陷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的結果和試驗結果基本吻合,驗證了不含熱影響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2)采用不考慮熱影響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由于沒有焊接加固過程,因而無法得出試驗中因加固焊接引起的荷載位移曲線平臺段。
(3)采用含加固焊接熱過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對負載下焊接鋼梁的有限元模擬分析能夠得出荷載位移曲線的平臺段,且分析得到的位移時程與試驗結果的變化趨勢吻合較好,但由于試驗中材料在高溫下的真實材料性能和物理特性不太明確,且試驗中的加固焊接過程受人為因素、環境因素影響而復雜多變,難以進行準確模擬,所以導致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結果與試驗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對荷載位移曲線的對比可知,采用考慮熱影響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來模擬負載下焊接加固鋼梁的受力特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為進一步運用ANSYS有限元模型進行鋼梁負載下焊接加固受力特性分析計算提供了方法和依據。
(4)根據這2種有限元分析方法計算得到的試件在負載下焊接加固后的極限承載力均未出現明顯降低的情況,表明此類鋼梁在最大初應力比為0.41的條件下采用試驗規定的焊接加固方法加固后,鋼梁的承載能力受初始負載的影響非常小,其加固后承載能力可以得到足夠的保證。參考文獻:
References:[1]CECS 77:96,鋼結構加固技術規范[S].
CECS 77:96,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rengthening Steel Structures[S].
[2]祝瑞祥,王元清,戴國欣,等.負載下鋼結構構件加固技術及其應用研究綜述[C]//雷宏剛,梁爽.第十一屆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改造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2:188194.
ZHU Ruixiang,WANG Yuanqing,DAI Guoxin,et al.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y of Strengthening Steel Stractural Members While Under Load[C]//LEI Honggang,LIANG Shuang.The 11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ntifica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Building Academic Exchange Proceedings.Beijing: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Press,2012:188194.
[3]張濤,王元清,石永久,等.單層輕鋼廠房剛架梁和節點域的加固設計與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32(3):4952.
ZHANG Tao,WANG Yuanqing,SHI Yongjiu,et al.Reinforcing Design and Analysis on Beam and Panel Zone of Monolayer Lightweight Gabled Frame[J].Sichuan Building Science,2006,32(3):4952.
[4]廖新軍,王元清,石永久,等.荷載變化引起的門式剛架輕鋼結構廠房加固設計[J].工業建筑,2005,35(2):9395.
LIAO Xinjun,WANG Yuanqing,SHI Yongjiu,et al.Strengthening Design of Lightweight Steel Mill Building with Portal Frames Arised from Increased Loading[J].Industrial Construction,2005,35(2):9395.
[5]王德鋒,鄒永春,肖逸青.某鋼結構多層廠房加固技術的應用[J].工業建筑,2005,35(增1):912913,972.
WANG Defeng,ZOU Yongchun,XIAO Yiqing.The 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for a Steel Multistory Mill Building[J].Industrial Construction,2005,35(S1):912913,972.
[6]YB 9257—96,鋼結構檢測評定及加固技術規程[S].
YB 9257—96,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Assessment and Strengthening of Steel Structures[S].
[7]LIU Y,GANNON L.Experimental Behavior and Strength of Steel Beams Strengthened While Under Load[J].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09,65(6):13461354.
[8]LIU Y,GANNON L.Finite Element Study of Steel Beams Reinforced While Under Load[J].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09,31(11):26302642.
[9]WU Z Q,GRONDIN G Y.Behavior of Steel Columns Reinforced with Welded Steel Plates[R].Edmonton:University of Alberta,2002.
[10]龔順風,程江敏,程鵬.加固鋼柱的非線性屈曲性能研究[J].鋼結構,2011,26(11):1519,55.
GONG Shunfeng,CHENG Jiangmin,CHENG Peng.Nonlinear Buckling Behavior of Reinforced Steel Columns[J].Steel Construction,2011,26(11):1519,55.
[11]祝瑞祥.負載下焊接加固工形截面軸壓和受彎鋼構件受力性能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3.
ZHU Ruixiang.Research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I Section Axially Loaded Compression and Bending Steel Members Strengthened by Welding While Under Load[D].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2013.
[12]施剛,石永久,王元清.運用ANSYS分析超高強度鋼材鋼柱整體穩定特性[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39(1):113118.
SHI Gang,SHI Yongjiu,WANG Yuanqing.Analysis on Overall Buckling Behaviour of Ultrahighstrength Steel Columns by ANSYS[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ition,2009,39(1):113118.
[13]李國強,陳凱,蔣首超,等.高溫下Q345 鋼的材料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2001,31(1):5355.
LI Guoqiang,CHEN Kai,JIANG Shouchao,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Hightemperatur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Q345 Steel[J].Building Structure,2001,31(1):5355.
[14]施麗彥.鋼結構防火[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2,24(2):1518,60.
SHI Liyan.Fire Protection of Steel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2002,24(2):1518,60.
[15]拉達伊 D.焊接熱效應——溫度場、殘余應力、變形[M].熊第京,鄭朝云,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