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在現階段的小學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需要逐步加強和心理健康教育。而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僅憑教師的一己之力,很難有效保障其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而提出了家校合作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本文就以家校合作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進行研究討論,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用
一.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一)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素質,以讓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在心理健康教學過程當中,要求教師除了加強基礎知識教學之外,同時能夠借助有效的互動和相應的教育氛圍,以不斷增強學生的思想認識,且能夠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以提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質量。這就要求學生家長和學校能夠充分聯合起來,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家庭中,學生家長能夠結合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表現,加強對學生的心理預防和干預工作,一旦學生出現相應的心理問題,則要及時的疏導,且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以預防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生。在學校,則要求教師能夠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且能夠借助相應的校園環境,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建一個良好的氛圍,以全面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在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其心理問題的同時,能夠使得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與學校和家庭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實際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僅依靠學校或家庭教育,難以全面加強健康教學。同時,還有可能會引發矛盾,進而導致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和學校教育產生巨大偏差,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而相對于傳統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來說,通過家校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且能夠結合家庭教育環境和學校教育環境,全面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還可以借助社會教育環境不斷完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同時,能夠聯系學生家長,讓學生家長能夠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家校聯合的方式共同創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全面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而在家校合作的教學模式下,能夠將心理素質和生理素質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以全面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夠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在現階段的小學教學中,更加注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而在部分地區建立了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督導,以全面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近年來,我國學生心理危機事件頻發,學生的心理問題檢出率直線上升,在《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中指出,目前,我國有將近3000萬的兒童和青少年正遭受,抑郁,焦慮,網絡成癮等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通過研究調查發現,大部分地區中小學教師的心理狀況低于國民群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忽略了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相應的工作意識,學生家長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難度,造成教師的職能弱化,小學心理健康教學的教師隊伍難以高效建設起來。更為主要的是由于教師和家長缺乏家校共育意識,導致小學心理健康教學工作難以高效開展。在實際的調查過程當中,發現有很多小學生存在打架,罵人,考試舞弊的一些心理異常的行為,缺乏學習動機和學習的興趣,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紀律意識,上課遲到,早退,不專心,作業不按時交,同時還存在厭學,逃學等現象。還有一些同學在性格方面有不良傾向,不愛與他人溝通交流,固執,偏執,倘若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將會嚴重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
三.家校合作教學策略
(一)加強教學觀念
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由于部分學生家長沒有充分意識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性,進而漠視了其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其自身的職能,進而導致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而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缺乏相應的創新意識,相應的教學資源被擱置,沒有充分利用起來。因而在實際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求學生家長和教師能夠充分意識到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實際的教育過程當中,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且能夠充分利用其現有的教學資源,加強學生心理狀況,精神壓力的動態監測,以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且能夠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積極承擔起相應的責任,為學生負責。這就要求學校層面能夠給予大力的支持,除了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的構建之外,還需要全面加強對校內教師的培訓,以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使得所有教師能夠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要領。在實際培訓過程當中,還需要全面加強對教師語言藝術的培養,使得教師能夠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借助相應的溝通技巧,使得家長能夠參與到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當中,并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寶貴的資源。具體體現在家長可以向教師及時反映學生在家的表現以及異常行為,通過有效的分析,全面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監測,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其心理問題。通過該方式以有效增強教師和家長的合作觀念,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基礎保障。
(二)加強聯合機制
通過家校合作的教學方式,能夠全面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進而提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則需要不斷加強家校聯合機制,讓學生家長和學校能夠充分承擔起各自的職能,且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以不斷完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內容,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首先,要求學校能夠結合學生的心理狀況,積極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且能夠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通過學校與學生家長的雙向溝通,以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心理狀況,且能夠及時反映學生的心理動態,不斷引導學生調整其學習的狀態,以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家長能夠結合學校的教育方針和教學計劃,了解相應的教學內容,且能夠借助有效的教學方式以幫助學生解決相應的心理問題,以避免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和負擔,讓學生家長的教學工作更加專業,可靠,以達到科學施教的教學目的。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教學中,為了保障其教學的效果,除了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建立并組織相應的協調機構,以充分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聯系,使得雙方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和職能,全面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作為聯系學生,學校,家長三方的紐帶,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則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將學校和家長充分聯合起來,結合高校的教育措施,使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簡單的知識內容灌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則要求學校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能夠聯系家長,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在結合學校教育的背景下,能夠將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高效落實,充分發揮家校合作的優勢,為學生創建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三)構建教育結構
為了有效提高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則要求學校和學生家長能夠充分聯合起來,不斷調整著教學的方式方法,且能夠構建相應的教育結構,將理論知識的教學和相應的實踐活動充分結合起來,使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落實,以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這就要求學校能夠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以有效的記錄和反饋,并將相應的信息及時的傳遞給學生家長,讓學生家長能夠積極參與到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當中,強化學生家長的教學觀念,使得學生家長能夠有效把握學生的特點和心理需求,以此增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可以創建心理健康手冊,及時的記錄學生在校表現以及學生心理異常或行為異常的現象,將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的反饋給學生家長,全面加強與家長溝通交流,以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當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時,能夠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幫助學生解決其相應的心理問題,以有效避免問題惡化,進而造成惡劣的影響。小學生的心思單純,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家校教育的過程當中,則需要全面加強對學生思想動態及情感的監督管理。當學生成績不理想時,應當給予鼓勵和激勵,以有效避免學生產生倦怠感,進而出現抵觸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就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引導,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避免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以此全面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四.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通過家校聯合的教學方式,以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相應的教學活動當中。同時能夠讓學校和學生家長充分發揮其各自的職能,以全面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監督工作,不斷完善教學體系,以全面增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作者:曹俊紅 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北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