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鎮行政管理家支觀念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涼山彝族家支觀念對基層行政管理具有一定的影響,家支指的是在涼山彝族中,憑借父系血緣的支撐,采取父子連名的譜系方式形成的血緣群體組織,家支將彝族人們的社會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家支見面,家譜是名片,天南地北都有人幫;家支村民選舉幫著拉票;國家政策利益分配家支優先考慮;家支的一份子出事,全部家支出動;家支遇到什么困難,其他的家支團結幫忙等等的家支觀念影響著鄉鎮行政管理的發展,從而影響著管理思想的建立和完善。
關鍵詞:家支觀念;行政管理
一、引言
1956年之前,全社會三大改造未完成,涼山的民主改革也未完成,當時的涼山被人稱為獨立的“倮倮王國”,生產力和社會關系依然處于奴隸制度階段,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嗎,彝族社會的基本政治單位是以家之為主,并作為整個社會的支架存在。家之是由原始氏族演變而來的,儲運奴隸制度階段的社會形態帶有原始的父系氏族特點,以父系血緣為紐帶,組成一個大的家族聯合。家和之分別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家是父系血緣關系的家族聯合,之是經過數代的繁衍之后,原有的家族分家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分支,稱為之。作為家和之的統一概念-家之是由具有父系血緣關系的家、之、房、戶構成的體系,這和中原文化中奴隸制時代沒有天子的宗法制十分類似。民主改改完成之前,涼山地區有近百個分區統治的黑彝家之。他們掌握統治權利,勢力范圍較為固定,相互之間沒有隸屬關系,各自為政。在每一個占據統治地位的黑彝家之之下還有1-2個較大的白彝家之作為統治支柱。在如此惡劣和自然環境下,占據統治地位的家之人口的多寡決定著其勢力范圍的大小和統治權力的強弱。
二、涼山彝族的家支觀念對鄉鎮行政管理消極方面的影響
鄉鎮行政管理是我國的基層組織管理,我國實行中央、省、市、縣、鄉鎮五級政權體制,鄉鎮是我國的最低一級政權,農村廣大農民所要直接面對的就是鄉鎮政權組織,鄉鎮組織是國家與農村社會關系的銜接點,是國家政權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鄉鎮政權也是國家各項工作的落腳點,是國家政策在農村的輸出終端。
(一)家支觀念對鄉鎮行政管理民主選舉的影響
家支觀念作為涼山彝族社會的基本政治單位,當鄉鎮行政管理進行換屆民主選舉的時候,如果有人得到換屆代表的提議,那么他的家支就開始幫他拉票,首先代表提議的人找到他們的家支里有權力、有信譽、有威望的家族,開始在本家支里為他宣傳,還拜訪其他家支里的親戚朋友進行說服和宣傳拉票,自己的家支之中是強制性的規定必須只能選本家支的代表提議,不然則拿族規也就是習慣法里的家支法來處理,其他拜訪過的親戚朋友有的顧于面子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選了該位提議代表,這就破壞了民主選舉的初衷,嚴重影響了鄉鎮行政管理的民主選舉,同時也破壞了選舉的民主性、公平性,而且人民選出來的可能不是最優秀的那個提議代表而是家支勢力最強的那一個提議代表,從而埋沒了人才,優秀的提議可能因為家支勢力不強而被埋沒,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知識的發展,影響了單位的用人公平的競爭性。民主選舉出來的人民代表應該是代表最底層人民的意愿,體察民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可是由于可能受家支觀念的影響,選出來的代表就會對自己區域的民族不一視同仁,會對家支政策傾斜或利益傾斜,這為后面的利益分配不均埋下了伏筆。
(二)家支觀念對鄉鎮行政管理利益分配不均的影響
由于涼山彝族家支觀念根深蒂固,在民主選舉時為這一步埋下了深深的伏筆,在鄉鎮行政管理中,當有國家的什么優惠政策的時候,鄉鎮工作人員就開始優先考慮其家支,政策傾向于其家支,而沒有讓真正需要幫助的其他人享受到國家的優惠政策。嚴重違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違背了鄉鎮行政管理追求利益最大化,有違鄉鎮行政管理存在的根本目的為人民服務和為國家服務的宗旨。就現在情況來看,并不是所有的村級民主管理都是完善的,恰恰相反,存在很多的的不完善,在村級的選舉中,有很大部分的選舉收到家支宗族意志的影響,體現了宗族的利益,而家支觀念使利益分配傾向于家支,利益分配不均嚴重影響了鄉鎮行政管理的發展。
(三)家支觀念對鄉鎮行政管理法制建設的影響
家支宗族兼納了多種關系和利益,強化了其他在當地的勢力也必然成就家支宗族勢力的坐大,這就養成了人們有事就找家支宗族的習慣,遇到不平的事情或者有矛盾、糾紛時,首先想到的是依靠家支用習慣法來解決,而不是依靠政府或其他正常的途徑,在民主選舉的時候體現了家支觀念的意識,在利益分配的時候摻雜了家支觀念,使得家支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鎮行政管理的法制建設。
三、涼山彝族家支觀念對鄉鎮行政管理的積極因素
涼山彝族的家支作為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基本的政治單位,并沒有隨奴隸制的瓦解而消滅,一直延續至今,而且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對鹽源縣雙河鄉古柏村的調查研究來看,家支觀念對現階段的鄉鎮行政管理中具有積極的作用,其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強調團結意識,有利于共同發展
家之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政權體系,家之族人有義務維護家之領地的完整,反之,家之也承擔起了保護族人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本族利益的責任,它的意識形態責任就是向本族人傳遞家之成員之間團結一致對外,維護家之完整。鹽源縣雙河鄉古柏村在廣大的個體家庭中家支是基層單位,也是社會的經濟單位,在這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是基于社群關系的道德使然而是基于家之有保護族人的責任的這一傳統。在農業的收獲季節,遇上天災人禍的時候,組成家之的個體無法承受農忙的勞動強度,亦無法承受天災人禍所帶來的損失,所以家之中所宣導的團結一致的意識形態開始起作用,這既是傳統使然,也是在自然環境下家之社會社群關系的發展必然。團結一致所顯示出來的強大力量幫助本族人渡過難關,也是地理決定的社會形態發展必然,必然會受到彝族群眾歡迎。也是家之社會形態發展存在所依靠的,因而,在彝族的諺語“蛤蟆生存靠水塘,猴子生存靠樹林,彝族生存靠家支”也是體現了團結、互助的意識。
(二)強調互助意識,有利于和諧發展
家支發揮著家支成員在生產、生活上的互助互濟的作用,依靠家支的力量執行作為大家自覺遵守的社會秩序的準則的習慣法,對家支與家支的關系,家支與其成員的關系以及家支成員間的關系進行著有效的調整,維護社會秩序,在鄉鎮行政管理的條件下,如果遇到家支成員有婚嫁、殯喪、生病無錢救助醫治、孩子求學無錢、孤寡老人的贍養,孤兒的撫養以及發生矛盾糾紛等都會有家支介入幫助解決,通常由家支聚會訂立相關規章制度,以保證實施的效果。團結互助,資助家支內家庭有困難的子女上學,家支成員的子女考大學,家支規定其成員每一家必須拿出多少錢來資助,撫養家支內孤兒,照顧本家的孤寡老人等這對鄉鎮行政管理乃至社會的和諧發展,社會的穩定,民族團結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強調自我意識,有利于我發展
涼山彝族人的家支觀念里有“我強,家支強,我榮,家支榮,家支衰,我衰”的意識,覺得個體千萬不能丟掉這個家支的顏面,覺得自己要爭氣,積極進取,為家支爭光,發揚家支的優良傳統意識,所以家支成員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強調自我意識,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促進了社會的自主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和諧,家支成員自強不息嚴格要求自己,強調自我,這有效的促進了社會的自主發展。
(四)強調民主意識,有利于政策執行
涼山彝族的家支觀念里從來不會有搶奪族人事物之事,都是以禮相讓,即使個體非常需要幫助,也不會去要、去搶,當有政策的執行時家支成員就會竭盡全力的做好,會沖在第一線做事,而有利益分配時家支之內是相讓的,即使自己最需要也會讓給家支內更需要的人,不存在家支之間相互搶,所以做事情大部分都是為了讓別的家支佩服的五體投地,讓自己的家支光榮,所以都是跑到第一線進行組織執行,這種民主意識有利于鄉鎮行政管理的政策貫徹落實。
四、促進涼山彝族家支觀念對鄉鎮行政管理的建議及其對策
鄉鎮行政管理對于涼山彝族家支觀念要進行正確地引導和管理,發揮其積極作用,克服其消極作用,使之成為促進鄉鎮行政管理的發展,以加快涼山農村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基礎設施等社會事業發展,逐漸縮小城鄉差距,實現涼山社會的和諧發展。
(一)加強輿論引導,我們樹立群眾大繁榮的整體觀
推進家支觀念對鄉鎮行政管理的積極作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鄉鎮行政管理是我國最基層的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政策輸出的終端,也是整個國家治理系統的基礎設施。“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說法,生動地表明了鄉鎮行政管理在國家行政體系中的基礎性和重要性,涼山彝族的家支觀念,加強輿論引導,樹立正確地科學的家支觀念,促進社會的發展,樹立群眾大繁榮的整體觀,樹立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發展的整體觀,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二)加強表率作用,樹立干部大發展的時代觀
促進多方良性互動合作和管理,現階段在社會管理過程中要實施公共利益最大化,促進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公民、政府行政管理與公共事務的互動合作和管理,涼山彝族的家支觀念對鄉鎮行政管理應該加強表率作用,如今是社會主義社會,領導干部應樹立干部大發展的時代觀,樹立與時俱進的家支觀念,把家支觀念中的精華與鄉鎮管理的發展結合起來,以促進社會和諧和穩定,以便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三)加強知識教育,樹立公民大社會的法制觀
提高鄉鎮行政管理的依法行政水平,加強知識教育,樹立公民大社會的法制觀,國家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緊解決習慣法與法律規范缺失問題,使鄉鎮行政管理行為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堅持法律法規的強制性,維護法律的嚴肅性,從維護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出發,堅持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加強對涼山彝族的家支觀念的宣傳教育,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家支觀念,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少年富,則國富”,加強對新一代的科學家支觀念的灌輸與教育,提高對家支觀念的認識水平,樹立與時俱進的家支觀念,加強法制教育,加強宣傳法制理念,樹立公民大社會的法制觀,促進鄉鎮行政管理的穩步發展。
五、結語
1.家支作為涼山彝族父系
家支是涼山彝族以父系血緣為紐帶,采取父子連名的譜系方式形成的血緣群體組織,是彝族人們構建社會生活網絡的依據。家支見面,家譜是名片,天南地北都有人幫;家支村民選舉幫著拉票;國家政策利益分配家支優先考慮;家支的一份子出事,全部家支出動;家支遇到什么困難,其他的家支團結幫忙等等的家支觀念影響著鄉鎮行政管理的發展,從而影響著基層行政法的建立和完善,本文為了讓更多的當代彝族領導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科學的家支觀念,發揚家支觀念對鄉鎮行政管理的促進作用,同時促進基層行政法的建立和完善;擯棄家支觀念對鄉鎮行政管理消極影響,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商聚德:孔子的智慧[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李振綱:智慧的叮嚀[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
[3]泰羅:《科學管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
[4]斯蒂芬•P•羅賓斯: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5]劉祿玲,楊勇:儒家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6]唐任伍:儒家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毛英 單位: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