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五官科患者中醫治療管理方法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五官科患者應用中醫治療方法的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3月~2019年11月醫院五官科收治的64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采取常規治療加中醫治療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方法,觀察兩組患者的管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管理前兩組患者的聽闕值測定結果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管理后兩組患者的聽闕值測定結果,顯著低于管理前(P<0.05)。觀察組管理后的聽闕值測定結果,顯著低于對照組管理后(P<0.05)。觀察組癥狀緩解所用天數、住院治療所用天數,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五官科中選用中醫治療的管理方法,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
關鍵詞:五官科;中醫治療;管理方法;探討
突發性耳聾為忽然出現聽力受損而于幾分鐘、幾小時或是三天中發生不是波動表現的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情況[1]。對突發性耳聾患者需予以盡早治療干預及對應管理,進而緩解其病情狀況[2]。以2018年3月~2019年11月醫院五官科收治的64例突發性耳聾患者予以指標項目評定,總結中醫管理方法使用于五官科中的效果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11月醫院五官科收治的64例突發性耳聾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中,年齡為44~50歲。觀察組患者中,年齡為43~4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選擇常規治療加一般管理方法:實施靜脈注射活血化瘀中藥治療、服用中藥湯劑治療、中醫針灸治療、高壓氧艙治療等,并予以情志方面管理,防止出現焦躁、抑郁、煩惱等情況,規避噪聲方面刺激干預,使其合理飲食等。觀察組選擇常規治療加中醫方法:①予以中醫按摩管理:中醫營治城廓按摩管理:雙手從上往下對雙側耳輪實施按摩,一次按摩15min,一天按摩2次。中醫鳴天鼓按摩管理:左手按摩24次,右手按摩24次,之后雙手一起叩擊按摩48次,一天按摩1~2次。中醫鼓膜按摩管理:采取食指對耳屏予以按壓,雙側分別按壓15~30次,一天按摩3次。②中醫艾灸管理:選取耳門、聽宮、聽會、完骨、翳風穴,施以回旋灸、雀啄灸或溫和灸,每次10min,1天1次。③中醫耳穴貼壓管理:選擇患耳神門穴、腎穴、內耳穴、皮質下穴、速聽點穴等予以埋籽。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管理效果進行比較,痊愈為耳聾癥狀得以消除,顯效為聽力上升幅度大于30dBHL,評定分數減少兩個及兩個之上級別,有效為聽力上升幅度大于15dBHL,評定分數減少1個級別,無效為并不滿足以上標準[3]。對兩組患者管理前后的聽闕值測定結果進行比較。對兩組患者治療所需時間進行比較,包括癥狀緩解所用天數、住院治療所用天數。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χ±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管理效果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管理前后的聽闕值測定結果比較
結果顯示,管理前兩組患者的聽闕值測定結果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管理后兩組患者的聽闕值測定結果,顯著低于管理前(P<0.05)。觀察組管理后的聽闕值測定結果,顯著低于對照組管理后(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所需時間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癥狀緩解所用天數、住院治療所用天數,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突發性耳聾可納入中醫學內“暴聾病”的范疇,突發性耳聾患者發病原因并不十分明確,多認為和血管相關痙攣、病毒有關感染、微循環方面障礙等存在密切關系。所以,臨床上多予以突發性耳聾患者促使血管擴大、改善體內微循環、神經方面營養、抵抗病毒、促進內耳代謝得以改善等治療。針對突發性耳聾患者實行臨床治療干預的時候,需要予以患者盡快治療,并為患者增加一定管理干預,促使突發性耳聾患者預后狀況得以改善。為突發性耳聾患者實施西醫治療加中醫治療存在一定優勢之處,若突發性耳聾患者中醫辨證屬于風邪襲肺證而且同時伴存病毒感染癥狀,建議予以解表及疏風、通竅并散邪加抵抗病毒方面管理治療。若突發性耳聾患者中醫辨證屬于氣滯血瘀證,建議予以改善血液循環、纖維溶栓、擴大血管等管理治療干預。若突發性耳聾患者中醫辨證屬于氣血并不充足、腎元之虧虛,建議予以高壓氧艙管理治療干預、能量合劑管理治療干預、維生素管理治療干預等,且實行中醫管理干預等[4]。有關研究數據內容顯示,中醫管理方法經由按摩干預能夠使患者五臟精氣充盛,經絡氣血暢達,聽力得以恢復或提高。中醫艾灸的溫煦之力作用于耳周等經穴達到溫通經絡和行氣活血的作用。中醫耳穴貼壓能夠調節患者臟腑功能及神經平衡,達到疏通其氣血、除邪并復聰效果。綜上所述,在五官科中采取中醫管理方法展示較好管理效果,為五官科突發性耳聾患者予以常規治療的同時,增加中醫管理干預有助于增強治療有效性,改善患者聽闕值,促使患者癥狀盡快得以緩解,減少患者住院治療所用時長,促使患者對管理干預效果滿意狀況得以提升,表現出重要中醫管理干預價值。
參考文獻
[1]顧文菁,于紅,任大偉,等.突發性耳聾病因及其與內耳免疫學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39(23):58605863.
[2]余麗,艾炳蔚.艾炳蔚教授治療耳鳴耳聾針刺舉隅[J].中醫藥信息,2019,36(5):8587.
[3]陳菲,朱艷香,劉文彬,等.鼓室注射輔助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聯合高壓氧治療突發性耳聾的療效[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9,39(10):21822187.
[4]巴艷東,徐永和,魏瑞仙.靈龜八法開穴針刺治療突發性耳聾的短期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9,38(10):11441149.
作者:戴益慧 單位:浙江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