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藥師下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基于臨床藥師實際工作需求,優化臨床藥學專業課程體系。方法通過調查問卷,了解臨床藥師的實際工作需求,調查臨床藥師對臨床藥學專業課程體系的評價和建議,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87.63%臨床藥師認為臨床藥學專業培養模式理論與實踐相脫節,98%以上的臨床藥師建議增設臨床藥學特色課程及增加臨床實踐指導類課程的比重,69.07%臨床藥師建議適當弱化化學相關基礎知識及藥物研發相關內容,63.92%臨床藥師認為鑒別與診斷部分是臨床藥師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結論臨床藥學培養模式應立足臨床藥師崗位職能需求,打破醫藥課程界限,整合教學內容,優化課程結構,構建系統的、完整的課題體系。
【關鍵詞】臨床藥師;臨床藥學;臨床藥學教育;課程體系;課程優化;問卷調研
臨床藥學是以患者為核心,以滿足臨床治療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臨床用藥質量為目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我國的臨床藥學教育起步較晚,教育體系仍不夠成熟,處于不斷嘗試和摸索階段[1-6],亦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化學、藥學、醫學專業課程間銜接生硬,模塊分割明顯,未能真正融為一體,形成專業特色。本研究擬采用問卷方式對臨床藥師視域下臨床藥學專業課程體系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旨在通過了解臨床藥師工作的實際需求,調整課程設置,優化課程結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20年6月—10月對84家醫院的291名臨床藥師進行問卷調查,其中男性102人,女性189人,平均年齡(35.52±6.83)歲。
1.2研究內容
綜合分析各高校間臨床藥學本科專業課程的設置情況,設計調查問卷。一方面調查臨床藥師對臨床藥學專業教育的課程設置方面的評價,評價醫學、藥學、化學等課程教學內容對臨床藥師實際工作需求(用藥方案設計、用藥監護、用藥咨詢、用藥指導等)的重要程度,分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和不重要四種程度;另一方面調查臨床藥師認為現階段臨床藥學學生培養存在問題以及改革建議。使用“問卷星”調查平臺網上調查問卷,各醫院臨床藥師通過小程序及鏈接進行問卷回答。
2結果
2.1一般資料
2020年6—10月期間,本次調查中共接收問卷291份,填寫問卷的臨床藥師來自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安徽省立醫院、海南省人民醫院、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等84家醫院,分布于65個縣市,17個省,其中山東省占43.3%。調查藥師從事臨床藥學工作最長的達18年,最短的1年,平均(6.80±4.11)年。具有臨床藥師證的240名(82.47%)。2.2臨床藥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對于臨床藥學專業課程的設置,其中87.63%(255/291)對臨床藥師認為其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100%(291/291)認為應增設具有臨床藥學特色的課程及藥學服務類課程,98.97%(288/291)認為應增加臨床實踐指導類課程的比重。69.07%(201/291)認為應弱化化學相關基礎知識及藥物研發相關內容,36.08%(105/291)認為應弱化醫學專業課程中的鑒別與診斷部分,但63.92%(186/291)認為鑒別與診斷部分是臨床藥師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臨床藥師認為除藥學、化學相關課程外,內科學、診斷學、生理性、病理生理學以及微生物學對學習對臨床藥學工作非常重要,詳見(表1)。
3討論
現階段我國臨床藥學專業設置的醫學課程,較多的是縮減后的內科學、診斷學、生理學等[7],課時較少,且授課未突出藥學服務的內涵,不能滿足臨床藥學專業學生對醫學知識的需求,需進一步的進行課程重組。據調查大部分的臨床藥師認為內科學、診斷學、生理性、病理生理學以及微生物學對臨床藥學工作非常重要,且63.92%的臨床藥師認為鑒別與診斷部分是臨床藥師工作不可缺少的知識,不建議縮減內容,與彭劍青等[8]人的觀點不一致;外科總論、婦產科學、兒科學等課程重要程度稍弱。根據臨床藥師的評價和建議,優化課程結構,教授內容立足實際工作所需,如內科學應側重疾病的治療與預防部分,婦產科學和兒科學應側重于孕、哺、兒等特殊人群的生理病理特點及其對藥物代謝動力學和藥物效應動力學的影響,以及藥物對婦兒的影響等。我們的調查顯示87.63%的臨床藥師認為臨床藥學教育存在理論和實踐相脫節的問題,學生知識結構不完善,化學課程比重較大,缺乏臨床實踐課程[9],科學調整教學大綱,適度增設藥學服務類課程以及臨床實踐指導類課程,弱化化學相關基礎知識及藥物研發相關內容[8],但弱化不等同于減少課時數或刪減教學內容,而是根據臨床藥學專業特點,教學內容有所偏向和側重,以提升臨床藥學專業學生的崗位勝任力。如藥物化學應著重學習藥物的構效關系、理化性質對其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影響等;藥物代謝動力學應側重藥物的體內過程、影響藥物起效和藥效持續時間的生理因素等;臨床藥物治療學應側重于藥物的臨床適應證、給藥方案設計、藥物相互作用及藥學監護等。臨床藥學專業學生的培養,還應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溝通能力以及團隊精神等,善于協調與醫護患之間的關系,因此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醫學信息學等課程的開設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國臨床藥學專業課程的開設一直采用建筑式課程結構,課程內容間的聯系和銜接生硬,應逐步打破課程間的界限,醫、藥及化課程設置環環相扣,呈遞進式,既可避免課程間交叉知識的重復學習,又能保證理論與實踐學習的同步性和連貫性[8],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整合專業課程,優化課程結構,形成系統的、完整的臨床藥學課程體系。
作者:朱琳 呂嬋梅 李爽 王浩 杜倩 張曉璐 單位: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