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臨床實習工作內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婦產科;實習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6-0589-02
臨床實習是臨床醫學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它是學員從教室走向病房、從理論走向實踐,進而向臨床醫生轉變的重要階段。然而目前的臨床教學狀況并不盡人意,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尤其是婦產科學,其特殊性在于面對女性群體,易于涉及隱私,容易使實習教學受到阻礙,處理不當甚至會引發醫療糾紛。為了能更好地進行臨床教學,本文對近幾年來筆者科室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1 婦產科實習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患者隱私權與醫學生實習的矛盾。隨著社會的進步,患者的維權意識逐漸增加,享有隱私權和要求保密是患者的正當權利。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婦產科患者尤為突出,由于婦產科患者的診療和操作常常涉及患者的敏感部位和隱私,很多患者不愿意過多的人參與診療,尤其不愿意男學生在場,這種狀況影響和阻礙了臨床教學的順利進行,使學生的實習熱情受到打擊。
1.2 醫學生的實習興趣不高。相對內科、外科這些大科室的實習而言,婦產科屬于小科室,而且實習內容瑣碎,使得剛接觸到臨床的實習醫生容易產生誤解,認為只有到內、外科才能學到將來工作所需要的臨床技能;另外婦產科實習接觸到的均為女性患者,學生問診時又常常涉及特殊問題,交流起來會產生一定的困難,從而得不到患者的很好配合,導致動手操作機會減少,從而削弱了同學們的實習興趣,影響了實習效果。
1.3 教師帶教意識不強。臨床帶教老師擔負著臨床醫生、教師及科研工作者等多重角色,而婦產科的工作特點又是忙碌勞累。臨床工作的繁重瑣碎,急重癥患者的搶救及患者的手術治療,占用了婦產科臨床醫生的多數時間,使得臨床帶教時間減少,從而忽略了對學生的教學指導。
1.4 教學查房不規范。以前筆者科室的教學查房雖然是由高年資的臨床醫生擔任,但是由于缺乏統一培訓,導致查房目的不明確,查房形式的個體化明顯,有的教師甚至將教學查房與醫療查房混淆,也有的教師圖省事甚至將教學查房變成了一次理論授課,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大大影響了實習效果。
2 加強婦產科實習教學的相關措施
2.1 建立嚴肅的診療態度,提高醫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入科后,由科室主任和專職教學干事對他們進行崗前相關知識教育,加強愛傷教育及接診患者時的嚴肅性,使他們認識到婦產科實習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強調男實習醫生接診患者時,應有老師在場,避免單獨接診時可能出現的尷尬情況,影響學生與患者的溝通,從而影響其實習的積極性。同時,在帶教過程中,教師向患者講解醫學生是未來醫學界的接班人,而且醫學是一門經驗科學,只有實踐才能提高,力爭取得患者的理解,給實習生爭取更多的檢查及操作機會。通過這些細節上的調整,醫學生們很快適應了實習環境,學習興趣性、主動性大大提高了,實習效果有了明顯提高。
2.2 根據婦產科的特點,修訂筆者所在科室的教學計劃。在實習中,每隔幾周輪轉科室是實習的特點之一。由于每一學科實習的內容不同,所以對于實習醫生來說,每一次輪轉科室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這種情況直接影響實習生的實習效果。為了使實習生更好的掌握實習內容,我科制定了自己的教學計劃。
2.2.1 臨床小講課。學生入科后首先由高年資的醫生進行臨床小講課,熟悉理論知識,指導學生預習,明確婦產科各分科實習必需掌握的內容。
2.2.2 進行常規內容指導。要求帶教老師,對學生講解臨床的一般內容包括
體格檢查、該科室的病歷書寫規范、常用藥物的使用等,分配實習生主管2~4張病床,通過收治典型病例,指導學生系統管理病人,使他們逐步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
2.2.3 著力培養操作能力。婦產科是臨床操作性很強的科室,對婦科患者從婦科檢查等基本操作開始,整個診治過程圍繞手術進行,包括鞏固外科的無菌術,例如從洗手、穿脫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消毒鋪巾、縫合、打結、換藥、拆線等;產科患者從產科的“四步觸診”開始,診療過程圍繞孕婦各個孕期的特點及不同孕期的診療常規對學生進行教授,逐漸過渡到高危妊娠及產程的處理及分娩的處理,要求帶教老師結合具體病例的分析,指導學生建立臨床思維,逐漸培養其臨床思維能力。
2.2.4 教會學生斌人器官。婦產科的診治還包括人工流產術及內鏡的基本操作等,手術時向同學講解解剖關系,辨認各器官的毗鄰。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的調整改革,增加了學生的臨床實踐操作,學生動手機會多了,實習興趣性、主動性提高,實習效果好。
2.3 實行帶教老師責任制。針對婦產科臨床工作的繁忙瑣碎,而學生們實習時間短且實習內容多等特點,筆者科室對帶教工作進行了調整改革,即建立師生互相評分制度,學生進入筆者科室后,科室選拔臨床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醫生作為臨床實習老師,責任到人,教師按實綱制定嚴格的教學計劃,同時要求學生必須嚴格完成老師的各項實習安排,掌握大綱要求的內容,學生和老師互相監督;實習階段小結時,對實習表現優秀的學生及帶教認真、學生評分高的老師進行表彰及獎勵。這樣,科室每個醫生的教學意識明顯增強了,做到盡量把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促進了醫學生的成長,也督促了帶教老師的自身學習和進步,真正地做到了“教學相長、醫教并重”。
2.4 規范教學查房制度。教學查房主要目的是使實習學生能有機地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培養醫學生的正確的臨床思維方式;而醫療查房的目的是解決病人診斷及治療問題,對病人病情發展變化提出治療方案,根本目的在于解決病人的治療問題,臨床醫生不應將二者混為一談,因此規范完善的教學查房是提高醫學生臨床能力,培養他們的臨床思維能力的關鍵。在總結了以前教學查房的弊端后,我們對教學查房進行了規范,首先教學查房任務均由臨床一線的高級職稱的醫生擔任,他們的臨床經驗豐富,責任心強,同時對參加教學查房的醫生進行了統一培訓,要求教師查房時盡量采用“互動式教學”:教師將查房主題分別做成問題,讓同學提前準備,查閱書籍及文獻,提前引發和激勵醫學生主動參與到臨床實習中來,查房時師生互相交流,相互溝通,共同探究如何更好地診療病人。“互動式教學”查房,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深受學生們的歡迎。
3 結論
通過對筆者科室臨床實習教學的改良,筆者科室臨床實習教學工作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教學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在理論知識、臨床技能、臨床思維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受到學生的好評。
參考文獻
[1] 王志虹.醫學生臨床實習方法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08,20-21
[2] 李靖年,王鴻飛,朱桂香,等.教學查房規范化的基本理解與思考[J].醫學與哲學,2006,27(12):71-72
臨床護理帶教是一項非常重要而且繁瑣的工作。臨床帶教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理論教學向臨床實踐的過渡,更是課堂教學的深化與延續。帶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能否培養合格的臨床護理人才,以及關系到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能否提高,更關系到臨床護理事業的發展。隨著我院護理實習生人數的不斷增多,如何提高帶教質量已成為臨床帶教面臨的新課題。通過多年臨床護理實習生帶教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與對策,以達到提高護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1 目前臨床帶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1 臨床帶教護士知識缺乏,帶教方法欠妥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臨床護理實習生的學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已不是原來的中專生為主,而是絕大多數的大專生甚至是本科生。然而絕大多數的帶教老師卻是中專生,帶教方法欠妥,只注重護理操作技能的培訓而疏于強化知識及整體護理的培訓,更不能很好的滿足護理實習生對護理知識的高標準要求,極其嚴重的影響到護理實習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1.1.2帶教老師任務繁重對實習護士的指導不夠
帶教老師的臨床護理工作繁雜瑣碎,病房床位使用率不斷增加,患者對護理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醫院不定期的考核評比,導致帶教時間與精力嚴重不足,不能更好的帶教。絕大部分的帶教老師擔心實習護士動作慢或會出錯被投訴批評,極少讓實習護士參與,凡事親力親為。因此帶教老師只是頻繁的指使實習護士做一些如生活護理、晨間護理、口腔護理、鋪床、測血壓、量體溫等最基本的技術含量不高的護理操作,而技術性操作做得相當的少,尤其在特殊環境下,如搶救危重患者時更是分秒必爭,不讓實習護士參與其中,使實習護士動手的機會越來越少,獨立操作的能力得不到更好的發揮。
1.1.3帶教老師與實習護士關系過于融洽,出科考核不嚴格
部分帶教老師與實習護士的年齡差距較小,很多時候有共同語言,超越了師生關系。因此在實習過程中有部分實習護士與帶教老師討價還價,不遵守科室的規定,遲到早退嚴重者甚至曠工,上班時在病房看電視玩手機等行為,帶教老師對此都不聞不問。這種所謂的亦師亦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正常的帶教工作,出科考試更是不嚴格給予考評,從而使臨床技能考核分數相差不大,顯示不出學與不學的區別,從而使實習護士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
1.2.1實習護士工作缺乏積極主動性,怕張怕累
現在絕大多數的護理實習生都為獨生子女,在家父母嬌生慣養,養成了懶惰的習性。工作上更是缺乏積極主動、吃苦耐勞的精神。實習中老師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只知道做而不去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去做,很多的知識是懂非懂,更不會去查閱書籍和請教老師。護理工作繁忙而臟亂,尤其是生活護理。實習護士更本就不愿意去做口腔護理、皮膚會陰護理、吸痰、導尿灌腸等操作,而更愿意去干比較干凈不接觸病人的工作,如發藥,靜脈輸液等。
1.2.2實習護士只注重技能操作,忽視理論知識的掌握
很多的實習護士覺得護士的工作就是打針、輸液等簡單的護理操作,只要熟練掌握這些操作,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因此大部分的實習護士只注重護理操作技能方面的學習,尤其重視靜脈輸液的操作,根本不從理論上去掌握每項技能操作的要求、目的、注意事項等;更不能從所接觸的不同病種的患者身上理論聯系實際了解該疾病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和護理注意事項等。實習護士理論知識掌握不全面一問三不知,在空閑時間很少看或不看??茣?,以至于臨床實習中不能理論聯系實際更好的完成實習任務。
2 對策
2.1加強帶教老師選拔與培訓,提高帶教老師的綜合素質
臨床實際工作中,我們應加強帶教老師的選拔與培訓,嚴格執行帶教老師準入制度。帶教老師要求大專以上學歷或護師以上職稱,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精湛的專業技術;部分低年資的護士需要經過嚴格的理論和護理操作技術考核,成績合格后才能參與臨床帶教工作。護理部應隨時對各個科室的帶教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嚴格把關,促使護士不斷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采取長期培訓或短期培訓相結合,多方位地提供各種培訓和學習環境,提高帶教隊伍的質量。同時還應對優秀的帶教老師予以獎勵,增強帶教老師的積極性,以便更好的進行臨床帶教。
2.2 嚴格制定帶教計劃,規范帶教內容
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帶教準備,召開臨床護理實習生大會認真講解實習要求。護理部組織各科護士長及帶教負責人認真學習教學大綱,結合各科室患者疾病特點制定輪轉計劃、目標教學計劃、??平贪?、專科考試試題等。各科室護士長按照學生實綱的要求,根據本??频奶攸c,突出各專科的重點理論及操作,疾病護理的重點內容,體現專科特點。這樣各專科的帶教目標明確,帶教的內容規范,使帶教老師按目標進行帶教,使學生能抓住各??频奶攸c及重點,在提高了實習護士臨床實習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帶教老師的教學質量。
2.3 成為護生的良師益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不但有利于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更能提高實習護士的水平和成績。在工作中是師生關系,在生活中是朋友關系更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但在角色轉換前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帶教老師生活中多關心、愛護實習護士,多鼓勵、少批評,實習護士在實習過程中會更加努力的學習,也會更加尊重帶教老師。實習護士進入臨床實習,難免有些膽怯、陌生感,在每次操作前避開患者,先將操作的具體步驟詳細講給護生,以消除她們的緊張、恐懼心理。帶教老師要在示范的基礎上大膽讓實習護士在自己的指導下進行各項護理工作,同時對實習護士的每一項工作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要嚴格要求每位實習護士每一項護理工作時做好“三查七對”工作,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
2.4 嚴格落實考核制度,實行帶教雙向評估制度
1骨科臨床實習教學的特點
骨科專業性強,涉及的疾病內容多、范圍廣,涉及感染、創傷、腫瘤、畸形等各方面,有創傷、關節、脊柱等亞專業,病種有數千種。其治療方法豐富多樣,手術方式多且更新較快,培養一個合格的骨科醫生至少需要10年時間。而醫學生在骨科的實習時間并不充裕,往往只有3~4周。骨科實習時,很多實習生即使已經掌握了切開、縫合、結扎、止血等基本功,仍感覺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無論是理論還是動手實踐,短期內難以熟悉、掌握。
2骨科臨床實習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學醫院的帶教老師往往是基層醫院的進修醫生,具有水平參差不齊、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等特點。本院帶教醫生往往同時承擔醫教研三大任務,忙碌的日常工作影響教學時間和精力,且臨床醫師未接受過系統化的師范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主要表現在內容的講解上不夠詳細,容易出現實習生對所講內容難以理解的狀況。除部分實習生工作態度消極外,其余更多的實習生在臨床工作中扮演著帶教老師助手的角色,缺乏主人翁意識。臨床實習是醫學生正式參加臨床工作前的重要學習環節,是初步完成醫學生向臨床醫生轉變的過程,這不僅要求實習生在認真協助帶教老師管理病患之余,更應注重主動了解病情、分析思考、查閱資料以及自身臨床思維的培養[2]。隨著人們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的增強以及某些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很多患者不愿成為實習生的練習對象,而帶教醫生為了避免醫療糾紛、矛盾,更傾向于滿足患者的意愿,這有可能讓實習生錯過一些難得的機會去觀摩經典病例,由此產生的心理落差,容易在失落感中失去對實習的熱情[3]。
3對解決辦法的思考
[中圖分類號] G42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34-0128-03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inical pathway model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WANG Baoxia YAN Fang WANG Xiaoying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Macheng People's Hospital in Hubei Province, Macheng 438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inical pathway model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90 nursing trainees who received clinical practice in our respiratory medicine of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5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eaching model,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l.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wo groups of trainees, teachers to trainees’ work satisfaction score, trainees to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scor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rainees’ examination results, working ability, work attitude, enterprising spirit, errors accident scores, teaching quality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errors accident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pathway model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effects. It defines teaching aims, improves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increases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which has promotional val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l; Respiratory medicine; Nursing practice; Application effects
?R床路徑是由醫院一組專業人員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及程序,屬臨床治療管理綜合模式,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作為促進治療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終起到規范醫療行為,減少醫療資源浪費,加快患者康復進程的作用[1,2]。近年來,臨床路徑已被引入臨床教學工作中,以臨床路徑為基礎對臨床學生組織教學的方法稱之為臨床路徑式教學方式[3]。大量數據表明[4],臨床路徑式教學方法規范醫學生對疾病的認知,并將錯誤的臨床思維方式進行糾正,在醫學生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分析臨床路徑模式在呼吸內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我院呼吸內科進行臨床實習的90名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實習生的帶教老師均由呼吸內科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將所有實習生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5人,年齡18~24歲,平均(20.15±2.03)歲;中專12人,大專29人,本科4人。對照組45人,年齡18~24歲,平均(20.37±2.14)歲;中專14人,大專26人,本科5人。納入標準:所有護理實習生年齡均≥18歲,均可完全理解帶教老師及患者的要求。排除標準:排除無法遵循此次實習規章制度的護理實習生。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帶教模式,以帶教老師為中心,待實習生進入科室后,由帶教老師進行人員介紹及分配,主要教學內容根據實?大綱制定,包括基礎護理操作技能、多發病及常見病護理等,實習時間為4周。觀察組給予臨床路徑帶教模式,待實習生全部入科后,由帶教老師對實習生進行首次護理理論基礎及護理操作能力評估,發放臨床實習路徑表,詳細說明表格使用方法,明確每位實習生學習目標,與對照組一致,實習時間為4周。具體實習內容如下:①第一周:帶教老師向實習生講解病區環境、醫院的規章制度、護理流程、工作職責及物品消毒方法等;帶領實習生熟悉呼吸內科常規護理工作,例如:出入院流程,合理安排日常工作時間;帶教老師需告知安全護理及遵循制度等重要性,規范氧氣吸入及霧化吸入操作規范,并于周三下午進行40 min 的專科理論講授。②第二周:帶教老師向實習生講解呼吸內科常見癥狀的臨床表現及護理注意事項,如咳痰、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指導實習生掌握痰液標本的采集方法及檢測的臨床意義,指導如何正確的輔助咳嗽、咳痰、拍背等;告知胸腔閉式引流瓶的更換及更換時的注意事項;由帶教老師帶領實習生熟悉胸腔閉式引流術或胸腔穿刺的護理方式,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及術前術后的護理。與第一周一致,周三下午進行40 min 的??评碚撝v授。③第三周:帶教老師向實習生講解呼吸內科常見的危急重癥主要臨床表現,如呼吸衰竭、重癥哮喘及大咯血等,同時告知實習生如何正確配合醫護人員實施急救與護理;指導實習生掌握血氣分析的臨床意義,告知血氣分析正常值范圍;由帶教老師進行無創呼吸機管路消毒及呼吸功能鍛煉等方面的示范,并組織教學查房。與第二周一致,周三下午進行40 min的??评碚撝v授。④第四周:帶教老師組織實習生學習護理文件的書寫,注意護理文件書寫規范及注意事項,同時對所有實習生進行綜合能力測定;組織所有實習生進行專科理論及操作技能考試,給出此次實習專業鑒定;最后向所有實習生發放帶教老師評價表及滿意度調查表,由實習生做出評估。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實習生的考核成績,包括基本操作、分析能力、評估能力、解決能力、理論知識,每項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實習生成績越好,反之,越差。對比兩組實習生工作滿意度評分,由帶教老師對實習生做出評分,分為思想品德(15分)、工作能力(20分)、工作態度(15分)、勞動紀律(15分)、進取精神(15分)、差錯事故(20分)共6個方面,除了差錯事故評分外,其余分數越高,表明對實習生工作越滿意,反之,越不滿意。對比兩組實習生對臨床帶教質量評分,采用自制的教學質量評分表,分為帶教老師態度、帶教老師教學管理、帶教老師知識水平及技能水平,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表明帶教老師教學質量越好,反之越差。對比患者對實習生滿意度評價,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每項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實習工作滿意度評分比較
觀察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進取精神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錯事故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帶教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對帶教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5.5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臨床路徑帶教模式現已成為提高教學效率和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的主要方式,經多科室應用,已明確為值得推廣的帶教模式[5]。呼吸內科是本院較大的科室,多以老年人及危重患者為主,護理工作節奏較快,且工作任務繁重,因此,呼吸內科護理人員需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較高的工作技能及解決問題的能力[6,7]。在傳統帶教實踐中,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論體制,實習生多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沒有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體系,實習生學到的知識及技能較為片面、零散,易造成脫離教學大綱的現象[8,9]。此外,呼吸內科教學內容多,教學時間短,傳統帶教模式無法在短時間將實習生的工作及知識儲備水平提升至最佳狀態[10]。
關鍵詞:臨床實習;流程再造;評估
臨床實習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醫學生以后的工作與發展,如何搞好臨床實習,提高臨床實習質量是醫學教育關注的重要課題[1]。作為廣西醫科大學附屬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我院長期進行臨床實習生的培養及帶教工作中,針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變化,結合學生畢業后執業醫師考試的實際。醫院就如何提高實習生技能操作的勝任力為著力點,調整優化實習及培訓流程,并對2011~2012年流程調整前后的情況進行初步評估,為進一步提高實習質量,提供路徑支持。
1臨床實習的現狀及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臨床實習意味著醫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向書本學習理論知識為主過渡到以臨床實踐為主,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在臨床實踐中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并掌握必備的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承擔實習教學任務的醫院如何在有限的臨床實習期間,幫助實習同學盡快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更好地完成實習任務,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從事臨床教學工作者認真思考的問題。
1.1臨床實習與考研、招聘相沖突 臨床實習在五年制本科一般為10個月左右,但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式,使得醫學畢業生中考研人數驟增,緊張的考研準備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臨床實習的質量。據我院近3年統計:本科生考32.67~36.87%,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最后階段此類學生只能專心準備考試,也就無心上醫院實習,去醫院也是應付而已。
1.2眼高手低,動手能力差是目前實習生較為普遍的現象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把計劃生育作為國策,而現階段的畢業生均為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較普遍,獨立意識較差,動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強,而醫療行業本質上又是一個服務性很強的行業,服務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滿意度和醫院的聲譽。
1.3現行的患者選醫生制度,對臨床實習帶來不良影響 醫院將患者選醫生、優質優價作為改善醫患服務,但這一舉措的實施增加了患者拒絕實習學生問診、查體,尤其是進行相關診療操作的比例,對臨床實習的效果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1.4醫學生畢業后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工作崗位上的動手能力、執業醫師考試的通過率均有待進一步提高。
據統計我院2005~2009年不院校畢業的執業醫師考試的通過率僅為51.85%[2],說明醫學院校的教學既面臨普遍的共性問題,又面臨各教學醫院具體的特殊性的問題。
2改進的辦法:評價指標的調整與培訓、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不僅在企業經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且在政府和非政府的組織建設與管理中展現了獨有的魅力,對實習生培養流程的優化和質量的提升亦有可資借鑒之處[3]。
2.1以提高實習質量為核心:以強化技能操作勝任力為抓手 2012年初,我們開始對現行的實習流程進行梳理:從分析各院校的實綱要求入手,統一對我院的入院前培訓內容、入科實習要求、出科考試的設置、自選科室的要求,離院前的考試及考核等進行重新設置。
提出了臨床技能培訓程序(流程)再造的思路,采用"雙進雙出"法聯合臨床多站考試方式,以強化技能操作勝任力為抓手,建立全面科學的教學質量考評體系,進一步整合和優化臨床技能訓練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和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創建了以基本臨床技能、專科臨床技能、綜合臨床技能、創新臨床技能為主要訓練內容,形成了貫穿臨床教學全過程的醫學生臨床技能培訓教學體系。
2.2課程與教學的重組,將教學滲透到醫院的每一個工作環節 在入院前的崗前培訓內容中,我們對臨床技能培訓方法進行改革,試行①以組別為單位,全部項目齊頭并進全面展開,以輪換的形式使每位學生都能對要求的項目進行多次模擬操作,直至達標;②以項目為單元,教師固定項目,對輪轉的學生進行實訓并負責達標。
為了保證臨床教學質量,我們對原有臨床教學制度進行修訂和完善。在制度中規定3年及以上高年資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方可帶教實習學生的資格,同時要求各教研室按臨床技能培訓程序(流程)再造的要求,制定"實習生培養計劃",明確各自教學目標及方向,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帶教工作。要求各科室通過每日查房、晨會、交接班等對實習生進行帶教,將教學滲透到醫院的每一個工作環節當中。
2.3強化實踐訓練 ①在臨床教學中,必須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診治常識和規律,培養學生敏捷的臨床思維和辨析能力及處理問題的能力;②針對新時期患者的特點,給學生傳授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溝通的技巧,以取得患者的信任,爭取更多的學習良機。③增加學生的操作實踐,指導老師做到放手,不放眼,確保醫療安全。
學生實習結束,回校前2w,科教科組織教師對學生進行多站考試考核,以檢驗實習成果。
3培訓、流程再造,實施前后1年的初步評估
3.1臨床技能培訓及考核項目 ①內科部分:腰穿、骨穿、胸穿、腹穿、肝觸診檢查、脾觸診檢查、心臟聽診檢查、心界叩診、血壓測量、腹部移動性濁音等。②外科部分:氣管插管、無菌術、縫合打結、換藥、心肺復蘇、消毒鋪巾、刷手穿脫手術衣、洗手戴手套、鋪巾等。③婦科部分:宮頸刮片、盆腔檢查、四步觸診、骨盆外測量等。④公共部分:病史采集、X線診斷、心電圖診斷等。
3.2項目實施前本科生2006級與項目實施后2007級的比較,見表1。
3.3初步結果與討論 我院每年主要接收來自廣西醫科大學、桂林醫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等各類高等醫學院校的研究生、留學生、本科生的實習及教學任務。
從項目實施一年的情況看,實習期中、期末的第一次技能操作考試通過率及學生的滿意度均比項目實施前一年明顯提高(P
我院從2012年初開始實施的臨床技能培訓程序(流程)再造項目,經過一年的運行,取得初步成效,2012年我院組隊分別參與廣西醫科大學、桂林醫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技能操作比賽及2013年華南賽區的摸擬比賽均取得較好的成績。
總之,我們要不斷改革和完善現有的實習制度,進行流程再造或重組,優化廣大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勝任力,提供路徑支持。進一步建立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的醫學人才培養機制,使臨床實踐教學逐步滿足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需要,培養出既有扎實理論基礎又有較強臨床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應用性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馬兆明,馮小娟.臨床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3): 250-251.
貫徹急診“救人治病”的原則。“治病救人”已是全社會耳熟能詳的概念,對急診來說則不夠確切,不完全切和實際。急診發展的理念中需要強調的是“救人治病”,將搶救生命作為第一目標。在急診實際工作中患者最突出的表現是急性癥狀,病情多變,且復雜,往往一時很難明確臨床診斷,如病情危急,重點應放在立即搶救生命、穩定病情。只有生命指征穩定,才能贏得確定診斷和針對病因治療的時機,不能讓時間浪費在繁瑣的檢查和診斷過程中。急診救治真正反映一個醫院的綜合醫療水平,也折射一個社會對生命尊重程度。通過這一原則的貫徹,使實習醫師對急診工作認識深刻,為今后從事急診臨床工作,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打下良好的基礎。
2培養臨床實習醫師急診救治思維能力
首先要讓實習醫師去思考如何去面對臨床急診問題,應將敏銳和關注作為一名急診醫師的專業品質來注重培養。培養能快速采集病史信息,決定應做哪些必要的輔助檢查,對獲得的所有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并將分析結果用于病情判斷和救治上的能力。將理論知識用于急診病人的診治過程中,培養實習醫師獨立思考能力,對一個急診病人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有一定掌握,通過這種訓練使實習醫師將書本知識運用到臨床工作中,大力提高實習醫師的臨床能力。不要一來病人,就請相關科室會診,把急診科變成分診室,損失救治的黃金時間,從而耽誤病人的救治。快速、準確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的綜合能力以及對急、危重病人搶救的能力,從而使實習醫師的整體實踐能力和醫療素質得到提高。
3訓練臨床實習醫師的基本操作能力
我院急診科的發展,為臨床實習醫師的基本操作能力的培訓提供了平臺。急診實習醫師第一天,就由教學秘書進行入科教育,講解急診實習教學大綱,使學生明確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內容,盡快適應急診急救的環境。接下來,利用醫院先進的仿真教學,進行心肺復蘇、氣管插管、電除顫操作實習,經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臨床實習。在臨床急救基本技能教學中,4~5人為一組,有專人負責代教。臨床教學過程為課堂講授內容與臨床實習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以急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常見急、危、重癥作為講授重點,根據病人病情,學習120急救,加強床邊教學。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相對獨立的完成心肺腦初期復蘇、外科清創術、深靜脈置管、靜脈切開術、胸腹腔穿刺術、骨折外固定等急救操作技術。熟悉呼吸機除顫儀的使用。選擇典型病例進行討論總結,次日在晨會上進行學習,通過在實踐中所獲得的感性認識的進一步升華,使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更加具體,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再經過實踐的檢驗,變成自己的東西。
4培養臨床實習醫師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工作作風
急診科是醫院工作的第一線,病人多,病情急、病情變化快,醫生的工作量大,工作環境嘈雜、忙亂,即使是有經驗的臨床醫生都有出錯的時候。因此,要教育學生面對病人要避免兩種趨向:(1)對病人不敢處理和不知從何下手,特別是急、危、重癥病人,往往觀望等待、束手無策。(2)盲目自信,亂處理病人。使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學會在忙亂的工作環境中有條不紊的處理急診病人。同時,實習醫師面對的是病人的健康與生命,其行為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悲歡離合,因此我們必須使學生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健康宗旨,尊重病人,關心病人。
1.1護理行為不規范:不重視規章制度,不掌握操作規程,學校的理論知識培訓不包括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醫院的操作規程也與書本上要求有所不同,對于實習護生來說是陌生的,因此易造成在實習中護理行為不規范。
1.2溝通能力差:由于缺乏處理、應對人際關系的能力,知識水平及工作經驗不足,造成在臨床實踐中常常因言語不通、解釋不清、交待不明等原因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投訴,反之加深了實習護生在臨床實習工作的壓力。
1.3自我保護意識薄弱:一方面是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及理解方面有欠缺,雖然在學校及醫院的崗前培訓都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培訓,但在臨床工作中,難免由于與患者及其家屬接觸中出現言語不慎、工作漏洞,缺乏應對技巧,從而引發護理糾紛。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執行操作規程,對護理操作中存在的風險認識不足,護理差錯及職業暴露時有發生。
2對策
2.1針對性崗前培訓:一方面是在學校,學校學習的護理用具、注射方法、護理模式應與臨床同步,并應根據實習要求進行培訓,讓實習護生提前對實習有初步認識,如對將要實習醫院的結構、科室的專業分科、實習內容有所了解,對進入醫院后實習過程做好充分準備。另一方面是在教學醫院,崗前培訓中除了相關法律法規等思想教育外,應注重實習護生在臨床工作常見的自身問題有針對性進行培訓,特別是進入臨床工作,如同時為多個患者進行的操作、多名工作人員協同操作、用后物品的處理、醫囑的處理等。
2.2培養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實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獲得更多的工作經驗,并養成每天歸納、總結記錄的良好習慣,按實習計劃時間完成實習任務。
2.3自律性的培養:自律對于個人的成長來講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強自律有助于磨礪心志,有助于良好素質的形成,使人走向成功。督促自身嚴格規范技術操作規程、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學會角色轉換,換位思考,從患者及其家屬利益出發,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
2.4加強溝通能力培養:多與患者進行溝通,語言清晰、語速恰當,認真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注意在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時,不要輕易承諾及下結論,必要時可請求帶教老師的幫助。
2.5合理安排教學工作:我院從2005年開始,各科室設立總帶教老師負責教學工作,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各科室的情況,分配落實教學任務,制定有本科室實習護生實習培訓及考核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技術操作的項目,理論知識培訓內容及教材,出科考試的題庫,按批次進行培訓,堅持教學查房,促進實習護生按計劃完成實習任務。把實習帶教工作的質量納入科室護理工作考核內容之一,病區護士長考評1次/月,大科護士長每季度考評1次,每年進行優秀帶教老師、最差帶教老師、最佳實習護生、最差實習護生的評選,雙向考核監督,可取得較好效果。
3小結
醫學檢驗專業學生臨床實習階段是理論應用于實踐,全面培養臨床能力的關鍵時期,加強教學管理是培養合格的檢驗人才,確保臨床帶教質量的保障。規范管理必須首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實習生教學管理制度、帶教師資準人制度、實習教學質量檢查、評議制度、實習生請假制度、實習教學事故的判定及處理辦法等。制度是保障,管理靠制度。只有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才能保障實習教學質量。
2.帶教師資隊伍培養
本院雖然作為教學醫院已有很多年,但教學質量有大的提高還是在本院成為重慶醫科大學的直屬附屬醫院以后。學院成立后,教學管理逐步規范,教學制度逐步完善。在“教師資格”認定方面,按照學院的要求,加強帶教教師的隊伍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檢驗科一方面嚴格施行“三級準人”制度,另一方面選擇思想品德好、責任心比較強的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作經驗的臨床帶教教師進行臨床實習教學。帶教教師的工作熱情、教學意識和自身素質直接影響到臨床實習教學的質攝。因此,科室由一名副主任分管科研教學工作,還配有一名教學秘書,主抓教學工作;一方面對帶教教師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能力,學習并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索與改革臨床實習帶教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帶教教師注重自身素質業務能力的提升,不斷學習并廣泛查閱文獻資料,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在亞專業的前沿知識,充實實習教學內容,優化知識結構。
3制定實習教學計劃
每年到本科實習學生很多,來自重慶醫科大學、成都醫學院、重慶醫藥高等??茖W校、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等,其中有本科生、??粕?。另外檢驗專業內容繁多、發展迅速,各專業組長應該根據各個醫院的實習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各亞專業的實習計劃,明確實習目的和要求、實習方法、實習內容和時間安排及實習考核。這樣讓學生明lU在每個亞斤業設該學什么怎么學,也帶教教師知道所承擔的帶教任務,做到砧明確,有章吋循。合格的實習教學計劃是保障實質是的前提。
4入科教育培訓
在學生進行臨床實之前,對他們進行嚴格而規范的人科教育相當重要,也是順利完成實習任務的前提。大多數學生來實習時,都具有對未來要從事的專業很好奇而義面對陌生環境和教師很緊張的心理,為了使學生盡快適成新的環境,完成角色轉換,進行人科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入科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1)科室介紹包括科室設置、專業分組情況等,使學屯盡快熟悉科室周圍環境;(2)生物安全培訓:檢驗科屬于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方面是科室生物安全管理耑要另外也是學生學生物安全相關知識,做好個人防護?降低院感染的風險培訓結束后并進行考試;(3)制度培訓:解讀輿院和科室規拿制度、實習要求和注意事項等,比如實中嚴格執行考勤制度和假銷假規定,尊敬帶教教師,團結同學,能獨立審核檢驗報告及臨床溝通等。通過人科教育,讓學生明確己的責仟與義務.嚴格要求自己,遵守醫院和科室的規章制度,端正實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醫德醫風、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
5教學實施
在實習過程中,帶教教師嚴格按照實劃,宵先要求學生學習標準操作規程,然后才進行相關亞專業內容的學習;重點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質量管理意識和生物安全意識。每位帶教教師在帶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實習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及時地向科教秘書或者科主任提出來,問題和建議匯總后,教學管理組共同討論.提出最佳方案并及時調整帶教內容和方法,觀察-段時期,并評價其效果,使臨床實習帶教工作進人.-個良性循環過程,確保實習任務圓滿完成。
另外,在實習期間,定期舉辦小講座,每兩個星期一次,時間安排在星期四的下午,時間大約1個小時。內容包括臨床經驗、前沿知識、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知識等方面。通過小講座的教學和學習,教師和學生受益于一個有效的方法來捉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闊自己的視野,探索新思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6實習考核
考核是檢驗效果的一種手段??茖W的實習考評制度既可 考核學生的實習效果,也可以衡量帶教教師的實習帶教水平。對實習生的考核,當每個學生在亞專業組實習結束時,均需要進行出科考核。一方面由專業組長對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臨床實踐能力進行考核,考查學生對所在亞專業的實習內容掌握情況;另-方面結合學生平時的出勤情況和學習態度,最后進行評分。對帶教教師的考核主要包括醫德醫風、專業水平、教學效果、教學態度與教學能力等方面。在學生中發放調查問卷表,要求學生如實填寫。匯總后,將考核意見反饋給本人,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斷改進,不斷提高,促進教學質跫的持續改進1。
7討論
臨床實習教學是醫學教育極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對臨床實習生而言,是他們從學習到工作角色轉換的非常重要的中間時期醫療模式從過去的直覺醫學到現在的循證醫學,發展到未來的精準醫學,對檢驗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臨床實習中,實習學生既要傳授醫學知識、臨床操作技能,又要學習人文知識。臨床實習教學質量的好壞對實習學生的未來將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規范化的實習教學管理顯得非常重要。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優秀的帶教師資隊伍、合理的教學實習計劃、嚴格的教學實施、科學的考評制度是保證實習質量的關鍵。檢驗科作為醫院的極其重要的公共技術平臺,應該在臨床實習帶教工作中不斷探索、改革,規范實習管理體系,提高臨床實習檢驗科與實驗室管理?教學水平,培養出具有嚴謹的工作作風、良好的職業道德、精湛的專業技能的優秀檢驗人才。
一、崗前培訓
臨床藥學專業學生的臨床實習和學校學習有本質區別,學校學習著重培養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能力,而臨床實習則著重培養學生實際綜合運用醫藥知識的能力。學生在進入科室實習之前必須加強崗前培訓,以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環境,消除緊張心理和“重醫輕藥”的觀點,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盡快成為合格的藥學工作人員。
1.崗前職業道德培訓
藥品的特殊性決定了藥學職業人員職業道德的重要性。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具有“兩面性”:既可治病救人,又可能危害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必須加強臨床藥學學生的崗前職業道德培訓。實習單位需指導實習生認真學習《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和醫療機構八項行業紀律,切實提高實習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真正貫徹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2]。
2.崗前法規培訓
實習生在學校學習階段,對醫藥領域的各種法律法規及醫院和科室的規章制度了解不夠。一方面對實習生進行醫院科室規章制度的常規培訓,另一方面加強對《藥品管理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麻精藥品管理條例》、《處方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使實習生能夠知法守法,為成為合格的藥學工作人員做好準備。
二、帶教內容
1.藥學實習
藥劑科是醫院重要的窗口科室,下設門診藥房、住院藥房、制劑室、藥庫、臨床藥學等,擔負藥品供應、藥學服務的重任,熟悉藥劑科的工作是以后參與臨床實習和合理用藥咨詢等藥學服務的基礎[3]。藥學實習內容通常包括:藥品的熟悉、處方的規范、微機管理下的藥品發放系統等。如目前醫院腫瘤科室中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使用量較大,臨床藥學實習應掌握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規范化臨床應用及管理[4]。由于患者多由其家屬代取麻醉藥品,調劑時藥學實習生必須嚴格檢查代取者及患者的身份證與處方上寫的是否一致,代取者身份證照片與代取者是否一致,同時檢查麻醉藥品劑量是否準確,確認無誤后調劑并告知正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2.臨床實習
臨床實習是整個實習過程最主要的環節。臨床實習要求實習生在帶教教師的帶領下,參與查房,查體,書寫病歷、藥歷,直接面對病人,獨立準確地采集病史,培養臨床思維。由于實習時間有限,實習生應重點在2~3個科室輪轉,以掌握常用藥物單獨治療和聯合治療方案的藥理、藥效、藥動、毒理、藥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劑型、藥物評價和不良反應等相關知識。通過臨床實習,學生對藥物治療有全面了解,為將來走向臨床、參與藥物治療,實施全程化藥學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三、臨床藥學實習管理模式
臨床藥學實習是學生從理論教育走向實踐的特殊階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想和實際工作能力。目前臨床藥學實習已經從傳統藥品調劑供給服務向臨床合理用藥藥學服務的帶教模式轉變,因此,藥學服務不應局限于處方調配和發藥工作,帶教教師應當把重點轉移到處方審核、合理用藥方面。正確的處方調配、處方審核及對患者的指導用藥直接關系到藥品的療效及用藥安全,是藥學服務中最重要的環節。帶教教師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傳授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1.一對一帶教
臨床合理用藥藥學服務帶教模式是指定一個帶教藥師帶教一個實習生。除了完成藥品的供應分發等工作外,實習生還要到臨床參與醫師用藥、臨床選藥,調配處方前,實習生要評估處方的合理性、安全性等。由于當前藥學教育的重點已經由“藥”轉向“人”,因此藥學實習生不但要掌握藥品相關知識,還要了解患者生理及病理情況,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即以臨床典型病例為主線,將理論教學內容融入特定病例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使病例與基礎理論有機結合,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課程體系[5]。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可有效解決傳統教學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難題,明顯提高臨床藥學實習教學質量。
案例選擇應有代表性,可采用實際工作中常遇的用藥難題或臨床上常見病的藥物治療,作為案例教學的重點。一方面學生要充分了解和討論案例,另一方面帶教藥師要對案例進行梳理、歸納與總結,重點對學生案例分析思路是否正確、方法是否恰當等加以點評,使學生學到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案例教學法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提高藥師的綜合素質均能起到積極作用。
3.知識講座
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對《藥品管理法》等系列政策法規進行詳細解讀,開展醫院和科室的規章制度及實習要求的講座,臨床藥師講解如何書寫藥方、病例分析和用藥分析討論、如何書寫綜述等專題講座。通過開展學習講座活動,可強化學生的臨床藥學法律法規意識,鞏固所學理論知識,還可加強與帶教教師之間的交流,做到教學相長。
四、臨床實習評價和考核機制
1.評價機制
根據制定目標進行雙向評價,即帶教教師評價學生,學生評價帶教教師。雙向評價可及時發現教學管理中的不足,及時反饋信息,有利于發揮師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帶教老師對實習生的實習情況評價項目有:素質、知識、能力、技能、完成作業情況及結合理論考試進行書面評價。對帶教老師的評價主要有:學術水平、教學態度、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