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處方分析在中藥房藥學服務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評定處方分析在中藥房藥學服務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對我院中藥房處方分析干預前(2017年3~5月)及干預后(2017年6~8月)積累的中藥處方(各350份)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比處方分析干預前后診斷與方劑不符、藥物配伍不當、用藥重復、用量錯誤等不合理處方的發生情況。結果:處方分析干預后,不合理處方的發生率由處方分析干預前的6.6%降至2.0%,組間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中藥房應用處方分析開展藥學服務,有助于降低不合理處方發生率,提升藥學服務水平及工作質量。
關鍵詞:中藥房處方分析藥學服務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中藥房處方分析干預前(2017年3~5月)及干預后(2017年6~8月)積累的中藥處方各350份,進行回顧性分析。經統計學處理,處方分析干預前后所選中藥處方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1.2方法:收集中藥處方,對診斷與方劑不符、藥物配伍不當、用藥重復、用量錯誤等不合理處方的發生情況進行分析,進行藥學服務干預。①處方需與診斷對應:中藥房配藥醫師需要具備中藥理論知識以及嫻熟的診斷技能,診斷及配制中藥時應與主治醫師溝通;同時,對應診斷結果,核實中藥配制及其比例;降低用藥風險,確保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及安全性。②注重配藥禁忌:配藥禁忌是中藥處方配制的參考,配藥醫師必須遵循配伍禁忌規范配藥;審核配藥與配方時,嚴格掌握藥量、藥力及藥效,根據病情進行配藥,出現配伍禁忌時應及時與主治醫師溝通,更換適宜配方。③規范用藥劑量:中藥調制的使用劑量若不科學,就無法達到治療效果,甚至還會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因此,配制處方過程中,配藥醫師應對藥物劑量進行控制,遵循“因人而異、因病而異”的原則科學配制[2];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酌情配制用藥劑量,如老年患者、兒童、孕婦以及體質虛弱患者應盡量使用溫性藥物,有極強毒副作用的藥材在配制時需嚴格掌控劑量。④指導煎藥:調劑處方如無錯誤,應指導患者采取正確、合理的方法煎煮藥物;煎藥需配備器皿和工具,操作過程中需注意禁忌。搪瓷鍋、砂鍋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受熱均勻,應使用此類器皿煎煮藥劑;不同藥材的煎煮方法存在差異,注意事項不盡相同,配藥醫師需要憑借扎實過硬的藥理知識和實踐經驗對患者進行指導,確保效果。⑤指導服藥時間和方法:為發揮藥物最佳的藥力和藥效,藥師需對患者服藥的時間和方法進行指導,使其掌握應對服藥時突發現象的合理措施,如服藥出現嘔吐時,可加姜末對藥湯進行處理;同時,服藥期間不能進食辛辣食品、少食肉和魚類食品、禁止飲酒。1.3統計學方法:統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處方分析干預前,不合理處方的發生率為6.6%;處方分析干預后,不合理處方的發生率降至2.0%;組間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處方分析是中藥房日常工作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中醫用藥治療依據及中醫辨證施藥的具體表現。中藥房工作質量不僅影響治療水平及身體康復情況,還關系著醫療機構形象,所以嚴格監控處方單據,合理分析中藥處方,提升中藥房藥學服務質量和工作水平,才能提供科學、合理、優質的用藥服務[3]。在中藥房藥學服務的過程中,實施處方分析進行用藥干預,一方面可以結合經典處方合理研制辨證加減的治療方案;另一方面依據用藥功效和適應癥能夠更為準確地配制方劑[4]。實踐表明,處方分析用于藥品配制調劑,可以確保診斷結果與中藥配方對應、用藥劑量規范、配伍合理,提升藥品調劑工作質量;實施處方分析,可以指導患者按照正確方法煎藥,又能夠有效指導正確用藥。通過處方分析,明確病癥診斷,根據實際情況準確調配方劑,有利于避免因配藥失誤而導致的醫療事故;另外,規范用藥方法、用藥劑量、藥物配伍禁忌,避免重復用藥,更有助于提升藥學服務水平。本研究中,不合理處方的發生率在處方分析干預后降至2.0%,與處方分析干預前的6.6%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說明實施處方分析,減少不合理處方,對中藥房藥學服務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綜上所述,處方分析是中藥房工作的重要環節,減少不合理處方的發生情況,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有助于提供更為滿意的藥學服務。
參考文獻
[1]何淑妍,阮廣新,譚麗荷,等.綜合醫院中藥藥學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醫藥導報,2019,25(3):92-94,102.
[2]陳吉芳.基層醫院中藥處方分析及中藥藥學服務水平探討[J].中國民間療法,2018,26(13):89-91.
作者:陳英鑾 單位:廣東省陽春市中醫院西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