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立社會共享醫療信息系統必要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建立社會共享醫療信息系統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通過實際調研,了解公眾切實關心的醫療服務相關問題,有針對性地開發了社會共享醫療信息系統,將各項醫療費用以網頁形式公開,不受地域限制,便于查詢。結果,建立面向社會公開的共享醫療信息系統,對于推進公正的醫療體系的建設是必要的。登錄本研究建立的社會共享醫療信息系統主頁,可以查詢到檢查項目定價和相關藥物的成分、性能、療效、市場平均價格等信息,有助于了解各項醫療消費的相關信息,對醫療服務行業進行監督。通過用戶滿意度反饋,證明建立社會共享醫療信息系統是必要和可行的。結論,建立一個透明、公正的社會共享醫療信息平臺,為患者提供了解所用藥物信息和各項檢查定價標準的同時,讓社會監督醫療服務各環節,對于建立公正的醫療體系和醫患之間的互信關系,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關鍵詞:高昂醫療費用;信息不對稱;公正透明;社會監督
一、背景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健康是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是一種公共需要。我國現今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超過了居民收入增長的幅度,給財政、企業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醫療消費信息的不透明性降低了醫療服務的公平性。由于患者對藥品療效知之甚少,難以完全判斷藥品的質量、價格和效果以及自己是否需要用藥等,所以在醫療藥品的使用方面,醫生和醫院可以代替患者決定藥物的需求。醫患關系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缺陷,直接導致了患者對醫生的猜忌與不信任。建立一個透明、公開、公正的社會共享醫療信息系統,可以讓患者了解治療過程用藥情況、各項檢查定價標準等,監督治療過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消費,減少患者的猜忌和不信任感,可以從根本上消除醫患矛盾。同時,讓社會監督醫療服務各環節,對于建立公正的醫療體系,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二、對象與方法
(一)醫療費用現狀及消費合理性
調查表1顯示的是2010年以來我國人均醫藥費用的增長情況。從表1中可以看出,2010年以來,我國門診和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仍然呈上漲趨勢。為了真實地了解群眾對醫療費用相關問題的看法,本研究進行了隨機調查,針對“醫療費用是否過高”“醫療費用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消費”“對看病過程中每項醫藥收費是否清楚”“是否需要建立面向社會公開的醫療信息平臺”“是否需要加大對醫療服務的監督力度”五個問題,詢問了87人,50人回答了問題。調查顯示,對就醫過程中消費合理性存有疑慮的受訪者占很大比例。醫療行業由于其高度專業性和技術性,患者幾乎不可能了解醫療產品的完全信息。由于患者對藥品療效知之甚少,患者相對于服務供給方(醫生),處在非常不利的地位,有可能承擔過度醫療等額外的不合理費用。信息不對稱是醫藥行業的一個顯著特征。為了多視角探討問題,我們向10位醫生詢問了以上五個問題。有的醫生們認為,醫生的人力費太低,和十幾年的學習經歷與工作經驗不成正比;有的醫生認為,醫療行業的成本過高以及醫院自負盈虧模式是導致醫療費用居高不下的原因。
(二)方法
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展與融合,使得現代社會進入了信息網絡時代,借助網絡技術可以實現廣域的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指不同層次、不同部門信息系統間,信息和信息產品的交流與共用。把信息這一種在互聯網時代重要性日趨明顯的資源與其他人共同分享,以便更加合理地達到資源配置、節約社會成本、創造更多財富的目的。在信息社會的背景下,醫療信息共享不再局限于醫院內部,而是逐步演變為患者間、醫患間、醫院間以及面向社會的有效共享。目前信息共享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主要在于醫院信息系統、在線健康社區以及區域醫療三個領域。美國Morris.Collen教授將醫院信息系統定義為:利用電子計算機和通訊設備,為醫院所屬各部門提供病人診療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的能力。在線健康社區是以社區為單位建立線上群組,用戶可以在群組內共享和交流健康、治療等相關問題。區域醫療是指遴選若干優質醫療機構,通過建設分中心、分支機構,旨在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改善基層醫療條件,在患者流出多、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地區建設區域醫療中心,更好地滿足群眾醫療服務需求。本研究使用asp動態網頁技術,開發了社會共享醫療信息系統,以網頁的形式顯示信息,方便易懂,不受地域限制。社會共享醫藥信息數據庫包含了醫院各項檢查的定價標準、使用藥品的成分、價格、性能等項目。試行階段,我們選擇了哈爾濱市一家醫院,將這家醫院檢查定價標準和所用藥品輸入到數據庫中。
三、結果
共享醫療信息系統面向社會公開,患者登錄社會共享醫療信息系統主頁如圖1所示,可查詢到檢查項目定價和相關藥物的成分、性能、療效、市場平均價格、副作用、生產廠家以及其它同類藥品的價格等。在主頁中輸入或者選擇了病癥名稱后,后臺處理程序從數據庫中如圖2所示,檢索治療此病癥的相關藥物,顯示在網頁上。此外,本系統還初步建立了藥品掃碼系統,用戶通過掃描藥品包裝袋上的條碼,系統在屏幕上可顯示這種藥品的性能及市場平均價格等。請20人應用本系統進行相關項目查詢,17人認為有助于了解治療過程中消費的合理性,10人認為有助于社會監督醫療服務各環節。
四、討論
我國人均醫藥費用持續增長,醫療信息的不透明性加劇了“看病貴,看病難”這一社會問題,醫療信息共享亟待加強。本研究在探討醫療信息共享必要性的同時,力求探討解決方案,在醫療機構與患者、醫院與社會之間架起一座增進了解與便于監督的橋梁。通過建立社會共享醫療信息系統,讓患者有依據、有能力保護自身的合法利益的同時,對醫院及醫護人員也起到監督作用,使醫護人員開藥、配藥更加認真謹慎。社會信任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本,患者通過開放的醫療信息系統平臺,了解治療全過程的項目和價格,能夠減少患者的猜忌和不信任感,增強醫患之間的互信關系,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和實用價值。全方位醫療信息共享不是一個機構能夠完成的,它的發展需要互聯網新技術與醫療衛生事業不斷深度融合,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和不斷創新才能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公正透明的醫療體系。這是醫療行業發展的新趨勢,也是健康中國發展的迫切需求。
作者:王卉歡 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