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翻轉課堂大學生信息素養慕課化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分析了當前信息素養教育所處的環境,對比其在“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模式下的效果和學生體驗,總結了信息素養慕課教學的優勢,并提出了網絡環境下信息素養教學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翻轉課堂”;信息素養;慕課
“慕課”(MOOC)從2011年9月開始,在世界各地以星火燎原之勢席卷而來。這場由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等世界頂尖高校聯合掀起的教育改革風暴震動了整個教育界,引發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和教育界對沿襲數百年的教育模式的重新審視。利用信息化和大數據技術提升教育質量和公平,讓全民共享優質資源,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已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與此同時,以“翻轉課堂”為手段的慕課化教學模式也迅速出現。“不接受慕課就等于死”,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校長納特比穆在會議上如此宣稱,“高等學校必須要接受此項行動,并適應其教學方法,否則將面臨一個非常危險的未來”[1]。
1我國信息素養教育現狀
1.1弱化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求欲
龍寶新認為,目前信息素養課堂教學模式主要為講授主導式[2]。講授主導式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普適性,一般流程為“復習導入—新授內容—知識鞏固—課堂小結”,是目前我國信息素養教學所采用的最基本的模式,對信息素養教育的適切性是有限的。該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對既定知識的吸收與消化,強調知識的積累和運用,與目前信息素養教學的目的相差甚遠。如若運用該教學模式來進行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勢必會無形中弱化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求欲,進而使信息素養教育蛻變為大學生成長的精神囹圄。
1.2忽視學生的網絡信息組織能力
目前,我國信息素養教學的基本內容是培養大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數據庫使用能力以及相關信息的獲取、分析和利用能力,較多關注的是對大學生檢索能力的培養。隨著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應用,學生接觸的信息越來越多,且只注重隨意快速瀏覽信息,不關注信息價值,對信息的印象不深刻;也不注重將相關的焦點信息存儲起來作為拓展素材,缺乏信息組織能力。而在互聯網時代,是否善于使用互聯網信息是衡量大學生信息素養能力的標準之一。
1.3慕課式信息素養共享資源平臺匱乏
慕課式信息素養共享資源平臺為大學生拓展知識提供了機會,具有不限時間、空間和人數的特點以及可以在線溝通、課堂討論的優勢,為師生之間的溝通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目前,我國信息素養教學大多采用課堂PPT授課方式,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影響了師生的深入交流。慕課式信息素養共享資源平臺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但是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高校還沒有建立共享資源平臺。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2.1“翻轉課堂”概念
“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也稱為“顛倒課堂”或“顛倒教室”,是相對于傳統的課堂講授知識、課后完成作業的教學模式而言的。它是指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微視頻或者相關拓展資料,而教師則利用課堂時間解答學生的問題,訂正學生的作業,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所學的知識。“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的林地公園高中(WoodlandParkHighSchool),在美國基礎教育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3],后來被“網絡教父”薩爾曼•可汗大規模地推廣,真正改變了人們的學習方式,成為教育界的焦點[4]。
2.2我國對“翻轉課堂”的研究
筆者在“中國知網”數據庫輸入主題詞“翻轉課堂”,按照年度進行統計,
2.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差異
傳統教學模式是課堂講解加上課后作業,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課前預習、課堂教師答疑研討以及課后網絡平臺作業,其核心是先學后教,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學生是主動的研究者。
2.4“翻轉課堂”在高校信息素養教育中的應用
目前有很多學校的實證研究表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習成績和自主學習能力[11]。高校信息素養教育主要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其教學內容涉及圖書館的商業性數據庫、學術搜索引擎以及開放存取資源等,部分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教學內容還涉及數據統計分析以及信息的科學管理等,這些內容都非常適合拍攝成小型視頻以進行教學。因此,高校信息素養教育適合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進行教學。
3基于“翻轉課堂”的信息素養慕課化教育的優勢
3.1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信息素養教育課程主要以實踐或操作為主,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普遍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而“翻轉課堂”下的信息素養教育打破了此種教學方式,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資料,按照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方法逐漸獲得相關知識,最后通過在線完成教師布置的相關試題實現對章節內容的內化和吸收。該過程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強自我管理并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2有助于促進信息素養教學目標的提升
當代教育正在從“知識本位”走向“綜合素質本位”,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也正是如此。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信息素養知識的掌握可以通過課前的微視頻自學來完成。學生可以在課堂的剩余時間里進行討論及探究,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及相應的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洞察能力、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
3.3有助于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推動信息素養課堂改革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知識圖譜式的學習途徑,能有效擺脫傳統課堂教學“滿堂灌”的局限。慕課視頻以教學內容中的某個知識點為單位進行編排,短小簡潔,能夠較好地反映出教師對某個知識點、某個教學環節或者某個問題的詳細闡釋,由易到難逐漸進階,更有利于學習者理解并強化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采用的交互式的課程練習一般都采用電腦自動打分的方式,能為學生提供即時的學習效果反饋,學生能夠方便及時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12]。
4結論與啟示
4.1開拓多渠道的師生交流方式,建立積極互動的學習氛圍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可以隨時與學生互動、交談,并參與到學習小組中來,為每個學習者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教師是在引導學生的學習,而不是僅僅指令,學生可以自主確定學習目標,并真正理解課程的內容。
4.2開展案例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國內外的實踐研究表明,案例教學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開展案例教學,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溝通、協調和人際交往能力。
4.3及時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缺少強制性,必然會導致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如:有的學生自主收看教學視頻時會因為快進而錯過預習教學中的重要部分;還有部分學生在電腦屏幕前不能專注地學習,從而導致學習進度滯后。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要任課教師對教學質量進行及時的監控和追蹤,對進度滯后的學生進行催促和提醒。
參考文獻:
[1]陳紹繼.接受“慕課”還是面臨衰退[J].遼寧教育,2013(24):93-94.
[2]龍寶新.論“研究性課堂”的架構與創建:兼論人文學科研究生課堂教學的合理結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7):31-38.
[3]張躍國,張渝江.“翻轉”課堂: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8-10.
[4]官芹芳.可汗學院翻轉課堂[J].上海教育,2012(17):27.
[5]胡杰輝,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6):40-45.
[6]劉小晶,鐘琦,張劍平.翻轉課堂模式在“數據結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8):105-110.
[7]黃曉鸝,李樹民.基于“翻轉課堂”的醫學信息檢索教學模式構建[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3(11):33-36.
[8]李凌.“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和實施:以國際市場營銷課程為例[J].對外經貿,2015(11):143-145.
[9]邵萍,胡亮.翻轉課堂:高校音樂技能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模式[J].大舞臺,2015(11):194-195.
[10]張潔,王英,楊新涯.翻轉課堂在信息素養教育中的實踐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4(11):68-72.
[11]汪曉東,張晨婧.“翻轉課堂”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學專業英語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3(8):11-16.
[12]劉志軍,馮永華.課堂教學變革的反思與重建:“慕課”背景下課堂教學變革的思考[J].教師教育學報,2014(3):53-63.
作者:王愛 李明偉 單位:淮海工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