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增值稅率調整對中小企業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增值稅再次進行調整,在前期稅率實行較短,仍不穩定的情況下,新稅率以及相關政策影響著企業的業務活 動,容易出現較多問題。本文在針對幾項新政策和企業適應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企業盡快適應新稅 率和政策給出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增值稅;政策調整;企業影響;建議 引言 增值稅在性質上屬于流轉稅,即它是單位和個人在 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取得的增值,為課稅對象征收的一項 重要稅種。在 2018 年 5 月 1 日,原先適用 16%的增值稅 率和適用 10%的增值稅率在實行接近一年后,財政部以 及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 策的公告》,為了推進增值稅實質性減稅,再次將稅率進 行調整,分別改成適用 13%和 9%。 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會計年度內,增值稅率再次進行 下調,對企業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例如行業成本控制、 資金使用等。在遇到了相關的問題,企業需要采取一定方 法去面對這些事項。
一、稅率調整的背景
營改增政策實行已經有一定時間,國務院一直將增值稅作為臨時規定,表明增值稅需要依照市場發展情況 進行調整選擇,總體是出于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目的。 首先,增值稅調整適應市場發展。改革開放已經度過 四十余年,國家經濟每年都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某些產業 的快速發展如房地產產業等易導致經濟泡沫等風險,避 免這些風險需要通過其他產業來進行刺激發展,為了給 予這些產業動力,適當調整稅率是可行的方案。我國作為 一個制造業大國,增值稅在發展中是一項有效的科學的 工具。 其次,降低企業和消費者的負擔。一般來說,消費者 是增值稅的最終承擔者,所以增值稅下調的直接受益方 是消費者,而企業在減少了稅費負擔后,根據供求關系理 論,成本降低,消費品價格下降,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就會 增強,會拉動市場需求,從而促進企業擴大生產,匹配供 給側改革,最終促進市場經濟繁榮發展。 最后,促進就業的要求。自從總理發出“大眾 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以來,政府對創業進行了高評價 和鼓勵。因此許多初創企業享受到了政策,但市場的決定 作用讓多數因創業而基礎薄弱的企業無法生存,政府也 給予一定稅率的優惠,降低成長期企業的負擔。通過調整 增值稅,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合適的稅收政策有利 于促進就業,減少失業現象。
二、稅率調整產生的問題
(一)發票開具銜接管理由于稅率調整是在會計年度中期,納稅義務發生前 后即 4 月 1 日之前適用稅率與之后適用稅率不同,則增 值稅發票是有所變化的,那么做好銜接問題值得關注。公 告中提及之前發生的業務計入增值稅額的發票仍然適 用,從之后適用新稅率發票,但是這就意味著相同營業額 在不同稅率下所繳增值稅是有差距的,但如果在臨界點, 發生銷售折讓、暫停或退貨等行為,此時適用哪一稅率是 可以人為控制的;但是會出現多種情況,比如在開具發票 過程中,企業財務人員對新稅規定有理解錯誤,未將應交 增值稅的涉稅項目進行申報,此行為在稅務機關會被認 為屬于漏稅、偷稅行為從而受到懲罰;同時在發票開具中 也需要進行詳細事項登記,否則易因發票管理不當遭受 損失。
(二)成本和稅負可能增加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大部分還是處于產業供應鏈的 下游部分,也應該是稅率下降的直接受益方,稅負減少。 但是由于我國的實體經濟價格形成機制未達到市場決定 的有效水平,可能存在上游企業的控制行為,導致稅率下 降,含稅價格不變的情形。 例如某企業,原先含稅采購原材料成本是 116 萬元, 不含稅成本為 116÷(1+16%)=100 萬元, 應納稅額為 100×16%=16 萬元;如果市場完全決定價格,則轉嫁至下 一環節的采購成本是 100×(1+13%)=113,顯然是降低 的,但是受到控制,上游環節適當加價,則應納稅額和應 減少的成本與稅率調整前相比,是會增加成本及稅負,利 潤不升反降。往往下游企業多是中小企業,會面對上游企 業的利益控制,對企業發展存在著不利因素,對市場的供 求也產生影響。
(三)留抵稅額退稅制度的不足在本次公告中,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制度。 其所需滿足條件:
留抵稅額是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的差值,但是對于 中小企業而言,業務量的不成熟與不穩定,如果某幾個 月業務量較多,而第六個月的業務量不夠多,達不到 50 萬元的標準,則對不成熟的中小企業有一定程度的限 制。 根據《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首先,非企 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實行核定征收的企業、個體工商戶 和自然人并不屬于納稅信用等級評價的范圍,所以部分 中小企業無法享受到該制度。其次,評定指標有稅務登記 情況、納稅申報情況、賬簿、憑證管理情況、稅款繳納情況 和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行為處理情況。其中三點關聯 性較大,一般中小企業如若不成熟,則會影響納稅信用等 級,如發票毀損、遺失,業績欠佳而少繳稅款、連續多月零 申報和負申報等行為,在業績與管理上的能力欠缺會讓 其難以享受到該優惠政策。最后,如果在當期退還稅款, 相當于提前收回這部分未來可抵扣的稅款,導致企業暫 時資金短缺。
三、企業適應新稅率的解決措施建議
(一)選擇與自身相符的納稅身份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包括各類企業、事業單位、社會 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其他組織,個 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一般繳納個人所得稅。兩者對于 適用的稅率和相關政策緊密關聯,并且期末留抵稅額退 稅制度整體上對企業有利,但考慮到納稅信用等級評 價范圍有限,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納稅 身份選擇,從而主動適應稅率調整所帶來的優惠,對中 小企業降低成本費用,擴大生產及其他方面有促進作 用。
(二)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知識更新及業務水平
由于本次公告有較多的變動,對于一些現在的規定 與之前的規定有所出入,所以企業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文 件內容,了解修改的或新實行的制度,對知識進行更新, 如取得不動產或不動產在建工程的進項稅額不再分 2 年 抵扣,購進的旅客運輸服務的進項稅額可以在銷項稅額 中抵扣等。這些新修改的政策一般是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因此企業人員需要在一系列政策中了解并在企業實際發 生的業務中尋找出最優的節約成本方案。在知識的更新 中不忘記獲取有效的信息,進行合理選擇;出于文件不清 晰的原因需要加強自主學習,包括進行繼續教育;企業可 通過邀請專家進行政策解讀輔助以企業管理人員理解; 也可以建立評級制度,對一定期限內的人員給予較高職 位或薪金,減少企業人員對業務的粗心等現象,造成不必 要的損失。
(三)備存電子發票
發票不僅是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原始依據,也是審計機關和稅務機關進行執法檢查的重要依據,所以發票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稅率修改造成的發票銜接,需要企 業人員進行重點關注。但由于我國的發票目前多是紙質 版,電子發票未完全普及,而電子發票的優點也較多,如 可以優化辦稅時效,提高財務效率等。企業在一般業務 中,可以留存電子發票以做備份,在前后銜接等問題中可 以充分反映相關情況,進行會計檔案電子化,查詢相關信 息會更加便捷。既可以避免紙質發票的遺失等情況,也可 以在審計、稅務機關檢查時有據可循。
(四)遵守規定,提高信用等級
第一,依據法律進行納稅申報以及抵扣,減少甚至不 存在逃稅、偷稅、漏 收入,也可獲 得口碑,提高信用評級。保持高信用評級,向金融機構申 請貸款、進行投資、融資時,獲得支持,也可以減少留抵稅 額退稅制度帶來的風險。 四、結語 增值稅稅率進行調整,對中小企業來說,這不但是一 次機遇,也是挑戰。機遇在于它本身能對企業的發展有促 進作用,既有幫助企業減負,也可以吸引人才,提高經濟 效益;挑戰在于需要銜接好政策的改變,如果沒有做好銜 接和適應工作,出現問題,有可能對中小企業是一種打 擊。綜合而言,企業對與政策的改變要積極適應,遵守法 律法規,管理人員要與時俱進,合理利用政策,幫助自己 在市場上占據有利于位置,獲得滿意的經濟效益,促進國 家市場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國政.淺析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J].價格理論 與實踐,2011(06):73-74.
[2]崔麗芳.試論“營改增”稅制改革下企業稅務風險[J].現代 經濟信息,2016(23):232
[3]彭壽文.增值稅重大政策調整對企業納稅影響探析[J].北 方經貿,2018(06):137-139.
[4]邵凌云.淺析納稅信用體系建設[J].稅務研究,2018(09): 121-123.
[5]李慶蘭.企業管理人員的培養研究[J].中國商貿,2013(06): 53-54.
作者:吳自宇 曹北戈 徐磊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