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紅時代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校園網絡的不斷普及,如今“網紅”通過現代便捷的傳播工具,已經成為網絡上非常活躍的群體,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等產生較大的影響。在這種網絡開放的大環境下,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紅”的影響力,拓寬教育模式等,對大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從而樹立正確的三觀,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網紅”即為網絡紅人,在經歷了圖文網紅時代后,現如今快手直播、抖音視頻、火山小視頻等,又呈現出不同的“網紅”時代。由于他們傳遞的信息良莠不齊,大學生又是關注“網紅”的主要群體,社會經驗不足,因此“網紅”時代的出現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帶來新的、嚴峻的挑戰。傳遞正能量的網紅,可以對大學生起到積極向上的引導作用,然而負面效應的網紅會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使之偏離正確導向。因此,高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要順應時代潮流,通過發揮“網紅”的優勢作用,對大學生進行引導,積極探索應對對策,切實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網紅”時代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
近幾年,隨著青少年上網人數快速增多,且大學生占據了上網人數中的多數,同時“網紅”越來越受大眾追捧,也備受大學生的追捧。“網紅”成名的原因,以及在網絡上呈現的言行舉止等在很大程度上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消費觀念、道德理念、乃至政治態度等產生較大的影響,不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一旦有負能量的信息被傳播,很可能會導致部分缺乏辨別能力的大學生盲目模仿網紅行為,西方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上學讀書無用論等將侵蝕大學生的思想,從而造成大學生不思進取、安于現狀,不注重內心修養,只在乎外表和金錢。同時,負面效應的網紅,還會導致大學生心理的扭曲,道德品質的偏離,法律觀念淡化,社會責任感的弱化,易造成大學生道德和價值標準的混亂。[1]
二、“網紅”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研究
“網紅”時代帶來了雙面效應,負能量效應網紅雖然盛行,但依然有很多正能量網紅為社會傳遞著真善美的存在,給予大學生正確的人生導向,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不僅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同時給大學生樹立了榜樣的力量,讓大學生從內心里認同和欽佩,從而促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網絡時代的發展和變化,要順應“網紅”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對“網紅”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進行積極的、深入的研究,從而更好地推動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
(一)轉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是大學生最重要的素質,如何讓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這就需要高校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倍加關注,這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沖擊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視,要系統研究,要學會發揮“網紅”時代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從而更好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具有較強的辨別能力,分析不同的“網紅”成因,要正面積極引導,宣揚“網紅”正能量,并從中解讀分析、評論,向學生們進行激勵式的正面解讀,并充分借鑒“網紅經濟”的運作模式、成功經驗,通過教育教學平臺,對大學生進行積極引導,鼓勵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互聯網+創業。同時,還要充分利用校園中的平臺、技術、項目等資源,通過專欄開辟、主題活動、線下活動等形式,達到思想引導、思想教育的目的。[2]
(二)創新拓寬教育模式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由教師完成教育,但在現如今的網絡時代就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時,還可以利用“網紅”現象,突破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通過樹立榜樣教育、網絡紅色文化教育等形式,實現線上、線下全面教育引導。網絡視頻是網紅的主要發展空間,高校也可以利用網絡視頻,打造出校園“網紅”,并通過全新的教育模式,來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方式,增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同時,在開展線下教育中,可以通過紅色文化教育、校外實習實踐基地教育等,培養大學生踏實、勤奮、進取的優良作風,讓學生能夠正確、理性地看待不良的“網紅”現象。
(三)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網絡世界是虛擬化的,與現實有著諸多差別。少數大學生缺乏網絡道德與法律意識,不注重網絡文明,時而出現違背道德的行為。所以,要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凈化網絡環境。學會正確看待“網紅”時代帶來的正反雙面效應,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從而成為有理想、有抱負、有責任感的有志青年。[3]
(四)加強網絡監管,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由于目前監管技術還存在不足,網絡比較自由,不良信息對大學生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所以網絡監管尤為重要。高校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辨別能力的提升。同時,網絡監管部門需要加大監管力度。
(五)加強網絡文化建設
網絡文化教育不容忽視,也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為學生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氛圍,要在網絡空間傳播正能量,宣揚黨的方針和政策,讓大學生有堅定的政治立場,要有民族和社會使命感,爭做新時代有理想、有作為的好青年。
三、總結
“網紅”時代的變化與發展,廣泛地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社交和思想動態等。如何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順應時代變化,通過不斷探索、自主打造、解釋分析、客觀評論等方式,對大學生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大學生更好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張金蘋.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民營科技,2018,7:193-194.
[2]雍春梅.探析網絡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1(6):28-30.
[3]李龍強.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對策研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7,37(12):99-101.
作者:孫京南 單位:吉林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