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增值稅改革下的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增值稅是中國第一大稅種。深化增值稅改革既是減稅降費政策的主要內容,也是完善增值稅制度的重大舉措。近年來,我國堅持減稅與完善稅制并重,實施“分步走”的戰略措施,先局部再全國、分行業逐步推進“營改增”發展,在增值稅頻繁改革環境下,是否會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熱點。本文結合相關政策,詳細闡述了稅務風險管理的意義,并在增值稅頻繁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當前面臨的主要稅務風險問題,最終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提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能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增值稅;稅務風險;意義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企業經營環境愈加復雜化,增值稅作為我國第一大稅種,自2012年第一次“營改增”以來,改革不斷推進,政策不斷更新,逐步向現代增值稅制度邁進。在增值稅頻繁改革環境下,也帶來了諸多弊端,尤其是增加了企業稅務風險。那么,如何通過企業內部控制來強化稅務風險管理,從而實現規避、減少稅務風險的目標是現階段亟待解決的難題。
1稅務風險管理的意義
風險一般包含兩層含義,不確定性本身,或因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利后果。目前,在學術界針對稅務風險的定義眾說紛紜,并未有一個統一的、權威的定義。如蔡昌(2006)認為,在計算或稅款繳納等方面,納稅人的涉稅行為未能準確、有效地遵從稅收法律法規,而產生的財務損失等,或企業未真正重視稅法精神,沒能充分理解稅收優惠政策,出現稅款多繳的現象,都可看作是稅收風險。再如胡國強(2014)認為,企業在稅務管理中的不確定性可看作是稅務風險。按照《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相關規定,可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稅務風險,第一,在日常涉稅行為中,企業未遵從或充分理解稅收政策,出現稅款少繳現象,造成一定財務損失或名譽損害,甚至有可能受到法律制裁。第二,企業稅務能力不足,在稅務規劃中不能及時、合理地安排涉稅行為,無法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或通過政策空間合理避稅,導致企業稅款多繳。一般來講,稅務風險管理就是通過一系列措施對稅務風險的不確定性及產生的不利后果進行管理。增加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水平,有助于提高企業財務、稅務管理質量,減少企業納稅成本,合理配置內部資源,全面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2增值稅頻繁改革環境下企業稅務面臨的風險問題
2.1不關注稅率變化產生的風險
營業稅政策下,僅需要簡單按照行業征收稅率計算即可,但是“營改增”后,企業進項抵扣項目增多,稅率繁雜。隨著“營改增”改革的不斷推進,抵扣項目的稅率也經過了多次變動。但是企業并未及時安排專人負責稅率的統計、跟進和管理。同時,會計人員對進項抵扣的判斷能力有限,極易產生不可抵扣的抵扣,或可抵扣的未抵扣的現象,從而導致少繳增值稅,成為稅務機關關注的重點。
2.2發票管理中存在的風險
2.2.1違規作廢增值稅專用發票自“營改增”實施以后,稅務以票控稅,于企業來講,在稅收籌劃中作廢發票現象越來越普遍,甚至被看做成本最低、效果最明顯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是一種違規行為。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若企業一直抱有僥幸心理,采取這種方式偷稅漏稅,將大大增加稅務風險。稅務局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通過稅務大數據對比企業開具的發票,若出現異常就會發出預警,給企業帶來極大的隱患。2.2.2賬務處理不當導致的稅務風險在增值稅頻頻改革的背景下,很多企業未重視改革的變化,思想意識不強,認為只需財務部作好稅務風險防控工作即可,按時申報、繳納稅款就無需擔心稅務風險問題,導致管理缺位。目前,最常見的問題包括:稅控更新不及時、業務知識更新慢、和外界對接不順暢等,甚至在申報、納稅等環節同樣會出現問題,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企業形象。
2.3現行征管環境下的稅務風險
為優化稅收環境,減少納稅人負擔,激發市場主體創業創新能力,“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續加大。在以往征管體制下,納稅人享受稅收優惠,需經稅務機關審批。而營改增之后,增值稅稅收優惠事項基本不存在,由備案代替。這種情況下,企業需擔負的風險包括:稅收優惠資格享受是否正確,保管資料是否齊全等。此外,稅收制度改革中,也改變了以往稅收管理員的保姆式管理方式,從事前管理轉變為事中管理、事后管理,由企業自行到辦稅大廳前臺辦理。關于涉稅政策問題,企業僅能通過辦稅大廳咨詢,或12366納稅服務熱線咨詢。這種改革下對于大企業而言,仍存在很多風險,尤其是遇到綜合性較強的業務問題,處理難度大,若咨詢不全面、不清楚,將會帶來極大稅務風險,增加稅收遵從成本。
3增值稅頻繁改革環境下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對策
3.1優化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環境是企業內控的基礎,直接關系到企業稅務風險控制措施的貫徹執行。為減少企業稅務風險,應優化稅務風險的內部控制環境。第一,建立誠信、道德的企業文化。自古以來,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無信不立,商無信不譽,市無信不興,企業無信不昌。加強誠信建設,有利于提高企業稅務風險防控力度,有利于緊密結合企業財務工作,規范企業自身及員工行為,在企業內部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將誠信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主抓全體人員的誠信素質教育,將其深入人心,融入企業核心價值觀,建立良好的誠信文化體系,增強企業納稅理念,加深企業員工對稅務風險的認識和重視,充分意識到規避稅務風險就是自身合法權益保護的手段。第二,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及崗位。目前,在企業組織結構方面缺乏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及稅務崗位是一種普遍現象。為有效控制企業稅務風險,實現稅務風險控制制度化,應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機構及稅務崗位,如稅務總監等,便于更好地處理各項涉稅事項,指導企業稅務工作。第三,強化稅務風險為導向的內部審計。在內部審計開展中,審計重點應落在稅收政策的遵從度、發票管理的規范性等方面,做好后果嚴重風險事項管理,提高審計的工作效率,構建內部審計閉環,及時找出稅務風險、化解風險、解決風險。
3.2完善稅務風險評估體系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中風險評估是前提,在各項業務流程中企業要識別出現存或潛在的稅務風險點,對風險事件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預估風險后果,將所有稅務風險點進行統計、匯總,構建成一個風險庫,編制風險防范及應對指引,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有效規避或減少實際業務發生時潛在的風險。此外,還要根據政策變化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對企業的稅務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及時修正、更新、刪除那些不符合現行政策的風險指標,保證企業稅務風險指標全面、有效,且滿足外部環境及內部流程,為高層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3.3實施有效的稅務風險控制活動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中風險控制是手段。依照控制活動作用分類,可將其分為4類,即預防性控制(事前控制)、檢查性控制(事中、事后控制)、糾正性控制(事后控制)、補償性控制(事后控制)。基于企業規模較大,若出現稅務風險,后果嚴重,應將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擺在首要位置。要求實現不相容崗位分離。企業應全面、系統地梳理不同稅務崗位職責,分離不相容的崗位,明確職責,形成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要求做好績效考評控制,在企業績效考核體系中企業應引入稅務風險主動規避行為,做到獎罰明確,如在管理層業務指標考核體系中引入稅務風險,對稅務風險管理最佳的部門,給予薪酬、評先、評優等獎勵。對于那些考核評價靠后的部門,給予處罰。在稅務崗位上構建一個“比學趕超、遵規守紀”的良好氛圍。
3.4規范信息與溝通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中信息與溝通是路徑。增值稅頻繁改革環境下,企業稅務風險較多,為有效控制稅務風險,必須做好內、外部溝通。首先,企業稅務部門可從相關國家部門的官方網站上,如財政部、稅務總局、當地主管稅務機關等,收集及匯總最新的稅收政策,準確梳理滿足本企業稅收業務發展的相關信息,并根據稅收政策變化,及時更新、刪減相關信息,并對政策變化前后的稅務影響情況進行分析,篩選更有效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可靠性。此外,企業還應與主管稅務機關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第一時間獲知各項稅收政策的征管口徑等信息,便于高效調整企業內部稅收管理制度,提前做好稅收規劃,最大限度降低稅務風險。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增值稅頻繁改革環境下,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將嚴重影響企業經營能力、業務流程。若不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稅務風險防控措施,必將造成嚴重后果。根據《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相關要求,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切實減少和消除稅務風險,是企業應對復雜市場環境,提高稅務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車越.新形勢下企業增值稅稅務風險及管控措施[J].投資與創業,2019,(11):102-103.
[2]張麗瓊.新形勢下企業增值稅稅務風險及管控措施探討[J].財經界,2019,(23):212-213.
[3]陳杰.新形勢下企業增值稅稅務風險及管控措施[J].投資與創業,2020,(2):120-121.
[4]楊伏.新形勢下企業增值稅稅務風險及管控措施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3):132,162.
[5]林強.新形勢下企業增值稅稅務風險及管控措施探討[J].財會學習,2018,(35):147-148.
[6]廖麗明.對企業集團財務管控若干問題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2010,(12):162-163.
作者:靳玉 單位:鶴壁威勝力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