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城區水生態文明建設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分析了潁上縣加強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意義,提出了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總體構想及布局,提出了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特點和建議,供有關單位參考。
關鍵詞:水生態文明;水生態修復;潁上縣
1前言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并且把水利工作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明確提出通過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全面促進資源節約;通過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通過完善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作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潁上縣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形成科學合理的水資源配置格局,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資源承載能力;逐步建立水資源保護與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改善水功能區水質,確保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生態脆弱河流和地區水生態得到有效修復;通過水資源管理與保護能力建設,提高管理水平;通過地域特色水文化傳承,及愛水、節水、護水的宣傳教育,逐步形成文明治水、文明管水、文明用水的用水習慣和良好社會氛圍。
2水生態文明建設意義
2.1是保護水生態環境的需要
隨著潁上縣的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鄉鎮企業、工業污染等導致境內的淮河、潁河水質較差,直接威脅到水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對水環境的提升和水生態的修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迫在眉睫。
2.2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需要
潁上縣原來的城市供水水源主要依靠地下水,隨著城市快速發展,用水需求迅增,僅僅依靠地下水不能夠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為提高潁上縣的供水安全,維持并提升供水水源地的水質,亟需開展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2.3是支撐潁上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潁上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全省畜牧水產十強縣、安徽省首批旅游強縣,農業生產的發展以及人們親水愿望的增加,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的矛盾不斷加劇,對于打造生態宜居親水城市的需求逐漸增加。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促進潁上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2.4是深入貫徹水生態文明理念的需要
潁上縣市民普遍缺乏水環境保護、節約用水等意識,沒有認識到這些對于自身及整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性。加快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可以提升當地群眾對水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知,增強愛水、節水、護水、文明用水的意識。
3水生態文明建設構想
“水”是潁上縣的靈魂,城區內水網密布,自成系統,又通過潁河與淮河相連,“水、城”融為一體。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以城區河網水系綜合治理為重點,通過治水治岸、添綠添景,使河網水系在城區體現親水景觀,郊野區域體現生態景觀,構建出“一軸、一帶、兩網、兩環、五濕地、一湖”相互溝通、各具特色、點線面結合的生態水系總體布局,打造“水清、岸綠、景美、游暢”的潁上河網水系生態藍綠格局?!耙惠S”是指貫穿潁上的潁河干流生態綠軸,“一帶”是指五里湖溝自然生態帶,“兩網”是指河西河網、河東河網,“兩環”是指根據潁上縣河網水系特點,著重打造M水系以及老城河水系兩個城內環形水系廊道,“五濕地”是指在已建和規劃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口和重點景觀河段規劃人工濕地,“一湖”指八里湖。
3.1水生態保護與恢復
加強水生態保護體系建設,建設保豐溝,完成城市水系的供水與排澇,打造保豐溝景觀帶;保護主要河、溝兩側緩沖帶及八里湖的水生態系統;對M水系和老城河進行環境綜合整治,采取活水、清淤疏浚、沿岸截污和河道清理工程等措施,通過沿河綠地建設、水生植物恢復、人工放養水生動物等措施,修復污染嚴重的城市內河,恢復城市內河流的生態、文化及社會服務功能,提高城市的內涵和品質。
3.2區域水環境整治
按照發展低碳經濟的部署,統籌考慮人與自然對水利的共同需求,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確保水生態安全,構建高質量的水生態環境體系。
3.3水文化與水景觀
(1)以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的理念為指導,將水文化元素融入到水工程建設與水景觀建設中,在水生態文明建設和管理中強化水文化意識。(2)通過開展水主題活動、水文化產品創作、水文化培訓教育、水文化載體建設,大力開展水文化宣傳教育。(3)通過重點水景觀工程建設,提升水景觀效果,為公眾提供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提高市民居住環境質量。(4)通過水利風景區建設,進一步保護水資源,營造水景觀、弘揚水文化,建立人水和諧的生活生產方式。
4分析與探討
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潁上的水生態文明建設體現在不同的空間層面,既包括宏觀層面上生態城市的實踐,也涵蓋水生態環境的動植物棲息地、濱水開放空間、綠色廊道打造以及城市河流的修復、城市水系網絡整合,以及濱水區的整治與再利用等。(1)立足于水生態的修復及水環境的保護。保豐溝生態景觀帶項目西起五里湖,東至潁河,全長約5.5km,在規劃之初就突出“竹林、竹?!钡慕ㄔO風格,以契合潁上縣域的整體風格特征;項目的景觀、色彩、標志系統等都是精心設計施工,不僅體現在宏觀規劃設計,還落到微觀細節處,真正讓潁上的城市外表有“顏值”、內涵有氣質,打造有品位的生態城市。(2)著眼于水文化水景觀的打造。濱河公園一期項目位于城北新區,其中就包括建成的8km環形大道景觀帶、江心洲公園及明清風格的古建筑5處,有明清苑、九合塔、河洲書院等。(3)依水構景凸顯城市之韻,依水造園凸顯城市之靈,依水造綠凸顯城市之魂。結合區域水環境的整治,沿外城河而建的管仲老街,青磚灰瓦鱗次櫛比。順河而行,“一河三路四街”水岸休閑風情景觀帶,展現著“水堤時穿、綠動潁上”的風貌。在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潁上縣還融入了管子文化元素、明清古建筑風格等,就連背街小巷也已綠化、凈化、亮化。城市品位明顯提升、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正展示出皖北水鄉的靚麗新姿。
5結語
水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借鑒國內外生態水利工程新理念,在水系整治和水利工程、水景觀建設中,注重生態優先和生態措施,強調自然修復和天然保護,既要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綜合功能,又要體現水利工程和水景觀的回歸自然,讓天更蘭、山更綠、水更潔、環境更優美。
作者:祁慧 陳秀華 單位:潁上縣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