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立農機推廣體系助力農業經濟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農業產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農機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是取代人工勞作,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技術。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常因推廣體系的不健全而無法讓農民真正意識到農機生產的重要性,同時也制約了地方經濟的增長。本文就當前的農機推廣現狀進行分析,基于科學有效的角度提出體系改進策略,促進農業生產逐步朝著現代化的方向前進。
關鍵詞:農機;推廣體系;農業經濟
引言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基礎,大力提高農機推廣水平,豐富推廣體系是拓寬農機應用領域的前提。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農機使用大國,新時期國民經濟的穩定進步要依靠現代化、機械化、規模化的生產模式,要善于發現農機技術推廣中的各種問題,提高認識,成立農機技術示范基地,不斷吸納技術人才,全面做好農機推廣工作。
1現代化農機技術推廣現狀及主要問題
在我國,農機技術已經廣泛運用于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包括節水灌溉、耕耘施肥、作物收獲、運輸及加工等過程。為了讓廣大農戶認識到機械化生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農機推廣部門要逐步完善體系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健全人員考核機制,聯合農業部門、農作大戶、基地企業等開展各項技術推廣活動,加強對農戶的培訓力度,為農機的全方位應用夯實基礎。在調查過程中,現階段的農機推廣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著重分析。
1.1認識不全面
我國農機科研還處于探索階段,部分技術推廣人員誤將農機推廣作為簡單的商品推銷,沒有真正意識到機械設備對改善農作模式,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實際上,農業機械推廣不僅有利于各種農業機械化生產活動的開展,同時也對使用技術、部件管養、勞動效率的分配等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和明確要求。農機推廣體系是以維護農民切身利益為根本目標,向廣大農民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增加收入,這也是區分簡單商品推銷形式的明顯特征,對轉化科技成果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2農民主體作用不突出
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農民作為農業產業的主要從事者,在整個農機推廣中都占據著重要作用。基層農機推廣部門沒有明確農民是推廣主體,農業機械化目標的完成離不開農民的支持。但事實上,部分地區特別是經濟較為落后的鄉鎮,在開展農機推廣活動時忽略了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一味的用理論知識代替實踐,農民無法深入了解農機的優勢,也就不能主動投入使用。
1.3技術力量薄弱
農機技術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不全面,素質技能水平不高,在組建推廣隊伍時明顯不能適應現代農機的發展需求。加之人才吸引政策的不足,使得隊伍平均年齡偏高,知識老化,科技推廣普及工作的推進存在較大障礙。
2新時期如何改進農機推廣體系助力經濟發展
2.1建立專業化推廣機構
健全部門聯動機制是促進農機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保障推廣效果的有力措施。針對縣級部門,應加強體系建設,單獨設立農機推廣站。落實責任管理,合理劃分人員結構,提高農機技術推廣的認識程度。改變以往重管理而輕實踐的理念,革新宣傳模式,將農機推廣與農機管理對等起來,雙重并舉,齊頭并進。把握好推廣的各個環節,將其納入到日常考核中。不斷強化推廣機構的職能作用,發揮帶頭作用。市政府部門應按照國家提出的相關要求,拓展金融服務業務,促使其與農戶對接,有限扶持農機大戶和專業戶,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農機購買機制。
2.2完善推廣機制
結合地區差異性,在制定推廣機制時應綜合考慮當地的產業機構、農機研發水平、技術轉換率、農民專業知識等因素。細化推廣機制,在每個村級都聘請一名素質高、能力強、影響范圍大的農機操作人員,使其在特定位置進行演練操作。農機推廣站應引入新型先進的農業機械和技術,經過不同試點的示范和宣傳之后,以優惠的條件向廣大農戶進行開放使用,提供優質可靠的服務,并著重講解農機使用技術。另外,鄉鎮農機站要承擔起農機養護、安全監管、新機示范、技術培訓、金融支持等重任,完善服務手段,為機械的大規模投入提供良好環境,確保推廣工作扎實推進。
2.3創新農機推廣形式
要強化農機推廣部門、農業部門、技術示范基地的公益性職能,在推進示范宣傳活動時,優先向地方農業產業企業靠攏,由他們提供資金支撐吸引鄉鎮農戶。同時也能更好地引進新型農業機械、新技術,做好示范引路,以點帶面,提高成效。鼓勵社會服務組織走向基層,以農戶樂于接受的推廣形式投入到技能培訓中,提高農戶的積極性。
2.4加大激勵機制
要讓推廣人員具備與時俱進的觀念,首先就要完善培訓機制和激勵機制,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將對農戶的技術培訓成功率作為個人考勤中,從而讓更多推廣人員能自主加入到自身實踐技能的提升中,使得基層農機推廣工作有序開展。可加入農戶投票機制,對表現突出的工作人員給予適當獎勵,并將其工作經驗作為推廣行為準則。定期開展教育活動,以個人素質的提升帶動集體素質的提升。
3農機推廣對農業經濟建設的重要性
實踐表明,健全鄉村農機推廣體系,加大農機技術在農村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擴大領域,可以極大地激發新農村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潛力,同時也能實現廣大農民普遍增收的愿景。農機推廣體系建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傳統農業生產的效率,助力我國大規模發展機械化農業。具體而言,農機不僅能用于糧食種植、產品加工等方面,現階段也被用于農副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及運輸方面,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農業產業鏈,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促進勞動成果價值的集成化。農機推廣有助于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切實改善“三農”問題在我國的現存狀況。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對我國未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總體機制發揮著決定性作用。農機推廣的范圍和程度是影響廣大農民參與現代化農業改造的重要標準,能極大地發揮農民這一主體在農業從事活動中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優化社會群體與組織;在科技技術的影響下,傳統產業結構的生產模式受到挑戰,特別是信息時代的來臨為廣大農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這對于發展地區經濟,提高工業水平有著積極意義。我國作為典型的農業大國,在引領農業生產模式改革上也應走在國際前端。發展農機技術,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推廣,有利于消除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群體在實際耕作和養殖中存在的矛盾。農機推廣也能讓農民更加快速地掌握應用技術,懂得標準規范,有利于改善自己的生活現狀,逐漸走向小康;同時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現實化,反之推動科技的創新和前進。我國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總量在逐年攀升,但現代化事業的持續推動需要更加豐富的物質基礎。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只有充分發展先進的農業生產模式,調動廣大農戶團結起來共同發展優勢產業,才能真正走出貧窮。除了市場需求的變動對農業生產模式產生了作用,環境污染與資源短缺也是我國大力宣傳農機的主要問題。要讓社會可持續發展,就要引導農民生產安全、綠色的產品,而這些產品光靠農民的雙手是無法實現的。只有通過技術的引入去改造生產環境,通過人才的講解去提高農民的安全意識,才能最大程度地解放勞動力,讓農民也能創新生產,向市場輸入更多高品質、高營養的產品。
4結論
農業機械化、現代化對提高農業經濟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是市場化機制運行的必然趨勢。從近幾年的農機發展現狀來看,雖然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但也要認識到在推廣工作中的諸多問題。農機推廣部門、農業部門等要更加寬泛地普及農機知識,加強技術指導實驗,向廣大農戶提供咨詢服務,將農機技術轉換為農業生產力,從而帶動農業經濟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布哈麗洽木•阿布來提.基層農機推廣服務體系的現狀及發展思路[J].南方農機,2017(16):126.
[2]吳凱文.淺談基層農機推廣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8(06):43-44.
作者:袁保國 單位:安陽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