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護理帶教培訓前饋控制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將前饋控制理念應用于臨床護理中,對提高護理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增強警覺性與風險預測能力具有重大的意義,可以預防與控制護理缺陷的發生,更好地保證患者生命和健康,降低臨床過程中的失誤率及護患、醫患糾紛的發生率,從而提高護理的安全性。
[關鍵詞]前饋控制;臨床護理;護理缺陷;臨床帶教
前饋控制是指在管理工作開始前,對管理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結果進行預警,并采取預防措施[1]。前饋控制可以預先避免可能的偏差和錯誤,消除不安全因素,盡可能多地降低損失,從而有效地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護理人員往往因為護理工作量大且持續時間長,加之程序繁瑣,節奏較快,護患沖突發生的可能性有所增高。臨床安全管理是衡量臨床護理質量的重要標準。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能夠更好地保證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降低臨床過程中的失誤率以及護患、醫患糾紛的發生率,從而提高護理的安全性[2-3]。筆者對前饋控制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以期為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提供參考。
1成立前饋控制管理小組
前饋控制管理小組成員主要由組長、副組長及組員組成,其中組長由本科室護士長或主管護師擔任,副組長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組長的職責主要包括制定相關安全管理制度,改進前饋控制護理的流程、預案及考核細則;副組長主要是負責前饋控制管理方案的具體實施、分析、監控、評價、反饋及護理人員的培訓等工作,再由組員深入至具體科室,對臨床護理人員的排班情況、人員分工、工作安排及護理工作記錄等進行指導性的檢查,并且通過臨床醫護人員所反饋的意見和建議,針對護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適當的整改。其次,對于臨床相關的安全制度,必須定期核查,以確保制度的落實情況,并不斷完善考評制度,建立可追溯機制,最后還需要定期舉行臨床安全例會,對臨床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與安全隱患展開詳細討論,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通過上述措施不僅能構建比較系統且全面的前饋管理機制,健全臨床護理工作的流程,完善護理質量控制制度,加強護理風險的監測,還能增強護理人員業務方面的學習,特別是操作技能方面,并加強對臨床護理中各關鍵環節的控制[4-6]。
2完善規章制度
在臨床治療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多護理風險,所以在此期間必須認真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嚴格根據規定操作。護理人員應當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切實做好對患者的各項護理工作。因患者身體狀況一般較弱,且抵抗力較差,在護理過程中稍有疏忽就容易發生護理缺陷。因此,應通過多種制度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加強對臨床患者的檢查力度,以便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并采取相關措施對其進行預防和處理。另外,由科室定期組織醫護人員集中討論與分析各種護理缺陷產生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方案,監督護理人員行為,建立完善的護理質量控制體系,強化對護理風險的監察[7]。
3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因臨床工作的特殊性,患者病情較為復雜,且人員的流動性較大,護理任務較為繁重,故而,完善人力資源優化配置與班次安排顯得尤為重要。譬如,當患者較多,護理工作繁重時,可根據現實所需安排多名護理工作人員值班,以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當患者較少時,為護理工作人員提供適當的休息時間,或組織參加相關培訓,從而使其消極情緒和工作壓力有所減少,提升工作效率[8]。
4加強護理技能培養
護理人員是各項護理服務的主要執行者,必需熟練各種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實施各項護理工作[9]。因此,科室需對新入職的護理人員建立崗位培訓、專業操作技能培訓和季度考核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定期積極組織護理技能操作觀摩、示范教學與技術操作比賽等活動,以提升護理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同時,應加強對臨床護理重點環節的前饋控制,根據護理操作的規范和程序開展工作,如果臨床護理重點環節操作流程欠妥,可以重新對其進行評審,并且進行修訂。首先,應由經驗豐富的護理工作人員向其講解臨床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常見并發癥的防治,使新入職的護理人員盡快地適應臨床環境;也可以邀請業內專家就臨床管理等問題開展專題講座,要求所有護理工作人員參加學習,通過各種培訓與講座,逐漸提升護理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操作技能;此外,還需嚴格落實執行各項考核制度,定期考核護理工作人員專業技能與理論知識,考核結果計入年終績效,以此增加護理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其次,組織臨床護理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崗位培訓,學習相關規章制度與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對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操作流程及方法進行規范,加強對危重患者與護理關鍵環節的管理。最后,由科室每個月不定期開展前饋控制安全護理例會或相關活動,并結合國內外近期所發生的重大醫療安全事故,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安全警示教育,借此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護理操作技能與安全意識[10-12]。
5加強護患交流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保障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應加強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宣傳教育,使其明白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性。加強對科室的監督管理,不定期對臨床護理工作人員進行監督指導,在監督過程當中不按照規范進行護理操作及忽視患者而引起醫療事故者,必須給予適當的警告與處分,使其認識到處理好護患關系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還需加強對護理工作人員職業道德方面的培訓,以便提升其敬業精神與責任感,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前應事先安排護理工作人員訪視,在訪視期間,護理人員需與患者耐心細致地交流,以深入了解患者內心的顧忌與困惑,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溝通方式,為患者講述治療流程與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等。對于即將接受治療的患者,治療前應由護理人員與之多談論積極健康的話題,使患者的情緒逐漸平復。與此同時,還可以講解成功的臨床案例鼓勵患者,增加其信心,讓患者能夠以一種較好的狀態接受臨床治療。再者,護理人員還需在臨床治療的各個環節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醫師的前饋式溝通,即事先與患者及臨床醫師進行溝通,對可能發生的偏差和潛在的安全隱患提前進行有效的預防與控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7-8,13]。
6討論
盡管采用前饋控制后,臨床護理質量有所提升,但尚有改進之處,在將來的臨床護理中,仍然需要增加動態糾偏與細節優質化護理[14]。其中動態糾偏護理,即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和發生的糾紛定期進行匯總歸類,并仔細分析其緣由,繼而在此基礎之上采取更具針對性的措施進行糾偏,使護理人員更加清楚護理質量改善的重點部分與動態管理的關鍵之處;細節優質化護理則是指針對患者時常發生的局部血液循環不暢,用藥和輸血差異等問題及時進行檢查、核對,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實施方案與操作流程。護理重在預防,針對臨床中常見的安全隱患需制定出相應的防患措施,并加強護理工作人員的教育,使其掌握較多的法律知識,更加強化其安全意識。臨床護理工作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不僅直接關系著醫生和患者的滿意度,同時也是影響患者臨床療效和生命安全的關鍵環節,為了適應臨床護理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需要借助新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手段對臨床進行全過程動態管理。因此,在保證臨床護理操作規范,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升護理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與護理安全意識等前提下,將前饋控制應用于臨床護理管理中,對臨床醫療事故與護理風險發生率的降低具有重大意義[15-17]。綜上所述,將前饋控制應用于臨床護理當中,不僅能夠使護理人員建立起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更加明確自身崗位的職責,還可以增加護理人員對相應高危環節的重視程度,從而盡可能多地保障臨床護理操作過程的安全性,使護理風險與缺陷的發生減少。
作者:周曉豐 漢瑞娟 王馨瑩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40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