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增值稅影響下的機械制造企業職工薪酬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對增值稅影響的角度,通過對國內機械制造業企業案例的研究,探討了當前情況下職工薪酬對企業增值稅負擔的影響,并對企業中職工薪酬的增值稅籌劃提出了解決思路。
關鍵詞:職工薪酬;增值稅;機械制造企業
本文從對增值稅影響的角度,通過對國內機械制造業企業的研究,探討了當前情況下職工薪酬對企業增值稅負擔的影響,并對職工薪酬的增值稅籌劃提出了解決思路。
一、相關定義
職工薪酬是指企業支付給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員工的勞動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包含工資、各種獎金、貨幣福利及非貨幣性福利、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其余與獲得職工提供的勞動相關的支出等,同時,企業向職工的近親屬、已故員工遺屬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屬于職工薪酬[1]。增值稅,是指在中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依據商品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企業計稅依據而繳納的一種流轉稅[2]。企業實際需要繳納的增值稅按以下公式計算:實際繳納增值稅=銷項增值稅-進項增值稅銷項增值稅是指企業在銷售貨物、提供應稅勞務或服務過程中,在售價中收到的增值稅額。進項增值稅是指企業購入貨物、應稅勞務或服務,在支出的進貨價格中所包含的、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
二、案例分析
三十年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致使人工工資也在不斷提升,見表1。自2010年至2018年,平均工資年環比增長率為10.71%,這表明在其他成本不變的情況下,要保持單位產品的毛利不變,本年的單位產品售價需要比去年增長上年單位產品所含職工薪酬(含工資、福利費、社保等)的10.71%,才可抵消職工薪酬上漲的影響[3]。有人可能會說,可以通過增加銷量來攤薄固定成本,來抵銷職工薪酬上漲對單位產品成本的影響。為驗證此方法是否可行,筆者選取了機械制造類有代表性的三家上市公司2011年-2017年的營業收入和職工薪酬支出的數據,分析各自職工薪酬占營業收入的變動發展情況。(見表2)從表2數據可以看出,2011年-2017年機械制造類企業職工薪酬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逐漸增大,且平均已超過12%,說明公司收入的增長不足以抵銷職工薪酬增長對公司利潤的影響。而企業增值稅使這種影響結果放大。職工薪酬與企業增值稅繳納的矛盾在于:企業增值稅繳納的來源是進銷差價,進銷差價部分產生于員工的勞動價值,勞動價值在企業中又以職工薪酬的形式體現,當前的情況是企業的職工薪酬費用絕大部分以工資表的形式由企業直接支付給員工,無法獲取增值稅憑證,在目前增值稅的管理規則下,增值稅進項抵扣是以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可抵扣憑證為依據的,企業的職工薪酬拿不到相關憑證,這就造成了企業增值稅扣除中無法體現薪酬成本的扣除,隱性加重了企業的稅負,進而導致企業需要提高售價去覆蓋這部分增值稅成本[4]。依照增值稅設立時的控制思想,售價不變,成本增加,應繳納的增值稅金額應當降低,但目前的情況是職工薪酬增加,應繳納的增值稅金額不變,倒逼企業提高售價,這已與增值稅的初始設計相背離。以上表為例,依據公式:營業收入=售價-銷售增值稅,那么假設在費用不變的基礎上,企業如想保持原有的營業收入水平,售價中必須增加1.56%(約等于12%*13%①)的職工薪酬增值稅。但現實情況是,目前傳統機械制造業在國內外市場的強力競爭下,受到市場增總需要量、競爭對方、替代產品、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大多產品的售價在逐年下降,從而擠壓產品的毛利;再加上賒銷和承兌匯票支付的廣泛使用,工資、社保和增值稅必須以銀行存款支付,使企業往往面臨利潤下降和資金短缺的雙重壓力[5]。機械制造是一個產品單位價值較大的傳統行業,本身競爭就較為激烈,當前的中美貿易戰更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競爭,職工薪酬上漲與增值稅繳納的矛盾在這種環境中凸顯出來,它進一步影響了企業產品的對外競爭力,阻礙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也迫使企業開始重視這個問題[6]。有的企業為解決此問題,采取勞務外包的形式,從外包公司獲取發票,雖然解決了一部分職工薪酬的增值稅抵扣問題,但是一方面國家政策對企業勞務外包比例有限制;另一方面外包公司會通過提高合同金額的方法把應付擔的增值稅轉移給用工企業,最終企業依舊會承擔多出的增值稅。這些都限制著企業通過此種方式去處理薪酬抵稅問題[7]。
三、結論與建議
企業要想解決以上問題,需要從企業自身和國家稅收管理方式兩方面入手,筆者給出以下建議:(1)基礎工作崗位使用機器人替代自然人。跟隨著技術進步,智能機械技術不斷發展完善,用機器人替代自然人執行某些工作是發展的趨勢。簡單重復的任務和對人身有風險的工作,機器人可完成的比真人更好。首先,機械制造行業的基礎工作有很多屬于此類勞動,機器人的工作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其次,機器人作為動產設備,購買價格中所包含的增值稅可用于進項抵扣。因此,使用機器人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也有降低稅負的優勢。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使用機器人替代自然人,是降低企業的稅負,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選擇。(2)對于征收的企業社保,建議由社保征收機關給企業(一般納稅人企業,以下簡稱企業)開具可抵扣社保增值稅發票或由稅務總局規定抵扣額計算方式進行計算抵扣。(3)在個稅系統能夠全面監管個人收入之前的這段時期,可以在稅收系統根據各省的最低社保工資基數,按照企業在個稅系統的申報人數,每月給企業開具可抵扣職工薪酬增值稅發票或由稅務總局規定抵扣方式計算抵扣。(4)待個稅系統進一步完善,對個人收入基本能夠做到全方位監督后,可以按照個稅系統中的人員工資,每月據實給企業開具可抵扣職工薪酬增值稅發票,或者直接在增值稅征稅系統引用個稅系統數據計算可抵扣增值稅額度。以上這些方式不僅具有可操作性,對國家稅收的穩定性也不會發生在短時間內高強度的影響,可逐漸解決企業的職工薪酬支出增加對企業售價所含增值稅的負面影響問題,提高企業的產品競爭力。注釋①2019年4月1日起銷售貨物增值稅稅率降低為13%。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Z].2014.
[2]國家稅務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Z].2017.[3]嚴志強.淺談薪酬的稅前扣除[J].納稅.2019(23).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EB/OL].(2019-02-28)[2019-10-30].
[5]禹奎.試析企業職工薪酬的稅會差異與納稅調整[J].稅務研究,2016(1).
[6]韓永梅.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職工薪酬核算初探[J].財經界,2015(20).
[7]朱衛東,蔣丹,黃偉.高新技術企業職工薪酬水平對企業增加價值的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7(27).
作者:席永吉 單位:陜西三秦環??萍脊煞萦邢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