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認知負荷中職計算機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課中應用
在課前做好了準備以后,接下來就是課中的資源配置。課中對資源的有效配置主要是通過三個方面開展的,即控制學生內在的認知負荷、降低學生外在的認知負荷、提高其他相關的認知負荷。首先,內在認知負荷主要是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學生具備的專業知識之間的互動,可以通過圖式構建來控制學生內在的認知負荷。在課中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PPT、動畫等來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不僅僅是通過簡單的文本教學,這樣學生可以對這一類的知識記憶深刻,存儲時間也較長。其次,外在認知負荷與老師的教學內容相關。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獲取資源,達到減少外在負荷的目的,需要老師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掌握重點知識,同時可以通過不同維度的教學,讓學生從多個層面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加深學生的印象。最后,相關認知負荷達到將學生的認知負荷進行遷移的目的。學生通過前面兩個方面的培養,已經獲取了需要的認知,理論知識已經成熟,現在需要的就是對認知負荷的遷徙,即通過實踐,讓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這樣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二、課后應用
在課前和課中對學生認知負荷進行剖析以后,課后的輔導也是不可或缺的。課后輔導主要是將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的記憶進行鞏固,讓這些記憶能夠在大腦中留存更長。老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交流學習心得、運用網絡工具與學生互動等方式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認知能力。例如,老師可以在課后將一些與課堂學習相關的資料進行整理匯總,通過網絡進行學習資源的共享,不僅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同時通過這種有選擇性的資源共享方式,可有效減少學生的外在認知負荷。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利用好上課時間,讓學生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獲取最大的效用,是每個中職老師需要深思的問題。
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能力的培養,信息素養的培養,一個都不能少。一堂課的時間,如何進行合理的安排與規劃,將重要的知識點呈現給學生,尤其是如何對學生的認知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是需要老師進行準備與安排的。計算機知識范圍相當廣泛,課程涉及的知識有限,學生的精力有限,這就需要依靠認知理論來合理分配資源,提高學生認知利用率,降低認知負荷,從而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效率。
作者:陸黎明 單位:南京浦口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