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產教融合下高職高專酒店管理的跟崗實習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跟崗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充分調動了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新了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協同、合作育人,有助于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本文以山東經貿職業學院為例,闡述了跟崗實習的必要性,探究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優化措施。
一、產教融合下跟崗實習必要性
2017年,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推行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模式。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通知中,明確跟崗實習是指不具有獨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適應實習崗位要求的學生,由職業學校組織到實習單位的相應崗位,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部分參與實際輔助工作的活動。山東經貿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分為認知實訓、業務實訓、跟崗實習、頂崗實習四部分,其中認知、跟崗、頂崗為校外實習。認知實訓是為讓了學生了解專業概況,安排在第一學期,時間1周,其中1天帶學生外出赴酒店實地學習;跟崗是讓同學們鞏固所學知識,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安排在第四學期,時間2個月;頂崗是到酒店相應實習崗位,相對獨立參與實際工作的活動,積累就業經驗,安排在第6學期,時間半年。跟崗實習作為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專業“雙師型”教師及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和教學設計。對企業而言,通過跟崗實習,不僅可以緩解短期的用工難,同時可以提前選拔儲備人才。
二、跟崗實習存在問題探究
目前,大多數學校選擇頂崗實習作為實踐教學的主要模式,選擇跟崗實習的學校不多,目前我院雖然在跟崗實習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跟崗實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認識不足和管理不到位的問題。跟崗實習中主要涉及學生、學校和企業三方,現將存在的問題探究如下。
(一)學生方面
一是學生對跟崗實習思想上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足。很多學生選擇酒店管理專業學習,僅僅是為了拿個大學畢業證,將來畢業后不一定從事這個行業,所以不太愿意到酒店去實習。還有少部分學生視自己在酒店實習為出賣廉價勞動力,個別學生認為去酒店實習就是去做服務員低級工作,服務員工作是伺候人的工作,辛苦而且不體面,這些想法都會導致同學們有抵觸情緒。二是學生預期太高,適應能力不足,受學校和企業雙重管理的壓力較大。在酒店實習,初次崗位多為餐飲和客房一線崗位,工作環境和預期相差較大,產生失落感。跟崗實習第一次在真實的就業環境下,由于工作環境辛苦而且單調乏味,產生畏難情緒,挫敗感。部分學生不想參加統一實習,自己聯系實習單位,有極個別學生實習開始之后沒多久,就假借生病為由終止實習,希望擺脫學校的管理。
(二)學校方面
首先,學校在選擇跟崗實習合作企業時有一些困難。目前很多國際聯號高星級酒店在招聘實習生時要求至少工作6個月,而跟崗實習一般少于3個月,由于時間短,很多企業不愿意招收。即使有些企業招收實習生,將實習生劃到鐘點工行列,沒有對實習生進行崗位指導和培訓,導致學生產生不滿情緒。其次,跟崗實習作為教學計劃實踐教學環節的一部分,因為安排在第4學期,如何安排好跟崗實習與其他課程的銜接,不影響同學們公共課及選修課的學習也是一個難題。專業教師及輔導員宣傳不到位,教師跟進指導不及時,考核方式單一都會影響實習效果。
(三)企業方面
首先,企業在招聘宣講時和實際兌現承諾時存在差距,比如協議中明確1天工作8小時,但在餐飲部工作由于客人拖延無法離崗,導致加班沒有兌現待遇,造成學生對企業的信任度和忠誠度打折。其次,實習生在酒店當中級別最低,很多老員工超負荷安排實習生工作,學生不愿意實習的負面情緒增強。最后,酒店人事處往往只負責招人,和實習生所在崗位使用部門溝通較少,對實習生關愛不夠,實習生感到很無助。
三、問題原因
(一)企業缺少政策優惠,動機不足
2016年4月27日,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了《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通知,這一通知是目前高職院校學生跟崗實習的最高指導性文件,對高職院校的跟崗實習起到了政策定位和理論指導作用。但這一規定指導和約束的是學校而不是企業。長期以來,政府對企業接納實習學生沒有更積極明確的政策優惠措施,社會或企業并未形成規范接納學生跟崗實習的良好氛圍。
(二)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利益存在沖突
從學校方面來看,和普通教學任務相比,跟崗實習工作量偏大,同時學生外出實習,學校和教師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和風險。從企業方面來看,由于時間較短,接受學生跟崗實習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管理工作,相對來說,企業更愿意接受學生為期半年至一年就業前的頂崗實習。從學生方面來看,沒有認識到跟崗實習,對提升自己實踐能力,豐富自己工作經歷,為今后的頂崗實習和畢業就業的重要性。
(三)跟崗實習缺乏完善管理機制
在近幾年的跟崗實習中,學院國際商務系跟崗實習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但在跟崗實習的教學、管理、考核等方面還是缺乏系統性。由于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師資緊缺的原因,學校很難將老師從校內教學任務中擺脫出來,全程跟蹤指導。由于實習企業較多,老師疲于各實習企業奔波,很難對每一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師考核方式多以定性評價,缺少定量分析的科學評價。此外,企業走進學校,參與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習計劃、考核標準等方面的程度需進一步深化。
(一)加強合作企業校內文化滲透,做好實習動員宣傳引導
酒店管理專業為了讓學生了解實習企業,每學期邀請企業骨干開展主題文化講座,企業走進課堂進行文化滲透影響學生。同時,做好實習動員宣傳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新生報到后幾天內會開專業介紹會,一般會介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開設課程,讓學生知曉跟崗實習。其次,在學生專業理論教學和校內外實訓中,讓學生認識跟崗實習。再次,跟崗實習前的再動員和再引導,著重強調跟崗實習的嚴肅性和規范性。此外,邀請優秀畢業生開設交流會,增強學生對跟崗實習的認識。
(二)校企合作進行教學改革,增強跟崗實習的科學性
產教融合下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跟崗實習絕非簡單地將實習生送進酒店實踐鍛煉。在跟崗實習之前,學校應該與企業共同研究制訂實習方案、實習計劃、實習崗位說明書、實習考核標準等一系列教學設計。教師結合企業崗位需求提前校內布置任務并指導,真正把跟崗實習在滿足企業人才需求和學生專業能力提升的需要結合起來。
(三)開展訂單式培養,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助力產教融合
通過對合作企業硬件與軟件的考察和篩選,選擇實力強的企業開展訂單式培養,校企協同育人,不僅能夠解決學校選擇企業的難題,同時也調動了企業參與跟崗的積極性,實力強的企業往往可以接納大量實習生,減少教師奔波,提高教師指導學生精準性,大大地提高了跟崗實習的效果。
(四)完善實習協議,維護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合法權益
跟崗實習前,要簽訂務實有效的學生、企業和學校“三方”協議,明確三方的權利和義務,保障各自合法權益。作為校方,與企業就學生實習時間、實習崗位、實習待遇、生活保障、實習保險、安全管理等方面嚴肅謹慎商討,為學生爭取權利最大化。同時,需向學生全面解釋實習協議,保障學生權利不受損害。
(五)巧用科技提高跟崗實習管理的科學性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校和企業合力開發實踐教學系統軟件,建立實習實時跟蹤評價機制。在跟崗及頂崗實習中,充分運用實踐教學系統錄入實習企業信息,學生可以運用手機APP登錄撰寫日志、周志及實結,實習指導教師實時跟蹤反饋,大大地提高了實踐教學效果。
五、結語
跟崗實習,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新了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協同、合作育人,有助于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產教融合下的跟崗實習,實現了學校、學生、企業三者共贏,不斷完善優化跟崗實習管理勢在必行。
作者:馬銘霞 單位: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國際商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