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便利店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社區便利店作為零售行業的一部分,其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尤其社區便利店的品類、功能、服務和數量都在逐漸增長,以滿足附近居民的急切需求服務為目的,它的存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懶人經濟推動了便利店向OTO模式轉型,但是在這期間,有的便利店如雨后春筍迅速壯大,有的便利店卻淡出了人們視野,本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去分析社區便利店如何在互聯網時代更好的存活發展。
關鍵詞:新零售;便利店;互聯網;OTO
1社區便利店發展現狀
社區便利店行業準入門檻低,同質化競爭格局顯著,供給的產品大致相同,以包裝食品、休閑食品、日用百貨等產品為主的,生鮮和現制食品并不廣泛但增多趨勢和專業化趨向已經涌現,便民產業和家電維修等后市場服務也在逐漸增多。目前社區中的便利店大多為幾家的,顧客除受間隔影響外,重要權衡便利店的服務體驗進行抉擇決策的,而在社區語境下,顧客與便利店老板間的熟人關系尤為重要的。社區便利店得益于地理位置的優勢也限制于此的,與商圈便利店相比,社區便利店客流相對有限;地租、人力成本攀升招致運營成本一直上升;社區便利店治理人(夫妻/家庭)精神有限,文化水平也不高。權衡社區便利店銷售狀態的重要指標為客單價和購置的頻次,但社區便利店運營者缺少計算這兩項指標的知識、資源、經驗和才能。而社區無人便利店通過減少人員來減少運營成本從而獲利,但是間接帶來零售從業人員下崗問題,推廣成本也將是一個巨大難題。目前在全國進行技術測試的無人便利店品牌有20個左右,但這并不意味零售業一夜之間就進入“無人”時代,相反,處于落地測試階段的技術,沒有經過規模化驗證的模式等使得無人便利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社區便利店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問題
2.1面積小、布局亂和商品結構不合理
傳統的社區便利店面積小且布局亂,產品堆放亂七八糟,有時候顧客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產品,而在商品品牌及類型選擇上多為迎合傳統消費者的即時需求,比較重視民俗節日和高利潤相關產品,并未重視行業知名品牌商品以及店鋪活動促銷,商品結構單一,不注重商品的個性化及多樣性,便利店無法提供更舒適的購物環境、個性的裝飾布局以及新穎的產品組合活動,網購經濟對便利店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來不及反應的很多便利店資不抵債,成了其他后來者發展的墊腳石。
2.2便利和便民服務不完善
對于社區便利店而言,真正的便利和便民才是現代消費者最關注的點。為居民提供“便利服務”是便利店本質要求,也是便利店與其它零售業態的主要區別。然而,很多的社區便利店僅僅是把自己當做一個小型“超市”的形態存在,坐等顧客上門并未針對所服務的消費人群開發創新性服務,導致便利和便民功能不足。例如,大多數便利店僅提供購買家居、日用品、食品等幾項最基本的快消品服務,針對社區居民單獨開發的家政服務、家電維修、送貨上門服務等具有創新性的便民服務項目涉及較少。
2.3運營者缺乏現代經營管理理念
社區便利店模式多為家庭式或者夫妻經營店鋪,在長期的經營管理過程中他們思維上僅僅有賣貨掙差價概念,對懶人經濟和互聯網的知識了解不夠透徹,只以產品為中心對店鋪進行簡單的單向管理,難以獲取市場有效信息,無法創新又無法提供個性化商品,既不能準確的挖掘潛在的客戶需求,又不能維持顧客黏性。
2.4軟硬件基礎薄弱
傳統社區便利店軟硬件基礎設施落后這一問題更加突出:(1)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和運營專員,店鋪互聯網設備以及信息系統水平較低,無法支撐新的商業運營模式。(2)店鋪規模較小、商品品類單一,消費群體固定,沒有配套的物流配送體系。(3)部分便利店年久失修,貨架和保鮮柜等破舊,不僅空間利用價值較低,而且增加了食品保存等方面的風險,導致店鋪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3社區便利店在互聯網時代的新發展對策
3.1充分利用面積,完善店鋪裝飾和產品結構
在選址方面可以靠近小區尤其在小區門面房一樓和二樓的位置最佳,在保證客流量的基礎上,占據有利的交通地形,面積在成本可把控的基礎上可以大一點,最好能有前后門出入,結賬和進門互不影響,這樣更便于消費者進店有良好的購物體驗;在裝修風格上,貼近現代化,顏色感豐富燈光亮白,進門位置而采用托盤貨架或掛架,擺放給人溫馨感的鮮花或卡通模型,新穎的布置方式男女老少皆宜;在商品結構上,除了食品糖煙酒調味品日用品等快消品外,要發揮社區便利店貼近居民的優勢,增加特色便民服務,比如房間保潔、家電維修相關的設備工具等;最后在定價上要足夠親民,盡管社區便利店采購成本要高于大型零售賣場,但是重在它的購物體驗和送貨上門等增值服務,因此價格要和市場平均價格保持一致,通過大數據分析,提升復購率和客單價一樣可以盈利。
3.2增加24小時自動售貨機,整合多渠道盈利
提供24小時便捷服務是社區便利店在與電商企業以及大型超市的競爭中獲勝的重要優勢。比如杭州文一西路的親橙里購物中心,被視為阿里的新零售試驗田,它有五層,看起來似乎與其他商場沒有什么不同,但是細心逛逛,就能感受出不同———自動售貨機、娃娃機等特別多,它們的功能種類繁多,有免費照片打印機、“每日驚喜”機、“口紅機”、冰淇淋機……人們在這里用手機掃碼和支付,拿貨走人。過去自動售貨機功能單一,僅僅以最快捷的方式把東西賣出去,做的是24小時微型便利店的生意,而現在互聯網時代,網絡將零散的自動售賣機聯接起來,目標是買貨的人,比如天貓U先派樣機是商品流+信息流,派樣數據可追蹤、會員數據可沉淀,品牌可利用天貓U先提供的人群畫像進行廣告投放、運營店鋪粉絲和會員,對領取樣品的人群進行二次營銷。還有專攻夫妻老婆店的阿里零售通,天貓小店———購便利自動售貨機將小店的營業時間延長到24小時。
3.3自建平臺或者多平臺合作開展OTO
在互聯網時代懶人經濟的推動,更多人愿意通過手機、pad等移動終端選擇APP或者外賣送貨代購配送等方式購物。有一定經濟規模、客戶群體的社區便利店可以自主開發APP或者小程序,打通線上線下,對接客戶群體,開發會員卡體系和促銷活動新玩法,提升線下客戶購物體驗和黏性的同時,又發展了線上消費群體。消費者群體的細分,也得到了大量數據,分流線下壓力,減少線下運營和保管費用。目前主流的OTO平臺,如美團、餓了嗎、口碑以及各大旅行酒店機票車票預訂APP等,不僅有穩定的客戶流量,更有獨特的營銷運營模式。對于一些傳統便利店如果要考慮成本和技術,那么就與移動互聯網電商平臺的合作,借助平臺的優勢,迅速精準鎖定目標客戶群體,參與平臺促銷活動提升銷量和知名度,平臺的配送體系,完美的將便利店和庫對接,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也實現了自身的互聯網+轉型。
3.4改變傳統思維,樹立數字化理念
社區便利店應積極更新經營理念,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及時更新店鋪的軟硬件,為便利店在互聯網時代實現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撐。比如蘇寧零售云店,是專門針對社區市場打造的一種加盟便利店業態,蘇寧把自己積累多年的零售能力云化,云供貨、云掌柜、云貨架、云POS,蘇寧和品牌方聯合向社區加盟商提供樣品,有了訂單,從蘇寧的倉庫發過,零售云店不用備貨,只需要營銷和拓客即可。所以,這種云店模式的社區便利店從一開始就是數字化門店思路,不是改造傳統門店。完善的數字系統、完整的供應鏈和低成本的倉儲配送,導致低線市場的小散商店、夫妻門店就到了不得不轉型的時候。所以,獨特的市場模式,就需要獨特的策略,就需要有獨特思維的社區便利店思維理念,已經到了細分需求、細分場景的時候了,誰能依托電商平臺的BTBTC的大平臺優勢,誰就能從0到1的變革。如今的新零售業態已經開始了從1到N的探索,隨著家居、母嬰、化妝和快消以及家電后市場等服務品類的增加,社區便利店模式必將帶來重大變革。目前看來,中國的零售已經發生了實質上的變化。未來必將是阿里的盒馬鮮生、京東到家以及蘇寧小店等這樣的互聯網社區便利店,每個便利店輻射范圍很小,但是城市覆蓋率卻很高,良好的購物體驗、獨特的產品陳列和新穎的購物環境,能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迎合新消費群體的需求,這就是“小而美”的便利店零售模式。
參考文獻
[1]王小軍.電商時代傳統社區便利店經營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6.
[2]曹迪.基于OTO模式的社區便利店轉型路徑[J].商業經濟研究,2016.
作者:孫寧 單位: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