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自制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教學應用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自制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方法選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到院實習的60名護理大專生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名。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運用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比較兩組技術操作考核成績和觀察組學習效果評價。結果觀察組技術操作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生認為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在“獲取知識及時高效性、促進知識掌握記憶、激發學習興趣、接受并希望培訓模式繼續、利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有效調動學習主動性”方面學習效率均大于90.00%。結論自制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能激發護生學習興趣,增強培訓效果,具備現代信息化教學特點,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教學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便捷移動信息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其對人們的學習、生活、思想觀念等的轉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1]。在《“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有提到,支持具有學科專業和現代教學技術優勢的優質課程,提供在線教學服務。在此背景下,將網絡學習的趨勢和特點,與傳統課堂授課有機結合[2],來提高教學效果,在現代教學中,誕生了最具代表性的教學模式[3],也成為護理教學不斷探索和發展的新方向。本研究對自制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的60名大專護生采取整體隨機抽樣,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中男5名,女25名,平均年齡(20.20±0.81)歲,入院理論平均成績(92.67±5.76)。對照組中男3名,女27名,平均年齡(20.53±0.94)歲,入院理論平均成績(92.73±5.34)分。兩組在性別、年齡、入院成績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研究。納入標準:護生知情同意且已完成理論學習,處于第一次臨床實習階段。排除標準:已實習、因各種原因未能完成完整實習計劃或不愿意參加本次研究的護生。
1.2方法
1.2.1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先對護理技能操作進行理論PPT授課,再進行護理技能操作的現場示教,課后護生自行練習,統一次月進行護理技能操作考核。
1.2.2觀察組在傳統教學基礎上,教師向護生推送帶有密碼和觀看權限的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護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完成學習簽到后,輸入密碼進行學習,具體方法如下。1.2.2.1前期準備(1)團隊組成:護理技術操作指導教師1名,授課示教教師3名;視頻拍攝與剪輯2名,攝影監督1名;網絡信息技術指導與編輯各1名;護理技術操作微課初審與終審各1名。(2)課程準備:在調研的基礎上,與臨床護理專家共同探討[4],遴選常用護理技術操作共6項,包括“成人單人心肺復蘇術(CPR)、密閉式鋼針靜脈輸液、皮內注射、無菌技術、中心吸氧、生命體征監測”。采用由尚少梅、李小寒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的《基礎護理學實踐與學習指導》教材,結合本院護理技術操作考核評分標準,對6項護理技術操作撰寫攝影腳本,每個護理技術操作的微課視頻均是以情景案例導入[5],內容包括人員、用物、環境準備;護理技術操作具體流程;拍攝要點、特寫鏡頭、注意事項等[6]。1.2.2.2課程制作(1)拍攝:每次拍攝均由2名攝影人員、1名攝影監督員、2名護理技術操作示教教師(含雙人核對教師)、1名操作模特組成。設定雙機位視角,拍攝過程,由攝影監督員協攝影腳本現場監督。(2)剪輯:運用AdobePremierePro、愛剪輯、AdobePhotoshop等多媒體軟件,對整個視頻進行剪輯。片頭制作包括:護理技術操作視頻名稱、用物準備。片尾制作包括:終末處理、注意事項、團隊制作人員名單。(3)審核:對視頻初審或終審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返修,直至終審合格,提出“可”建議。(4):經審核合格的視頻,運用草料二維碼、在線二維碼生成器等多媒體軟件,生成二維碼圖片,掃描二維碼中設置學習簽到表、觀看權限、密碼登錄等功能。1.2.2.3學習監測在微信訂閱號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護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學習簽到打卡、輸入視頻密碼、觀看操作視頻。教師通過登陸二維碼后臺,監測“訪問具體課件內容、訪問者觀看頻次、訪問者觀看時間等”,獲取護生學習數據。
1.2.3效果評價1.2.3.1護理操作技術考試成績比較兩組護生6項護理技術操作得分。邀請1名未參與本研究且不知分組情況的教師作為監考教師[7],按照本院護理操作評分標準,對兩組護生考核打分,滿分100分。1.2.3.2問卷調查采用閆中梅[8]研究中的學習效果評價表,對護生“獲取知識及時高效性、激發學習興趣、促進知識掌握記憶、利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有效調動學習主動性、接受并希望培訓模式繼續”6個條目進行統計。每個條目分為“是”“一般”“否”3個選項[9]。將問卷調查表導入“問卷星”軟件的“在線調查”系統[10],生成二維碼電子調查問卷,并采用統一指導語,自愿匿名填寫原則,在整體課程全部結束后,觀察組護生通過掃描二維碼在線填寫,問卷有效回收率達100.00%。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生各項護理技術操作得分比較
觀察組護生6項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觀察組護生學習效果評價
觀察組護生認為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在“獲取知識及時高效性、促進知識掌握記憶”方面學習效率為100.00%;在“激發學習興趣、接受并希望培訓模式繼續”方面學習效率為96.67%;在“利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有效調動學習主動性”方面學習效率為93.33%。見表2。
3討論
3.1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的使用優勢
“二維碼”作為全新的信息存儲、傳遞和識別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數據采集和信息處理速度。“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教師的具體知識點進行教學及資源整合[11],具有“短、小、精”的特點[1]。“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是“二維碼”與“微課”特點相結合,能使較大內存的課件轉換為圖片內存大小的二維碼,達到課件快速轉存和讀取。如需修改或新增微課內容時,教師只需在二維碼后臺編輯修改,無須重新制作,制作成本低[12]。護生使用“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學習,全程電子化,無須一紙一筆一墨,節能環保。
3.2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的使用效果
“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能直觀呈現操作中的細節和難點,規避了在傳統護理培訓中,護生因無法近距離觀察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13],導致的培訓效果不佳問題[14]。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兩組護生的6項護理技能操作考核中,觀察組護生得分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生認為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在“獲取知識及時高效性、促進知識掌握記憶、激發學習興趣、接受并希望培訓模式繼續、有利于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有效調動學習主動性”方面學習效率均大于90.00%。
3.3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的可行性
如今,在大多數人依靠互聯網技術,運用各大多媒體軟件,進行生活、工作、社交等日常活動的時代,人們已具備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能力。各單位均能組建具有“臨床護理教學、視頻拍攝與剪輯、信息網絡技術、護理管理”經驗的教學團隊。在此背景下,運用AdobePremierePro、愛剪輯、AdobePhotoshop、草料二維碼、在線二維碼生成器、微信訂閱號等多媒體軟件,自制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應用于護理教學中是可行的。綜上所述,隨著大眾傳播技術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15],為適應時展的需要,自制二維碼護理技能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能激發護生學習興趣,增強培訓效果,具備現代信息化教學特點,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楊丹 楊志萍 秦怡 瞿倫銀 周勁 陶皓 冉茂曉 祝紅梅 單位: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