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核心素養走進初中歷史課堂的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生本教育倡導的是減少或者最終取消學習成長期的頻繁統一考試。生本教育實驗在國內多所中小學學校開展后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在教育界引起很大的反響。生本教育的出現,更新了我國以往的師本理念。核心素養是學科的靈魂所在,意在教育學生可以擁有相應學科必備的優秀品質,從而健全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促進人格的完善。本文即是就生本理念下讓學生核心素養走進初中歷史課堂的優勢及其相關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生本理念;初中歷史核心素養;策略
生本理念又叫做生本教育理念,指的是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它的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在生本理念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并且帶入到歷史課堂中在如今嚴峻的教育形勢下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生本理念下核心素養走進初中歷史課堂的優勢
(一)減輕學生壓力,激發學習動力
對于初中歷史來說,這個學科的學習內容很寬泛,是介紹各個歷史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及其歷史意義等等。學生需要背誦的東西很多,還有語數英這些主科的存在,學生很難能擠出大量的時間來背誦歷史,加上歷史頻繁的小測和考試,學生會感覺到自己有心無力,很累,匆匆忙忙背誦歷史內容,導致背誦效率不高,進而漸漸出現應付考試,不認真對待等現象。然而,生本理念下的歷史教學就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倡導減少或者取消一系列繁雜的考試,學生可以利用考試的時間來背誦歷史,沒有了時間的緊迫感,減輕了學生面對考試的重大壓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倡導自主學習,創新學習思維
運用生本理念進行教學,不再只是以老師為主的教學,而是切切實實將學習的主動權交付到了學生的手里。獨具特色的生本課堂要求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親身參與進來。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以后更長遠的學習生涯中,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學生在相互討論和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彼此相互促進,相互指出缺點和不足,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構建認知情感,提高教學質量
學生之間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如興趣愛好、腦子靈活程度等等。生本理念是“以學定教”的方式。老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教學,這不僅提高了老師的課堂效率,而且學生也能夠得到有效改正,提高了學習效率。在長久的理念執行下,學生自身缺點逐漸完善,就會更深一步有自己的見解和表達的想法,構建認知情感。
二、生本理念下核心素養走進初中歷史課堂的策略探究
我們需要不斷優化改善生本課堂,構建多樣化的生本課堂,為學生和老師構建合適的平臺,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下面是生本理念下核心素養走進初中歷史課堂的策略探究。
(一)貼合學生實際
生本課堂的施行不可以脫離學生的實際盲目進行,如理念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就不能撒手、不管不顧,任由學生自由發揮。初中生畢竟年齡還小,不能完全具備一定的準確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老師應該指導學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怎么做,需要怎么做,應該做什么和不該做什么。例如,北師大版歷史教材“全面內戰的爆發”一課,學生生活在現在較為和平的年代,不能親身體會到戰爭有多殘酷,很難意識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有多么來之不易;學生自主學習“主席去赴鴻門宴,進行重慶談判”背后的真實含義,他們很難真正理解,需要老師進行指導,將生本理念貼合學生實際,更好的服務學生。
(二)增強實踐創新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生本理念是一個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出現必然有利有弊,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某一階段的生本理念內容進行實踐,效果好的繼續施行,效果不好就需要進行適當的改變。如對“甲骨文與青銅器”這一課的講解,生本理念下,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老師進行輔助。可是,這一課甲骨文和青銅器,學生實在無從理解,書上的內容只能了解到一部分,這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超越教材的講解,介紹更多課外甲骨文和青銅器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課。
(三)倡導學生參與
生本理念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參與,如果沒有學生參與,老師做得再好也是無濟于事。因此,在運用生本理念的時候,需要著重注意學生是否能夠親身參與其中,是否對老師的課堂教學感興趣。之后,老師就需要對相應課堂效果進行把握,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例如,“唐太宗和貞觀之治”這一課,隋唐兩朝是中國歷史上由分裂動亂走向統一大治的歷史時期,名垂青史的唐太宗開創的貞觀之治為歷代政治家所推崇,本文講述了貞觀之治的原因。這一課是比較無聊的,只是歷史事件的一個政治決策的原因,老師在講述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做一個歷史重現的小游戲,將當時唐王朝建立的背景表演出來,然后學生推斷貞觀之治的原因。結合課本有根據性的扮演,這樣很多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學生玩游戲比上課會有更濃厚的興趣,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真正實現生本課堂。
三、總結
綜上所述,生本理念是很符合現代教育發展前景的,它貼合了改革課堂的需要,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氣氛的沉悶、還有大量的題海考試帶給學生的無形壓力等問題。與此同時,生本課堂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方便老師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唐曉紅.生本理念下初中歷史課堂創新教學探析[J].赤子(期刊),2015.
[2]林峰.生本理念下的有效課堂的教學實踐分析[J].《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2017.
作者:吳芷姍 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