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客空間對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推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服務職能和教育職能一直都是研究者們所關注和探索的主題與方向。當創客空間這個外來的新概念進入到公共圖書館的職能服務范疇時,如何把這個服務功能和職責運用好發揮好,成了一項新的研究課題。圖書館創客空間的建設應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服務與職責,結合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培養專業的師資力量隊伍,建設創客空間教育聯盟共同體,使圖書館的時代在新的時代能發揮其能動作用。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
一、引言
近幾年隨著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理念的不斷發展,“創客空間”這一外來的合作型服務模式逐漸在國內各大圖書館開始創建。對于這一概念的解讀,有不同的版本,如:在一個空間內,一群有創意思想的人聚集在一起,通過運用空間內所提供的工具,開展創造性的動手實踐活動。[1]創客空間,是一個機械加工室、工作室、實驗室,人們聚集在一起共享資料或工具、分享知識和創意,然后一起創作或制作他們感興趣的東西。[2]但是,不管如何解讀,創客空間給人的概念要素,就是在一個物理空間內,有一群具有創新理念的人聚在一起用共享的工具、設備或知識、技能,自己動手創造一個他們都共同感興趣的事物。也就是說,這個模式被創建出來的表象是一群人坐在一起就某一個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思想的碰撞,俗稱“聊天”,當他們的想法在“聊”的過程中,閃現出一道智慧的光芒時,也就意味著他們有了一個創意或點子,然后他們在聊的過程中,決定運用這個物理空間所提供的資源,把這個點子通過自己動手的方式變為現實。由此,我們可以從創新思維的角度去理解創客空間的功能作用或價值含義,那就是在這個物理空間內首先需要有創新思維的人,而創新思維的人不是與生俱來的,他不僅需要知識的積累,更需要具有科學素養和科技創新能力,這一切必需通過專門的教育和培養才能實現。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強調:“人才成就未來,教育成就夢想”“優先發展教育,構建現代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培養大批創新人才,已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和應對諸多復雜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钡牵翱茖W的教育理念尚未牢固確立……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待加強?!保?]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如果圖書館的創客空間能在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方面發揮職能作用,這就為中小學開展科技創新教育創造了新的學習教育平臺,也為中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教育提供了幫助。這正如多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人、被西方媒體推崇為電腦和傳播科技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大師之一,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所說的:“新思想來自何方?創新怎么產生?最普通的答案就是培養協作精神、鼓勵不同的觀點,提供良好的教育體制?!保?]
二、理念及意義
雖然創客空間的概念進入中國的時間不長,但在國外以為青少年服務的創客空間模式或形式早已有之。在1905年,匹茲堡的卡內基圖書館兒童部就曾為當地社區工薪階層人士的孩子建立了縫紉、紡織品制作的“家庭式圖書館”,[5]這被一些研究者認為是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為青少年服務的雛形之一。[6]主要是為培養青少年的動手能力和認知能力。而今天的創客空間模式已被賦予了新的理念和新的創新模式,那就是以人的創新、創造思維去進行具有科技含量和技術力量的創造性活動,對創客的要求不僅僅是停留在動手的能力上,更重要的是要以創新的理念和科學技術去指引人的行為進行有成果或有結果的實際創造。在強調創新性的同時,當代創客空間的功能作用還體現在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功能的基礎上去進一步體現人的共享、協作、開放,以及理論結合實際的精神訴求和情操。這也是發達國家在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息息相關的重要性后,從高科技發展的未來趨勢,來重新認識素質教育的新視角。在我國,青少年主要集中在中小學進行統一的知識性基礎教育。但在現行體制下如何培養出具有創新理念、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未來人才,一直是國家教育發展的戰略問題。2017年1月19日,國務院了關于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要求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從中小學做起,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加強科學方法的訓練”“充分利用各類社會科技教育資源,大力開展校內外結合的科技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科學素質、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7]而創客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動手實踐來培養人的創新理念、意識和能力,特別是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可以通過一邊動手,一邊思考的方式激發中小學生對科技的強烈好奇心和興趣。而在公共圖書館的創客空間開展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的活動,還能幫助學生解除在課堂學習中的約束感、枯燥感、緊迫感和程式感,從而使得學生對科技創新教育沒有抗拒心理和排斥意識,自覺地融入到創客空間輕松、愉快、自由,甚至天馬行空的創意綠色海洋中去放飛自己的好心情、好創意。著名的教育家、民主進步人士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并不專在學校。學校以外,還有許多場所。第一就是圖書館?!保?]這就為我們在圖書館創客空間開展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論點和論據。在美國,很多中小學生參與創建的創客空間不僅僅只是承擔了美國人在科技時代的成長中走上學習、實踐、創新之路的社會服務功能,它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豐富了教育的理念和內涵。這就是創客空間提倡協作參與、創新共享、服務社會,讓科技力量快速變為社會生產力的具體表現。
三、可行性分析
(一)從公共圖書館的角度來看
作為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公共圖書館承擔提供公益性或互益性社會服務的責任,推進社會進步和公共社會教育職能的義務。而絕大多數建立在城市中的公共圖書館都建有少兒部、少兒閱讀室或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普體驗館等服務部門,這些部門在長期的服務工作中已經凝聚或吸引了周邊的廣大中小學讀者,并與這些學生的教師和家長初步建立了相互認可和信任的關系。這為公共圖書館的創客空間開展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服務提供了服務對象的基本保障。而公共圖書館的學會基本上都是掛靠在當地科協的組織機構中,廣大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創新者、科技輔導員、發明創造者等都是科協的會員,這為公共圖書館的創客空間開展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服務提供了潛在的科技師資力量?,F在,一些經費充足、發展理念強的公共圖書館已經建成了創客空間,并購買了大量的器材、工具、設備和儀器,這為開展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提供了硬件支持。2018年1月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政策扶持。這就會有一大批新的公共圖書館投入建設并使用,公共圖書館的整體館舍面積和使用空間都得到較大提高,辦館經費和辦館形式也得到不斷提高和多樣化發展,圖書館員的知識結構和層次也隨著時代的更高要求得到不斷的豐富和提升。總之,公共圖書館將為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服務提供更堅實的基礎。當然,已建立創客空間的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定位和服務開展方面還處于探索階段,對創客空間的科學運用還不一定有比較成熟的運行機制和服務對象,正需要中小學參與進來,一起創建有益的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活動。
(二)從中小學的角度來看
科技輔導員不足或師資力量欠缺,再加上學校能夠專門提供給科技創新教育的物理空間和購買相關器材的經費不足,使得很多中小學在開展科技創新教育的熱情和信心不足。這使得這些中小學亟需獲得帶有公益性資助或支持的機構部門參與到中小學的科技創新教育中來,而公共圖書館的創客空間正好提供了這樣的合作資源和契機。從劉正云和鐘柏昌兩位關于《我國中小學創客空間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一文來看,當前活躍于中小學創客空間工作的女性教師明顯比男性教師少,男性教師占了5/6,而女性教師只占1/6。主要原因是創客空間中的3D打印、激光切割、焊接等技術運用只有男性教師能夠進行操作指導教學。而這些參與中小學創客空間教學的教師有66.7%的是來自于城市中心地帶的學校,這些學校能夠保證有一定的經費支持,而且主要是教學任務不太緊張的初中和小學。但是這些教師中有68.2%的人都還處于試驗性教學階段,科技方面的專業知識還比較欠缺。[9]而公共圖書館的創客空間可以通過科協的科技工作者組織為中小學的科技創新教育提供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及專業的技術、設備、器材和充足的物理空間支持。還有,相應的關于科技創新教育的教材也比較稀缺,特別是有針對性的對不同地區、不同教育水平和接受能力的中小學教材更是比較少。而圖書館是知識的海洋、文獻的集散地,可以根據具體教學的需求,組織科技教育方面的專家和學者共同進行教材的編寫、印刷,為公共圖書館的創客空間開展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服務提供持續性的理論、應用手冊和教材支持。
四、實施建議
(一)要有針對性的服務功能
如果公共圖書館的創客空間定位于為中小學的科技創新教育服務,那該空間從設計開始就要以服務對象的需求來進行功能的設計定位。比如:交互性、延展性、應用性、學習性的功能要從空間的設計上得到比較科學的定位和設計。特別是學校、公共圖書館、科協、教育局等聯合開展該項目的單位,要在教學的目的、教學的實施方案、教學的預期成果、教學的時間、教學的設施、教學的進程、教學的行為模式上達成一致的意見。這樣才能有效地推進該教育項目的正常運行。在此過程中還不能忽略了教育對象,即實際參加科技創新教育的中小學生們的創造需求和基礎。比如:在啟動該項目創客空間之前,要對學生進行前期的摸底調查,對他們參與創客空間和科技創新教育的意愿、期盼程度、興趣點、創新意識程度、科技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層次都要進行調查分析。特別是要鼓勵那些創新意識不足、動手能力差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該教育項目的學習中來,讓他們成為創客空間的建設者、參與者、實施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減少競爭性的教學舉措,要讓學生把合作共贏的理念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把打造具有創新性的合作項目、合作主題、合作思路升華成具有創新概念的中小學生創客空間文化。
(二)培養專業的師資力量隊伍
無論是從公共圖書館建立創客空間的時間來看,還是中小學開展科技創新教育的實施進程來看,一切都處于摸索前行的嘗試階段。在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開展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更是本文第一次提出,還沒有任何在實施過程中的范例可供參考;從事該項教育工作的師資力量也是最缺乏的,也是最亟需的。培養一批能在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發揮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作用的優秀教師,是將該教育啟動或實施成功的關鍵。這需要選擇一批具有新知識、新技能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動手能力強,以及可塑性強的人才進行專門的培訓,讓他們盡快掌握開展這項工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以便為初期進入該項目學習的學生進行啟發式的引導性教學。另外,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建立向全社會或科技、科協等單位公開招募科技教育志愿服務者的行動,把有志于培養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有志之士、有能之士聚集起來,共同打造圖書館的創客空間,并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辦法和獎勵辦法,以項目預算的方式向上級單位和政府財政部門申請專項經費的支持,該經費也可以列入創客空間的年運行建設經費中作為培養師資力量的專項經費。另外,利用公共圖書館的現代信息化技術,為從事該項目的館員、教師、科技專家學者、社會參與者構建一個關于公共圖書館創客空間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系統平臺也很重要。通過這個系統平臺可以讓所有參與該項目的人員能夠有一個統一分享和交流教育心得、教學體驗的數字系統,并通過展示教育成果或教育進度的和效果的展現,進一步提高師資力量的整體信息素養水平,從而形成更科學有效的對應教育理論體系或教材、手冊。
(三)建立創客空間教育聯盟共同體
公共圖書館在新的時代要敢于把探索創客空間的服務價值和延伸功能的職責擔當起來。要主動聯系社區、學校、科協、企業等單位或組織,把創客空間教育的聯盟共同體組建起來,共同為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服務。要起到加強與各方合作爭取最大公益性的教育戰略聯盟作用,把創客空間開展中小學創新教育做成一個具有時代性和品牌性的項目進行不斷地完善和發展。要把公共圖書館服務社會、服務大眾、服務時代的功能和作用表達完整。要為公共圖書館未來的服務理念、服務方向、服務形式探索出一條具有創新意義的、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來。并且通過聯盟的方式,吸引或發展更多的有志于公共文化服務公益性事業的、立足于發展和豐富中小學教育模式和內容的社會各界力量出資、出力、策劃、獻計的工作中來。并通過這些聯盟的不同渠道和平臺,展示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成果,并力爭將有創新性的科技產品、科技概念、科技平臺以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式,變成對社會有積極意義和推動作用的科技產能,進一步為社會經濟建設的良好發展作出貢獻。公共圖書館是沒有圍墻的大學,公共圖書館是人民群眾終身學習的免費場所,公共圖書館是知識的海洋和信息的集散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公共圖書館的職能會隨著社會的需求而不斷地發生變化。作為圖書館界的一分子,筆者希望這種變化是符合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是符合圖書館這個古老而專業的行業在新的時代能發揮其能動作用的,是能在這個高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的歷史進程中能找到自己正確位置和未來發展方向的。在公共圖書館建立創客空間并將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結合起來的方式,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探索,這也是公共圖書館服務職能的延伸和發展,發揮其社會服務功能,發展其社會教育職能。
參考文獻:
[1]羅博,吳鋼.創客空間:圖書館新業態發展實踐與啟示[J].情報資料工作,2014(1):96.
[2]梁榮賢.創客空間——未來圖書館轉型發展的新空間[J].情報探索,2016(12):103.
作者:任瑞羾 單位:貴陽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