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播音主持風格定位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通過歸納概括時政電視新聞節目特征、播音主持風格特點,探究播音主持風格在新的歷史機遇下,如何發揮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在宣傳思想工作中的互動性、針對性、高效性、前瞻性。
一、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及播音主持風格概述
(一)時政新聞、電視節目及電視新聞節目概述
時政新聞,即時事新聞,由社會生活中的政治經濟關系所決定,對國家新近發生的或者處在進行中的事實情況進行報道,[1]多需要體現社會思想、政黨理念,在處理和解決國內外關系方面的政策方針。時政新聞在內容上多與國計民生、時事政治關聯,在形式上實現實時報道,當日報道世界各地的新鮮資訊,在特征上時政新聞多兼具政治性、時效性、廣泛性、信息性、政策性。電視節目是指經過自主選題、創意編排、攝影攝制、后期制作四個環節,通過電視臺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為傳播手段,將載有圖像、聲音的信息符號傳播給接收終端的受眾的作品。綜上可概括電視新聞節目是指依托當代電子信息技術(聲畫合一),將載有圖像、聲音的近期新近發生的或正在發生的,體現政黨執政理念的實時事件信息符號,快速、廣泛、簡潔明了地傳播給接收終端的受眾的報道,一方面達到宣傳思想的作用,另一方面傳播新聞事件信息。
(二)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優劣勢
時空共享,無遠弗屆。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的獨特魅力就在于時空無界,可以通過電子媒介將真實的視聽信息符號不懼時空阻隔,使之傳播到各個空間。實時傳播,時效性強。時政新聞新鮮廣泛的特點要求傳播的過程要保證速度,才不至于新聞變舊聞,而電視新聞節目則很好地突出了實時性特征,使受眾掌握第一手資訊。多元互動,深度解析。電視節目經過自主選題、創意編排、攝影攝制、后期制作這四個環節意味著在制作報道新聞節目時,可邀請節目嘉賓或者實時連接網民,深入探討解析熱點新聞事件,在受眾普遍關心的實際問題上建立完整的論述體系,融廣度、深度、微觀、宏觀四位一體,宣傳思想,啟迪受眾、引發深思。分眾語境,吸引力弱。媒介概念模糊,主流大眾呈現分眾化,[2]自主選擇意識強化,使傳統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發展受限。時代語境下媒介需要滿足個性化、分類化需求,媒介格局分眾化明顯,使得具有相對獨立生存環境的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在時代語境下較為受限且面臨巨大危機。
二、播音主持風格分析
(一)播音主持風格的發展概況
播音主持風格是指在廣播電視節目中,節目的播音主持人在長期工作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帶有一定個人特色和鮮明特征的藝術面貌。這種風格本質上是對審美鮮明獨特性的追求,具有豐富的藝術特色、文化內涵。我國的播音主持風格是隨著廣播電視逐步發展而日益豐富起來的,整個風格的結構框架體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時,由于播音主持風格本身帶有鮮明的個性特點,播音主持風格也會隨著播音主持人本身經驗的增加、人生閱歷的增長而羽翼漸豐。我國播音主持風格定位在不同節目中出現不同的審美色彩。
(二)現代播音主持主要的風格大類概況
輕松活潑,詼諧幽默。在日常節目播音主持工作中,充分利用主持技巧,彰顯獨特的藝術風格,感染受眾。主要表現形式是,通過添加風趣幽默的語言元素激起受眾對節目內容的情感共鳴,產生極強的情感滲透力和親和力,發揮節目在傳播過程中應有的效用。例如,湖南電視臺的《天天向上》,其中的節目主持人汪涵善用風趣詼諧的語言風格將晦澀難懂的嚴肅的節目內容用輕松活潑的方式傳播給受眾,達到積極的宣傳效果,寓教于樂。權威嚴謹,字正腔圓。在播音主持工作中,主持人要保障節目語言的嚴謹準確,意思連貫通暢,需吐字清晰,字正腔圓,把握好節目播音主持的語速、語調、語氣、用詞、節奏等,根據不同的節目特征進行深入的分析思考,總結歸納,增強受眾對節目的信任和理解。個性發展,多元互動。播音主持隨著時代的變遷,應新時展要求,播音主持風格日趨個性化,擺脫節目千篇一律、萬變不離其宗的刻板印象,掌握受眾需求,解析時代信息,深挖潛在價值,做出有力量、有水平、有創意、有價值、有前途的傳媒產品,在多元化發展的同時加強與受眾的互動交流。
三、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播音主持風格定位及培養研究
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作為宣傳思想的主陣地更應保持初心,創新定位培養播音主持風格,守住精魂、創新內核,增強播音主持的韌性。
(一)思維邏輯縝密
縝密的語言邏輯,助力權威性。一檔擁有真實有效的內容、優良的質量且深刻報道具有廣泛傳播力的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既需要保持播音主持風格“正派”,即邏輯思維縝密,傳播內容權威,又要在政治、傳媒、社會三個維度體現出價值。而要做到質優且具有廣泛傳播力的電視新聞節目,一方面從形成縝密的播音主持風格,遵循傳播規律,抓住核心傳播理念,創新新聞報道的內容方法手段等;另一方面,從播音主持形式上,通過把握恰當合適的語言、語氣、節奏、語調等,就是在播音主持過程中穩定心理狀態,清晰明了地表達語言和情感狀態,做到自上而下、由虛向實、[3]自內而外地傳播新聞信息,高效增強新聞報道的傳播力,最終要有序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于群眾。
(二)語言豐滿生動
生動豐滿的語言,增強感染力。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內容多為枯燥無味的時政新聞內容,而現在又是分眾的媒介語境,受眾自主選擇性強化,傳統的直接播報時政新聞的模式,無法在趨于白熱化的競爭形勢中形成有效的競爭優勢。而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培養形成豐富生動的語言風格既可保證受眾樂于接受,趨向熱愛了解時政新聞,促進新聞信息的高效傳播,又可保證有效地進行思想宣傳。播音主持作為一門語言藝術要做到語言豐滿有張力,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對新聞內容進行通俗化的自我解讀,對節目材料反復研讀,找出與受眾認知密切的結合點,做到枯燥新聞通俗易懂;二是對時政新聞進行播報時注意語言語氣的配合,輔之語速的輕重緩急,使受眾在接收新聞資訊時重點突出,能快速抓到新聞資訊的關鍵;三是深入解析社會環境,構建熱點新聞體系,串聯架構,把簡單的“說新聞”,轉換為“講新聞”,開放式地橫向、縱向立體拓展新聞節目的播報維度,使受眾在接收新聞的同時深入思考。
(三)舉止態度親和
親和的舉止態度,縮短傳播距離。新時代,分眾化問題層出不窮,時政電視新聞節目播音主持整體運行穩中有變,要想處理好新聞傳播與思想宣傳之間的關系,需要發揮播音主持人的智慧,以親和的舉止態度播報時政新聞,穩妥應對新時代的新情況。當前激進的評論不如上善若水的深入報道,播音主持風格培養過程中要保持宣傳內容內涵完整而報道表現形式豐富多元,就需要形成穩定的播音主持風格和適宜的舉止態度。
四、結語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政策性很強的工作,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思想宣傳中堅力量,其在工作實踐中形成以思維邏輯縝密、語言豐滿生動、舉止態度親和為注腳的播音主持風格顯得尤為必要。以正確的播音主持風格態度為支撐,能使時政新聞類電視節目更符合國家和受眾期待,不斷科學地推進思想宣傳工作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滕瑩石.新時期時政主持人播報風格的研究[J].新聞傳播,2014(02):165.
[2]蔡昕蘊.全媒體趨勢下播音主持教學環節適配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3]郭娟.廣播電臺播音主持人個性化主持風格的培養[J].西部廣播電視,2014(21):101.
作者:馬寧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