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濟南的秋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濟南南依泰山,北臨黃河,地勢南高北低,來自泰山山脈的雨水滲入地下,形成裂隙巖溶水,順勢向北向西潛流,到黃河南岸被堅硬不透水的輝長巖體堵截形成壓力水頭,在低洼的濟南老城區明水洪范等地噴涌出來。經過夏天一個雨季的積蓄秋天,濟南泉水是年中最好看的時候:噴勢大,水位高,清澈,靈動。
秋天的趵突泉池,三股水的噴勢特別壯觀。恰如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所描繪的,“云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秋天的黑虎泉也是最富詩意的高崖下有一深潭,清冽澄澈,旁為方池,有3個石雕虎頭,泉水從虎嘴里噴涌而出,猶如萬斛珍珠流瀉,噴吐入池,再流入護城河。其狀如明代詩人劉敕所描寫的,“懸崖之下碧潭深,潭上懸崖欲幾尋。石激湍聲成虎吼,泉涌清響作龍吟。”至于墨泉和梅花泉,秋天的噴勢比趵突泉黑虎泉還要壯觀。
濟南的泉水四季都很清澈靈動,秋季尤佳。濟南的泉水是經碳酸鹽巖層裂隙過濾,懸浮顆粒物少,水質好:泉池底部是沙石,淤泥少,秋天又少雨不易被沖渾。故濟南秋天的泉水更是碧潭如鏡,清可鑒人。曾任在濟南任齊州知州的北宋文學家曾鞏當年一走近趵突泉泉池,就對泉水清如明鏡涌如轉輪印象深刻,寫下了“已覺路傍行似鏡,最憐沙際涌如輪”的詩句。明代詩人劉敕則用“澄色千年可洗心”的詩句贊美黑虎泉水清無雜質,賞心悅目。如有時間多轉轉看看,就會發現,濟南72名泉和無數無名涌泉哪有不清的?
賞完黑虎泉后,從游船碼頭上船,在眾泉匯流而成的護城河里經大明湖環城游一圈河水清澈見底,倒影清晰可見風光瀟灑似江南,沿途下船到趵突泉的無憂泉五龍潭的古溫泉。醴泉江家池邊坐下來,慢慢賞,那望穿秋水,秋波頻頻的意境,不身臨其境是難以領略到的。秋天的百脈泉珍珠泉,更是千姿百態只見串串水泡,粒粒珍珠,從泉池深處冒出來,如清代學者王昶所描述的那樣,“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璣,皆自底下達于面?!比缭谌剡呉欢迥_,泉池底部急速冒出的珍珠水泡會更加玲瓏剔透多姿多彩。我多位友人秋天到濟南看了泉水后,發出了“濟南歸來不看水”的感慨。
濟南秋天的詩境在紅葉中。濟南南部山區的土質最適宜紅葉的生長,故濟南的紅葉分布廣,面積大,品種多。濟南青山入城,南部多山,有山的地方,幾乎都有紅葉,但景色各不相同。
近處,千佛山,四里山,佛峪、龍洞等地紅葉,掩映在漫山遍野的蒼松翠柏之中,呈現出萬綠叢中一點紅,一片紅的景致。晚清小說家劉鶚曾描寫道
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嶺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株半株的丹楓夾在里面,仿佛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十里長的屏風。
賞紅葉最出名的地方是紅葉谷。紅葉谷距市區約3 3公里乘車半個多小利就可到達。十月中旬,下霜之后,是到紅葉谷賞紅葉的最佳時光。我去過幾次,看不夠。每次進'_后先從絢秋湖畔向南遠眺,只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紅葉和青松環繞的萬葉塔聳立在山巒間,倒影在清清的湖水中、紅葉、青松、柳樹、湖水交相輝映、頓覺人像在畫中一樣。沿環秀路,歐洲風情谷到情人谷,或坐電瓶車,或步行,邊走邊看,紅葉似火,如詩如畫,波瀾壯闊。近看,葉如卵形倒卵形的名貴紅葉黃櫨,穿插其間的五角楓,葉態優雅色彩斑斕、淺黃、深黃、嫣紅……多姿多彩的紅葉給蕭瑟的深秋平添了獨有的精彩。更奇妙的是,無論向前看還是回頭看,哪個角度都可看到無邊無際的紅葉,4000多畝黃櫨,紅透了遠近的山,染紅了山后的天,映紅了山洞的水。那壯觀、那熱烈,那絢麗那燦爛,令人震撼不已,心潮激蕩。可惜這樣的詩境在老舍先生居住濟南的年代還沒有。否則,先生一定會寫進他為人膾炙人口的《濟南的秋天》中讓更多的讀者分享有紅葉的濟南的秋色之美。我在滬上的多位朋友看了紅葉谷后,幾乎眾口一詞,濟南的紅葉比香山紅葉還好看!
劉毓琦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是濟南的春。
今年,濟南的天氣可謂是春如四季,比如今天是冬,下點雪;明天是夏,太陽高照,后天可能就是秋天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是人們的過度排放污水、廢氣……所以才有這轉盤的天氣。
在網上查找濟南的過去資料,可謂是四季如春啊,泉水噴涌不斷,空氣可是非常非常的清新,水也是那么清澈,天空也是那么的藍,迎面的風吹來感覺是多么舒服;可是現在呢,泉水不知什么時候就斷流了,空氣中的PM2.5爆表,水中不時漂浮著塑料袋、可樂瓶……天空也飄著白色塑料袋,吹來的都不是風,而是塑料袋,怪不得網友唱了一首“濟南人之歌”。
今年濟南的霧霾也是硬傷,今年濟南的霧霾讓我想起了過去的英國倫敦,可是現在“霧都”的稱號好像到到了濟南的頭上,現在英國倫敦的人知道的種樹的重要性,多植樹,讓霧霾“跑”出了倫敦,可霧霾又“逃”進了濟南,為什么,因為濟南人這幾年對大自然的破壞,才造成了現在的現象,我真的想倡議全體濟南人,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讓濟南丟的霧都的帽子,讓濟南成為以前的濟南。
我的家在山東省的省會——美麗的泉城濟南。泉水是濟南的靈魂,因此濟南也有“泉城”之美稱,那股股歡騰噴涌的泉水也給濟南這座北方城市增添了幾分活力與靈氣。
既然是泉城,那當然是少不了水的,全市共遍布著大大小小700多處天然涌泉,在濟南老城區西起西門、東至青龍橋方圓幾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就分布著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和五龍潭四大泉群。眾泉一起流入景色秀麗的大明湖,構成了濟南獨特的泉水景觀,走進濟南,就仿佛走進了一個神奇的泉水世界。
泉城最有名的還是我們的大明湖,早在唐宋時期大明湖就以其美景而名揚四海。蛇不見,蛙不鳴;久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大明湖的獨特之處。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春天,楊柳剛剛發芽,輕輕的擺動著柔軟的枝條;夏天,湖里的荷花悄然盛開,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天,湖中的蘆葦飛舞,水鳥在湖面上翱翔;冬天,湖面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我最喜歡的是夏天的大明湖,坐在大明湖的石凳上,感覺一陣陣的涼風習習,湖里荷花開得燦爛,清香撲鼻,清代書法家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繪聲繪色是說出了大明湖的絕佳之處。
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清洌甘甜的泉水是濟南市的血脈,賦予了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讓我們共同建設我們美麗的泉城濟南吧!
四年級:張葉晨雨
我和其他濟南的小朋友一樣是喝著我們的趵突泉水長大的。夏天在黑虎泉池嬉水,秋天來到千佛山登高賞菊。
我的家鄉非常美麗,等我們長大了,家鄉的變化會更大。
這晚我做了一個夢,夢中我見到了未來的家鄉。
春天,趵突泉邊的柳樹吐出嫩芽,迎春花開了,把泉池圍了起來,給趵突泉編了個美麗的花環。小鳥在天上飛過,告訴泉水我從南方回來了。小魚在水里游過,向泉水訴說昨天的故事。
夏天,人們都來到泉池邊乘涼,口渴了,用手捧起泉水暢飲。有一些老濟南一早兒就到泉池邊遛鳥,外地的賓客都在爭先恐后地拍照,人們盡情享受著趵突泉獨特的夏日風情。
秋天,黃色的樹葉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四海為家。這時候公園的環衛工人是最辛苦的時候,他們要保證公園的衛生,有時忙的連飯都吃不上。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把趵突泉打扮得更加潔凈、美麗。
冬天,泉水上面有一層蒸汽,把泉水和泉池邊的景物遮的非常嚴實,它們在后面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直不肯出來。真應了古人那句“云霧潤蒸華不注”了。
雨下的越來越大了,本來泥濘的小路更不好走了。在路上,有的人穿著雨衣,有的人撐著雨傘,有的人用手擋著頭向回家的方向跑去。大雨淋濕了他們的衣服。他們肯定在想:這真是個糟糕的下雨天!
”叮鈴鈴、叮鈴鈴……“放學了,媽媽來接我了。我撐著雨傘,媽媽背著我一起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路可真難走,到處都是水,媽媽的鞋子都濕了。不一會兒,媽媽背著我到家了,我發現媽媽的衣服都被淋濕了,我想:下雨的天氣太糟糕了,要是天氣很晴朗就好了,媽媽也就不會被淋濕了。
齊魯大學源于1864年,一對傳教士夫婦于登州城西北一座破觀音廟所辦的“蒙塾”,1872年改名文會館,1902年與廣德學堂合并為大學,1917年方才正式更名為齊魯大學。百年間,齊魯大學可謂輝煌,在學界江湖上有著“南齊魯北燕京”的名頭,大批文化和教育界的名流共同涵養了齊大的文化精髓。
齊魯大學時期的那批學人,有著與今天的學人迥然不同的風度、氣質、胸襟、學識和情趣。他們的個性或迂或狷或癡或狂,但內里全不失風骨、風趣或風雅,底子上都有一個“士”字守著。總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1930年8月,作家老舍到齊大任教,住在南新街一個四合院。在這里老舍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如《濟南的冬天》《濟南的秋天》《大明湖》《牛天賜傳》等。與老舍同在齊大文學院任教的欒調甫,是蜚聲海內外的墨子研究專家,人稱“齊魯一大怪杰”,梁啟超呼其:“邁越前人,石破天驚”。
1932年加拿大人明義士,被齊大聘為考古學教授,他將自己在河南安陽收集到的甲骨和其它文物運到濟南,在校內建博物館。明義士的兒子明明德曾任加拿大駐華大使,前幾年明明德向山東大學捐贈了父親留下的大批有價值的資料和文物。另外還有錢穆、張維華、孫伏園等一大批文化精英。
1924年夜,隨著汽笛鳴響,泰戈爾踏上了濟南的土地,同時到來的,還有以翻譯身份作陪的徐志摩和林徽因。整個濟南為之震動,新聞界打出了《東方詩神偕同金童玉女抵濟!》的標題。
泰戈爾在齊魯大學的康穆堂講了一場題為《東西方文化之比較》的演講,發生了頗具戲劇性的一幕。一名齊大學生挺身而出,走到后臺去,與大師進行了一番親切交談。如果說此人之前與美國教育家杜威能用英語交談尚不足為奇的話,但他用梵語與泰戈爾攀談了一番,可就匪夷所思了。
他便是“于大神仙”之稱的于道泉。那是1924年,于道泉被視為泰戈爾中國之行唯一知音。那時季羨林尚在正誼中學讀書。季先生曾說,于道泉是一個具有天才稟賦的奇人。
[關鍵詞]語文教學 導語 設計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恰當巧妙的導入猶如一出話劇的“序幕”,起到統領全課的作用。魏書生老師說過:“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因此,巧妙地導語,可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盡情享受文學的美妙。
那么,如何設計好導語呢?那要做到巧“導”妙“引”。本人不妨在此贅述一、二,以達拋磚引玉之效。
一、描摹實境,調動激情
導語“不是無情物”,它的語言結構是感動人心的重要手段。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摹一幅圖景或一種意境,從而去叩擊學生的心扉,引導他們進入課文情景,使情與景偕,情與理融。設計導語時,恰到好處地運用描摹實境,不但能夠很快地渲染一種詩情畫意的典雅氣氛,而且能創設“先聲奪人”的審美情境,讓課堂教學充滿詩情畫意,體現出鮮明的抒情格調,可以讓學生如臨其境,加強他們的情感體驗,震撼他們的心靈從而得到情感共鳴。例如教《濟南的冬天》一課,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蘇軾有首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蔽骱熡昝擅?,如在畫中,漫步湖邊,蕩舟湖上,人如在畫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瑞士景色最美:綠色山林,環繞著淺藍色的湖泊,映襯著阿爾卑斯山頭的皚皚白雪;懸崖上瀑布流瀉,草地上鮮花盛開。同學們知道哪兒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嗎?這就是我國著名的“泉城”濟南。老舍在《濟南的秋天》一文中寫道:“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痹谧髡吖P下,濟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詩如畫,別具情致。今天,我們先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
這樣,便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恰當的軌道,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角色。
二、講述故事,增加趣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學生在上課前的幾分鐘內,注意力并不是十分集中,要使學生盡快了解該課主題并對它產生興趣,導語作為過渡,有時可先宕開一筆,欲擒故縱,采用“曲徑通幽”的方式,講述故事,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其積極參與教學,在興趣盎然中進入主題。講者動容,聽者動情。如此導課,既能以情動人,又能增加趣味性,使師生之間的知識傳遞融入和諧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時又能使課內和課外緊密結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收到“一石二鳥”之效。如在導入《曹劌論戰》時,我先不告訴學生講什么,而是故意反問:大家愛聽故事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回答:“愛聽。”好吧,那么我今天就講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國歷史的春秋時期,大家都學過歷史,誰能說出春秋五霸第一霸是誰?“——齊桓公。”對,是齊桓公。那么齊桓公是怎樣登上王位的?于是教師把齊桓公公子小白當年與兄長公子糾爭奪王位的歷史繪聲繪色講了一遍(這是長勺之戰的起因,雖然課文中沒有齊桓公這個人物,但事件與之有關)。當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之時,我話鋒一轉:齊桓公做了國君之后,借口魯國曾經幫助過公子糾,出兵魯國,發動了戰爭。當時,齊強魯弱,魯國處于防御地位。但是,魯國卻戰勝了強大的齊國。同學們,你們知道魯國是怎樣戰勝齊國的嗎?有一個關鍵人物叫曹劌,就是他向魯莊公獻策,并在長勺之戰中幫助魯莊公,才取得勝利的。那么曹劌是怎樣為魯莊公出謀劃策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曹劌論戰》。
通過繪聲繪色的故事,使學生增添了深厚的興趣,不僅順利地導入新課,又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三、設置懸念,引發思考
“一石激起千層浪”,疑問是探索新知的導火索。“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奇有時也會覺得“新鮮”。語文教師要善于設疑,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導語中有意提出疑問,制造懸念,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激化學生釋疑而探索的心態。這個過程會讓學生充分體驗“夢里尋她千百度”的執著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如我在教魯迅的《孔乙己》是這樣導入的:“凡是讀過魯迅小說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讀過《孔乙己》這個短篇小說的人,無不被魯迅先生所塑造的那個受到社會涼薄的苦人兒的現象所感到。魯迅自己也這樣說:‘我最喜歡的作品就是《孔乙己》’。為什么魯迅創作了許多小說,而最喜歡《孔乙己》呢?魯迅究竟用怎樣的鬼斧神工之筆,來塑造孔乙己這樣一個現象呢?我們學習課文以后,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過去有人說,希臘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莎士比亞的悲劇性格的悲劇,而且人生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魯迅的《孔乙己》寫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劇。讀悲劇時人們的心情往往很難過,灑下同情的眼淚。但讀《孔乙己》時,你的眼淚流不出來,心里陣陣絞痛,眼淚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運悲劇、性格悲劇,還是社會悲劇呢?讀課文以后我們就可以找到正確的回答”。這則導語抓住課文的重點:孔乙己是怎樣一個人,巧布疑陣,而且還明確告訴學生答案就在文中,讓學生對課文有興趣,對解疑有信心,學習主動性自然會很大程度的提高。
【關鍵詞】中學語文 導語 有效性
導語,是啟發引導學生的話,是將學生由非學習狀態轉入本堂課學習的準備階段。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笨梢姡瑢氤晒εc否,直接影響新知識的教學。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可見,一段生動形象的導語,會像一股伴隨美妙音律的涓涓細流,流進學生的心田;一句精辟獨到的導語,定能扣人心弦,發人深省,會對學生的思想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們如磁石,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上課伊始石破天驚,先聲奪人,讓學生一聽傾心,整節課也因此高崖泄水,洶涌澎湃。如果我們把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比為一座有價值的知識寶庫,那好的導語就是打開這知識寶庫的開篇鑰匙。因此,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巧妙含蓄的導語,我們在這里也作些思考。
一、導語要發揮其趣味性來吸引學生
趣味導語是用詼諧、風趣、幽默的語言構成的語言。使用這種導入語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迅速抓住學生的心,吸引學生去學習新內容,并能在趣味中引導學生抓住學習重點,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時,有老師設計導語:同學們,宋代文學家蘇軾有詩道:“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焙贾莸奈骱俏覈舐糜蝿俚刂?。她的春天尤其美麗:十里長堤,煙雨蒙蒙,遠山近水,盡在畫中,漫步湖邊,蕩舟湖上,令人如在畫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避暑勝地瑞士景色最美:綠色山林,環繞著淺藍色的湖泊,映襯著阿爾卑斯山頭的皚皚白雪;懸崖上瀑布流瀉,草地上鮮花盛開,真無愧于“世界公園”的美稱。同學們知道哪兒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嗎?這就是我們著名的“泉城”濟南。老舍在《濟南的冬天》一文中寫道:“上帝把春天的藝術賜給西湖,秋和冬全賜給濟南。”在作者筆下,濟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詩如畫,別具情致。今天,我們先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導語結束,同學們早已被西湖的美景所陶醉,一句“上帝把春天的藝術賜給西湖,秋和冬全賜給濟南”,秋冬濟南不用說自是美不勝收了,一種神往之情激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導語要讓學生有耳目一新之感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是新世紀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語文教學中,適時運用音響、幻燈片等電教媒體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動機,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理解能力,使課堂生動活潑,達到“入境始與親”的目的。美學家王朝聞也指出:“只有訴諸感覺的東西,才能引起強烈的感動?!苯柚娊淌侄文芨玫厥箤W生產生一種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如觸其物的效果。比如講解《安塞腰鼓》一文前,我利用多媒體優勢讓學生欣賞了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視頻。奔放、動感的畫面,熱烈、鏗鏘的音樂,讓學生直觀、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越的課堂氛圍,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我見好就收:“產生于黃土高原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三、導語要有符合語文教學的藝術性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黃金時代,正值如詩年華,他們具有強烈的愛美天性和獨特的審美觀,所以教師進行導語設計力求達到美感性,讓優美、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語言給學生的美的享受,從而激起學生的審美體驗,逐步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也要從內心流淌出最真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愫撥動學生的心弦,從而溝通彼此的心,讓學生找到情感共鳴,從而使他們的思想情感得以陶冶,文學才智得以增長。如《天上的街市》,要讀出淺吟低唱的韻味:讀第一節“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星星……”時,如藍天流云,小溪潺潺,溫婉綿延;讀第二節“我想那縹
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時,驚喜異常,激情如火,令人神思飛揚;讀第四節“你看,那淺淺的天河……”時,甜美舒緩;讀第四節“我想,他們此刻……”時,溫婉感人,余韻悠然。教師的甜美的語調、親切的表情、豐富的情感把學生帶入那美妙神秘的太空,長久地沉浸在無限遐想之中,同時受到強烈而持久的美感熏陶。
四、導語要符合新舊知識的連貫性
為了使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或者使學生明確本課知識的重點,有必要作一些適當的舊知識提示,使學生產生一種知識的前后貫通感,有利于學生原有認知結構迅速同化新知,這就是知識導入。為了上好《孔乙子》這課,有教師讓學生復習已經學過的課文《范進中舉》,在復習完的基礎上,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范進在中舉前那樣窮困潦倒,鄰居冷眼旁觀,連他的老丈人胡屠戶也對他極端輕蔑,百般辱罵,張鄉紳也從不與范進往來,可以說從不拿正眼瞧他。但中舉后的范進應有盡有,地位一下子提高了??婆e制度使天下多少讀書人為之瘋狂?!叭f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科舉制度始于隋朝,于1905年清末廢除。這漫長的1300多年,每次幸運者畢竟少數,更多不幸者會是怎樣的不幸呢?我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寫了一位連秀才也未考中的清末讀書人的命運,他就是《孔乙子》。
導語的設計是一種教學的藝術,因此也不會找到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再加上教師的創造力也是無窮盡的,所以導語設計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選用哪一種方法,一般由教學內容所決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