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水源污染范文

水源污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源污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水源污染

第1篇:水源污染范文

關鍵詞 污染;離子交換;水處理

中圖分類號 TN9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72-0171-01

目前,隨著東江取水水源污染逐年加重,動力化學除鹽水系統進水水質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導致離子交換器失效快,影響鍋爐的正常的運行和壽命,從而造成了安全生產隱患。為此,對化學除鹽水系統水源水質污染的主要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 現狀分析

1.1 水源水質污染情況

為具體反映出水源水質污染情況,特對比1999年第三季度∑陽離子=1.04 mmol/L,∑陰離子=0.90 mmol/L,而2007年第三季度系統進水水質全分析數據∑陽離子=2.374 mmol/L,∑陰離子=1.724 mmol/L,從此看出,系統進水水質主要離子含量均大幅度增加。

1.2 水源水質污染的影響

1.2.1 水源水質污染對離子交換器工作周期的影響

除鹽水系統的設計水質為東江過濾水,其水質數據模型為∑陽離子=1.04 mmol/L,∑陰離子=0.90 mmol/L(1999年系統進水水質全分析數據)正常外供除鹽水平均流量500 m3/h裝置工作能力如下:

進裝置生水流量Q2=RQ1=535m3/h

R—水耗比,取統計平均值1.07;

以陽離子交換器為例計算:

S=V×q=Q×T×∑離子量 (1)

式中:S—樹脂實際總工作交換容量(mmol);

V—樹脂總容積,以運行5臺工作離子交換器計,為49 m3;

q—樹脂實際工作交換容量,001×7樹脂全工交容量以

1200 mmol/L計,η以優化條件60%計,即q為

720 mmol/L;

Q—工作流量(m3/h);

T—周期時間,即從運行開始到出現離子泄漏時間(h);

∑離子量—進離子交換器水中可與樹脂發生交換的離子量,這里指陽離子量(mmol/L);

將已知Q,∑離子量代入:

500000×T×1.04=49000×0.6×1200

得T=67.8 h

即67.8 h后所有運行陽離子交換器都會失效。

若水質模型以2007年系統進水水質全分析數據測算,其水質數據模型為∑陽離子=2.374 mmol/L,∑陰離子=1.724 mmol/L,要求滿足正常生產(仍取外供除鹽水平均流量500 m3/h)時分析如下:

仍考慮陽離子交換器,據式(1),將已知Q,∑離子量代入得:

T=29.7 h

即29.7 h后所有運行離子交換器都會失效,運行周期縮短50%以上。

由于陽離子交換器失效快,整個系統將處于疲勞工作狀態,勉強應付需求水量,且將造成陰、混合離子交換器的工作實際負荷加大,再生水質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同理,可計算陰離子交換器、混合離子交換器的工作狀態。

1.2.2 水源水質污染對離子交換樹脂的影響

1)陽樹脂污染。陽樹脂主要受Ca2+、Mg2+、Al3+、Fe3+等重金屬離子和一些酸性基團的有機物的污染,導致交換容量降低,出水水質惡化。

2)陰樹脂污染。①硅、重金屬陰離子絡合物、有機物等物質的污染。陰樹脂主要受硅、重金屬陰離子絡合物、有機物等物質的污染,導致樹脂降解、交換容量下降、出水水質惡化,甚至樹脂報廢。②漏Na+現象。水中含有高價無機陰離子和有機物等原因會導致陰離子交換器漏Na+。陰離子交換器出水含鈉較多時,會使陰離子交換器除硅效果變差,進而影響到陰床出水水質,同時使混合離子交換器出水水質下降、周期制水量減少。③混合離子交換器樹脂污染。除鹽系統的混合離子交換器,主要可能被水中的有機物和微生物所污染。試驗證明,混合離子交換器被有機物污染后,將出現出水有機物含量增加、電導率上升、pH值小于7等現象。

2 對策

2.1 樹脂污染的對策

2.1.1 陽樹脂污染的對策

重金屬離子污染的陽樹脂的復蘇,可采用鹽酸、EDTA等處理。輕度鐵中毒可在罐內復蘇。有機物污染的陽樹脂復蘇,一般采用2倍于樹脂體積的10.0%NaOH溶液浸泡處理,洗脫率可達100%。

2.1.2 陰樹脂污染的對策

對有機物污染的強堿陰樹脂,較簡單、經濟的方法是堿性氯化鈉處理。

2.1.3 混合離子交換器樹脂污染的對策

對于微生物污染,可通過定期用2%~2.5% HCl對混床樹脂浸泡1.5~ 2h,然后再進行再生,達到殺死污染的微生物的目的。

2.2 離子交換器改造

2.2.1 改造方向

上述表明,由于水源水質逐漸偏離原設計所依據的水質,現有的除鹽水裝置的工作設備已難以滿足生產需要。除對上述的設備加大投入,加強檢修外,還應從下面兩個途徑:增加現有樹脂的數量;選擇新型號樹脂更換現有樹脂來增加樹脂的總工作交換容量。

雙室浮動離子交換器(下簡稱:浮床)工藝可有效降低再生劑耗量、提高工作交換容量、改善出水水質。

從裝置工藝生產實踐來看,2006年改造的兩臺陰浮床結合了上述兩個途徑,顯著增加了制水能力(平均制水周期為60 h,制水量約為7000 m3),且大幅降低了堿耗(平均為56.0 g/mol,普通陰離子交換器為75.25 g/mol)與生產成本,是水質得以保證的積極因素。

(下轉第189頁)

(上接第171頁)

2.2.2 陰浮床與普通固定陰床的經濟比較

1)堿耗。陰浮床堿耗統計平均值為55.695 g/mol,比普通固定

陰床的平均堿耗75.25 g/mol,下降幅度達25.98%;按2007年陰浮床出水量2,043,084 t計算,節約堿的量為222.19 t,按堿的成本價850元/噸進行計算,節約原材料費用達到18.9萬元/年;

2)陰浮床水耗統計平均值為1.05 t/t,普通固定陰床為1.1 t/t,故可節約再生用水2043084×(1.1-1.05)=102154.2 t/a,以陽床出水2元/噸,節約費用約20.5萬元/年;

3)在再生中陰浮床比普通固定陰床多吸收40%堿,可減少排至中和池的堿量,從而減少用于中和的酸量,可節約中和用酸費用約3.99 萬元/年;

4)陰浮床比普通固定陰床節約再生用風費用約0.98萬元/年;

5)陰浮床比普通固定陰床節約再生用電費用約0.12萬元/年。

綜合計算可知,使用陰浮床比普通固定陰床每年可節約費用約44.5萬元/臺。

綜上所述,浮動床與普通固定床相比,更能適應水源水質變化,解決生產隱患,滿足安全生產的需求,并能有效減少廢酸、廢堿污染物的排放;同時,在運行成本方面,浮動床比普通固定床有著明顯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浮動床還具有單耗低、出水水質好、再生操作簡單、設備壓降低而出力大、自用水率低、不會發生樹脂亂層、適用水質范圍寬等特點。浮動床是在水源的污染逐年加重的情況下提高除鹽水出水水質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動力水處理化學水系統操作規程[M].Q/SH 3195 04C.301(347、348、349、350)-2008.

第2篇:水源污染范文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把水源地保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采取得力措施,不斷加大執法力度,積極抓好水污染治理,較好地保護了水源地及其周邊生態環境。

一是各級重視,保障有力。縣政府高度重視水源地保護工作,加強水資源保護管理。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法律宣傳教育,積極營造保護好水源地的良好氛圍。各職能部門積極履行監管職責,積極配合,認真抓好各自轄區內的污染治理,促進了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開展。

二是強化措施,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圍繞縣城飲用水安全這一目標,縣政府采取多項措施,切實加強水源地保護工作。堅持日常監察與開展專項行動相結合,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偷排偷放污水、使用劇毒農藥等違法行為,污染隱患得到有效控制;嚴格新上項目審批,要求符合條件的新上項目必須實行“三同時”制度,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產生;加強水資源管理,嚴把新增取水許可審批關口,嚴格禁止在保護區內新設入河排污口,有效保障了水生態安全。對供水系統實行規范化管理,不斷提高監測技術和水平,強化對水源水、出廠水的水質監測,促使供水企業規范運營,全力保障水質安全達標。

三是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效果明顯。近期縣政府組織水務系統對我縣飲用水源井周邊污染源情況進行了一次認真調查,調查結果為:

1、縣城區。共有8眼水源井,井深450—500米,水質優良,在水源地設立了明顯的保護區標志,周圍100米以內均無污染源。縣自來水公司制定了《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主管領導為水務局黨總支書記、副局長,具體負責人為縣自來水公司經理。

2、鎮區。共有3眼水源井,井深450—500米,水質優良,周圍100米以內均無污染源。自來水公司制定了《供水應急預案》,主管領導為水務局黨總支書記、副局長劉鳳軍,具體負責人為自來水公司經理李宗力。

3、縣鄉村供水管理站。共有18眼固定水源井,井深410—500米,水質優良,各供水站及水源井周圍200米以內均無污染源。縣鄉村供水管理站制定了《安全生產應急預案》,主管領導為水務局正科級干部,具體負責人為縣鄉村供水管理站站長。

二、存在的問題

(一)水源地周邊污染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調查發現,在我縣水廠周邊200米內有一養雞場,對水源地造成了嚴重污染,建議縣政府能協調解決此問題,盡快將養雞場搬離,以切實做好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防范工作,確保我縣重點區域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

(二)尚未建立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水源地保護工作涉及面廣、參與部門多,各個部門之間缺乏協調配合意識,甚至有的部門(單位)職能交叉,責任不清,水源地保護工作尚未形成合力。

三、幾點建議

水是生命之源。縣城飲用水安全是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大事,也是全縣人民高度關注的大事。縣政府及各級各部門都應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確保群眾安全用水。

(一)進一步抓好宣傳教育,營造全社會理解支持、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要積極采取多種形式,抓好對《水污染防治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同時按照要求在水源地設立明顯的保護區標志和嚴禁事項告示牌等,進一步明確我縣水源地保護的范圍、保護措施和禁止事項等,使廣大干部群眾切實認識到破壞水環境的危害及后果和保護好水源地的迫切性。要加強對水源地保護區內企業法人、居民的宣傳,增強他們的守法意識和自律意識,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共同參與、積極行動、自覺保護水源地的良好氛圍。

第3篇:水源污染范文

【關鍵詞】南水北調 水源區農業面源污染 污染治理對策

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流域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區,包括漢江、丹江兩大水系,流域面積8.81萬km2,水土流失面積4.74萬km2,涉及陜西、湖北、河南三省3省40個縣。遵循“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原則,2006年2月,國務院批復了《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與南水北調主體工程同步實施。水源保護區各市縣通過五年《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防治工程》的綜合治理,庫區及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確保了丹江口庫區水質,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雖然《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防治工程》的實施使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減少了泥沙量的入河、入庫,水質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日漸突出的水源區水質污染問題仍不可小視,如果做不到防微杜漸,水質污染問題的后患將會顯露無疑。目前水源區水質污染分為兩個方面: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相對來說面源污染沒有固定排放點,治理整頓起來較難。目前面源污染中的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在遵循“三同時”制度(即“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前提下,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保證南水北調工程水源質量,有利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本文將對農業面源污染進行探討。

一、南水北調水源區農業面源污染現狀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為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縣的丹江口水庫。丹江口水庫總面積846平方千米,庫容達到了290.5億立方米,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積的巨大也帶來了污染源眾多的問題,其中農業面源污染主要由以下幾方面造成:

1.化肥和農藥等的危害

丹江口流域山區農業占主導地位,由于山區土壤肥力的限制,農民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超過可分解范圍,產生了嚴重的化學污染。據統計,安康市現有耕地39.05萬hm2,化肥年使用總量達16.4萬t,每公頃使用量遠超過國際標準,且使用過程中化肥利用率極低,僅30%左右,大部分化肥滲入地下影響了水質。另外山區蟲災屢見不鮮,農民為保收大量使用農藥,安康市石泉縣年農藥使用量已達25t,30%的農藥依附在地表中,在降水或灌溉時污染地下水,最后流入丹江口水庫。除此之外,地膜的不合理使用也會污染水源,石泉縣地膜年均使用量約為150t,回收量不足50t,地膜殘留被分解形成的有害物質也會隨降水進入水庫,危害不可小視。

2.禽畜養殖業的危害

目前丹江口流域的養殖業規模迅速擴大,已知在水源核心區養殖場超過了500個,禽畜糞便年排放量超1000萬t,其中四成未經任何處理,糞便中的氮、磷等會直接或間接污染水源。剩下的六成即使經過沼氣池處理,殘渣也會被隨意堆放,經雨水沖刷后污染地下水。目前養殖業對水源的污染甚至超過了化肥等,成為了水源區的主要危害。

3.農村生活污水的危害

丹江口水域人口約1400萬人,必定產生大量的生活污水。以石泉縣為例,此縣現有人口有18.7萬,全年垃圾產量10萬t,大部分垃圾得不到正確的處理,遇到降水病菌會滲入地表水和地下水,影響水源質量。雖然在國家政策的督促下建設了污水、垃圾處理廠,但是80%的農村人口產生的垃圾仍是丹江口流域的一大憂患,處理不得當,南水北調的成果將大打折扣。

二、農業面源污染產生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1.產生原因

農業面源污染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從根本上看是由于我國目前主抓工業,放松了對農業結構管理的局勢所致。首先,由于宣傳工作及教育程度的不足導致大部分農民對農業面源污染的危害認識不足;二是農村居民長期的生活習慣已經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了污染的產生;三是基層領導對水源污染的問題不夠重視,沒有起好應有的模范作用;最后,由于化肥等的普及導致部分農戶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作物的高產,物質發展與精神文明建設不夠協調。總而言之,精神層面的問題是農業面源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與解決問題的最大羈絆。

2.治理方法

2.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

想要持久的保護丹江口水域的自然環境,就必須完善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相關的法規建設,用法律來約束人們。其實我國并不是沒有相關法律規定,像《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等水利相關的法規,然而其中涉及到農業面源污染的相關條文卻甚少。筆者認為要想解決丹江口水域水源污染的問題,當地政府必須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地區法規,明確規定農業面源污染相關的處罰工作。

2.2建立農村可循環發展機制

一個可循環的發展模式對于農村污染的減少至關重要,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財富,只有正確的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才能取得最大利益。對此,政府應該加大財政投入,建設足夠的垃圾回收處理站點,才能實現最終目的。

2.3建設污染治理示范點

想要大規模的進行污染防護治理,首先應該在幾個點進行小范圍的試驗,在達到預期目標后將試驗成果付諸大規模的行動。可以在某個縣進行試點工作,對此可以向北京的延慶縣學習。延慶在2008年獲得“國家生態縣”稱號,其通過自身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諸多國家污染防治指標,成為了污染治理的標兵縣。

4.加強污染防治宣傳

農業污染面源防治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要想深入民心,必須加大宣傳力度。首先基層領導要做好村民們的工作,其次為了提高公眾的認知度,要充分利用媒體的宣傳職能,明確告知村民們農業污染面源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從基層抓起,才能在良好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防治工作。

南水北調水源區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事關南水北調工程的質量,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只有重視水源污染問題,并正確處理,才能真正解決困擾我國的水利問題。

參考文獻:

[1]趙文耀,胡家慶. 丹江口流域面源污染現狀分析[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07,5(2):50-52.

第4篇:水源污染范文

    關鍵詞:淡水殼菜;微污染水源;處理技術

    淡水殼菜是一種具有蛋白足絲的小型雙殼綱動物,屬雙殼綱異柱目貽貝科,學名沼蛤,俗稱“金貽貝”、“死不丟”。淡水殼菜生長周期可分為幼蟲期、青年期和成熟期。原產于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淡水河流和湖泊。特別在我國南方溫暖潮濕的環境,繁殖速度和數量驚人。

    1.淡水殼菜在微污染水體里大量生長的影響

    淡水殼菜的大量生長,如滋生在水廠格柵,會減少格柵過水能力,影響水廠的制水能力;如在管道內滋生,會增大了建筑物糙率,有縮小了建筑物的輸水斷面,造成輸水建筑物實際輸水能力的降低,甚至堵塞原水輸水管道。淡水殼菜的分泌物可能會對混凝土有破壞作用,對水質也有一定影響。

    2.淡水殼菜滋生的影響因素

    淡水殼菜特殊的生理特性決定了它在管道和凈水構筑物里滋生的影響因素。根據淡水殼菜的生長分布規律、水體環境變化、水體中的藻類有機物分布等因素進行分析,對于淡水殼菜滋生的原因分析,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原水水質的影響。淡水殼菜以濾食水體中的硅藻、原生動物和有機碎屑等為生。因此,當以富含藻類的水體作為飲用水源的構筑物里,較容易滋生淡水殼菜。

    水溫的影響。淡水殼菜一般繁殖季節為2月~9月,平均水溫16℃~28℃。在水溫27~28℃的6、7月,以及水溫16~17℃的1、2月是淡水殼菜繁殖最旺盛的時期。這也是淡水殼菜主要分部在我國南方地區的主要原因。

    水體流速的影響。有研究表明,淡水殼菜的附著數量與流速存在一定關系。對于長距離輸水管道,在流速小的管段,淡水殼菜附著數量較多;而流速大的管段,生長的淡水殼菜較少。當管道流速大于1.2m/s時,管壁上附著的淡水殼菜數量較少。

    附著基體的影響。淡水殼菜依靠足絲的絲附著在堅硬的基體上。附著基的尺寸大小,即與基材接觸的面積,隨淡水殼菜的生長而增加。附著基面積受到基材表面性能的影響[8]。對比捆綁式彈性立體填料和懸浮填料的運行效果,發現微型后生動物在后者的生長數量遠少于前者。

    3.淡水殼菜在微污染水體中的治理方法

    下面將從物理、化學、生物三大方面來闡述國內外已逐漸發展起來的一些防止方法。

    (1)物理方法

    物理攔截:要控制淡水殼菜在凈水構筑物、管道內的滋生,最直接是利用物理攔截方式,防止它進入凈水構筑物及管道內。在取水口設置一定目數的濾網,可截住大部分的成體。但由于淡水殼菜幼蟲的體長較小,一般體長僅有幾百μm,遠小于濾網孔徑,所以濾網攔截對幼蟲期的淡水殼菜基本不起作用。

    控制水溫:雖然淡水殼菜對溫度變化有較大的適應能力,但利用非常規手段調節水體溫度能抑制其生命活動,如采取高溫熱水浸泡或水蒸氣熏蒸等方式。但這種方式僅局限于熱水供應方便且經濟的系統中應用,并不適用于自然水體。

    控制光線:淡水殼菜幼體時期對光度反應比較明顯,一般在弱光下分布均勻,強光照射下可引起幼蟲的移動和分布,甚至造成幼蟲的堆積和死亡。但一般成體對光線強弱沒有明顯的反應。所以這種方式僅針對淡水殼菜幼蟲時期、且所影響的構筑物是開放性的。

    控制水流流速的方式:淡水殼菜的運行能力較差,一旦依附在附著基體上便基本不移動。當水流流速大于2m/s時,淡水殼菜一般不能生存。所以可以利用控制構筑物的水流流速的方法來防止淡水殼菜的附著,并破壞其正常生活的水流條件抑制淡水殼菜的生長。

    斷絕營養物質和溶解氧:通過封閉的方法,使淡水殼菜生存所需的溶解氧和食物不斷減少,最終致死。但對于一般的凈水構筑物而言,要采取完全封閉基本不可能,而且會影響到凈水構筑物的正常運行。所以這種方法在輸水管道的應用上較為普遍,但不適用于解決凈水構筑物的淡水殼菜生長的問題。

    優化工程運行方式。在生物預處理工程運行中如微型后生生物暴發性生長影響到去除污染物效率時,可停止進水和曝氣數小時,待其浮出水面后撈出或隨水流排出。或者縮短濾池的反沖洗周期、調整反沖洗時間,使濾池沖洗效果得到改善,在浮游生物生長高峰期時,亦不影響處理效果。減少其附著能力:可以通過刷涂料、貼光滑瓷片等方式提高淡水殼菜附著基體的表面光滑度,減少淡水殼菜的附著,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目前表面涂料更多地應用于市政管網里,涂料主要選用聚乙烯類及環氧類。

    機械人工清理方式:先將構筑物或管道內的積水放空,使淡水殼菜自然脫水死亡,再利用人工或輔助機械將其清理刮除。例如可以嘗試使用加壓水槍等強制水力沖洗的方式將構筑物上的微型動物的殘骸清除。但該方式的處理成本高、耗時長,不適用于不可長時間停水的凈水構筑物和管道。

    脫水干燥方式:利用脫水干燥的方法滅殺淡水殼菜,對脫落部分要集中進行清理清楚,對未脫落部分能采用人工機械方式刮除。但該方式受淡水殼菜影響的區域的環境條件(如氣溫、相對適度)和淡水殼菜的生長特性(如繁殖期的判斷)等因素的限制。

    除了上述淡水殼菜的控制措施外,研究學者們還提出了一些其他設想,如利用在線檢測系統,對地表水的水質、水生生物及顆粒物等因素與淡水殼菜生長的對應關系,起到預警效用的同時有利于確定控制措施實施的時間。又或者是采用紫外線照射、施加電流或電壓、利用電磁、超聲波處理等方式殺滅淡水殼菜或破壞其生存環境,抑制其附著繁殖。但這些方法因為大多數不便實施且實施費用高,所以難以大面積推廣。

    綜上所述,大部分物理方法操作復雜,因素限制較多,可控性、可行性較差。

    (2)化學方法

    足絲溶解法:由于淡水殼菜依靠分泌的足絲附著在基體上,其死亡后仍能附著不脫落,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溶解其足絲,使其脫落。淡水殼菜的足絲是由蛋白質、氨基復合物等組成,不易溶解,可利用某些化學抑制劑阻礙酶的活性,讓足絲溶解,再利用水力沖刷使其沖出來。

    化學藥劑滅殺:由于是用于給水管道和凈水構筑物,雖然有較多的藥劑能用于滅殺淡水殼菜,如五氯氛鈉或氯氣、臭氧、硫酸銅、氧化銅、鉀鹽、石灰等,但考慮到供水安全性及滅殺效果,用得較多的是氯消毒劑。液氯和次氯酸鈉對淡水殼菜的滅殺效果一致時,液氯所需的滅殺時間比次氯酸鈉短。

    與物理方法相比,化學滅法方法具有可控性強,見效快等特點,但同時由于其化學成份與結構等問題,對于供水安全存在一定隱患。考察其滅殺效果的同時,還應注意考慮其長遠影響。

    (3)生物方法

    生物抑制法,在已發生淡水殼菜危害的水源地地區,放養青魚、鯉魚、鲇魚、卷口魚等能夠捕食淡水殼菜的魚類,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有效防止淡水殼菜的大量繁殖。不過生物抑制方法的運用有較大的局限性,只能使用于開放性的水體區域,適合于捕食淡水殼菜魚類生長的環境。

    4.結論與設想

    淡水殼菜繁殖快、分布廣泛,它的群棲特性和生長特性會給輸水管道、水源水質、水廠生產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根據它的棲息附著特點,可以利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法來治理。但單一方法的治理效果,對于處理凈水構筑物的淡水殼菜問題,均不太理想。可以利用“集成”技術來綜合治理淡水殼菜的問題。顯示以預防為主,加強對源水的在線檢測監控,在原水輸送管道中利用化學方式降低淡水殼菜進入構筑物的數量,在凈水構筑物內結合優化工程運行方式及定期的化學藥劑浸泡、人工或機械或反沖洗程序將淡水殼菜清除出構筑物,使它維持在可控的數量,減少由于淡水殼菜的大量滋生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徐夢珍, 王兆印, 段學花. 輸水管道中淡水殼菜的防治研究[J]. 給水排水, 2009, 35(5):205~208.

    [2] 李代茂. 淡水殼菜對輸水建筑物輸水能力的影響研究[J]. 給水排水,2009,35,增刊.

    [3] Florencia Rojas Molina, Melina Devercelli. Zooplanktophagy in the natural diet and selectivity of the invasive mollusk Limnoperna fortunei[J]. Biol Invasions, 2010,12:1647–1659.

第5篇:水源污染范文

關鍵詞:微污染水源 預處理 氨氮

0 前言

氮是微污染水處理中的主要去除對象,它在原水中以有機氮、氨、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的形式存在,對飲用水的安全構成一定的威脅。供水中殘余的氨會使配水管網中的硝化菌生長,而硝化菌和氨放出的有機物會造成嗅味問題[1];出廠水中的氨不僅要消耗大量的氯,而且由氯生成的消毒副產物可能對人體有三致作用;亞硝酸鹽在水及食物中與二級胺、酰胺或類似氮氧化物發生反應,形成直接致癌的亞硝基化合物[1]。根據我國2000年建設部I類水司水質標準,飲用水中氨氮和亞硝酸鹽氮的允許濃度分別為0.5mg/L和0.1 mg/L。歐共體水質標準中,氨氮的指導值為0.05 mg/L最大允許值是0.5mg/L。

去除水中氮的方法很多,其中生物法是比較經濟有效的方法。在淮河(蚌埠段)飲用水源水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生產性試驗中[2],生物濾池對原水中氨氮去除率曝氣時達70%-90%,不曝氣或曝氣不正常時在50%-70%之間;在巢湖原水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試驗中[3],對氨氮、亞硝酸鹽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70%和70.4%,最高去除率分別為95%和99%:在邯鄲滏陽河水生物處理中試研究中[1],氨氮的去除率平均變化范圍為75%-99%,平均去除率為92.46%。其它的相關報道也表明,生物氧化的氨氮去除率幾乎都在80%以上。本文是在上海某水廠的生產性試驗的基礎上,利用生產運行中的一些客觀因素,探討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預處理中氨氮去除率的影響因素。

1 試驗簡介

本試驗以某水廠為基地,規模為5000 m3/d,工藝為用生物陶粒濾池預處理微污染原水。該濾池主要設計參數見表1。

項目 設計參數 項目 設計參數

處理水量(m3/d) 5000 曝氣方式 底部設微孔擴散裝置連續曝氣

濾速(m/h) 5.5 反沖洗方式 單氣沖2-3min,再單水沖5min

填料高度(m) 2 沖洗周期(d) 5-7

空床停留時間(min) 22 氣水比 0.7:1-1:1

2 試驗條件對氨氮去除效果的影響分析

2.1 溫度

溫度的變化會影響到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影響氨氮的去除效果。一般來說,溫度越高,活性越大, 但從表2中我們并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反而是冬季的平均去除率(37.55%)高于夏季的平均去除率 (8.37%)。對于這樣的結果,可以在相關的試驗中得到證實:在取水口水源水生物預處理中試研究中就得出[4],水溫對氨氮的去除效果影響較小;生物陶粒技術改善城子水廠水質的研究也表明[1],生物陶粒濾池在低溫(0~14℃)時對氨氮的去除率較高。不少試驗研究也都指出[1-2],溫度變化對氨氮的去除效果影響不大,其原因在于[51:決定氨氮去除效果的亞硝化桿菌(Nitrosomonas)和亞硝化球菌(Ni- trosococcus)均適合在2~40℃范圍內生長,硝化桿菌(Nitrobacter)也適合在5~40℃條件下生長。由此可見,由于本試驗的原水水溫均在5℃以上,因此溫度并不會導致本試驗中氨氮去除率偏低。

2.2 溶解氧

理論上可以算出,每氧化1 mgNH3-N為N02- -N,需要消耗3.34 mg的溶解氧,每氧化1 mg N02-N為N03--N需要1.14mg溶解氧。所以, 溶解氧對于氨氮和亞硝酸鹽氮的去除率有著密切的關系。但一般認為[1],只要維持反應器出水溶解氧不低于3~4 mg/L,就可以保持較高的氨氮去除效率。而本試驗中的原水溶解氧比較高(均在5 mg/L 以上),出水溶解氧也完全高于3~4 mg/l因此溶解氧是充足的,不會影響氨氮的去除。

2.3 水力負荷

有研究指出[1],在一定范圍內水力負荷對氨氮的去除率沒有什么影響,這主要是由于硝化細菌的硝化能力較強,世代時間長,一旦形成穩定的硝化狀態后,進入生物陶粒濾池的氨氮在短時間內被硝化細菌吸附、分解和氧化。根據實際運行的結果,有試驗推薦[2,6),采用空床停留時間20-30min,即水力負荷4~6 m3/(m2·h)作為設計參數,效果最佳。本試驗設計和運行的停留時間(22 min)也在此范圍內,可見水力負荷并不能成為影響因素。

2.4 原水的氨氮濃度

據統計,黃浦江上游的大橋泵站取水口1995年的氨氮平均值為1.17mg/L,1996年為1.63mg/l 最高濃度達到3mg/l而試驗期間的原水水質較往年好,氨氮的平均值在冬季僅為0.35-1.1mg/L,而夏季加上雨水充足,濃度更加低,平均值只有0.16 mg/l低進水濃度必然導致低反應速率,且使硝化和亞硝化桿菌的營養不足,加上這類細菌生長緩慢, 掛膜的成熟期長,最終影響氨氮的去除效果。另有研究也指出[7],原水氨氮含量太低日寸,由于缺乏足夠的營養物,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速度緩慢,難以培養起生物膜,處理效果較差。

由表2的數據可以看小,冬季原水的氨氮濃度 (0.35~1.1 mg/L)高于夏季(0.05~0.28 mg/L), 因而雖然存在溫度低等不利條件,冬季氨氮的去除率仍高于夏季,這表明原水的氨氮濃度低可能是影響因素之一。

2.5 原水中的有機氮轉化為氨氮

去除水中的氮,實質上就是水中氮的轉化過程。在生物脫氮的過程中,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個階段。在氨化過程中,水中有機氮在微生物作用下轉化為氨氮。硝化過程中,首先在亞硝化桿菌的作用下,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氮,然后在硝化桿菌作用下,亞硝酸鹽氮進一步被氧化成硝酸鹽氮。反硝化過程中,硝酸鹽氮轉化為氮氣,釋放到空氣中,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水中的氮被徹底去除了。

由于本試驗中只把氨氮和亞硝酸鹽氮列為常測指標,因此我們并不能了解到氮在水中的全部轉化過程。有可能是原水中有機氮含量較高,且有機氮降解速度大于氨氮的降解速度,造成了氨氮去除率低的表面現象。試驗中還發現,當氨氮濃度很低時, 本試驗的后續濾池中常會出現氨氮濃度升高的現象,也印證了有可能是氨化速率大于硝化速率,使得氨氮去除率看起來偏低。由表2還可以看出,不論在什么季節,亞硝酸鹽氮的去除率都比氨氮高得多, 這從另一個方面說明硝化作用并不是進行得不好, 而是氨化作用部分掩蓋了氨氮的去除效果。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經過幾個月的穩定運行且生物膜也成熟后,冬季去除率仍不高的原因。

2.6 氣水比

本試驗中,生物陶粒濾池的設計氣水比為0.7:1 - 1:1,這也是許多資料中推薦的氣水比。但由于未買到合適的鼓風機,加上氣量不可調節,在剛開始的掛膜階段,氣水比就達到2:1。硝化細菌本來就生長緩慢,受水力沖刷后的恢復期又長,尤其是在其未完全成熟時就受到強烈的沖擊,使之不能有效附著在濾料表面,造成連續運行2個月后才形成生物膜,影響廠氨氮的去除率。有試驗證明[6],當充氧量達到一定程度時,過多的氧會使微生物自身氧化,生物膜量減少,去除率反而下降。這是夏季氨氮去除率低的重要影響因素。

掛膜成功后,由于氣阻等原因,濾池又一直處在不曝氣的狀態中運行。雖然原水氨氮濃度低,溶解氧又較高,不曝氣并不會造成溶解氧的缺乏,但曝氣的作用除了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外,還有利于傳質。不曝氣運行顯然不利于傳質,這也是冬季穩定運行時氨氮去除率不高的原因。

轉貼于

3 結論

由以上分析可知,根據生產的實際運行狀況,分析生物陶粒濾池運行中氨氮去除率偏低的原因為:原水的氨氮濃度低,原水中有機氮轉化為氨氮,以及氣水比不恰當。

參考文獻

1 王占生,劉文君.微污染水源飲用水處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2 劉文君,賀北干,等.淮河(蚌埠段)飲用水原水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生產性試驗.環境科學,1997,18(1):20-22

3 黃顯懷,壬占生,等.巢湖原水生物接觸氧化預處理的研究.給水排水,1996,22(8):15-18

4 龔明樹,殷云蘭,等.取水口水源水生物預處理中試研究.給水排水,1999,25(4):5--8

5 王毓仁.提高廢水生物硝化效果的理論探討及工藝對策.給水排水,1994,20(8):27

6 徐元勤,等.微污染原水預處理試驗研究.中國給水排水,1997,13 (3):44一45

第6篇:水源污染范文

樺甸市某中學發生了一起學生群體性痢疾及腸道傳染性腹瀉暴發,波及人數1130人,造成455人發生痢疾及感染性腹瀉。為查明原因盡快控制疫情,樺甸市疾控中心組織專業人員訊速趕往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現場衛生學調查 學校周圍環境、學校基本設施:學校教學樓、宿舍、食堂、水源情況。包括發病日期、主要臨床癥狀及體征。

1.2 實驗室樣品采集

1.2.1 采集腹瀉患者糞便45份。

1.2.2 采集市自來水公司出廠水2份、學校管網末梢自來水2份。

1.2.3 采集學校自備大井水2份、學校自備大井管網末梢水2份。

1.2.4 采集學校食堂食品10份。

1.3 檢驗方法

1.3.1 均按國家標準微生物學及食品和水質檢驗方法檢驗。

1.3.2 判定結果及處理 按衛生部《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和《感染性腹瀉的診斷標準處理原則》進行。

2 結 果

2.1 自然情況 樺甸市某中學位于市區內,學校在校生1195人,均為高中生,男生613人,女生582人,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教職工132人。學校設有2棟學生宿舍樓,學生宿舍中設有衛生間、洗漱間,其中一棟宿舍樓使用水為自備水源大井水,設有兩所學生食堂,其中一所食堂為小灶,高標準收費。用水來自兩個水源:小灶食堂是自來公司管網水;普通食堂是學校自備大井水。學校的教學樓和普通食堂洗餐具、食堂沖洗地面、洗菜使用自備大井水,學校給學生做飯炒菜使用自來水,食堂廚房和餐廳的供水管道用控制閥控制。

2.2 疫情概況 2011年5月9至18日,學校陸續發生腸道傳染病,主要癥狀發熱、腹痛、腹瀉到學校附近診所就診。截止到20日類計二百余人,20日到29日共發病455人,(男生231例、女生223例、食堂職工1例)。

2.3 實驗室檢測結果 采集市自來水公司出廠水2份、學校管網末梢自來水2份,末檢出致病菌;采集學校自備大井水2份、學校自備大井管網末梢水2份,均檢出腸桿科福氏志賀氏菌(2a型);檢出總大場菌群>16MPN/100mL,糞大腸菌群>16MPN/100mL;采集可異有污染的主食5份;炒菜5份結果均為末檢出致病菌;采集腹瀉患者糞便45份,其中35份檢出腸桿科福氏志賀氏菌(2a型)。根據檢驗結果和衛生學調查,此次學生集體傳染病暴發流行是由自備水源受到污染而引起的福氏志賀氏菌(2a型)和致病性大腸菌感染的暴發流行。本次公共衛生事件的原因為一棟舍樓地溝下水管線破裂,糞便及污水流入宿舍樓內地溝,滲入距宿舍樓2米的自備水源大井中,導致學校自備水源污染,引發了此次群體性腹瀉及痢疾事件。

2.4 疫情處理 樺甸市衛生局立即組織了以疾控中心及市有關醫院參加的應急隊伍:以最快的速度查出發病原因,并由校方立即關閉學校食堂,停止供水供餐。用水車為學校送生活飲用水,為學生在校外定盒飯。應急醫院全力收治發病學生保證救治安全。對末發病的學生進行預防投藥,并做好校內衛生環境和學生個人衛生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并大力開展健康教育,發放腹瀉病預防宣傳資料,提高防制腹瀉知識。

2.5 開展維修消毒工作 修復宿舍樓下水管道,清除地溝污水污泥,并進行按污染的生活污水標準消毒;對地溝污水及墻壁用優安凈含氯量5mg/L進行噴灑消毒;對學校化糞池內污物按病人排泄物要求進行處理,按有效氯25g/L加入污物2倍的含氯消毒液,投入化糞池充分攪勻,作用6h后掏清,深埋地下2米;對自來水管道進行打壓沖刷,并采集水樣2份進行檢驗,至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后方可飲用。對學校教學樓和宿舍樓的物體表面每日用有效氯500g/L的含優安凈擦拭及噴霧消毒2-3次,對455例患者均住院隔離治療,至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糞便細菌培養連續兩次陰性后方可返校復課。經上述處理后,疫情及時得到控制,沒有新病例出現,徹底撲滅了此次腸道傳染病疫情。

第7篇:水源污染范文

解析,提出可行性意見及防治對策。結果表明:2011、2012年度糞大腸菌群指標的年均值均未超GB3838-2002《地表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限值(MPN<10 000個/L),其水質達到國家衛生安全標準。

關鍵詞: 糞大腸菌群 ;污染現狀;污染源解析

HaiAnXian Potable Water Source Fecal Coliform Bacteria Pollution Status And Pollution Source Analysis

SHEN JingJIANG Jingjing

(Hai’an Countr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 jiangsu226600)

Abstract:HaiAnXian according to monitoring data of drinking water, surface water with fecal coliform bacteria as the contestant factor, on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understand HaiAnXian potable water source fecal coliform bacteria pollution status and pollution sources.

Analytical,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011, 2012 annual average index of fecal coliform are not super GB3838-2002 "surface water quality standard" Ⅲclass standard limit (MPN < 10, 000 / L), the water quality meet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standards.

Key word: faecal coliform; present situation; Pollution source analysis

X131.2

糞大腸菌群主要來源于人和溫血動物的糞便,其數量直接表明水體受糞便污染的程度,是目前

國際上通行的監測水質受糞便污染的指示菌。近年來,隨著人類活動及工業發展的加劇,部分地區飲用水源地的水質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本研究中地表水飲用水源地以糞大腸菌群指數作為水質污染指標,對2011年、2012年海安縣飲用水源地進行監測分析,根據監測分析數據掌握海安縣飲用水源地水質現況并對其污染來源進行分析。

1 實驗方法

1.1監測點位

選取栟茶運河上五七大橋和周機橋兩個監測點位。

1.2采樣

每個監測點位每月采樣1次,每件樣品量為500ml,裝入已經滅菌處理的采樣瓶中待測。

1.3實驗方法

實驗室接到水樣后2h內著手分析采用《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的多管發酵法。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初發酵試驗:將水分充分混勻后,根據水樣污染程度確定接種量,每個水樣用3個濃度梯度稀釋,均按照一定的接種量接種,分別接種到盛有乳糖蛋白胨培養液的發酵管中。在(37.0±0.5)℃下培養(24±2)h。產酸和產氣的發酵管表明試驗呈陽性反應,需進行復發酵。

復發酵試驗:輕微振蕩初發酵試驗陽性結果的發酵管,用3mm接種或滅菌棒將培養物轉接到EC培養液中。在(44.5±0.5)℃溫度下培養(24±2)h,接種后所有發酵管須在30min內放進水浴中。培養后立即觀察,發酵管產氣則表明試驗呈陽性反應。

根據不同接種量的發酵管所出現陽性結果的數目,從最大可能數(MPN)表中查的相應的MPN指數,按總大腸菌群的計算每升水中的糞大腸菌群的MPN值。

1.4執行標準

糞大腸菌群評價標準執行GB3838-2002《地表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即(MPN值)<10 000個/L為合格。

2污染現狀

2.1糞大腸菌群的監測結果

栟茶運河兩斷面糞大腸菌群監測結果[MPN值(個/L)]見表1

表1 2011年度糞大腸菌群檢測結果

表2 2012年度糞大腸菌群檢測結果

2.2結果分析

由表1、表2可看出:地表水飲用水源地水體糞大腸菌群(MPN值)<10 000個/L,達到GB3838-2002《地表水質量標準》Ⅲ累標準。第二、三季度海安縣地表水源地糞大腸菌群數量(MPN值)顯著大于一、四季度,且五、六月份糞大腸菌群數量(MPN值)顯著大于其他月份;2012年海安縣地表飲用水源地糞大腸菌群數量(MPN值)大于2011。

3污染源解析

根據目前對海安縣飲用水源地糞大腸菌群的污染情況調查科發現,糞大腸菌群的污染源主要來自于以下幾個方面:(1)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污染;(2)市政管網雨污合流制下生活污水的污染。由于海安縣城區普遍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方式,雨水和污水進入同一排水體系,期間對其水質調查發現,生活污水對糞大腸菌群污染影響明顯;(3)部分污水處理廠出水的污染。由于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以生化為主,缺少消毒滅菌程序或處理裝置運行效果不佳,所以部分污水處理廠出水糞大腸菌群超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B標準限值(10 000個/L)。(4)其他污染源的污染。例如河道的船舶運輸廢水和船上工作人員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直接影響地表水水質。

4結束語

根據2011、2012年度對栟茶運河兩個斷面的調查,兩個斷面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糞大腸菌群污染。針對糞大腸菌群的污染源解析,污水處理廠配套消毒殺菌設施提高對糞大腸菌群的去除率會有明顯效果,對現有的市政排水系統進行雨污分流改造,通過以上工程的實施,將有效削減糞大腸菌群進入水體的總量。

參考文獻:

[1]李世景. 平頂山市飲用水源地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污染現狀及分析[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2-03.

[2]楊曉紅等.湖州市中心城區飲用水源地糞大腸菌群污染特征及源解析[J].研究環境污染與防治,2011-07.

第8篇:水源污染范文

一、大力發展科技,提高應對突發性水源水質污染的能力

1、研制應對突發性水源水質技術裝備

目前,我國水工藝技術的研究水平和進度某種意義上達到了與世界同步,有獨特之處,并引起了國外同行的重視。但在水工業設備的開發研究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國產設備已遠遠滿足不了工藝技術發展的需要。當前必須在繼續注重工藝技術研究的同時抓緊水工業裝備的上檔次和填補國內空白工作。建議在下述幾方面開展科技攻關工作:

(1)水工業通用設備:大容量淹沒式水泵、多級離心式鼓風機、大口徑新結構閘閥的研究開發。

(2)水工業專用機械設備:尼龍鏈傳動矩形池排泥設備、離心式污泥脫水機、機械濃縮與帶式壓濾機復合式脫水設備、沼氣發動機和沼氣鍋爐、沼氣脫硫裝置、沉砂池刮砂洗砂輸砂裝置、污水廠臭氣防治設備、氧化溝專用成套設備、循環活性污泥法專用成套設備、一體化水處理裝置、大容量發生器、二氧化氯發生器等等的開發研究工作。

(3)水工業器材:大口徑給水玻璃鋼管道、預應力鋼絲水泥砂漿復合鋼筒給水管、新型過濾材料大口徑濾管、復合濾料、濾磚、聚硅酸鹽高分子混凝劑、反滲透膜、超濾膜、新裂填料等的研究開發。

(4)水工業自動化裝備:水工業專用計算機控制軟件、具備DCS系統和PLC系統優點的價格適宜的硬件系統、水工業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標準化、控制系統設計規范、成套水廠專用連續監測儀表、大容量高電壓變頻調速裝置、大容量可控硅串級調速裝置、智能化計量泵、水工業用無線(有線)數據傳輸設備等等的研究和開發。

2、開發給排水新工藝新技術

(1)給水工藝的研究:優質飲用水工藝技術、節水和節能給水工藝技術、微污染水源的水處理技洲之、富營養化水源的水處理技術、除鹽除鐵除錳除氟新技術、水廠控制和管網優化調度等等的研究和開發。

(2)排水工藝的研究和開發:高效節能除磷脫氮工藝技術、循環式活性污泥法、建筑小區污水回用的工程化技術、簡易曝氣氧化塘工藝技術、工業廢水處理技術、污水廠除臭技術、污水廠控制數學模型、流域性污水治理生態系統技術、水污染防治經濟分析及有關政策等等的研究工作。

二、健全水污染突發性事故應急機制

1、建立信息溝通與公開制度

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信息應及時、準確、客觀、全面。事實證明,只有事先告知市民預案處置情況,才能避免對水需求的恐慌和爭斗。在處置工作的不同時期,堅持以通告的形式將處置工作情況及注意事項在報刊、廣播電視上告知市民,同時還應安排機關、街道、社區干部分赴各居民供水區進行廣泛宣傳。政府應急處置工作決策高度公開透明,媒體準確密集的信息傳達,才能得到廣大市民的理解、配合,政府與市民結成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可試行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月報制度,規定各市定期將每月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以書面或電子郵件形式上報。這有利于全面及時地掌握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情況,做好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統計分析和應對工作。月報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總體情況。統計本月發生的重大突發性水污染事件起數、傷亡人數、經濟損失情況以及與上月和去年同期比較情況等,反映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區域分布情況、應對措施。對特別重大的突發性水污染事件要求說明具體情況。

二是對策建議。針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發展趨勢及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和意見、建議。當月無突發性水污染事件,可實行零報告制度。

2、完善突發性水污染事故監測預警系統

準確可靠的環境監測預警數據、信息,是制訂法律法規、條例制度、政策標準、規劃計劃和綜合決策的依據。沒有科學的監測手段,政府的決策和管理就沒有依據,難于對復雜的環境形勢做出準確的判斷,可能導致管理和決策失誤;而預警檢測跟不上,就可能在出現突發性污染事件時措手不及,應對無方、貽誤戰機。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要做到數據準確、代表性強、方法科學、傳輸及時;做到全面反映環境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及時跟蹤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變化情況,準確預警和及時響應各類環境突發事件,滿足環境管理需要。這些重要的論述為建設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進一步指出了具體的目標和方向。

3、搭建高效的環境監測網絡

按照準確、及時、高效、全面的原則,規范各級環境監測機構的職責、義務和權利,合理界定國家環境監測網中國家承擔、國家和地方共同承擔、地方承擔的環境監測任務,明確中央與地方在國家環境監測網能力建設、運行管理、質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權責關系。

第9篇:水源污染范文

關鍵詞:凈水廠 微污染源 水 處理技術 現狀

中圖分類號:TU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2(a)-0083-02

微污染主要是在水源中含有各種毒素以及各種有害物,部分水質已經和國家要求的地表水標準不相符合,在經過一些特殊性的處理以后,可以被用作飲用水。微污染水源當中包含很多化學性物質,有機物、藻類、鐵、錳等,這種水質的主要特征是含有高錳酸鉀指數超標,并且伴有高臭味。最近幾年多個地區的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盡管有些部門一直在研究和實踐,但是還是面臨著微污染水中有機物含量高的威脅,所采取的過濾形式以及消毒處理也不能滿足人們對水源的有效使用。

1 凈水廠微污染源水處理技術現狀

1.1 強化混凝沉淀方式

強化混凝沉淀方式是凈水過程中使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中的本質就是使用傳統的混凝原理,對水質中含有的污染物進行去除,在水處理的過程中很多專家學者都認為此種工藝方式能夠對水質進行更好的控制,并且也是經濟實用的主要方式。使用強化混凝沉淀的方式需要強化混凝劑的添加量,讓膠體更加穩定,主要是吸附作用的影響下讓膠體沉淀。還要加入一些助凝劑,起到強化吸附橋的作用,最后加入氧化以及混凝綜合作用的藥劑,在有機物的化學反應條件下能夠對混凝所發生的條件以及pH值進行改變。

1.2 強化過濾方式

在過濾層吸附以及沉淀和篩濾的基礎上能夠將水質中含有的一些雜物進行隔離,讓水得到澄清的處理。在當前,使用的過濾方式主要有將濾料進行替換,使用多層濾料的方式、使用改性濾料、水源在過濾池之前加入助濾劑、強化普通濾池的生物方面作用。有學者在自然界當中篩選出來具有鐵、錳以及氨氮作用的優勢菌,讓其在載體的表面,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凈水的主要功能,在使用生物方式進行過濾的過程中,所得出的鐵的濃度為每升0.24~0.60 mg,經過試驗以后下降到每升0.05 mg,錳也由原來的每升7.26~8.37 mg,變為每升0.5 mg。

2 現代化水源凈化預處理技術分析

2.1 化學氧化預處理技術

化學氧化預處理技術就是使用化學氧化劑,以此達到轉化和破壞以及降解水中污染物的目標,進而提升水源可生化的降解性。這樣也能夠改善混凝的基本效果,并且減少混凝劑的使用量,還能減少水源當中的藻類。經常使用的化學氧化劑主要有高錳酸鉀以及臭氧、過氧化氫等。有專家對預氧化進行微污染的處理,在實驗過程中所得到的氧化劑在最佳的條件下,三種預氧化工藝流程都能夠和國家飲水標準相符合,在氧化以后要使用常規性的工藝將水中的污染物進行剔除,能夠有效提升水質,臭氧凈化水工藝方式是住宅建筑部門所推薦的有效飲用水氧化處理的方式之一[1]。

2.2 生物氧化預處理技術

使用常規性的凈水工藝方式需要增加生物處理工藝,并且借助微生物在新陳代謝方面的活動,讓水源中的有機污染物被去除。生物預處理技術所去除的是水中的氨氮以及有機物,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有關研究已經表現出來,在適當的溫度以及環境條件下,此種方式所去除的氨氮能夠達到80%以上,以此讓水中的氯消耗量得以減少,讓鹵代生物的生成量也被降低,與此同時還能極大地改善混凝的沉淀,讓混凝劑的用量也得以減少。當前的生物氧化預處理設備使用的是生物鍋爐反應器,生物轉盤以及塔式過濾器還有滲透方式的土地處理系統[2]。

2.3 吸附A處理技術

使用物質的吸附換預處理技術對水源中所存在的污染物進行去除,能夠讓水源的沉淀效果得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此項工藝方式使用的是吸附劑制漿,在進行常規的凈水之前需要進行源水混合,并且在絮凝池內部進行污染物的吸附,讓污染物在絮體上一同去除。吸附劑所使用的是活性炭還有沸石以及粘土等。此種方式在長期使用下,所具有的弊端是費用非常高,并且污泥的含量也比較大。

2.4 空氣吹脫法

在水中溶解的有機物,在實際的濃度上還有平衡性的濃度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吹脫能夠將發揮性的物質分散到氣相當中,以此讓有機物被揮發。此種方式的成本費用非常低,并且操作上也非常簡單、方便,能夠將污染物中的雜物有效去除。使用吹脫方式能夠去除的雜物有30多種,但是這樣的方式對于一些難以揮發的有機物去除非常困難[3]。

3 深度處理技術分析

3.1 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技術

生物活性炭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是使用活性炭的吸附,讓在水中生長的一些活性炭生物進行氧化。此項技術當中,活性炭已經充當了吸附劑的作用,對一些生物的助長有非常大的作用,能夠提升水處理的基本效果,延長活性炭的積極性作用,以此起到比較好的使用效果,提升經濟效益,減少運行成本等。氨氮氧化物因為受到了生物硝化的作用就能夠極大減少氯氣的使用,并且極大地降低水源當中THMS的生成量。此種方法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避免使用被氯化,否則生物就不可能在活性炭上生長,并且在各種水流的沖刷過程中微生物可能發生脫落的現象,對水質產生影響[4]。

3.2 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技術

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是讓活性炭和氧化作用聯合在一起,以此發揮出活性炭的吸附性性能,還能發揮出臭氧的氧化作用。在凈水的工藝當中,存在很多小分子,這樣對活性炭的吸附有作用。大分子的有機物會讓活性炭的使用不是非常充分。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的流程主要是臭氧氧化,活性炭的吸附,最后是臭氧氧化工藝方式。在加入臭氧的過程中,水源中所存在大分子被分解為小分子結構,這樣的活性炭才更加容易被吸收[5]。

4 結語

綜上所述,該文對凈水廠微污染源水處理技術現狀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且對一些現代化的微污染處理技術也做了簡要概括,在此過程中,微污染水處理技術還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分析,經過百年的凈水發展才能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一個健康的用水環境。

參考文獻

[1] 朱文倩,徐斌,林琳,等.微污染水源中溶解性有機氮組成規律及其水處理特性[J].中國環境科學,2014,28(1):130-135.

[2] 曾揚,劉亮,黃蓉,等.凈水廠微污染源水處理技術現狀[J].廣州化工,2016,44(5):164-166.

[3] 于佳卉,范功端,蘇昭越,等.超濾組合工藝對微污染原水的凈水效能中試研究[J].市政技術,2016,34(2):144-148.

[4] 馬士禹,張云艷,唐建國,等.微納氣液界面水環境修復技術的原理與應用[J].凈水技術,2014,14(4):19-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 国产激情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个人看的免费高清视频日本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 亚洲一区二区影院 |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黄毛片 |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 | 点击进入不卡毛片免费观看 |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一区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看片 |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 |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 | 久久在线视频播放 | 欧美特级特黄a大片免费 | 精品欧美成人bd高清在线观看 | 大片刺激免费播放视频 |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 | 色婷婷91| 午夜三级网 | 久色国产| 国产微拍精品福利视频 |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 欧美人与zoxxxx另类9 |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久日本一区99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草草在线观看视频 | 美女18网站 | 麻豆md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三级欧美 |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 日韩美女大全视频在线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亚洲黄色三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