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土地測繪資質管理辦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土地勘測定界;地籍測量;測繪;區別;特點
土地勘測定界是根據土地征收、征用、劃撥、出讓、農用地轉用、土地利用規劃及土地開發、理、復墾等工作的需要,實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圍、測定界址位置、調繪土地利用現狀、計算用地面積,為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用地審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學、準確的基礎資料而進行的技術服務性工作。土地勘測定界適用的范圍為各項目用地和土地規劃、開發、整理、復墾等工作的土地勘測定界工作,涵蓋了國土資源管理領域。土地勘測定界是為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用地審批、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及土地監察執法提供科學、準確的基礎資料。土地勘測定界是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技術環節。
一、土地勘測定界與地籍測量的異同
(1)相同之處。兩者都是土地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礎性技術工作,都是在土地管理的實踐中產生的,都有法律依據,行為結果都具有法律效力。(2)不同之處。a.“地籍測量”的目的、內容、方法已明確。“土地勘測定界”則是新的概念,其內涵和外延有待進一步認識和探討。b.“地籍測量”在土地管理工作上是土地產權產籍確認、登記過程中的一個技術環節。其成果直接用于登記發證。“土地勘測定界”在土地管理工作上是建設項目用地審批過程中的一個技術環節,其成果直接用于項目選址和征撥地設計及用地審批、土地開發、整理、復墾等工作,同時又是銜接確權登記的權源材料。
二、土地勘測定界與一般測繪的異同
(一)相同之處。都應用相同的測量技術方法和采用相同的設備進行空間數據的采集和表達。
(二)不同之處。1)行為主體不同:基礎測繪的行為主體主要是國家測繪部門,各種專業測繪的行為主體是各部門直屬的專業測量隊。而土地勘測定界的行為主體應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是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具有資質的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單位根據國土資源管理的需要,具體組織實施的一項政策性、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2)法律依據不同:基礎測繪和專業測繪依據的是《測繪管理法》,基礎測繪有專門的技術標準和精度要求,各項專業測繪也有專門的技術標準和精度要求。而土地勘測定界依據的是《土地管理法》和《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管理辦法》及《土地勘測定界規程》。土地勘測定界工作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行政性技術行為。3)知識結構不同:從事土地勘測定界工作的人員與從事一般測繪工作的人員比較,在知識結構上也有不同的要求。土地勘測定界人員不僅應具有一般測繪人員所具有的測繪學知識和測量技能,而且應熟知有關法律法規和用地審批管理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登記制度、土地監察制度等,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4)內容和功能不同:a.內容不同:基礎測繪的內容主要是地貌、地物的自然狀況;各種專業測繪的內容不僅是自然的地物、地貌,更重要的是生產對象;土地勘測定界的內容主要是土地使用范圍、界址位置、土地利用現狀(即土地的權屬、地類)、土地分類面積等。b.功能不同:基礎測繪的功能在于提供基本控制網和基本地形圖等基礎資料,以滿足國家和地方建設中一般性的社會需要;各種專業測繪的功能是提供各類專業圖和數據等資料,以服務于各項建設或生產管理;土地勘測定界的功能是提供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和勘測定界圖等資料,以滿足用地審批、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及土地監察執法等項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土地勘測定界的功能具有物證技術的性質。
三、勘測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1)接受委托。具備勘測定界資格的單位,須持有用地單位或有權批準該項目用地的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勘測定界委托書方可開展勘測定界工作。2)查閱有關文件。查閱由用地單位提供的城市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或選址意見書及規劃用地范圍圖;批準的施工設計和有關資料;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前期對項目用地的審查意見。3)搜集圖件及勘測資料。由用地單位搜集轄區內用地管理圖、用地范圍內的地籍圖、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利用權屬界線圖、地形圖、基本農田界線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由專業設計單位承擔設計的用地范圍圖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000 的建設項目工程總平面布置圖。4)現場踏勘、制定技術方案。在查閱有關資料的基礎上,根據收集的控制點成果資料,了解項目用地范圍附近的各級控制點的標石完好情況和現場的通視條件,以便制定合理的勘測技術方案。對于線形和大型項目用地還應調查了解交通和地理條件。5)實地調繪。實地調查核實用地范圍內的行政界線、權屬界線、土地利用類型界線、基本農田界線、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范圍線。將其測繪或轉繪于工作底圖上,同時對現狀土地利用類型進行調查核實。6)勘測定界。界標的埋設與測定,測繪界址點的解析坐標。內業計算、編繪勘測定界圖、面積量算。編制土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7)提交勘測定界成果資料。成果資料包括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勘測定界圖;勘測定界用地范圍圖;觀測記錄、計算手薄。
四、土地勘測定界的特點
土地勘測定界根據其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具有如下一些特點:1)綜合性:土地勘測定界工作內容兼有地籍調查、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以及測繪三者的內容。2)專門性:是一項專門為用地審批服務而衍生出來的特殊性技術工作。3)精確性:土地勘測定界成果直接服務于用地審批工作,同時也服務于土地管理的其它工作,其精確性應與土地管理,特別是地籍管理的工作要求相銜接。外業嚴格按照《土地勘測定界技術規程》要求進行;內業采用先進的科學手段,實時自檢、互檢,從而達到最終成果的精確性。4)及時性:土地勘測定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工程進展速度,這就要求勘測定界人員準確、及時地提交勘測定界成果,提高審批效率。5)現勢性:根據《土地勘測定界規程》的要求,勘測定界須“實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圍、測定界址位置、調繪土地利用現狀、計算用地面積”,其反映的項目用地范圍內的權屬和地類是最新的土地利用現狀。6)法律性:“土地勘測定界”的本質特征表現在它的執法性。首先它是一項由法律授權的國土資源部門在土地審批程序和登記過程中必須履行的職責,其次它的成果資料直接用于項目用地的行政管理,并且也是產權登記中產權取得方式的權源證明材料。
五、結語
土地勘測定界是地籍變更調查、土地登記發證工作的確權依據;土地勘測定界是地產評估、土地監察執法的科學依據。各級土地管理部門的用地和地籍等各業務單位一定要嚴格按照《規程》的要求實行項目用地的依法報批做好建設項目用地的勘測定界工作,這對加強建設用地管理、土地審批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波.淺談日常土地測繪工作的質量控制[J].魅力中國,2009(25).
[2]薛夢燁.淺談日常土地測繪工作的質量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3).
[3]張菲,金芳芳,黃明宏.影響土地測繪質量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4).
[4]胡光海,丁繼勝,陳義蘭.海洋測量成果的質量控制[J].海岸工程,2006(03).
[5]陳遠山.淺談建筑物竣工測量過程中質量控制[J].科技資訊,2010(08).
[6]李瑞華,林華,高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質量控制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0).
[7]江貽芳.地下管線探查作業的質量控制[J].北京測繪,2006(01).
[8]楊輝山.測繪質量影響因素研究[J].地理空間信息,2011(04).
[9]谷洪彪,宋洋,潘杰.松嫩平原鹽堿化形成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0(30).
[10]李鋒,倪躍輝.一井聯系測量技術應用的特點[J].知識經濟,2011(16).
[11]谷洪彪,遲寶明,姜紀沂.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抽水試驗教學基地建設的思考[J].中國地質教育,2013(01).
[12]谷洪彪,姜紀沂.土壤鹽堿化的災害學定義及其風險評價體系[J].災害學,2013(01).
[13]谷洪彪,王子佳,徐貴新,宋洋.防治次生鹽堿化的灌區水資源利用研究——以松原灌區為例[J].工程勘察,2011(02).
[14]谷洪彪.松原灌區土壤鹽堿災害風險評價及水鹽調控研究[J].國際地震動態,2012(04).
[15]姜紀沂,宋洋,谷洪彪.汶川M_S8.0地震地質災害發育特征及誘發因素分析——以北川縣為例[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09(01).
[16]谷洪彪,姜紀沂,蘭雙雙.汶川地震漢源縣烈度異常區地質構造背景分析[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09(01).
[17]姜紀沂,張宇東,谷洪彪,左蘭麗.基于灰色關聯熵的地下水環境演化模式判別模型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9(06).
[18]潘杰,胡尊樂,谷洪彪,閆浩,邵飛燕.基于SWAT模型的遼西走廊海岸帶無觀測資料流域地表徑流模擬[J].水文,2009(06).
[19]姜紀沂,遲寶明,谷洪彪,宋洋.汶川8.0級地震北川縣城震害原因分析[J].地震研究,2009(04).
[20]宋洋,左蘭麗,谷洪彪.人類活動影響下衡水市地下水環境演化進程分析[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10(03).
[21]陳波.淺論新農村建設中如何強化土地整理工作[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7(08).
[22]周衍慶.實施縣級土地開發整理規劃的保障措施[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01).
[23]林寧,趙培劍,豐愛平.海島資源調查與監測體系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03).
[24]黃沛,豐愛平,趙錦霞,王晶.海洋功能區劃實施評價方法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04).
[25]劉建強,馬林娜,張永強,胡澤建.港口工程建設對萊州灣水動力環境影響的數值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04).
[26]東莎莎.測定海龍中的多種成分及其特征指紋圖譜研究[J].中草藥,2013(13).
[27]任廣波,張杰,馬毅,宋平艦.基于半監督學習的遙感影像分類訓練樣本時空拓展方法[J].國土資源遙感,2013(02).
[28]黃沛.海岸基本功能適宜性分區評價體系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05).
[29]曹宇峰,孫霞,陳瑤,李蔚萍,曾松福.淺談海洋生態健康與人群身心健康的關系[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05).
[30]康婧,趙錦霞,豐愛平.海島旅游功能分區評價研究[J].海洋開發與管理,2013(05).
[31]葉攀,羅紅霞,劉光鵬,李若愚.基于AJAX和JSF的WebGIS應用研究——以西南大學WebGIS為例[J].測繪科學,2013(01).
[32]楊斌,顧秀梅,張飛,王青.基于ArcGIS的空間數據投影坐標轉換方法研究[J].測繪科學,2013(01).
[33]劉曉慧,吳信才,劉福江,羅顯剛.信息庫建設中的數據字典標準化生產[J].測繪科學,2013(01).
[34]劉濤,楊樹文,李軼鯤,段煥娥.空間線群目標方向相似度計算模型[J].測繪科學,2013(01).
[35]卓嵩,蔡國林,黃瑞金,蔣紅兵.基于WebServices的新農村公共服務平臺設計與實現[J].測繪科學,2013(01).
[36]唐帥,姬光榮,王連波,鄭海永.遼河口濕地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J].測繪科學,2013(01).
[37]張紅月,梁勇,王亮,趙榮.青海西部土地利用格局時空變化分析[J].測繪科學,2013(01).
[38]李志鵬,汪建國,王娜娜.利用RFID技術進行項目現場測繪控制點的管理[J].測繪科學,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