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客戶合同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外科;急性腹痛;觀察護理
作者單位:611430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人民醫院外一科
外科急腹癥是以急性腹痛為突出表現,發病急,變化快,開始階段往往不明診斷,需在嚴密的觀察中逐步明確,需要緊急處理,護士要了解急腹癥病因、病理、癥狀、診斷和治療方法,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現將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診治的130例外科急腹癥患者的護理情況做如下報告。
1 臨床資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急腹癥130例,其中急性闌尾炎42例,急性膽囊炎膽石癥20例,腎絞痛11例,腸粘連13例,重癥膽管炎7例,膽管蛔蟲癥3例,腸套疊9例,急性胰腺炎11冽,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14例。年齡12個月~84歲。經手術治療86例,保守治療34例 我們對這些患者進行全面病情觀察,并給予及時的治療護理。其中117例患者基本痊愈出院,有3例患者病情危重全力搶救無效死亡。
2 外科急性腹痛的觀察要點
2.1 生命體征的觀察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血壓下降,脈搏快弱,脈壓縮小,呼吸急促或腹式呼吸減弱等均是腹部病變加重的表現,其中血壓、脈搏的變化是極為重要而又簡便易行的觀察項目,特別是對于腹部閉合性損傷疑有實質臟器破裂者,可以反映患者失血程度及血容量變化。
2.2 一般情況的觀察包括面色、、姿勢、神志、皮膚血運溫度及有無出血點、瘀斑、尿量等。
2.3 腹痛及伴隨癥狀的觀察腹痛的性質、部位、程度,早期患者述說疼痛處往往是病變臟器的部位。
2.4 伴隨癥狀觀察惡心嘔吐是外科急腹癥常見癥狀,且常出現在腹痛之后,惡心嘔吐十分顯著并伴有停止大便及排氣者為腸梗阻的癥狀,如發生血便、血性腹瀉者,應考慮絞窄性腸梗阻、血管栓塞等可能。另外,還要詳細詢問病史及月經情況。
2.5 腹部體征觀察注意有無腹部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等腹膜刺激癥狀,可隨病情的輕重、早晚期和原發病因而有所變化。
3 臨床護理
3.1
外科急腹癥患者一般采取平臥或患者感覺最舒適的,如有急性腹膜炎應采取半臥位,處于休克狀患者可采取軀干和下肢各抬高10~30°的。
3.2 四禁
外科急腹癥患者在沒有明確診斷之前應嚴格執行四禁,即禁用嗎啡止痛劑,以免掩蓋病情,禁食,禁服瀉藥,禁止灌腸以免造成炎癥擴散。
3.3 做好胃腸減壓護理[2]
在工作中我們發現有不少患者不愿插胃管,護士要向患者反復說明胃腸減壓目的,如消化道穿患者胃腸減壓可避免消化液進一步漏人腹腔,腸梗阻經胃腸減壓可減輕腹脹緩解腸梗阻。護士應向患者說明插胃管時如何配合以便順利插好胃管,胃腸減壓期間要觀察吸出液體量及性質,保持胃腸減壓通暢,如有梗阻可用少量生理鹽水沖洗,保持通暢。
3.4 補液、輸血、抗感染等”[3]急腹癥患者由于禁食、嘔吐、胃腸減壓失去大量消化液,應補充水、電解質,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供給營養。急腹癥患者應按醫囑及時、合理給患者使用抗生素,如穿刺困難應盡早靜脈切開,一條靜脈擴容如輸血、輸平衡液,一條靜脈為及時使用各類急救藥品。
3.5 做好心理護理
急腹癥患者起病突然,心理難以承受,而且檢查處理及術前準備均需短期內進行,思想準備不足,加之病情折磨易引起精神不安、恐懼等情緒反應 護士應具備高度的同情心,體貼安慰患者,針對不同的心理反應,做好心理護理,使之解除疑慮,以最佳心身狀態接受治療。
參 考 文 獻
[1] 吳青妹.中華中西醫雜志.淺談外科急腹癥病人的觀察與護理體會,2004,6(5):96-97.
摘要:論文對保險公司客戶管理信息系統的在平臺上的實現進行了探討,闡述了客戶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意義及其內容。對保險公司客戶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設計做了概要介紹,進行系統規劃,在此規劃上進一步細化抽象,得到整個系統的數據庫設計結構。并詳細介紹了費用管理系統模塊和分析管理系統模塊涉及的數據表。另外詳細介紹了費用管理系統模塊和分析管理模塊的概要設計,給出了兩個子系統的軟件結構和各子模塊的關系。詳細介紹了系統中模塊的設計思路及其功能的實現。闡述了各個模塊的設計過程及實現效果。實現了保險公司e化客戶信息管理。
關鍵詞:;管理信息系統;網絡數據庫;.Net Framework對象開發庫;保險業
中圖分類號:TP311.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09)28-7855-03
Composite Structure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 Based o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n Customer Management
WANG Xu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Chengdu 610059,China)
Abstract: Papers on the insurance company custom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latform was discussed to explain the custom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its contents. Custom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insurance companies made an overview of database design, system planning, planning for further refinement of this abstract, to be the entire system structure of the database design. And gave details of cost management system module and analyze management system module involved in data sheet. In addition details of the cost management system module, and a summary of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module design, gives the two subsystems of software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sub-modules. Detail in the system module design ideas and function implementations. Describ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each module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sults.
Key words: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network database;. Net Framework object development library; the insurance industry
信息化已經開始在保險業有了廣泛的應用,幫助解決保險公司傳統工作方式所帶來的一系列不便,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現階段的投保方式上,除了集團客戶,對于一般的個人,想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是一個難題,往往又找不到合適的保險員給自己推薦,對于保險公司來講,這樣信息不夠對稱也會丟失很多潛在的客戶,本系統做了一個網上評估系統,大致的收集為客戶推薦保險所需的關鍵信息,由專門負責評估的管理員登錄,匹配以后,讓保險業務員主動與留下信息的客戶聯系,做到真正的一對一服務,為客戶推薦最適合他的保險,讓更多的潛在客戶被挖掘出來。
在實地了解中,很多業務保險員并沒有充分利用計算機來管理自己的客戶資料,選擇手工記錄的方式,易錯,易給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而本系統使得具有不同權限的工作人員登錄后,看到不同功能的界面,利用數據庫管理客戶資料。
除了網上報案功能,本系統有一個新穎的想法,也是各保險公司網站上暫時未出現過的功能,為了讓報案處理的流程更加透明化,通過在網上相關頁面輸入客戶已報案的保單號,可以查詢保單所到部門,經手人,受理時間。類似追蹤快遞一樣,讓客戶更能把握自己的時間,使得處理流程變得更人性化。避免反復打電話給保險員或報案時的受理員的麻煩。
1 B/S與C/S混合模式管理系統體系分析
保險業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主要是面向保險員,客戶的一個系統,收集信息,大量存儲信息后進行數據分析,對保險公司后期制定策略起指導作用,對于客戶而言,選用B/S結構,客戶登錄通過網上登錄就可以進行操作,查詢方便,保險公司更新業務功能后無需通知客戶,他們只需要打開網頁即可完成功能更新,具有很強的共享性。
而保險公司內部則選用C/S結構,由于不需要從服務器讀取數據,響應速度更快,可以實現比在B/S模式下實現的更復雜的功能,如客戶數據分析、決策分析等等,以滿足業務處理需求。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2 混合式客戶關系管理系統設計
2.1 系統結構設計
客戶登錄就可以查詢自己的資料,進行理賠狀態查詢或進行為其推薦險種的在線評估功能。保險員主要在系統中處理自己的客戶數據,查詢客戶資料,購買歷史,聯絡歷史以及到時間該聯系的客戶及評估產生的客戶。管理員進行保單錄入,保單賠付狀態輸入,將收到的評估信息按險種傳給相應的保險員處理及處理收到的報案信息處理。系統功能結構如圖2。
評估系統通過問卷的形式直接提交部分客戶信息,有利于提高咨詢速度和做到有針對性的派遣保險人員為客戶服務。
2.2 系統功能設計
2.2.1 基本功能
1)險種介紹
這只是一種靜態的介紹,如公司的創建年代,分支機構,業績介紹,向來訪者展示公司的成果,公司現在險種的介紹,適用范圍,人群等.還有投保的流程,幫助客戶解決現在因為信息不夠充分而造成的,想投保卻不知道找誰的困境。
2)用戶登錄
用戶登錄有三種權限,一種是系統管理員,一種是保險員,一種是客戶,分別對應不同的權限和功能。
3)數據維護
進行常規的數據維護和備份,注銷用戶,產生系統日志等。
2.2.2 客戶功能(B/S模式)
1)購買查詢模塊
為了提高效率,如果是客戶可以直接用保單號進入,那么可以看到自己在本公司的所有保險及其投保狀態,經手人,經手人的聯系方式。在需要的時候,客戶可以迅速的查詢到可以利用的保險和可求助的人。
2)在線報案模塊
由于現階段報案方式較單一,一般是電話報案,而通過報案模塊,客戶可以通過輸入保單號,按網頁提示輸入報案理由,確定報案申請。由網絡提供一種7天24小時等候服務的狀態。
3)在線評估模塊
如果是新客戶,在注冊后,通過在線評估模塊,回答網頁上的基本問題,使得投保意向通過網頁提交給保險公司專門的人員處理,為其制定購買計劃,并通過客戶留下的聯系方式與之聯系。由此功能可以收集大量的潛在客戶數據。
4)保單賠付狀態查詢
保險公司受理賠付申請后,客戶可以通過保單號查詢保單所處的部門,到達時間及其經手人。通過此功能讓處理流程更加透明,加強對業務的監督。
2.2.3保險員管理功能(C/S模式)
1)添加新客戶
保險員發展的新客戶基本資料,由保險員手工錄入。
2)客戶查詢
包括對已有客戶的基本資料查詢,購買歷史查詢,經手人,上一次聯系的時間,聯系的反饋。
3)客戶數據分析
對購買某一險種的客戶進行按年齡段,地區或職業的排序,生成圖標,進行數據分析,為制定保險種類提供決策依據,并由此來確定不同的保險營銷策略。
4)待聯系客戶提醒
對于已有客戶,一段時間需要聯絡一次,推薦新的保險,了解客戶新的需求等。由評估模塊評估出來的需要購買某險種的客戶,也能顯示在待聯系客戶欄里,由保險員聯絡后,爭取發展成公司客戶。
2.2.4 管理員管理功能(C/S模式)
1)報案申請處理
管理員登錄后將看到的是提出報案申請的保單號及客戶資料,與客戶聯系,收集必要單據移交兩核部和勘察部審查并決定受理。管理員相應的輸入保單處理的狀態。
2)評估資料處理
新的潛在客戶在網上提交的投保評估資料,分類后劃撥給相關險種的保險員,顯示在保險員的提醒模塊中,并由保險員與客戶聯系。
3)添加新保單
在保險員接到買保險后,將保單交回兩核部,在進行必要的保單條款及客戶自身條件的審核,審理通過后,保單生效,移交管理員進行錄入,保單就正式在數據庫中存在了。
3 系統實現
3.1 混合模式系統的開發實現
在顧客客戶端上使用的是B/S模式的系統,由專門的Web服務器實現,系統由IIS2003搭建,并采用安全性頗高的 2.0語言編寫,實現客戶所需的查詢保單狀態,管理購買信息,進行評估等功能,并通過與SQL數據庫的安全連接,保存客戶操作的相關數據。
而保險員與管理員所使用的是C/S模式的系統,其Server端仍為SQL數據庫管理平臺。其Client端采用C#語言編寫,并附加SSL等安全驗證,實現在保險公司內部局域網中的的安全使用,由于C/S模式下可以實現復雜的個性化功能要求,由此實現對客戶信息的各種操作管理,作圖甚至是回歸分析等支持決策和挖掘數據的功能。
3.2 E-R模型的建立
系統中主要的表及相互關系如圖3,保險員,待聯系人,客戶資料,客戶注冊,保單,賠付記錄和理賠員等實體是各個模塊中對應的表。它們間的相互關系如圖所示。如保險員通過和客戶溝通,產生了聯系記錄,而聯系記錄中時間屬性又產生了待聯系人這個表,即待聯系人表中的客戶,該再一次溝通聯系的客戶。
4 結束語
本系統充實了客戶服務和業務員功能,實現了保險員的網上登錄,管理客戶信息,查看添加銷售信息,做到了讓系統提示保險員的待辦事項,使保險員的工作從手工方式轉變到信息化。通過大量的客戶數據,利用數據挖掘方法,可以得到用戶忠誠度等一系列的評估數據,避免客戶流失。
做出了目前保險公司暫未提供的一種個性化服務,即提供報案流程網上查詢,使得保險公司的業務處理更加透明化,客戶也可以對保險公司辦事速率進行監督或提出疑問。
提供網上快速報案功能,豐富了傳統的報案方式,更快捷的提供及時的服務和幫助。
系統查詢全面,保險員可以隨時隨地的登錄,查看修改相關信息,輸入信息方便,界面友好。系統支持網絡提交數據,共享方便。
充分利用了B/S和C/S模式的優勢,網頁的數據直接和數據庫相連,所有數據信息均為動態的,實時更新,系統的維護成本低。
參考文獻:
[1] 胡麗,張衛國,康治平.保險業CRM 系統實現的關鍵技術研究[J].重慶:重慶大學.知識科學與知識工程,2005.
[2] 張學軍 吳瀟 劉翠響.CRM實施寶典[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
[3] 吉福君.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設戰略規劃[J],2005.
[4] 余海.成都市社會保險信息化研究 [J].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5.
[5] 朱寧.商業銀行管理信息系統研究[J].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6.
[6] 朱志國孔立平.保險業CRM系統應用分析[J].天津:東北財經大學津橋商學院.中國金融電腦,2005.
[7] 李志剛, 黃艷.基于internet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eCRM分析與設計[J]. 中國管理與信息化.成都:成都理工大學信息管理學院,2007.10.
[關鍵詞]創新環境管理;環境保護;科學發展
在環境保護日益重要的今天,它不僅是一個城市、地域的組成部分,更是評價一個城市或地域的標準。所以,不僅要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還要加強創新環境管理的意識。我們可以從國外的環境管理模式中,看到一些有益之處和弊端,從而改變我國的環境管理方式,使其科學合理,保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下面我們主要從兩大點進行了分析,先從國外的管理經驗中看一下優缺點,然后分析一下,應該如果創新環境管理模式。
一、借鑒國外環保措施分析利弊
(一)行政管制措施。所謂行政管制措施是指先建立環境保護的標準,然后由國家環保局結合經濟懲罰的手段進行環境污染管理。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環境污染的行為,但也有缺點,因為標準的設定是人為的,必然有標準模糊的時候,對污染的程度的界定也就不夠明顯,從而使很多污染性企業鉆了空子。而且這種措施只是經濟上的懲罰,治標不治本,不能讓污染性企業發自內心的自愿避免對環境的污染,這是一個效果一般的措施。
(二)教育宣傳措施。這個是在很多國家都采用的一種措施,通過公益廣告或者書面教育,讓全體市民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自覺保護環境。但這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積累才能見效的措施,需要一定的耐心,同樣,這個措施也是最根本的措施,通過對全體市民的教育,讓其自己約束自己,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環境污染的現象。
(三)責任賠償的措施。當污染造成之后,對污染者實行賠償的機制,這樣能保證污染者意識到環境的污染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讓其主動對自己所犯的錯誤進行責任承擔。這樣就是時刻提醒污染者自己的行為是要付出代價的,進而避免不會再犯。同時,這一制度也能夠處理一些突發的污染事件,減少因此引發的動蕩事件等。
(四)污染稅制措施。在西方國家,普遍接受一種“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根據這一原則,政府應該對那些向環境中排放污染物質的企業和個人征收環境稅或者其他行政費用。試圖通過征收污染稅,將污染這種外在影響內化到成本和市場價格中去,從而借助價格機制控制污染。國外的污染稅主要有兩種:大氣污染擴散稅和水污染廢物稅。通過這種對污染的征稅可以使得污染者自我實施控制污染的措施,而且,這能鼓勵人們采用更新和更有效的控制污染方法。刺激企業降低控制污染的成本。還有,這種分配稅制將使污染控制達到所期望的水平,自動而無需通過費力的行政辦法去給每一個污染者規定排放的限額。
(五)津貼制措施。這實質上是一種負稅形式。由州一級政府對地方政府或者企業治理污染的行為提供一定的資助或者實行稅收優惠。例如,對地方政府建造污水管提供低息貸款;對建有減少污染裝置的企業提供專項額外資助等。這種方法雖然有利于地方政府和企業治理污染積極性的提高,但是卻可能誘使污染總量擴大(如企業擴大污染產品的生產能力,導致新的污染產品制造業),而且在津貼分配之前,污染者往往人為地擴大污染量,抬高基數,增加污染控制幅度,以期得到更多的津貼額度。
二、如何建設創新管理體制
(一)增強跨部門協調能力。環境管理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明文規定,各個管理部門之間也沒有良好的協調,這是不利于環境保護的發展的,所以,建設一個合理的創新管理體制是很必要的。對于環境保護的長期目標或者短期目標都要有部門進行協調解決。如果遇到重大的國家環境安全問題,甚至是國際上的環境問題,那么環境保護的問題就顯得比較嚴重了。建議政府設立一個環境保護協調機構,發揮協調能力,解決環境問題。
(二)增強綜合決策能力。曾經的一切環境問題的發生和治理,給我們提供了足夠的經驗和教訓。如今,我們必須明確的認識到環境是和發展緊密相連的,沒有它們的綜合決策時沒有科學的發展的。所以,具有綜合決策的能力是環境發展的必然要求。落實綜合決策首先需要有明確的法律授權;其次是建立綜合決策機制。其中包括兩種主要形式:a.通過參與決策過程,包括主持擬訂或制定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劃和標準。參與擬訂和制定有重大環境影響的法律、法規、政策和規劃;對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草案提出建議和意見。b.通過監督機制,包括對發展戰略、社會經濟政策、發展規劃和建設項同實施環境影響評價、監督部門、地方的環境保護工作。對生態狀況、環境質量和污染物排放實施監測。
(三)強調分工與統一相結合。1.創新環境管理體制,首先應該是進行明確的部門分工。分工合作的環境保護的國家性、全民性、長期性和跨部門性,決定了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必須有多部門參與,各司其職,分工執行。這種分工體現了政府環境保護職責的分擔,執行的基礎則是國家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同時也是因為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有關政府部門管理工作的組成部分。2.創新管理體制最終要達到工作部門高度統一的境界。統一決策是防止“政出多門”最有效的手段。鑒于環境保護的公共性質,決策只能是由代表國家利益又沒有部門色彩的政府主管機構作出。其次是監督的統一,在統一決策的基礎上,由代表國家利益又沒有部門色彩的政府主管機構統一監督其他政府部門和地方政府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然后是污染控制和生態保護的統一。由于環境問題的整體性和事關國計民生,污染和生態分而治之的局面應當改變。
(四)加強公眾監督的力量。目前,計劃經濟被市場經濟所取代,新的經濟形勢導致了環境管理制度的相應調節。應該及時把完全由政府掌控的環境管理轉化為社會參與型的環境政策。需要大量的政府以外的社會實休從事環境監督和制約工作,這些實體可以是盈利性企業、非盈利組織和公民個人。環境政策特別是環境法律,要在強調公民應該承擔環境保護責任的同時,迫切需要擴大他們享有的環境權益,具體主要包括知情權、監督權、索賠權等,通過責權利的規定來激勵公眾對污染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和制約,以此鼓勵群眾關心環保、參與環保,使公眾參與成為環境保護的一種基本力量。
(五)咨詢與協調結合。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咨詢與協調的機制建設。環境的建設和規劃還是存在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的,這是需要建立一個咨詢與協調的機構來輔助的。建議應該加強咨詢與協調機構的建設,這樣有利于將有關環境方面的決策公開,符合強烈的民主要求,而且也是科學的舉措。這樣,不僅人民大眾直接參與到環境保護的活動中,自覺地認識到換將保護的重要性,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做到了環境保護的深入人心,法制觀念強,可操作性強等。
總結:環境問題的出現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它不僅受經濟發展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經濟發展。所以,科學合理的保護環境,讓其在健康的狀態下為經濟發展做服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重視的。目前,環境保護的管理存在諸多問題,應該及時進行調整,采取合理有效的創新環境管理體制,保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保證在經濟的影響下,盡量少的污染環境。本文針對目前環境管理中的問題和現象,提出了幾點創新環境管理的對策,進行了簡要分析和概述。
參考文獻
[1]別智,別濤.環境經濟政策體系建設的重大成果 [J]環境經濟,2011(11)
重慶市醫學科研計劃項目資助(項目號2012-2-148)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o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center of the medical care management effect. Methods select our hospital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f 34 nursing research management staff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 to a medical center in nursing management work, observation group adopt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to carry out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observe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personnel of nursing management, job satisfaction, two groups of research object for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error rate and average number of checkup every day.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o nursing staff in the medical work error, error rate is 0, the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three (5.88%) of nursing management staff went wrong; A month time, 17 workers on an average d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ed medical personnel is controlled in 72 cases, control group is controlled in 56 cases, work efficienc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Medical personnel to observe group medical work satisfaction rate of 99%,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91%, more than two sets of comparison difference to be marked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center of the medical care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evant personne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make them more clear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for different work experience of the nursing managers are promoted, and thus a medical error rat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eck-up crowd's satisfaction with the work.
Keyword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Efficiency; Physical examination; nursing
臨床多學科工作團隊(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1-6]是兩個以上的相關學科組成固定的工作組,針對某種疾病進行定期定時的臨床討論會,提出臨床治療方案。MDT在建立多科聯合診療醫護團隊的基礎上,打破內外科分離的舊格局,按系統疾病分配醫療空間,把同一系統疾病的相關內科和外科從空間上布局到一個病區,縮減同一系統疾病內外科的空間距離。MDT醫療服務模式要求護士對疾病有更廣泛和多學科認識,要求護士對病人更深入、細致和全面的護理。
目前國內主流醫院采用的護理工作模式是整體責任包干、小組負責制工作模式。整體責任包干的方式是:根據護理工作量的不同,每名責任護士平均負責5~8名患者;或者根據患者病情和護理難度進行分組[7-9]。在多學科工作團隊醫療服務模式下,這種整體責任包干的方式存在一個缺陷:責任護士通常要面對不同的專科疾病和不同的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知識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責任護士與主管醫生的溝通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在MDT這種新型的醫療服務模式下,采取何種護理工作模式才能與之適應,促進其發展,是臨床護理學亟待解決的一個新課題。我院在以系統疾病為中心的多學科融合病區護理管理中應用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將詳細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消化中心的住院的2032名住院患者和24名護理人員為實驗對象,使用隨機數字列表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16名。對照組中,男性患者598例,女性患者418例,年齡11~86歲,平均年齡48.35±12.56例;文化程度:中學及以下578例,中學及以上438例。研究組中,男性患者604例,女性患者412例,年齡9~83歲,平均年齡43.57±13.42例;文化程度:中學及以下592例,中學及以上424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疾病種類及危重程度等一般資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使用隨機數字列表將24名護理人員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2名護理人員。其中觀察組年齡在22-36歲,平均(28.9±3.2)歲。工作時間在1-8年之間,平均工作年限為(4.1±0.7)年。對照組年齡在23-37歲,平均(29.6±3.4)歲。工作時間在1-9年之間,平均工作年限為(4.2±0.6)年。兩組護理人員在年齡、性別、學歷及職稱等一般資料上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一名主管醫生配備一名固定的責任護士的“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的護理模式:首先按照護理人員資歷的不同進行分層,共分為責任組長、責任護士以及助理護士這三個不同的層次,責任組長主要負責本組總體協調工作。責任護士主要負責患者的護理。助理護士則予以協助,承擔非侵入性護理工作內容[10]。多學科融合病區的消化中心,將收治患者由消化內科和消化外科醫生組成的醫生團隊共同管理,并指定一名主管醫師。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責任護士分管數個病房但不與具體醫生搭配的“分體式”整體責任包干的護理模式,觀察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的滿意度、醫生對護理工作的的滿意度、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患者平均住院日。
1.3 觀察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不同模式下患者及醫生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觀察組患者共收回965份問卷,對照組患者共收回961份問卷。另外對兩組患者發生的不良事件進行統計,統計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日,以此評價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在我院以系統疾病為中心的多學科融合病區護理工作中的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和處理研究所得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取(X+S)形式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檢驗,以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為9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1%,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
向兩組醫生發放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滿意率為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
從表3可以看出,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0.00%,同對照組19.00%比較,明顯較低,有統計學意義(P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5.6±1.2)d,同對照組(7.3±1.6)d對比,明顯較低,有統計學意義(t=5.145,P
3 討論
責任制整體護理讓所有護理人員都明確自己的分內職責,提供更加全面以及高質量的服務[11]。而醫護一體式整體責任包干模式在此基礎上,將護理工作與醫生的工作模式進行融合,其優勢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地方:責任護士與主管醫生共同管理一定數量的患者,縮短了的溝通距離、增加了個溝通效率、減少了溝通頻次、提高了默切程度,改善責任護士對患者病情的掌握情況,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患者及醫生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縮短平均住院日。
關鍵詞:煤礦企業;合同管理;問題;措施
1.煤礦企業合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對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識
目前,我國部分的煤礦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沒有充分地意識到合同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因此,許多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合同管理機構以及合同管理人員,一般都是任用相關的部門財會人員以及企業的有關管理部門進行合同管理工作,由于這些工作人員自身的工作量多且復雜,沒有充足的精力,因此,在進行合同管理時,態度較為消極,由于合同管理管理屬于其兼職工作,所以也沒有制定有關的合同管理的績效考核制度,無法對合同管理工作進行有效地監督。
1.2合同管理的專業性不強
合同簽訂是合同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任何企業在簽訂合同之前,首先需要對對方進行詳細而全面的調查,從多方面大量收集對方的資料,比如,需要對合同當事人的信用狀況、資產負債情況、主體資格以及履行能力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審查;在制定合同條款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有關的專業管理知識對制定合同條款進行嚴格細致地審核,比如合同條款中的文字是否有不同的理解,違約條款敘述是否清晰具體,對于牽涉到技術以及標準之類的條款需要煤礦企業的專業管理人員進行詳細地解釋。對合同后期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也是合同管理專業性不強的一個重要體現方面。合同的后期管理同樣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同后期管理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對合同履行的跟蹤管理、與合同有關的資料的整理收集歸檔、合同履行情況的分析評價等。
1.3合同管理體制不健全
首先,合同法律意識較為薄弱,沒有對合同管理的嚴肅性有著正確的認識。其次,合同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健全的合同管理規章制度有助于保證合同管理的專業性。有的企業由于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體制,沒有對合同進行前期審核,合同的更改、簽訂以及監督往往不科學、不連貫。最后,合同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目前,社會的發展逐漸趨向信息化、網絡化,計算機管理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合同管理的專業性、嚴謹性對企業合同管理的現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煤礦企業的合同管理部門的設備與儀器比較陳舊、落后,軟件較為低級,有的單位甚至采用人工管理的落后方式,導致單位耗費了大量的錢財、人力以及物力,卻沒有取得有效的經濟效益。
2.改善煤礦企業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合同管理的超前防范
首先,需要對合同當事人的資信使用狀況進行全面地了解,也就是了解客戶的經營狀況、資產負債情況、商業信用、納稅狀況以及營業執照年審情況等方面,同時,查閱一些其他的相關資料,調查其經營場所,訪問一些有關的工作人員,提高所收集資料的真實性以及可靠性。另外,需要對客戶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進行全面地調查,從而間接地了解客戶的真實資料。比如,可以通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了解客戶的注冊登記以及年檢狀況,向稅務部門了解客戶的 納稅狀況,向房地產管理部門了解客戶經營場所的房地產的權屬問題。由于客戶的資料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需要及時更新客戶資料,對客戶進行正確的評價,防止產生合同糾紛等情況,有效地維護企業的合同效益。
2.2合同管理的過程控制
合同管理的過程控制主要是對合同的履行狀況進行全程監督,防止產生一些違法行為。實施合同管理過程控制,可以隨時了解合同各個方面的履行狀況,及時發現其中潛在的問題,隨時向各個部門反映相關的信息,防止違約情況的產生。進行合同管理的過程控制,不僅要求自己嚴格遵照合同規定的有關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要求對方嚴格履行合同義務。進行合同管理過程控制,需要做好合同履行記錄,隨時跟蹤合同的履行過程,嚴格把好合同的結算關。同時,合同管理部門需要與其他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密切的合作,進行有效的合同管理。一旦合同的履行狀況出現問題,有可能導致合同無法按照要求執行時,業務部門應該將實際的情況及時反映到合同管理部門,合同管理部門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正確的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比如,向對方提出合同擔保或者行使抗辯權的要求。
2.3合同管理的最后應對處理
合同關系的本質是一種法律關系,違約行為可以看作是一種違法行為,一旦出現違法行為,違法方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比如,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或者是強制履行有關的責任與義務等。如果一方的當事人已經嚴格按照合同要求全面履行合同義務,履行的義務完成后,合同失效,則不存在違法行為。另一方面,當制定的合同出現問題時,如果另外一方及時采取的相關的應對措施,合同管理部門的法律管理人員則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區別對待,及時采用協商、仲裁或者是訴訟的方式,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和責任或者是承擔違約金或者是解除合同以及采取合同保全和訴訟保全的有效措施。實施最后的應對處理主要是建立在超前預防和過程控制沒有起到實際效果的基礎上,采取這一措施主要是為了減少煤礦企業的經濟損失,維護企業的合同權益,同時也是合同管理的最后保障。
3.總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煤礦企業的合同管理存在諸多問題,比如,企業管理者對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識、合同管理的專業性不強、合同管理體制不健全等。因此,煤礦企業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改善企業當前的狀況,加強合同管理的超前防范,實施合同管理的過程控制,最終推動煤礦企業的長久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基堯、王鵬.合同管理是項目管理的核心——小浪底水利樞紐國際合同管理的經驗與體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0(38):190-191
關鍵詞:電力營銷;市場調研;供用電合同管理及客戶服務的構架
中圖分類號:TM561 文獻標識碼 :A
直面區域電力市場身處的特殊環境,需要在拓展市場空間,提升經濟實力的同時,還應當根據電力供應與使用的特殊性,正確運用供用電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法經營,規范供用電秩序,并圍繞“優質、方便、規范、真誠”的服務方針,通過市場調研手段,去充分了解客戶的電力需求,及對電能產品或電力服務的滿意程度,從而在區域電力營銷工作環節中,體現公司的企業精神。因此研究如何建立市場調研、客戶的供用電合同及服務客戶管理體系的集約式框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一、供電企業建立市場調研、客戶供用電合同及客戶服務管理框架的緣由。
客戶是供電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服務對象,是供電企業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誰能贏得用電客戶,誰就能贏得市場。用電客戶是企業營銷環節最重要的環境力量。首先必須要了解客戶、研究客戶。因此有目的、有重點的研究市場,必須要建立在合理區分客戶上。供電企業可把客戶分為:重要用電客戶、大客戶、一般客戶三種。近期各類經銷商熱捧的差異化服務既是如此,如移動通信客戶推行使用的貴賓卡,餐飲業中經常消費的固定大客戶等。就廣大的用電客戶而言,保證連續供電、電能質量好,價格合理、購買手續簡單、結算方便及周到、全方位、便捷的服務,是他們所共同追求的永恒目標。但對于重要用電客戶,他的用電需求當然要高于其他用電客戶,諸如對電能質量、用電負荷、供電可靠性(雙電源)的需求等;由于是重要用電客戶,那么他們除了需要在第一時間免費獲得電力相關信息,具體日常業務的上門指導外,還需要在其他用電領域有需求時,供電企業對他的認同感和回報;大用電客戶的需求與重要客戶存在差異,那就是有可靠的電力供應及相應的供電信息,必要的服務,及電力專業方面的技術指導等,一般照明用電客戶,從用電需求的角度來看,城市與農村也有較大區別,如保證用電需求,尤其是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時期,細致周到的優質服務,結算電費時的快捷、便利。
在合理區分客戶、強化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還應加強對用電客戶的契約化管理。供電企業與用電客戶的關系,說到底是一種供用電(熱)合同關系,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是靠一紙合同來規范的。供用電合同就是供用電雙方的“法律”,具有法律約束力。目前供電企業在供用電合同管理中,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即合同的內容與實際不符、應簽定合同的未簽,合同到期應簽訂的未續簽,合同管理(如:低壓居民的供用電合同)沒有全部進入微機化管理等。此類問題的出現,一方面說明在供用電合同簽定時不規范、不嚴格,另一方面也說明對供用電合同管理不到位,微機化管理應用程度有待加強。供電企業就可以借助抽樣調查的方法,劃分出具有個性電量增長的、持平的、增長幅度較大的各類用電客戶,根據劃分情況進行分析比較,研究用電客戶的容量與電量增減的變化情況,采取必要的促銷策略,引導用電客戶的電力消費,挖掘潛在的電量增長點。
在建立平等的契約關系(供用電合同)上,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是供電企業的工作目標,也是樹立良好企業形象,贏得市場競爭優勢的保證。因此還可以對客戶的誠信情況進行分類,如可依據用電客戶的是否有違約、竊電行為,
用電客戶是否按時足額繳納電費等,開展客戶用電信譽等級評價制度,對所轄用電客戶實行分級管理,采用激勵與限制措施,為用電客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二、如何建立適應本公司特色的市場調研、供用電合同管理及客戶服務的構架。
當前,正處于經濟社會的轉型期、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關鍵期、推進管理變革的攻堅期,改革和發展任務艱巨,矛盾和問題錯綜復雜,挑戰和機遇互生并存。因此供電企業必須正視自身面臨的困難和內外部環境,對構建市場調研、供用電合同管理及客戶服務的框架,要在作出準確分析的基礎上加以提煉,同時也必須緊貼供電企業的實際,根據形勢和情況變化,使之不斷豐富和完善。創新日常管理機制,將現有具有管理、生產雙重職能的工作進行剝離、重組,建立市場調研、供用電合同既客戶服務管理的框架體系,使電力營銷管理工作更具有專業性。
成立以供用電合同、市場分析、研究、客戶服務管理為主線的獨立職能管理部門(專業管理室),負責直供區及所轄縣公司營銷職能管理,具體從事供用電合同管理、市場分析、研究、客戶服務管理工作。同時要根據職能和需要,成立一定區域范圍內的服務維修點,其人員和規模視實際情況而定,以此逐步建立一個與生產經營相匹配的電力市場研究、客戶服務的框架體系。建立一個與生產經營相匹配的電力市場研究、供用電合同管理、及客戶服務的框架體系,可具有以下優勢和特點:
1 使供用電合同從簽訂到供用電合同管理,進入專業化管理的層次,為供用電合同的簽訂增加一道管理“防護”,并加強對修訂供用電合同中間過程的監控力度,從而有效化小供電企業的風險,減小企業效益流失。
2 設置專職機構和配備專業人員對電力市場進行各類題材的專題調查,通過實際調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經過細致的篩選分析后,提出具體可行的電力市場研究方案,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3 通過縝密的電力市場研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客戶的服務進行專業化管理,只有專業化作的管理才能使電力市場調研、供用電合同管理、客戶服務管理步入更科學、更規范的軌道。
參考文獻
[1] 陳麗. 消費需要導向下用電營銷模式探討[J]. 科技風,2011(19).
(一)傳統體制的影響
傳統體制的影響使得大部分的煤炭企業認為,企業的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就可以了,而忽視了整個合同訂立的相關情況,導致相應的合同管理流于形式,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雖然煤炭企業的發展有相關的規章制度,但是其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可操作性相對較弱,工作上不易執行等。這些體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相關人員的法律合同的意識相對薄弱,合同不簽訂,關系合同存在,人情擔保嚴重等現象,這些現象減小了相關合同管理部門的作用,使得整個經濟合同處于無效狀態以及缺乏相應的監管體系。
(二)管理體系不規范
合同管理體系的不規范是煤炭企業經營發展的硬傷,由于我國傳統經濟的影響,現在的大部分煤炭企業仍然處于粗放型管理的狀態,沒有建立完善的現代管理制度,合同制度的健全也只是紙上談兵。雖然部分的煤炭企業出臺了相關的管理條例,但是這些制度的執行缺乏可操作性,在真正的工作環境中不容易實施。
(三)管理流程不嚴謹
合同管理的流程不嚴謹是現下的合同管理中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相關的合同管理人員在進行合同簽訂前沒有進行詳實的調查工作,沒有對簽訂人的主體資格,履行合同的能力以及相應的資信狀況等進行深入的了解,僅僅以一定的關系介紹形式進行合同的簽訂,造成了相應的人事風險,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同時,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對于整個合同的簽訂審查工作較為隨意,導致條款的審查不夠細致,提升了整個違約率以及相應的違約成本。合同的短期管理較差,現在的煤炭企業比較看重短時間的合同簽訂工作,對于合同的履行不重視,沒有對具體的合同部分以及人員進行合同履行狀況的確定,導致后期的合同執行過程中,沒有履行到位以及不協作的情況發生。更有甚者,將合同檔案類證件的管理形同虛設,沒有進行相關的保存入檔的工作,并且在與用工人員發生勞動糾紛的時候,沒有找到相應的合同,給企業造成較大的傷害。
二、合同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建立相關的管理人員
相關的專職人員的設立可以規范整個企業的合同管理工作,對企業存在的一系列合同上的問題進行全面的梳理,通過規章制度的建立方法來保障整個合同的簽訂,履行以及存檔的安全。對于合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的整理,由上至下地對合同簽訂的整個過程進行綜合性分析。加強整個合同管理的規范性,通過使用統一格式的合同文本規范合同的形為,解決由于管理人員的法律水平欠缺以及語言水平較低所產生的管理問題,對于合同中承擔責任的一方進行明確的定責,方便整個合同問題的解決。
(二)重視合同管理的作用
合同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對整個合同檔案進行相關的保存工作。通過建立相應的合同,以明確整個客戶層面的信譽。合同的建立不僅是對工作人員的形為進行良好的約束,也是對不守約的客戶等進行相應的黑名單制度的制定,通過剝奪相應的資格以完成本部門的信譽的積累,提升用工規范。
(三)規范管理體系
煤炭企業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煤礦大小進行人員的設置以及安排,使得整個工程的涉及較廣,而相應的結算資金較少。相關的工作人員忽視了碎片合同中的管理工作,集腋成裘的原理使得零星工程逐漸增多,納入到合同管理中的相關問題也隨之增多。所以在進行工程合同的操作時,必須先進行報告的制定,通過預算的合理定制,確定出最后的合同方案,以精確化的方法量化各方的施工以及責任。
(四)加強管理流程
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作為眾多現代企業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正常進行對于電力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企業盈利活動以及企業的快速運轉具有關鍵性的作用。經濟合同的有序管理不僅關乎電力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同時也事關投資人的合法權益。但在電力企業的實際經濟合同管理活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阻礙了電力企業的正常運行。本文從財務監管在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出發,分析了一系列改進電力企業財務監管職能的舉措。
【關鍵詞】
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財務監管;企業職能
經濟合同是電力企業進行市場經營必不可少的基本業務活動之一,經濟合同的簽訂意味著權利和義務的同時形成,在經濟合同的約束下,公司的經營和投資者的活動將受到法律的監督。因此,對于經濟合同進行有序管理十分重要。而財務監管作為管理經濟合同的有效手段,承擔著對經濟合同的簽訂及履行進行監督的重要職能,是電力企業生產經營環節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電力企業獲得高額利潤、順利開展經營活動的重要保障,在企業經濟合同的簽訂、執行以及管理環節作用重大。
1.財務監管在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1電力企業的一切活動都與財務監管密不可分經濟合同管理中的財務監管作為企業日常經營中最為有效的一項職能,其涉及企業生產、管理、運營的各個環節,且對各個環節都存在重要影響。因此,經濟合同管理中財務監管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乎電力企業的生產、供應以及銷售環節的正常進行,也是衡量電力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電力企業的一切活動都需要以企業的資金鏈作為支撐,而資金鏈的管理是經濟合同管理核心內容,因此,通過合理、有效的財務監管活動,電力企業的一切活動將有序進行,且能夠發揮最大的效益,提高電力企業生產運營的效率和效益。
1.2電力企業的財務監管是企業獲得利潤的重要保障電力企業利潤的獲得從外界來看主要取決于企業經營狀況和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從企業內部運營來看,企業利潤的計算不僅僅涉及利潤的來源,也更多地涉及利潤的核算與保留,而經濟合同中的財務監管活動不僅將利潤的獲得途徑加以明確,也對企業利潤的流向進行了把握,可以說,財務監管將企業利潤變化的方方面面都加以監督以此使得企業的每一筆支出、收入都有精確的記錄。同時,財務監管對企業利潤的監督也大大的方便了電力企業財務報表的制作與使用,也為企業制定經營計劃提供了重要依據。
1.3財務監管是促進電力企業快速運轉的重要推動器經濟合同中缺少缺少財務監管職能的企業無疑是缺少生命力的,也是無法進行正常運轉的[1]。財務監管為企業提供了定量化的數據支撐,定量化的決策需要財務監管成果加以輔助,在數據時代的大背景下,對于現代電力企業而言,其經營成果和管理運行都需要定量化的數據加以支持,而這也是企業高層管理者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因此,財務監管是促進電力企業快速運轉的重要推動器,任何企業都無法或缺,經濟合同管理中的財務監管職能一旦落實不到位,將出現企業無序經營的局面,最終導致企業倒閉。
2.強化電力企業財務監管職能的相關舉措
2.1電力企業要高度重視財務監管職能經濟合同中的財務監管是電力企業有效運轉的重要基礎,是企業進行營利活動的保障,也是企業進行一切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前提,因此,電力企業高層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加以踐行。首先,電力企業的管理者要樹立科學經濟合同財務監管理念;其次,要積極學習其他企業先進的經濟合同財務監管經驗;最后,電力企業管理者要及時更新知識,嚴密把握市場行情變化,將經濟合同財務監管的功能日益豐富并加以創新,提高對經濟合同管理中財務監管職能的重視程度并在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加以實行。
2.2電力企業要加強對財務監管人員專業技能的強化財務監管職能的有效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財務監管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素質,財務監管人員是否具有高水平的專業技能直接關乎電力企業的財務監管工作能否有效進行。因此,電力企業要加強對財務監管人員專業職能的訓練。首先,要定期對財務監管人員的工作績效進行考核,并實施公開化評價;其次,要對財務監管人員的專業技能進行定期培訓,不斷提高其專業化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最后,要對財務監管人員進行獎勵,完善獎勵機制,激發財務監管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以此提高電力企業財務監管的效果。
2.3電力企業要與客戶簽訂信用管理合同并對經濟合同進行審批賒銷現象在電力企業中非常普遍,因此,針對市場發展的實際狀況,在簽訂經濟合同時,對客戶信用進行評估和預測是十分重要的[2]。因此,需要提前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進行評估,而評估的過程需要財務監管人員進行監督。此外,對于簽訂的經濟合同要進行審批,審批的目的在于確保經濟合同符合電力行業發展要求,確保經濟合同的實行有足夠的資金進行保障,確保經濟合同的各項條款符合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對于簽訂的經濟合同,企業財務監管部分要進行全方位的審批,嚴格要求以上三個方面,確保經濟合同管理的有效性,確保客戶信用評估的合理性,以此為電力企業的發展提供財務方面的支持。
3.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監管在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電力企業要從高度重視財務監管職能、加強對財務監管人員專業技能的強化與客戶簽訂信用管理合同、對簽訂的經濟合同進行審批等方面加強企業的財務監管力度,使得經濟合同的簽訂、執行至于有效監管中,從而保障電力企業股東和投資人的權益,保障電力企業的正常運行,實現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陳光星.電力企業經濟合同管理中的財務監管職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5:85-86.
關鍵詞:合同管理;三層C/S體系;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TP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3-0247-02
1 合同管理系統需求與功能分析
1.1 系統需求
面向大型制造企業,該系統應滿足如下要求:①用戶眾多,應盡量滿足各方需要,用戶界面應盡量直觀、美觀,操作應盡量簡單;②應方便擴展,企業建立信息化系統因時而異,應需求而變,為節省企業開發成本,降低實施難度,應考慮異構系統的集成;③面對大量數據,其響應速度應該比較快,執行效率應該高;④由于企業產品性質,系統安全性必須保證。
1.2 功能需求
合同管理系統的目的是對審批、簽訂后的合同,收集其基本信息并長期保存,提高查詢效率,便于進行統計和分析,對合同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并提供預警催交項目。因而合同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合同基本信息錄入、合同執行、合同查詢與統計、合同預警和催交等四個部分。
在合同到貨之后還需對貨物進行待驗,經過檢驗的貨物才能執行退貨、入庫操作,因而也是合同執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過程。同時對于一個系統而言,需要提供系統維護和數據接入以及系統擴展的接口,這樣有利于企業信息化建設,同時使該系統可以很好的擴展或被擴展,會降低開發成本。
1.3 功能模塊
根據以上分析,該合同管理系統由合同基本信息管理、合同執行管理、合同查詢統計管理、合同預警催交管理、供應商信息管理、系統管理等六個部分構成,如圖1所示。該系統主要實現錄入合同頭信息、錄入合同明細信息、合同發票付款處理、合同預付款處理、合同退貨處理、合同基本與綜合信息查詢和統計、合同到期預警、供應商信息與系統權限設置等功能,實現供應保障部門信息錄入的信息化、科學化。
各模塊功能說明:
①合同基本信息管理。該模塊數據是合同管理系統中的靜態信息之一,自合同簽訂審批開始,合同基本信息就固定不變,是合同其他管理模塊的根本。合同基本信息細化成合同頭與合同明細信息,是為了便于管理,節省數據空間。一旦合同基本信息確定,基本信息管理也就被凍結,只能進行查詢不能進行修改。
②合同執行管理。該模塊是合同管理中的核心,是合同管理系統中動態信息的集合。合同執行是對資金的掌控,供應商供貨之后就要進行付款,視情況進行發票付款與預付款操作。
③合同查詢統計管理。主要針對各種查詢統計,用來評估供應部門的績效,為計劃部門提供反饋信息,方便計劃部門對后續任務進行更合理的安排。
④合同預警催交管理。針對到期合同未完成交貨任務的進行提前預警,一來通知供應商盡快交貨,二來提醒生產部門以及計劃部門針對不可預知的問題做出對策,以免影響企業的生產。
⑤供應商信息管理。該模塊數據也是合同管理系統中的靜態信息之一,主要是保存供應商的基本信息,并且根據供應商的歷史交貨記錄進行定級評估,方便后續定貨時對供應商的選擇,更好的完成企業生產計劃中的物資保障。
⑥系統管理。其中系統權限管理負責對不同的操作人員身份進行驗證并規定其操作權限,系統基本信息維護用來對系統整體安全性已經穩定性進行的一系列管理。
2 合同管理系統數據流程
業務流程見圖2。
3 合同管理系統具體實現
3.1 體系結構
根據系統需求,我們采用基于CORBA的三層C/S體系結構。
人機交互層就是客戶端,是用戶與系統的接口,用戶通過此接口與系統進行交互。在身份驗證機制下,用戶輸入自己的用戶名、密碼登陸,或者掃描自己的編碼直接登陸此系統,在權限的嚴格控制下,進行查詢、錄入、管理、系統維護等等工作,最大程度保證了系統的安全性。
應用程序服務器層實則由多層組成:執行層、業務邏輯層和層,它們共同構成了應用服務器層,是該系統的核心。一層是提供了與客戶端的接口,二層是整個系統中的業務邏輯中樞,三層是數據庫的連接接口,三者的統一構成了該系統的通信中樞。執行層主要是利用連接池技術來管理數據庫的連接與斷開,用連接池來監視數據庫連接的數量和使用情況等,減少了數據庫的負擔,同時提高了查詢等操作效率。業務邏輯層主要用來承載系統功能的業務邏輯,該層有各種操作函數,作為客戶端的操作基礎,方便對數據庫的存取。最后一層為層,考慮系統異構與擴展、減少代碼的重復編寫、降低軟件的維護升級成本,在該層提供了各種接口,使用CORBA的組件VisiBroker Agent來提高對數據的存取速度,達到在本地存取的效果。
數據服務層為Oracle數據庫,是存儲數據的永久場所,根據功能需求,在該服務器上主要包含了合同基本信息庫、合同執行信息庫、供應商信息庫等多個數據庫。
3.2 應用實例
按照上述所言,該合同管理系統的程序采用Delphi7.0進行開發編寫,數據庫是Oracle9.0i。該系統納入了現代管理統計方法,將合同的各個階段都包含了進去。如圖4、圖5分別是該系統的應用服務器層的可視化界面和其中的發票付款界面。應用服務器層界面把在用的和空閑的連接池數清晰展示,給我們的管理帶來很大方便。發票付款界面主要用來錄入有發票的付款記錄,同時根據合同規定和實際操作需要進行沖減預付款,這里不僅刷新了發票付款明細表,同時更新了預付款明細表,而這一操作是通過放在數據庫的存儲過程來完成的,實現了數據的統一和財務的清晰,方便查詢管理。
此外,為了實現統計功能的標準化、科學化,在對合同信息進行統計處理時,一些合同標準應用如下:
同樣是考核供應商的重要標準,是對供應商品質進行評估的依據。
以上三項標準的量化,在很大程度上對系統進行了補充,為實現企業的信息化增色不少。
4 總結
本文針對某大型制造企業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合同管理系統的系統與功能需求,提出了合同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根據該系統架構及實現技術開發了某大型制造企業合同管理系統,建立了生產部門與供應保障部門的有機聯系。該系統在某軍品研制生產過程中得到了成功應用,應用表明,該系統提高了供應保障部門的工作效率,為企業的資金投入加了道保險,明顯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并為企業整體信息化做出重大貢獻。
本文創新點在于將合同整個流程納入到了管理系統之中,細化了各部門職責,跟蹤合同執行,掌握合同入庫數據及時反饋到計劃生產部門,采用三層C/S體系,結合CORBA技術,便于擴展企業信息化系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