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丁香婷婷妞妞基地-国产人人爱-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麻豆-国产人成-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范文

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

第1篇: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范文

內容摘要:庫存控制問題是供應鏈管理中的核心問題。VMI作為供應鏈庫存管理模式在理論上和現實物流活動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對于企業實施VMI的研究,通常是從外部因素進行分析,本文從價值增值的角度分析VMI發展的內部因素,并運用經濟增加值(EVA)方法分析VMI實現價值增值的路徑,認為影響企業價值的要素主要包括: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費用、庫存、其他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而這些因素正是VMI實施的主要內因。最后本文從供應商和客戶雙方的角度提出VMI的經濟增加值策略

關鍵詞:供應鏈 供應商管理庫存 經濟增加值

供應商管理庫存(VMI)是目前供應鏈庫存管理的典型模式,這種模式改變了傳統的由使用者管理庫存的方式,實現了由供應商主動為客戶管理庫存,降低了供應鏈的庫存成本,提高了供應鏈的效率,并逐漸成為流通領域中的主要庫存管理方法。本文從EVA的角度對VMI實現價值增值的路徑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措施,以期為VMI的發展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VMI與EVA的基本概念

(一)VMI的概念及外部效應分析

VMI是一種以用戶和供應商雙方都獲得最低成本為目的,在一個共同的協議下由供應商管理庫存,并不斷監督協議執行情況和修正協議內容,使庫存管理得到持續地改進的合作性策略。這種庫存管理策略打破了傳統的各自為政的庫存管理模式。體現了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適應市場變化的要求,是一種新的、有代表性的庫存管理思想。

通常認為,VMI的實施有助于消除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校正供應鏈中的信息扭曲,抑制需求放大的問題;同時避免供應鏈中的各類物資經常性的處于閑置狀態,節省資金、場地、人工等成本;實施VMI還有利于走向聯合,實現共同發展,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等。這種研究是從VMI實施的外部原因進行分析,對于VMI實施的內部原因,目前的研究還較少。本文從經濟增加值的角度來分析VMI實施的內部原因,并認為經濟增加值可以用來解釋在供應鏈環境中實施VMI模式的內在原因。

(二)EVA的概念及其機理分析

經濟增加值(EVA)源自諾貝爾獎獲得者默頓•米勒和弗蘭科•莫迪利亞尼關于公司價值的模型,20世紀90年代初由美國斯特恩-斯圖爾特財務管理咨詢公司發展為一種新的管理評價體系,Stem & Steward是EVA管理體系的創造者和推動者。

EVA是企業資本收益與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具體地說,是企業稅后經營凈收益與全部投入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

(1)

其中NOPAT為稅后經營凈收益,K w為債務資本成本和股權資本成本的加權平均值,TC為總投入資本,ROA為總資產報酬率。

NOPAT=EBIT(1-T) (2)

其中EBIT為息稅前收益,T為所得稅稅率。稅后經營凈收益NOPAT等于息稅前收益減掉以息稅前收益為稅基計算的所得稅。

(3)

其中DM為公司負債總額的市場價值,EM為公司所有者權益的市場價值,KD為公司負債的稅前成本,KE為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成本。

TC=DM+EM(4)

總投入資本TC包括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

ROA=NOPAT/TC(5)

總資產報酬率等于稅后經營凈收益除以總投入資本。

RIt=NIt-BVt-1×k (6)

其中RIt為t時刻剩余收益,NIt為第t期實現的會計凈收益,BVt-1為t-1時刻的股權和債權的賬面價值,k為權益資本成本率。剩余收益是指若要公司為所有者創造財富,必須使投入資本的金額大于全部資本成本的金額。

BVt=BVt-1+NIt-Dt (7)

其中BVt為時刻t的股權和債權的賬面價值,Dt為第t期向所有者支付的股利。公司特定期間會計賬面價值的增值是當期實現的會計凈收益減去該期間向所有者的凈支付。

Dt=BVt-1+BVt-1×k+RIt-BVt(8)

公司價值用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表示為 : (9)

其中Vt為t時刻公司的價值,Dt+n為未來第t+n期向所有者支付的股利。

根據式(8)、(9),可得:

(10)

當n∞時,BVt+n/(1+k)n0,結合式(7),則式(10)轉化為:

(11)

將股權和債權的賬面價值及收益的會計計量加以調整,即將剩余收益調整為EVA,得:(12)

其中BVt*為經過調整的股權和債權的賬面價值。

根據式(12)可知,企業價值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其未來創造EVA的現值,這是EVA指標價值增值的理論基礎,EVA成為衡量價值增值的典型方法。

VMI的價值增值路徑及策略

(一)VMI的價值增值路徑

從前文的分析可知,供應商與客戶實施VMI模式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價值的變化,而企業價值的大小則取決于其未來創造EVA的現值,因此,當VMI模式的實施使企業投入資本所產生的回報率與投資者要求的最低回報率之間的差額是正數時,表明企業創造了價值;反之,如果差額是負數,表明企業損失了價值;如果差額為零,表明企業收益僅能滿足債權人和投資者預期獲得的收益。

因此,VMI的價值增值取決于雙方企業EVA的提高,根據式(1)可知,EVA提高取決于:提高總資產報酬率ROA,即加速資產周轉,以既定的資金占用實現盡可能多的報酬;降低債務資本成本和股權資本成本的加權平均值Kw,采用更有效的籌資方案減少資本成本;同時當ROA>Kw時,盡可能多地投入資金TC,當ROA

進一步分析可知,總資產報酬率ROA取決于稅后凈利潤額,即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及相關費用;債務資本成本和股權資本成本的加權平均值Kw取決于流動資產(包括存貨和其他流動資產)及固定資產比率。

因此,對于供應鏈各方而言,影響其價值的要素主要包括: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費用、庫存、其他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其中,銷售收入增加可提高EVA,其他因素下降則對EVA產生積極影響。

(二)VMI提高EVA的策略及措施分析

1.客戶角度的VMI經濟增加值策略及措施。從客戶角度來看,實施VMI模式后,客戶可以進行核心業務的開發。同時,還可以滿足客戶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務質量的需要,從而提高銷售收入。與客戶自己管理庫存相比,供應商在對產品管理方面更有經驗,更專業化,而且供應商可以提供包括軟件、專業知識、后勤設備和人員培訓等一系列服務,供應鏈中企業的服務水平會因VMI而提高,庫存管理成本會降低,客戶的存貨投資也會大幅度減少。進而提高客戶的EVA。根據VMI的價值增值路徑分析,可以得到客戶角度的VMI的EVA策略及相應的措施。具體策略與措施如表1所示。

2.供應商角度的VMI的經濟增加值策略及措施。VMI的實施同時給供應商帶來許多利益。VMI允許供應商獲得客戶的必要經營數據,直接接觸真正的需求信息(通過電子數據交換EDI來傳送)。這些信息可幫助供應商消除預期之外的短期產品需求所導致的額外成本。同時,企業對安全庫存的需求也大大降低。另一方面,VMI可以大大縮短供需雙方的交易時間,使上游企業更好地控制其生產經營活動,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柔性。從而提高供應商的EVA。因此,從供應商的角度可提出相應策略及措施(如表2所示)。

綜上,EVA的提高是實施VMI內在原因,而VMI的價值增值主要取決于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費用、庫存、其他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等因素,供應鏈中實施VMI的供需雙方可以通過對影響因素的控制來提高EVA。但是,在供應鏈中,這一模式的成功本質上還要依靠供需雙方的信息共享和密切合作,同時供應商經濟實力雄厚,有較強的庫存存儲和貨物運輸、配送能力,以及穩定、可靠的信息來源等。

參考文獻:

1.于悅. EVA 應用于企業外部業績評價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經濟,2008(6)

2.方萍,郭文博.基于EVA指標的價值評估模型探析[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

3.王超,崔亮.基于VMI模式的供應鏈分析[J].價值工程,2009(2)

第2篇: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范文

關鍵詞:傳統企業;供應鏈;供應鏈管理目標;供應鏈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3.2 文獻標識碼:A

一、國內傳統企業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思想

供應鏈管理是指對整個供應鏈系統進行計劃、協調、操作、控制和優化的各種活動和過程。供應鏈的管理能夠優化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的資源配置以滿足顧客需求為標志的商業需求的增長。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歸功于整個企業結構的持續改善。無論是任何類型的供應鏈,無論供應鏈的規模大小,作為指導思想的核心,作者提出如下供應鏈管理的思想精髓。本著這些指導思想,在構筑企業的供應鏈和加強供應鏈管理方面期望有著積極的行動指南。

(1)“7R”。供應鏈管理的目標總結為一句話:要將顧客所需的正確的產品(Right Product)能夠在正確的時間(Right Time)、按照正確的價格、正確的數量(Right Quantity)、正確的質量(Right Quality)和正確的狀態(Right Status)送到正確的地點(Right Place)――即“7R”,并使總成本最小。

(2)以客戶為導向。供應鏈管理是以客戶需求為原動力的“拉式”供應鏈管理,任何供應鏈都只有唯一一個最終收入來源:顧客。所以為了贏得客戶,贏得市場,企業管理要進入以客戶及客戶滿意度為中心的管理。按時保質保量向客戶交付產品或者服務,以確保客戶滿意已成為決定當今企業成敗與否的關鍵問題。

(3)“雙贏”。供應鏈節點的企業之間雖然是“需”與“供”的關系,但是在供應鏈管理的指導思想中,這種“需供”關系必須以“雙贏”作為經營理念,供應鏈節點的企業之間要結成長期的、穩固的和互惠互利的共贏伙伴關系。

(4)協同合作。供應鏈管理不僅強調企業內部的協同合作關系,同時也強調建立供應鏈各組織之間的協作關系。協作是供應鏈優化項目向前推進必須建立的元素。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合作和企業間的合作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信任是協作的核心。

(5)資源共享。參與供應鏈的企業要敢于向自己的合作伙伴開放內部運作,要敢于向他們授權,通過雙方的協調管理中心,供需雙方共享需求信息,對提高供應鏈的運作穩定性起積極的作用。

(6)同步化。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同步化運作能使計劃的修改或者執行中的問題能在整個供應鏈上獲得共享和支持,同步化需要企業之間建立供應鏈信息集成平臺,為供應鏈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提供共享窗口和交流渠道,同時保證了供應鏈企業同步化計劃的實現。

二、國內傳統企業供應鏈管理目標分析

供應鏈管理的短期目標為提高產能、減少庫存、降低成本及減低產品銷售循環所需之時間;而其長期目標主要為提高顧客滿意度、市場占有率以及公司收益。供應鏈管理之改變不僅改變了企業經營的態度,亦對企業之文化造成了變革。

企業對企業之合作關系充滿了懷疑與不信任感,供應鏈管理之關鍵促使上下游的廠商在互信的基礎上合作,也促使廠商彼此形成一個動態性的交易網絡,彼此分享產品生產計劃和各項信息以滿足顧客需求。企業對企業間之關系也從傳統的依序性的信息傳遞,演變至今日的共同合作計劃與協調供應鏈上之各項工作。

多數廠商未能達致顧客滿意之主因為供應鏈管理失當,部分未能隨著時代進步之廠商完全忽略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最終則難逃電子商務競爭之淘汰。過去二十年來,由于計算機與信息科技之發展,顧客對于產品服務要求度之提高,企業供應鏈間之復雜度以及供應鏈中所花費之成本所占產品之比例也日益增加,供應鏈管理也愈顯重要。

供應鏈管理涵蓋之范圍甚廣,從原料供應、生產制造到運銷至終端顧客為止均屬供應鏈管理之范圍。惟供應鏈管理雖可大幅提高企業之生產力、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品質與增加顧客滿意度,仍有幾項困難有待克服。首先,不同企業間之經營目標不同,各自擁有不同的經營設備與經營目標,導致整合困難;其次,供應鏈是一個動態隨時調整之競爭環境,商業伙伴間之關系隨著市場上之變化而有所改變,長期互信之合作伙伴關系難培養。

三、傳統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策略探討

1.強化供應鏈管理的理念[3]

現代供應鏈的管理理念,更加重視圍繞核心企業建立網鏈關系,供應鏈作為一個利益集合體,強調企業間的戰略合作關系。在傳統產業中,企業之間的競爭非常接近市場的完全競爭,因此,傳統企業與其上、下游的關系是對立而非合作的關系。許多企業彼此在價格上進行博弈,把渠道伙伴作為產生利潤的來源,極力以其商務伙伴為代價,來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目的。這種企業與上、下游之間的成本轉換具有短視效益,不可能使其獲得真正的成本競爭優勢。 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中,企業僅依靠本身的競爭力是不夠的,必須依靠供應鏈整體,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有效的供應鏈管理可以幫助傳統企業優化整個營運流程,達到改善企業競爭力和盈利的最終目的。

2.面向用戶需求

有效的供應鏈管理與運作模式是以客戶滿意度最大化為目標,對客戶的需求及其變化作出快速的反應,以較低的經營成本實現產品的零配件在生產企業之間,產成品和服務從供應商到客戶之間的高效率流動。傳統企業必須認真面對供應鏈上下游環節企業的需求,使企業的運營規則從傳統的“推式”轉變為以客戶需求為源動力的“拉式”。在現代買方市場的環境下,市場以買方為核心,企業關注顧客服務,從戰略高度重視滿足顧客需求。有效的供應鏈管理可以幫助傳統企業準確面對市場需求,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

3.突出優勢與特色

隨著顧客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企業面對的是一個變化迅速且無法預測的買方市場。傳統中小型企業由于其自身的規模,存在較大的靈活優勢,能夠較快的適應市場的需求,這也是大型企業所不具備的。在供應鏈管理日益被產業界所重視并付諸實施的大環境下,企業必須認真分析、明確自身的核心優勢與特色所在,并積極采取措施,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 現代供應鏈管理要求鏈上的各個企業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關鍵性業務,并使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都受益。提升自身的優勢與特色是中小企業吸引供應鏈聯盟伙伴的基礎和源泉。

4.提升信息技術和管理水平

現代的供應鏈管理是以信息共享作為基本前提,重視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從而使供應鏈高效率反應市場的需求。傳統企業之間在供求信息相互封鎖以及據信息為私有的做法,必然導致信息失真的“長鞭效應” 和為搜尋信息支付額外成本。傳統企業應以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為依托,逐步構建和發展自身的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傳統企業不斷提升信息技術和管理水平,是企業依賴供應鏈整體獲得競爭力提高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實施供應鏈管理和發展的必要前提。

作者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第3篇: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范文

采購是企業生產運營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因此采購管理一直在企業管理中占據重要位置。目前,企業為了獲得更好的市場競爭力,提出了供應鏈管理理念,其中采購管理也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本文對供應鏈下的企業采購模式進行分析,并且針對當前企業形勢提出了幾點采購策略,從而實現供應鏈下企業采購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

供應鏈;采購管理;變化;策略

0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企業不斷引進新的管理理念,以便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供應鏈管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旨在形成集體競爭優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采購管理是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企業生產運營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其在企業營運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業可以通過采購管理,降低企業成本支出,從而擴大企業產品的盈利空間,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增強整個供應鏈的盈利水平。

1供應鏈下企業采購管理模式的變化分析

1.1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

在原來的企業采購過程中只是與供應商形成簡單的買賣關系,但是供應鏈下的企業與供應商形成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這種改變使企業與供應商產生了共同利益,其關系也更加的可靠。企業在采購的過程中改變了以往不斷壓低供應商價格的采購方式,而是在市場中尋找更多的供應商,實現分散管理方法。在供應鏈管理理念下,企業與供應商形成了戰略合作關系,通過分享數據庫信息,在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的條件下,減少企業庫存,降低企業采購所占用的成本,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率。

1.2企業采購驅動發生了變化

企業以往的采購活動主要是依據企業的庫存數量進行的,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倉庫缺貨。但是供應鏈下的企業采購活動主要是以生產訂單需要為主。在供應鏈管理理念下,企業的生產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形成了訂單生產模式。企業根據生產訂單合理確定訂單需求,并且以此作為采購的驅動力,正式開展采購工作,從而有效減少庫存,減低采購部門的成本支出。供應鏈下的企業采購工作與客戶需求相聯系,提高了采購工作的科學性,減低采購成本支出,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1.3采購管理重點發生變化

在以往的采購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即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不足,沒有對供應商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同時對客戶需求以及市場變化無法快速做出回應。供應鏈管理理念下的采購工作以“適時需要”為準則,改變了過去“為庫存而采購”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企業采購工作應對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的能力。同時,這種采購模式也加強了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最終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既提升了生產企業的競爭力也有利于實現供應商的利益要求,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在供應鏈下,利用信息共享的優勢,及時將企業需求反饋給供應商,提高采購產品質量,也可以在新產品設計開發的過程中引入供應商管理理念,從而有效保證新產品的開發進程以及質量。

1.4采購流程發生變化

在企業以往的采購過程中為了降低采購風險,保證企業的利潤,企業采購流程涉及許多不同的職能部門,但是這種采購流程也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一是采購流程過于煩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購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采購流程涉及不同的職能部門,但是許多企業內部部門的聯系性不強,信息流通能力較差,會影響采購管理的暢通性,提高采購管理成本。但是供應鏈下的采購管理流程充分應用信息技術,簡化了采購審批流程,提高了采購效率,同時對于降低企業采購成本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供應鏈下,企業與供應商形成了戰略合作關系,供應鏈中的下游企業或是客戶與供應商的聯系加強,有助于提升供應產品質量、保證供貨效率,對于最終產品質量、生產加工質量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5庫存管理發生變化

受傳統采購方式的影響,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只是獨立的買賣雙方,并沒有形成緊密的聯系,為了保證企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企業與供應商都會保證一定的庫存來應對市場需求波動的影響。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過大的庫存會給企業的運營帶來負面影響,降低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供應鏈下的企業庫存,與市場終端、企業生產、供應商都緊密聯系起來,實現適時存儲,在保證企業正產生產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庫存成本,提高企業資金利用率,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基于供應鏈的企業采購管理策略

2.1供應鏈條件下擴展采購職能

首先,科學合理地設置采購結構。企業需根據自身的發展和行業特點的需要,打破傳統觀念中“大而全”的采購局面,設置科學合理的采購組織結構。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尋找供應商,完成采購活動,實施采購低成本策略,從而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其次,確立基本的采購準則。采購準則的設立是企業規范采購行為的基礎。企業需要日常采購中吸取經驗,逐步將采購過程中的權責落實到位,做到每一項采購工作都責任到人,采購流程中的每一項工作都有人檢查與監督。再次,提高采購人員的素質。優秀的采購人員,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作支撐的前提下,還需要具備分析、溝通、協調、決策層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企業要建立跨職能的采購團隊,一批高素質的采購人員是采購組織中必不可少的。因而企業需重視對采購人員入職前的選擇和入職后的持續培訓。最后,采取先進的采購模式和管理理念。先進的采購管理模式能否在企業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者是否具備先進的管理理念。沒有思想的突破和企業的創新精神,先進的采購模式很難在企業實施。企業可利用電子載體,實現與供應商、客戶之間信息的傳遞,保證采購活動順利執行。通過電子信息的應用,拋開過去傳統的采購流程,增加有價值的電子化溝通,通過電子化采購流程的應用,優化供應鏈重要環節,實現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大幅提高。

2.2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

上文中已經提高,在供應鏈管理體系中,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聯系更加的緊密,已經成為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存在共同利益,對保證企業生產,降低供應鏈風險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企業與供應商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也有利于保證采購產品的質量,從而對產品價格、生產效率以及其他服務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為了充分發揮供應鏈的優勢,還需要進一步細分企業的供應商。在對企業的供應商進行分類時,可以依據供應物資的價值以及重要性方面進行合理的分類,以便更好地對供應商進行管理。企業為了降低采購工作的風險,企業必須對供應商的綜合實力以及信用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對于不符合條件的供應商直接排除;其次,還要進一步評價供應商的技術技能、生產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并且將最終評判結果作為企業供應商選擇的重要依據。

2.3構建完善的采購信息管理系統

供應鏈管理涉及的內容不僅僅包含單個的生產企業,還涉及供貨公司、運輸體系以及市場終端的管理,供應鏈上擁有多個環節,為了保證各個環節的無縫銜接,必須依靠信息技術,做到信息共享,及時了解企業的狀況。因此構建完善的采購信息管理系統,是保證企業供應鏈高速運轉的基礎,也是供應鏈管理得以實現的基本條件。采購管理信息系統以生產企業為核心,將企業數據與鏈條上游的供應商共享,并且在物流中心以及庫存點建立專門的數據庫,將供應商的供應能力及時地通過信息系統表現出來。同時,完善的采購信息管理系統還能及時體現市場終端的生產需求,將生產企業、供應商以及市場有機聯合起來。

3結語

綜上所述,采購是企業生產運營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采購管理工作一直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形成合作競爭優勢,實行供應鏈管理。在供應鏈管理理念下,企業采購管理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并且為了更好地應對這種變化,本文提出了具體的采購管理策略,旨在提高企業物資管理水平、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實現供應鏈下企業利益的最優化。

作者:歐陽豐瑞 單位: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

第4篇: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范文

關鍵詞:供應鏈一體化 物流管理 實踐策略 探討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展的浪潮中,物流管理范圍已向全球范圍擴展,逐漸走上供應鏈一體化的道路。隨之,在物流管理內容研究中,供應鏈管理是其核心部分,構建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模式能夠推動整個物流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就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我國物流管理的現狀,并不樂觀,需要采取一些可行的策略對其進行完善。以此,在幫助物流企業節約生產成本、保護環境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可見,站在客觀的角度,對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予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供應鏈一體化下物流管理的特征

從某種意義上說,物流屬于經濟地理學范疇,是供應鏈活動的子集。它能夠對兩個區域之間業務等信息流動過程進行有規律的實施、控制。而物流管理就是對物品流動系統進行綜合管理。它主要是對原料到半成品、成品管理。在供應鏈一體化下,物流管理主要具有這些方面的特點。第一、市場供應需求變化會影響物流活動。一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場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導向目標。站在供應鏈一體化的角度,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自身發展為依托,構建符合企業生存發展的供應鏈一體化物流管理體系。二是:在供應鏈一體化中,需要對一些環節進行特殊處理,比如,銷售、制造,使所生產的產品數量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第二、在供應鏈一體化下,技術水平在物流管理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換句話說,技術水平是整個供應鏈中的關鍵性因素,能夠為物流系統的有序運行,奠定堅實的基礎。進而,在減少企業生產成本的同時,也能降低企業所要承擔的風險,幫助企業獲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第三、在供應鏈物流管理中,第三方物流發揮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外包銷售是物流管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這和第三方物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以企業自身供應鏈變化為依據,第三方物流能夠做出適當地調整,使企業需要承擔的風險最小化。

二、供應鏈一體化對物流管理的影響

一是:在物流企業生產發展中,供應鏈一體化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第一、想要使商品流通順暢,需要物流企業的高速運轉提供支撐的力量。面對這種情況,企業需要不斷更新已有的設備,采用先進技術,滿足市場各方面的需求。第二、在供應鏈一體化中,要以市場為媒介,分析市場動態,掌握經濟命脈。在尊重市場運行規律的前提下,不斷促進企業內部的完善。第三、物流企業要不斷創新,引入國外先進的物理管理經驗,不斷培養高素質的新型物流管理人才。二是:在新時代下,供應鏈一體化已經成為物流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物流管理在滿足物品配送的同時,還要以市場為紐帶,調整企業內部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推動企業的發展。對于這個方面,企業需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第一、物流管理企業要不斷加強科技、人才等企業發展核心因素的投入。同時,還要不斷促進相關行業之間的交流合作,為供應鏈一體化更好地融入到物流管理中埋下伏筆。第二、在企業運行中,要加強貨物之間的管理,實現全面而科學的管理模式。

三、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物流管理實踐策略

在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浪潮中,隨著跨國公司的飛速發展,不斷提高供應鏈中物流管理水平有著不可推卸的重要作用。同時。對于物流企業來來說,從產品生產到銷售、產品服務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過程。其中的每個環節都是供應鏈不可缺少的組成元素,能夠提高物流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很顯然,站在客觀的角度,完善該背景下的物流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作者對其中一些實踐策略予以了分析。

1、不斷加強供應鏈人才的培養。

一是:進行即時動態人才需求規劃。換句話說,物流企業要在掌握市場動態的基礎上,不斷制定與之適應的短期人才需求規劃方案,能夠為長遠目標的制定做好準確地預測,也能使所制定的人才實施策略更具有實踐意義。二是:對人才進行有效地盤點。第一、要在不斷更新人才盤點標準的基礎上,完善企業人員招聘和晉升等制度,引入更多高素質的優秀人才,提高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第二、對物流市場環境進行客觀地評估,不斷提高企業人才的利用率。三是:物流企業要定期對內部員工進行再教育學習和各方面技能培訓,不斷更新員工已有的知識理論體系,提高專業技能,滿足不同崗位的要求。

2、樹立正確的物流服務供應鏈觀念

就傳統型的物流來說,過分依賴市場,沒有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已有的物流服務已經無法順應時展的規律,嚴重阻礙了物流企業的發展。隨著供應鏈一體化時代的到來,企業員工要樹立正確的物流服務觀念,并作為企業向前發展的指引燈。企業還要對內部已有的物流服務進行合理地調整,形成一種重要的戰略關系,推動物流企業不斷向前。

3、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體系、庫存管理模式。

一是:合理完善物流管理體系。首先,要站在客觀的角度,重新整合供應鏈中的物流管理體系。簡化物流管理體系中不需要的程序,明確體系中不同崗位職責,提高物流整體的工作效率。其次,對供應鏈一體化中客戶之間關系的維護予以加強。企業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了解那些潛在客戶的需求,不斷完善已有的客戶管理體系。最終,促進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物流管理體系的完善。二是:構建新型的庫存管理模式。對于這方面,要改變以往那種庫存中心多而分散的局面,建立以物流企業為中心的新型庫存管理模式。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產品生產成本,還能承擔企業運行中的各種風險因素。此外,還能隨時了解市場動態,提高企業整體的核心競爭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形勢下,完善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它可以使當下的物流管理有機地融入到現代經濟發展中,使物流企業不斷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要求。同時,它能夠以市場為媒介,不斷調整自身的經營戰略,提高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從長遠來說,在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企業已有的經營管理水平將更加具有其科學性,使我國物流事業擁有更好的發展前景,走上長遠的發展道路。

文獻錄入:

[1]陶莉莉. 在供應鏈一體化時代的物流管理模式[J]. 經營管理者,2013,30:42.

[2]占維. 供應鏈一體化下的企業物流管理[J]. 商場現代化,2014,17:61.

[3]張棋棋,梁蕊. 論供應鏈一體化時代的物流管理[J]. 中國集體經濟,2015,21:101-102.

第5篇: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范文

關鍵詞: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核心競爭力

一、我國中小企業的特點

我國中小企業主要具備以下特點:

1.中小企業產業結構的不平衡;

2.中小企業經濟政策欠缺;

3.中小企業缺少配套設施;

4.簡單的加工型企業屬于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在核心競爭力方面、品牌意識及品牌建設方面和科技含量方面等都處于缺乏狀態,中小企業在產業鏈的結構中處于被動地位,對于外界環境及經濟動態方面適應能力非常薄弱,反應非常遲鈍;

5.外部環境的金融危機促使企業家千方百計優化企業管理,更好把握新環境下的商機及促使自己生存下去的給予。

二、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環境下遇到的困境及難題

金融危機下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

1.中小企業對外貿易方面突出的不利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如下幾方面:

(1)中小企業面臨的出口環境大變,變得更加嚴峻惡劣。

(2)中小企業面臨停產,倒閉的狀態。

(3)中小企業的貿易成本大幅增加,市場競爭力大大減弱了。

(4)中小企業在資金鏈方面面臨更大的風險。

2.中小企業的成本壓力加大

由于外界環境的變化,很多中小企業開始面向國內消費市場,使得企業伙伴間的競爭非常激烈,生存環境非常惡劣。

3.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加大了貸款的審核力度。

三、金融危機下的策略

金融危機下中小企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中小企業必須提高產品的質量,主要表現在品牌意識及品牌建設上。

2.中小企業還應以市場為導向,全面關注市場變化。

3.中小企業加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策略研究,主要表現在:利用兩個市場環境、利用兩種資源價值、引進高端管理策略技術及引進高端科技人才。

4.中小企業發展方向:需求良好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幫助、盡最大努力實現產品升級、具備不斷超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凸顯超越跨越式的突破性的戰略性發展。

四、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策略

1.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策略之一:供應鏈管理

隨著全球經濟貿易往來的中小企業及其經營者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中小企業如何在競爭合作并存并加強的大環境下很好的度過難關并很好的生存下去,同時具備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超越自己,就必須把如何應用供應鏈管理這種新興的管理模式提升日程,并不斷在自己企業不斷發展及其信息化需求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升級對供應鏈管理,對自己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體非同尋凡的意義。

中小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決策體現:

(1)中小企業不斷加強急提升樹立供應鏈管理的意識和理念,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供應鏈管理水平及能力。

(2)中小企業建立誠信經營的理念,樹立合作共贏的觀念,積極融入到供應鏈管理的大環境當中,與自己的產業結構中的上下游企業建立相互信任懂得合作的友好合作伙伴關系。

(3)中小企業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管理理念,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為導向,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爭取最大努力活動精準市場信息,最大限度地減少經營市場風險。

(4)中小企業不斷深化加強樹立信息化管理的意識,不斷完善和實現加強信息化建設及其管理能力,更好地實行更高級更優化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面:第一:善于整合信息資源,發揮自己最擅長方面,逐步建立自己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第二:加強人才引進制度,培養適合于高新技術需求及發展的高端人才,進而實現推廣供應鏈管理的經驗優勢。

2.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策略之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

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策略:

(1)快速反應

中小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如何生存如何發展,怎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采取QR策略。

QR主要是面對產品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快速反應,主要有三各不同層次:

第一,實現QR所必須進行的信息技術EDI對中小企業的產品條碼標志;第二,在前面信息技術進行條碼標志的基礎上,在中小企業內部業務處理的策略,并采用EDI技術傳輸更多的信息,如報文;第三,中小企業與合作伙伴之間建立密切友好合作關系,通過信息技術實現做到快速反應,實現中小企業整體供應鏈更大經濟效益的目的。

(2)有效客戶反應

ECR是供應鏈管理的一種策略,對中小企業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實現以客戶為中心,同時體現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密切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ECR是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中實現為客戶服務的理念的重要策略,同時具有中小企業降低整個供應鏈系統的成本的重要功能。

中小企業實施“有效客戶反應”這一供應鏈管理戰略思想:涉及到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中上下游相關企業的業務流程優化管理,實現進一步降低供應鏈的成本。

這樣中小企業通過采取供應鏈管理策略,實行快速反應和有效客戶反應,以滿足客戶對產品及信息的需求為目標,向客戶提供最準確最及時的信息,向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和產品,更好地提升中小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3)電子訂購系統

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應用電子訂購系統,更好地協調供應鏈鏈條上零售商與批發商之間的關系,即EOS系統基本上是在零售店的終端利用條碼閱讀器獲取準備采購的商品條碼,并在終端機上輸入訂貨材料,利用電話線通過調制解調器傳到批發商的計算機中;批發商開出提貨傳票,并根據傳票同時開出揀貨單,實施揀發,然后依據送貨傳票進行商品發貨;送貨傳票上的資料便成為零售商的應付賬款資料及批發商的應收賬款資料,并接到應收賬款的系統中去;進而更好地實現促使整個供應鏈管理的效率。

3.建立企業間網絡式供應鏈系統

第一,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相關企業之間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中小企業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特點,認識到協調鏈條上各企業間商務活動的必要性,及怎樣才能很好地滿足客戶對產品及信息的需求,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可以選擇第三方物流管理,中小企業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組織結構,不斷協調、利用和管理與鏈條上上下游伙伴企業之間的關系。

第二,中小企業如何進行供應鏈管理整合,促進中小企業物流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實現信息分享作為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整合的基礎。

這樣中小企業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信息技術與信息流作為基礎,利用更有效的客戶對產品及信息的需求預測方法及技術,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高效率的貨物流動獲得客戶需求的真實信息。

第三,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實現信息化,需要引進中高級人才,這些人才具備一定的才智:懂得企業供應鏈管理,具備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的經營理念,熟練及掌握供應鏈管理的最新理論,并愿意付諸于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實踐,能熟練掌握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信息化需要的信息技術基礎,同時尤為關鍵的是能做到與供應鏈鏈條上的各合作伙伴企業友好合作。

總起來說,中小企業應用供應鏈管理這種新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中小企業如何改變基本的生存方式,如何更有效地應用管理信息資源,從而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進而提升中小企業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

中小企業通過供應鏈管理,能夠實現供應鏈管理中降低風險如庫存積壓,送貨不及時等等的風險;進而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在企業內部集成各供應鏈流程管理體系,降低整體供應鏈成本,增加中小企業的效益;在中小企業外部,通過利用供應鏈管理信息化技術策略,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實現信息共享,以滿足客戶對產品及信息需求為目標,提高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對客戶需求的反應速度,更好地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更大地提升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及提升自己立足生存與發展之本。

參考文獻:

[1]周榮輔.基于供應鏈管理的中小企業發展戰略探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3(02).

[2]馬士華,林勇,陳志祥.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3]李杰梅.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戰略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4.

第6篇: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范文

>> 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研究 論我國企業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創新管理 我國企業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問題的研究 淺析電子商務中的供應鏈管理 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淺析 企業供應鏈電子商務探究 企業電子商務供應鏈融資分析 掘金電子商務供應鏈 我國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探析 我國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 淺析我國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對策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研究 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管理分析 利用電子商務加強供應鏈管理 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金融研究 論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 快速供應鏈是電子商務的血液 試論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 電子商務下供應鏈建模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2009-11-10/2013-08-25.

[4] 蔡偉.供應鏈電子商務成為實體經濟發展利器 [EB/OL].http:///html/2009-11/17/content_6796300.htm,2009-11-17/2013-08-25.

[5] 蔡偉.家電企業引領供應鏈電子商務破竹之勢 [EB/OL].http:///html/2009-11/24/content_6798333.htm,2009-11-24/2013-08-25.

[6] 蔡偉.供應鏈電子商務驅動企業經營模式變革 [EB/OL].http:///html/2009-12/01/content_6800083.htm,2009-12-01/2013-08-25.

[7] 單文榜.企業供應鏈優化的研究[J].華章,2013(13):41.

[8] 韓靜.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探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3,35(6):139-140.

[9] 王凡.企業供應鏈電子商務探究[J].商場現代化,2010(34):118.

[10] 歐陽惠勇.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的協同管理策略[J].計算機與網絡,2011(12):28-29.

[11] 劉欣.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研究[D].學位論文,2009,28-40.

[12] 盧志平.新經營環境下我國供應鏈企業的發展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8(14):131.

[13] 李靜帆.淺談我國供應鏈管理現狀[J].科協論壇.2012(4):154-155.

[14] 李翊.供應鏈對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之重[J].信息與電腦,2011(4):76-77.

[15] 佚名.訂貨提速4倍,體驗供應鏈電子商務[EB/OL].友商網,2010-12-01/2013-08-25.

[16] 王朝,于迎春.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1(20):35-36.

[17] 唐添鎏.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研究與對策[J].中國市場,2011(28):65-66.

[18] 沈瑩.供應鏈管理[M].清華大學,2013, 1-13.

第7篇: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范文

【關鍵詞】綠色供應鏈管理 可持續發展 制造企業

21世紀全球經濟快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資源短缺、環境嚴重污染、生態失衡等的威脅。這迫使人們更加地重視經濟、資源和環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綠色供應鏈實際上是一種在整個供應鏈內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它以理論和供應鏈管理技術為基礎,涉及供應商、生產廠商、銷售商和客戶,保證產品從物料的獲取、加工、包裝、倉儲、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最小,資源利用效率最高。

一 X公司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現狀分析

X公司以“預防為綜合治理”為原則,致力于強化管理和科技創新,用負責任的健康安全環境行為造福員工,回報股東,加強社會環保,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公司在發展中落實保護,在保護中促進發展,以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但是,X公司并沒有形成系統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模式,其在采購、設計、生產、營銷、回收的過程中均沒有實現綠色化,所采用的環境保護策略只是綠色供應鏈管理的九牛一毛。

1.X公司對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認識不足

由于綠色供應鏈管理在國內外均處于起步階段,故X公司對綠色管理的意識淡薄。公司的環保意識僅僅停留在廢料充分利用、廢物回收、廢水零排放的層面上,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在鋼管的材料采購、流程設計、生產、營銷等環節中同樣需要進行環境保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2.沒有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信息共享不夠

眾所周知,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通過聯合計劃和共享信息以實現協同運作的效益,但是格洛斯公司在這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X公司還沒有實現企業內部的信息集成化,電子商務程度也比較低;其次,X公司還處于單槍匹馬作戰階段,沒有將自己的各項職能與貿易伙伴結合起來,故未能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信息共享不容樂觀。

3.傳統供應鏈模式造成的不足

綠色供應鏈強調綠色采購、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營銷、綠色回收等各個環節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的有效集成,這大大增加了供應鏈管理的難度。

二 X公司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具體措施

1.分析企業的運營環境

在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時必須先分析公司的運營環境,即根據企業的產品特征、生產工藝特征、上下游企業關系特征選擇企業的發展模式。

產品特征方面,X公司產品復雜性相對較小、生產批量較大、對庫存要求較高,并且存在大量不同類別的原料、半成品和燃料同時進入生產過程的情況,這些物質的化學特性、物理特性不斷發生變化,并且伴有大量的能耗。因此,實施的重點應放在倉儲、物流管理及資源的再回收與再利用上。

生產工藝特征方面,X公司的生產流程復雜,各個生產單元相互聯系,而且其固定資產數量多且昂貴,進行供應鏈的改革相對緩慢。因此,綠色供應鏈管理的重點放在發展循環型的綠色工業體系上,力爭從生產工藝的源頭和過程中阻止污染物的產生。X公司的設備多、占地大,涉及核電、火電、石油、石化、煤化工等能源裝備領域,產生大量的廢物、廢液、廢氣和熱量,因此應將綠色供應鏈管理的理念融入到生產工藝的過程中,提高并推廣綠色鋼管及其副產品的生產,在能源回收和廢物利用方面加強與相關企業和地方社區的合作。

2.合理選擇供應商

綠色供應鏈管理強調供應鏈上各個企業間的協作,企業必須慎重選擇其合作伙伴。通常國外領先企業會根據自身要求和環境法規要求建立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然后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得供應商在這些指標方面的數據并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最終為選擇供應商提供科學依據。選好供應商后,企業還應思考如何與供應商構建雙贏的合作伙伴關系,這種關系絕不是監督和評估供應商,應是指導和支持供應商,為他們提供建議和幫助。

3.構建綠色評價體系。

構建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評價體系,是指在原有供應鏈評價體系的基礎上,引入環境和資源指標,對供應鏈管理的運作方式方法進行綜合評價。綠色供應鏈管理主要是從經濟效益、顧客服務、業務流程、綠色環保、信息共享五個方面進行評價的,這五個方面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綠色評價體系的構建能幫助企業更好地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

4.建立有效的逆向物流體系

許多時候企業總是因為退貨、換貨蒙受巨大損失。如何有效減少廢物,使產品再次利用,以及如何有效管理退貨,以減少企業損失,增強企業競爭力,已成為企業關注的熱點問題。因此要建立有效的逆向物流體系。

5.企業自身的管理

第一,企業高層應提高對綠色供應鏈管理的重視程度并積極參與。應設立相應的專門機構,負責企業內部環境保護與管理工作,各級部門有專門負責人,以便形成從上而下的管理網絡。

第二,打造節能環保的企業文化,提高企業員工的節能環保意識。

第三,大力開展節能降耗活動,合理系統地治理污染,并且實施目標管理,構建并貫徹實施嚴格的考核制度。

第四,切實貫徹ISO 14001體系標準。從物資的采購,到生產、入庫、運輸全過程控制污染,努力減輕個環節的環境負荷。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綠色供應鏈管理能為X公司創造良好的環境,成為企業發展的驅動而非障礙,對企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一來企業可以通過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充分滿足當前和今后越來越高的綠色消費需求;二來企業通過減少物料成本和操作成本來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形成高于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獲勝并取得長足發展。

三 結束語

綠色供應鏈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新模式,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環境管理的難度和企業所承擔的環境風險,同時也是我國企業應對未來挑戰,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同時,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的企業更易達到環保標準,為企業創造良好的聲譽和品牌形象,從而擴大市場占有率,促進整個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能民、孫林巖、汪應洛.綠色供應鏈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朱慶華.綠色供應鏈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3]孫大涌.先進制造技術(第一版)[M].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4]張炎亮、何楨、李亞東.現代制造企業的綠色供應鏈管理功能模型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第8篇: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范文

[關鍵詞] 供應鏈管理 物流管理 管理環境

伴隨著先進科技的進步與全球競爭的加劇,現代管理的手段與思想不斷發展變革,一些企業逐步開始運用供應鏈管理策略進行一體化管理,來達成企業內外環境的協同,以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客戶的滿意度。供應鏈管理的研究是從物流管理開始的。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物流管理呈現出許多新的規律和特點。探討研究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物流管理,對于正確理解現代物流管理的特點與地位,提高供應鏈管理整體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一、 供應鏈管理的科學內涵

1.供應鏈及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控制,從購買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制造商、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直至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它不僅是一條鏈接用戶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鏈、物料鏈、資金鏈,還是一條增值鏈,物料在供應鏈因加工、包裝、運輸等過程而增加價值,給企業帶來了利潤。

供應鏈管理是基于供應鏈所實施的管理,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它執行供應鏈中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控制功能及物流計劃,把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和企業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使供應鏈上的采購、生產、銷售等職能作為一個統一發展的有機體。因此,供應鏈管理是通過前饋的信息流和反饋的信息流及物料流,將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管理模式。

2..供應鏈管理與傳統管理模式的區別

(1)供應鏈強調和依賴戰略管理。“需求和供應”是整個供應鏈中節點企業共享的概念。由于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市場占有份額和供應鏈的成本,因此它也是重要的戰略意義的概念。供應鏈運作的基本原理是戰略同盟,所以,供應鏈管理非常強調和重視戰略管理。

(2)供應鏈管理是集成化的管理。供應鏈管理是一種橫向一體化的集成管理模式,它將供應鏈所有節點企業看做一個有機整體,強調相關企業與核心企業的協作關系,通過技術擴散、信息共享、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的供應鏈激勵機制實現經營一體化。

(3)供應鏈管理的目標在于提高顧客價值。供應鏈管理與傳統管理相比,管理目標不局限于降低交易成本,還通過改善服務水平來提高客戶價值。客戶價值是已給定服務或產品中所期望得到的所有利益,包括人員價值、產品價值和形象價值等。拉動供應鏈的原動力是顧客的需求,通過供應鏈從下游企業至上游企業傳遞,只有生產出具有較高顧客價值的產品才能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從而維持供應鏈的運轉、穩定和發展。

二、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之間的內在關系

1.物流管理在供應鏈管理中的地位

物流管理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物流管理指的是物資的運輸、采購、配送、倉儲等活動,它是企業間的一種物資流通活動;廣義的物流管理還包括了生產過程中的物料轉化過程。基于廣義的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被人們看作為物流管理,二者雖然具有相似性,但在管理角度、管理范圍、組織內部關系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因此,供應鏈管理源自于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內容,供應鏈管理能否有效取決于運輸、采購、配送、倉儲等物流作業環節的管理運作狀況。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發揮整體效益的基礎和前提。

2. 供應鏈管理是物流管理的發展延伸

供應鏈管理起源于物流管理,但又超越了物流管理,是一體化、拓展的物流管理。傳統的物流管理主要局限在一家企業中,極大地制約了物流作為一個系統的整體效益。供應鏈管理是從物流全過程的角度,統一考慮物流各環節之間的協調、連貫、統一問題,將割裂的物流活動集中起來加以統一協調和管理。就是將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協調發揮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職能,并使之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機體。

三、 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物流管理

1 .供應鏈管理中物流管理的目標與功能。(1)供應鏈管理中物流管理的目標。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物流管理目標是:在恰當的時間和地點交付恰當的產品。該目標要求物流管理必須解決三個問題:減少整個供應鏈的庫存水平、服務等級效率水平及需求的產品等級效率水平。(2) 供應鏈管理中物流管理的功能。①訂購過程管理。包括訂購合同管理、供應商管理及訂購單管理。通過供應商管理,企業可以利用配銷單據對整個補充網絡作計劃,并向供應商自動發出訂貨單;通過合同管理在雙方建立長期的聯系;通過訂購單管理,檢查訂購數量,及時對已接受貨物進行支付,取得供應商的充分信賴。②庫存管理。庫存管理就是通過庫存管理縮短訂貨-運輸-支付的周期,降低庫存管理水平,加速庫存周轉,消除缺貨事件的發生,有利于整個供應鏈的協調運作。

2. 案例分析

美國零售業巨擘―沃爾瑪很早就采取了快速有效的現代供應鏈管理,通過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有效調控,利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把分銷商、供應商、零售商連成一個整體的網鏈結構,以便進行有效的協調和管理。目前,沃爾瑪85%以上的商品都是由公司的配送中心供應的,而其競爭對手僅達到50%的水平。由于采用了現代供應鏈管理,沃爾瑪2009年的配送成本降至銷售額的3%,而其競爭對手則高達6%。沃爾瑪公司在供應鏈管理中使用了先進的物流技術進行物流管理,不但使企業獲得最大收益,同時也為顧客提供了優良的服務和產品,達到了供應鏈管理的最終目標。

四、結語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新的集成化管理模式和方法,它對傳統的物流管理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國企業應充分領會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物流管理新方法和新思想,從戰略高度重新整合企業資源,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參考文獻:

第9篇: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en brought forward. In recent years,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e serious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Greenhouse emissions is the first reas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people began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With the passage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 direction developed from green supply chain research to low carbon supply chain research. Low carbon supply chain can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and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low carb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iming at clear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ow carbon supply chain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P鍵詞: 低碳;供應鏈;研究綜述

Key words: low carbon;supply chain;research review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5-0058-02

0 引言

低碳供應鏈的興起來源于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不可避免地遭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如何在保證經濟發展的情況下,保護環境是現在的熱點問題。環境遭到破壞究其原因就是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所以解決環境問題關鍵是尋找辦法降低碳足跡。近年來,國家也逐漸開始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峻性,著手制定相應環境改善措施。低碳供應鏈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低碳供應鏈的提出與研究為實際生產起到指導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碳足跡。但是低碳供應鏈提出時間較短,發揮作用并不完善,對此方面的研究文獻還不全面。因此,本文對低碳供應鏈的研究現狀進行總結,旨在為以后的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1 低碳供應鏈的提出

低碳供應鏈管理是在綠色供應鏈、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的基礎上提出的。在最初的供應鏈管理中,人們只是針對供應鏈的經濟性進行管理,但隨著供應鏈運營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研究者開始把環境因素考慮進來,提出了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概念。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現于1996年,是由MRC提出的。雖然綠色供應鏈考慮了環境因素,但是對于經濟、社會、環境這三方面的協調性并沒有關注,致使綠色供應鏈還不夠完善,于是可持續供應鏈走入研究者的視線。可持續供應鏈最初是由Drumwright提出的,此概念的提出對供應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低碳供應鏈的出現就是基于以上兩種供應鏈的提出,碳排放被研究者關注開始于2010年的“哥本哈根會議”,低碳供應鏈比綠色供應鏈、可持續供應鏈要求更為嚴苛,且供應鏈管理復雜度更高,但是低碳供應鏈對低碳經濟的發展是毋庸置疑的。

2 低碳供應鏈管理研究現狀

2.1 低碳供應鏈研究方法 杜少甫等在限額與貿易系統約束下建立了博弈模型,在此模型下,博弈雙方分別是一個依賴碳排放的生產廠商,一個是碳排放供應商的兩級供應鏈模型。在此模型下得到了唯一的納什均衡點,碳排放供應商與依賴碳排放的生產廠商基于各自的利益,考慮購買碳排放單位價格及生產量做出自己的最優決策。楊紅娟等通過傳統的DEA方法對低碳供應鏈的運營狀況進行了評價。楊洪娟提出五個一級指標及相應的二級指標,并且做出了八條虛擬供應鏈,最后得出結論,在產出一定的情況下,為使供應鏈達到最優要減少要素的投入量。

2.2 低碳供應鏈模型建立 趙道致等通過建立微分博弈模型,研究了單個供應商和單個制造商長期合作的兩級供應鏈中合作減排問題。文中分別對制造商占主導供應商跟隨的博弈情況與供應商、制造商協同縱向合作減排的狀態進行了分析,得到了相應的均衡策略,并對這兩種情況進行比較,發現供應商與制造商的縱向合作減排對提高產品減排量的作用較大,同時整條供應鏈的利潤也得到了提高,實現了供應鏈企業間的協調。何華等從微觀低碳的角度出發,對碳限額、碳限額與貿易、碳限額與貿易投入綠色技術這三種情況分別建立相應的定價策略模型,并得出結論:在碳限額政策下,企業的最優定價與利潤小于無限額下企業的最優定價與利潤;在碳限額與貿易政策下,企業的最優定價位于碳限額與無限額最優定價之間;在碳限額與貿易加入綠色技術政策下,此時,企業的最優定價主要取決于限額時產品的邊際利潤;另外適當的綠色技術的投入,可以增加企業的期望利潤。

3 低碳供應鏈管理研究趨勢

低碳供應鏈的提出基于綠色供應鏈、可持續供應鏈。低碳供應鏈較以上兩種供應鏈更為復雜,要求更加嚴苛。低碳供應鏈要求產品從原材料的采購、運輸、加工、生產與回收等各個環節減少碳排放量,彌補了以上兩種供應鏈的不足之處,通過這樣一個閉環系統,廢棄物得到合理的回收與利用,促進了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低碳供應鏈的研究經過了綠色供應鏈、可持續供應鏈的研究,并在這些研究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供應鏈研究的逐步完善,也是供應鏈研究的意義與動力。最初的供應鏈的研究只是一些定性的分析,并不能拿出客觀的數據令人信服,但是現在低碳恭供應鏈的研究不管是從模型的建立還是研究方法的選擇來看,其結果的得出都有科學的數據作為支撐,這使得研究更加準確與科學。

4 低碳供應鏈研究的不足之處

低碳供應鏈是一個新興事物,對此的研究文獻較少,還不成熟,所以在實際的經營中,低碳供應鏈的建立實例并不多見。低碳供應鏈的研究不足之處有三:一是研究切入點都是從供應鏈的外部影響因素入手,比如國家政策的提出或是企業間的合作減排,這些都不能從根本上降低碳排放量;二是供應鏈涉及多個環節,如果對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碳足跡的測量,現在為止還沒有科學合理的測量辦法。三是低碳概念的提出,國家并沒有相應的管理政策去應對低碳供應鏈的管理為問題,現在國際上建立了碳限額與貿易系統,但是由于系統的初步建立,其實施的具體要求還不規范,這就使得低碳供應鏈處于管理混亂的局面,不利于供應鏈的研究與發展。

5 結語

低碳供應鏈是在原有供應鏈的基礎上加入低碳這一因素的考慮,它比綠色供應鏈、可持續供應鏈的組成內容更為復雜,對環境保護的反應能力也更強。低碳供應鏈要求從產品的原材料的采購、運輸、加工與廢料的回收等一系列環節降低碳排放,其實施效果在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最大力度保護了環境。但是低碳供應鏈管理體系并不完善,研究內容還需進一步成熟加深研究內容,同時研究方法也須隨社會的發展要求作出創新性改變,以便更好地服務社會,促進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雪琳,趙志鵬.“新常態”下低碳供鏈管理研究綜述[J]. 現代商貿工業,2015(10):50-51.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看片 | 免费视频成人 | 69欧美 |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操 | 成人毛片全部免费观看 | 欧美激情免费观看一区 | 欧美激情国内自拍偷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久久伊人成人网 | 国产日本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 91视频天堂 |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一级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久久国产成人福利播放 | 一a一级片 | 68久久久久欧美精品观看 | 成人性色生活片免费网 | 亚洲免费专区 | 韩国一区在线 | 美女在线网站免费的 | 免费福利在线看黄网站 |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 | 九九香蕉| 毛片在线不卡 | 亚洲欧美字幕 | 加勒比综合在线 | 丝袜美腿在线不卡视频播放 | 特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a一级 | 色香欲综合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mv在线观看入口视频 | 日本亚州视频在线八a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停 | 嫩草影院成人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片 | 亚洲国产成人精彩精品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视频3 |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黄的一免费 |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k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