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專家推薦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徐 熊
園林題材的繪畫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的石刻畫,其中有描繪當時文人園居生活。亭臺樓閣隱現于山林泉石之間,文人在其中游玩、宴樂,讓人聯想到王羲之《蘭亭序》“茂林修竹、流觴曲水”之樂。唐王維有《輞川圖》,尚有摹本傳世。北宋有李公麟《山莊圖》。其后南宋建都臨安,西湖區域就是個園林群,宮廷畫家聚集于此,留下了很多作品,在一些團扇小品能見到。元朝這類作品較少,多為山居漁樂之圖,僅見王蒙《具區林屋圖》、倪云林《獅子林圖》。云林還曾參與了獅子林的營造,《吳縣志?第宅園林》記“獅子林在城東北隅潘儒巷。元至正間,僧天如惟則延潤趙善長倪元鎮徐幼文共商疊成。而元鎮為之圖,取佛書獅子座名之,近世以為倪元鎮所筑,非也。”其中所記諸人皆以山水畫聞名于世,也見當時山水畫對造園影響之大。
明朝中期以來,江南地區經濟繁榮、富甲一方,很多私家園林紛紛涌現。這些園林大多建在城中或城郊,被人稱為“城市山林”。其中蘇州更是代表之地,至今還有一些園林流傳下來,雖風貌定已不同,但大體布置格局尚在,仍能感受一些當時風流。如王獻臣“拙政園”、吳寬“復園”(今為怡園)、徐泰時“東園”(今為留園,文征明有《東園圖》存世,不知是否為此園)、文震孟“藥圃”(今為藝圃)。這些園林多是由一些告老還鄉的官員及富裕文人所筑。享受山野之美、林泉之趣、田園之樂是人之本性,對自然的親近,可獲得生命本能的愉悅和慰籍。既不能忘情于世,真正隱在山林忍受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在城中建一座“人工山林”,高高圍墻一隔,既成兩個世界,把塵世喧嘩隔于外,自己過清凈恬淡的隱逸生活。文征明在為當時人顧春潛作傳時云:“或謂昔之隱者,必林棲野處,滅跡城市。而春潛即仕有官,且嘗宣力于時,而隨緣里井,未始異于人人,……此其跡也。茍以其跡,則淵明固嘗為建使參軍,為彭澤令矣。而千載之下,不廢為初士,其志有在也,……,與其志也,余與春潛亦云。”江南士人就是基于這種隱逸觀來造園,追求一種悠然自得的閑適生活。
這些園林既是私人的活動場所,也成為文人們的公共活動空間,雅集聚會、結伴暢游、品茶對弈、鑒書賞畫,這些都是園林中時常發生之事,是園林的重要功能之一。這兩方面的園居生活常被圖之于畫。吳門畫派的畫家多為當時知名文人,又處于園林之地,對于園居生活當有深切體會,從他們的傳世作品中也可見一斑。早期的有杜瓊《友松圖卷》,是為友人魏友松之園而作,起首右邊一叢松林雜樹,房屋隱于其后,星內兩人坐榻對談,左邊大片庭院中起假山一座,有蹬道小橋、飛瀑流水,若非后有欄桿圍之,還以為真山。院中有芭蕉幽篁、湖石棋臺、石桌上置二三盆景,一人賞畫,童子立于旁,二人出游,似在評點園景。體現了當時文人們對園居生活的享受。把此作與宋人所繪園林相較,明顯少了莊重富貴之感,而多了閑情恬淡之致。這也是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之別吧。筆墨表現上也不復宋畫那么剛硬古質,而顯圓潤松動,比之元畫,又少野逸孤寂之氣,而有雅致中和之趣。這種不激不勵、溫潤淳厚的風格也成為后來整個吳門畫派的大致基調。杜瓊也曾有一園,得“朱長文(字伯原,宋時吳中名士)樂圃東偏地”而號東原。吳寬還為其園景作記,名《重建延綠亭記》。其后沈周也有些園林作品,如《虎丘圖冊》《蕉蔭琴思圖》。但他大部分作品是把園居當作畫中點景、畫眼,還沒作具體細致描寫,可能與當時園林還沒全面興起有關。
造園蔚然成風是在明朝中后期,這在整個造園史上也是一個高峰期。私家園林經宋元發展,已完全成熟,積累了大量的造園程式,產生了很多造園名手。周時臣為徐泰時作東園,張南陽為王世貞作弁山園,計成更是寫出了第一部系統的造園著作《園冶》,文震亨《長物志》也有大量關于造園的內容。文人們也積極地參與到造園活動,對整個園林的風貌格調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故計成在《園冶》中云“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后人稱這一時期園及后受此風影響之園為“文人園”,借用繪畫中“文人畫”一詞。文征明即參與了王獻臣“拙政園”的營造,為之作《王氏拙政園記》,并繪圖三十一幅,各個景點一一寫來,對開作詩文,用真篆草隸各體文字寫成,被譽為三絕冊。園內至今尚存文氏手植紫藤一株。
(一)全日制博士
1、初試
考試時間:2016年3月12-13日(具體時間安排見準考證)。
初試地點:廣西醫科大學。
考試科目:
(1)英語:參加“全國醫學博士英語統一考試” (分數線由學校自定)。
(2)專業基礎課:由學校組織。
(3)專業課:由學校組織。
(4)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考生,初試時加考《自然辯證法》。初試合格后于復試前加試兩門碩士主干課程,從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局部解剖學、流行病學、社會醫學中選兩門。
2、復試:
根據初試的成績與考生科研素質和能力審核相結合(科研素質和能力審核包括考生外語水平、論文、科研課題、科研成果及獎項、專利等項目),初試成績與科研素質和能力審核得分總和作為考生復試成績,按復試成績分學科確定復試名單。復試內容主要包括對考生學術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等。
復試時間于初試后另行通知。復試時,考生須提交以下材料:①兩封《專家推薦書》: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書。②政審表一份③體檢表(區縣級以上醫院檢查,需含血尿常規、肝功能全項及心肺功能,加蓋體檢專用章)
(二)在職博士
1、初試:
考試時間:2016年3月12日(具體時間安排見準考證)。
考試地點:廣西醫科大學。
考試科目:英語:參加“全國醫學博士英語統一考試”( 分數線由國家劃定)。
2、復試:
1、報名時間
2013年8月25日至9月25日。請考生提前郵發個人簡歷并與研究生部或報考導師聯系報考事宜。E-mail:yjsb621@163.com
2、報名地點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生部,外地考生可函報。通信地址:北京81信箱48分箱,100095
3、報名手續
考生報名時需向我院提交下列材料(在獲得報考導師同意后可來郵件索取登記表、政審表、推薦書等電子模板):
(1)報考博士研究生登記表;
(2)兩名與本學科有關的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推薦書;
(3)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學士及碩士學位證書、本科及碩士畢業證書、身份證復印件;應屆碩士生在報考時須提交碩士課程學習成績單,學士學位證書及本科畢業證書、學生證(有注冊學號頁)復印件;
(4)近期體格檢查表(縣級以上醫院檢查有效);
(5)政治審查表。
根據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招生工作安排,有關2019年秋季入學報名和考試時間安排如下:
網上報名
網報時間:2018年12月12日——2019年1月12日。(全天受理)
網報地址: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admission.ucas.edu.cn或admission.ucas.ac.cn
(由于報名系統自動更新的考試科目代碼與我所公布的2019年博士招生簡章中的考試科目代碼不一致,請各位考生網報時以考試科目名稱為準)
寄送材料(2019年1月18日前)
1、通過網報系統打印的《報名信息表》(貼好本人近期(六個月內)正面一寸照片、并填寫完其余空項,本人簽字)。
2、最后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畢業碩士生提交所在單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出具的在學證明)。
3、碩士課程成績單原件或復印件(提供復印件的同學須在復試時提交原件)。
4、兩份專家推薦書(可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招生信息網下載)。推薦書由兩名與所報考學科相關的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填寫且密封簽字后交考生轉交到我所或直接郵寄到我所。
5、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或港澳臺身份證)復印件。
6、報名費考試報到時現場收取,無需寄送。
“
郵寄地址:上海市嘉定區嘉羅公路2019號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尹老師(收)(建議使用EMS或順豐快遞)
郵編:201800
聯系電話:021-39191307
”
考試時間:
外國語:2019年3月16日,上午8:30-11:30
專業課:以準考證上通知時間為準
請各位考生于博士網報前查閱我所2019年博士生招生簡章
博士生報名須符合報考條件,請認真閱讀招生簡章之規定,部分學院對在職生報考有限制條件,請注意查看報考學院通知。
本次報名(12.1-31)指公開招考的報名,碩博連讀報名在2013年3月,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報名步驟如下:
1.博士生報名首先要注冊;
2.注冊完成后,返回登錄窗口,以注冊的身份證號作為用戶名、輸入注冊時設置的密碼登錄系統后填寫報考信息(本校職工請在備注欄注明),上傳電子照片(文件格式);
3.網上填寫信息檢查無誤后,點提交按鈕提交信息,信息提交后不可更改;
4.根據系統提示,網上繳費,繳費完成后從系統下載打印《2013年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完善有關內容并簽名;
5.下載《博士生報考專家推薦書》(stu.cug.yanzhao.edu.cn/報名須知欄目下載);
6.將以下材料寄、送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招辦(研究生院105):
1)網上報名提交后打印的《報考登記表》(A4紙打印);
2)相關學科專家推薦書2封,由推薦專家密封簽名;
3)碩士研究生課程成績單(應屆碩士畢業生由所在學校校級研究生培養單位提供并加蓋公章;非應屆碩士畢業生由考生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提供并加蓋公章);
4)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單證碩士不交)及碩士學位證書復印件(同等學力者交本科畢業證書及學士學位證書復印件;外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交所在學校校級研究生培養單位提供的學籍證明,入學時補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及碩士學位證書原件,并交復印件);
5)同等學力考生交復印件3篇。
研招辦每逢周二會在報名系統中注明材料查收情況,考生可登錄查看,無特殊情況不用電話咨詢。
7.2013年3月25日-29日,登錄系統打印準考證;
8.考前一周(2013年3月25日-29日)考生本人攜帶有關證件到研招辦資格審查,通過者由研招辦在準考證上蓋章。
網上報名時間:2012年12月1日-12月31日;
接收材料截止時間:2013年1月4日;
考試時間:2013年3月30日、31日。
咨詢:027-67885153
改革院系參加9月份考試的考生,報名時間:2011年9月1日-15日;參加3月份考試的考生,報名時間為2011年11月1日上午10:00—11月30日下午16:00(本科直博生按初步錄取通知要求時間),逾期不予受理。
報考我校各院系強軍計劃、少數民族骨干計劃等專項計劃均在3月份考核。
具體報名要求、流程請在網上報名期間查閱報名系統相關說明。
網址: yz.tsinghua.edu.cn
1. 登錄清華大學研究生網上招生系統,進入網上報名系統,按要求填寫本人各項真實信息;
2. 下載“清華大學博士生報名登記表”,本人必須在相應欄目內簽字;
關鍵詞:圖書館;導讀工作;新思維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知識的更新速度不斷加快,人們對信息知識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隨著網絡的普及,使得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這就給傳統圖書館工作帶來了壓力和挑戰。在浩瀚的信息知識海洋中,圖書館工作人員要不斷創新導讀工作模式,利用豐富的圖書館資源以及網絡信息資源,根據讀者的信息需求對其加以引導,幫助人們更快、更高效的獲取需要的知識,提高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本文主要對深化圖書館導讀工作的新思維進行了分析。
一、圖書館導讀工作的重要性
(一)導讀工作是深化讀者服務的需要
公共圖書館不同于高校圖書館,其主要是為地區科研生產服務的,致力于提升全民族的綜合素質。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種類比較多,包括工人、農民、學生、科研人員等,不同類型的讀者所需的服務方式和知識信息的類型也有很大的不同,這就給圖書館導讀工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新時期,完善圖書館導讀工作是深化讀者服務,滿足讀者多樣化的信息服務需求的必要途徑。
(二)有助于強化和深化圖書館的特色服務
在新的社會發展時期,一個圖書館的真正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它有多少館藏資源,更多的體現在它能夠為人們提供的信息服務的質量,強調的是文獻資源的傳遞而不是貯存。對于地區公共圖書館來說,做好導讀工作,其真正的價值是為當地人民群眾提供知識的源泉,深化圖書館的特色服務,使圖書館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是圖書館適應社會發展形勢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及網絡技術的普及,促使很多圖書館都建立了自己的特色網站供讀者參考使用,同時互聯網又充斥著大量的信息,且信息質量良莠不齊,混亂無序,容易給讀者造成認知上的偏差。在新時期,如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幫助讀者有效排除網絡上那些無用的、消極的信息,為讀者營造一個良好的網絡信息環境,成為了現階段圖書館導讀工作創新的一個重點內容。
二、圖書館導讀工作的新思維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對知識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和個性化,網絡的普及也使得人們在海量的信息中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變得困難。圖書館作為提升國民綜合素質的重要功能性組織,必須根據當前的社會發展心事,創新導讀工作模式,深化導讀工作的新思維,以滿足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進而提升圖書館的整體服務質量。
(一)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導讀工作是圖書館向現代化轉型的必要途徑,是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的轉變,是圖書館服務模式改變的根本,因此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首先,圖書館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幫助其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強化服務意識,把為讀者滿意作為自己工作的根本標準,用自己專業的態度開展導讀工作。其次,在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很多讀者開始傾向于電子化的閱讀方式,因此圖書館也要加大力度進行電子導讀的研究開發,加強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培訓,使其掌握電子導讀工作所必須的操作技能和業務能力,除了傳統的導讀能力外,還要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具備必要的信息導航、信息加工、信息檢索、信息鑒定、信息傳遞等能力,熟悉文獻檢索的主要途徑和方法,能夠為讀者提供專業化的指導,進而提升圖書館導讀工作的質量。
(二)利用新技術豐富導讀手段
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給圖書館導讀工作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學會利用現代化的技術來豐富和改進導讀手段。比如利用圖書館專用網站制作專門的導讀頁面,在導讀頁面上設置入館教育、新書推薦、經典圖書介紹、書評、優秀網站等內容供讀者學習參考,讓讀者通過自主查閱網站就能夠獲得專業的導讀服務,對于需要的導讀資源可以直接從網上下載,給讀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三)打造網上專家導讀系統
在網絡環境下,為了滿足人們越來越多樣化的信息知識需求,圖書館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打造網上專家導讀系統。圖書館可以組織綜合素質和專業化水平較高的工作人員在網上建立讀書小組,并設置專家導讀系統,指導讀者深入閱讀。尤其是對于那些對閱讀內容專業化程度要求較高的科研人員來說,更要提高導讀工作的專業化程度,以滿足其對信息的需求。圖書館專家導讀系統的成員熟知的學科領域覆蓋面要盡可能的廣泛,可以外聘一些水平較高的專業人士擔任導讀系統專家,并參與熱點問題和話題的討論,幫助讀者解決讀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同時圖書館可以為專家導讀系統設置用戶實名登陸制度,系統中的專家可以根據讀者個人信息、日常瀏覽的網頁、興趣目標等主動為其推薦書目,從而滿足讀者個性化的信息需求,也使導讀工作層次得到進一步深化。
(四)加大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整合力度
在信息時代,面對海量的信息資源,圖書館要想做好導讀工作,必須加大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整合力度,使網絡信息資源的價值得以開發。比如圖書館可以在網站上對各種信息資源按專業、按領域進行分類、篩選和整理,并做好標引和組織,并在每個條目下注明信息資源的基本內容、存取特征等。同時,圖書館還要組織技術人員和圖書管理人員研發專業化的信息搜索引擎,為讀者進行網絡信息的查閱、使用提供方便,使得圖書館導讀工作的科學化水平也得以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圖書館要想做好導讀工作,必須轉變工作思路,積極改進導讀工作模式。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要能夠利用新技術豐富導讀手段,利用現有資源打造網上專家導讀系統,加大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整合力度,為廣大讀者提供更為便捷的導讀服務,進而提升圖書館的整體服務質量以及讀者的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海燕.圖書館導讀工作:“輕閱讀”,“淺閱讀”,“泛閱讀”及其應對新思維[J].圖書館雜志,2010,06:89-92.
>>>全國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試時間匯總
>>>全國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試科目匯總
2017醫學考博英語統考簽約全程班【直播+錄播】!!點擊免費試聽<<<
根據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教育部《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總體方案》要求,為吸引具有優秀科研業績和培養潛質碩士畢業生攻讀我所博士學位研究生,鼓勵碩士生潛心學習與科學研究,進一步提高博士生的招生質量,充分發揮導師和專家組在博士生招生中的作用,2017年我所試行博士生招生“申請-考核”制。凡符合申請條件且通過資格審核的考生,可直接參加綜合考核。具體辦法如下:
一、申請條件
1.申請者必須滿足我所博士生招生簡章報考須知規定的報考條件。
2. 國內“211”高校(含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科研單位)中的土木工程、力學等相關需求專業的應屆(往屆)碩士畢業生;以及取得國外一流大學碩士學位的研究生。
3. 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秀,對科學研究具有濃厚興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傾向,已經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公開發表2篇及以上與申請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或相應的科研成果。
二、工作程序
1.報名及材料提交
報名采取網上報名方式,網址scyz.sceea.cn/。申請者在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并按規定填寫報名信息,上傳所需要的報名材料和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報名結束后,申請者需認真準備如下申請材料:
(1)通過網報系統打印的《報名信息確認表》,要求本人簽字;
(2)用A4紙張雙面打印“報考登記表”;
(3)身份證、最后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畢業碩士生提交所在單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證明信); 《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復印件,應屆碩士生提供《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復印件;
(4)本科和碩士階段課程學習成績單(須授課單位或檔案保存單位蓋章)、外語等級證書或成績單;
(5)兩份填寫好的專家推薦書。由兩位與所報考學科相關的研究員(或相當于研究員)職稱的專家作為推薦人,其中一名推薦人必須是擬報考的博士生導師。推薦人可將推薦書填寫完畢后,直接(或密封并在封口騎縫處簽字后交被推薦人)寄(送)往我單位;
(6)體格檢查表,請持打印的體檢表(貼照片)到縣級甲等以上醫院做身體檢查;
(7)《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申請表》(加蓋檔案所在單位或所在學校公章)一份;
(8)提交碩士學位論文全文及論文評閱書,應屆碩士畢業生提交論文開題報告、論文摘要和目錄;
(9)已發表或錄用的學術論文復印件;
(10)其它可以體現本人學術水平與能力的相關材料。
申請者必須確保填寫的信息和提交的申請材料真實、準確,填寫虛假信息或提供虛假材料的申請者一經發現將隨時取消其錄取資格,并不接受其再次報考我所博士研究生。
2.資格審核
專家小組對申請者資格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申請者進入下一階段的綜合考核。專家組主要依據以下幾方面進行審核:
(1)考生本科和碩士階段的學習經歷與取得的成績;
(2)考生從事報考學科領域的工作經歷、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發表的高水平文章等;
(3)考生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所具備的專業知識、科研能力、綜合素質和培養潛力等;
(4)其它與考生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有關的因素等。
3.答辯考核
資格審核通過的考生進行公開答辯考核。考核分為外語水平和專業知識,其中專業知識不少于兩門專業科目。每科目滿分100分。
(1)研究所組織專家成立考核專家組,對資格審核通過的申請人進行綜合考核,就申請人是否具備攻讀博士學位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潛力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招生計劃按照擇優選拔的原則形成考核意見。考核專家組由5名以上研究員級專家組成。
(2)申請人簡要介紹本人學習經歷與研究成果,重點闡述攻讀博士的學習計劃和科研工作設想,并接受專家組提問。每名申請人的闡述時間不少于20分鐘,回答問題時間不少于20分鐘,回答問題不少于8個。
(3)答辯考核公開進行,全程錄像,并安排專人進行記錄。
4.錄取
研究所根據導師考核意見和學科綜合考核結果,結合導師的招生名額情況確定擬錄取名單。擬錄取的申請者可在秋季入學,但必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
三、相關要求
“申請-考核”制招收博士生工作要自始至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嚴格做到程序透明,操作規范,結果公開。
資格審核未通過和未被錄取的申請者可選擇報名參加我所博士生普通招考。
推薦人/志高集團控股董事局主席 李興浩
空想家和行動者
初看《習慣的力量》這個名字,大多數人會把這本書歸為勵志類,但我卻傾向于把這本書歸到心理學的范疇。“習慣的力量”這個名字來自于古羅馬著名詩人奧維德的詩句:“沒有什么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
作者杰克·霍吉直接使用了《美國傳統詞典》上對“習慣”的心理學式定義:一種重復性的、通常為無意識的日常行為規律;思維和性格的某種傾向;一種習慣性的態度和行為。
開宗明義,作者明確指出世界上有兩種人:空想家和行動者。空想家們善于談論、想象、渴望,甚至于設想去做大事情;而行動者則是去做。
那么,如何將空想變成現實,將計劃真正付諸行動?或者,換一種說法,如何做到有目的地培養習慣,構建日常行為規律?本書給出的建議是每天做些苦差事,強迫自己完成,并系統地堅持下去。這種方法的關鍵在于,每天做一點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這樣,你便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這就是養成自覺習慣的黃金定律。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同去一個地方,不走別人一樣的路”。
我們大部分人都有走老路的習慣,這是潛意識作用的結果,也是習慣性思維的束縛。作為一名決策者,一方面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另一方面也要突破這種束縛,具備創新型思維,這樣你所領導的企業才不會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中被淘汰。
推薦書/《誰是健康的大敵》
推薦人/中國水產總公司總經理 劉湛清
不再睡不醒
我曾經身體狀況很差,經常頭暈犯困,記憶力下降,大病雖然沒有,但小病不斷,感冒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那時我還是個肉食主義者,每頓飯無肉不歡,而且越油膩的食物我越愛吃。我從來沒想過自己的飲食習慣會和身體狀況有必然關系,直到有一天我讀了一本書《誰是健康的大敵》。
這本書的作者謝勤是位健康專家,也是位開發健康食品的企業家。書中詳細論述了酸性體質和堿性體質的特點,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的區別,以及人如何通過食物調整身體的酸堿平衡。仔細看過這本書,我才領悟到自己身體不好跟一直在大量食用酸性食物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