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骨干教師事跡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加強學生的思想工作
從參加工作至今,該同志已有28年班主任工齡。在班級管理上,采取以學生為主體,堅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利用每周的班會課對學生進行《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因為它對三年的初中學習乃至以后的學習工作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學生不愛學空洞的條條框框,該同志就聯系實際、舉例逐條剖析、講清剖析、講清其現象、原因和危害,將它們作為行動的綱領,出現問題及時對照守則處理,找出改進的措施。學生出現問題時,該同志不是采用高壓政策來解決,而是通過講事實、擺道理,使之心悅誠服的接受。
二、優選班干部、找準“領頭雁”
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一群好的班干部,他可以以身示范,帶動和感召全班學生,使班風純正。因此,選拔和培養好干部是班集體建設的一件大事。通過演講、勞動、體育、分發課本等活動,發現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的學生,擔當班干部職位。班委會成立后,盡快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大膽放手,把一些具體事務派下去,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同時,給予定期的指導監督。這樣,不但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心。此外,該同志還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進取心,組織開展一些專題性活動,如:學習經驗交流會、養成習慣教育等,這些活動大大促進良好學風、班風的形成,使該班在學校的管理評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對學生一視同仁、平等相處
有的老師認為,偏愛好學生是人之常情,正如在家庭中父母喜歡乖巧聽話的孩子。但是,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個孩子,而是幾十個孩子,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差生和好生出現同樣的問題,犯同樣的錯誤或面對同樣的權利時,班主任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出現偏頗,要一視同仁,不能因為他是差生而不耐煩,嚴加指責;也不能因為他是好生而裝作不看見。這樣,會使差生感到老師的不公平,與老師產生一種對立的情緒。因此,我們在對待差生和好生時要堅持平等原則,對他們真誠相待,耐心相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九年級曾祥亮是個很頑皮的學生,該生平時經常遲到、曠課、逃學,且生性好動,完全坐不住,他不動就要睡覺,習慣非常差。但他有強烈的班級榮譽感,班上的桌椅壞了,他就主動修理;班上的衛生不到位,他就主動掃干凈等。為此XX老師充分肯定其優點,鼓勵他改正缺點,發揮優點,使他在行為習慣、約束自己方面有著明顯的進步,成績也上了新臺階。
四、尊重學生、關心學生、以誠相待
曾經有學生把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比作“貓和老鼠”的關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學生對他的懼怕看作是“師道尊嚴”的體現。有的班主任認為,老師和學生是永遠不能劃等號的,我要你怎樣你就怎樣。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這樣使得班主任和學生處在對立狀態,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開展,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能力的培養。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彼此無高低、尊卑之分。要關心愛護學生,積極深入學生當中,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用親近和信任來溝通與學生之間的感情,用愛的暖流去開啟學生的心扉,使之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正如古代教育家所言“親其師,信其道”。陳華柱是個成績較差的學生,他曾經在筆記里這樣寫“我討厭班主任,只對好學生偏心,當我看到班主任半夜三更為生病的差生操心勞累時,我知道我錯了,我要認真學習,讓老師看到一個全新的我。”看到和聽到這些肺腑之言,XX老師認識到一位班主任“身正為范”的重要性。
五、以遠大的理想激發學生的學習
平凡中的幸福與快樂
十四年前,孫麗麗帶著五彩斑斕的夢幻,懷著對教師職業的崇尚,走向了神圣的講臺。在這14載的教育教學生涯中,她重事業,輕名利,愛學生,始終懷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愛,辛勤耕耘,努力工作,享受著這個平凡崗位帶給她的幸福與快樂。
作為年輕的骨干教師,她注重提高自身的修養,認真鉆研教育教學工作。特別在新一輪課改中,她敢于嘗試新課堂教學改革。她在充分學習、研究、實踐的基礎上,在師生的互動學習中建立互動型的師生合作關系,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堂教學模式。她以新角色實踐教學,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在學生互動學習的過程中,她時而是一個促進者,時而是一個合作者,時而是一個幫助者,時而是一個激勵者。在課改中切實起到了引領作用。
作為班主任,她注重班風學風建設,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為了學生能在舒適溫馨的氛圍中成長,她營造充滿詩意的綠色課堂。只要走進她的教室,就會讓人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從"成長剪影"到"書香舞臺",從"我的舞臺我做主"到"快來養殖‘吧’",每一處都是班內一道靚麗的風景。每一處設計都是她嘔心瀝血的結果。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她還為學生購買了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在她的帶動下,教室里的書架上書籍學生們觸手可及,課下隨處可見學生閱讀的身影。
她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她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使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氣息的影響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為了提高班上孩子的學習成績,她把學生結成一幫一的對子,平時讓他們互相幫助。為了能及時掌握學困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她每天都面批作業,讓他們及時改正錯題。每天下午放學后,輔導他們寫作業,直到他們把當天所學的知識學會,她才拖著疲憊的身子離開學校。孫麗麗老師教科書上的勾勾畫畫,學生的作業本上的圈圈點點,無不體現出她對學生的熱愛,無不透露出她對待工作的認真負責。在她辛勤地努力下,學生的成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