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核心素養下高中政治教學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要求,高中政治教學融入核心素養已成必然,高中政治教師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基礎,展開政治教學,培養學生學科基本素養和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更好地啟迪學生思維,塑造學生品格,體現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價值。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政治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中政治核心素養內涵及特點
1.高中政治核心素養基本內容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是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目標基礎上的深化,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等方面。(1)政治認同高中政治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論,還應讓學生了解堅持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獲得的重要成就,促使其形成共同理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政治基礎,實現學生情感和理性認同的政治認同水平。(2)理性精神高中政治教學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解釋我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建設要求,培養學生實事求是、敢于質疑的思想和精神,讓學生具有更加理性的價值判斷。(3)法治意識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依法治國對我國社會發展的意義,對依法治國產生清醒認識,認識到堅持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法治意識,讓學生依法行使自身合法權益、樹立爭取價值觀。(4)公共參與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意識就是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加理性的態度、更加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主動承擔起公共責任,強化自身責任感。如自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2.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特點
高中政治教學具有教育性和德育性雙重屬性,教學中不僅關注學生知識的積累、技能地提升,更重視培養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意識形態,樹立正確的三觀認知,落實到自身實踐。因此,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應具有綜合性、實踐性、特殊性、思辨性等特點。(1)學科內容綜合性在大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應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應將理論教學、社會認識、公民教育等融為一體,既要有寬泛的學科背景,還要有重要的德育功能。高中政治學科內容綜合性表現在學科內容牽涉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諸多領域,其中有政治學、經濟學、哲學等相關理論,還有自然科學、文學、歷史等社會科學基礎知識,豐富的知識內容能開闊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識,樹立正確的三觀認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2)理性精神的思辨性高中政治核心素養中理性的思辨主要是讓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唯物主義辯證思想認識世界,從正反兩方面考慮從而解決矛盾。學生具備理性精神的思辨性,可以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根據實際情況理性判斷,且具有理性思維面對生活中各種觀點和理論,從思辨的角度問題。(3)政治認同的特殊性政治認同是指對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認同,而高中政治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性,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公共參與的實踐性公共參與的實踐性要求學生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主動有序地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中,承擔公共責任,踐行公共精神。如《政治經濟》中提到的消費觀,要讓學生學會綠色消費、理性消費。而其他如選舉權、被選舉權等實踐模塊活動都體現了公共參與的實踐性。
二、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政治教學
在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政治教學應遵循系統性教學、熱點教學、實用性教學、思辨性教學等教學原則,并以培養學生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為目標開展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關鍵要素。
1.創設良好政治情境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設良好的政治情境,讓學生在政治情境中感受政治情況,形成政治認同,將其內化于心。教師要創設政治教學活動,在政治情境活動讓學生深化知識理解,并促進其政治認同。例如,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模擬人大會議活動創設政治情境,讓學生自愿擔任各個角色,扮演主席團、總理、代表團等,讓學生結合教材知識內容及自身角色定位說出自身感受,加深其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解。又例如,在講解國際組織的地位與作用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G20峰會、亞投行視頻資料,展示我國在國際上獲得的成就,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產生民族自豪感,深化政治情感。
2.開展辯論探究活動
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指示內容開展辯論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理性精神,通過設計可辯性主題,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分組辯論等模式形成理性思維,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開展辯論探究活動之前,教師首先要確定主題具有可辯性,如如何看待春節禁放煙花爆竹的禁令?通過爭議讓學生展開理性辯論。此外,還辯論活動還應堅持從個體到集體再到個體的原則,讓學生適應獨立思考,通過集體探究、辯論碰撞思維,從而在幫助學生個體形成理性精神。在開展的辯論探究活動中,應設計合理的問題梯度供學生獨立思考,營造民主氛圍、設計爭議情境讓學生進行集體探究和辯論,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身觀點,學會理性看待問題。
3.組織合作探究學習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通過向學生提問、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積極思考和討論,并在不經意間引導學生深入探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政治權力需要監督部分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以現實中某一官員貪污案為例,提出為什么必須依法行使權力、權力為什們要接受監督、如何用好自己權力?等問題,然后讓學生分工合作,通過思考問題、搜集材料、課堂講解等步驟的合作探究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碰撞,集中集體智慧,獲得更全面、更理性的答案。在探究合作中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潛移默化讓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意識。
4.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在教學中,教師還應積極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結合教學內容及當地社會問題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實地調查、動手實踐充分認識社會生活,在實踐活動中感受高中政治核心素養公共參與的實踐性,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主動承擔起公共責任,維護公共利益。
三、結語
總之,高中政治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在新課改革背景下、核心素養視野下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創新,通過創設良好政治情境、開展辯論探究活動、組織合作探究學習、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等培養學生政治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曉晶.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分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8,(04):111.
[2]陳哲遠.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政治時政述評活動的開展[J].西部素質教育,2018,(06):41.
[3]林慶仕.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效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J].讀與寫,2018,(03):83.
[4]杜蕊.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原則[J].教育教學論壇,2018,(05):223.
[5]閆曉燕.辯證課堂,理性人生———淺談對高中政治核心素養中理性精神的理解[J].教育現代化,2018,(03):355.
[6]姜書野.淺談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2017,(11):33.
作者:楊燕 單位:常熟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