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皮革服裝專業教學中德育滲透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根據中職皮革服裝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基于區域經濟培養產業人才的實際需求,本文闡述了如何通過開展技能教學與德育教育融合的實踐活動,將理想信念、責任擔當、工匠精神、職業道德、奉獻社會等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元素融入教學全過程,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中職皮革服裝專業教學質量。
關鍵詞:皮革服裝專業;德育教育;滲透
“人無德不立,業無德不興?!钡掠逃谥新毥逃虒W工作中尤顯重要。德育教育即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職業教育不僅僅是培養技能型人才,更要彰顯人文精神,培養具有創新、合作、責任等意識的具有綜合素養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因此,在課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尤為重要,只有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滲透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一、專業技能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意義
(一)培養符合區域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
皮革產業是海寧經濟的支柱產業。隨著海寧皮革產業的轉型升級,皮革行業技術技能人才的缺口越來越大。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從單純的技能型人才逐漸向德技并修的復合型人才轉變,需要的是既具備高精尖專業技術技能,又擁有扎實的專業文化素養和職業精神素養的人才。因此,將產教融合、德技并修理念運用到培養學生的目標中,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元素,培養具有綜合素養的技術技能人才,已成為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
(二)全面提高本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在中職皮革服裝專業教學中,教師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任務,突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課程思政為抓手,牢牢抓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個核心點,通過課程思政有序引領專業教學,提高道德觀念與道德標準的要求,進一步提升自身素質,從實際出發,增強道德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促進中職皮革服裝專業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
二、在專業技能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教學策略
(一)以學生為主體,以雙師為主導,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精神
在皮革服裝專業技能教學中,教師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爸爸的皮衣”主題性生產實習,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體驗為中心,教學任務由企業師傅與學校教師共同承擔。企業師傅圍繞產品生產組織技能實操、教師圍繞產品生產強化理論教學。事先根據學生學情與個性特長按需分組,推選組長,將任務落實到組員。在項目教學中以學生思維發展為中心,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充分發揮集體智慧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親身實踐,獲得深刻的感悟,在親身體驗中實現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
(二)明確責任內容,達到實習目標,精益求精鑄就工匠精神
校企共為項目實施主體,雙方在實施過程中明確各自職責,發揮各自優勢。學校教學管理處負責整個實習項目的統籌規劃,外聯處負責校企對接協調,企業負責安排場地及指導師傅,專業部負責項目具體開展和學生管理,專業組教師和企業師傅協同共育,完成學生生產實習內容的實施、評價與考核。校企雙方各司其職,形成聯動機制,使項目順利實施。以“爸爸的皮衣”為主題的項目教學活動,校企雙方共同擬訂方案,讓學生在兩周內,根據企業質量標準,在師傅指導下完成皮裙、馬甲與男式皮衣制作。具體化的實訓內容使學生實訓目的清晰,指導教師明確指導內容和評價標準,有效減少了企業師傅和學生雙方在實訓過程中的盲目性。同時,采用師徒結對形式開展實訓,學生由一位師傅指導完成產品制作的整個生產過程,改變了原來因沒掌握某一道工序而無法完成整個成品制作的狀況,實訓效果較好。實訓中結合專業特點實施課程思政,進行有針對性的德育教學引導,將勞動教育、工匠精神滲透其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提升其綜合能力。
(三)教學生產相結合,促進產教融合,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如以“爸爸的皮衣”為主題的教學項目,將貫穿整個技能學習過程,學生需完成“媽媽的皮裙”“我的小馬甲”“爸爸的皮衣”的制作,完成尺寸測量、款式設計、打樣板、驗料、排料、劃皮、裁剪、畫凈樣、小燙、縫制、熨燙與整理等一整套工作內容。整個學習過程對接企業生產過程,學生實習過程即企業工人生產過程,內容對接標準,學生的作品即企業的產品。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促進產教融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四)項目主題化,滲透感恩教育,提高自信心、增強責任感
主題性教學項目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不同學期設置不同難度的技能教學項目,遞進式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以此達到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要求。在設置項目的同時,為每個產品添加制作對象,如“媽媽的皮裙”“我的小馬夾”“爸爸的皮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技能教學與德育教育融合滲透:學生在為父母量體、設計、裁衣、制衣與試衣的整個過程中加深了與父母間的溝通交流,活動滲透感恩教育,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自信心,增進了親子關系。因為生產實習場所在企業,學生實習時也能感受企業文化,向優秀員工學習,使自己的思想道德、觀念意識、行為舉止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改變,增強了職業意識,激發了職業自信,讓學生體驗成功與快樂。育德、修技是提升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雙引擎”,強調人文素養、職業精神和職業技能為一體,學生在擇業前早已熟悉各個階段的實訓項目,也可以為其未來就業創業鋪路。
(五)觀畢業設計,品育人成果,踐行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
筆者所在學校連續六年舉辦“爸爸的皮衣”畢業設計匯報演出。每組作品具有不同風格、主題鮮明,充分體現了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創造力,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當舞臺音樂響起,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感人的VCR,學生們現場為爸爸換上了親手縫制的皮衣。爸爸們為孩子正衣領,聽著子女的深情訴說,穿上皮衣的那一刻,早已淚光閃閃,與孩子相擁而泣,臉上是掩蓋不住的激動。更有家長,現場豎起了驕傲的大拇指。這是對孩子的鼓勵,對活動的肯定,更是對職業教育的贊賞。整場匯演既有技能展示,又有德育滲透,充分體現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顒硬粌H點燃了學生的興趣與熱情,更展示了一種有愛的、有溫度的教育。
三、在專業技能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教學案例
(一)寓思政于教學
如在“爸爸的皮衣”教案中,在教學目標設定時加入育人目標:通過自身體驗,弘揚傳統文化,體現感恩之情,總結學習方法,展示學習成果,體驗成功喜悅。在設計導入環節,請孫濤大師進行現場指導,將大師精神滲透其中;導入《游子吟》短視頻,創設情境,融入感恩文化。在紙樣制作環節,針對教學難點,利用教師自制袖籠弧度教學工具,采用袖籠弧度教學法,利用袖籠曲度尺進行調整。在制作過程中,企業師傅認真指導,學生認真學習,體現出服裝人的匠心。在評價環節,設置專業內容評價和思政評價兩個模塊,對整個課程的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思政進行評價,采用自評、互評、教師相結合的評價模式,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對評價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在教學團隊中進行交流研討,對數據進行分析與提取。通過這種形式,促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的提升。
(二)寓思政于實訓
“爸爸的皮衣”實踐項目不再是機械的技能實訓過程,而是傾注了感情和心意的制作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德育無痕融入,學生在學校教師與企業師傅的引導下,通過為父母量體、設計、裁衣、制衣,不但加深了相互間的溝通,還融合了感恩教育。在企業實訓的過程中,學生也能感受企業文化、勞動紀律、職業規范、工匠精神,增強了職業道德觀念和社會責任感。實訓中,學生通過一筆一畫、認真細致的款式設計,一心一意、嚴謹專注的樣板制作,一針一線、注重細節的成衣縫制,培養了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寓思政于活動
活動從一個班級參與到整個專業都參與,從班級展示擴展到學校展演,從面向皮革部到網絡直播,規模越來越大,影響力不斷擴大。孩子與父親攜手一起走上人生閃亮的舞臺,共同感受這份心中的愛與肩上那份責任,此時親情與擔當共存,孩子與父親擁抱在一起,無聲勝有聲?;顒訉ⅰ罢衅笮!薄爱a教研學”“技能德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爸爸的皮衣”已經從一場簡單的畢業設計匯報逐步發展為涵蓋整個學習過程的德技并修育人模式新品牌。四、小結在皮革服裝專業主題性生產實訓項目教學中,將技能與德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最終實現課程思政、德育無痕。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強化職業能力,還能有效提升其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鄧婷尹.淺談中職學校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42).
[2]李洵.淺談中職服裝專業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4(26).
[3]汪樂霞.淺談中職學校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職業技術,2012(6).
作者:陸佩琴 單位: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