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對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國民經濟發展進程中,中小企業是最具經濟活力的組織,但是在當今中國整體結構不斷地轉型升級以及宏觀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下,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各方面的問題,比較典型的有資金來源不足、國家政策限制以及缺少優秀人才等。在這些問題基礎上,本文針對中小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所面臨的危機,提出了一系列發展對策,促使中小企業在保持原有實力的基礎上,持續健康地發展壯大下去。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小企業;發展對策
中小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它促進了社會經濟增長、提高了經濟活力,擴大了就業渠道。保證了社會能夠持續、健康以及穩定的發展。當前,中小企業面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巨大的戰略機遇期,如何抉擇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問題。基于此,找準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著力解決這些問題是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現狀
1.發展規模小,以及行業分布廣,但地域性強。中小企業規模小而靈活,與大企業相比,生產、人員以及資產規模方面發展相對受限,穩定性較差,對人才的發展也相對處于劣勢。中小企業主要在區域性范圍內開拓市場份額,企業人員地域性較強,對新進人才的吸引和融入會產生不利影響。更有甚至,中小企業有大多數坐落在偏遠的城鎮和鄉村,難以引進和保留人才。2.個體決策影響企業。中小企業中,領導者的個人素質影響企業發展,經常會出現一人獨裁的管理,若管理者自身能力素質較高,這種管理模式會使經營效率大幅提高,但若管理者自身素質不高,則會嚴重影響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3.難以落實享受的國家財稅金融等優惠政策。雖然國家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在實際享受時,需中小企業提供繁雜的材料證明以及層層審批,等同于給中小企業設置了門檻,導致融資難度加大,技術成果難以及時得到轉化。4.融資困難。中小企業雖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但受到的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較小,銀行及其他投資機構出于風險和收益的衡量,對中小企業的投資相當謹小慎微。從而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加大。
中小企業是推動經濟快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分析世界各國市場成功經驗,發現企業選擇專業化經營道路,更能發揮自身優勢,這是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多數中小企業走向成功的有效方式之一。現代科學技術一方面朝著規模化、集中化發展,另一方面朝著分散化方向發展。中小企業發揮了自身分散化的優勢,尤其是在新技術革命時代背景下,許多中小企業創始人往往是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大學教授,或者是集管理、業主和發明家于一體的新型管理者,由此可帶動新技術的發明創造付諸實踐。20世紀70年代以后,中小企業的新技術呈蓬勃態勢發展下去,在短短幾年或幾十年,一些如今享譽世界的科技企業崛起,推動社會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三、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措施
1.應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扶持力度。鼓勵科技“小巨人”崛起,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在于引領,鼓勵中小企業加強創新,不斷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活力,利用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最終形成戰略新興產業。同時還應監督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質量,以此來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進而實現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目標。2.開創企業融資新模式。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戰略轉折點。互聯網金融正積極探索投融資的最優渠道,建立與企業互聯、對接服務的平臺,使銀政企三方充分了解企業需求,從而改變市場供求不匹配的情況。中小企業在這種形勢下,將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使融資難題得到解決,從而激活中小企業產業鏈條正常運轉。3.引進和培育創新型人才。科技人才是中小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根本,政府以及企業應加強人才建設,深化人才機制的改革,優先進行人才引進、培養以及最大化使用制度,同時要注重對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環境的改善,加快推動科技成果的研發及落實;對于加強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應圍繞重點產業,加大與高等院校的深入合作以及與各地區研發機構有效對接交流,深入開展科技創新合作;關于加強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環境方面,應從加大人才補貼力度方面入手,完善國家及企業的鼓勵政策,同時還應多鼓勵企業去外省引進高端科技人才,并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獎勵補貼力度,從關注科技人才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提升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4.大力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大力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從政府角度來說,應大力實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及優化服務”的政策,以此來激發眾多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同時還應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減輕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并優化中小企業申報稅收優惠的流程;還應提升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水平,建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在此基礎上,開拓國際市場,促進雙邊及多邊合作共贏,鼓勵中小企業積極釋放自身的帶動能量,推動中小企業生產方式和主體經營全面升級。全面提升中小企業的創造力及影響力。
結語
中小企業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中小企業完全可以依靠創新開辟新的路徑,掌握創新發展主動權,從而實現新的突破。這就需要中小企業緊跟時代步伐,在維持自身創新活力的基礎上,努力與互聯網大環境相接軌,推進企業信息化應用,構建創新機制,加強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服務的維護與發展。進而推進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王書杰,郭志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激活中小企業發展活力[J].經濟研究導刊,2016(10)
[2]杜凱,閆智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企業發展變革研究[J].中國市場,2016(29)
[3]張銀平.“供給側改革”是面向全局的戰略性部署[J].上海企業,2015(05)
作者:張玉 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