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醫改下的醫院財務內控制度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以新醫改政策為背景,以財務內控制度為切入點,重點研究了醫院財務內控制度建設的方式,旨在提高醫院的內部管理能力,提高醫院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新醫改;醫院;財務;內控制度
新醫改政策的全面推進提高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全地域、全民普及程度,公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在解決基本醫療服務問題的同時,公眾對于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需求也趨于多元化、多層次性,高質量性,倒逼醫院提高對其醫療質量的把控。同時,社會辦醫以及民營醫院大量入駐醫療衛生服務市場,使得市場競爭加劇。此外,國家藥物制度趨于完善,檢查、檢驗、藥品等費用逐漸統一,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醫院應從內而外,以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為基礎,逐步使財務管理標準化、規范化,繼而使內部管理能力提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質量。
一、醫院財務內控制度內容概述
醫院財務內控制度是依據國家會計、財務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并結合各醫院實際經營狀況制定的醫院內部管理制度。其目標為完善管理組織架構、實現風險預警、合理規劃財務內控工作、健全追責機制以及保障內控制度實施??茖W、合理的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有效降低醫院財務風險,減少醫院財務損失,對促進醫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醫院的社會屬性以及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則,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預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貨幣資金控制,藥品及庫存物資控制、固定資產控制、工程項目控制、對外投資控制、占全及債務控制等內容。醫院財務內部控制不僅需要合法、合規,還需符合醫院的實際狀況,并精準到達醫院經營的每一細節,保證財務活動收益與風險均衡。
二、醫院財務內控制度的主要作用
(一)有效防范醫院的經營風險財務內控是醫院內部管理的核心,能夠以其風險預警機制及風險控制機制達到風險“先預防、后整治”的作用,有效降低醫院遭遇財務風險的概率。以海南省農墾晨星醫院院長及會計貪污三分之一公共衛生項目資金為例,該事件的發生主要是由于醫院內控制度的約束性以及監督不足,未能對院內報銷表的真實性進行核實,造成國家資金受損,醫院發展受阻。由此來看,規范的財務內控制度具有很強的風險防范作用。
(二)保障醫院物資安全內物資的動態狀況,對其流入、流出及存儲都有嚴格的規定,為會計核算提供真醫院財務內控制度的藥品及庫存物資控制及固定資產控制能夠全面掌握院實、準確的物資資料,避免院內物資浪費、挪用、盜用等現象的發生。
(三)降低運營財務內控制度通過崗位職責及權限的明確劃分,對醫院內部的支出項目進行嚴格的審批與監管,對不良支出行為加以制約,避免越權支出以及無審批支出;同時,內控制度要求醫院各項成本費用支出需按照制度的規范,嚴格地進行確認與核算,能夠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三、新醫改政策下醫院財務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醫院對于財務內控制度的重視不足醫方與患方的供需關系與其他市場有明顯的不同,從醫療衛生服務的特殊性來看,醫療服務產品的價格與質量不受市場約束,即使是同一種疾病,針對不同患者,在用藥、藥量、技術上都有明顯的差異,因此會產生不同的醫療服務產品價格。同時,醫療服務市場不能對醫療服務的質量進行標準規范。即不能夠從治愈率這個單一指標來考核一個醫院的醫療質量。在醫療市場失靈的情況下,醫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即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不斷,醫療衛生服務價格虛高。這使醫院在一定時間內收入遠遠高于其運營成本。因此,在高利潤的經營環境下,醫院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長期形同虛設。隨新醫改政策的推進,國家加強了對醫院醫療質量的控制,采用多元評價指標,要求醫院醫療質量標準化。此外,國家對藥品、檢查、檢驗等項目進行統一定價,醫院的收入在不斷收窄,對財務內控制度重視不足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也日益凸顯,嚴重制約醫院的發展,部分醫院已面臨生存問題。
(二)財務內控制度不完善醫院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主要集中在收入與成本控制上,這也反映出醫院的逐利思想。醫院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即“救死扶傷”。因此,在逐利思想的引導下,醫院的發展目標為擴大收入,降低成本。隨著社會公眾的權利意識以及醫療知識普及程度的提高,醫院“收紅包”、“拿回扣”、“靠關系看病”等問題受到公眾的詬病,新醫改政策大力推行廉潔監督機制,嚴厲打擊醫療賄賂事件,醫院及其醫務人員的非正當收入大大減少。在此背景下,醫院財務內控制度的偏向性使醫院及醫務人員忽視了其他影響財務管理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不利于醫院的全面、協調發展,一方面使醫院財務置于高風險之中。
(三)財務內控制度的監管難到位醫院內部財務管理權責混亂,管理者一方面有財務管理的義務,一方面行使監督職責。這種“監管不分”的財務管理結構設置,使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無法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同時,醫院的財務內控制度監督條例相對較少,對監督的具體事項、監督責任主體、監督流程以及責任追究沒有明確、具體的規范,使內控制度的監督“無條例可依,執行不嚴、違法難究”。此外,醫院審計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主要表現在知識水平低、審計經驗匱乏以及職業道德缺失上,因缺乏獨立審計部門以及高素質審計人員,醫院難以對其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與實施進行嚴格、科學、全面的監督。
四、完善醫院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議
(一)提高醫院管理層對財務內控制度的認識財務內控制度需依靠醫院內部全體員工進行建設與實現。因此,醫院首先需加強各個部門管理層對財務內控制度的重視程度,以會議、講座等形式,針對因財務內控制度缺失而影響醫院運營的案例,講解財務內控制度建設的必要性,同時也給各部門以警示作用,引導其主動配合,嚴以律己;其次,醫院需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與聯動,獲得各部門的認可與支持,共同推動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最后,以各部門為單位,將財務內控制度精準落實到每一個工作人員,自上而下規范財務審批流程,自下而上開展各項財務內控制度的具體措施,使財務內控制度建設處于不斷發展、不斷完善地良性循環之內。
(二)建立完善的財務內控制度1.強化收入及支出控制收入及支出控制一直以來都是醫院財務內控制度的重點。因此,可在原有的收入與支出控制上建立收入-支出管理系統。首先,針對醫院的醫療活動項目,建立收入管理制度、價格管理制度、醫療預收款制度、票據管理以及退費管理制度,在崗位設置時要注意對不相容的職務進行分離,同時明確各崗位職責及工作流程,明確規定相關票據及資料的保存時間,以及各項收入的結算時間;其次,建立支出管理制度。同樣注意崗位設置要權責明確,職責劃分合理,同時要注意規范支付流程。2.加強藥品及庫存物資控制醫院對物資的使用效率是影響醫院經營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財務內控制度需針對醫院常用的藥品以及庫存物資進行管理。藥品及庫存物資的相關業務較多,如確定供應商、采購、驗收、會計記錄、付款等,醫院需針對相關業務設置不同的崗位,不可由同一部門負責藥品及庫存物資的全部業務。同時,要對各崗位工作任務進行細化,保證各個環節暢通。此外,要針對藥品及其他物資的使用率,確定最小庫存量,以免物資浪費或物資不足。
(三)設置相對獨立的審計部門設置獨立審計部門的目的是保障財務內控監督工作的公平性以及客觀性,這是財務內控制度發揮作用的基礎。此外,選用綜合素質較高,經驗較豐富的審計人員,確保監督流程合法、合規、高效。其次,針對已發生或有潛在風險的財務違法事件,逐漸豐富財務內控制度的管理條例,增加條例的預警能力以及強制作用。最后,嚴格落實追責制度。對審計過程中有違法、違規的部門或人員嚴懲不貸。
五、結論
在新醫改政策的背景下,醫院財務內控制度的缺失將會遏制醫院的發展,因此,應當從管理、建設以及監督三個層面對財務內控制度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加以強化,以財務內控職務作為醫院發展的內部驅動力,繼而提高醫院對風險、競爭的承受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娟.新形勢下加強醫院財務內控管理的思考[J].財經界,2019(12):197.
[2]吳萍.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內控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5):58-59.
[3]陳少云.基于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內控常見問題與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06):123.
作者:張瀟婷 單位:太原市第三人民醫院 財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