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肉牛規模化養殖主要技術要點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的物質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發展以肉牛為主的高利潤畜牧業勢在必行。牛肉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受到了很多消費者青睞,這也對肉牛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牽動作用。就當前的發展而言,我國在肉牛產業發展中,由傳統的散養方式向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在規模效應的基礎上擴大生產、提高品質勢在必行。為此,文章就喀喇沁旗西橋鎮的肉牛生產現狀進行了剖析,并就如何更好的促進本地區肉牛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畜產品質量和提升養殖效益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
關鍵詞:肉牛養殖技術;環境管理;科學飼養;出欄率
在肉牛養殖過程中,采用科學的飼養管理技術,通過對架子牛進行短期育肥,提高日增重,減少飼料消耗,增加肉牛出欄體重,為肉牛生產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牛是一種食草動物,共有四個胃,最大的是瘤胃,是牛采食后主要的食物儲藏與發酵場所。在瘤胃食物發酵過程中,必須經口腔排出氣體(主要成分為甲烷)。如果不能將這些氣體及時排出,就會產生瘤胃鼓氣現象,如不及時投服藥物止酵,就會導致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衰竭而死亡。由此可見,在生產過程中,對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細致的管理,抓住生產過程中的關鍵點,才能養好肉牛、提高質量、擴大數量,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1內蒙古喀喇沁旗西橋鎮地理現狀及肉牛養殖情況
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橋鎮,位于喀喇沁旗東南部,地處蒙、冀、遼三省交通樞紐地帶,全鎮總面積242km2,耕地7333.3hm2,水澆地2200hm2,轄15個行政村,29677口人。西橋鎮是全旗的農業大鎮,主要農作物以玉米、高粱、谷子為主,其中玉米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75%,大量的玉米和秸稈都用來養牛、養羊,舍飼畜牧業由此獲得了較大發展。多年來,在西橋鎮畜牧業發展中先后建成了65個規模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其中肉牛養殖場、養殖小區就有19個,為帶動本地經濟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1肉牛品種選購
內蒙古喀喇沁旗西橋鎮當地的肉牛品種十分豐富,在肉牛生產過程中要優先選擇以本地牛做母本、用西門塔爾種公牛精液人工改良的雜交品種進行育肥。這樣的架子牛不僅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對飼料的選擇也沒有嚴格要求,在育肥期能更好的表現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創造良好經濟效益的效果。在選購架子牛時,要注意選擇年齡較小的高品質雜交牛。挑選時,通常選擇背腰平直開闊、四肢長又粗壯、頭大、口鼻方正、眼睛有神、運步靈活的架子牛進行育肥。月齡在5月齡~6月齡左右,平均體重200k~300kg左右的為佳[1]。進行同一批次育肥的牛要選個體大小相當的放在同圈或同槽飼養。另外,在架子牛收購過程中,一定要剔除弱牛和病牛,挑選符合條件的優質架子牛飼養育肥。
2.2育肥準備
當養殖場收購架子牛結束之后,需要將所挑選的公牛運輸到隔離區域進行隔離飼養,避免其身上攜帶的病原體傳染給舍內的其它牛。對有咳嗽、腹瀉、四肢疾患以及有體表寄生蟲的要隔離治療,加強看護管理,在恢復健康后方可并圈飼養。對在達到一個月隔離期后沒有出現任何不良情況,身體健壯的牛,投放到牛舍進行集中飼養[2]。在此過程中,肉牛來到新的環境后,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對環境不適應導致的應激反應,所以必須要為其保留15d左右的適應過渡期。此間,需要結合肉牛的實際情況進行過渡性養殖,從而逐漸進行飼養過程的調整,逐漸達到完全適應的育肥前效果。在肉牛群體育肥飼養之前,需要從體內到體外進行全方位驅蟲,避免體內外寄生蟲對肉牛生長造成危害。個別牛在寄生蟲感染嚴重的情況下可以表現食欲不振、貧血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發生死亡,嚴重時可以導致在群體傳播,所以上槽前給牛進行全面徹底的驅蟲絕對不可小視。在驅蟲藥物挑選上,必須要選擇性價比高且毒性較小的驅蟲藥,比如驅治體表寄生蟲時要首選大廠家、好廠家生產的伊維菌素注射液或克拉菌素注射液,驅除體內寄生蟲時可以選擇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片、阿苯達唑硝氯酚片等。
2.3科學飼養
在肉牛育肥飼養過程中,要想實現快速增重,就必須保證充足飲水,并且要確保水質良好。如果水分缺失或攝入不足,那么肉牛就會出現食欲不振,飼料攝入也會減少,生長周期延長[3]。同時,還要結合肉牛的育肥情況、溫度氣候變化以及空氣濕度等條件因素,對飲水溫度進行合理控制。另外,還要根據季節變化來滿足飲水量,尤其當地夏季氣溫較為悶熱,肉牛為降低體溫而大量排汗,所以飲水量需求也明顯上升,為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肉牛降溫,必須要滿足其飲水需求,加大供水量,還要適當的增加食鹽的補給,以避免中暑等現象的發生。相反,冬季要對肉牛飲水進行適當加溫,避免溫度過低導致肉牛出現腹瀉現象。在肉牛育肥養殖過程中,飼料管理十分重要。由于夏季溫度較高,所以在育肥期間需要重視飼料當中的含水量。通常情況下,飼草的構成主要以打捆玉米秸稈和青貯玉米(秸稈或全株)為主,飼料以玉米為主,同時搭配全價高濃縮飼料,還輔以肉牛生長期間所需要的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確保了肉牛采食營養平衡全價。現在,隨著微生態飼料添加劑的廣泛應用,在肉牛飼養方面顯現了明顯效果,明顯提高了飼草料的消化利用率,降低了飼料成本,更明顯的減少了腸道疾病的發生率,增強了育肥效果。不同的肉牛品種,或在不同的育肥階段對營養需求也存在明顯差異,所以要結合不同的肉牛品種和不同階段調整不同的飼料配方方能達到最佳的育肥效果。對于育肥后期的肉牛,脂肪快速沉積十分重要,可以將能量飼料適當增加,當脂肪沉淀到一定階段之后,育肥牛的食欲就會明顯降低,體重增加不斷減緩,這時就要考慮適時出欄,避免增加額外的養殖成本。
2.4飼養環境管理
首先,牛舍內必須要保持合適的溫度,進而提高肉牛的育肥效果。在當地實際肉牛養殖過程中,溫度要控制在15℃以上,20℃左右,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推動肉牛體重的增長。而夏季溫度較高,養殖戶可以采取在牛舍灑水的方式來降低溫度,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安裝風扇以及中央空調進行降溫。此外,由于夏季空氣較為潮濕,所以牛舍內很容易滋生各種病菌,因此必須要保證牛舍通風良好,為肉牛創造一個良好的增重環境。在冬季溫度下降的季節,夜間還要對牛舍暖棚采光的塑料布在上面夜間覆蓋棉被加強保溫。白天,牛舍還需要獲得足夠適當的光照,在陽光的照射作用下,肉牛可以轉化補充自身所需要的維生素,以提高鈣的吸收效率,從而加快肉牛的生長速度。其次,規模養牛場要在本場肉牛養殖區域的入口設置消毒池與更衣室。消毒池里的消毒液要及時更換,以至少3d~5d更換一次為宜,達到確保進出入人員與車輛能夠得到良好的消毒處理[4]。更衣室需要安裝多個紫外線消毒燈管。同時,還要定期對牛舍內部衛生進行打掃,避免出現細菌滋生問題,落實牛舍的安全衛生檢查,避免肉牛因環境不佳而患病。每周都需要選用合適的消毒藥物對牛舍進行消毒殺菌,為肉牛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育肥期間,還需要定期對肉牛體表進行擦拭,避免肉牛身上滋生寄生蟲。及時查找并堵塞牛舍及周圍環境鼠洞,定期滅鼠,消除鼠害,并控制由此導致的疫病傳播。另外,對肉牛食槽和水槽的選購設計都要符合標準規定,為確保肉牛健康不會受到影響,盡可能避免使用劣質養殖設備,以免對牛體造成傷害,確保優良的育肥效果。
2.5育肥后期
在肉牛育肥后期,精飼料的投喂量要適當增加,精飼料的投喂比例要達到10%~20%。因為牛屬于草食性反芻家禽,粗飼料的投喂比例不能少于80%,不然就會對反芻造成不利影響。通常情況下可以分成上、下午兩次來進行喂養,夏季環境氣溫較高,牛采食量會明顯下降,可以在夜間環境涼爽時再投喂一次,進而確保每天的投喂量能夠滿足標準要求。在夏季日糧中優質粗飼料的比例需要適當降低,在此基礎上增加一些青綠飼料或青貯飼料等易于消化的飼料進行喂養。在精飼料不斷增加過程中,為了能夠讓育肥牛多吃到一些飼料,還要投喂3次/d或者進行多次投喂,避免育肥牛在進食過程中出現肚脹或拉稀現象。飼料投喂量也要控制在一個合理范圍內,不能過多或不足。另外,自動飲水設備還要保證能夠充分自由飲水,冬季要保證溫水,飲水溫度要控制在40℃左右。在夏季也要供應涼爽且潔凈的飲水,從而實現防暑降溫的效果。適當投喂飼料添加劑可以有效預防疫病的發生,提高肉牛的生長速度,促進其消化機能不斷完善,提高育肥牛的健康生長水平。比如,根據每日進食量來添加0.5%~1%左右的碳酸氫鈉,這樣就可以有效預防瘤胃內酸度過高的問題。添加瘤胃素等富含益生菌的有益微生物還能調理胃腸道菌群達到正常水平,從而達到減少腹瀉和腸道球蟲病發生的現象。此階段,要注意觀察牛采食及飲水情況,注意觀察牛的起臥姿勢、鼻鏡是否干燥、排糞狀態以及反芻是否正常等情況,當出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采取相應治療處理對策。
3肉牛育肥技術
3.1拴養育肥技術
拴養育肥是一種目前最常見的飼養模式,因此技術是固定飼養,具有省心又便于管理的特點。但生產中也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牛的大小高矮要與牛槽高低相匹配,否則不利于采食和安全管理;二是同槽拴養的牛要選擇體重大小無明顯差別的,這樣基本能保持同進同出;三是牛與牛之間的間距要保持合理距離,通常拴牛樁間距保持1.5m~2m之間的距離比較合適;四是地面鋪順向立磚并保持前高后低有一定坡度,這樣有利于尿液及流水排除;五是拴牛繩要保持長短適當,過長會導致臨近牛間纏繞或牛本身繩纏脖頸及四肢導致傷亡,過短不利于頸部活動甚至影響牛的采食飲水;六是要經常檢查拴牛繩或籠頭的松緊度和長短是否適中,繩或鐵鏈是否結實可用,發現異常要及時處理,避免繩開鏈斷跑牛亂竄擾亂群牛更嚴重甚至頂撞傷亡現象的發生;七是牛舍糞尿做到清理1次/d~2次/d,不存不攢,避免長時間糞尿浸泡肢體引起腐蹄病或皮膚感染,影響牛體健康。
3.2散養育肥技術
散養育肥主要是要有充足的活動空間,這樣的育成牛出售毛斤價格多賣0.5元/kg,每頭育成牛散養比拴養出欄可多賺1000元以上,增效可觀。但散養更要注意以下技術要點:一是同圈飼養的育肥牛盡量保持大小均勻的體重,太小的不可同圈飼養以防頂撞傷亡;二是數十頭牛合圈前一定要保持同群飼養一段時間,達到有良好的合群性后再并圈,一旦并圈幾天后群體生活已達到基本穩定時,以后直至出欄不要再將其它架子牛并入此圈,以免因不合群頂撞斗毆造成傷亡;三是牛槽要設有隔位枷,在飼喂時牛入槽及時上枷,食后順次解枷;四是在牛舍內適當角落設計牛順次逐一通過通道,前后可以固定攔擋,用于群體防疫注射和個別牛的疾病檢查處置;五是要保持牛舍清潔,運動場糞便定期清理,尤其雨季及時排除糞污,盡量杜絕糞水浸泡肢體。
3.3牛場的位置及圈舍建設
肉牛養殖場的選址,最好選在坐北朝南、地勢高燥、遠離居民區等符合動物防疫條件的地方建場。這樣可以保證冬季牛舍光照提溫和雨季圈舍排水。牛舍的建設設計要符合要求,牛舍建筑設計要科學合理,前后檐高度不低于2.5m,房脊高度4.5m以上,前后坡度不低于30°角;可以設計前后等坡屋式暖圈,也可以設計成前坡短、后坡長的冬季可以罩保溫塑料的開放式暖圈,具體因實際情況而確定。地面設計主要有投喂飼草車輛運行通道與飼槽高臺成一體建設,牛舍內活動場所要前高后低、地面鋪設立磚。前后墻和棚頂或兩側合理設計通風口,每個山墻上部至少各留有一個排氣孔。飼槽欄桿設計合理,冬季有冷水加溫設施設備。
3.4養牛場地布置及生態環境
在規劃養殖場的時候,一般選擇坐北朝南方向,這樣既能降低牛場的熱氣,又能保證牛舍內的光線和透氣。在進行場區設計時,必須進行分區,合理規劃設計,包括生活區、生產區和糞污處理區。不同的區按不同的設計標準施工。養牛場周圍環境要進行適當的綠化,但不要過度而影響通風,達到養殖與生態環境的合理搭配。
3.5肉牛的日糧與運動
飼料是影響肉牛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關鍵因素。日糧飼喂應視實際生長狀況而定。另外,為了更好地促進肉牛對飼料的消化吸收,要定時投放飼料保持一定時間規律。飼料配比要合理,確保營養均衡。散撒牛能保證適當運動,不但有利于消化,更有利于牛群健康。養殖戶要根據養牛場所的實際情況盡量實行散撒育肥,肉牛散撒育肥利大于弊。
4結束語
通過肉牛育肥養殖可以提高當地養殖場整體經濟效益,促進養殖業能夠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發展。在肉牛育肥養殖技術利用過程中,必須要提高每個環節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準確掌握技術流程與要點,從肉牛品種選購、育肥前準備、科學喂養以及飼養管理等方面入手,配合先進高效的育肥技術,從而提高當地肉牛養殖的出欄率,為當地養殖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荀軍,趙靈生.肉牛規模化養殖生產中疫病綜合防制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21,37(12):31.
[2]楊永強.肉牛養殖效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1(12):71.
[3]羅應安.肉牛規模化養殖關鍵技術及應用探討[J].獸醫導刊,2021(23):106-107.
[4]于萬超,王云龍,康云飛,等.肉牛養殖防疫技術要點[J].今日畜牧獸醫,2021,37(10):43.
作者:李景武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橋鎮畜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