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優質護理對基層醫院護理工作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究優質護理服務對基層醫院護理工作模式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間收治的60名護理人員與40名患者,開展問卷調查,提出臨床護理工作時間優化管理模式與新工作方法。結果:試點病區護理人員、患者對基礎護理工作強化表示滿意;應用新病例記錄方法,護理人員完成書寫時間縮短,效率提高;時段模塊管理得到患者認可;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人員均表示提升了工作效率。結論: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可提升基層醫護護理工作質量,有利于改善護理工作模式,提升護理工作效率。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基層醫院護理;工作模式
本文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間收治的60名護理人員與40名患者,開展問卷調查,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簽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間60名護理人員與收治的4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7.5±2.3)歲;學歷分布:初中及以下學歷18名,高中學歷18例,大專及以上學歷24例;職業分布:主管護士16例,護師8例,護士26例[1]?;颊吣挲g39~58歲,平均年齡(48.5±2.3)歲,平均住院時間(9.8±4.7)d。
1.2方法
1.2.1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可從醫院護理水平中看到基礎護理工作質量,也體現著醫院管理水平。各??谱o理的基礎就是基礎護理,更是患者診療階段不可缺少的護理,包括常規用藥、健康宣教、營造住院環境、生活服務等。本次研究落實基礎護理體現在理論與實踐學習兩方面。統一加強對基礎護理的培訓與教育,方法有以下兩種:①加強基礎護理的理論學習。為了使優質護理服務的質量提升,需要在護士長帶領下通過小組討論、代表論證或者座談會的方式講解基礎護理的意義與內涵。②實踐檢驗。要求護理人員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由護士長負責對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態度進行評分與考核。
1.2.2優化管理護理工作時間對護理病歷書寫規范性統一要求,制定新的書寫要求與標準,要求所有護理人員一律按照新制定的規范格式書寫。護理人員從接待患者開始就記錄患者相關信息,獲得最真實、最及時的資料,這些資料對患者疾病治療有著重要作用,也是醫師疾病診斷的重要參考。由此,在優質護理服務試點當中,可將原來的記錄從病例中刪除,重新按照新的格式與要求書寫,同時,要求護理人員病例記錄需要在指導患者用藥前或者治療后。
1.2.3實施臨床護理時段模塊管理結合患者需要,制定可實施的管理模塊,履行基本崗位職責以后,還要提高管理效率,使護理工作的管理更加有效率、有規范,同時,將基礎護理功能納入到護理工作整體考核當中,將過去的清晨、晚間護理時段調整為晨間、中午以及晚間3各時段的護理。最后,對護理臨床路徑模式進行改善。依據不同患者需求,構建標準化的護理規范與程序,以表格形式將護理內容列舉出,每日護理路徑必須包含基礎護理、專科監測與評估以及診治方法、健康宣教。1.3統計學處理每月給試點病區患者、護士發放滿意度調查表,現場完成調查,發放問卷100分,回收98分,回收率98.0%。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軟件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標準差(±s),使用檢驗計數資料,2檢測統計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點病區護理人員、患者對基礎護理工作強化表示滿意;在應用了新病例記錄方法后,護士每日半小時內完成書寫任務;時段模塊管理得到患者認可,5.6%的護理人員表示有壓力;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60名護理人員均表示提升了工作效率。護理工作時段模塊取得成效。
3.討論
在基層醫院優質護理服務普及當中,還需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依據患者自理情況提供優質服務,責任護士需對患者病情密切評估,按照護理級別與自理程度對護理內容動態調整,以使護理服務保持連貫性,將護理工作告知患者與家屬,接受雙方監督。責任護士完成每日護理任務后,認真填寫護理病歷,分析自理程度變化,以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其次切實履行責任制護理。責任護士對危重患者、一級護理患者負責,可由責任護士、執行護士與基礎護士組成護理小組,明確分工、相互簡單,積極履行各自任務,統一接受監督,上級護理人員可監督下級,但下級護理人員不能越級,努力將優質護理服務落實到位,將患者護理滿意度提高。最后,對基礎護理工作質量不斷強化,由護士長監督基礎護理工作落實效果,抽查各病房護理工作,發現問題提出整改要求,明確各護理級別護理質量,不斷將基礎護理工作質量深化。
參考文獻
[1]喻玉林.基層醫院優質護理服務對護理工作模式的影響探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1,09:124-125.
作者:王銀 單位:重慶市彭水縣紹慶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