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細節護理干預在支氣管炎緩解期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細節護理干預在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78例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細節護理干預。隨訪6個月,統計對比兩組急性發作次數、護理工作滿意度及干預前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表(SF-36)評分。結果隨訪6個月,觀察組急性發作次數為(192±114)次,對照組急性發作次數為(385±126)次。觀察組急性發作次數較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F-36、GSES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護理工作滿意度為9744%(38/39),對照組為7692%(30/39),觀察組護理工作總滿意度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進行細節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患者急性發作次數,顯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細節護理干預;自我效能;護理工作滿意度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78例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女16例,男23例;年齡55~77歲,平均(6512±438)歲;病程2~23a,平均(1259±384)a;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7例,初中19例,高中及以上13例。觀察組女15例,男24例;年齡54~78歲,平均(6492±451)歲;病程3~24a,平均(1310±401)a;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7例,初中20例,高中及以上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患者均意識清楚、生活可自理,無嚴重并發癥,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過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健康教育、生命體征監測、遵醫囑給藥等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細節護理干預,包括以下內容。①健康宣教:根據患者文化程度進行健康宣教,對于文化程度較低者,通過組織專題講座、播放視頻等方式進行宣教,對于文化程度較高者采取發放宣傳手冊、制作宣傳欄、組織病友交流會等形式進行宣教。健康教育內容包括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原因、病情發展過程及緩解期堅持治療的重要性等,糾正患者錯誤認知,使患者重視緩解期治療,提高緩解期治療依從性。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掌握其負面情緒產生原因,進行針對性疏導,如引導患者傾訴,指導家屬多關心、照護患者,使患者面對現實,以積極樂觀心態面對治療。③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建議患者規律化飲食起居,指導患者適量進行有氧運動,多呼吸新鮮空氣,運動方式根據自身愛好及病情選擇,循序漸進,增強自身抗病及防病能力。指導患者日常飲食以高維生素、高蛋白的易消化食物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④自我保健訓練:指導患者進行呼吸鍛煉、有效排痰訓練,確保患者完全掌握,發放相關自我保健訓練手冊,告知患者生活環境相關護理,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發生,每周電話隨訪,監督保健措施落實情況。
1.3評估方法
①隨訪6個月,統計兩組患者急性發作次數。②分別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表(theMOS36-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分值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良好、生活質量越高[3]。③采用醫院自制護理工作滿意量表評價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包括護理質量、態度2個維度,每個維度50分,根據總分評為滿意(>95分)、一般滿意(75~95分)、不滿意(<75分)。護理工作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定量資料(急性發作次數及SF-36、GSES評分)以均數±標準差(珋x±s)表示,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護理工作滿意度)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
2結果
2.1急性發作次數
隨訪6個月,觀察組急性發作次數為(1.92±1.14)次,對照組急性發作次數為(3.85±1.26)次。觀察組急性發作次數較對照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自我效能及生活質量
干預前,兩組患者SF-36、GSE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觀察組SF-36、GSES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2.3護理工作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工作總滿意度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為臨床常見非特異性慢性炎癥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咳嗽,通常伴有喘息、咳痰及反復感染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4]。慢性支氣管炎病因較為復雜,包括內因與外因兩方面,前者包括過敏體質、機體免疫功能及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后者則包括營養、氣候、感染、大氣污染、吸煙等[5]。目前,臨床尚無特效藥物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該病患者多因反復發作多次住院治療,生活質量明顯下降。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在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工作,提高其抗病及防病能力,可能是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的很好補充。本研究對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患者進行細節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急性發作次數少于對照組,SF-36、GSES評分及護理工作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充分說明對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患者進行細節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患者急性發作次數,顯著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及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改善生活質量。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細節護理干預是一種“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化新型護理模式,由細節著手,將細節護理深入治療的各個環節,滿足患者治療過程中多元化護理需求,使得護理措施更加完整、全面,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從而有效提高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6]。綜上所述,對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患者進行細節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患者急性發作次數,顯著改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盧玉洪,易碧蘭.護理干預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5,39(19):89-90.
作者:盧晶 單位: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 呼吸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