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生藥學項目教學法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研究“項目教學法”教學模式的背景
生藥學,顧名思義是以生藥為研究對象,運用多學科理論與技術來研究生藥的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例如以動植物學等為依據來研究生藥的基源、原動植物形態;以本草學、中藥學等理論為依據研究生藥的功效主治,并從中發現古今中藥的發展變化;以化學、藥理學等理論技術來研究生藥的有效成分及其對應的藥理作用,并根據其化學成分制定生藥品質的相關鑒定標準等[1]。生藥學是各高校藥學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其基礎理論知識點并不難懂,怛涉及學科廣泛,知識點較為繁瑣分散,甚至有些知識點和之前的專業基礎課重復(如天然藥化、藥物分析等)。單純的講授式教學難免枯燥乏味,即使老師結合多媒體教學,制作圖文并茂的課件,也不能保證學生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內。教育學家盧梭曾說過,“教育的根本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2]而一般在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對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投入的關注度都比較高,取得較好的結果后內心也能得到較大的滿足感,所以最好的教學模式應該是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通過自主學習去獲取知識,經過前人多次實踐證明項目教學法即可實現。
2“項目教學法”教學模式概述
何為項目教學法?傳統的師帶徒的形式中既體現了項目教學法,比如一木匠師傅帶一個新徒弟,也不了解這個徒弟基礎底子如何,會讓徒弟做一個凳子看看,會從徒弟做的凳子上大致的就能了解徒弟基本功怎樣了,之后就可以有針對性的指導徒弟該下功夫的方向。所以項目教學法即以“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老師設定規則,即讓學生做個“凳子”,將項目分派下去,由學生自己進行資料的收集工作,在規則內進行項目的研究,在整個項目的進行中,學生為“主角”,老師轉為“配角”,最后老師再對這個“凳子”進行驗收,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運用程度即可一目了然。所以項目教學法要求老師不只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去自己尋找獲取某項知識的途徑,并將獲取的知識以翻轉課堂的模式展示出來[3-4]。所以這種教學模式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甚至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又能幫助老師快速高效的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對于教學的側重點有的放矢,及時的“查缺補漏”[5]。
3“項目教學法”教學模式的應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課前對每一個知識點都做好充足的準備,力求直觀的、生動的將知識點呈現在學生面前,但任然會出現學生興趣點游離在課堂之外,師生互動較少,教師授課變成枯燥的單方面輸出,得不到反饋,難以獲得一個好的教學效果[6]。而且在高等教育教學中,專業基礎課往往就一個學期,老師對學生的專業知識的掌握不清楚,往往對學生稍微有點了解后課程也就結束了,此時才大致了解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某些普遍掌握不良的知識點也沒有時間重點補救,而學生的課業繁重,后期不一定會有時間就該知識點查缺補漏。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的靈活運用,可以及時的了解學生對生藥學感興趣的地方、擅長的地方、已掌握的地方。有些知識點在前期的核心基礎課中已掌握,對該項知識點的教學方式應以引導回顧復習為主,比如生藥的有效成分的類型及功效,該知識點與天然藥物化學重合,而生藥的質量標準檢測與藥物分析的知識點重合,在對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不了解的情況下,難免造成知識點的重復講授,所以面對此類知識點的講解應以引導回顧為主,讓學生運用之前所學的專業知識來解決當前的問題,不僅可以減輕生藥學課堂教學時間緊迫的壓力,還可以適當的幫助學生復習之前所學專業課的知識點。在項目教學法教學模式中,師生角色互換。學生由知識接受方轉為輸出方,學生通過調研,以匯報的形式向老師來展示研究成果,學生在準備匯報的過程里,自然而然的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老師由知識的輸出方轉為知識的審核驗收方,通過審核學生的研究成果來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的研究成果,正確的、有創新性的,老師要給與正面的積極的肯定;有錯誤的不當的地方,老師也可以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加以糾正。所以學生們會為了得到周圍老師同學們的認可,而去主動的學習、認真的執行項目,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再加上老師的指導和鞏固,會獲得一個較好的教學效果。[7]因為生藥學的知識點比較散碎有別于其他理工類的知識點,項目的實施也有所不同,主要以調研或實驗方案設計為主,具體的項目教學法實施思路以及部分項目選題匯總如下:在項目的選擇上,并不局限在課本上的知識點,比如蔡少青主編的人衛7版第二章,生藥的化學成分及其分析方法與藥效物質基礎,以此可以引申出做某藥材的有效成分研究、藥理作用機制的物質基礎研究、發揮某功效的成分類型研究等等;第三章,生藥的鑒定,可以研究在四大基本鑒定之外還可以結合哪些高新技術來鑒定生藥;第四章,生藥的采收、產地加工與貯藏,可以做某藥材的加工炮制對其有效成分的影響研究、生藥最佳采收時節的確定研究;第七章,生藥資源的開發與可持續利用,可以研究除了傳統的人工種植養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擴大藥用植物動物資源的范圍和產量。學生選定一個項目主題,通過深入調研獲取的信息資料往往比老師準備的資料更深入、輻射面更廣,這些資料稍加整理即可以作為教師往后教學中的素材,對于老師來說也是非常好的學習過程。
4實施“項目教學法”教學模式的體會
本次對生藥學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采用項目教學法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王動性,培弄學生綜合專業素質,以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是項目的主體,在項目中不僅獲取了理論知識,還培養了團結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在項目教學中發揮著引導者、監督者、評價者的作用,是學生的顧問和向導,同時,老師也從學生的項目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自身的專業水平。根據在近兩學期采用項目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中觀察發現,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在項目匯報時經常有很有價值的選題和觀點出現,為教師們日后的教學內容改革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素材。學生通過與生產實踐相聯系的項目研究,所學的知識點不再是單純的理論,能讓學生了解到自己所學的東西以后可以用來做什么。項目教學法模式下的教學重點在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應用型高校教學中,項目教學法這種可使師生共同進步的教學模式,應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蔡少青.生藥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2]唐洪娟.論生藥學的快樂教學[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3):68-69.
[3]吳言.項目教學法[J].職業技術教育,2003,24(07):1.
[4]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2):43-44.
[5]李慶武.項目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探討[J].教育探索,2008(04):32-33.
作者:許燕 華芳 王章姐 劉自平 衛強 邸亮 單位:安徽新華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