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藥學對合理用藥指標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藥學工作的開展對合理用藥指標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66例,其中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患者31例,將其設定為對照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患者35例,將其設定為觀察組,觀察組實施臨床藥學工作,比較兩組患者的合理用藥情況。結果觀察組干預后患者對藥物了解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用藥依從率高于對照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平均藥費和平均抗菌藥費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藥學的開展可使臨床合理用藥得到有效促進。
[關鍵詞]臨床藥學合理用藥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患者66例,其中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患者31例,將其設定為對照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患者35例,將其設定為觀察組。對照組男19例,女12例,年齡21~64歲,平均(45.3±5.8)歲;觀察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21~66歲,平均(45.6±5.5)歲。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未開展臨床藥學工作,觀察組開展臨床藥學工作,具體方法為(1)臨床藥師每日同醫生一起進行查房,對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以及用藥情況進行了解,對醫生所提出的合理用藥相關問題進行解答,對患者的用藥方案進行收集整理,同時積極和醫生開展溝通,對患者的用藥方案進行探討,提出用藥方案的改進意見。(2)為患者開展用藥教育。通過對用藥知識調查表進行制定,調查表包括9個指標,分別為是否清楚藥品名稱和功效;是否清楚用藥次數;是否清楚藥物的服用方法;是否清楚藥物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是否清楚不良反應發生后的處理措施;是否清楚漏服一次藥物的處理方法;是否清楚過量服用藥物的處理方法;是否清楚藥物的正確保管方法;是否清楚藥物變質的鑒別方法。在患者入院時,參照調查表的內容為其開展用藥教育,對患者內心的疑惑要進行及時解答,在患者出院前再次為其開展用藥知識掌握度評價。(3)臨床藥師要與護理人員開展積極溝通交流,對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反應進行了解,和醫師護士共同對藥物治療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進行解決。(4)臨床藥師需每月開展一期藥訊編寫,根據在查房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結合醫生和護理人員提出的問題,來對藥訊的主題進行制定,對醫生和護理人員的疑問進行有效解答。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對自身所應用藥物的藥物知識掌握度,同時對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住院費用、住院時間、平均藥費、平均抗菌藥物費用等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為SPSS17.0。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藥物知識掌握度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患者對藥物了解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合理用藥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高于對照組,住院天數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平均藥費和平均抗菌藥費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臨床上可采用的新藥不斷出現,治療方案不斷更新,而醫生不具備完善的藥代動力學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知識,而臨床藥師則具備著獨特的專業優勢,使得其能夠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針對性的制定給藥方案,提供給醫生進行選擇,防止藥物搭配不當而出現不良反應,或是通過對不同的藥物進行搭配應用,使得藥物的臨床治療效果得以提升[3]。臨床藥物通過將藥物信息提供給臨床醫師,同時與醫師共同來對給藥方案進行探討,可使臨床藥物應用更為科學合理,使得藥物應用更為安全,由此使藥物的臨床療效得以提高,對醫院的合理用藥進行促進,使得患者的住院負擔得以減輕[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實施臨床藥學工作后,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藥物知識掌握度和用藥依從性,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費用,這也和前人的研究報道相符。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為患者開展用藥教育后,可使其對藥物的作用、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用藥的重要性進行了解,由此使其用藥依從性得以提高;臨床藥師的工作時的以往臨床上由醫師開醫囑,護理人員執行的藥物應用模式得以改變,臨床藥物的加入使得臨床用藥更為科學合理,加之臨床藥物和護理人員開展積極溝通交流后,可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了解,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來對給藥方案進行優化,同時在給藥以及配藥程序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由此使得臨床藥物治療水平得以提高[5]。綜上所述,臨床藥學工作的實施可使醫院臨床用藥更為科學合理,由此使得醫院醫療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勇.加強臨床藥學工作管理的思考[J].心理醫生,2017,17(4):253-254.
[2]王芳修.醫院臨床藥學工作實踐與體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36(4):534-535.
[3]杜海江.新醫改背景下臨床藥學工作深層探究[J].北方藥學,2017,24(12):191-192.
[4]杜甲驥.基層醫療單位臨床藥學工作的模式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7,18(9):361-362.
[5]襲辰辰,張弨.基于臨床需求的針對性臨床藥學工作模式探索[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9(18):1719-1721.
作者:劉琳 單位:常州市新北區羅溪鎮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