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有機農業施肥與土壤培肥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農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好,農業水平處于世界的先進水平,這得益于我國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水平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在這種形勢下,出現了有機農業。所謂有機農業,是指在生產的過程中,不采用人工合成的方式,而是采用有機肥進行培育和種植,從而生產出優良品種。有機農業能夠解決現代傳統農業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促進農業的發展進步,具有現實意義。而有機農業中一個重要方面是土壤的培育,只有改善土壤條件,才能保證在培育中能提供充足的營養。但是實際的土壤培育并非易事,需要極其復雜的技術來支持,在進行土壤培育時,應當掌握科學的施肥方式,并根據土質情況設置科學的土壤培育方案,提高土質水平。文章針對有機農業栽培的施肥與土壤培肥技術展開討論。
關鍵詞:有機農業;土壤培育;施肥技術
有機農業即是綠色無害純天然的食品,產品優質無污染,符合人們健康飲食的理念。有機農業種植逐漸興起,有機農業的種植方式也引起了廣泛的談論與研究。研究表明,有機農業種植對于土壤質量以及種植技術要求甚高,必須有科學的理論進行指導。
1擴大有機肥來源加大有機肥料的投入量
有機農業作為新興產業,發展仍然存在許多尚未完善之處,如有機肥雖然來源廣泛,但利用率低,被開采出來的有機肥更是少之又少。近年來,人們雖然開始意識到有機肥的重要性,但是對有機肥的應用仍然容易被忽視。因此,提高人們的有機肥應用意識,提升有機肥的有效利用率,開采更多的有機肥投入應用,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1.1擴大綠肥種植面積
綠肥是改善土壤情況的重要能源。因此,應當增加綠肥的種植面積,從而大規模地改善土壤質量。綠肥具有品種多和易栽培的優點,應當擴大其種植面積,從而改善土壤環境。
1.2合理利用動植物性肥源
動植物肥源是非常好的有機肥源,在改善土壤質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將農作物的秸稈和動物的糞便混合,進行發酵腐熟,從而制作出動植物源的有機肥料。另一種有機肥源來自于人類的尿液,這是一種速效有機肥,在追肥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由于人類尿液含鹽分過少,所以應當與動植物肥源結合使用,從而改善土壤質量。
2改善有機農業土壤的培育技術
在進行有機農業土壤培育的過程中,一方面應當增加有機肥源的使用量;另一方面應當掌握合理的有機農業土壤的培育技術,從而使農作物成長,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
2.1根據有機物特性進行施肥
有機肥是有機農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具有安全、高效等特性。有機肥所含成分不同,適用于的作物品種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實際的施肥過程中,應當根據作物的特性給予不同的肥料,從而促進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選擇合適的有機肥并根據農作物的種類來選擇有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這樣才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同時,應當抓住兩個營養期來進行施肥,提高產量。
2.2根據土壤性質進行施肥
土壤是農作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因此,改善土壤質量對農作物生長十分重要。土壤的濕度、養分、肥力和溫度等方面都會對農作物生長產生許多的影響。因此,應當注重土壤的施肥和營養成分的控制,并針對不同的土壤類型,給予不同種類的肥料。此外,應當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氣候條件,進行不同的土壤施肥方式。如北方天氣干燥,土壤中有機物的生活能力低,細菌分解有機物產生養分的能力差,而南方天氣相對濕潤,雨水多,故土壤疏松,營養物質容易流失。因此,針對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土壤,應當采用不同的方式補充營養物質。
2.3根據作物種類及其生長規律進行施肥
不同農作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不同,需要的營養物質種類也不同。因此,需要掌握不同作物種類的生長規律,才能合理施肥。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兩個特別的營養期是營養臨界期和營養最大效率期,一般情況下,植物最開始生長時期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高,但是這一時期的吸收營養能力差,所以,這一時期植物吸收的營養成分并不多,將這一時期稱作營養臨界期。隨著植物的生長,在中期時,植物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也是植物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稱作營養最大效率期。掌握這些生長規律,能夠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
2.4合理耕作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環境的有效方式是改善土壤質量,保證土壤中的養分、濕度、肥力等都處于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完成水、空氣、陽光、肥料的有效循環,從而促進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光合作用,從而改善土壤的質量,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水是植物生長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物質,因此,應當密切關注灌溉情況,保證土壤的濕度,從而促進植物的轉化能力。
3結束語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場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對于土壤質量的培育至關重要,需要提高有機農業土壤改良技術,提升土壤肥力。文章針對有機農業種植中土壤培育方法和技術展開討論,希望能夠為有機農業發展獻計獻策,從而促進有機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肖炳紅.淺談有機農業種植土壤培肥技術[J].山西農經,2017(3).
[2]陳立耀.有機農業的三個重要問題[J].黑龍江糧食,2017(1).
[3]徐云安.淺談有機農業種植技術體系對生產技術的要求[J].農業與技術,2017(6).
作者:祁皓月 焦玉偉 單位: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