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子管風琴藝術對社會音樂教學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要想實現對電子管風琴藝術教育的廣泛普及,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社會基礎,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電子管風琴教育事業得到一個健康持續的發展。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電子管風琴藝術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也曾遇到一些坎坷,存在著一些因素阻礙著電子管風琴藝術教育的普及,比如高昂的價格、師資力量的薄弱、宣傳不到位等因素。對于樂器來說,在引入期階段,面臨著較多的優勝劣汰,許多樂器往往會由于各種缺點而遭受淘汰,因此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電子管風琴可望而不可及。但隨著樂器的不斷成熟和穩定,樂器的價格也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家庭擁有電子管風琴已經習以為常了,對于高校來說,也開設了相關的電子管風琴專業,不斷引進大批量相關專業的教師,這在一定程度上必將促進電子管風琴藝術在社會音樂教學方面的普及。
關鍵詞:電子管風琴;藝術;普及教育
在當今社會,對于藝術教育來說,它并不在于藝術本身是什么,而是要把藝術這個東西注入學生的靈魂,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來適應現如今變幻多樣的社會環境。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國民素質教育也不斷被提上日程,社會越來越重視國民素質的提升,而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其普及與發展也是一項必不可缺的任務。現如今,在人類的全面發展中,電子管風琴藝術的普及教育已經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人類音樂史上偉大的一次革命,樂器被賦予了一定的涵義,音樂的表現形式也變得相對豐富和深遠。隨著高科技與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所發生的變化也對人類的精神世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人們也在不斷探索音樂的新的表現形式和方法。而在當今電子信息時代,電子管風琴藝術無疑成為焦點,一定會順應時代潮流,漸漸普及起來,從而對社會音樂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
一、電子管風琴專業教育發展概述
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時候,電子管風琴開始進入中國,到現在為止已經發展有三十多年了。日本電子管風琴教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電子管風琴專業教育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雅馬哈電子管風琴師資培訓班”的創辦標志著中國正式引入電子管風琴,開辟了中國電子管風琴教育事業的第一個篇章。現如今,中國電子管風琴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中流砥柱也主要是當時師資班所培養的人才,這為中國電子管風琴藝術對普及社會音樂教學的影響奠定了一定的基礎。1985年,在日本只有四所大學設立了電子管風琴專業課程,分別是以下幾所大學:作陽音樂大學、仁愛女子短期大學、熊本音樂短期大學、九州女子短期大學。1988年中國第一位電子管風琴留學生留學于日本作陽音樂大學,并在該學校讀完研究生課程順利畢業。1990年,該學生畢業回到中國,并在沈陽音樂學院開設電子管風琴專業教育課程,該課程是中國第一所四年制的專業課程。最早進入中國的是1985年的雅馬哈電子管風琴師資班,培養了一大批專業素養極高的學生,有一些學校的電子管風琴專業就是由這些學生所開設。1996年,朱磊在雅馬哈國際總決賽中獲得了第二名,這標志著中國電子管風琴教育水平發展起來了,并達到了相應的國際水平,對國內電子管風琴藝術的普及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在電子管風琴發展史上樹立了一定的專業學術地位。隨著電子管風琴教育的不斷普及與發展,相關專業的人才也日益增多,因此使得電子管風琴的普及范圍更加廣泛,并越來越大。目前,全國電子管風琴教育聯盟已經在中國成立,已經有一百多所音樂學校參加了這些教育聯盟,由此可以看出,電子管風琴未來將會得到一個很不錯的發展,規模也將會不斷擴大。
二、電子管風琴專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電子管風琴專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課程的設置方面,中國電子管風琴教育發展的歷程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85年到1990年為第一個階段,主要是引入日本雅馬哈電子管風琴教育體系。中國最早的電子管風琴是以雅馬哈師資班的形式引入的,與此同時,雅馬哈的教育體系也由此而進入中國,而師資班的畢業標準主要是通過學生最后所獲得的雅馬哈音樂教育級別來辨別的,通常可分為三個級別,分別為三級四級和五級。1990年到2002年為第二個階段,主要是兩種教學方法的結合,即雅馬哈電子管風琴教學體系和中國特色電子管風琴教學方法的結合。所謂的中國特色電子管風琴教學方法,主要是結合中國學生的一些特點來針對性的開設相關的課程,在教學方法中將中國傳統的藝術特色融入其中,更加適合中國學生的演奏,這種融合使得中國電子管風琴的整體演奏水平得到了一個整體的改善。最具有中國特色電子管風琴教學特色的學校是位于北京的中國音樂學院,它不僅有一定的國際水準,還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發展特色,因此在電子管風琴課程的開設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點。除此之外,各個高校的老師也都在不斷的學習,學習不同類型的電子管風琴教學方法,創造屬于自己的音樂教學特色。2002年至今為第三個階段,主要是針對自己在發展過程中的一些薄弱環節,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而來形成一種獨特的教育體系。由于教學方法中短板的存在,基礎理論的教學顯得更加重要,各個音樂高校逐漸開始重視對基礎理論的學習。
三、當今社會上電子管風琴所處的地位
(一)電子管風琴在各個學校專業化的普及現狀
雅馬哈高級立式電子琴培訓班的創建進一步加快了我國的電子管風琴走向專業化教育的步伐。而我國電子管風琴專業教育邁出第一步的標志就是在沈陽音樂學院第一次開設大學本科電子管風琴演奏專業。隨著電子管風琴的快速發展,國內的一些音樂院校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開始漸漸地增加對電子管風琴音樂專業教育的關注,不少高校開設了電子管風琴專業,培養了一批批專業素養極高的學生。我國目前為止共有九所重點的音樂學校,僅有一所沒有在本科開立電子管風琴專業,開設該專業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地方的院校,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沈陽、西安、武漢、廣州、四川等。為了使電子管風琴得到更廣泛的普及,至今為止舉辦了數百場相關的音樂會,同時也向很多院校的學生展示了該樂器的演奏方法,向老師和學生們展示了一整套系統的教學體系,使得各個院校對電子管風琴的教學體系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從而對院校開設該專業有一個促進作用。除此之外,國際上也開設了各種電子管風琴演奏比賽,只有通過了全國電子管風琴比賽之后的選手,才能進入亞洲賽場進行比賽,通過一輪輪激烈的淘汰賽,選手的演奏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國的電子管風琴演奏水平相應的也得到了一個整體的進步,1996年以后到今天,亞洲的獲獎選手幾乎都來自于中國,這說明我國的電子管風琴演奏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演奏水準,已經擠進國際行列。
(二)電子管風琴在社會大眾普及的現狀
在中國,大約有兩億人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有機會直接接觸到電子琴,而學習相關音樂文化的人大概有一千多萬人,相比之下,在全世界范圍內,中國對電子琴的擁有量是最大的,同時電子管風琴的普及率也是最高的。我國電子管風琴的教學發展水平和規模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并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子管風琴教學體系,這與中國各個音樂協會以及音樂學院的配合密切相關,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電子管風琴音樂教育的發展。在音樂創作過程中,不管是學習音樂知識,或者是創作音樂進行演奏,都離不開電子管風琴。要想更好的學習音樂,都必須要用到電子管風琴,電子管風琴是進行音樂創作最理想的工具,除此之外,社會音樂的教學課堂非常需要引進電子管風琴,它對音樂教育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力,也就是說電子管風琴對普及社會音樂教學有著深刻的影響。
四、怎樣促進電子管風琴藝術在社會音樂教學方面的普及
首先是要通過學習電子管風琴,提高學生欣賞中外音樂作品的能力。電子管風琴的音色和演奏效果的種類都比較豐富,演奏方法也在不斷的更新。目前,電子管風琴的演奏方法已經足夠具體了,它融合了各種音樂歷史風格和多民族音樂風格的節奏,也包含了各種大自然和宇宙中的美妙的音色,更重要的是音樂的表達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不論是古典的管風琴音樂,交響樂,還是現代的搖滾樂,爵士,它的表現能力都比較優異。要想模仿它們,并在鍵盤上發出各種各樣的音樂,必須要了解每種樂器的演奏方法,當表現手段更加豐富的時候,音樂的表現力才更加強大。除此之外,各種樂器的音色,電子管風琴都可以對其進行模仿,包括二胡、提琴等樂器。因此,除了劇院,我們在家中也可以聆聽各種類型的音樂作品,從而來提升對音樂作品的鑒賞能力。通過學習電子管風琴,也可以大范圍的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要想得心應手的進行音樂活動的演奏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演奏者除了要進行專業技術的嚴格訓練,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編曲和作曲的能力,同時也要培養他們勇于開拓和創新的精神。與其他樂器不同的是,通過對電子管風琴的學習,如果學習的較好,就能參加各種演出并順利的完成各種演出任務。也有一些活動擴展了它的發展區域,比如聲樂合唱和舞蹈這種伴奏方面,以及同鋼琴管弦樂的協奏方面,這些都為其他音樂學科的發展提出了更多的選擇。
五、結語
作為一門新興起的學科,電子管風琴的迅速發展與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的聯系,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進一步提升,它在我國的發展還是有相當大的潛力的。我國的音樂教育界比較認同電子管風琴,同時也認同電子管風琴的一系列教育模式,因此這為電子管風琴在我國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說明了電子管風琴在我國還是具有一定的優越性。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弊端,中國電子管風琴的發展道路還很漫長,一定會有各種不完善的地方,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不斷地進行更新和完善,所以中國相關專業人才還應該更加努力,不斷地探索屬于中國的電子管風琴教學體系,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尋求新的途徑,不斷地加強其社會音樂教學的普及,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對我國的社會音樂事業有一個極大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蘇晨埼.立式雙排鍵電子琴的教學與演奏[J].藝術研究,2003,01:51.
[2]石金蘭.鍵盤樂器中鋼琴與雙排鍵電子琴之比較[J].藝術交流,2004,03:9.
[3]王永剛.日本巧馬哈雙排鍵電子琴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J].藝術教育,2004,03:50.
作者:蔡慧 單位:星海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